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的這個朋友,一年多沒有消息了,也不知道是躲在加拿大曬太陽,喝著托人帶過去的白酒,瀟灑呢啊,還是在陰暗的號子裏麵數著天花板上麵有幾塊痰痕呢?


    所以,沒有膽子的人,就不要去想著吃這碗飯了,誰都知道裏麵沒有什麽,但是真正到了洞口,誰的膽子都小,我承認我一個人也不敢下去,但是隻要我那幫兄弟在,我什麽都不怕,即使棺材裏麵真的鑽出什麽物件,我們也不會跑的,也敢和他招呼。


    “潘子你走慢點啊,小心掉你丫的下去啊”走在後麵的大劉對著前麵一心想找到寶貝的潘子說到。


    “我要踢那個老鬼的屁股去”不勸潘子慢點還好,這一勸他,這個家夥就不見了,消失在墓室裏麵了。


    整個墓室就是一個蜿蜒曲轉的迷宮一般,有的還在牆壁開了一個小洞,裏麵大概兩平方大小了,手電光一打,裏麵全是疊落在一起的陶器。基本全是破碎了的。很多人都以為,隻要墓室裏麵的物件,隻要沒有人為去碰,也不遇到地震等天災**,就好完好的保留下來。


    其實不是這個樣子的,基本百分之八十都是殘損的,即使堅硬的青銅器很多都碎成破爛一片。很多博物館裏麵展覽出土的物件,都是修複過的,要不就是根據後來拚接好的碎片在仿製,在刻意做舊的。根本就沒有幾樣挖出來是完整的。


    />


    出土相對於完整的一點,就是過去的玉器,即使那些厚度不到一厘米的禮器。很多都是完好的保存下來了。人類的冶金文明鍛造的青銅器,沒有打磨過的玉器更耐久。


    這些陶器的價值不高,基本就是粗陶,簡單的理解就是相對於北方家裏醃製鹹菜,酸菜的那種陶缸,壇子之類的物件,南方的朋友,那就地下埋著的黃酒,花雕那種粗製的壇子。毫無美感可言,同樣都是曆史遺留下來的,但是一點價值沒有。


    古玩,貴就在一個古字上麵,但是不是上麵都可以拿來玩的。家裏的豬食槽子,有的都有幾百年曆史的,現在農村還可以隨便的見到,都在垃圾堆,破磚爛瓦堆子裏麵扔著,蓋房打地基都沒有人用它。嫌棄它不規則。


    這個玩字就有講究了,現代人喜歡那些雕龍畫鳳的。做工精致的,外觀漂亮的。看上去就叫喜歡的物件,要是年代在久遠一點,這才叫古玩呢,不是每個年代久的物件都叫古玩,我前天都昌平那邊撿來的黃色琉璃瓦當,就是上麵雕著金龍的那個,這個要是完整的,市場也是會有人收購的。可惜,我撿拾到的,就是一個殘缺的半塊了,留著自己把玩吧,那天心血來潮,我自己雕琢成一塊硯台,自己沒事練練毛筆字了。哈哈。


    下午在更新,一會做飯去了、、、、、、


    瘋狂的開始88開山見寶88


    不聊不知道,一聊嚇一跳。昨天晚上,和村子裏麵的一個後生喝酒聊天,閑聊的時候,我的老、毛筆就又犯了,就情不自禁的問他這邊有什麽好玩的,沒有什麽文物古跡啊?


    “長城啊,沒事爬長城去,過了南邊的山梁子,就看到了,下了那個大溝,半天就差不多了,別踩人家的莊稼啊?”那個人和我聊的是黃花城西水峪的撞道口那段的野長城,我去年就在山頂遠望過,在夏日的陽光下,就像一條橫臥在山嵐之間的巨龍一般。


    “我那個早就去了,和你四叔我們開車去的,沒什麽可看的,我也爬不上去了啊!”那段長城很險,很多地方都坍塌了,還有很多直立的陡坡,身手不好,腿腳不靈活的人,還攀爬起來,還真的有危險。


    “就沒有別的,除了長城,就沒有什麽估計了?”我繼續暗示


    “紅螺寺,您去了嗎?”


    “我十幾年前就去過了,還真沒有什麽可看的,廢話”我不喜歡北京的古廟,商業氣息太濃不說,關鍵裏麵全是修繕的,這幫文物保護部門的也不知道則麽想的,現在北京的寺廟,除了裏麵的幾棵老樹是原來的,裏麵什麽都是新修的,就沒有什麽可看的。


    “對了,去年咱們這邊挖出來一個古墓,都是是清朝的一個鐵帽子王、、、、、、”我當時眼睛就瞪大了、、、、、


    “什麽古墓,鐵帽子王,哪裏啊?”我迫不及待的問。


    “哦,就在峪口村村,我也沒有看過的,我的一個同學在那個村子,他早就和我說了,我對哪個玩意不敢興趣,白天看都覺得瘮人”


