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籠罩之下的金陵內宮,有一處偏殿宮門緊閉,正是寧王朱歡的寢殿。
現在建文一行人在此躲避,他們將奄奄一息的老阿姨安置在地麵上。見她身上發出淡淡的熒光,就把毯子又掖得緊實了些。侍衛和太監宮女們早不見了蹤影,隻能聽到殿外救火的呼號聲。不知為什麽,建文對這種情形好像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
燕王叔叔,兵臨城下,被火燃燒的三大殿……似乎自己在另一個世界裏已經經曆過這一幕,又好像在水母島幻化的石龕之中窺視到過它的一角。七裏握住他的手——隻有她才能理解建文現在遭遇的境況。
但建文現在無暇被這種怪異的錯覺吸引,現在他們所在的這個地方,離被重創的姚國師隻有數裏距離,待不得片刻就要離開。
老阿姨在地上虛弱地睜開眼,看了看朱歡殿內四周的各種飾物,什麽海圖、珠貝、羅盤旗牌、船舶小樣……禁宮之中,竟然有這麽一角極具大海的氛圍,反倒令她有幾分心安了。
她輕輕啟口,向門口喚道:“門口那個家夥,你過來吧。”她語中氣息虛弱,卻自有一股篤定,看來正如將死之人囑咐遺言一般了。
原來在緊閉的殿門口,還站著一個矮小的老頭。那人一改平日的能言善辯,充滿憤懣地站在那裏一言不發,聽到老阿姨叫他,才轉過身來,快走幾步到老阿姨身前,艱澀地開口道:
“師……師父,你……可千萬別合眼。”
這人正是銅雀。
他雖然口口聲聲說不參與建文的行動,但聽到這響貫整個金陵城的哨聲,還是判斷出這東西和自己的雀哨何其相似,這才趕到內宮,運用胯下銅雀阻絕約束之能,把姚國師交戰的七人帶離了險境,送到朱歡麵前。眼下又見老阿姨躺在地上,身形已經被那鷹哨反吸去大半,隻能靠建文的沙礫珠暫時地勉力維持生命,心中百般不是滋味。
建文他們還記得他和老阿姨之間發生過什麽:銅雀拜老阿姨為師在前,叛師而去在後,這事過去也有幾十年了。老阿姨都已經不再在意這事,但看銅雀扭捏遲滯,和老阿姨對話也藏藏掖掖的,顯然還沒從當年的複雜感情中走出來。
老阿姨卻吐了一息,緩緩道:“孩子們,你們可知道我為何說自己有百餘歲,我家弟看起來卻不滿八十嗎?”
眾人聽她這麽說,紛紛圍了過來。老阿姨語音飄忽,就像風中殘燭一般飄忽不定,卻在努力把剩下的話說完:
“大元朝的時候,我家在蘇州當地是有名的醫卜之家。隻因家中留有一本唐代傳下來的奇怪醫經,好像給我那家族下了什麽詛咒一般,每一代都沒有什麽好下場,卻又能代代相傳,香火一直延續到大元。”
建文自然知道這類邪門經書,乃是民間流傳的一些作祟的歪門邪道,自己父皇就是被這類經書蠱惑,親手斷送了他自己和母後的性命。他推測道:“此類怪事,一般都是醫經背後有什麽詭秘東西在吸取你家族的人氣,維係它本身的法力。”
老阿姨艱難地點點頭:“我在年輕時與弟弟都很頑劣,但也是這麽覺得的。有一次與他相約,一起把那本經書燒掉了。”
七裏道:“燒掉的話,不是好事嗎?”
老阿姨答道:“可就是從那時起,一切都不一樣了。我隻記得那天煙霧直往我姊弟倆頭腦裏鑽,後來就有人說我姊弟倆生就異秉,能醫善卜……便接連有蘇州的官、大元的官來家裏尋醫問路,我倆竟成了蘇州城裏的風雲人物。”
眾人相視一眼,沒想到這姐弟倆從那麽小開始就有這種經曆。“那你弟弟出家,就是因為這事?”
