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太子一行走遠,李侍長早已嚇得癱軟在地,兀自喘息了半日,才勉強爬起身來,又扶起了阿寶,問道:“不妨事罷?”阿寶方一點頭,李侍長劈頭便是一掌,怒道:“究竟是怎麽回事?”阿寶捂著麵頰沉默了半日,方答道:“我隻想無人時到苑內四處悄悄看看,不想就這樣撞上了。”
她語焉不詳,李侍長自然大是疑心,然而再四盤問,來來去去卻也隻是這三兩句話,初時隻難免覺得她性子執拗,不識好歹,不免開口罵了兩句。又打量了她半晌,若有所悟,搖頭道:“罷,罷,各人自有各人的緣法。今日我還一心想為你開脫,看來隻是多事。好在你的事體再不歸我管了,隻是休要守一條道走到黑,今後去了前殿,你若依然如此,隻好求神佛方能護你周全了。”說罷也不再理會她,歎了口氣,仍舊找回了郭奉儀的衣物,一個人送去了。
待阿寶慢慢緣來路折回居處,浣衣所的一幹內人不知從何處已得知了消息,早據守院門,見她一露麵便一擁而上,七嘴八舌問起這事情的前後經曆,阿寶仍是如前回答,兩三語道盡。眾人自然不甘心,退而求其次問道:“那麽殿下的模樣呢?你究竟看清了沒有?”阿寶搖頭道:“我未敢抬頭,不曾看見。”眾人見她神情漠然,已經擺出一副不是池中物的嘴臉,自覺氣悶且無趣,眾口嘵嘵了幾句“高飛上枝頭”“苟富貴,勿相忘”的譏刺言語,三三兩兩各自散去。卻聞阿寶低聲道:“我隻看到了他的身邊,有個美人,穿戴和旁人都不相同……”一個平日好議論的宮人聞言回頭,向她笑道:“那想必便是我們素日裏說的陳蔻珠了。”走出了幾步,忽又高聲笑道,“不就是拾了她的牙慧嗎?還要在此間裝什麽幌子?”另一人隨口接道:“隻怕牙慧日後還要接著拾,她若肯開善心點化一二,能度出個正果也未可知。”前一人冷哼道:“她自己還是孤魂野鬼,連個人身都沒修煉成,拿什麽去度旁人?”
內人們嘴上雖然說得不堪,依舊當這是件極重大事件,聚在一處討論不住:“不想她平日一聲不響,臨事卻果真有些手段。”“那陳氏好歹是內人出身,聽說相貌也極美,更何況自殿下元服遷居便在身邊服侍,也就不說了。隻是殿下卻又看上了她什麽?”“所以我方才說人不可貌相……”
眾人研究半日,終無成論,便有膽大者引領眾人前去谘詢李侍長。李侍長一腹憤恨,此刻得以盡數宣泄,“正是我竟日慣得你們個個皮輕骨賤,尊卑不明,如今正得現世果報。你們個個隻管自求死,隻是不要連累我一世為人不得下場。”見眾人啞口無言,麵麵相覷,又勒令道,“日後年未滿二十者,一律不許再當外差。”
隔日,果然有便人攜西苑內侍總管周循之命前來浣衣所提調,一幹同僚內人未受半點澤被,反遭池魚之殃,憤憤然並無一人前往送行。
