眾人圍坐在正廳的楠木大宴桌前,宮女們將一道又一道珍饈美味競相端上。


    眾妃在太後和皇上麵前自然不敢造次,她們隻是低聲地暗自稱讚這坤寧宮中的擺設是何等的精致,而桌上的盛著美味的碗碟是一水的纏絲白瑪瑙碟子,盛酒的則是金光閃閃鑲珠嵌玉的夜光杯。


    若微把目光投向新入宮的劉淑妃與何惠妃,隻見她二人均是二八年華,一個是顏若朝華似瑤池仙姝,一個是如芙蓉臨水笑靨生春,兩個人都是絕色的美人,比起袁媚兒與曹雪柔,正是各領芳華不相上下,隻是她二人都生得珠圓玉潤、膚白盛雪。


    若微看得有些癡了,唇邊的笑容也不覺間展開,惹得朱瞻基不由側目。


    “貴妃娘娘在看什麽,笑得這樣燦爛?”袁媚兒嬌滴滴的聲音突然響起,眾人都把目光投向若微。


    若微隻好說道:“是看淑妃和惠妃,如此絕色容顏叫人看了好不羨慕。


    ”其實若微笑是因為太後曾意味深長地對皇上說過此二女最宜男相,選來是為了皇上早得皇兒開枝散葉的。


    她原本不明白這“最宜男相”指的是何意,如今看了才豁然明白,於是便忍不住笑了起來。


    “是了是了,新人美如玉!倒把我們給比下去了!”袁媚兒附和道。


    而劉淑妃含羞帶怯低頭不語,何惠妃則舉杯說道:“貧妾與淑妃入宮最晚,如今初入宮闈,禮數及諸多事儀都生疏得很,心中時時惶恐,日後還望皇後娘娘和貴妃娘娘多加庇護,袁姐姐與曹姐姐也要從旁多多提點才是!貧妾先幹了杯中酒,以此為敬!”此番話說得有理有節十分得體,態度不溫不火恰到好處,若微聽來心中暗想又是一個有心之人。


    果然她此語一出,朱瞻基的目光便投在了她的身上。


    迎著天子的目光,她不躲不閃,隻是淡淡一笑舉杯而飲。


    “好好好!”坐在上首的張太後連著說了好幾個好字,目光掠過每一個人像是安撫又像是在警示:“望你們幾人日後好好輔佐皇後,把這宮中事務整治得井井有條,也好讓哀家放心。


    你們用心去做,皇上自然會恩澤分明多加眷顧的!”“母後教訓得是!”身著鳳袍頭戴鳳冠的胡善祥頻頻點頭,她也斟了一杯酒,出人意料的是這杯酒沒有敬給皇上更沒有敬給太後,而是站起身走過太後與皇上,徑直走到若微的身旁。


    “好妹妹,不管以前姐姐哪裏做得不妥讓妹妹受了委屈,昨日種種皆如過眼雲煙。


    從今以後,你我同心同德共同執掌六宮輔佐皇上,好嗎?”今日的胡善祥在若微眼中是如此的陌生,是的,當上皇後的她更顯端莊幽雅,舉手投足之間流露出母儀天下的大家風範,此時更是目光如炬,笑容如水,真摯的表情讓人看了莫不動容。


    隻是稍稍一怔之間,若微也舉杯相敬:“皇後好意若微惶恐,皇後是天下女子的楷模,若微隻盼著能跟皇後多多親近學些賢良淑惠的好德行。


    ”言罷,兩隻由纖纖素手相執的酒杯輕撞在一起,微微濺起酒波蕩漾,隨後各自皆是悉數飲盡。


    朱瞻基麵色沉靜默默注視著她們不發一語。


    場麵似乎略顯尷尬,太後則把目光投在皇上的臉上:“皇上,你父皇的陵寢何時可以建成?”“快了!”朱瞻基答道。


    “快了是什麽時候?如今正值盛夏,你父皇的龍體不宜久放,皇上要多多催促才是。


    ”太後語氣中透著一種難掩的焦慮似乎還有隱隱的不滿。


    朱瞻基何其敏慧,立即就聽明白了,隻是他實在不想在這樣的場合下說這個話題。


    “太後教訓得極是,皇上已派成山侯王通、工部尚書黃福為總督負責營建工程,又特命平江伯陳從運糧軍中抽出官軍五萬名,還抽調了一萬名原本在南京修繕城池的工匠,諸省另有五萬人助工,想來會很快竣工的。


    ”若微替朱瞻基回話,不料反而讓張太後有些不悅,“想不到貴妃身居後宮對於前朝之事知道得如此清楚?”“這……是兒臣造次了,還請母後恕罪。


    ”若微唯有一笑而過。


    朱瞻基見狀立即起身說道:“母後,兒臣前朝還有事,就先行告退了。


    ”說罷就向外走去,走至門口朱瞻基停下腳步回頭看了一眼若微,“貴妃不是昨兒夜裏受了風嚷著頭暈嗎?既然如此就早些回宮歇著,也省得把病氣過給旁人。


    ”這話明裏是責暗中卻是助若微脫身,對此在座諸人誰不明白?於是一時之間心思各異表情也各有不同。


    若微隻好起身向太後與皇後告退與朱瞻基一前一後走出坤寧宮,向前麵的乾清宮走去,若微心事重重,朱瞻基則停下腳步與她並行,拉起她的手悵然說道:“在這後宮之中,所有的人都很陌生,都讓朕望而生厭,隻有你能給朕稍許的溫暖。


    ”“皇上,你的性子好像變了。


    ”若微仰著頭看著他。


    “是。


    以前當皇太孫和皇太子時,雖然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也是那樣身不由己、無可奈何,但在心中總還是存有一絲期盼,總想著以後執掌江山當了皇帝自然就能隨心所願了。


