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老聃是西曆紀元前四百年前後底人物,離他最近的後學應是關尹、楊朱和列子。關尹與楊朱和老聃特有關係,可惜他們底著作不傳,我們不能詳知他們底思想。《漢書·藝文誌》載《關尹子》九篇底書名,但現存的《關尹子》乃是後人偽撰,並非原書。楊朱底思想隻存於《列子·楊朱篇》,他底生平更無從知道。列子底著作,在《漢書·藝文誌》有《列子》八篇,但現存的《列子》也不是原本。現在且從別的書上略把這三位底思想述說一下。 甲 關尹子
《史記·老子傳》載老子出關時,關尹問道,老子乃作《道德經》五千餘言,他或者是承傳老聃學說底第一代弟子。《呂氏春秋·不二篇》說老、關底學派,以老貴柔,關尹貴清,柔與清底區別,單憑一個字,無論如何不能找出。傳為劉向所上原《關尹子序》也沒將書中大意揭示出來,從“章首皆有‘關尹子曰’四字”至“使人冷冷輕輕,不使人狂”數句,也不能得著什麽意思。《文獻通考》記此序不類劉向文字,恐怕關尹底著作早已佚了。我們從《莊子·天下篇》中可以窺見他底思想底一斑。
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懦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
關尹曰:在已無居,形物自著。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嚐先人,而嚐隨人。
從這幾句看來,前麵“以本為精,以物為粗”等句是老、關共主之說,“在已無居,形物自著”等句是關尹底特說。他們同在處世法上立論,而關尹則主以心不為外物所擾為歸。他底學說是清靜說。在《老子》裏也有主靜底文句(三十七章、五十七章),或者關尹是發揚這論點底人。 乙 楊子
楊子底生平更屬暗昧,現在隻能從《列子》、《莊子》、《韓非子》等書窺見他底學說底大概。《列子·黃帝篇》記楊朱於沛受老聃底教。此外,《荀子》底《非十二子》、《解蔽》,《列子》底《周穆王》、《仲尼》《力命》、《說符》諸篇,《莊子·天下》,《史記·太史公自序》都見楊朱底名字。《呂氏春秋·審分覽·不二》有“陽生貴己”底評,《孟子》、《莊子》也往往有“楊墨”底稱呼。可見他底學說在戰國時代極普遍。《淮南·氾淪訓》說:“兼愛、尚賢、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而楊子非之。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這話與孟子所記底意義相似。《楊朱篇》裏,禽滑釐與楊朱底論辯,也可以看出老、關思想與楊子底關係。文裏記著:
楊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國而隱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體偏枯。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世;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禽子問楊來自: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
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
禽子曰:假濟,為之乎?
楊子弗應。
禽子出,語孟孫陽。孟孫陽曰:子不達夫子之心,吾請言之。有侵若肌膚獲萬金者,若為之乎?
曰:為之。
孟孫陽曰:有斷若一節得一國,子為之乎?
禽子默然有間。
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然則積一毛以成肌膚,積肌膚以成一節,一毛固一體萬分中之一物,奈何輕之乎?
禽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則以子之言問老聃、關尹,則子言當矣;以吾言問大禹、墨翟,則吾言當矣。
孟孫陽因顧與其徒說他事。
從這利己底論辯,禽子直把楊朱底見解列入老、關一流。他底思想,《孟子》評為“為我”,《呂覽》評為“貴己”,在《老子》裏,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七十二章)等等文句都是楊子學說底淵源。人每以楊子為極端的縱欲主義者,但在《楊朱篇》裏找不出這樣底主張。從《淮南子·氾淪訓》“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一句看來,楊子底學說隻是保全性命而已。
楊朱所以主張保全性命,隻因人生不樂,凡有造作,皆足以增加苦痛,不如任其自然更好。《楊朱篇》中揭示他底態度如下。
楊朱曰:百年之壽大齊,得百年者,千無一焉。設有一者,孩抱逮昏老,幾居其半矣;夜眠之所弭,晝覺之所遺,又幾居其半矣;痛疾哀苦,亡失憂懼,又幾居其半矣。量十數年之中,迫逌然而自得,亡介焉之慮者,亦亡一時之中爾。則人之生也奚為哉,奚樂哉?為美厚爾,為聲色爾。而美厚複不可常厭足,聲色不可常玩聞。乃複為刑賞之所禁勸,名法之所進退,遑遑爾競一時之虛譽,規死後之餘榮,偶偶爾慎耳目之視聽,惜身意之是非,徒失當年之至樂,不能自肆於一時,重囚累梏何以異哉!
