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甘脆肥膿,命曰腐腸之藥;羹藜含糗,難語太牢之滋。


    禦食曰珍饈,白米曰玉粒。


    好酒曰青州從事,次酒曰平原督郵。


    魯酒、茅柴,皆為薄酒;龍團、雀舌,司是香茗。


    待人禮衰,曰醴酒不設;款客甚薄,曰脫粟相留。


    【注釋】


    (01)甘脆肥膿:指食物甜的、脆的、肥的、厚的。


    (02)腐腸:腐爛腸胃。


    (03)羹藜含糗:藜,蓬蒿。糗,米、麥等穀物。


    (04)太牢:古代祭祀社稷時用的牛、羊、豬三牲稱太牢。


    (05)禦食:皇帝食用的食品。


    (06)珍饈:珍奇美味的食物。


    (07)青州從事、平原督郵:晉代桓溫手下有位主簿把好酒叫做青州從事,次酒叫做平原督郵。因為青州有齊郡,齊與臍同音,好酒直下到臍下;平原有革縣,革與膈同音,次酒隻到膈下。


    (08)魯酒:春秋時,楚國大會諸侯,魯國獻的酒味道不濃。


    (09)茅柴:指酒味道就像茅柴燒過一樣。


    (10)龍團、雀舌:古代茶葉的名稱。


    (11)醴酒:甜酒。


    (12)脫粟:糙米。


    【譯文】


    甘甜脆酥、濃醇肥美的食物,吃多了便是腐爛腸胃的毒藥。對於那些終日以粗糧野菜充饑的人,很難描述牛、羊、豬這些佳肴的滋味。皇帝吃的食品叫珍饈,白米又稱玉粒。


    青州從事是好酒的別名,平原督郵是劣酒的代稱。


    魯酒、茅柴都是味道不醇厚的酒;龍團、雀舌都是上等的香茗。待客的禮儀漸衰微,稱為醴酒不設。款待客人十分菲薄叫做脫粟相留。


    【原文】


    竹葉青、狀元紅,俱為美酒;葡萄綠、珍珠紅,悉是香醪。


    五鬥解醒,劉伶獨溺於酒;兩腋生風,盧仝偏嗜乎茶。


    茶曰酪奴,又曰瑞草;米曰白粲,又曰長腰。


    太羹玄酒,亦可薦馨;塵飯塗羹,焉能充餓。


    酒係杜康所造,腐乃淮南所為。


    僧謂魚曰水梭花,僧謂雞曰穿籬菜。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揚湯止沸,不如去火抽薪。


    【注釋】


    (13)竹葉青、狀元紅:都是美酒名,竹葉青產於古蒼梧,用竹葉摻和,故名;狀元紅來自古詩“持杯醉飲狀元紅”。


    (14)葡萄綠、珍珠紅:酒名。


    (15)醪:醇厚的美酒。


    (16)五鬥解酲:酲,酒後神誌不清。晉代劉伶嗜酒,故對妻子戲言:“喝五鬥酒才能解酒癮。”


    (17)兩腋生風:唐代詩人盧仝愛喝茶,曾說:“喝過了茶就成兩腋生風。”


    (18)酪奴:茶的別名。


    (19)瑞草:珍貴的草,茶的別名。


    (20)長腰:米名,形狀狹長。


    (21)太羹:傳說堯以肉汁作羹,沒有鹽等調味品,稱為太羹。


    (22)玄酒:祭祀用的水。


    (23)塵飯塗羹:兒童遊戲時用土做的飯和湯。


    (24)杜康:傳說中釀酒技術的發明者。


    (25)腐:豆腐。據說是漢代淮南王劉安發明的。


    (26)水梭花、穿籬菜:《東坡誌林》載,僧謂酒為般若湯,魚為水梭花,雞為穿籬菜。是一種僧人忌諱的說法。


    (27)揚湯止沸:湯,開水。把開水從鍋中舀起再倒進去來阻止水的沸騰。


    【譯文】


    竹葉青、狀元紅都是甜美的紅酒,葡萄綠、珍珠紅都是醇厚的香醪。


    喝五鬥酒才能解酒癮,劉伶極其愛酒;盧仝特別喜好喝茶,喝了七杯茶以後覺得兩腋習習清風生。茶又名酪奴,又稱瑞草;米也稱為白粲、長腰。


    祭祀祖先不一定要豐饌美酒,隻要恭敬誠心,即使用肉汁清水,也可以薦祀的,把灰塵泥土當做羹飯哪能救人饑荒呢!酒是杜康首先製造的,豆腐則是淮南王劉安所發明。僧人給魚起個別名叫水梭花,給雞起的別名是穿籬菜。