“是了,家中親族不勝其擾,就把弟弟送去禪門,我姐弟倆自然也就不再接待外客……我小弟生來驕縱,想來是被這事記恨了。剛開始出家時,他還時時回來看我。我那時夜裏睡覺,經常能夢到南洋有一片漆黑的大海在用海浪召喚我,但因為弟弟就在城外的原因,一直沒有成行。後來有一次啊,弟弟帶了一個黑衣人回來,我憑氣息就很不喜歡那人,所以閉門不見他倆——誰想到,那是我和弟弟最後一次見麵呢?”
眾人心下均道:“憑氣息就不見人,這苦命的姐弟倆實然是一個脾氣。”
“弟弟失蹤之後,我也去了南洋,信奉的都是海中的各座真神,所交的也都是七殺、貪狼那些對大海還存有敬畏的孩子;小弟交往的……唉,現在看來都是海中害人的邪派。也不知道他如何就進了大明朝廷,當了帝王師,總之一黑一白,兩者永沒再碰頭。”老阿姨又轉向銅雀,“你這小子遇上我,大概是我在南洋修行的第四十個年頭。”
銅雀苦著臉,撚髯幹笑道:“可我算著年頭,總不太對?”
老阿姨看看四周那些叮當作響的擺設,歎了口氣:
“那就是這個海洋中最大的秘密了。”
銅雀聽到這裏,催促道:“情勢危急,咱們還是脫身後再談吧。”
現在情況很明顯,老阿姨這一口氣吊著,把話說完的時候,或許就是她油盡燈枯的時候。銅雀自然是不忍讓這一幕提前到來,老阿姨卻嗔道:“你在逃避什麽?為商逐利,目光短淺,這就是你不如這些孩子的地方了。我現在在這裏安心得很,死也要死在這裏,叫我把話說完。”她這麽喜歡這間屋子,倒是令朱歡眉毛一揚,也沒覺得不吉利,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這普天之大,無奇不有,其中有一種奇異的空間,名為‘洞天’,有人說是十個,乃是創世之時,天下周遭的裂痕孔洞。我們信奉的那些四海真神,諸般靈體,正是在努力維持洞天不破。可我小弟跟隨的邪魔歪道,則是相信通過洞天,能到達無上的彼岸。”老阿姨冷哼一聲,“我得知其中秘法,其實已經先行一步,在洞天之內修行上百年的通靈之術,在你們外人看來,也不過是幾十年過去。”
銅雀周身一震:“所以你真的和我差不多大?當時……當時我卻沒敢置信,隻道你是給自己施了什麽妖術才顯得年輕……”他背過身去,若有所思,手中胡亂搓起那隻銅雀來。
建文所想的卻是另一件事。他突然“哦”地輕呼一聲:“之前佛島之時,那陰陽師不知從何處召喚出那麽大的海王,大概就是從‘洞天’裏放出的怪物?這麽說來,佛島也是十大洞天之一?”
老阿姨道:“我也是近來才參悟出這一點。那麽十大洞天背後的東西,你能推測出是什麽了吧?”
建文喃喃道:“既然一個洞天就能放出如此邪惡的海王,那……那十大洞天背後的‘彼岸’,你所信奉的真神拚命鎖住的東西……豈不就是邪神的營地?”
眾人聽到這裏,不禁打個寒戰。他們都聽說了姚國師在金陵屠殺異己,可見在那個邪惡聯盟的內部,陰陽師蘆屋舌夫、妖僧來複和他們所執行的計劃,僅僅是被姚國師輕輕放棄的敗子。
既然可怖的海王已經被姚國師鄙棄,那洞天的彼岸將會是一個怎樣扭曲殘酷的地獄?
當日鐵冠道人臨死前高呼的主人,又會是怎樣的存在?
