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春宮怨】原文</h2>


    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h2>【春宮怨】譯文</h2>


    <strong>譯文</strong>


    早年我被容貌美麗所誤,落入宮中;


    我懶得對鏡梳妝打扮,是沒有受寵。


    蒙恩受幸,其實不在於俏麗的容顏;


    到底為取悅誰,叫我梳妝修飾儀容。


    鳥兒啼聲繁碎,是為有和暖的春風;


    太陽到了正午,花影才會顯得濃重。


    我真想念,年年在越溪浣紗的女伴;


    歡歌笑語,自由自在地采擷著芙蓉。


    <strong>注釋</strong>


    1嬋娟:形容形態美好。


    2若為容:又叫我怎樣飾容取寵呢?


    3越溪女:指西施浣紗時的女伴。


    4碎,鳥鳴聲細碎


    <h2>【春宮怨】賞析</h2>


    曆來寫宮怨的詩大多不著“春”字,即使是寫春宮之怨的,也沒有一首能像杜荀鶴這首那樣傳神地把“春”與“宮怨”密合無間地表現出來。


    前兩句是發端。“嬋娟”,是說容貌美好。宮女之被選入宮,就因為長得好看,入宮以後,伴著她的卻隻是孤苦寂寞,因而拈出一個“誤”字,慨歎“今日在長門,從來不如醜”(於濆《宮怨》)。此刻,她正對著銅鏡,顧影自憐,本想梳妝打扮一番,但一想到美貌誤人,又不免遲疑起來,懶得動手了。上句一個“早”字,仿佛是從心靈深處發出的一聲深長的歎息,說明自己被誤之久;次句用欲妝又罷的舉動展示怨情也很細膩。這兩句在平淡之中自有自然、深婉的情致。


    三、四句用的是流水對,上下句文意相續,如流水直瀉,一氣貫注,進一步寫出了欲妝又罷的思想活動。“若為容”是“怎樣打扮”的意思,這裏實際上是說打扮沒有用。宮女說:“既然被皇上看中並不在於容貌的美好,那麽,我再打扮又有什麽用呢?”言外之意,起決定作用的是別的方麵,例如勾心鬥角、獻媚邀寵等。


    五、六句忽然蕩開,詩筆從鏡前宮女一下子轉到室外春景:春風駘蕩,鳥聲輕碎,麗日高照,花影層疊。這兩句寫景,似乎與前麵描寫宮女的筆墨不相連屬,事實上,仍然是圍繞著宮女的所感(“風暖”)、所聞(“鳥聲”)與所見(“花影”)來寫的。在欲妝又罷的一刻,透過簾櫳,暖風送來了動聽的鳥聲,遊目窗外,見到了“日高花影重”的景象。臨鏡的宮女怨苦之極,無意中又發現了自然界的春天,更喚起了她心中無春的寂寞空虛之感。景中之情與前麵所抒寫的感情是一脈相承的。


    “風暖”這一聯設色濃豔,《詩人玉屑》(卷三)把它歸入“綺麗”一格。風是“暖”的;鳥聲是“碎”的──所謂“碎”,是說輕而多,唧喳不已,洋溢著生命力,剛好與死寂的境界相對立;“日高”,見出陽光的明麗;“花影重”,可以想見花開的繁茂。綺麗而妙,既寫出了盛春正午的典型景象,反襯了怨情,又承上啟下,由此引出了新的聯想。


    眼前聲音、光亮、色彩交錯融合的景象,使宮女想起了入宮以前每年在家鄉溪水邊采蓮的歡樂情景:荷葉、羅裙,一色裁成,芙蓉似臉,臉似芙蓉,三人一隊,五人一群,溪聲潺潺,笑語連連。“越溪”即若耶溪,在浙江紹興,是當年西施浣紗的地方,這裏借指宮女的家鄉。這兩句以過去對比當下,以往日的歡樂反襯出此時的愁苦,使含而不露的怨情具有更為悠遠的神韻。詩的後四句雖是客觀的寫景與敘事,然而揭開字句的帷幕,卻可以聽到宮女隱微而又極其傷痛的啜泣之聲。


    從詩的意境來看,《春宮怨》似不隻是詩人在代宮女寄怨寫恨,同時也是詩人的自況。人臣之得寵主要不是憑仗才學,這與宮女“承恩不在貌”如出一轍;宮禁鬥爭的複雜與仕途的凶險,又不免使人憧憬起民間自由自在的生活,這與宮女羨慕越溪女天真無邪的生活又並無二致。它不僅是宮女之怨情,還隱喻當時黑暗政治對人才的戕殺。


    這首詩以“風暖”一聯飲譽詩壇,就全篇而論,也是一首意境渾成的好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杜荀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杜荀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杜荀鶴並收藏杜荀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