    今天我剛剛從哪裏回來,峪口裏我這裏也沒有多遠,十幾公裏,在這邊兩年多了,我還真沒有在意過,也真不知道在這邊發掘了一座古墓。也是,天天窩在家裏,除了山坡的自家的果園,就是院子裏。要不,就是和村子裏麵的幾個聊的來的人,在一起喝酒,侃大山。


    那處古墓葬北倚軍都山山麓,東南距懷柔區橋梓鎮鎮政府駐地約8公裏,西南距峪口村約500米,南距懷九河約一公裏。墓葬處是一片高出地麵的台地,台地上及周圍是一片果園。墓葬寶頂已不存,東、西、北側尚存圍牆基礎,墓門已露出,南側65米處殘存神橋基礎,地麵上已不見其他附屬設施。


    從風水上麵看,依山靠水,倒是一個環境不錯的安身之所,這鐵帽子王爺也真會找地方,找到了我家門口,要是十幾年前,這家門口的古墓,一定是跑不了的,可惜,這古墓早在解放前據被盜了。我們也沒有趕上。


    墓葬坐北朝南,係用磚、石條、三合土混合砌築的單室墓,由墓道、墓門、甬道和地宮等四部分組成,南北總長24.50米,寬8.40到3.30米,墓口距地表深1米,墓底距地表深9.11米。


    這個墓室就是一個掩埋在地下的石質建築。連年的水土流失,還有山洪的衝刷,在發掘的時候,墓室的石門基本iu半露出來了,在不發掘,過幾年整個墓室就從地下個衝出來了。墓道位於墓葬南端,墓道豎穴土坑斜坡式,平麵呈長方形,內用三合土夯平,致密堅硬。墓門位於墓道北側、甬道南側,共分兩道。


    劵門用漢白玉石條砌築而成,拱券兩側浮雕纏枝花卉,最頂部劵石浮雕龍紋。墓門分左右兩扇,各浮雕一獅首銜環輔首。甬道位於地宮南側,均用青石條砌成。地宮位於墓葬北端,棺床位於地宮北部,用漢白玉石條砌成,棺床中部兩側各有圓形金井一個。


    這座古墓葬早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就被盜挖。“文、革”期間,寶頂被拆除,地宮城磚大部分被起走,石門被壓倒。自此,園寢掩埋於荒草亂樹之間被人漸漸遺忘。


    根據村子裏麵的看了發掘的人說,考古隊什麽都沒有發掘到,裏麵還屍骨都沒有看到,不知道是早年間給盜墓人給拖出來,埋在其他處了,還根本就沒有屍骨,這個誰也說不清楚了。隻有破碎的棺板還有幾塊布料碎片和幾枚銅錢。


    很多朋友不了解考古隊發掘被盜古墓是為什麽。除了裏麵遺漏的一些隨葬物品,更多的是通過大揭蓋的發掘方式,了解園寢的形製和規模,對研究清代園寢製度和形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當然這些都冠冕堂皇的話,就是下次遇到這樣的古墓了,人家就有經驗了,就知道怎麽挖了。要不天天書本上麵學習考古,沒有經過田野實操,怎麽是一個考古隊員啊。


    我這幾天走訪了周邊的幾處古墓,基本都是被盜了,很多都是在解放前就被盜了,有的地麵還殘存石碑,石頭構建,更多的是什麽的剖沒有留下,聊這個,就是抱著盜墓發大財心思的朋友們。一般的近代古墓也不要打開了,裏麵也沒有什麽東西。


    真正有物件的大墓,都在深山老林裏麵呢,沒有王二哥的看水的本事的人,誰也找不到,我跟王二哥比,我就是一個棒槌。我也就是知道皮毛,看到了封土堆,在不知道下麵


    就是古墓的,基本就證明我這本書,聊的不好,至於那些早已經沒有封土堆的,就靠探釺子一點點尋找的,還真不少一般人可以找到的。


    古墓有時候就在你的腳下,你踩著你也找不到,這個不光的技術,更多的時候,也有一點運氣的成分,至於大家的運氣好壞,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知道,老天對我不錯,那時候接連給我們開啟了,好幾個窗子,但是最後關門的時候,也夠我們嗆、、、、、、


    前幾天,我還打算把怎麽分辨白膏泥和大家聊聊呢,現在我都有點害怕,有的朋友看到我的書,真的會去盜墓,群裏的一個讀者就和我私聊,天天看我小說,熱血沸騰,恨不得,就把家裏那邊有個南塘的一個明代古墓給挖了,我當時就無語了,敢行,我這叫人家盜墓呢啊?


