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越來越古怪了。


    後麵的事羅星壓根不知道,我也沒多問就掛了電話,很快周姿晴就發微信來,說瓷片上的文字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一個小國家的文字,具體是什麽文字還有待考證,明天再給我答複。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小國無數,很多隻是曇花一現,隨著這些小國的覆滅,他們的文化也泯滅在曆史裏,很難在諸朝文獻裏找到蛛絲馬跡,隻能依靠後世考古發現,這些都需要看運氣。


    接著周姿晴又告訴我,她也聯係不上海爺,隻能明天讓底下的人去問那些皮商,看有沒有人知道海爺的消息。


    丟下手機後,我仔細回憶著我們和海爺見麵那幾天來來回回的事情,可怎麽想也想不起來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事情越來越撲所迷離,現在連海爺也消失了,想要找到安老頭也不知道從何下手。


    我和猴子一起去拚那些瓷片,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勉強拚好,卻發現我們竟然缺少了幾塊瓷片,這裏的瓷片不能完整的組成一個完整的花瓶,少了瓷片後我也知道這瓷片背麵的文字也肯定會缺少一部分。


    如果是這樣,那麽我們就算譯出那些文字的意思,也有可能缺少極其重要的信息,這就有點麻煩了。


    當時給我們的時間不多,那房間裏麵又亂得很,少找到一兩塊瓷片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我卻很不甘心。


    這些瓷片肯定和安老頭失蹤有關,說不定搞清楚瓷片上的文字後,對我們尋找安老頭有幫助呢?


    於是我和猴子決定,明天再去一次三分石,一定要找到剩下的幾塊瓷片!


    第四十七章瀛文


    第二天一大早我被一連串電話鈴聲給吵醒,我抄起手機一看是來電顯示是周姿晴,整個人就像打了雞血,一下子從睡夢中清醒過來,連忙拍了拍自己兩邊的臉頰,至少得讓自己說話的聲音精神點。


    接通電話後周姿晴說:“唐堯,沒打擾到你休息吧。”


    我說道:“哪能,我早就起來了。”


    周姿晴說了句“那就好”,接著就說:“瓷片上的文字有點眉目了,經過家族裏的幾位前輩探討,這應該是秦朝時期的一個海上古國的文字,這個島國叫做瀛洲島,不是日島,這個小國以前是附屬於齊國,在秦朝統一六國以後就消失不見了,有傳聞說這個瀛洲島全部牽到東瀛島上去,其後代有可能就是現在的日島人。”


    我心說原來是這樣,估計這傳聞應該是真的,不然我們發現的這個瀛文怎麽和日文差不了多少?


    周姿晴又說:“關於日文的準確來源,都說是從我國傳過去的,要真說,不如說是瀛國的文字演變來的,不過瀛國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也是中華大地的一方諸侯國,說是從我國傳過去的也是正確的。”


    我說:“那這些文字的意思,你們有沒有譯出來?”


    周姿晴說:“這些瀛文說是和日文差不多,但還是有區別的,直接用日文是譯不出來的,需要翻閱許多典籍,所以現在暫時還沒法給出確切的信息,等有消息了我會第一時間通知你。”


    我應了一聲就準備掛電話,結果周姿晴卻說:“唐堯,我看這些瀛文似乎缺了不少。”


    既然她也發現了,我就不準備瞞著她,說:“不錯,當時在安老頭的家裏太亂,我們撿這些瓷片都是背著警察隊長撿的,情況有點緊急,也就沒有仔細找,可能有幾塊瓷片落在安老頭的房間裏,我打算今天再去找一找,那些警察應該不會一直守在那的。”


    周姿晴應道:“也好,你們小心點,有什麽事需要我幫忙的可以直接說。”


    我“嗯”了一聲,就掛了電話,踢醒猴子後我才去洗漱。


    一個小時後,我們再次出發去三分石。


    果然和我想的差不多,那些警察沒有在安老頭家停留太久,我和猴子把車停在外麵,慢悠悠的走在村裏,發現安老頭家附近沒人的時候進了屋子,安老頭家的屋子全部被上過鎖,不過這些卻難不倒我們。


    如果開個鎖都困難的話,那麽下墓的時候怎麽去開那些墓門?


