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驚蟄象是還有話要說的樣子,小寒白了他一眼,“不差這點點時間,而且,四個人的飯,三個人都動手了,隻我一個光吃不幹活,我可沒那個臉皮,再說你也不希望我直到進村塾都不知道怎麽用廚具吧?”
兩個哥哥互望了一眼,不再提出異議,“好,那麽,快點幹活吧。”
驚蟄先進了廚房,寒露向隔壁鐵犁叔家走去,小寒回房了。
可她卻沒有開始做功課,想來想去的,從儲物袋子裏摸出了個盒子,這個類似儲物法器的盒子裏麵是一大堆帶著濃烈海腥味,形狀細細卷卷的鴨腸似的,顏色有灰呼呼,有點發黑的東西。
這是海腸子,還是小金今天拿來給她的,也不知道前世裏那個“海腸子培幹磨粉能當味精用”的說法對不對,畢竟在小寒那個時代,海腸子都已經滅絕了,至於她手上這些,是今天小金在臨走前為了早點得到通商鑰匙的那塊通信符而拿給她的。
她之前隻向小金提起過一次,也隻是含糊地詢問——畢竟隻要進入村塾就能認識天瑤村的同學,海姓和歸姓的,都是生活在海裏或海邊的妖族,到時候向他們查詢的話,還更靠譜一些。
而神龍要麽是飛在天上,一旦入海便深入海底中心的龍宮,哪可能留心淺海靠岸邊的事情呢?可是為了早日展開糖類的交易,小金居然真的找來了!讓小寒也不得不佩服一下。
這一點其實是小寒想左了,以龍族之威,海裏所有開了靈智的生物,都是它的臣屬,小金想要些什麽,隻要是海裏有的,吩咐下去,自然會有手下找給她。
不過,要怎麽用呢?先洗幹淨,然後,她就沒轍了,以她的符文,要把它燒成灰很容易,要把它烘幹,那才叫難呢。
目前的這些人裏,隻有寒露做得到,不過,她不確定,張家功法會不會與這個東西相衝,為了口腹之欲損傷到修為,那才叫慘呢。雖然君先生有說過,河鮮海鮮不會有什麽影響,還是明天問過她之後,再來研究,如果真可以的話,聯合了天瑤村,小田村裏還可以多做一門調料生意——要從凡俗界那邊弄糖的話,自然得有相應的交易貨色,小田村都是修行者,金銀對他們來說沒什麽用,如果用靈石去換金銀的話,也太傻了,如果這海腸子真能做出鮮味的調料來,小田村也就不用擔心買糖所需要的籌碼了。
歎了口氣,小寒又把盒子蓋好收了起來,明天給君先生看過後,再試吧。
作為前世碼字的慣性後遺症,無論什麽事情,她都習慣謀劃到盡量周全,雖然說不上百分之一百無死角,也總要把前因後果都完滿了,否則會有種強迫症般的擔憂——前世打太多大綱了,邏輯不完整就會睡不著。
晚飯後是小寒的功課時間,而現在,早上她在學舍裏抄書寫符,但書堂裏的各類書籍也是孩子們在私塾中的學習重點,現在她每天下午都沒時間看書,隻能將之挪到晚上,才不會讓去瑞麒那兒消磨掉的時間成為她學習上的絆腳石。
而且,無論是先生還是爹娘,都向她指出過,在瑞麒身邊呆上一下午,她的修為都會增長一點,雖然不算多,但比她打坐整個下午要強得多——呆在神獸身邊,體內的經脈循環不斷,吸收的靈力,肯定要比在普通環境中濃得多,幾乎相當於在最好的靈脈中心所吸取的靈氣了。
這就是雖然整個下午去瑞麒那兒會拖慢她私塾中學習進度,家人和先生都沒有反對的原因,這對她的修為增長好處大了去了。
除了修為,其他學習方麵,小寒當然不能拉下,她算是特殊的,可以在書堂裏借書回家看的孩子,當然,是由寒露替她帶回來的,每天私塾下學,那些書也是白放在書堂裏,倒不如讓小寒在家裏看看,多少也能補充些下午不在私塾所誤的功課。
至於晚飯前,是小寒自己的忙裏偷閑時間,這是唯一她的腦子有空,可以想些除功課之外的有的沒的娛樂自己的時間。
