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有沒有什麽朋友啊?或者你見沒見過他跟什麽人來往過啊?”看到問不出更多的東西,孫林轉向了別的方向。
“唉,我白天在工地上幹活,哪能全知道啊,是吧?反正我見到的時候他都是一個人……沒錯,真就一個人。”男人想了想,然後語氣很堅定。
“行,多謝你了。”孫林說完從口袋裏拿出了幾張百元大鈔,“謝謝你這麽照顧他,我代表家裏人感謝你,你一定要收下,這是家裏人的心意。”
“大哥,你這是往我臉上吐口水啊!”
男人堅決不要,孫林堅決要給,兩人就這麽來來回回推讓了半天,最終,在男人表示“你要是再給我就把它們燒了”之後,孫林放棄了,然後緊緊地握住了他的手,仿佛多年未見的生死之交。
隨後男人離開了屋子,按他的說法是不想打擾我們對長輩的追思,我們也沒有挽留,感激地送他出了房間。
“這年頭,這樣的人太少了。”男人走後,孫林歎了一口氣。
“嗯。”我心情沉重地坐在椅子上,心裏很不是滋味,一來為了林吉賢的死,二來為了這個當世罕有的朋友。
我曾聽過一個故事,說的是中國古代有兩個人,他們真正踐行了友誼的真諦。一次,兩人因故要分開一段時間,就相約某年某日在某地重逢。約定既下,兩人就此別離。到了相約的那一天,其中一個朋友遠在千裏之外,將此事忘得一幹二淨。夜晚來臨,這個朋友突然想起了幾年前的那個約定,他驚慌起來。按照他當時所在的位置,無論如何都無法在當日趕到約定的地點。為了不違背對朋友的承諾,他當即自殺,因為他聽說,魂魄可以不受時空限製,隻有死後才能讓自己的魂魄如約與朋友相見。最終,他的亡靈見到了在約定地點等候的朋友,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麽叫友誼,什麽叫承諾。
我曾給一些朋友講過這個故事,大家的反應都是狂笑不已!
也許,麵對當今的世道,中國古代所有關於“忠、孝、禮、義、信”的故事都不過是一本本笑話大全吧!
“接下來怎麽辦?”良久,我問孫林。
“繼續打聽!一個人不可能就這麽莫名其妙、不聲不響地沒了,隻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不能放棄。我先回去查清楚屋裏的足跡和手印。”
“這些痕跡這麽亂、這麽多,怎麽查啊?再說,就算全比對出來我們也不知道都什麽人來過這個屋子啊?”
“那個人不是說了嘛,林吉賢沒有朋友,他死之後隻有街道辦事處的人來過,所以隻要先掌握了剛才那個人和街道辦所有來過這個屋子的人足跡、手印和指紋,用排除就行了。當然,還要查房地產開發商,不是曾有人來找過林吉賢的房本嗎?”也許是為了讓我安心,孫林把事情說得仿佛喝杯水那麽容易。
“好吧,反正你神通廣大,”我不再質疑,“不過,我還想讓你幫個忙。”
“以後能不能不用‘幫’這個字眼?這是咱們共同的事情。”孫林佯裝不滿。
“好。你幫我……你去查查林吉賢的通話記錄。”
“我還以為是什麽呢。不用你說我也會查的,放心吧。我不但要查這些,還要查他的老婆和兒子現在到底在什麽地方。”
沒錯。林吉賢如果真的死了,那麽我們不得不翻出幾十年前的舊賬,找出他的妻子和孩子。
“那咱們先去街道辦事處吧。”我起身準備離開。其實我讓孫林查林吉賢的通話記錄並不單單是想知道他跟什麽人聯係過,更想通過這個辦法回憶一下我到底在什麽地方見過他的號碼。
“不,這種事咱們不用親自去。要是什麽事咱都親力親為,不但耽誤進度,還得把咱們累死。這事我交給手下人去辦,咱們先回四合院。”
“行。正好我還想到了別的事情,得盡快去查。”
“什麽事情?”
“上車再說吧。”
“行。”
“走吧。”
隨後,我跟孫林離開了林吉賢的房子。臨走時,我們恭敬地關上了房門——林老先生,如果您在天有靈,千萬要多給我們些提示啊!