蔻珠本日已經換作了團領袍,腰上黃外加束革帶,一副尋常宮人的裝束,見到阿寶,拉著她的手笑問:“新衣服可還合身?”左右看了看,又道,“你來得太急了些,隻好先領了現成最小的一身,不想穿著還是大了。袍子向上折折,帶子束緊些,且耐煩穿幾日吧,我就知會有司替你量身新做。”阿寶推辭道:“不必煩勞貴人,這樣子便很好了。”蔻珠笑辭:“你這麽叫我,可不是替我惹禍?看年紀我必虛長你幾歲,如你不嫌棄,叫我聲姊姊也可,直呼我的大名也可,我的名字他們早說給你了罷?”見阿寶柔順點頭應承,又笑道,“衣服的事情,卻由不得你。你願意替殿下儉省,隻怕殿下未必應允。不瞞你說,殿下平素在這些事上有些留心,你這幾日且還休到他麵前去走動,免得惹他罵你,彼此不痛快。”又促膝向她細細傳授了許多太子行止的好惡習慣,又詢問了她來曆家人等語。阿寶一一回答,亦一一記下。
蔻珠所言不虛,報本宮的規矩果然瑣碎繁冗,頭一樁難辦事便是太子愛潔成癖,不但以身作則,一日三櫛三沐,更要推己及人,凡舉案上幾上,乃至內臣內人身上腳下,目所能及之處,皆要不染纖塵。平素眾人隻能見縫插針不停揩抹替換,阿寶亦領悟到當時在浣衣所時差事繁重的原因。
眾人所言亦不虛,太子的脾氣確實不能以“和善”來形容,眾人鎮日戰戰兢兢,在殿內時連大氣都不敢多透一口,生怕一事不慎,便招惹到了這尊碾玉魔羅。阿寶一次將煎好的茶湯進奉,不慎濺了一點在幾案上,太子正在寫字,忽將手中筆狠狠一擲,一幅將成的字紙登時一塌糊塗。滿殿人皆跪下請罪,雖定權提腳出殿半晌,亦無人敢率先起身,直到蔻珠親來傳喚,此事方解。日日皆有人因小過遭黜罰,日日皆有新麵孔接替進入,此處不似浣衣所,根本無人好奇太子殿下何以一時心血來潮揀拔了這樣一名低階內人。人事的更替,看來眾人早已經習以為常。隻是阿寶不久後便察覺到這似乎並非單單源自於太子的焦躁易怒。
秋去冬臨,時迫冬至,定權正在暖閣的書房內撰寫文移,忽有內臣入內報道:“殿下,詹事張大人求見。”定權急忙擱筆,吩咐道:“快請進來。”一麵加衫整冠,又吩咐左右退出。阿寶行至書房門前,見一個衣紫橫金,麵目卻頗具文士氣象的中年官員被周循親自引了進去,隨即閣門緊閉,再無一人近前。不由心生好奇,悄悄問蔻珠道:“貴人姊姊,這人是誰?殿下待他怎麽這麽客氣?”蔻珠擺手示意她先勿多語,直到出了殿門,方低聲回答:“這是當今的吏部尚書張陸正大人,兼領詹事府正詹職,殿下平素最看重的就是他。”阿寶點了點頭,便不再多語。