按說,進入了築基之後,神念就會漸漸濃鬱起來,並凝結成神識,這個過程,非常類似於晉階入金丹期時丹田中靈力的變化。
都是煙氣漸漸濃鬱起來,濃鬱到一定程度,中心會象濃度過高的鹽溶液或糖溶液般,發生晶體析出般的變化,唯一與之不同的,就是無論是神念中心還是丹田中心,那個析出的晶體都會將周圍那些散化著的靈質與靈力吸收起來,真正成為懸浮在髓海和丹田裏的小小圓珠。
隻是,小寒現在內視,雖則體內經脈循環中心,都會向上散出紫色薄煙似的靈質進入髓海,向下凝出五彩水霧般靈氣進入丹田,可兩者,都還淺薄得讓小寒不滿意。
她都築基了,髓海中的神念卻依舊薄薄的,根本沒有可能凝結的厚度……
神念的凝結是晉入築基中期的標誌,大哥應該離那個不遠了,至於二哥,還差著些,這麽想想,她這個小妹,差得多也就不奇怪了。
隻是,差得多了,就不能用廚具,更別說學初級的煉丹煉器手法了,她所能做的,不過是多看看煉丹材料大全、萬種靈植圖鑒之類的對煉丹材料的介紹與說明之類的基礎書籍。
小寒會對神識凝結速度在意,是因為她的“隨身農莊”計劃,明明瑞麒都將石葫蘆最下層空出來了,但她還是不能用,為啥,就因為她還沒有神識。
如果現在她想用的話,除非將石葫蘆移到瑞麒的體內,然後,她可以用肉身進入石葫蘆,手工操作,翻土整地。要不,就得將肥壤弄出外麵的盆子裏,加入泥水按比例拌和好了,再將這些拌和好的泥土收入石葫蘆裏去——但這樣會讓肥壤裏的靈氣散在空氣中,很是浪費。
如果她有了神識的話,因為石葫蘆是在她靈魂裏的,所以,她可以隻憑神識想著,就能夠將泥土收入石葫蘆中,並用想的拌和肥壤和泥土,將地給平整好。
這才是小寒著急著想要早日凝成神識的原因——她可是問過瑞麒的,如果將石葫蘆移到瑞麒那兒,那她就再也拿不回來了,而且對她的魂魄也會有傷。
她想要自己擁有石葫蘆而又想用肉身進入葫蘆中操作的話,至少得到她分神中期,才可以讓她的元嬰之一支撐著石葫蘆跳出頂門,有著另一個元嬰的她才能以肉身進入葫蘆中,進行勞作與冒險。
好吧,弄明白了這一切之後,她總算明白前世所謂的隨身空間文有多麽不靠譜了。
如果象她這樣,靈魂與隨身農莊的寶物綁定著的,說是能夠肉身進入,又怎麽可能呢?肉體是魂魄的容器,若說要將肉體收進石葫蘆中,她現在也能做到,也就是將石葫蘆當成魂魄的容器,但這麽一來,她的肉體就會因為魂魄的缺失,成為植物人。雖然達到了將肉體收進神器裏的目的,又有兩個問題出現了,植物人的身體進入石葫蘆後,也是癱著的,怎麽可能勞作呢?第二個問題是,能夠包容著一個隨身農莊式空間的法器,級別最低也是神器,如果神器成了魂魄的容器,接著肯定有天劫降下,將容納在神器中的魂魄煉成個器妖為止——就等於徹底斷開了魂魄與肉身的聯係,轉向修妖了。
如果隻是種植物的所在,也就是象爹爹手中珠田的那種,倒是可能,但珠田這類的隨身種植空間,是絕對無法養活物的,也是絕對無法從環境中汲取靈力的。
象爹爹的兩個珠田,每個月都要消耗掉很多靈石——也許種菜用不了那麽多,誰叫爹爹種植的全都是用以煉丹的高階靈植呢?
那些普通種田文裏,得到個空間就有了源源不絕的靈泉靈土靈氣——哪可能啊,就是神器,在小寒修為這麽低時,都不可能開啟這樣的功能,別說沒有修為的普通人了。
更別說什麽能夠調節時間比例的功能了,這樣的功能,隻有神器才會有,就連仙對時間的掌控也僅止於減慢或停止,要加快時間流動的比例,還要將之煉在法器中,不到了神的級別根本不可能有這種大神通!