    然而現在登在山頂,才知道山頂之上除了美景還有懸崖與深澗,稍有不慎即會萬劫不複。


    ”朱瞻基握著若微的手稍稍有些用力,他順勢將她拉入懷中,“若微,有時候晚上睡不著覺,朕常在想,若是當初你沒有入宮,朕沒有遇見你,現在的日子該是多麽難熬。


    ”“皇上今天是怎麽了?”若微把頭輕倚在他的胸口,聽著他有力的心跳隻覺得一陣心驚。


    “看到胡善祥端坐在坤寧宮的鳳座之上,看到你向她請安行禮,就覺得自己這個皇帝著實無用。


    ”朱瞻基笑了,眼中卻滿是苦澀,“當了皇帝之後,才發現掣肘更多。


    就說眼下修建陵寢之事吧,剛剛派了十萬工匠,工部尚書吳中又上奏疏說是人手不夠,朕到哪裏再去給他調來那麽多人?況且朕實在不願意向民間征夫。


    從永樂初年到二十二年,為了修建紫禁城和天壽山有多少民夫客死異鄉?湖南、山東多處民變,如今‘與民休息之策’剛剛頒布再大量征調民夫,朕這個天子在百姓心中何信之有?”“皇上原來是為了此事煩心,若微有法子幫皇上解憂!”若微輕輕搖晃著他的手,臉上笑容滿溢,“不用征調民夫,我們還有助工!”“還有助工?”朱瞻基不信,在她額上輕敲了一下,“朕知道你是為了讓朕寬心。


    ”“去年父皇下旨停了寶船出航。


    這南京海舡廠和江北府衛應該還可再征調旗軍十一二萬,如此加上先前的助工總計二十二萬,若是再不夠,我看這工部尚書換人算了!”若微言之切切很是篤定。


    “南京海舡廠?”一語點醒夢中人,朱瞻基大喜過望。


    她和他並肩立於太液池畔的千秋亭上,對著無限輝煌的落日攜手而傍,那情景美得如同一幅寫意山水畫兒,往來經過的宮女太監看了都不免驚訝,眼中滿是豔羨與傾慕,隻是又不得不低下自己的頭裝著沒看見。


    “若微,有你相伴,真好!”他說。


    “真的嗎?”她笑了。


    “真的!”他言之切切,“朕是天子,一言九鼎!”“那就請咱們這位一言九鼎的天子賞臣妾一處容身之所吧!”若微笑意吟吟,仿佛她跟朱瞻基索要的不過是一件在手上把玩的小玩意兒。


    “西暖閣住的好好的,怎麽突然又想起要別的住處?”朱瞻基低頭看著她的眼眸,而她則透過他看著不遠處的風景,神情專注而向往。


    “可是又有誰說你了?”朱瞻基目中透著探究之色,“朕跟她說過,坤寧宮由她住著,皇後之寶由她執掌。


    隻是你的事,不用她來過問。


    ”“皇上口中的她可是指的皇後?”若微輕倚在他的懷裏,用手在他胸口處輕輕叩了兩下,“皇上的心思臣妾心裏明白,可是乾清宮畢竟是皇上的寢宮,別說若微隻是貴妃,就是皇後也不能留宿在乾清宮裏的,如今已經住了月餘,再不搬出不僅是後宮之中頗有怨言,怕是前朝的閣老們也要諫言。


    再說了,遠香近臭,若是日日和皇上這樣相守在一起總有一天皇上會厭倦臣妾的。


    ”“朕不會!”朱瞻基像個賭氣的孩子,眼中神色鄭重而深沉,他手臂微微用力摟著若微有些憋氣,於是她一陣輕咳,朱瞻基立即為她撫背,神情關切焦急,“這是怎麽了?”“皇上抱得太緊了,臣妾會覺得喘不過氣來!”她笑著撒嬌又依偎在他的懷裏。


    “那朕就輕一點兒!”朱瞻基輕撫著她的身子動作十分小心翼翼,其實他怎會聽不出來若微的一語雙關。


    “皇上說是長樂宮好,還是長安宮好?”若微指著不遠處的兩座宮殿喃喃自語,“長寧宮和長陽宮好像也不錯!”朱瞻基沉默片刻道:“其實你若真的不願住在西暖閣,乾清宮東側稍後還有幾間朵殿,雖是附屬於正宮,卻也一樣的坐北朝南,是小正房又自成一個小院兒,雖然狹小但也精致舒適十分清靜,不如……”“就長樂宮吧,那兒離仁壽宮最近,一來便於給皇太後請安,二來靠著仁壽宮花園風景獨好,馨兒也一定喜歡。


    ”若微臉上盡是心滿意足的笑容,那笑容燦爛如天邊的晚霞,朱瞻基凝視著她久久沒有開口。


    次年即宣德元年五月,朱瞻基在若微生辰之際特意送給她一份意味深長的賀禮——貴妃金寶。


    明朝自開國以來隻有皇後既有冊又有寶,寓示其後宮之主母儀天下的地位和不可侵犯的尊貴與隆寵。


    後宮中自貴妃以下及其她嬪妃都是隻有冊封詔書並無金寶玉佩等信物。


    朱瞻基不僅首開先河破了祖宗的規矩,更是親自描繪圖樣選用內庫中上好的三等赤金交由司禮監派巧匠製成了大明朝第一例貴妃金寶,從此若微的稱號之前也多了一個“皇”字,六宮之中“皇貴妃”與“皇後”似乎已經並肩而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朝紀事(大明風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蓮靜竹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蓮靜竹衣並收藏六朝紀事(大明風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