周循將張陸正引進了書房,君臣見禮,定權讓座後,隨口問道:“張塚宰是從部中來還是從府中來?”張陸正答道:“臣自府中來。”又道,“為部中事。”定權頷首問道:“如何?”張陸正答道:“齊藩向戶部薦了一人,樞部二人。臣同右侍力諫,終壓掉了樞部兩個,一人轉工,一人外放,想來過兩日便會有黃紙。”定權又問道:“朱緣呢,於此事又是什麽態度?”張陸正道:“朱左侍告病,這幾日未至部中。”定權點點頭,喚他字道:“孟直費心。”又歎氣道,“齊藩仗著一向聖眷隆厚,這些年愈發不將本宮放在眼內了。先皇後在日還好,如今怕是陛下早存了易儲之念,我的處境也是愈發艱難了。”張陸正勸慰道:“殿下不必懷憂自擾,殿下畢竟是先帝最愛重的嫡長孫,陛下就是不作他想,這一層麵總是還要顧及的。”定權冷笑道:“我當這儲君,無非是憑著先帝餘蔭且我自忖一向並無大罪過。至於說什麽嫡長,如今齊藩的生母才是中宮,他才是陛下心裏頭的嫡長,我這孤臣孽子,竟不知當將這副業身軀向何處安插了。”張陸正已經許久不聞他做這等牢騷私語,一時無言,半晌才應對道:“陛下與殿下終是同體,舐犢之情總是會存放幾分的。”說罷自己也覺這官話無聊無味,實難動人,又道,“臣等總也是誓死擁戴殿下的。”定權聞語,倒似頗有幾分動容,道:“孟直,我總是依靠你們的。”頓了頓又道,“隻是父子的話,日後就不要再提了。”張陸正不知道他是否這幾日入宮又受了氣,無法可想,隻得應道:“臣遵旨。”定權又問道:“李柏舟空出來的位置,齊藩有什麽舉動沒有?”張陸正思量了片刻答道:“陛下一直說沒有合適的人選,臣聽朱左侍說,齊藩那邊倒是薦過兩個,陛下並未應允。”定權沉思片刻,道:“我總還是要想辦法推你入省的。”張陸正搖頭道:“此事需從長計議,以靜觀聖意為上。如今省中風波惡,臣一時倒是真不敢蹈足。”定權點頭道:“你放心,我省得。”默然片刻又道,“隻是枉擔了如此惡名,平白給了他人如此口實,若最終又為人做嫁,我實不甘心。”張陸正無言以對,隻得偏轉話題,談及新尋到的幾枚晉人手帖,果然引起定權興致,向他細細詢問究竟是真跡還是前朝摹本。張陸正笑答來日奉上請他親自辨別,又說起冬至當日群臣至延祚宮謁東宮的朝賀儀,這便無非老生常談,說了片刻,才告辭出去。
冬至次日,卯時未到,定權便起身預備入宮去向皇帝請安。蔻珠和阿寶服侍他穿戴公服,見他滿臉憂鬱之色。阿寶至此間三月有餘,已經明白他平素最為難之事就是麵聖,每逢此時無名火最盛,也著意比往日更加了幾分小心,免累及眾人受無妄之災。一行人直到目送他出了殿門,為他人簇擁而去,方鬆了口氣,有了禍水東引的暢快。
定權乘軺車直到禁城東門東華門外,入門後北向,轉入了前廷交中廷的永安門,便見從一旁走過兩個著單窠紫袍,戴烏紗折上巾的人來。年長者二十三四歲模樣,眉宇之間頗有英武氣象,本已腰黑鞓方團玉帶,鞓上還加一枚玉魚,顯是加恩越級的禦賜之物,便正是定權的異母兄長齊王蕭定棠。一旁同行的皇五子定楷,按親王服製佩金帶,眼角眉梢,稚氣尚未消盡,卻是與齊王同為當今中宮所出,年內新封趙王。兄弟三人見過禮,定棠遂笑問道:“殿下這是去給陛下請安?”定權笑答:“正是,既遇到哥哥五弟,不妨同行。”定棠點頭道:“如此最好不過,免得各自為政,陛下也不必分三次說教。”定權笑道:“就是此話。”一路上二人低聲說笑,定楷依隨在後,倒是一派兄友弟恭的和睦景象。