估計等小田村生成了靈脈之後,爹爹會申請去藥圃工作,他是真心喜歡種植,無論是靈米還是靈植,在自己手裏慢慢抽芽長大,欣欣向榮,爹爹就會由衷高興。
小寒想學種植與煉丹,未嚐不是受父親言傳身教的影響,再加上有石葫蘆這麽個逆天神器存在,又是個額外的優勢條件,才有了這樣未來修行生涯規劃。
可惜啊,目前,石葫蘆她根本不能用,更別說想種什麽了。
摸出大哥替她帶回來的《常用煉丹輔助靈植圖鑒與種植要點》,小寒看著手直癢癢,或者,過陣子,也向爹爹申請個珠田,再弄點這種低階的靈藥來種種看?
蓿庥械閔莩蘖耍蝗縵虻霾伺瑁值閆脹u南懍鮮裁吹模11鄭瀉枚嗲笆烙迷誄坷鐧南懍希衷諢苟急還樵諞安堇錚綣章蘩粗稚希人梢韻魯酥螅材芄揮卸嘈┑魑讀蝦糜茫
對啊,象是百裏香這種香料,就是神棲山腳邊簇生著的灌木,要不是前些天大哥做魚肉時除了蔥薑之外,沒有其他香料,她也不會想起來跑到山腳去采來用,那次的魚湯果然有種奇異的醇香,風味極佳。
可本來的菜譜是清蒸魚,小寒在魚上籠蒸之前,想來想去,覺得至少要用胡椒粉把魚肉醃一下,可以去腥,清蒸魚最怕腥了。結果大哥根本沒聽過這個東西,後來又借廚藝交流之機去問君先生,她居然也沒聽到過,小寒才恍然大悟,這個世界的人,恐怕還沒把開始胡椒當成香料使。
從那以後,小寒開始留心,才不現不但胡椒沒有,連芥茉也沒有,薄荷、香茅、孜然、咖哩這些更是聽也沒聽過,就別提肉蔻、砂仁、木香、白芷、迷迭香之類的了。
就連君先生廚房裏的油都是葷油,這回小寒總算知道,為什麽連娘親做菜都很少用炒的方式了,他們三個小孩子不能吃葷油,所有上桌的菜,但凡是炒的,用的都是魚油,這還是因為大舅二舅關照,家裏總會有點魚油的原因——魚油可不是好得的,如果不是大舅二舅的職務方便他們每天都能收些沒分完的魚頭魚骨,積多了才能煉出那麽一小點子油。
小寒吃到現在更多的菜,有水煮之後澆調味醬的,有加上碎辣椒碎豆豉拌了蒸的,有用厚鐵板烘出來的,說實話,娘親做菜的手藝好得不得了,爹爹那兒,蔬菜的種類也多得不得了,小寒到現在還沒吃厭過,也就忽略了做菜還有煎炒炸這三種方法。
煎炒炸這三樣,娘從沒做過——基本上長這麽大,她還沒吃過油炸的菜,也許,還因為蔬菜用魚油炸的話不好吃?
私塾裏說起時,村塾裏的飯菜倒是葷多素少的,油炸桂花肉更是一道名菜。那些有兄長親戚在村塾裏的,說起來更是頭頭是道——至少他們是聞過香味的……
可小寒明明在神棲山那邊看到過橄欖樹啊?這麽多年來,就沒人想到采橄欖去榨油嗎?還有,花生也不是什麽稀罕玩意,大哥二哥一兩個月前還從地裏挖了來和朋友們生吃呢——怎麽就沒想過試著用它榨油呢?再一個,年年都有杏子——雖然長得比前世吃過的杏子大多了,顏色也是白色而非黃色的,可那個核是一模一樣的,要命了,連她都沒想起過杏仁油——那杏核裏的仁,剝出來的話,也可以榨油啊,那些核都到哪兒去了?若都白白丟了的話,太浪費了。
天已經很冷了,時近十一月,那些花生不知道還能不能挖出來榨油,不過,一般而言橄欖可是從十一月分能夠采收到隔年二月份的,哦,對,前世那個資料是按陽曆的,陽曆與陰曆總會差個二個月,按現在的算法,也就是能夠從十月分采到十二月,現在還在橄欖采收期呢。
可是他們三個都還不能去神棲山,她看到的橄欖可是離山腳有一段距離呢,那個想法……明天去君先生廚房,和她商量商量吧。
如果能弄出橄欖油來,想來就能夠吃到炒素菜,炒米粉,甚至可以做煎餅果子,炸米餅了,嘛,哪怕不能帶來什麽好處,有油炒菜吃就是最大的好處了。
“小寒,來,出來看看要怎麽做。”外麵,寒露的聲音響起。
米團是用靈米壓的,因為有靈氣存在特別有粘性,可還是非常幹,小寒手摸上去,硬硬的,不夠軟韌。
“有素雞蛋(就是沒有公雞而隻養母雞生的蛋,不算葷)嗎?打兩個,揉進米團裏,讓米團變軟些,再把它弄成每張小碗口大小的皮子,別太厚了,隻比今早吃的餛飩皮子厚一丁點兒就行了。”小寒又去看裝了餡料的盆子,失笑,“大哥還真,居然把先生做餛飩的所有餡料都準備了,”雖然分量都不多,可也夠麻煩的,“這些,都調過味了?鹹淡拌好了吧?”
