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菊 一】原文</h2>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鬆高。
<h2>【菊 一】譯文</h2>
<strong>譯文</strong>
公子貴族莫把菊苗看成普通野生草,
重陽佳節,插菊在鬢發,朵朵爭俏。
露水陽光讓菊花更豐潤,香滿池岸綠滿池岸,
因此它從來不用羨慕寄生的瓦鬆是不是很高。
<strong>注釋</strong>
菊:此處暗指品德高尚的人。
王孫:公子哥。
比:看作。
蓬蒿:野生草。
九日:重陽節。
秋香:菊花。
由來:因此從來。
瓦鬆: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築物瓦簷處的植物,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麽用處。
<h2>【菊 一】賞析</h2>
題為菊,但通篇不用一個菊字,但句句寫菊。
“王孫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種野生草,個頭較高,從外形看,與菊苗太大的差別,養尊處優的公子王孫們,是很容易把菊苗當作蓬蒿的。作者直抒胸臆,直截了當地訓斥王孫公子“菊草不分”。其實這是鄙視他們不識人才。下一句就更能看出作者的用意了。
“九日枝枝近鬢毛”,每年陰曆九月九日,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重陽節,這一天,我們的先人登高、賞菊、飲酒,佩茱萸囊,把菊花插戴於鬢上。這第二句是說,菊苗到了重陽節,就會開出美麗的花朵,這與蓬蒿有了本質的區別。你看,一枝又一枝的菊花插在大家的鬢發間。請問:有亂插蓬蒿的嗎?哈哈沒有。這第二句,作者作為菊花是多麽自豪啊,人們終於認識到它的價值。
三、四兩句是全詩的著重處,集中地寫了菊的高潔氣質和高尚品格。
“露濕秋香滿池岸”,寥寥七字,寫秋天早晨景象:太陽初升,叢叢秀菊,飽含露水,濕潤晶瑩,明豔可愛;縷縷幽香,飄滿池岸,令人心曠神怡,菊花獨具的神韻風采,躍然紙上。在這裏,“濕”字很有講究,讓人想見那片片花瓣綴滿露珠,分外滋潤,分外明麗。“滿”字形象貼切,表現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絕如縷。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氛圍交織融合所產生的魅力。
詩人在描寫了菊的氣質以後,很自然地歸結到詠菊的主旨: “由來不羨瓦鬆高”。瓦鬆,是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築物瓦簷處的植物。初唐崇文館學士崔融曾作《瓦鬆賦》,其自序雲:“崇文館瓦鬆者,產於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鬆,生必依瓦,故曰瓦鬆。”瓦鬆雖能開花吐葉,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麽用處,所以“桐君(醫師)莫賞,梓匠(木工)難甄”。作者以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鬆作對比,意在說明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窪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而瓦鬆雖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在這裏,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賦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思想品質。“由來”與“不羨”相應,更加重了語氣,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氣節。這結尾一句使詩的主題在此得到了抉示,詩意得到了升華。
詠物詩不能沒有物,但亦不能為寫物而寫物。純粹寫物,即使逼真,也不過是“襲貌遺神”,毫無生氣。此詩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簡直就是詩人自己的象征。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鬆高。
<h2>【菊 一】譯文</h2>
<strong>譯文</strong>
公子貴族莫把菊苗看成普通野生草,
重陽佳節,插菊在鬢發,朵朵爭俏。
露水陽光讓菊花更豐潤,香滿池岸綠滿池岸,
因此它從來不用羨慕寄生的瓦鬆是不是很高。
<strong>注釋</strong>
菊:此處暗指品德高尚的人。
王孫:公子哥。
比:看作。
蓬蒿:野生草。
九日:重陽節。
秋香:菊花。
由來:因此從來。
瓦鬆: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築物瓦簷處的植物,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麽用處。
<h2>【菊 一】賞析</h2>
題為菊,但通篇不用一個菊字,但句句寫菊。
“王孫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種野生草,個頭較高,從外形看,與菊苗太大的差別,養尊處優的公子王孫們,是很容易把菊苗當作蓬蒿的。作者直抒胸臆,直截了當地訓斥王孫公子“菊草不分”。其實這是鄙視他們不識人才。下一句就更能看出作者的用意了。
“九日枝枝近鬢毛”,每年陰曆九月九日,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重陽節,這一天,我們的先人登高、賞菊、飲酒,佩茱萸囊,把菊花插戴於鬢上。這第二句是說,菊苗到了重陽節,就會開出美麗的花朵,這與蓬蒿有了本質的區別。你看,一枝又一枝的菊花插在大家的鬢發間。請問:有亂插蓬蒿的嗎?哈哈沒有。這第二句,作者作為菊花是多麽自豪啊,人們終於認識到它的價值。
三、四兩句是全詩的著重處,集中地寫了菊的高潔氣質和高尚品格。
“露濕秋香滿池岸”,寥寥七字,寫秋天早晨景象:太陽初升,叢叢秀菊,飽含露水,濕潤晶瑩,明豔可愛;縷縷幽香,飄滿池岸,令人心曠神怡,菊花獨具的神韻風采,躍然紙上。在這裏,“濕”字很有講究,讓人想見那片片花瓣綴滿露珠,分外滋潤,分外明麗。“滿”字形象貼切,表現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絕如縷。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氛圍交織融合所產生的魅力。
詩人在描寫了菊的氣質以後,很自然地歸結到詠菊的主旨: “由來不羨瓦鬆高”。瓦鬆,是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築物瓦簷處的植物。初唐崇文館學士崔融曾作《瓦鬆賦》,其自序雲:“崇文館瓦鬆者,產於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鬆,生必依瓦,故曰瓦鬆。”瓦鬆雖能開花吐葉,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麽用處,所以“桐君(醫師)莫賞,梓匠(木工)難甄”。作者以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鬆作對比,意在說明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窪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而瓦鬆雖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在這裏,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賦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思想品質。“由來”與“不羨”相應,更加重了語氣,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氣節。這結尾一句使詩的主題在此得到了抉示,詩意得到了升華。
詠物詩不能沒有物,但亦不能為寫物而寫物。純粹寫物,即使逼真,也不過是“襲貌遺神”,毫無生氣。此詩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簡直就是詩人自己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