太古之人,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故從心而動,不違自然,所好當身之娛,非所去也,故不為名所勸;從性而遊,不逆萬物,所好死後之名,非所取也,故不為刑所及。名譽先後,年命多少,非所量也。
同篇又說:
孟孫陽問楊子曰:有人於此,貴生愛身,以蘄不死,可乎?
曰:理無不死?
以蘄久生,可乎?
曰:理無久生。生非貴之所能存,身非愛之所能厚。且久生奚為?五情好惡,古猶今也。四體安危,古猶今也。世事苦樂,古猶今也。變易治亂,古猶今也。既聞之矣,既見之矣,既更之矣,百年猶厭其多,況人生之苦也乎?
孟孫陽曰:若然,速亡愈於久生,則踐鋒刃、入湯火,得所誌吳。
楊子曰:不然。既生則廢而任之,究其所欲,以俟於死。將死則廢而任之,究其所
之,以放於盡。無不廢,無不任,何遽遲速於其間乎?
生雖不樂,但故意去戕賊性命也不必。人能舍棄貪生好利、愛名羨位底心,便是一個至人。常人受這四事所驅使,所以弄得人生越來越壞。楊朱尤其反對儒家所立底仁義道德,以為那都是戕賊人類本性底教訓。天下之美皆歸於舜禹周孔,天下之惡皆歸於桀紂,但四聖生無一日之歡,二凶生有從欲之樂,雖死後有不同的毀譽,究竟同歸於盡,自己一點也不知道。空有其名,於生無補。為人犧牲自己,不過是被名利等所引誘,實在不是人類本性,甚至變成一種虛偽的行為,為人生擾亂底原因。生民之所以不得休息,隻在壽、名、位、貨。有這四事才會畏鬼、畏人、畏威、畏刑,因而失掉“天民”底樂趣。所以任自然以全生命,應是人生底理想。
楊朱曰:人肖天地之類,懷五常之性,有生之最靈者,人也。人者,爪牙不足以供守衛,肌膚不足以自捍禦,趨走不足以逃利害,無毛羽以禦寒暑,必將資物以為養,性任智而不恃力。故智之所貴,存我為貴;力之所賤,侵物為賤。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物非我有也,既有,不得而去之。身固生之主,物亦養之主,雖全生身,不可有其身,雖不去物,不可有其物。有其物,有其身,是橫私天下之身,橫私天下之物,其唯聖人乎?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久矣?此之謂至入者也。
楊朱是極端的歡樂主義者,其所謂樂是官能的。生盡,歡樂也盡,生死不能避,當聽其“自生自死”(《力命》),因為“理無不死”底原故。“生非貴之所能存,身非愛之所能厚”,故當於生時盡其歡,榮辱富貴禮義,都要舍棄。這些都是使人不歡底。“生民之不得休息,為四事故:一為壽,二為名,三為位,四為貨。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之謂遁人也。可殺可活,製命在外。不逆命,何羨壽?不矜貴,何羨名?不要勢,何羨位?不貪富,何羨貨?此之謂順民也。”楊朱這種思想已改變了道家節欲養生底態度。一般道家以為任官能底欲求,適足以傷生,而他卻無顧忌,視生死為不足輕重。保存生命是不得已的事,一切享受隻求“從心而動,不違自然”,“從性而遊,不逆萬物”便可以。
楊子以後,附和他底學說底很多,走極端底,便流入放縱色食自暴自棄底途徑。《荀子·非十二子篇》中所舉底它囂、魏牟,恐怕是楊朱一派底道家。它囂底為人不可考。魏牟為魏公子,公元前三四三年,魏克中山,以其地封他。他底著作《公子牟》四篇,《漢書·藝文誌》列入道家,今已不傳。《列子·仲尼篇》記他對樂正子輿為公孫龍辯解。《莊子·讓王篇》記他與瞻子底問答,但也不能詳知他底思想。《讓王篇》記:
中山公子牟謂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
瞻子曰:重生。重主則較利。