“拌好了,”寒露一手指揮著米團浮在空中和兩隻打均了的素雞蛋混合,一邊回應,“我覺得,君先生做餛飩的餡料,都是煮過的,這個,要不要煮熟呢?我隻把它們過了一道水。”
小寒看了看,還好,雖然沒切,但這些蔬菜,本身都是小棵小顆小朵的,想來君先生第一次試驗,也沒敢用比較麻煩的蔬菜做餡心,要用到什麽剁啊拌的大蔬菜,萬一不好吃,那才是白花功夫呢。“不用煮得太熟,餃子可以煮的時間比餛飩久些,餡心又是全素的,不會有問題的。”
見魯澤森麵露不解,小寒“咦”了一聲,這位剛才呆哪兒了?怎麽一下子就出現了?
“小寒,”驚蟄手裏控著另一個大鼎鍋裏的魚頭魚骨熬湯,接著問,“那餃子和餛飩的原料都一樣,為什麽要做成這樣不同的形狀呢?”
“誰讓我們不能吃葷食呢,”小寒嘟嘟嘴,“餃子的皮稍厚一點,可以煮得比餛飩久,相較於隻能包比較少餡料的餛飩來說,餃子是用來包拌上調味的生肉剁成的餡料,我們沒有肉餡可以吃,不過,如果把魚肉的刺去掉,剁碎了和菜餡拌在一起煮的話,應該也會很好吃。”
兩個哥哥互望了一眼,不再提出異議,“好,那麽,快點幹活吧。”
驚蟄先進了廚房,寒露向隔壁鐵犁叔家走去,小寒回房了。
可她卻沒有開始做功課,想來想去的,從儲物袋子裏摸出了個盒子,這個類似儲物法器的盒子裏麵是一大堆帶著濃烈海腥味,形狀細細卷卷的鴨腸似的,顏色有灰呼呼,有點發黑的東西。
這是海腸子,還是小金今天拿來給她的,也不知道前世裏那個“海腸子培幹磨粉能當味精用”的說法對不對,畢竟在小寒那個時代,海腸子都已經滅絕了,至於她手上這些,是今天小金在臨走前為了早點得到通商鑰匙的那塊通信符而拿給她的。
她之前隻向小金提起過一次,也隻是含糊地詢問——畢竟隻要進入村塾就能認識天瑤村的同學,海姓和歸姓的,都是生活在海裏或海邊的妖族,到時候向他們查詢的話,還更靠譜一些。
而神龍要麽是飛在天上,一旦入海便深入海底中心的龍宮,哪可能留心淺海靠岸邊的事情呢?可是為了早日展開糖類的交易,小金居然真的找來了!讓小寒也不得不佩服一下。
這一點其實是小寒想左了,以龍族之威,海裏所有開了靈智的生物,都是它的臣屬,小金想要些什麽,隻要是海裏有的,吩咐下去,自然會有手下找給她。
不過,要怎麽用呢?先洗幹淨,然後,她就沒轍了,以她的符文,要把它燒成灰很容易,要把它烘幹,那才叫難呢。
目前的這些人裏,隻有寒露做得到,不過,她不確定,張家功法會不會與這個東西相衝,為了口腹之欲損傷到修為,那才叫慘呢。雖然君先生有說過,河鮮海鮮不會有什麽影響,還是明天問過她之後,再來研究,如果真可以的話,聯合了天瑤村,小田村裏還可以多做一門調料生意——要從凡俗界那邊弄糖的話,自然得有相應的交易貨色,小田村都是修行者,金銀對他們來說沒什麽用,如果用靈石去換金銀的話,也太傻了,如果這海腸子真能做出鮮味的調料來,小田村也就不用擔心買糖所需要的籌碼了。
歎了口氣,小寒又把盒子蓋好收了起來,明天給君先生看過後,再試吧。
作為前世碼字的慣性後遺症,無論什麽事情,她都習慣謀劃到盡量周全,雖然說不上百分之一百無死角,也總要把前因後果都完滿了,否則會有種強迫症般的擔憂——前世打太多大綱了,邏輯不完整就會睡不著。
晚飯後是小寒的功課時間,而現在,早上她在學舍裏抄書寫符,但書堂裏的各類書籍也是孩子們在私塾中的學習重點,現在她每天下午都沒時間看書,隻能將之挪到晚上,才不會讓去瑞麒那兒消磨掉的時間成為她學習上的絆腳石。