眾人一時噤聲,隻有琉球三老摸不著頭腦,不知道這些人到底在擔心些啥。
建文聽老阿姨念叨著“誰控製了洞天,誰就掌握了世界”,突然想到剛剛作戰時的經曆,道:
“不過你那被邪派搶先奪舍的弟弟,也許已經窺到了洞天的門徑,否則不會興師動眾地執行如此大的工程。證據就是……他也許把鄭提督關在了其中一個洞天裏,甚或是他自己造出的小型洞天。”
他把剛剛如何在洞天之中聽到鄭提督聲音的事講了一下。他總結道:“姚國師的邪術,必須有一個法器才能實現。我懷疑那個八臂哪吒便是用小洞天鎖住鄭提督的關鍵。”
老阿姨突然變得無比頹喪:“我那小弟天資聰穎,能琢磨出這些也不奇怪,隻是他走上邪路……我始終不能原諒自己,當初沒能把他留住。”
建文歎了口氣,心下卻道:“所謂正邪之爭,恐怕也隻是芸芸眾生在這個‘洞天’支配下,日複一日進行的千年拉鋸戰罷了。”
銅雀挨過來,道:“師父這麽說,可是讓我們這些真正在意你的人傷心呢。”他見老阿姨已經氣若遊絲,伸手過去在她眼前拂了拂。
老阿姨目光渙散,似乎沒有聽到他說什麽話,自己口中喃喃的話語也不再成文了。眾人抓住她的手,隻覺得觸手冰冷,好像那溫度來自極深的冰海一般,她身上的淡藍熒光卻更加熾盛起來。
“婆婆……”建文剛剛一直在試圖用沙礫珠的力量治療老阿姨,但到了這一刻也知道,諸般嚐試已是徒然。
隨著光芒的熾盛,老阿姨的身體也在逐漸變得不可辯識,好像一道藍色的長虹正在空氣中消失。
在藍色的長虹之中,四周懸掛的海貝簌簌作響,船舶小樣上的風帆也鼓動不休,仿佛在吹奏一曲離別的哀歌。眾人心下悲戚,銅雀更是少有地背過身,手背在臉上胡亂地抹著。直到那虹光也歸於平靜了,老阿姨的聲音還仍然回蕩在這海室之中:
“你們不要傷心……也許隻有回歸大海,我的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平靜……隻是……隻是……”
眾人渾然忘了危險,圍坐在老阿姨曾經存在的地方,但他們等了很久,很久,也沒有再等來老阿姨的任何聲音。她語中無盡的遺憾到底是什麽,最終也沒有說出口。
直到宮門被“騰楞”一聲踢開,月光與火光一股腦照了進來,琉球三老叫了聲“什麽人!”像三道閃電般撲上去,按倒了一個紅衣的錦衣衛,和他的一個跟班。那錦衣衛趴在地上痛苦地喊道:
“兩位爺,你們怎麽還在宮裏?碼頭已經安排妥當了。”
來人正是沈千戶。
建文見銅雀表情嚴肅,知道是他從中做的安排。沈千戶最愛的就是官銜銀兩,隻要滿足這兩樣,他倒也甘於冒險;至於朱歡嗔責銅雀不要插手大明的事,後者才全然不管。現在的銅雀一臉倔強,胸口起伏不定,顯然是被老阿姨的死所激,想要反一反這個姚國師了。
三老把兩個錦衣衛鬆開來,建文從悲痛中抬起腦袋,極力思考著現在已有的諸般線索:“隻要那國師動用人手把八臂哪吒扛到北平,就能證明鄭提督也會到北平了。可八臂哪吒加上青龍它們,與北平和洞天又有什麽關係呢?”
七裏突然想到什麽似的,從胸口取出幾張殘紙:“這是我搜神廟時找到的稿紙,或許有用。”
“原來有這東西!”建文眼前一亮,把稿紙存好,習慣性地摸了摸腰間,“我剛剛似乎有點想到那水晶頭骨能幹什麽用,可惜丟在神廟了。”
小郎君拍拍他肩膀,勸慰道:“也許那就是它的作用——算是破軍大哥冥冥之中救了咱們一命吧,隻要打敗那狗賊,拿回來並不難。”
三個年輕人站在一起,又看向這偏殿的主人。
建文把朱歡拉到一邊:“小叔叔,四叔是最近才被妖僧搞成那樣嗎?為什麽顯得昏庸得很。”
“能當上皇帝的都沒有那麽簡單。”朱歡急著說,“他扮豬吃虎,心眼未必比咱們少。你看,我之所以當不了皇帝,就是因為我還愛麵子。”
建文噗嗤笑了出來,又道:“其實你是不是一直想出海?”
這下朱歡卻後退兩步,坐在沈千戶躬身放好的圓凳上:“以前想,現在不了。”
建文不解,半是調笑半是詢問:“為什麽呀?難道你是怕了?”