中山公子牟曰:雖知之未能勝也。
瞻子曰:不能自勝,則從神無惡乎。不能自勝,而強不從者,此之謂重傷。重傷之人,無壽類矣。
這一段話也出於《呂氏春秋·審為篇》,可以參照。我們從文裏,知道公子牟有隱遁之願而不能絕利祿之情。瞻子或即瞻何,其生平也不明,或者也是楊朱底同論者。 丙 列子
列子是與鄭繆公同時底人,比老子稍後,年代大約也在西曆紀元前四百年左右。他底事跡也不詳明。《呂氏春秋·季秋紀·審己篇》記他曾受關尹底教示。而《莊子》裏所記底事都不盡可靠,寧可看為寓言。《漢書·藝文誌》道家之部有《列子》八卷,現在的傳本恐怕不是原書。在《天瑞》中子列子言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一節,明是從《易緯·乾鑿度》引出。這些名詞,除太易外,都是道家底術語。太初或泰初見於《莊子》底《天地》、《知北遊》、《列禦寇》諸篇。太素見於《淮南》底《原道訓》、《俶真訓》、《覽冥訓》、《精神訓》等篇。太易是《易緯》所獨有。《易緯》是王莽時代底書,而《易》與道家思想結合,在魏晉間極其流行。《湯問篇》記“火浣之布”及蓬萊三山外底岱輿、員嶠二山。火浣布初見於魏文帝底《典論》。《史記》雖載蓬萊,但沒記其事跡。晉王嘉《拾遺記》所列三山,與《列子》同;書中也記岱輿、員嶠二山。《湯問篇》底仙山恐怕是鈔襲《拾遺記》底。仙鄉底記載,晉代很多。《周穆王篇》底化人或者是從《穆天子傳》申引出來。《穆天子傳》相傳是在汲塚發現底。《仲尼篇》有“西方之人有聖者”,也許是指佛而言。可知今本《列子》有許多部分是從漢到晉羼入底。在漢時,《列子》傳本已有五種。《列子》序錄裏說:“劉向校中書《列子》五篇,與長社尉臣參校讎太常書三篇,太史書四篇,臣向書六篇,臣參書二篇,內外書凡二十篇。以校除複重十二篇,定著八篇,《天瑞》至《說符》。”現存本八篇名目或者仍漢代參校諸本後所定之舊,而其內容多為後世底偽撰。
現存《列子》八篇,與戰國以後底著作很有關係,除《老子》以外,最主要的為《莊子》、《呂氏春秋》、《韓非子》、《淮南子》。壺丘子林與伯昏瞀人同列子底問答,在《列子》裏很多見。列子與壺丘子林底關係見於《莊子·應帝王》、《淮南·精神訓》及《繆稱訓》。《呂覽·下賢篇》有壺丘子林底名字。伯昏瞀人與列子底對答見於《莊子·田子方》及《列禦寇》,《德充符》也提出他底名字。《莊子》底文句見於《列子》底很多,如《天瑞》有《至樂》、《知北遊》底文句,《黃帝》有《逍遙遊》、《達生》、《田子方》、《應帝王》、《列禦寇》、《寓言》、《山木》、《齊物論》底章節。《周穆王篇》中夢與覺底論辯是從《齊物論》底一節發展出來。《湯問》底冥靈、大椿、鯤鵬等,出於《逍遙遊》;黃帝與容成子居空同之上,是脫胎於《在宥》廣成子底放事。《列子》取《呂氏春秋》底文句,如《黃帝篇》中海上之人好漚鳥,《說符篇》中白公與孔子底問答,都從《審應覽·精諭》引出;牛缺底故事是從《孝行覽·必己》而來。《說符篇》中楊朱底話出於《韓非子·說林篇》下。又如《湯問》底共工與女媧底談話出自《淮南子·覽冥訓》與《天文訓》;《說符》底黑牛生白犢故事見於《人間訓》。此外,《道應訓》底文句很多見於《列子》。與《列子》有關係底《莊子》、《呂氏春秋》、《韓非子》、《淮南子》除幾篇原作外,其餘多是漢人作品,在文法上與《荀子》、《韓詩外傳》、《大小戴禮記》、《說苑》請書相同。故知《列子》中有許多部分是漢人所加。《天瑞》、《黃帝》二篇或者保存原本底文句最多,因為這兩篇底文法比其餘六篇較為古奧。列子或者是傳楚國底道家思想底,有些文句可以當作《老子》底解釋看。
《呂氏春秋·不二篇》說“列子貴虛”,在思想方麵比老子底貴柔已較進步。在《天瑞篇》記列於底貴虛論,說:
或謂子列子曰:子奚貴虛?