    猴子打開安老頭的房間後,裏麵的情況還和昨天一樣,我們把門關上以後戴上手套就開始尋找瓷片,這次把整個房間裏裏外外都翻了一遍,還真讓我們找到了另外的四塊碎瓷片,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就地把昨天的瓷片全部拿出,現場還原瓷片。


    很快我們發現,還是少了一個瓷片!


    我和猴子傻眼了,整個房屋都被我們給翻個底朝天,甚至連櫃子裏麵,床底下都找過,硬是沒有找到那最後一塊瓷片。


    猴子對我說:“唐堯,咱們還是先離開吧,說不定這遺漏的一塊瓷片並不重要呢?”


    話是這麽說,我還是不太放心,和猴子去其他房間找了,還是沒有發現最後一塊瓷片,院子裏也沒有發現,這讓我很無奈,隻能慶幸那最後一塊瓷片和猴子說的一樣,並不算很重要。


    我們離開三分石,當天晚上回到零陵,回到店子後還沒坐下來喝一口水周姿晴就發微信給我,說瀛文已經完全翻譯出來,隻是她並不知道那些瀛文的循序,讓我把拚好的瓷片發給她。


    我把之前拍的照片發給她以後,她又問我為什麽少了一片,我隻能無奈的回答:“我和猴子把安老頭家翻了個底朝天,也沒能發現這最後一塊瓷片。”


    周姿晴隻能接受現實,說先把這些字組成再說,看看那缺少的瓷片到底重不重要。


    我和猴子去外麵吃了宵夜,在吃宵夜的過程中周姿晴就把整個瓷片上譯出來的文字全部拍照發給我。


    我看到那些文字以後,連宵夜都不吃了,隨隨便便應付幾口,就和猴子回店子,他一直在抱怨,我可不管他那麽多。


    瓷片上的信息總體來說是敘述一件事情。


    故事的主人公是徐福,講的是徐福的來曆和東渡的故事。


    看完之後我才明白,原來這瓷器是徐福的兒子留下來的,怎麽會到了安老頭的家裏?


    徐福,字君房,是秦朝著名的方士,也是道家名人,出生於齊國,其父是齊國的一個士大夫,而其母則是瀛洲島的人,隨著秦國統一六國,徐福的父母死於戰亂,而瀛洲島也隨之消失在東海之上。


    後來徐福成為了秦始皇的禦醫,曾經在一本書上說東海有蓬萊、方丈以及瀛洲三座仙山,其中蓬萊島和方丈島都是道家世界觀上本來就有的,隻有瀛洲島是他自己加進去的,其實是他為了紀念母親而在書上加進去的。


    秦始皇一統天下,想要長生不老,於是就派徐福帶著三千童男童女,備足糧食、藥品之類的,乘坐蜃樓出海求仙,出海數年都沒有找到仙山,折返而回。


    數年後,再次出海,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根據陶瓷上的記載,徐福出海後依然沒有找到仙山,不過卻到了另外一個國家,究竟是哪個國家並沒有說,去的地方倒是說了,分別去過三個地方,為“築紫”、“南島”以及“不二山”,這都是那個國家的三個地名。


    而他的七個子嗣也全部留在了當地,不久後,他為感念始皇,帶著最小的兒子乘船而回,卻在半途中遇上了徐福自己的母島,瀛洲島!


    他懷念瀛洲,當登上瀛洲島後,發現瀛洲島上沒有任何生靈,當初的國人早不知道去了何處。


    而且他發現瀛洲島沉沉浮浮,竟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沉入海底,徐福為了探究這個秘密,數次帶人潛入海底,結果卻在這裏丟了性命,其子為了紀念父親,也根據徐福生前的遺願,就在當地為徐福建造了一個巨大的墓。


    此墓雖然會跟著瀛洲到下沉,卻不會進水。


    墓建好以後徐福的兒子帶領剩下的人返回大秦,因為在海上遭遇太多天災,回來的時候隻剩下了少數人,而且又遇上大秦破碎,劉邦和項羽在爭天下,徐福之子不敢露麵,找了個地方鑄造出兩件器物,其中一件就是這瓷器,把徐福這些年在海上的所見所聞全部記錄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從古墓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小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小狗並收藏我從古墓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