朱歡卻正色道:“不,因為海上已經不需要第二個小靖王了。”
這小子年紀輕輕,言談卻極有誌氣。見眾人感於此言若有所思,朱歡揮揮手道:“你們放心走吧,四哥心中包袱那麽重,又不敢殺我。他肯定說,‘你這個小十七啊,再不聽話就把你留在金陵,教你永遠回不了關外。’可除了他誰又想要回關外了。”
他模仿起燕帝神態惟妙惟肖,令建文想起燕帝對北平心心念念,定然也是有自己的打算。他心思一轉,又向朱歡道:“好,那我再教你一句,過會兒你見四叔,如此如此……”附耳對說了幾句話,又退了回來。“你走後要是被四叔欺負,就到蓬萊找我。你說蓬萊王是你侄兒,他們就會放你進來。”
朱歡一扭頭:“你才不用擔心我,你在我侄兒裏麵是最笨的,自己才要好好小心。”
沈千戶拖延的這一時半刻已經全然不夠用了,可若不是出宮要緊,他們還真不舍得這個人小鬼大的王爺了。朱歡把大魯二魯放在建文身上,說是到碼頭後再放它們回來報信。叔侄倆道過別之後,就由沈千戶假意捉拿到朱歡,交予賽哈智指揮使,接著就要麵對燕帝和姚國師君臣倆了。
朱歡一步步登上神廟時,見那沉重的八臂神像果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滿臉鐵青的燕帝和麵無血色的姚國師,朱歡立在當場,側對著兩人,也不說話。他斜眼一瞥,見燕帝漆黑胡子一抖,咬牙道:
“你這個小十七啊,平常不聽朕教誨,現在犯下謀反的罪,你以為還有人救得了你?還有那個什麽啞魯國的賊子,我看是該派水師過去把那小國滅掉為好。”
朱歡嘟囔道:“要殺衝我來,別害我朋友。”
燕帝冷哼一聲:“那這姓胡的是你朋友麽?正是他重傷國師,你想替這逆臣頂罪?”
朱歡道:“這癡子死了我才不稀罕,但皇兄你非要殺我,我侄兒和我說的話,你可就永遠聽不到了。”
燕帝怒極反笑:“哦?你用這個就想要挾朕?”
朱歡沒搭話,而是看了看姚國師一瞥。建文說的沒錯,這妖僧本來是在閉目養神,現在忽然被吸引來注意力,睜目道:
“老衲倒有興趣聽聽。”
燕帝找到這個台階下,便也接著道:“國師以德報怨,你說吧。”
朱歡翻了翻白眼,心道本來找自己來就是準備套話的,搞得像閻王爺判案一般,當我朱歡是嚇大的?他慢慢悠悠道:
“我那侄兒說:八臂哪吒太子析肉還母,析骨還父,是為了現本身,運大神力為親人說法。”
朱歡說完看了看高高坐著的兩人,發現姚國師和燕帝均是一怔——姚國師好歹是個和尚,知道它出自《五燈會元》並不奇怪;燕帝對此一竅不通,看起來卻也還是被這當頭一棒打到痛處。
這位皇帝坐鎮將近三載,建文的存在一直是他難解的心結,以至於他多次想要了結建文的命。
可建文這次以身犯險,還留下這番把自己比作哪吒太子的話,使得燕帝終於知道,建文拚上自己的生命不顧,並不是為了償還朱家生養他的債,而是回來教訓他這個做叔叔的,仿佛有些東西不辯不明,要與他當麵對質。
至於對質的核心,不正是自己身邊的……燕帝不由地望向姚國師。
“好個建文,這是給朕下戰書了。”燕帝此刻變得無比嚴肅。“至於戰場是在哪裏,我想姚國師你一定清楚了吧。”
麵對這突然壓來的的帝王威嚴,連姚國師也變了臉色。
朱歡饒有興味地看著姚國師,他與姚國師下慣了棋,知道這種表情在何時才會出現。這姚國師素來矜貴驕縱,任何人都不放在眼裏,更不必提那個在海外摸爬滾打的廢太子——但自打他聽到這八臂哪吒的自喻,臉上就開始浮現出這種棋逢對手般的難看。
朱歡猜測,這姚國師滿腦子想的恐怕隻能是:“怎麽會是他?”