    【原文】


    羔酒自勞,田家之樂;含哺鼓腹,盛世之風。


    人貪食曰徒哺餟,食不敬曰嗟來食。


    多食不厭,謂之饕餮之徒;見食垂涎,謂有欲炙之色。


    未獲同食,曰向隅;謝人賜食,曰飽德。


    安步可以當車,晚食可以當肉。


    飲食貧難,曰半菽不飽;厚恩圖報,曰每飯不忘。


    謝擾人曰兵廚之擾,謙待薄曰草具之陳。


    【注釋】


    (28)羔:小羊。


    (29)含哺鼓腹:含著食物敲著肚子,形容太平盛世。


    (30)徒:隻是。


    (31)饣甫:,吃。


    (32)啜:喝。


    (33)嗟來食:春秋時,齊國發生了一次嚴重的饑荒,黔敖擺設食物於路口,準備救濟饑民。有個饑民走來,黔敖看到後,傲慢地喊道:“嗟!來食!”那個饑民瞪著眼說:“我正因為不吃‘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的!”嗟,呼喚對方,含有輕蔑之意。


    (34)饕餮:比喻貪吃。


    (35)欲炙之色:炙,烤肉。想吃肉的樣子。晉代顧榮與同僚喝酒,看見送肉的人想吃肉的樣子,就將自己的一份送給他吃了。


    (36)向隅:對著牆角。


    (37)飽德:《詩經》中有“既醉以酒,既飲以德”的句子,指飽受恩德。


    (38)安步:平和安穩地走路。


    (39)當車:當做坐了車子一樣舒服。


    (40)晚食:很晚才進食,指肚子餓了才吃。


    (41)貧難:貧苦困難。


    (42)半菽:吃的飯裏有一半是豆子,指粗劣的飯食。菽,大豆。


    (43)擾:叨擾。


    (44)兵廚之擾:晉代阮籍嗜酒,聽說步兵廚房裏貯有三百斛酒,就申請當步兵校尉。


    (45)草具之陳:裝粗劣食物的餐具,指款待薄。《史記》載,項羽派遣使者到劉邦營中,陳平行反間計,開始上的是太牢之具,見到項羽的使者說:“我還以為是範增的使者,原來是項羽派來的。”於是換上草具。


    【譯文】


    吃了羊羔美酒,嘴裏發出嗚嗚的聲音,這是種田人家自己慰勞自己,表達出農家的歡樂。口裏含著食物,肚子吃得飽飽的,這是形容太平盛世人民飽食自得、無憂無慮的狀況。貪吃懶做的人,每天隻知吃喝叫做徒啜;帶有輕視性的施舍叫做嗟來食。


    貪於飲食不知厭足,這是饕餮這一類的人;看見食物就垂涎三尺,一副很想吃的樣子。


    沒有被邀請同食叫向隅,感謝主人殷勤款待賞賜食物叫做飽德。平和安穩地走路當作坐車子一樣舒服,肚子餓了才進食食物都很美味。家境窮困時常吃不飽稱為半菽不飽。受人厚恩常思報答稱為每飯不忘。