列子曰:虛者,無貴也。
子列子曰:非其名也,莫如靜,莫如虛。靜也,虛也,得其居矣;取也,與也,失其所矣。事之破 [造字。左邊“石”,右邊“為”],而後有舞仁義者,弗能複也。
粥熊曰:運轉亡已,天地密移,疇覺之哉?故物損於彼者盈於此,成於此者虧於彼。損盈成虧,隨生隨死,往來相接,間不可省,疇覺之哉?凡一氣不頓盡,一形不頓虧,亦不覺其成。不覺其成,不覺其虧,亦如人自生至老,貌色智態,亡日不異,皮膚爪發,隨生隨落,非嬰孩時有停而不易也,間不可覺,俟至後知。
所謂虛是不患得,不患失,任自然轉移,虛靜以處,於是非利害,不為所動。天地密移,雖有損盈成虧,人處其中,毫不覺知。假如杞人憂天地崩墜,身無所寄,因而廢寢忘食;又因人言其不壞,複舍然而喜,這都是不能參得虛字底意義。要到覺得天地壞與不壞底心識不存在我心,那才講得上虛靜。虛便是不覺得,與佛教底覺恰是相反。這“虛”宇,在《老子》(十六章)裏也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要虛靜才能無嗜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不知親已,不知疏物,無愛憎.無利害。《黃帝篇》底故事便是這種思想底闡明。
《列子》裏對於天地底生成,已有明說。《天瑞篇》說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易為未見氣,太初為氣之始,太始為形之始,太素為質之始。具氣形質而未相離,名曰渾淪。易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底存在體。由此變而為一,從一至九,複變為一,是為形始,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易或者是漢以後底人依《易緯》改底,在《列子》它篇不見有易底意思,但《湯問》裏底“無極”與太易底意義很相近,武內先生以為易即《老子》第十四章底夷,夷、易古字通用。總之,《列子》對於宇宙生成底見解是屬於戰國末年流行底說法,不必是創見。
《史記·老子傳》載老子出關時,關尹問道,老子乃作《道德經》五千餘言,他或者是承傳老聃學說底第一代弟子。《呂氏春秋·不二篇》說老、關底學派,以老貴柔,關尹貴清,柔與清底區別,單憑一個字,無論如何不能找出。傳為劉向所上原《關尹子序》也沒將書中大意揭示出來,從“章首皆有‘關尹子曰’四字”至“使人冷冷輕輕,不使人狂”數句,也不能得著什麽意思。《文獻通考》記此序不類劉向文字,恐怕關尹底著作早已佚了。我們從《莊子·天下篇》中可以窺見他底思想底一斑。
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懦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
關尹曰:在已無居,形物自著。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嚐先人,而嚐隨人。
從這幾句看來,前麵“以本為精,以物為粗”等句是老、關共主之說,“在已無居,形物自著”等句是關尹底特說。他們同在處世法上立論,而關尹則主以心不為外物所擾為歸。他底學說是清靜說。在《老子》裏也有主靜底文句(三十七章、五十七章),或者關尹是發揚這論點底人。 乙 楊子
楊子底生平更屬暗昧,現在隻能從《列子》、《莊子》、《韓非子》等書窺見他底學說底大概。《列子·黃帝篇》記楊朱於沛受老聃底教。此外,《荀子》底《非十二子》、《解蔽》,《列子》底《周穆王》、《仲尼》《力命》、《說符》諸篇,《莊子·天下》,《史記·太史公自序》都見楊朱底名字。《呂氏春秋·審分覽·不二》有“陽生貴己”底評,《孟子》、《莊子》也往往有“楊墨”底稱呼。可見他底學說在戰國時代極普遍。《淮南·氾淪訓》說:“兼愛、尚賢、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而楊子非之。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這話與孟子所記底意義相似。《楊朱篇》裏,禽滑釐與楊朱底論辯,也可以看出老、關思想與楊子底關係。文裏記著:
楊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國而隱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體偏枯。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世;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禽子問楊來自: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
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
禽子曰:假濟,為之乎?