我和孫林各懷心事地悶頭朝車的方向走去,剛走了一會兒,突然聽到身後有人喊我們,我倆立刻回頭,發現剛才的那個男人正從自家門口朝我們跑來。
“怎麽了?”孫林連忙迎上去。
“我剛剛想起一件事。”男人喘了幾口氣,然後盯著孫林。
孫林立刻和我對視了一眼,似乎預感到重要的信息即將出現。
“什麽事,你說。”
“你表大爺‘走’那天,他好像不太對勁。”
“不太對勁?怎麽了?”孫林和我的血液沸騰起來。
“說不好。那天他拿著漁具出門,經過我家門口的時候正好我沒關門,我見著他就跟他打了個招呼,問他去幹嗎,他說是釣魚去,可我覺得他那天特別著急,還穿了身新衣服,皮鞋擦得鋥亮。這可是我頭一回見。”
釣個魚幹嗎這麽著急?——這很反常。穿新衣服、皮鞋擦得鋥亮?——這更不可能是去釣魚的打扮!
“然後呢?”
“然後他就急匆匆地走了,我也沒多問。”
“他是一個人走的嗎,沒有別人?”
“沒別人。”
“那前幾天你跟他聊天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他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
“沒,沒看出來”。
“這事你跟別人提過嗎?”
“我是剛想起來的,從沒跟人說過……”男人說著說著突然停住了,眼神中漸漸閃出了一絲疑慮,“你,你真是他親戚?”
“是啊,怎麽這麽問?”
“沒事,我瞎問的。”疑慮在男人的眼中更加明顯了,他正要轉身離開,又突然回過身來緊張地看著孫林,“難道老頭不是意外死的?”
“我怎麽知道。”孫林顯得很落寞。
真是言多必失。也許我們太過著急,在問話中透露了太多信息,聽上去不太像來尋親戚,更像是來調查林吉賢死因,也難怪男人懷疑我們的身份。
“我隻是想知道表大爺是怎麽‘走’的。”孫林無力地解釋道。但顯然,一個人的疑心一旦出現,很難靠一兩句話徹底消除。男人發現了我們的反常後,變得很緊張,似乎有些後悔跟我們說了這麽多。
“唉,我白天在工地上幹活,哪能全知道啊,是吧?反正我見到的時候他都是一個人……沒錯,真就一個人。”男人想了想,然後語氣很堅定。
“行,多謝你了。”孫林說完從口袋裏拿出了幾張百元大鈔,“謝謝你這麽照顧他,我代表家裏人感謝你,你一定要收下,這是家裏人的心意。”
“大哥,你這是往我臉上吐口水啊!”
男人堅決不要,孫林堅決要給,兩人就這麽來來回回推讓了半天,最終,在男人表示“你要是再給我就把它們燒了”之後,孫林放棄了,然後緊緊地握住了他的手,仿佛多年未見的生死之交。
隨後男人離開了屋子,按他的說法是不想打擾我們對長輩的追思,我們也沒有挽留,感激地送他出了房間。
“這年頭,這樣的人太少了。”男人走後,孫林歎了一口氣。
“嗯。”我心情沉重地坐在椅子上,心裏很不是滋味,一來為了林吉賢的死,二來為了這個當世罕有的朋友。
我曾聽過一個故事,說的是中國古代有兩個人,他們真正踐行了友誼的真諦。一次,兩人因故要分開一段時間,就相約某年某日在某地重逢。約定既下,兩人就此別離。到了相約的那一天,其中一個朋友遠在千裏之外,將此事忘得一幹二淨。夜晚來臨,這個朋友突然想起了幾年前的那個約定,他驚慌起來。按照他當時所在的位置,無論如何都無法在當日趕到約定的地點。為了不違背對朋友的承諾,他當即自殺,因為他聽說,魂魄可以不受時空限製,隻有死後才能讓自己的魂魄如約與朋友相見。最終,他的亡靈見到了在約定地點等候的朋友,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麽叫友誼,什麽叫承諾。
我曾給一些朋友講過這個故事,大家的反應都是狂笑不已!
也許,麵對當今的世道,中國古代所有關於“忠、孝、禮、義、信”的故事都不過是一本本笑話大全吧!
