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梓楊正發愁的時候,衛兵來通知兩人參加會議了。


    戰情室是以前的廠長會議室改造的,一進門看到裏麵人影攢動,已經聚集了十幾號人,中間是一個狹長的大木桌,兩邊擺了十幾把椅子,已經坐滿了人,桌子的一頭張教授正在擺弄幻燈片。


    在他身前有兩排好幾台筆記本電腦,靳國強坐在一台筆記本電腦前正在擺弄著什麽,其他的電腦屏幕都正對著張教授和他背後的屏幕。


    靳國強看兩人進來,微微示意了下,找個角落站著。


    梓楊和老王看會議室裏的這些人,除了將軍和教授,以及秦漢村裏見過的幾個專家之外,還有很多不認識的,不過個個都派頭很大,看起來級別都不低。自己這邊兩個閑散社會青年,能被邀請參加這種會議已經是天大的福利,估計也是因為教授和靳國強的關係。能有個地方站著已經是特殊待遇了。


    靳國強調整好電腦,對張教授點了點頭,教授輕輕摸了下稀疏的頭發――這十幾天沒日沒夜的操勞並沒有讓他看起來有一絲疲憊,仍舊是一副幹淨體麵精神矍鑠的樣子,這點與其他幾個胡子拉碴不修邊幅神情萎靡的專家不同。


    教授輕咳了一聲,“開始了,在座的各位應該已經看過之前的戰情通報,現在我們直接進入正題,秦漢一案疑點最大的就是死亡原因,之前做過許多猜測、生化襲擊、輻射、恐襲等等都不符合,這些天的檢驗結果也說明判斷正確。”


    “屍體真正的死因,是二氧化碳中毒!”


    這時筆記本電腦屏幕中有一人輕聲疑問,“二氧化碳中毒?”原來這一台台筆記本電腦都是在遠程視頻連接。想必對麵的都是些大人物。


    張教授點了點頭,“確實有些不可思議,二氧化碳是我們空氣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之前國際上也很少有二氧化碳死亡的案例,如此大規模的集體中毒死亡現象更是絕無僅有。”


    現場一個領導模樣的人道,“要想造成這種規模的死亡現象,那二氧化碳應該以上百噸當量吧。”


    教授點點頭,“秦漢村發生的這起慘案,不僅僅是上百噸那麽簡單,而是百萬噸級的,而且是一次時間短,大密度的衝擊。“


    沒有參與後期數據研究的眾人紛紛發出驚呼。現場與會人員開始交頭接耳。


    張教授繼續說道,“這麽用詞可能不太恰當――秦漢村事件,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極端偶然的自然現象。”


    這時教授打開遙控幻燈畫麵,張教授對著一副山頂湖的鳥瞰圖說道,“當初一看到這個山頂湖,我就判斷這是一座火山湖,後來經過地質部同事的檢測,證明我的判斷正確。”


    “這個火山湖已經有幾十萬年的曆史,根據聲納探測顯示,湖底最深處達到上百米,平均水深超過50米。”教授演示了幾張深水拍攝的圖片,即使有強力燈光照射輔助,湖底看起來仍是渾濁灰暗。


    “根據前方同誌的采樣和探測,雖然這是一座死火山,但是在地下十幾公裏的深處,仍然有強烈的地脈活動,湖底有多處裂縫向下滲透――這種熔漿跟地下水的強烈反應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通過湖底的縫隙發散到湖底的水中。”


    屏幕中又有一人道,“就算是湖底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是溶於水的,而且極易揮發,什麽條件下能導致這樣集中和猛烈的噴發?”


    張教授點了點頭,從桌子旁拿了一聽可樂,猛烈的搖晃了幾下,然後對著無人的牆壁打開拉環,一股強烈的液體噴射了出來。


    把可樂放回桌上,教授拿了條毛巾擦了擦手繼續說道:“正常情況下二氧化碳是溶於水的,而且會不斷揮發,很少會產生對生物有致命危險的劑量。我們常喝的可樂和香檳中就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但是如果水深達到50米或以上,就會在湖底產生巨大的壓力,根據我們的探測,湖底壓力最大的地方是水麵的20倍到30倍,這種壓力逐漸產生一種平衡。一旦產生某種外力作用,就像剛才打開可樂罐一樣,壓力就會瞬間爆發。”


    “我們經常看到,有些香檳酒開瓶的時候,用外力在瓶塞上輕輕一推,內部壓力產生的氣體爆發足以將軟木塞彈出十幾米。如果把這個壓力當量擴大幾萬倍,幾十萬倍……”


    教授說到這裏稍作停頓,會議室裏的人麵麵相覷,對這個理論驚訝不已。


    “我們估計,秦漢村天頂湖的深處,所蘊含的二氧化碳當量,是百萬、甚至千萬噸級的。”


    教授介紹到這裏,現場又是一陣騷動,屏幕中又有人發話道:“張教授的解釋讓人大開眼界,隻不過有些太牽強,高濃度的二氧化碳確實可以產生巨大的張力,但那是在封閉的狀態下,而整個山頂湖是開放的,加上湖水冷熱循環的特性,經過晝夜交替循環,湖底的冷水很容易把二氧化碳帶上來揮發掉――至於你說的湖底封存著百萬、千萬噸級的二氧化碳,太誇張了。”