而且,無論是先生還是爹娘,都向她指出過,在瑞麒身邊呆上一下午,她的修為都會增長一點,雖然不算多,但比她打坐整個下午要強得多——呆在神獸身邊,體內的經脈循環不斷,吸收的靈力,肯定要比在普通環境中濃得多,幾乎相當於在最好的靈脈中心所吸取的靈氣了。
這就是雖然整個下午去瑞麒那兒會拖慢她私塾中學習進度,家人和先生都沒有反對的原因,這對她的修為增長好處大了去了。
除了修為,其他學習方麵,小寒當然不能拉下,她算是特殊的,可以在書堂裏借書回家看的孩子,當然,是由寒露替她帶回來的,每天私塾下學,那些書也是白放在書堂裏,倒不如讓小寒在家裏看看,多少也能補充些下午不在私塾所誤的功課。
至於晚飯前,是小寒自己的忙裏偷閑時間,這是唯一她的腦子有空,可以想些除功課之外的有的沒的娛樂自己的時間。
按說,進入了築基之後,神念就會漸漸濃鬱起來,並凝結成神識,這個過程,非常類似於晉階入金丹期時丹田中靈力的變化。
都是煙氣漸漸濃鬱起來,濃鬱到一定程度,中心會象濃度過高的鹽溶液或糖溶液般,發生晶體析出般的變化,唯一與之不同的,就是無論是神念中心還是丹田中心,那個析出的晶體都會將周圍那些散化著的靈質與靈力吸收起來,真正成為懸浮在髓海和丹田裏的小小圓珠。
隻是,小寒現在內視,雖則體內經脈循環中心,都會向上散出紫色薄煙似的靈質進入髓海,向下凝出五彩水霧般靈氣進入丹田,可兩者,都還淺薄得讓小寒不滿意。
她都築基了,髓海中的神念卻依舊薄薄的,根本沒有可能凝結的厚度……
神念的凝結是晉入築基中期的標誌,大哥應該離那個不遠了,至於二哥,還差著些,這麽想想,她這個小妹,差得多也就不奇怪了。
隻是,差得多了,就不能用廚具,更別說學初級的煉丹煉器手法了,她所能做的,不過是多看看煉丹材料大全、萬種靈植圖鑒之類的對煉丹材料的介紹與說明之類的基礎書籍。
小寒會對神識凝結速度在意,是因為她的“隨身農莊”計劃,明明瑞麒都將石葫蘆最下層空出來了,但她還是不能用,為啥,就因為她還沒有神識。
如果現在她想用的話,除非將石葫蘆移到瑞麒的體內,然後,她可以用肉身進入石葫蘆,手工操作,翻土整地。要不,就得將肥壤弄出外麵的盆子裏,加入泥水按比例拌和好了,再將這些拌和好的泥土收入石葫蘆裏去——但這樣會讓肥壤裏的靈氣散在空氣中,很是浪費。
如果她有了神識的話,因為石葫蘆是在她靈魂裏的,所以,她可以隻憑神識想著,就能夠將泥土收入石葫蘆中,並用想的拌和肥壤和泥土,將地給平整好。
這才是小寒著急著想要早日凝成神識的原因——她可是問過瑞麒的,如果將石葫蘆移到瑞麒那兒,那她就再也拿不回來了,而且對她的魂魄也會有傷。
她想要自己擁有石葫蘆而又想用肉身進入葫蘆中操作的話,至少得到她分神中期,才可以讓她的元嬰之一支撐著石葫蘆跳出頂門,有著另一個元嬰的她才能以肉身進入葫蘆中,進行勞作與冒險。
好吧,弄明白了這一切之後,她總算明白前世所謂的隨身空間文有多麽不靠譜了。