及至今上正寢晏安宮外,三人整肅儀容後,恭立於簷下。少頃,便有內臣出殿通傳說天子召見,將三人引入暖閣。冬至方過,按製旬休,七日內並不設早朝,皇帝起得也比平素稍晚,此時方準備用早膳。見定權等人入內,笑道:“想來你們也還沒用過早膳,過來陪朕一起吃罷。”忙有宮人前行移案布箸,通傳膳所,為三人在皇帝座下設席。三人謝恩後分坐,尚未及舉箸,便聞簾櫳擺動,衣香襲人,閣內含笑轉進一個靚妝貴婦,著大紅短上襦,碧色銷金長裙,雙裙帶長垂至地,高髻未冠,髻上一轉插著十數支花頭金釵,額上兩頰皆貼珍珠妝飾的花鈿,身後簇擁著五六個錦衣麗服的妙齡內人。貴婦進了暖閣,左右一顧盼,頓覺脂粉榮豔,顏色驕人。皇太子三人忙又站立見禮,誦道:“皇後殿下萬福。”皇帝卻並無舉動,隻是看著她笑道:“你總算是插戴好了,我們可都不等你了。”
皇後趙氏睨了皇帝一眼,一雙妙目仍不失清明靈動,猶可想見當時風華。趙氏直走到皇帝案前,方向他虛虛一拜,笑道:“妾齒長矣,忝居小君之位,不事嚴妝,恐汙陛下聖察。”皇帝笑道:“卻又來,既是朕的子童,又怎麽會老?”皇後微微紅了紅臉,半含嗔道:“陛下,幾個哥兒可都在跟前呢。”皇帝笑道:“子童對小君,這話引子可是你挑起的頭。”三人待帝後同席入座後,方又重新坐下。定權見此情景,心知昨夜皇後是同宿在晏安宮中,不知緣何,心下漫生出一陣淡淡的厭惡來。
皇後落座後悄悄看了他一眼,笑問道:“太子一早便從西府過來,可是辛苦了。”定權微一躬身,答道:“臣不敢當。”皇後又轉向齊趙二王笑道:“你們也是,大冷天氣,難為一大早就起來,多用些吧。哥哥兒喜歡鰣魚,恰恰你爹爹這裏今日有,算是你的口福,隻是當心多刺。”又轉問定楷道,“五哥兒喜歡什麽,叫你爹爹賞你。”定楷笑道:“我隨哥哥。”
皇帝看著定楷屏退宮人,自己邊挑刺邊慢慢食魚,隨口笑道:“今日無朝,si fu即可,何必穿得如此繁瑣?”定楷投箸答道:“臣等不知陛下賜食,所以未及更衣。”定棠看了看上首定權,笑道:“我們知道殿下必著公服,是以不敢造次。”皇帝聞言,目光一轉,從定權身上掠過,便不再提起此節。轉口複問定棠前日去京郊犒軍的事情,又問定楷近日出閣讀書之事。
定權見他們夫妻父子,一派雍雍穆穆,獨襯得自己如同外姓旁人般,隻覺骨鯁在喉,隨意吃了幾口,也如同嚼蠟,難辨滋味。皇後含笑看了看席間,吩咐宮人道:“太子平素愛吃甜食,將梅子薑、雕花蜜煎送去給他,請他嚐嚐。”定權起身道:“臣謝皇後殿下。”皇帝麵色不由一沉,譏刺道:“你既然具服前來,為著這些許小事又向你母親用官稱,何不將全套戲做足,也顯得更莊重些?”