“接下來怎麽辦?”良久,我問孫林。
“繼續打聽!一個人不可能就這麽莫名其妙、不聲不響地沒了,隻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不能放棄。我先回去查清楚屋裏的足跡和手印。”
“這些痕跡這麽亂、這麽多,怎麽查啊?再說,就算全比對出來我們也不知道都什麽人來過這個屋子啊?”
“那個人不是說了嘛,林吉賢沒有朋友,他死之後隻有街道辦事處的人來過,所以隻要先掌握了剛才那個人和街道辦所有來過這個屋子的人足跡、手印和指紋,用排除就行了。當然,還要查房地產開發商,不是曾有人來找過林吉賢的房本嗎?”也許是為了讓我安心,孫林把事情說得仿佛喝杯水那麽容易。
“好吧,反正你神通廣大,”我不再質疑,“不過,我還想讓你幫個忙。”
“以後能不能不用‘幫’這個字眼?這是咱們共同的事情。”孫林佯裝不滿。
“好。你幫我……你去查查林吉賢的通話記錄。”
“我還以為是什麽呢。不用你說我也會查的,放心吧。我不但要查這些,還要查他的老婆和兒子現在到底在什麽地方。”
沒錯。林吉賢如果真的死了,那麽我們不得不翻出幾十年前的舊賬,找出他的妻子和孩子。
“那咱們先去街道辦事處吧。”我起身準備離開。其實我讓孫林查林吉賢的通話記錄並不單單是想知道他跟什麽人聯係過,更想通過這個辦法回憶一下我到底在什麽地方見過他的號碼。
“不,這種事咱們不用親自去。要是什麽事咱都親力親為,不但耽誤進度,還得把咱們累死。這事我交給手下人去辦,咱們先回四合院。”
“行。正好我還想到了別的事情,得盡快去查。”
“什麽事情?”
“上車再說吧。”
“行。”
“走吧。”
隨後,我跟孫林離開了林吉賢的房子。臨走時,我們恭敬地關上了房門——林老先生,如果您在天有靈,千萬要多給我們些提示啊!
我和孫林各懷心事地悶頭朝車的方向走去,剛走了一會兒,突然聽到身後有人喊我們,我倆立刻回頭,發現剛才的那個男人正從自家門口朝我們跑來。
“怎麽了?”孫林連忙迎上去。
“我剛剛想起一件事。”男人喘了幾口氣,然後盯著孫林。
孫林立刻和我對視了一眼,似乎預感到重要的信息即將出現。
“什麽事,你說。”
“你表大爺‘走’那天,他好像不太對勁。”
“不太對勁?怎麽了?”孫林和我的血液沸騰起來。
“說不好。那天他拿著漁具出門,經過我家門口的時候正好我沒關門,我見著他就跟他打了個招呼,問他去幹嗎,他說是釣魚去,可我覺得他那天特別著急,還穿了身新衣服,皮鞋擦得鋥亮。這可是我頭一回見。”
釣個魚幹嗎這麽著急?——這很反常。穿新衣服、皮鞋擦得鋥亮?——這更不可能是去釣魚的打扮!
“然後呢?”
“然後他就急匆匆地走了,我也沒多問。”
“他是一個人走的嗎,沒有別人?”
“沒別人。”
“那前幾天你跟他聊天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他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
“沒,沒看出來”。
“這事你跟別人提過嗎?”
“我是剛想起來的,從沒跟人說過……”男人說著說著突然停住了,眼神中漸漸閃出了一絲疑慮,“你,你真是他親戚?”
“是啊,怎麽這麽問?”
“沒事,我瞎問的。”疑慮在男人的眼中更加明顯了,他正要轉身離開,又突然回過身來緊張地看著孫林,“難道老頭不是意外死的?”
“我怎麽知道。”孫林顯得很落寞。
真是言多必失。也許我們太過著急,在問話中透露了太多信息,聽上去不太像來尋親戚,更像是來調查林吉賢死因,也難怪男人懷疑我們的身份。
“我隻是想知道表大爺是怎麽‘走’的。”孫林無力地解釋道。但顯然,一個人的疑心一旦出現,很難靠一兩句話徹底消除。男人發現了我們的反常後,變得很緊張,似乎有些後悔跟我們說了這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