楊子弗應。
禽子出,語孟孫陽。孟孫陽曰:子不達夫子之心,吾請言之。有侵若肌膚獲萬金者,若為之乎?
曰:為之。
孟孫陽曰:有斷若一節得一國,子為之乎?
禽子默然有間。
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然則積一毛以成肌膚,積肌膚以成一節,一毛固一體萬分中之一物,奈何輕之乎?
禽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則以子之言問老聃、關尹,則子言當矣;以吾言問大禹、墨翟,則吾言當矣。
孟孫陽因顧與其徒說他事。
從這利己底論辯,禽子直把楊朱底見解列入老、關一流。他底思想,《孟子》評為“為我”,《呂覽》評為“貴己”,在《老子》裏,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七十二章)等等文句都是楊子學說底淵源。人每以楊子為極端的縱欲主義者,但在《楊朱篇》裏找不出這樣底主張。從《淮南子·氾淪訓》“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一句看來,楊子底學說隻是保全性命而已。
楊朱所以主張保全性命,隻因人生不樂,凡有造作,皆足以增加苦痛,不如任其自然更好。《楊朱篇》中揭示他底態度如下。
楊朱曰:百年之壽大齊,得百年者,千無一焉。設有一者,孩抱逮昏老,幾居其半矣;夜眠之所弭,晝覺之所遺,又幾居其半矣;痛疾哀苦,亡失憂懼,又幾居其半矣。量十數年之中,迫逌然而自得,亡介焉之慮者,亦亡一時之中爾。則人之生也奚為哉,奚樂哉?為美厚爾,為聲色爾。而美厚複不可常厭足,聲色不可常玩聞。乃複為刑賞之所禁勸,名法之所進退,遑遑爾競一時之虛譽,規死後之餘榮,偶偶爾慎耳目之視聽,惜身意之是非,徒失當年之至樂,不能自肆於一時,重囚累梏何以異哉!
太古之人,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故從心而動,不違自然,所好當身之娛,非所去也,故不為名所勸;從性而遊,不逆萬物,所好死後之名,非所取也,故不為刑所及。名譽先後,年命多少,非所量也。
同篇又說:
孟孫陽問楊子曰:有人於此,貴生愛身,以蘄不死,可乎?
曰:理無不死?
以蘄久生,可乎?
曰:理無久生。生非貴之所能存,身非愛之所能厚。且久生奚為?五情好惡,古猶今也。四體安危,古猶今也。世事苦樂,古猶今也。變易治亂,古猶今也。既聞之矣,既見之矣,既更之矣,百年猶厭其多,況人生之苦也乎?
孟孫陽曰:若然,速亡愈於久生,則踐鋒刃、入湯火,得所誌吳。
楊子曰:不然。既生則廢而任之,究其所欲,以俟於死。將死則廢而任之,究其所
之,以放於盡。無不廢,無不任,何遽遲速於其間乎?
