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晚,張存順徹底失眠了。他萬萬沒想到秦如海會如此倔強和強硬,原以為幾句話就能使他打消顧慮,誰知卻引來一陣強烈反對,甚至最後到了撕破臉皮爭權奪利的地步,若不是有眾人在場秦如海折返回來,這筆賬恐怕要記在心裏慢慢清算。


    說沒想過要做合作社理事長那是假的,連張存順都很驚訝當場放棄了這個權利,把如此重要的兩個職位一氣之下讓給了別人,但如果不這樣做,看當時的形勢,這合作社怕是要流產,上午剛給書記和鎮長匯報過,中午吃飯的時候也還做過保證,要把這合作社搞得風風火火,借助這個平台讓更多的村民入股參與進去,最後就靠這個脫貧致富。所以,他隻能忍氣吞聲穩住秦如海,而這代價就是把理事長和監事長的位子都讓出去,還要做得很大方很坦然,不能讓其他人看出有絲毫勉強。


    秦如海中途走出去的時候,李天福趁機就對他說一定要抓住機會逼張存順就範強硬到底,在這個節骨眼放棄,以後再難爭取到主動,給他壯了膽漲了士氣。所以,秦如海返回去的時候,一口氣就問那麽尖銳大膽的問題,是早有心理準備的。李天福站在一邊小心周旋於他們中間,扮演和事佬角色。


    而張存順始終沒看出李天福才是給秦如海背後出謀劃策的人,還把他當成中間人,推舉成了監事長,間接成全了他們兩個的心願。


    秦如海和李天福離開張存順家後,都顯得輕鬆和暢快,總算把大事辦了下來,笑著分手離開了。


    回去之後,秦如海就把剛才的前因後果和事發經過說給了劉萍,一時間惹得他們啼笑皆非。張存順臉色的驟然轉變和態度的百轉千回,自然成了他們兩個的笑料。


    第二天上午,張存順遲到了,清點人數是在現場完成的。其中的原因秦如海等人都知道,他還在意昨晚的事情。


    李天福擔心昨晚的事在張存順心裏落下病根,抽時間找他說話,意在為秦如海解脫,怕他們之間的誤會再一次加深甚至固化。


    經過李天福的一陣勸慰和解釋,張存順的心裏才好受了許多。


    李天福對張存順說秦如海把合作社看得很重,之前隻想著單幹,隨便劃幾分地出來搞搞試驗,起初並沒想搞這麽大,現在規模突然擴張了這麽多,一時間亂了手腳亂了分寸。還有秦如海說過慶隆縣大棚種植項目失敗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規模太大難以駕馭。再有就是“死心眼”“一根筋”,總歸還是太年輕,缺乏曆練。


    最後,張存順把昨晚的事歸結到了秦如海還年輕做事衝動,昨天的一言一行也在情理之中,值得原諒。


    李天福的一席“真心話”,暫時讓張存順打消了顧慮,心理上取得了平衡,也不想再計較昨晚的事了。雖然有些後悔決定早了些,但感覺這可能是最好的結果了。一來可以兌現對書記鎮長的承諾,不至於挨領導的批評。二來在村民麵前沒失掉麵子,以村支書村主任的身份,以後還可以左右合作社的大事小情。三來還可以繼續搞合作社,從中分到一杯羹。四來隻要合作社一成立,各級領導想來都攔不住,到時候爭取到扶持資金,可以裝進自個腰包,他們也都沒話說。如果昨晚一拍兩散,一個是麵對不了書記鎮長,再一個就是麵對不了村裏人尤其是那些被自己招募過來幹活的鄉親們,最後還會失掉坐等收錢的大好機會。


    經過一夜的反複考慮,張存順早已想通,現在真還不能和秦如海鬧翻決裂,真還離不了他,還要靠他把合作社建起來運轉起來,隻有這樣,各種想法和目的才能達到。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李天福始終有意把秦如海和張存順拉攏到一塊,從旁緩和他們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也慢慢有了起色。


    秦如海逐漸淡化了那件事,也不再和張存順有意疏離和僵持抵觸,雖沒徹底緩和他們之間的矛盾,但也不至於落到沒話說的地步,有幾次他們還談論到了張雅欣的學業以及秦如海和劉萍之間的婚事。


    一個月過去,占地四畝多的大棚拔地而起,氣勢恢宏,著實讓大家鬆了一口氣。這段時間,斷斷續續下過幾天雨,耽擱了不少工期,但最終還是照原計劃修建完成了。


    在大棚竣工暨合作社掛牌成立儀式上,張大年和齊正奎又來了,這次不是張存順招攬來的,而是秦如海經不住李天福和劉萍等人連番勸說主動請過來的。


    張大年給大青山小康大棚蔬菜專業合作社揭了牌題了字,上寫著“生意興隆蒸蒸日上”八個“龍飛鳳舞”的大字,連張存順和劉萍都沒認出來。當然,那天縣委宣傳部和縣電視台都來了記者,這次采訪的重點對象不是張存順而是張大年和秦如海。