“事關遷都大事,這次一定不能再出紕漏了。”見姚國師不答話,燕帝不悅地提醒道。
“臣遵旨。”聽到燕帝的囑咐,姚國師略顯吃力地站起身。
“臣為您保證,我們馬上就要到達光明的彼岸了。”
現在建文一行人在此躲避,他們將奄奄一息的老阿姨安置在地麵上。見她身上發出淡淡的熒光,就把毯子又掖得緊實了些。侍衛和太監宮女們早不見了蹤影,隻能聽到殿外救火的呼號聲。不知為什麽,建文對這種情形好像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
燕王叔叔,兵臨城下,被火燃燒的三大殿……似乎自己在另一個世界裏已經經曆過這一幕,又好像在水母島幻化的石龕之中窺視到過它的一角。七裏握住他的手——隻有她才能理解建文現在遭遇的境況。
但建文現在無暇被這種怪異的錯覺吸引,現在他們所在的這個地方,離被重創的姚國師隻有數裏距離,待不得片刻就要離開。
老阿姨在地上虛弱地睜開眼,看了看朱歡殿內四周的各種飾物,什麽海圖、珠貝、羅盤旗牌、船舶小樣……禁宮之中,竟然有這麽一角極具大海的氛圍,反倒令她有幾分心安了。
她輕輕啟口,向門口喚道:“門口那個家夥,你過來吧。”她語中氣息虛弱,卻自有一股篤定,看來正如將死之人囑咐遺言一般了。
原來在緊閉的殿門口,還站著一個矮小的老頭。那人一改平日的能言善辯,充滿憤懣地站在那裏一言不發,聽到老阿姨叫他,才轉過身來,快走幾步到老阿姨身前,艱澀地開口道:
“師……師父,你……可千萬別合眼。”
這人正是銅雀。
他雖然口口聲聲說不參與建文的行動,但聽到這響貫整個金陵城的哨聲,還是判斷出這東西和自己的雀哨何其相似,這才趕到內宮,運用胯下銅雀阻絕約束之能,把姚國師交戰的七人帶離了險境,送到朱歡麵前。眼下又見老阿姨躺在地上,身形已經被那鷹哨反吸去大半,隻能靠建文的沙礫珠暫時地勉力維持生命,心中百般不是滋味。
建文他們還記得他和老阿姨之間發生過什麽:銅雀拜老阿姨為師在前,叛師而去在後,這事過去也有幾十年了。老阿姨都已經不再在意這事,但看銅雀扭捏遲滯,和老阿姨對話也藏藏掖掖的,顯然還沒從當年的複雜感情中走出來。
老阿姨卻吐了一息,緩緩道:“孩子們,你們可知道我為何說自己有百餘歲,我家弟看起來卻不滿八十嗎?”
眾人聽她這麽說,紛紛圍了過來。老阿姨語音飄忽,就像風中殘燭一般飄忽不定,卻在努力把剩下的話說完:
“大元朝的時候,我家在蘇州當地是有名的醫卜之家。隻因家中留有一本唐代傳下來的奇怪醫經,好像給我那家族下了什麽詛咒一般,每一代都沒有什麽好下場,卻又能代代相傳,香火一直延續到大元。”
建文自然知道這類邪門經書,乃是民間流傳的一些作祟的歪門邪道,自己父皇就是被這類經書蠱惑,親手斷送了他自己和母後的性命。他推測道:“此類怪事,一般都是醫經背後有什麽詭秘東西在吸取你家族的人氣,維係它本身的法力。”
老阿姨艱難地點點頭:“我在年輕時與弟弟都很頑劣,但也是這麽覺得的。有一次與他相約,一起把那本經書燒掉了。”
七裏道:“燒掉的話,不是好事嗎?”
老阿姨答道:“可就是從那時起,一切都不一樣了。我隻記得那天煙霧直往我姊弟倆頭腦裏鑽,後來就有人說我姊弟倆生就異秉,能醫善卜……便接連有蘇州的官、大元的官來家裏尋醫問路,我倆竟成了蘇州城裏的風雲人物。”
眾人相視一眼,沒想到這姐弟倆從那麽小開始就有這種經曆。“那你弟弟出家,就是因為這事?”
“是了,家中親族不勝其擾,就把弟弟送去禪門,我姐弟倆自然也就不再接待外客……我小弟生來驕縱,想來是被這事記恨了。剛開始出家時,他還時時回來看我。我那時夜裏睡覺,經常能夢到南洋有一片漆黑的大海在用海浪召喚我,但因為弟弟就在城外的原因,一直沒有成行。後來有一次啊,弟弟帶了一個黑衣人回來,我憑氣息就很不喜歡那人,所以閉門不見他倆——誰想到,那是我和弟弟最後一次見麵呢?”