生雖不樂,但故意去戕賊性命也不必。人能舍棄貪生好利、愛名羨位底心,便是一個至人。常人受這四事所驅使,所以弄得人生越來越壞。楊朱尤其反對儒家所立底仁義道德,以為那都是戕賊人類本性底教訓。天下之美皆歸於舜禹周孔,天下之惡皆歸於桀紂,但四聖生無一日之歡,二凶生有從欲之樂,雖死後有不同的毀譽,究竟同歸於盡,自己一點也不知道。空有其名,於生無補。為人犧牲自己,不過是被名利等所引誘,實在不是人類本性,甚至變成一種虛偽的行為,為人生擾亂底原因。生民之所以不得休息,隻在壽、名、位、貨。有這四事才會畏鬼、畏人、畏威、畏刑,因而失掉“天民”底樂趣。所以任自然以全生命,應是人生底理想。
楊朱曰:人肖天地之類,懷五常之性,有生之最靈者,人也。人者,爪牙不足以供守衛,肌膚不足以自捍禦,趨走不足以逃利害,無毛羽以禦寒暑,必將資物以為養,性任智而不恃力。故智之所貴,存我為貴;力之所賤,侵物為賤。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物非我有也,既有,不得而去之。身固生之主,物亦養之主,雖全生身,不可有其身,雖不去物,不可有其物。有其物,有其身,是橫私天下之身,橫私天下之物,其唯聖人乎?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久矣?此之謂至入者也。
楊朱是極端的歡樂主義者,其所謂樂是官能的。生盡,歡樂也盡,生死不能避,當聽其“自生自死”(《力命》),因為“理無不死”底原故。“生非貴之所能存,身非愛之所能厚”,故當於生時盡其歡,榮辱富貴禮義,都要舍棄。這些都是使人不歡底。“生民之不得休息,為四事故:一為壽,二為名,三為位,四為貨。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之謂遁人也。可殺可活,製命在外。不逆命,何羨壽?不矜貴,何羨名?不要勢,何羨位?不貪富,何羨貨?此之謂順民也。”楊朱這種思想已改變了道家節欲養生底態度。一般道家以為任官能底欲求,適足以傷生,而他卻無顧忌,視生死為不足輕重。保存生命是不得已的事,一切享受隻求“從心而動,不違自然”,“從性而遊,不逆萬物”便可以。
楊子以後,附和他底學說底很多,走極端底,便流入放縱色食自暴自棄底途徑。《荀子·非十二子篇》中所舉底它囂、魏牟,恐怕是楊朱一派底道家。它囂底為人不可考。魏牟為魏公子,公元前三四三年,魏克中山,以其地封他。他底著作《公子牟》四篇,《漢書·藝文誌》列入道家,今已不傳。《列子·仲尼篇》記他對樂正子輿為公孫龍辯解。《莊子·讓王篇》記他與瞻子底問答,但也不能詳知他底思想。《讓王篇》記:
中山公子牟謂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
瞻子曰:重生。重主則較利。
中山公子牟曰:雖知之未能勝也。
瞻子曰:不能自勝,則從神無惡乎。不能自勝,而強不從者,此之謂重傷。重傷之人,無壽類矣。
這一段話也出於《呂氏春秋·審為篇》,可以參照。我們從文裏,知道公子牟有隱遁之願而不能絕利祿之情。瞻子或即瞻何,其生平也不明,或者也是楊朱底同論者。 丙 列子
列子是與鄭繆公同時底人,比老子稍後,年代大約也在西曆紀元前四百年左右。他底事跡也不詳明。《呂氏春秋·季秋紀·審己篇》記他曾受關尹底教示。而《莊子》裏所記底事都不盡可靠,寧可看為寓言。《漢書·藝文誌》道家之部有《列子》八卷,現在的傳本恐怕不是原書。在《天瑞》中子列子言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一節,明是從《易緯·乾鑿度》引出。這些名詞,除太易外,都是道家底術語。太初或泰初見於《莊子》底《天地》、《知北遊》、《列禦寇》諸篇。太素見於《淮南》底《原道訓》、《俶真訓》、《覽冥訓》、《精神訓》等篇。太易是《易緯》所獨有。《易緯》是王莽時代底書,而《易》與道家思想結合,在魏晉間極其流行。《湯問篇》記“火浣之布”及蓬萊三山外底岱輿、員嶠二山。火浣布初見於魏文帝底《典論》。《史記》雖載蓬萊,但沒記其事跡。晉王嘉《拾遺記》所列三山,與《列子》同;書中也記岱輿、員嶠二山。《湯問篇》底仙山恐怕是鈔襲《拾遺記》底。仙鄉底記載,晉代很多。《周穆王篇》底化人或者是從《穆天子傳》申引出來。《穆天子傳》相傳是在汲塚發現底。《仲尼篇》有“西方之人有聖者”,也許是指佛而言。可知今本《列子》有許多部分是從漢到晉羼入底。在漢時,《列子》傳本已有五種。《列子》序錄裏說:“劉向校中書《列子》五篇,與長社尉臣參校讎太常書三篇,太史書四篇,臣向書六篇,臣參書二篇,內外書凡二十篇。以校除複重十二篇,定著八篇,《天瑞》至《說符》。”現存本八篇名目或者仍漢代參校諸本後所定之舊,而其內容多為後世底偽撰。