如果象她這樣,靈魂與隨身農莊的寶物綁定著的,說是能夠肉身進入,又怎麽可能呢?肉體是魂魄的容器,若說要將肉體收進石葫蘆中,她現在也能做到,也就是將石葫蘆當成魂魄的容器,但這麽一來,她的肉體就會因為魂魄的缺失,成為植物人。雖然達到了將肉體收進神器裏的目的,又有兩個問題出現了,植物人的身體進入石葫蘆後,也是癱著的,怎麽可能勞作呢?第二個問題是,能夠包容著一個隨身農莊式空間的法器,級別最低也是神器,如果神器成了魂魄的容器,接著肯定有天劫降下,將容納在神器中的魂魄煉成個器妖為止——就等於徹底斷開了魂魄與肉身的聯係,轉向修妖了。
如果隻是種植物的所在,也就是象爹爹手中珠田的那種,倒是可能,但珠田這類的隨身種植空間,是絕對無法養活物的,也是絕對無法從環境中汲取靈力的。
象爹爹的兩個珠田,每個月都要消耗掉很多靈石——也許種菜用不了那麽多,誰叫爹爹種植的全都是用以煉丹的高階靈植呢?
那些普通種田文裏,得到個空間就有了源源不絕的靈泉靈土靈氣——哪可能啊,就是神器,在小寒修為這麽低時,都不可能開啟這樣的功能,別說沒有修為的普通人了。
更別說什麽能夠調節時間比例的功能了,這樣的功能,隻有神器才會有,就連仙對時間的掌控也僅止於減慢或停止,要加快時間流動的比例,還要將之煉在法器中,不到了神的級別根本不可能有這種大神通!
估計等小田村生成了靈脈之後,爹爹會申請去藥圃工作,他是真心喜歡種植,無論是靈米還是靈植,在自己手裏慢慢抽芽長大,欣欣向榮,爹爹就會由衷高興。
小寒想學種植與煉丹,未嚐不是受父親言傳身教的影響,再加上有石葫蘆這麽個逆天神器存在,又是個額外的優勢條件,才有了這樣未來修行生涯規劃。
可惜啊,目前,石葫蘆她根本不能用,更別說想種什麽了。
摸出大哥替她帶回來的《常用煉丹輔助靈植圖鑒與種植要點》,小寒看著手直癢癢,或者,過陣子,也向爹爹申請個珠田,再弄點這種低階的靈藥來種種看?
蓿庥械閔莩蘖耍蝗縵虻霾伺瑁值閆脹u南懍鮮裁吹模11鄭瀉枚嗲笆烙迷誄坷鐧南懍希衷諢苟急還樵諞安堇錚綣章蘩粗稚希人梢韻魯酥螅材芄揮卸嘈┑魑讀蝦糜茫
對啊,象是百裏香這種香料,就是神棲山腳邊簇生著的灌木,要不是前些天大哥做魚肉時除了蔥薑之外,沒有其他香料,她也不會想起來跑到山腳去采來用,那次的魚湯果然有種奇異的醇香,風味極佳。
可本來的菜譜是清蒸魚,小寒在魚上籠蒸之前,想來想去,覺得至少要用胡椒粉把魚肉醃一下,可以去腥,清蒸魚最怕腥了。結果大哥根本沒聽過這個東西,後來又借廚藝交流之機去問君先生,她居然也沒聽到過,小寒才恍然大悟,這個世界的人,恐怕還沒把開始胡椒當成香料使。
從那以後,小寒開始留心,才不現不但胡椒沒有,連芥茉也沒有,薄荷、香茅、孜然、咖哩這些更是聽也沒聽過,就別提肉蔻、砂仁、木香、白芷、迷迭香之類的了。
就連君先生廚房裏的油都是葷油,這回小寒總算知道,為什麽連娘親做菜都很少用炒的方式了,他們三個小孩子不能吃葷油,所有上桌的菜,但凡是炒的,用的都是魚油,這還是因為大舅二舅關照,家裏總會有點魚油的原因——魚油可不是好得的,如果不是大舅二舅的職務方便他們每天都能收些沒分完的魚頭魚骨,積多了才能煉出那麽一小點子油。
小寒吃到現在更多的菜,有水煮之後澆調味醬的,有加上碎辣椒碎豆豉拌了蒸的,有用厚鐵板烘出來的,說實話,娘親做菜的手藝好得不得了,爹爹那兒,蔬菜的種類也多得不得了,小寒到現在還沒吃厭過,也就忽略了做菜還有煎炒炸這三種方法。
煎炒炸這三樣,娘從沒做過——基本上長這麽大,她還沒吃過油炸的菜,也許,還因為蔬菜用魚油炸的話不好吃?