定權沉默了片刻,離席跪拜,重新謝道:“臣謝陛下恩,謝皇後殿下恩。”皇後見皇帝麵色愈趨難看,連忙笑勸道:“這是節下,陛下便疼疼哥兒們,又來嚇唬他們做什麽?”又對定權道,“三哥兒快起來,你爹爹是嫌你太過多禮,一家人私底下要如此,反倒覺得生分拘束了。你這孩子也是老實過分了些,竟聽不明白。”皇帝置若罔聞,冷眼看了定權片刻,將手中金箸啪一聲撂在食案上,道:“不必擺出這副向隅的態度,你不想留在這裏,也無人強你所難。”定權微微一愣,躬身恭謹答道:“是,臣告退。”
餘下幾人見他轉身出了殿門,不由麵麵相覷。半晌皇後方喚宮人新取了雙筷子,重新放入皇帝手中,低聲勸道:“陛下又是何必,太子又不是存心。”皇帝怒道:“你大可不必替他說話,他就是有意做給朕看的。你看他那張臉孔,一副天下人都虧欠了他的樣子,他眼裏可還有朕?”皇後歎了口氣,亦不敢再多說。四人仍舊接著用膳,一時默默無言,氣氛尷尬。定棠、定楷又偷偷互看了一眼,各自將一枚鰣魚放入了嘴中。
她語焉不詳,李侍長自然大是疑心,然而再四盤問,來來去去卻也隻是這三兩句話,初時隻難免覺得她性子執拗,不識好歹,不免開口罵了兩句。又打量了她半晌,若有所悟,搖頭道:“罷,罷,各人自有各人的緣法。今日我還一心想為你開脫,看來隻是多事。好在你的事體再不歸我管了,隻是休要守一條道走到黑,今後去了前殿,你若依然如此,隻好求神佛方能護你周全了。”說罷也不再理會她,歎了口氣,仍舊找回了郭奉儀的衣物,一個人送去了。
待阿寶慢慢緣來路折回居處,浣衣所的一幹內人不知從何處已得知了消息,早據守院門,見她一露麵便一擁而上,七嘴八舌問起這事情的前後經曆,阿寶仍是如前回答,兩三語道盡。眾人自然不甘心,退而求其次問道:“那麽殿下的模樣呢?你究竟看清了沒有?”阿寶搖頭道:“我未敢抬頭,不曾看見。”眾人見她神情漠然,已經擺出一副不是池中物的嘴臉,自覺氣悶且無趣,眾口嘵嘵了幾句“高飛上枝頭”“苟富貴,勿相忘”的譏刺言語,三三兩兩各自散去。卻聞阿寶低聲道:“我隻看到了他的身邊,有個美人,穿戴和旁人都不相同……”一個平日好議論的宮人聞言回頭,向她笑道:“那想必便是我們素日裏說的陳蔻珠了。”走出了幾步,忽又高聲笑道,“不就是拾了她的牙慧嗎?還要在此間裝什麽幌子?”另一人隨口接道:“隻怕牙慧日後還要接著拾,她若肯開善心點化一二,能度出個正果也未可知。”前一人冷哼道:“她自己還是孤魂野鬼,連個人身都沒修煉成,拿什麽去度旁人?”
內人們嘴上雖然說得不堪,依舊當這是件極重大事件,聚在一處討論不住:“不想她平日一聲不響,臨事卻果真有些手段。”“那陳氏好歹是內人出身,聽說相貌也極美,更何況自殿下元服遷居便在身邊服侍,也就不說了。隻是殿下卻又看上了她什麽?”“所以我方才說人不可貌相……”
眾人研究半日,終無成論,便有膽大者引領眾人前去谘詢李侍長。李侍長一腹憤恨,此刻得以盡數宣泄,“正是我竟日慣得你們個個皮輕骨賤,尊卑不明,如今正得現世果報。你們個個隻管自求死,隻是不要連累我一世為人不得下場。”見眾人啞口無言,麵麵相覷,又勒令道,“日後年未滿二十者,一律不許再當外差。”