    今天我查閱了一下資料,我知道了我家門口那個被挖的鐵帽子王是,墓葬係清初被封為世襲罔替王爵(俗稱鐵帽子王)之一的第六代克勤郡王雅朗阿的園寢。根據曆史檔案記載,克勤莊郡王雅朗阿生於雍正十一年(1733)六月六日,乾隆五十九年(1784)十二月十二日薨逝。


    哎,不知道我莫名的是為鐵帽子王悲哀,還是為挖出的古墓悲哀,就裸露在荒野裏麵,巨大的石條,還有可以那些古墓裏麵原本的磚石構件,要是不發掘,還可以在地下沉睡上千年,恐怖這一發掘,不用百年,這些磚石就消失不見了吧。有時候,考古隊,比盜墓的還要狠、、、、、、


    瘋狂的開始89開山見寶89


    其實一直是穿插著和大家聊天,過去和現在,都在腦海裏麵交叉,有時候想到哪裏就聊到哪裏,也很隨意,也沒有什麽約束,更不會拘泥於一點,大家喜歡就是我的動力。一個故事的好壞,最有發言權的就是聽故事的人,我寫的不對盜墓,而是生活。


    逝去的東西太多,回不到那個熱血沸騰的年代了,隻能窩在家裏,山前山後的看看果樹,了此殘生。人生,就是這樣,得到擁有的時候,不知道珍惜,而失去的時候,懊悔不已,我從不為自己失去的金錢而後悔,我隻懊惱自己失去的大好青春。如果,那些年,我可以自己做點什麽,也不會現在這個現在。自嘲無用,沉湎無用,懊悔無用,現在和大家聊天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前幾天,天天有讀者勸我少喝酒,對身體不好,這個我也知道,但是,不喝酒做什麽啊?都黃土埋了一半的人,還怕什麽啊。這幾天也看新聞,天天關注南海事件,說實話,要是毛鄧二公活著的話,這仗一定打。不談政治了,傷心、、、、、、


    整個墓室很高,裏麵大概有三米左右,兩邊全是不規則的巨石砌成的石牆,就連縫隙間都用白色的水泥般的物質填充了,根本就沒有縫隙,這一點倒是有點像,長城巨大的縫隙。


    中國近代古墓,保存最完整的一般就是明清的陵墓,我說的都是皇家陵墓。雖然很多都已被盜,但是還殘存很多地麵建築,祭祀的宮殿,碑亭。以清東西陵為代表。明朝陵墓,保存也基本完整。即使沒有修複和開發的陵園。四周的大牆都是很完好的保存下來,還可以看到綠色和黃色的琉璃瓦。很多還都是雕龍畫鳳。


    而這種崖墓葬,當然我們雖然沒有見到棺槨,但是根據前麵在墓道裏麵發現的青銅鼎,也可以感覺,這個是漢代大墓,就是那種“鑿山為陵”。這種墓葬,裏麵絲毫不亞於明清皇家墓葬的地宮,裏麵也很大。最為代表的就是河北滿城的中山王,還是獅子山漢墓,這些都是漢墓的代表。


    我上麵說的基本都是國家發掘的,現在修建為博物館的。但是,真正國家發掘的古墓和盜墓人盜擾過的相比,這些都是微乎其微的,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考古隊,都是撿拾我們啃剩下的骨頭,裏麵基本好一點的物件都沒有了,要不就是沒有來的及時轉移的物件。


    這個星期去了兩處被盜的古墓,也就是無聊,找找以前的足跡,當然,都不是我們盜的,解放前基本就被盜了,去了一處比較有名的就是昌平的萬娘墳,那是三幾年就被當地的土匪給盜了的,還去了懷柔的一個鐵帽子王的墓地,也是被盜了,去年被考古發掘了,裏麵基本就沒有什麽物件了。出來巨大的條石,還有磚瓦。


    說這些,就是為了杜絕一些有利盜墓之心的朋友,我現在每天都矛盾的,第一希望大家喜歡我聊天,講故事,害怕有的朋友看了我的小說,在起了盜墓之心。其實,這幾天和圈子裏麵的朋友聊天,現在這碗飯,越來越不好吃了。可以看到的古墓基本都在解放前被挖空了,裏麵也沒有什麽可留下了的,那些你找不到的,你腳踩著,你也不知道。


    現在很多古墓的出土,不是盜墓人發現的,也不會考古學家發現的,都是一些建築公司在施工的時候無意間發掘的,北京周邊這幾年發掘的古墓,基本都是在蓋房子或者修建大型橋梁的時候,發掘出來的,這次南水北調,在河北段,出土了很多古墓。也挖出了不少好玩意,據說還要編鍾的出土。我是沒有看見,很多都是聽以前的朋友閑聊的。


    這一行也有很多不實的消息,就挖出了一個漢代的陶罐,傳到最後,就有或許變成了金縷玉衣了,這樣的謠傳也不足為信。說這個,就是告訴大家,現在指著挖墓掙錢,連油錢都掙不出啦,現在汽油這麽貴,滿世界的跑,車子要是燒水還行,就高速費,過橋過路費這麽貴,古墓沒有找到,自己就把自己折騰窮了,眼皮子底下的不敢挖,遠的沒有人煙的地方的,基本都挖遍了,你去了也是白去,看看地上的殘磚爛瓦什麽的。運氣好的,找到了幾個銅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真實的盜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山馬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山馬賊並收藏真實的盜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