現存《列子》八篇,與戰國以後底著作很有關係,除《老子》以外,最主要的為《莊子》、《呂氏春秋》、《韓非子》、《淮南子》。壺丘子林與伯昏瞀人同列子底問答,在《列子》裏很多見。列子與壺丘子林底關係見於《莊子·應帝王》、《淮南·精神訓》及《繆稱訓》。《呂覽·下賢篇》有壺丘子林底名字。伯昏瞀人與列子底對答見於《莊子·田子方》及《列禦寇》,《德充符》也提出他底名字。《莊子》底文句見於《列子》底很多,如《天瑞》有《至樂》、《知北遊》底文句,《黃帝》有《逍遙遊》、《達生》、《田子方》、《應帝王》、《列禦寇》、《寓言》、《山木》、《齊物論》底章節。《周穆王篇》中夢與覺底論辯是從《齊物論》底一節發展出來。《湯問》底冥靈、大椿、鯤鵬等,出於《逍遙遊》;黃帝與容成子居空同之上,是脫胎於《在宥》廣成子底放事。《列子》取《呂氏春秋》底文句,如《黃帝篇》中海上之人好漚鳥,《說符篇》中白公與孔子底問答,都從《審應覽·精諭》引出;牛缺底故事是從《孝行覽·必己》而來。《說符篇》中楊朱底話出於《韓非子·說林篇》下。又如《湯問》底共工與女媧底談話出自《淮南子·覽冥訓》與《天文訓》;《說符》底黑牛生白犢故事見於《人間訓》。此外,《道應訓》底文句很多見於《列子》。與《列子》有關係底《莊子》、《呂氏春秋》、《韓非子》、《淮南子》除幾篇原作外,其餘多是漢人作品,在文法上與《荀子》、《韓詩外傳》、《大小戴禮記》、《說苑》請書相同。故知《列子》中有許多部分是漢人所加。《天瑞》、《黃帝》二篇或者保存原本底文句最多,因為這兩篇底文法比其餘六篇較為古奧。列子或者是傳楚國底道家思想底,有些文句可以當作《老子》底解釋看。
《呂氏春秋·不二篇》說“列子貴虛”,在思想方麵比老子底貴柔已較進步。在《天瑞篇》記列於底貴虛論,說:
或謂子列子曰:子奚貴虛?
列子曰:虛者,無貴也。
子列子曰:非其名也,莫如靜,莫如虛。靜也,虛也,得其居矣;取也,與也,失其所矣。事之破 [造字。左邊“石”,右邊“為”],而後有舞仁義者,弗能複也。
粥熊曰:運轉亡已,天地密移,疇覺之哉?故物損於彼者盈於此,成於此者虧於彼。損盈成虧,隨生隨死,往來相接,間不可省,疇覺之哉?凡一氣不頓盡,一形不頓虧,亦不覺其成。不覺其成,不覺其虧,亦如人自生至老,貌色智態,亡日不異,皮膚爪發,隨生隨落,非嬰孩時有停而不易也,間不可覺,俟至後知。
所謂虛是不患得,不患失,任自然轉移,虛靜以處,於是非利害,不為所動。天地密移,雖有損盈成虧,人處其中,毫不覺知。假如杞人憂天地崩墜,身無所寄,因而廢寢忘食;又因人言其不壞,複舍然而喜,這都是不能參得虛字底意義。要到覺得天地壞與不壞底心識不存在我心,那才講得上虛靜。虛便是不覺得,與佛教底覺恰是相反。這“虛”宇,在《老子》(十六章)裏也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要虛靜才能無嗜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不知親已,不知疏物,無愛憎.無利害。《黃帝篇》底故事便是這種思想底闡明。
《列子》裏對於天地底生成,已有明說。《天瑞篇》說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易為未見氣,太初為氣之始,太始為形之始,太素為質之始。具氣形質而未相離,名曰渾淪。易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底存在體。由此變而為一,從一至九,複變為一,是為形始,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易或者是漢以後底人依《易緯》改底,在《列子》它篇不見有易底意思,但《湯問》裏底“無極”與太易底意義很相近,武內先生以為易即《老子》第十四章底夷,夷、易古字通用。總之,《列子》對於宇宙生成底見解是屬於戰國末年流行底說法,不必是創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