    張教授微微點頭道,“理論上是這樣,我們當初也是這樣想的,但是我們沒有考慮到秦漢村特殊的氣候。”


    “靳指導給我調出了秦漢村附近有記錄以來十幾年的氣候記錄,經過對比數據之後,我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這個地方特殊的地質構造,使得周圍的溫度持續十幾年保持在二十幾度以上,而且晝夜溫差極小,這就使湖水的冷熱循環失去了條件。”


    “如果大膽假設下,自從這個山頂湖成型以來,千百年甚至幾萬年十幾萬年以來,湖底下一直封存著高密度的二氧化碳,經年累月就形成一種特殊的層結構,就像岩石一樣涇渭分明。”


    張教授拿出一個漏鬥形狀的量杯,往裏分別倒入不同密度不同顏色的幾種液體,可以看到從上到下分成幾個明顯的層次,顯然,最底層的密度最大。不用解釋眾人也明白教授的意思了。


    “而陳瑞希“,提到這個名字又定了下,”幾個年輕人扔下的那捆炸藥,就是觸發這個層結構崩潰的導火索。”


    “炸藥在一個合適的深度,以合適的當量爆炸,造成了第一次噴湧,引起了湖水的連鎖反應,量變引起質變,就像在湖底撕了一個口子,更多密度更高的二氧化碳溢出,最終導致了成千上萬年形成的一個地質奇觀徹底改變,他們半夜聽到湖底悶雷聲,應該就是結構崩潰所引發的聲響。”


    “還有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事故發生前後幾天,秦漢村出現罕見的晝夜溫差異常,據村民講,這是幾十年來未曾發生的情況。這也加劇了湖水冷熱循環的現象。”


    “所以說這一連串偶然的巧合疊加在一起,終於導致了湖底二氧化碳的大噴發。而陳瑞希等人半夜中正好目睹了這千百年都無人發現的奇景,大量的二氧化碳遇到濕冷的空氣,變成有形有質的霧氣,由於二氧化碳比空氣重,所以積聚在地麵,就像舞台上的二氧化碳幹冰機效果一樣。”


    “隻不過當量和密度卻是百萬噸千萬噸級的,隨著層結構的崩潰,最終形成了一次奇特的二氧化碳洪流,山腳下的生物瞬間被洪流淹沒,氧氣含量降低到最低值,生物都是因為缺氧窒息而死――導致他們死亡的過程或許隻有十幾秒。”


    “我們看到的山穀到山峰植被、樹木的枯黃,也是因為短時間內積聚的超大密度二氧化碳導致。”


    張教授用幻燈片演示山穀的植被和樹木,在高清像素和廣角鏡頭的畫麵裏,那一片象征著死亡的枯黃更加觸目驚心。


    “我們在山坡上發現的兩具屍體,死亡原因正是二氧化碳中毒導致的窒息死亡。女性屍體呈腦缺氧症狀,死因是突然進入高濃度二氧化碳環境引起反射性呼吸驟停而突發死亡。男性屍體應該是生前看到女伴異常後驚慌失措,失足跌下造成頸骨骨折――但是導致死亡的直接原因也是二氧化碳窒息。”


    梓楊和老王麵麵相覷,這樣一來,山腳下的大量生物滅亡跟山腰上的兩具屍體就有了科學合理的解釋了。


    “第二天陽光升起,二氧化碳迅速揮發,加上山風的作用,空氣密度和成分又逐漸恢複到正常。”


    會議室裏一片沉默,顯然大家都在腦海裏回憶秦漢村那一片死寂。


    張教授又播放了一張山頂湖的整體照片:“這種規模的爆發還是會留下明顯的痕跡,我們在山頂看到的渾濁成橙色的湖水,就是因為劇烈湖底活動造成的,而岸邊大量的枯木也是因為短時間內大量高密度的二氧化碳導致的死亡。”


    教授說完這些後就坐在一邊,端起桌上的茶杯輕輕地抿著,會議室裏沒人說話,隻有抽氣扇發出的噠噠聲,以及電腦主機和幻燈發出的電流聲在空氣中流動。


    過了一會兒,屏幕中有一個渾厚的聲音說道,“好吧,感謝張教授和工作人員的辛苦工作,看來這個懸案可以蓋棺定論了。詳細的數據會後整理上報。”


    “接下來無關人員離席,xxx、xxx、xxx留下來,我們討論下後麵的工作。”屏幕中的聲音點了幾個人名,沒有被點到的人紛紛離席。


    老王和梓楊走出會議室,長籲一口氣,胸中有千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


    對於他們來說,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但是對於會議室留下來的人來說,難題才剛剛開始。


    梓楊心中還有一個疑問,秦漢村獨特的八卦陣型教授為什麽沒有提及?


    ------------


    第五十二章:守墓之人


    教授是個做事仔細的人,為什麽他講了那麽多,偏偏把八卦陣和村中潭的事情給略過了?難道是因為跟案件本事無關才沒有提及?還是說調查不出結果有意放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紋身的少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抒並收藏龍紋身的少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