隔日,果然有便人攜西苑內侍總管周循之命前來浣衣所提調,一幹同僚內人未受半點澤被,反遭池魚之殃,憤憤然並無一人前往送行。
蔻珠本日已經換作了團領袍,腰上黃外加束革帶,一副尋常宮人的裝束,見到阿寶,拉著她的手笑問:“新衣服可還合身?”左右看了看,又道,“你來得太急了些,隻好先領了現成最小的一身,不想穿著還是大了。袍子向上折折,帶子束緊些,且耐煩穿幾日吧,我就知會有司替你量身新做。”阿寶推辭道:“不必煩勞貴人,這樣子便很好了。”蔻珠笑辭:“你這麽叫我,可不是替我惹禍?看年紀我必虛長你幾歲,如你不嫌棄,叫我聲姊姊也可,直呼我的大名也可,我的名字他們早說給你了罷?”見阿寶柔順點頭應承,又笑道,“衣服的事情,卻由不得你。你願意替殿下儉省,隻怕殿下未必應允。不瞞你說,殿下平素在這些事上有些留心,你這幾日且還休到他麵前去走動,免得惹他罵你,彼此不痛快。”又促膝向她細細傳授了許多太子行止的好惡習慣,又詢問了她來曆家人等語。阿寶一一回答,亦一一記下。
蔻珠所言不虛,報本宮的規矩果然瑣碎繁冗,頭一樁難辦事便是太子愛潔成癖,不但以身作則,一日三櫛三沐,更要推己及人,凡舉案上幾上,乃至內臣內人身上腳下,目所能及之處,皆要不染纖塵。平素眾人隻能見縫插針不停揩抹替換,阿寶亦領悟到當時在浣衣所時差事繁重的原因。
眾人所言亦不虛,太子的脾氣確實不能以“和善”來形容,眾人鎮日戰戰兢兢,在殿內時連大氣都不敢多透一口,生怕一事不慎,便招惹到了這尊碾玉魔羅。阿寶一次將煎好的茶湯進奉,不慎濺了一點在幾案上,太子正在寫字,忽將手中筆狠狠一擲,一幅將成的字紙登時一塌糊塗。滿殿人皆跪下請罪,雖定權提腳出殿半晌,亦無人敢率先起身,直到蔻珠親來傳喚,此事方解。日日皆有人因小過遭黜罰,日日皆有新麵孔接替進入,此處不似浣衣所,根本無人好奇太子殿下何以一時心血來潮揀拔了這樣一名低階內人。人事的更替,看來眾人早已經習以為常。隻是阿寶不久後便察覺到這似乎並非單單源自於太子的焦躁易怒。
秋去冬臨,時迫冬至,定權正在暖閣的書房內撰寫文移,忽有內臣入內報道:“殿下,詹事張大人求見。”定權急忙擱筆,吩咐道:“快請進來。”一麵加衫整冠,又吩咐左右退出。阿寶行至書房門前,見一個衣紫橫金,麵目卻頗具文士氣象的中年官員被周循親自引了進去,隨即閣門緊閉,再無一人近前。不由心生好奇,悄悄問蔻珠道:“貴人姊姊,這人是誰?殿下待他怎麽這麽客氣?”蔻珠擺手示意她先勿多語,直到出了殿門,方低聲回答:“這是當今的吏部尚書張陸正大人,兼領詹事府正詹職,殿下平素最看重的就是他。”阿寶點了點頭,便不再多語。
周循將張陸正引進了書房,君臣見禮,定權讓座後,隨口問道:“張塚宰是從部中來還是從府中來?”張陸正答道:“臣自府中來。”又道,“為部中事。”定權頷首問道:“如何?”張陸正答道:“齊藩向戶部薦了一人,樞部二人。臣同右侍力諫,終壓掉了樞部兩個,一人轉工,一人外放,想來過兩日便會有黃紙。”定權又問道:“朱緣呢,於此事又是什麽態度?”張陸正道:“朱左侍告病,這幾日未至部中。”定權點點頭,喚他字道:“孟直費心。”又歎氣道,“齊藩仗著一向聖眷隆厚,這些年愈發不將本宮放在眼內了。先皇後在日還好,如今怕是陛下早存了易儲之念,我的處境也是愈發艱難了。”