私塾裏說起時,村塾裏的飯菜倒是葷多素少的,油炸桂花肉更是一道名菜。那些有兄長親戚在村塾裏的,說起來更是頭頭是道——至少他們是聞過香味的……
可小寒明明在神棲山那邊看到過橄欖樹啊?這麽多年來,就沒人想到采橄欖去榨油嗎?還有,花生也不是什麽稀罕玩意,大哥二哥一兩個月前還從地裏挖了來和朋友們生吃呢——怎麽就沒想過試著用它榨油呢?再一個,年年都有杏子——雖然長得比前世吃過的杏子大多了,顏色也是白色而非黃色的,可那個核是一模一樣的,要命了,連她都沒想起過杏仁油——那杏核裏的仁,剝出來的話,也可以榨油啊,那些核都到哪兒去了?若都白白丟了的話,太浪費了。
天已經很冷了,時近十一月,那些花生不知道還能不能挖出來榨油,不過,一般而言橄欖可是從十一月分能夠采收到隔年二月份的,哦,對,前世那個資料是按陽曆的,陽曆與陰曆總會差個二個月,按現在的算法,也就是能夠從十月分采到十二月,現在還在橄欖采收期呢。
可是他們三個都還不能去神棲山,她看到的橄欖可是離山腳有一段距離呢,那個想法……明天去君先生廚房,和她商量商量吧。
如果能弄出橄欖油來,想來就能夠吃到炒素菜,炒米粉,甚至可以做煎餅果子,炸米餅了,嘛,哪怕不能帶來什麽好處,有油炒菜吃就是最大的好處了。
“小寒,來,出來看看要怎麽做。”外麵,寒露的聲音響起。
米團是用靈米壓的,因為有靈氣存在特別有粘性,可還是非常幹,小寒手摸上去,硬硬的,不夠軟韌。
“有素雞蛋(就是沒有公雞而隻養母雞生的蛋,不算葷)嗎?打兩個,揉進米團裏,讓米團變軟些,再把它弄成每張小碗口大小的皮子,別太厚了,隻比今早吃的餛飩皮子厚一丁點兒就行了。”小寒又去看裝了餡料的盆子,失笑,“大哥還真,居然把先生做餛飩的所有餡料都準備了,”雖然分量都不多,可也夠麻煩的,“這些,都調過味了?鹹淡拌好了吧?”
“拌好了,”寒露一手指揮著米團浮在空中和兩隻打均了的素雞蛋混合,一邊回應,“我覺得,君先生做餛飩的餡料,都是煮過的,這個,要不要煮熟呢?我隻把它們過了一道水。”
小寒看了看,還好,雖然沒切,但這些蔬菜,本身都是小棵小顆小朵的,想來君先生第一次試驗,也沒敢用比較麻煩的蔬菜做餡心,要用到什麽剁啊拌的大蔬菜,萬一不好吃,那才是白花功夫呢。“不用煮得太熟,餃子可以煮的時間比餛飩久些,餡心又是全素的,不會有問題的。”
見魯澤森麵露不解,小寒“咦”了一聲,這位剛才呆哪兒了?怎麽一下子就出現了?
“小寒,”驚蟄手裏控著另一個大鼎鍋裏的魚頭魚骨熬湯,接著問,“那餃子和餛飩的原料都一樣,為什麽要做成這樣不同的形狀呢?”
“誰讓我們不能吃葷食呢,”小寒嘟嘟嘴,“餃子的皮稍厚一點,可以煮得比餛飩久,相較於隻能包比較少餡料的餛飩來說,餃子是用來包拌上調味的生肉剁成的餡料,我們沒有肉餡可以吃,不過,如果把魚肉的刺去掉,剁碎了和菜餡拌在一起煮的話,應該也會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