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誌清歎息道:“有幾個是劉師傅的絕版手藝,已經是標了絕高價不賣的了。”
歎了一回,又特意引著去製作房內看過,因指著在忙碌的兩個青年人道:“這兩個,就是死去那老夥計的兩個小徒弟,幸而這門手藝還不曾失傳,雖然他們所會的技藝尚且不到老劉的一半兒能為,倒也罷了,隻假以時日打磨而已。”
從裏到外看了一番,又見林嬤嬤三個,趴在台麵上,看得目不轉睛,林嬤嬤倒還使得,兩個丫頭幾乎都口角流涎。
徐誌清笑道:“那是賢弟的丫頭們麽?倒是可愛的很。”
雲鬟道:“讓哥哥見笑了。”
徐誌清招手叫了個小夥計來,低低吩咐了兩句。
雲鬟因見時候不早,便要告辭,徐誌清道:“賢弟既然來了,何不留下吃中飯?莫不是嫌棄哥哥?”
雲鬟道:“哥哥這樣說,倒是折煞了,不過逛了半日,有些勞乏,改日再好生赴哥哥約才使得。”
徐誌清見如此說,便道:“那一言為定。”便親自送了出門,臨出門時候,小夥計便提了個包袱過來,雙手奉上。
徐誌清接過,道:“這是給賢弟身邊兩位姐姐並嬤嬤的一點見麵禮,還請不要棄嫌。”
雲鬟忙推過去:“使不得!”
徐誌清笑道:“不是什麽貴重東西,隻一點兒心意罷了,賢弟若是推讓,就是有心跟我生疏了。”
此刻門口上人來人往,都看著他們兩人,雲鬟飛快忖度,隻得先收了。
眾人回到可園,將所買之物盡數放在桌上,林嬤嬤又叫丫頭把徐誌清所送的東西打開,卻見乃是三個小盒子,上麵兩個是一模一樣的,打開來看,卻是兩個小小地耳釘珠,雖小,卻極為精致,兩件一樣兒,自然是給曉晴跟露珠兒的。
下麵一個盒子裏,卻是一枚燦燦地金戒子,自是給林嬤嬤的。
若是在侯府裏,時常有個賞賜,倒也罷了,可如今是在這新鮮地方,無端端怎好收人的禮,林嬤嬤便道:“鳳哥兒,咱們給人家送回吧?”
雲鬟看了會兒:“不礙事,既然他有心給了,送回去反不好,就拿去戴著罷。”
有她這句話,林嬤嬤跟曉晴等才敢各自收了,越發歡天喜地。
這一日半夜,忽地聽見有些敲擊鑼鼓的聲響,亂糟糟地,雲鬟猛地醒來,轉頭看去,卻見窗扇上隱隱仿佛透著明明滅滅地紅,忙叫丫頭。
不多時林奶娘先來了,道:“鳳哥兒莫慌,外頭哪裏著了火,隻不過離咱們這兒有些距離,是以不打緊。”
此刻陳叔跟小廝們也都出門看風,卻見外頭也有許多鄰舍眾人站在門口張望,有的人提了水桶前往救援,紛紛攘攘,說是縣衙方向著了火。
又提心吊膽地望了半個時辰,才見那邊兒的火光消退了,總算安心回房歇息。
次日早上,旺兒又忙忙地出去打聽,片刻回來,卻報了個極驚人的消息:原來昨兒晚上,縣衙的牢房著了火,燒死了兩個囚犯,其中一個,竟然是春紅姑娘!
第155章
雲鬟聞聽消息後,即刻帶了旺兒出門,一徑往衙門而來。
卻見已經圍了許多人在看,旺兒分開人群領著雲鬟上前,卻被公差攔住。
旺兒大膽說道:“我們公子跟韓捕頭是相識,韓捕頭可在?”
那差人打量了雲鬟一會兒:“進去吧。”
旺兒大喜,忙陪著雲鬟入內,才一腳進門,那燒灼的味道更加濃烈,緊走幾步到了裏間兒,便見牢房傾塌半邊兒,許多公差雜役們在收拾那被燒毀了的屋子。
粗重的屋梁已經斜搭落下來,兀自冒著白煙,忙碌的身影之中,卻見有一個人站在毀了的牢房前麵,一動不動。
旺兒早識相站住了,雲鬟上前:“韓捕頭。”
韓伯曹回頭看她一眼,麵上卻是淡淡地,並無格外傷感之情:“你來了。”
雲鬟有些意外,卻隻當他是悲傷過度,或者因打擊太甚之故,便道:“春紅姑娘真的……”
韓伯曹點頭:“是。方才已經抬了去了。”
雲鬟心一揪,竟無法再說下去。韓伯曹道:“你是特意來看我的麽?”
