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佛教大勢已經不可抵擋。僅憑你我兩教也是無可奈何。若手等佛教積蓄已久的力量在此時爆發。恐怕到時候道門之中很難抵擋。你看這人間?”李泰道。身為人教掌教,玄都當然知道李泰在說些什麽。自從唐太宗李世民將佛教引入中途之後,佛教威名已經一傳十,十傳百的在人間界盛行起來。雖然有儒家弟子在朝堂之上力爭勸解李世民不要將佛教定位國教,但是無奈現在佛教沾染人皇氣運。李世民現在有著人皇氣運在身就是人教也無可奈何。


    “隻是吒首仙道友,再也不能回到道門之中了。”玄都歎息道。


    李泰看了一眼西方閃爍的金光道:“是因必有果,當年觀音斷去吒首仙的*壞去他的道基,現在觀音佛已去。西方三大士不可缺一。一切功德因果便轉到吒首仙身上。道門根性已滅,佛門因果得還。一切皆在輪回之中。你我皆做不得主。”腳下萬丈浮雲,站在三界的頂端之上。誰又了解他們被人操縱在手中的命運。李泰的這一番話連帶著心境平靜的玄都也升起一絲無奈。


    “師兄無怪,唐突言語。還請師兄不要放在心上。”


    “哪裏,師弟隻不過道出了我輩的苦奈。在別人眼中我們在萬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威風。但是在聖人眼中也不過一樣的悲哀而已。”


    “孔宣師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定能勝天。不知道師兄有沒有這份心?”李泰道。


    “人定能勝天?對,人定能勝天。縱使我等不能不才,也要像東皇、帝俊一般威名亙古長存。”玄都的身上竟然升起一股強烈的戰意,要向天地見證高低一般的戰意。飄動的道袍、巍然不動的身姿,挺拔在天地之間。堅定、激情的眼神,望穿蒼穹大地。一道道玄光青氣照耀整個三界。鴻蘊紫氣從紫府、泥丸之中飛出化作朵朵青蓮,然後裂開化作絲絲細雨降落大地。“無量天尊。”一聲道號起。一道青光飛出化作一個道人。與玄都由著八九分相似。不同的是,他比著玄都的身上多了一份堅定,蔑視蒼天的氣勢。好像天地之間就在他的腳下一般。傲然、孤立的站在寰宇之中。這正是玄都用烽火蒲團斬下的惡屍烽火道人。玄都早在萬年之前早就達到了斬屍的境界,無奈缺少一絲明悟。李泰隻不過趁著這次機會將玄都心中那一絲陰暗的心境引了出來,用激將之術讓他的心境產生一絲波動。借此機會令玄都斬去惡屍。


    “謝過師弟指點迷津。”玄都將惡屍烽火道人收回體中,恭恭敬敬的對著李泰施了半師之禮。


    “哪裏來的這些俗禮,師兄不必客氣。”李泰笑言扶起玄都。


    回轉獅駝嶺之後,青牛道人和羽翼仙等人的傷勢已經好轉,隻不過還是有些氣虛不濟。而一旁與吒首仙關係最好的金光仙和靈牙仙不顧著傷勢,來到李泰身前慌張得到:“掌教,這吒道兄到底是怎麽回事?怎麽會這樣?”


    李泰與玄都會視一眼歎息道:“吒首仙已不是道門弟子,他與爾等已經再無師兄弟情分。你們還是熄了那份心吧。”


    金光仙和靈牙仙一聽,蒼白的臉上一陣失神。金光仙更是痛哭失聲。“道友,都怪我等沒有將你就出來,想不到在此相見之時。你我已不能再續師兄弟的情分.....”靈牙仙亦是如此。金光仙與靈牙仙、吒首仙本是洪荒一處仙山之中同時得道的三隻靈獸。一起修煉上千萬年。又同時拜在通天教主門下習得劍道之術。可以說三人之間的感情已經超過親兄弟之間的感情。如今三人佛道分離,再次相見之時恐怕要刀斧相戈。怎能不傷心落淚。在截教之中最看重意氣。當闡教鄙視他們的出身的時候,他們卻將截教之中的師兄姐弟看做比自己的親人還要珍貴。就憑這一點當年在通天教主召集萬仙的時候,毫不畏懼四教聖人來伐站在通天教主身後。雖然知道生死由天命,但是他們卻為了他們之間的感情做出了最堅定的證明。


    李泰見到二人傷心,李泰也不強勸。手中揮出兩道青氣渡入二人體內穩定兩人體內躁動的真氣道:“你們深受重傷,心神渙散。莫要妄動心念,到時候心魔入侵。就是我也無能為力了。”二人好容易穩定住心神。李泰這才道:“經曆此劫,你二人便於我回山門之中,安心靜養吧。我會請求老師將你們身上的禁錮解去。”二人淡淡的點頭答應。


    “掌教剛才與多寶說的那番話可是當真?”羽翼仙上前問道。


    “自然是當真。如後佛教東進之事與我截教再無瓜葛。爾等也不要再作阻攔。積雷山從此閉山,休養生息。爾等嚴加看好此地,莫要讓此地失守。日後自有爾等用武之地。”李泰道。


    “尊掌教之命。”羽翼仙道。


    “青牛你就留在這裏吧。金角、銀角便有我帶回山。”思索之後,玄都將青牛留下。青牛自然願意留下,兜率宮中青草仙丹的日子已經厭倦了,哪裏比得上在積雷山上逍遙自在。李泰和玄都帶著一眾人返回碧波島中。


