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三月晦日偶題】原文</h2>


    節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h2>【三月晦日偶題】譯文</h2>


    <h2>【三月晦日偶題】賞析</h2>


    秦觀的《三月晦日偶題》,富有哲理,蘊含“理趣”。“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後一天,過了這天,意味著時令進入夏季。春去的傷感,對於情感敏銳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這首詩,卻反其道而行之,寫出了新意。“節物相催”,是自然規律,非人力所能為。因為新陳代謝,是自然運行的鐵的規律!但那些“癡心兒女”卻想“挽留春”,不欲讓春歸去。這樣寫足了人們對春將逝去時的悵惘之感。為詩的後兩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鋪墊。


    後兩句,反振一筆,如異峰突起,醒人耳目。繁華似錦(“芳菲”)的春天歸去,又有什麽值得留戀的呢?那“陰陰”的“夏木”同樣“可人”呢!詩人的樂觀、豪放、豁達,躍然紙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觀並收藏秦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