    兵廚之擾是表示叨擾酒食的謝意;主人自謙待客菲薄叫做草具之陳。


    【原文】


    白飯青芻,待仆馬之厚;炊金爨玉,謝款客之隆。


    家貧待客,但知抹月披風;冬月邀賓,乃曰敲冰煮茗。


    君側元臣,若作酒醴之麴蘖;朝中塚宰,若作和羹之鹽梅。


    宰肉甚均,陳平見重於父老;戛羹示盡,邱嫂心厭乎漢高。


    畢卓為吏部而盜酒,逸興太豪;越王愛士卒而投醪,戰氣百倍。


    懲羹吹齏,謂人懲前警後;酒囊飯袋,謂人少學多餐。


    隱逸之士,漱石枕流;沉湎之夫,藉糟枕麴。


    昏庸桀紂,胡為酒池肉林;苦學仲淹,惟有斷齏畫粥。


    【注釋】


    (46)芻:喂牲口的草。


    (47)炊金爨玉:炊、爨,燒火做。金、玉,比喻食物精美。


    (48)抹月批風:抹、批,切菜的方式,細切為抹,薄切為批。把風月當做菜肴,表示家貧無以招待客人。蘇東坡有“家無以娛客,但知抹月批風”的詩句。


    (49)敲冰煮茗:敲開凍冰,煮水做茶招待客人。


    (50)君側元臣:君王身邊的大臣。


    (51)曲蘖:釀酒用的發酵劑,比喻大臣的輔佐作用。


    (52)塚宰:宰相。


    (53)和羹:調和製成的羹湯。


    (54)鹽梅:調味品。


    (55)宰肉甚均:漢代陳平在鄉中分肉非常平均,深得鄉中父老的信任。


    (56)戛羹示盡:劉邦到嫂子家,嫂子正在吃肉羹,見劉邦到來,就刮盆底假裝沒有了。劉邦因此怨恨嫂子,當皇帝後封侄兒為羹頡侯。


    (57)畢卓為吏部而盜酒:晉代畢卓提任吏部郎,鄰居家釀酒,他去偷喝,結果醉臥在酒甕旁。


    (58)越王愛士卒而投醪:越王勾踐曾把酒倒在河上遊,讓士兵迎著河水飲酒,士兵因此感動,無不獻身。


    (59)懲羹吹齏:齏,細切的冷食。被熱湯燙過後吃鹹菜也要先吹一吹,比喻過於謹慎。


    (60)酒囊飯袋:比喻隻會吃,不會做事。


    (61)漱石枕流:晉代孫楚少年時想隱居,對王武子說:“當枕石漱流。”結果說成漱石枕流,然後辯解說:“所以漱石,是為了磨礪牙齒;枕流,是為了洗耳。”後用此比喻士大夫隱居。


    (62)藉糟枕曲:靠著酒糟,枕著酒曲。


    (63)酒池肉林:形容窮奢極欲。


    (64)斷齏畫粥:宋代大臣範仲淹小時候家裏很窮,每天煮粥待凝固後劃成四塊,早晚可取兩塊,就著鹹菜吃。


    【譯文】


    給客人的仆人吃白米飯,用青草喂他的馬,由此可知主人待客之厚,炊金爨玉比喻飲食之精美豪奢,是賓客感謝主人款待隆重的說詞。


    抹月批風是文人表示家貧,沒有東西可以招待客人的戲言,敲冰煮茗是冬天邀請客人的雅稱。


    陳平分肉十分公平,鄉裏父老都誇獎他;大嫂厭惡劉邦,在他來時故意敲鍋子,表示羹已經吃完。畢卓在吏部做官,夜裏卻到鄰家偷酒喝,這種逸興未免太過分;越王把酒倒在河水上遊,讓軍士們都能喝到,軍士們感激他的恩惠,因而勇氣百倍。


    懲羹吹齏是說因為喝熱湯燙傷了,連吃冷菜,也不敢到口就吃,還要把它吹一吹,是懲前戒後,過分小心的意思。酒囊飯袋是形容人不學無術隻會吃喝。隱逸山林之士漱石枕流,是何等的清高;沉湎於酒中的人,如同靠著酒糟,枕著酒曲每天活在醉鄉之中。


    昏庸無道的桀、紂,為什麽要以酒為池,以肉為林,作長夜之飲呢?範仲淹刻苦求學,每天僅靠鹹菜與粥度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幼學瓊林譯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程登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程登吉並收藏幼學瓊林譯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