雲鬟無言以對,隻說道:“逝者已去,捕頭還是……要往前看。”
韓伯曹笑了笑:“很是,還是要往前看的。”他頓了頓,才看向雲鬟,似笑非笑道:“你不必擔心我,我其實很好。”
雲鬟見他神情古怪,便一點頭,回身走了兩步又止住,心頭轉念,卻終究不曾回頭,隻重又去了。
往回的路上,旺兒因道:“這下韓捕頭沒什麽指望了。不過也好,長痛不如短痛,遲早的呢,可是看著韓捕頭,倒好似不太難過,想來也是,男人嘛,都是前途要緊,這縣衙也是怪了,無緣無故著了火,隻怕上頭還要責怪呢。”
雲鬟心中一動,卻並不說話。
當下回到家中,叫把一麵蜀繡黑白熊牡丹屏取了,叫旺兒抱著,便去拜會徐誌清。
順路到了金器行打聽了一句,聞說少東家如今在榴花書屋,當下便又拐往書屋。
果然徐誌清在會兩個聞名而來的書生,聽門上報說謝公子來了,也顧不得應酬人,便飛奔出來。
雲鬟將那繡屏送上,徐誌清連連道:“何以克當?”打開來看時,頓時又讚歎不絕,親自端正擺放在至清堂的正桌兒上。
兩人坐談了會兒,雲鬟因道:“昨兒徐兄說了那鋪子裏劉師傅的事兒,我有個不情之請,徐兄能否帶我到劉師傅家中一看?”
徐誌清聞言略有些詫異,卻並不問她為何,隻道:“老劉家裏距離此處不遠,我近來正也想去把他的遺物理一理呢。”當下便起身出門,穿出榴花書屋的長巷,又轉過一條巷子,便來至劉師傅家中。
徐誌清從腰間將鑰匙摘下,一邊開門一邊歎道:“老劉的子女都在鄉下,他常說做足了後,便回鄉下頤養天年,誰知道竟這樣,我心裏想著,時常便覺著愧疚。”
開門而入,卻見是一座小小宅院,一路往內,推開屋門,便有些潮悶之氣。
歎了一回,又特意引著去製作房內看過,因指著在忙碌的兩個青年人道:“這兩個,就是死去那老夥計的兩個小徒弟,幸而這門手藝還不曾失傳,雖然他們所會的技藝尚且不到老劉的一半兒能為,倒也罷了,隻假以時日打磨而已。”
從裏到外看了一番,又見林嬤嬤三個,趴在台麵上,看得目不轉睛,林嬤嬤倒還使得,兩個丫頭幾乎都口角流涎。
徐誌清笑道:“那是賢弟的丫頭們麽?倒是可愛的很。”
雲鬟道:“讓哥哥見笑了。”
徐誌清招手叫了個小夥計來,低低吩咐了兩句。
雲鬟因見時候不早,便要告辭,徐誌清道:“賢弟既然來了,何不留下吃中飯?莫不是嫌棄哥哥?”
雲鬟道:“哥哥這樣說,倒是折煞了,不過逛了半日,有些勞乏,改日再好生赴哥哥約才使得。”
徐誌清見如此說,便道:“那一言為定。”便親自送了出門,臨出門時候,小夥計便提了個包袱過來,雙手奉上。
徐誌清接過,道:“這是給賢弟身邊兩位姐姐並嬤嬤的一點見麵禮,還請不要棄嫌。”
雲鬟忙推過去:“使不得!”
徐誌清笑道:“不是什麽貴重東西,隻一點兒心意罷了,賢弟若是推讓,就是有心跟我生疏了。”
此刻門口上人來人往,都看著他們兩人,雲鬟飛快忖度,隻得先收了。
眾人回到可園,將所買之物盡數放在桌上,林嬤嬤又叫丫頭把徐誌清所送的東西打開,卻見乃是三個小盒子,上麵兩個是一模一樣的,打開來看,卻是兩個小小地耳釘珠,雖小,卻極為精致,兩件一樣兒,自然是給曉晴跟露珠兒的。
下麵一個盒子裏,卻是一枚燦燦地金戒子,自是給林嬤嬤的。
若是在侯府裏,時常有個賞賜,倒也罷了,可如今是在這新鮮地方,無端端怎好收人的禮,林嬤嬤便道:“鳳哥兒,咱們給人家送回吧?”