張陸正勸慰道:“殿下不必懷憂自擾,殿下畢竟是先帝最愛重的嫡長孫,陛下就是不作他想,這一層麵總是還要顧及的。”定權冷笑道:“我當這儲君,無非是憑著先帝餘蔭且我自忖一向並無大罪過。至於說什麽嫡長,如今齊藩的生母才是中宮,他才是陛下心裏頭的嫡長,我這孤臣孽子,竟不知當將這副業身軀向何處安插了。”張陸正已經許久不聞他做這等牢騷私語,一時無言,半晌才應對道:“陛下與殿下終是同體,舐犢之情總是會存放幾分的。”說罷自己也覺這官話無聊無味,實難動人,又道,“臣等總也是誓死擁戴殿下的。”定權聞語,倒似頗有幾分動容,道:“孟直,我總是依靠你們的。”頓了頓又道,“隻是父子的話,日後就不要再提了。”張陸正不知道他是否這幾日入宮又受了氣,無法可想,隻得應道:“臣遵旨。”定權又問道:“李柏舟空出來的位置,齊藩有什麽舉動沒有?”張陸正思量了片刻答道:“陛下一直說沒有合適的人選,臣聽朱左侍說,齊藩那邊倒是薦過兩個,陛下並未應允。”定權沉思片刻,道:“我總還是要想辦法推你入省的。”張陸正搖頭道:“此事需從長計議,以靜觀聖意為上。如今省中風波惡,臣一時倒是真不敢蹈足。”定權點頭道:“你放心,我省得。”默然片刻又道,“隻是枉擔了如此惡名,平白給了他人如此口實,若最終又為人做嫁,我實不甘心。”張陸正無言以對,隻得偏轉話題,談及新尋到的幾枚晉人手帖,果然引起定權興致,向他細細詢問究竟是真跡還是前朝摹本。張陸正笑答來日奉上請他親自辨別,又說起冬至當日群臣至延祚宮謁東宮的朝賀儀,這便無非老生常談,說了片刻,才告辭出去。
冬至次日,卯時未到,定權便起身預備入宮去向皇帝請安。蔻珠和阿寶服侍他穿戴公服,見他滿臉憂鬱之色。阿寶至此間三月有餘,已經明白他平素最為難之事就是麵聖,每逢此時無名火最盛,也著意比往日更加了幾分小心,免累及眾人受無妄之災。一行人直到目送他出了殿門,為他人簇擁而去,方鬆了口氣,有了禍水東引的暢快。
定權乘軺車直到禁城東門東華門外,入門後北向,轉入了前廷交中廷的永安門,便見從一旁走過兩個著單窠紫袍,戴烏紗折上巾的人來。年長者二十三四歲模樣,眉宇之間頗有英武氣象,本已腰黑鞓方團玉帶,鞓上還加一枚玉魚,顯是加恩越級的禦賜之物,便正是定權的異母兄長齊王蕭定棠。一旁同行的皇五子定楷,按親王服製佩金帶,眼角眉梢,稚氣尚未消盡,卻是與齊王同為當今中宮所出,年內新封趙王。兄弟三人見過禮,定棠遂笑問道:“殿下這是去給陛下請安?”定權笑答:“正是,既遇到哥哥五弟,不妨同行。”定棠點頭道:“如此最好不過,免得各自為政,陛下也不必分三次說教。”定權笑道:“就是此話。”一路上二人低聲說笑,定楷依隨在後,倒是一派兄友弟恭的和睦景象。
及至今上正寢晏安宮外,三人整肅儀容後,恭立於簷下。少頃,便有內臣出殿通傳說天子召見,將三人引入暖閣。冬至方過,按製旬休,七日內並不設早朝,皇帝起得也比平素稍晚,此時方準備用早膳。見定權等人入內,笑道:“想來你們也還沒用過早膳,過來陪朕一起吃罷。”忙有宮人前行移案布箸,通傳膳所,為三人在皇帝座下設席。三人謝恩後分坐,尚未及舉箸,便聞簾櫳擺動,衣香襲人,閣內含笑轉進一個靚妝貴婦,著大紅短上襦,碧色銷金長裙,雙裙帶長垂至地,高髻未冠,髻上一轉插著十數支花頭金釵,額上兩頰皆貼珍珠妝飾的花鈿,身後簇擁著五六個錦衣麗服的妙齡內人。貴婦進了暖閣,左右一顧盼,頓覺脂粉榮豔,顏色驕人。皇太子三人忙又站立見禮,誦道:“皇後殿下萬福。”皇帝卻並無舉動,隻是看著她笑道:“你總算是插戴好了,我們可都不等你了。”