    就在李泰和玄都離開沒有多久的時候。八仙就已經慢慢清醒了過來。在李泰的指點之下,八仙有了不同意義上的進步。在島中修煉的這些天八仙和島中弟子關係由相敬如冰到盡釋前嫌、打得一旁火熱可所謂戲劇化的改變。畢竟八仙在乃是後世的仙人比的老一代的仙人多了一份圓滑。身處碧波島中玄都不再身邊哪裏能夠耍得起脾氣。而且當初袁弘的一棍已經深深的震撼了他們。一番甜言蜜語之中,便博得了眾人的好感。雖然碧波島中的這些弟子乃是玄門第四代弟子,倫理之上該稱八仙為師叔。但是碧波島上的弟子每一個修為的時間比八仙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在呂洞賓的提議之下眾人不分輩分各自相交。也就是這樣謙卑的態度贏得了碧波島上眾人的好感。


    截教在闡教的敘說之中已經偏離了玄門正宗,已經徹底的墮落到妖魔鬼怪的地步。人教八仙在闡教的熏陶之下已經將截教眾人當成除魔衛道的對象。不過這幾天在在碧波島中相處的這幾天日子裏。竟然讓八仙對截教有著根本之上的改觀。想不到小小的海島之中竟然隱藏著兩大絕世高手,一個是李泰就不用再提了,還有一個竟然是在人間界盛行的儒家創始人孔宣。雖然對於李泰,八仙還不是很了解。但是身為出身凡間人族的一份子,若是不知道孔夫子是誰的話。那他就不是人族之人。八仙之中呂洞賓、曹國舅、韓湘子哪一個不是儒生出身。當八仙知道儒門教主現在身在島中的時候,當即就要親自登門拜訪求學。無奈被島中弟子阻攔。雖然沒有見到孔宣,但是八仙心中已經對截教有了很大的改觀,想不到人族至聖孔聖人就出自截教之中。截教若是像闡教說的那樣。那天下飽學之士豈不都是妖魔鬼怪了麽?還有這玄遠真人聽說與上古三皇頗有交情,就是人皇之女也拜在他的門下。可以說碧波島眾人個個出身不凡,一身神通造化比之八仙不知道勝過無數倍。而且個個待人真誠一點也不像闡教口中所說的那麽妖魔化。


    當呂洞賓就此事詢問袁弘的時候。袁弘先問他闡教是如何形容截教的。呂洞賓不好意思慢吞吞的將闡教眾人的一番言語說了出來。袁弘竟然驚奇的沒有生氣。袁弘淡然的一笑對這呂洞賓說道:“早就知道他們會這麽說了?想不到千百年他們竟然還是改不了如此無恥的行為。實在是令我等玄門弟子深感蒙羞。”


    呂洞賓好奇的問道:“這其中到底是為了什麽?不知道兄可否相告。”


    袁弘看了一眼呂洞賓這才道:“其實這些事本就不是什麽秘密,告訴你又何妨?”隨後袁弘將封神之事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呂洞賓。封神之戰關係到三教聲明,所以成為三界禁忌。八仙不過是千年悟道的仙人,又在兜率宮中哪裏勤練道法。除了闡教眾人走動走動,對三界之事了解甚少。呂洞賓聽到此事之後驚訝的說不出話來。想不到三界竟然還有這麽大的秘密,原來以前聽到的那些事情竟然都是假的。袁弘也不理呂洞賓有什麽反應。轉身離去。到了第二天,八仙對待眾人的態度大有改觀。由原先的不冷不熱到熱情相待已經天差隻別了。就在李泰和玄都一起回轉碧波島的時候。八仙恭恭敬敬的稱呼李泰:“玄遠道長。”令玄都著實的驚訝一番。反觀李泰則是早有預料一般。


    玄都不曾在島上停留。因為一路之上已經與李泰商議好了對策。更要閉關鞏固剛剛突破的境界。便帶著八仙和金角、銀角童子離去。李泰命人將袁弘和荀子喚來。三人進到竹室之中商談。李泰看著袁宏道:“你幹得不錯。”袁弘上前道:“老師過講了。弟子隻不過如實將事實說了一遍而已。”李泰點點頭對這二人道:“現在我島中一切大事就交與你們二人,袁弘島中弟子修煉之事就交與你。而人間之事便交與荀子你了。現在人皇身邊不能出現一個反對儒門的聲音。如有一個絕對不能留下。”


    “弟子遵命。”


    “佛教大勢已經將成,無需要太多的阻攔。儒門一定要牢牢的攥住人皇之位,將儒門的道統傳遍天下。截教的的根本在於此不能丟失。我們不能在佛教的風頭之上頑強抵抗,我不希望截教因此重蹈覆轍。我們要與佛教打得是消磨戰。”


    “弟子明白。”兩人退出竹室之後,李泰坐在蒲團之上回想著諸多算計。現在佛教之勢,截教就是相擋也擋不住。待佛教大興之時。必然會將截教作為第一目標。截教現在不是逞英雄意氣的時候。不能讓闡教在佛教和截教開戰的時候得到一點好處。截教既要在這次戰鬥之中抽離身外,還要成為最後的贏家。既然他們那麽愛算計。就讓他們試試被算計的滋味。李泰嘴角之上露出一絲笑意。(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截教玄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花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花台並收藏截教玄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