眾人心下均道:“憑氣息就不見人,這苦命的姐弟倆實然是一個脾氣。”
“弟弟失蹤之後,我也去了南洋,信奉的都是海中的各座真神,所交的也都是七殺、貪狼那些對大海還存有敬畏的孩子;小弟交往的……唉,現在看來都是海中害人的邪派。也不知道他如何就進了大明朝廷,當了帝王師,總之一黑一白,兩者永沒再碰頭。”老阿姨又轉向銅雀,“你這小子遇上我,大概是我在南洋修行的第四十個年頭。”
銅雀苦著臉,撚髯幹笑道:“可我算著年頭,總不太對?”
老阿姨看看四周那些叮當作響的擺設,歎了口氣:
“那就是這個海洋中最大的秘密了。”
銅雀聽到這裏,催促道:“情勢危急,咱們還是脫身後再談吧。”
現在情況很明顯,老阿姨這一口氣吊著,把話說完的時候,或許就是她油盡燈枯的時候。銅雀自然是不忍讓這一幕提前到來,老阿姨卻嗔道:“你在逃避什麽?為商逐利,目光短淺,這就是你不如這些孩子的地方了。我現在在這裏安心得很,死也要死在這裏,叫我把話說完。”她這麽喜歡這間屋子,倒是令朱歡眉毛一揚,也沒覺得不吉利,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這普天之大,無奇不有,其中有一種奇異的空間,名為‘洞天’,有人說是十個,乃是創世之時,天下周遭的裂痕孔洞。我們信奉的那些四海真神,諸般靈體,正是在努力維持洞天不破。可我小弟跟隨的邪魔歪道,則是相信通過洞天,能到達無上的彼岸。”老阿姨冷哼一聲,“我得知其中秘法,其實已經先行一步,在洞天之內修行上百年的通靈之術,在你們外人看來,也不過是幾十年過去。”
銅雀周身一震:“所以你真的和我差不多大?當時……當時我卻沒敢置信,隻道你是給自己施了什麽妖術才顯得年輕……”他背過身去,若有所思,手中胡亂搓起那隻銅雀來。
建文所想的卻是另一件事。他突然“哦”地輕呼一聲:“之前佛島之時,那陰陽師不知從何處召喚出那麽大的海王,大概就是從‘洞天’裏放出的怪物?這麽說來,佛島也是十大洞天之一?”
老阿姨道:“我也是近來才參悟出這一點。那麽十大洞天背後的東西,你能推測出是什麽了吧?”
建文喃喃道:“既然一個洞天就能放出如此邪惡的海王,那……那十大洞天背後的‘彼岸’,你所信奉的真神拚命鎖住的東西……豈不就是邪神的營地?”
眾人聽到這裏,不禁打個寒戰。他們都聽說了姚國師在金陵屠殺異己,可見在那個邪惡聯盟的內部,陰陽師蘆屋舌夫、妖僧來複和他們所執行的計劃,僅僅是被姚國師輕輕放棄的敗子。
既然可怖的海王已經被姚國師鄙棄,那洞天的彼岸將會是一個怎樣扭曲殘酷的地獄?
當日鐵冠道人臨死前高呼的主人,又會是怎樣的存在?