皇後趙氏睨了皇帝一眼,一雙妙目仍不失清明靈動,猶可想見當時風華。趙氏直走到皇帝案前,方向他虛虛一拜,笑道:“妾齒長矣,忝居小君之位,不事嚴妝,恐汙陛下聖察。”皇帝笑道:“卻又來,既是朕的子童,又怎麽會老?”皇後微微紅了紅臉,半含嗔道:“陛下,幾個哥兒可都在跟前呢。”皇帝笑道:“子童對小君,這話引子可是你挑起的頭。”三人待帝後同席入座後,方又重新坐下。定權見此情景,心知昨夜皇後是同宿在晏安宮中,不知緣何,心下漫生出一陣淡淡的厭惡來。
皇後落座後悄悄看了他一眼,笑問道:“太子一早便從西府過來,可是辛苦了。”定權微一躬身,答道:“臣不敢當。”皇後又轉向齊趙二王笑道:“你們也是,大冷天氣,難為一大早就起來,多用些吧。哥哥兒喜歡鰣魚,恰恰你爹爹這裏今日有,算是你的口福,隻是當心多刺。”又轉問定楷道,“五哥兒喜歡什麽,叫你爹爹賞你。”定楷笑道:“我隨哥哥。”
皇帝看著定楷屏退宮人,自己邊挑刺邊慢慢食魚,隨口笑道:“今日無朝,si fu即可,何必穿得如此繁瑣?”定楷投箸答道:“臣等不知陛下賜食,所以未及更衣。”定棠看了看上首定權,笑道:“我們知道殿下必著公服,是以不敢造次。”皇帝聞言,目光一轉,從定權身上掠過,便不再提起此節。轉口複問定棠前日去京郊犒軍的事情,又問定楷近日出閣讀書之事。
定權見他們夫妻父子,一派雍雍穆穆,獨襯得自己如同外姓旁人般,隻覺骨鯁在喉,隨意吃了幾口,也如同嚼蠟,難辨滋味。皇後含笑看了看席間,吩咐宮人道:“太子平素愛吃甜食,將梅子薑、雕花蜜煎送去給他,請他嚐嚐。”定權起身道:“臣謝皇後殿下。”皇帝麵色不由一沉,譏刺道:“你既然具服前來,為著這些許小事又向你母親用官稱,何不將全套戲做足,也顯得更莊重些?”
定權沉默了片刻,離席跪拜,重新謝道:“臣謝陛下恩,謝皇後殿下恩。”皇後見皇帝麵色愈趨難看,連忙笑勸道:“這是節下,陛下便疼疼哥兒們,又來嚇唬他們做什麽?”又對定權道,“三哥兒快起來,你爹爹是嫌你太過多禮,一家人私底下要如此,反倒覺得生分拘束了。你這孩子也是老實過分了些,竟聽不明白。”皇帝置若罔聞,冷眼看了定權片刻,將手中金箸啪一聲撂在食案上,道:“不必擺出這副向隅的態度,你不想留在這裏,也無人強你所難。”定權微微一愣,躬身恭謹答道:“是,臣告退。”
餘下幾人見他轉身出了殿門,不由麵麵相覷。半晌皇後方喚宮人新取了雙筷子,重新放入皇帝手中,低聲勸道:“陛下又是何必,太子又不是存心。”皇帝怒道:“你大可不必替他說話,他就是有意做給朕看的。你看他那張臉孔,一副天下人都虧欠了他的樣子,他眼裏可還有朕?”皇後歎了口氣,亦不敢再多說。四人仍舊接著用膳,一時默默無言,氣氛尷尬。定棠、定楷又偷偷互看了一眼,各自將一枚鰣魚放入了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