雲鬟看了會兒:“不礙事,既然他有心給了,送回去反不好,就拿去戴著罷。”
有她這句話,林嬤嬤跟曉晴等才敢各自收了,越發歡天喜地。
這一日半夜,忽地聽見有些敲擊鑼鼓的聲響,亂糟糟地,雲鬟猛地醒來,轉頭看去,卻見窗扇上隱隱仿佛透著明明滅滅地紅,忙叫丫頭。
不多時林奶娘先來了,道:“鳳哥兒莫慌,外頭哪裏著了火,隻不過離咱們這兒有些距離,是以不打緊。”
此刻陳叔跟小廝們也都出門看風,卻見外頭也有許多鄰舍眾人站在門口張望,有的人提了水桶前往救援,紛紛攘攘,說是縣衙方向著了火。
又提心吊膽地望了半個時辰,才見那邊兒的火光消退了,總算安心回房歇息。
次日早上,旺兒又忙忙地出去打聽,片刻回來,卻報了個極驚人的消息:原來昨兒晚上,縣衙的牢房著了火,燒死了兩個囚犯,其中一個,竟然是春紅姑娘!
第155章
雲鬟聞聽消息後,即刻帶了旺兒出門,一徑往衙門而來。
卻見已經圍了許多人在看,旺兒分開人群領著雲鬟上前,卻被公差攔住。
旺兒大膽說道:“我們公子跟韓捕頭是相識,韓捕頭可在?”
那差人打量了雲鬟一會兒:“進去吧。”
旺兒大喜,忙陪著雲鬟入內,才一腳進門,那燒灼的味道更加濃烈,緊走幾步到了裏間兒,便見牢房傾塌半邊兒,許多公差雜役們在收拾那被燒毀了的屋子。
粗重的屋梁已經斜搭落下來,兀自冒著白煙,忙碌的身影之中,卻見有一個人站在毀了的牢房前麵,一動不動。
旺兒早識相站住了,雲鬟上前:“韓捕頭。”
韓伯曹回頭看她一眼,麵上卻是淡淡地,並無格外傷感之情:“你來了。”
雲鬟有些意外,卻隻當他是悲傷過度,或者因打擊太甚之故,便道:“春紅姑娘真的……”
韓伯曹點頭:“是。方才已經抬了去了。”
雲鬟心一揪,竟無法再說下去。韓伯曹道:“你是特意來看我的麽?”
雲鬟無言以對,隻說道:“逝者已去,捕頭還是……要往前看。”
韓伯曹笑了笑:“很是,還是要往前看的。”他頓了頓,才看向雲鬟,似笑非笑道:“你不必擔心我,我其實很好。”
雲鬟見他神情古怪,便一點頭,回身走了兩步又止住,心頭轉念,卻終究不曾回頭,隻重又去了。
往回的路上,旺兒因道:“這下韓捕頭沒什麽指望了。不過也好,長痛不如短痛,遲早的呢,可是看著韓捕頭,倒好似不太難過,想來也是,男人嘛,都是前途要緊,這縣衙也是怪了,無緣無故著了火,隻怕上頭還要責怪呢。”
雲鬟心中一動,卻並不說話。
當下回到家中,叫把一麵蜀繡黑白熊牡丹屏取了,叫旺兒抱著,便去拜會徐誌清。
順路到了金器行打聽了一句,聞說少東家如今在榴花書屋,當下便又拐往書屋。
果然徐誌清在會兩個聞名而來的書生,聽門上報說謝公子來了,也顧不得應酬人,便飛奔出來。
雲鬟將那繡屏送上,徐誌清連連道:“何以克當?”打開來看時,頓時又讚歎不絕,親自端正擺放在至清堂的正桌兒上。
兩人坐談了會兒,雲鬟因道:“昨兒徐兄說了那鋪子裏劉師傅的事兒,我有個不情之請,徐兄能否帶我到劉師傅家中一看?”
徐誌清聞言略有些詫異,卻並不問她為何,隻道:“老劉家裏距離此處不遠,我近來正也想去把他的遺物理一理呢。”當下便起身出門,穿出榴花書屋的長巷,又轉過一條巷子,便來至劉師傅家中。
徐誌清從腰間將鑰匙摘下,一邊開門一邊歎道:“老劉的子女都在鄉下,他常說做足了後,便回鄉下頤養天年,誰知道竟這樣,我心裏想著,時常便覺著愧疚。”
開門而入,卻見是一座小小宅院,一路往內,推開屋門,便有些潮悶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