眾人一時噤聲,隻有琉球三老摸不著頭腦,不知道這些人到底在擔心些啥。
建文聽老阿姨念叨著“誰控製了洞天,誰就掌握了世界”,突然想到剛剛作戰時的經曆,道:
“不過你那被邪派搶先奪舍的弟弟,也許已經窺到了洞天的門徑,否則不會興師動眾地執行如此大的工程。證據就是……他也許把鄭提督關在了其中一個洞天裏,甚或是他自己造出的小型洞天。”
他把剛剛如何在洞天之中聽到鄭提督聲音的事講了一下。他總結道:“姚國師的邪術,必須有一個法器才能實現。我懷疑那個八臂哪吒便是用小洞天鎖住鄭提督的關鍵。”
老阿姨突然變得無比頹喪:“我那小弟天資聰穎,能琢磨出這些也不奇怪,隻是他走上邪路……我始終不能原諒自己,當初沒能把他留住。”
建文歎了口氣,心下卻道:“所謂正邪之爭,恐怕也隻是芸芸眾生在這個‘洞天’支配下,日複一日進行的千年拉鋸戰罷了。”
銅雀挨過來,道:“師父這麽說,可是讓我們這些真正在意你的人傷心呢。”他見老阿姨已經氣若遊絲,伸手過去在她眼前拂了拂。
老阿姨目光渙散,似乎沒有聽到他說什麽話,自己口中喃喃的話語也不再成文了。眾人抓住她的手,隻覺得觸手冰冷,好像那溫度來自極深的冰海一般,她身上的淡藍熒光卻更加熾盛起來。
“婆婆……”建文剛剛一直在試圖用沙礫珠的力量治療老阿姨,但到了這一刻也知道,諸般嚐試已是徒然。
隨著光芒的熾盛,老阿姨的身體也在逐漸變得不可辯識,好像一道藍色的長虹正在空氣中消失。
在藍色的長虹之中,四周懸掛的海貝簌簌作響,船舶小樣上的風帆也鼓動不休,仿佛在吹奏一曲離別的哀歌。眾人心下悲戚,銅雀更是少有地背過身,手背在臉上胡亂地抹著。直到那虹光也歸於平靜了,老阿姨的聲音還仍然回蕩在這海室之中:
“你們不要傷心……也許隻有回歸大海,我的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平靜……隻是……隻是……”
眾人渾然忘了危險,圍坐在老阿姨曾經存在的地方,但他們等了很久,很久,也沒有再等來老阿姨的任何聲音。她語中無盡的遺憾到底是什麽,最終也沒有說出口。
直到宮門被“騰楞”一聲踢開,月光與火光一股腦照了進來,琉球三老叫了聲“什麽人!”像三道閃電般撲上去,按倒了一個紅衣的錦衣衛,和他的一個跟班。那錦衣衛趴在地上痛苦地喊道:
“兩位爺,你們怎麽還在宮裏?碼頭已經安排妥當了。”
來人正是沈千戶。
建文見銅雀表情嚴肅,知道是他從中做的安排。沈千戶最愛的就是官銜銀兩,隻要滿足這兩樣,他倒也甘於冒險;至於朱歡嗔責銅雀不要插手大明的事,後者才全然不管。現在的銅雀一臉倔強,胸口起伏不定,顯然是被老阿姨的死所激,想要反一反這個姚國師了。
三老把兩個錦衣衛鬆開來,建文從悲痛中抬起腦袋,極力思考著現在已有的諸般線索:“隻要那國師動用人手把八臂哪吒扛到北平,就能證明鄭提督也會到北平了。可八臂哪吒加上青龍它們,與北平和洞天又有什麽關係呢?”
七裏突然想到什麽似的,從胸口取出幾張殘紙:“這是我搜神廟時找到的稿紙,或許有用。”
“原來有這東西!”建文眼前一亮,把稿紙存好,習慣性地摸了摸腰間,“我剛剛似乎有點想到那水晶頭骨能幹什麽用,可惜丟在神廟了。”
小郎君拍拍他肩膀,勸慰道:“也許那就是它的作用——算是破軍大哥冥冥之中救了咱們一命吧,隻要打敗那狗賊,拿回來並不難。”
三個年輕人站在一起,又看向這偏殿的主人。
建文把朱歡拉到一邊:“小叔叔,四叔是最近才被妖僧搞成那樣嗎?為什麽顯得昏庸得很。”
“能當上皇帝的都沒有那麽簡單。”朱歡急著說,“他扮豬吃虎,心眼未必比咱們少。你看,我之所以當不了皇帝,就是因為我還愛麵子。”
建文噗嗤笑了出來,又道:“其實你是不是一直想出海?”
這下朱歡卻後退兩步,坐在沈千戶躬身放好的圓凳上:“以前想,現在不了。”
建文不解,半是調笑半是詢問:“為什麽呀?難道你是怕了?”