    張大年對記者說給合作社取這樣的名字,是有深刻含義的,一方麵鎮黨委政府對合作社寄予很高的厚望,希望致富不要忘了村裏其他困難群眾,雖是民間自發創辦的經濟組織,但也該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通過以勞動力、資金入股方式,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秦如海似乎也從張存順那裏學到了不少經驗和技巧,說話不再那麽老實和直接了,麵對記者他說自己是個孤兒,能長這麽大全靠鄉親們接濟幫助,如果有能力會力所能及承擔一部分社會責任,在鎮黨委和鎮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吸收一部分閑散勞動力就業,也將適時考慮其他村民入股的問題,總之會竭盡所能支持大青山村的扶貧工作。


    秦如海始終記得趙婷給他的忠告,但在領導和媒體麵前,他又做不到不露聲色不動聲響,隻得拔高調子說了些違心的話。在他印象當中,隻有李二根和李天福對他有過斷斷續續的幫助,雖說張存順也施過援手解決過困難,但隻當他是在為當年的過失贖罪,並沒有放在心上。對其他村民可沒這麽好的印象,相反,從小到大沒受過他們一丁點恩惠,得到的都是些惡毒的辱罵話語,還有無盡的歧視和唾棄,所以打心眼裏就很抵觸和反感,當眾說那些話也是口是心非敷衍應付的結果,並不真正想為大家都做些什麽。一想到父親臨死前他們冷漠無情的眼神,還有自己十多年來遭受的白眼和唾罵,就很氣憤。


    想到慶隆縣失敗的原因,還有趙婷的種種告誡,秦如海越來越不相信什麽人多力量大、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等等把責任推脫給別人的說法。自己幾次餓昏在家的時候,有誰施舍過一塊麵包渣子?幾次拉肚虛脫臨近死亡邊緣時候,有誰給過一粒藥丸?父親被人毒打到臨時時候,有誰願意送去醫院哪怕說一句安慰的話?母親慘遭毒打知道真相的,有誰肯站出來為她說一句公道話?在去慶隆學習考察時候,有誰說過一句支持哪怕是不罵人的話?現在都跑來說這說那,倒會見風使舵,人性本來就這麽陰暗和現實嗎?


    在合作社成立當晚,秦如海思緒萬千,徹底失眠了,睜著眼睛躺到了天亮,從記事那會到現在,從頭回憶了一遍,想起那一幕幕冷酷無情失望絕望的場麵和情景,他又一次流下了痛恨和屈辱的眼淚。村裏人對他沒有感情,他同樣也做不到冰釋前嫌一笑而過。當晚,他下定決心,合作社五人足夠,暫時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和資金入股,一是不想把規模做太大,到時候步雙屏鎮劉家村和龍窩村的後塵,參與進去的人多有時候不是什麽好事,有可能會招致免頂之災,這雖是趙婷的親身感受和切身體會,但秦如海覺得這就是現實,一個殘酷的現實,既然是做生意,就要遵守其中的規則,商人逐利,雖說應該承擔一份社會責任,但應該用別的方法完成而不是吸收越來越多的人入股,不管勞力還是資金入股,總感覺參與的人一多就難以掌控,好心有時也會辦壞事,還不如不辦的好。


    為了降低成本和減少開支,合作社成立第二天,秦如海召集大家開了第一次股東會議,加上他,就是入股合作社的五個人。


    秦如海說合作社成立,各種證照手續也都辦下來了,現在該考慮種植和管護的問題,種什麽種多少,這些問題就成了目前的頭等大事,再有就是招募管護人員的問題,招多少,怎麽招,工錢怎麽算,這也是迫切需要考慮的問題。


    種植方麵,大家都不在行,沒怎麽發言。秦如海拍了板定了案,總共四畝,八座大棚,一座半畝,種八樣,數量一致,先搞試點,一座大棚隻種同一類品種,看市場反應再調整。先試種茄子、辣椒、西紅柿、黃瓜、白菜、菠菜、芹菜和韭菜八種蔬菜。


    招募管護人員方麵,大家紛紛提了意見。


    秦如海本著精簡夠用的原則,根據大家推薦上來的人選,從一百多人當中精挑細選了四十人,每座大棚五人,每人每天五十元,年底統一結算。其中四人的任務是種植、鋤草、施肥、噴藥、澆水、溫控、采摘、貼牌、裝車等等,剩下一人固定下來,二十四小時值守看護大棚作物,防火防盜。會議最後,還對大家作了明確分工。他自己負責培訓和監督,張存順負責聯係市場渠道,王二狗負責轉運配發,李天福負責銷售,李二根負責值守考勤。賈春華和周芳以及劉萍成了財務三人組,賈春華是會計,周芳是出納,劉萍負責財務報表審計,培訓指導其他兩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那個小冤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生若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生若書並收藏我的那個小冤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