朱歡卻正色道:“不,因為海上已經不需要第二個小靖王了。”
這小子年紀輕輕,言談卻極有誌氣。見眾人感於此言若有所思,朱歡揮揮手道:“你們放心走吧,四哥心中包袱那麽重,又不敢殺我。他肯定說,‘你這個小十七啊,再不聽話就把你留在金陵,教你永遠回不了關外。’可除了他誰又想要回關外了。”
他模仿起燕帝神態惟妙惟肖,令建文想起燕帝對北平心心念念,定然也是有自己的打算。他心思一轉,又向朱歡道:“好,那我再教你一句,過會兒你見四叔,如此如此……”附耳對說了幾句話,又退了回來。“你走後要是被四叔欺負,就到蓬萊找我。你說蓬萊王是你侄兒,他們就會放你進來。”
朱歡一扭頭:“你才不用擔心我,你在我侄兒裏麵是最笨的,自己才要好好小心。”
沈千戶拖延的這一時半刻已經全然不夠用了,可若不是出宮要緊,他們還真不舍得這個人小鬼大的王爺了。朱歡把大魯二魯放在建文身上,說是到碼頭後再放它們回來報信。叔侄倆道過別之後,就由沈千戶假意捉拿到朱歡,交予賽哈智指揮使,接著就要麵對燕帝和姚國師君臣倆了。
朱歡一步步登上神廟時,見那沉重的八臂神像果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滿臉鐵青的燕帝和麵無血色的姚國師,朱歡立在當場,側對著兩人,也不說話。他斜眼一瞥,見燕帝漆黑胡子一抖,咬牙道:
“你這個小十七啊,平常不聽朕教誨,現在犯下謀反的罪,你以為還有人救得了你?還有那個什麽啞魯國的賊子,我看是該派水師過去把那小國滅掉為好。”
朱歡嘟囔道:“要殺衝我來,別害我朋友。”
燕帝冷哼一聲:“那這姓胡的是你朋友麽?正是他重傷國師,你想替這逆臣頂罪?”
朱歡道:“這癡子死了我才不稀罕,但皇兄你非要殺我,我侄兒和我說的話,你可就永遠聽不到了。”
燕帝怒極反笑:“哦?你用這個就想要挾朕?”
朱歡沒搭話,而是看了看姚國師一瞥。建文說的沒錯,這妖僧本來是在閉目養神,現在忽然被吸引來注意力,睜目道:
“老衲倒有興趣聽聽。”
燕帝找到這個台階下,便也接著道:“國師以德報怨,你說吧。”
朱歡翻了翻白眼,心道本來找自己來就是準備套話的,搞得像閻王爺判案一般,當我朱歡是嚇大的?他慢慢悠悠道:
“我那侄兒說:八臂哪吒太子析肉還母,析骨還父,是為了現本身,運大神力為親人說法。”
朱歡說完看了看高高坐著的兩人,發現姚國師和燕帝均是一怔——姚國師好歹是個和尚,知道它出自《五燈會元》並不奇怪;燕帝對此一竅不通,看起來卻也還是被這當頭一棒打到痛處。
這位皇帝坐鎮將近三載,建文的存在一直是他難解的心結,以至於他多次想要了結建文的命。
可建文這次以身犯險,還留下這番把自己比作哪吒太子的話,使得燕帝終於知道,建文拚上自己的生命不顧,並不是為了償還朱家生養他的債,而是回來教訓他這個做叔叔的,仿佛有些東西不辯不明,要與他當麵對質。
至於對質的核心,不正是自己身邊的……燕帝不由地望向姚國師。
“好個建文,這是給朕下戰書了。”燕帝此刻變得無比嚴肅。“至於戰場是在哪裏,我想姚國師你一定清楚了吧。”
麵對這突然壓來的的帝王威嚴,連姚國師也變了臉色。
朱歡饒有興味地看著姚國師,他與姚國師下慣了棋,知道這種表情在何時才會出現。這姚國師素來矜貴驕縱,任何人都不放在眼裏,更不必提那個在海外摸爬滾打的廢太子——但自打他聽到這八臂哪吒的自喻,臉上就開始浮現出這種棋逢對手般的難看。
朱歡猜測,這姚國師滿腦子想的恐怕隻能是:“怎麽會是他?”
“事關遷都大事,這次一定不能再出紕漏了。”見姚國師不答話,燕帝不悅地提醒道。
“臣遵旨。”聽到燕帝的囑咐,姚國師略顯吃力地站起身。
“臣為您保證,我們馬上就要到達光明的彼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