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梨花風起正清明:清明四重奏
傳統節日的奧妙:我們怎樣過節 作者:李漢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方還是柳色遙看近卻無,南方卻已嫩柳初染鵝黃色,清明節就要到了。品味這個中國節,在“中國心”底會泛起哀思的悵惘和春天的顫動。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一邊悲悼已故的生命,一邊喜迎新生的生命。且故且新。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邊淚下雨紛紛,一邊花開燦灼灼。且哭且歌。
啊,清明節,你是交織著哀思與生意的節日。
在氣候意義上清明節才是名副其實的春節,把春天的三個大節日都融匯在一起了。
首先是清明,它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在立春後15天、冬至後107天或108天。二十四節氣是考察太陽視運動而定的,與陽曆的關係相對穩定,所以每年清明總在陽曆4月4日或5日。因“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淨明潔(或作‘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其次,寒食節是在冬至後105天,總在清明前二、三天,其時要禁火,隻能冷食,故謂之寒食。火對於遠古人類極其重要,遂有火崇拜,至今我國西南一些少數民族還有隆重的火把節,奧林匹克運動還有火炬傳遞,我們還說“薪火相傳”。鑽木取火伴隨人類很長時間,古代先民因季節不同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例如“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換季改火時要禁火寒食,遂成禮俗。此俗漢之後雖有稍歇,至唐而盛極,因與清明相連而相融。據《唐會要》記載:“開元二十四年(736)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寒食、清明連起來放假,而且具有法定節日的色彩。大曆十二年(777)進一步詔令:“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再次,上巳節是農曆三月三,至今三月三仍是西南許多少數民族的隆重節日,有的就叫它“迎春節”或“祭祖節”。寒食節跟火的關係很密切,上巳節則跟水的關係很密切。很有名的“曲水流觴”源出於水上祭祀。沐浴踏春也是重要習俗,蟄伏一冬之後與大自然擁抱,投入江河洗濯沐浴,孔子和他的弟子都把這看作最快樂的事情。到唐代盛極,杜甫的《麗人行》一開頭就寫:“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當時的曲江池畔仕女雲集熱鬧非常。三月三鄰近清明,也就是在唐代,已完成了與清明、寒食的融合。王維的詩《寒食城東即事》說:“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連詩題,寒食、清明、上巳都融匯一起了。
清明節的內容非常豐富,可以聽到“清明四重奏”:生命清明、家風清明、政治清明、生態清明。而其核心內涵和情感本體是緬懷先人和已故親人,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和人倫情懷的典型表現。它的價值取向是提升生命意義,文化功能是凝聚族群、和諧天人。 生命清明——提升生命的文化
從《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章”可證,至遲在戰國時已有在墓地祭奠先人的習俗。唐代起,百姓越來越多在寒食時節祭墓。白居易《寒食野望吟》“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說明墓祭已是清明寒食共通的習俗了。到晚唐、宋代以後,禁火冷食之俗轉衰,“寒食”之名也漸衰,“清明”之稱逐漸取代之,與此同時,墓祭也成了主要節俗。
人從哪裏來又到哪裏去?這是人類永恒的懸疑,這是潛藏心底的人性本能的叩問。清明時節站在已逝親人墓前或骨灰盒前時,這問題就油然浮現:原先那麽親近的活潑潑的生命到哪兒去了?撫摸親人墓碑、骨灰盒,猶如撫摸親人軀體、靈魂,一麵感受“生死兩茫茫”的悲愴,感念生我育我的恩澤,在生死的感悟中,靈魂震顫,受到洗禮和淨化,同時讓人們停下行色匆匆的人生腳步,佇立麵對死亡,思考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清明節沒有元宵節的喧鬧,沒有端午節的紅火,清明節需要沉下心來,從清明節這本書中傾心領悟生命的意蘊和真諦。自己紀念先人,也希望後人紀念自己。當自己的生命畫上句號後,留下什麽值得後人紀念?
清明節就試圖來處理生與死的聯係、連接、溝通,接觸到對人的終極關懷,是集中體現中華民族的生命精神、最富有生命意識的中華傳統節日。
在中華文化裏,“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是上帝造人,人是娘生父母養的,是祖宗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所以華人特別感恩父母和祖先,所謂“慎終追遠”的“追遠”,就是一代一代追尋上去,追本溯源,尋根問祖,認祖歸宗。這就是尋根意識,敬祖意識,“祖宗崇拜”。在紀念祖先時,古與今,陰與陽,祖先與子孫,精神相融貫,加深了代與代之間相生相養的倫理親情。
中國人不把生命看做孤立的個體,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長鏈,個體生命上承列祖列宗,下接子子孫孫。子子孫孫無窮盡也,所以愚公從不感到生命渺小短促。“萬古人心生意在,又隨桃李一番新。”往前看,我們是由祖先傳遞下來的;往後看,我們的精神傳遞給了子孫。這樣我們的有限生命就變成了無限中的一個環節,隻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完成了生命長鏈中一個環節的作用。而子子孫孫則要“慎終追遠”,“追遠”,就是感念生命長鏈上端的先人。清明節正是“春生”的生命季節,所以要舉行儀式感念賜予生命的先人(和已故親人)。不僅是血脈相傳,而且是精神相承。
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幹儒家思想,是入世的,它總是把人們對彼岸世界的祈求,引導到對此岸世界的經營。把對“天國”、“冥界”的期待,引向現實人生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營造自己身邊和現實社會的人倫和諧。
物質生命有限而無法久存,精神生命卻無限而可以久傳。死後傳留物質不如傳留精神。前者易腐,後者恒久。生命之火如何延續?我們的祖先講究“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什麽樣人生的精神能夠流芳千古永垂不朽?古人的回答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了中華民族的人生價值取向。“汗青”就是史書,青史留名就是對人生價值的最大肯定。古代沒有發達的新聞輿論載體和傳播手段,史書成為社會公論的載體和傳播媒體。孟子說“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史官成為社會公論的主持人、公義的維護者。《左傳》記載:春秋時期,齊國權臣崔杼設計殺死齊莊公,自封為相國,他怕史官記下自己的弑君罪名,特地要史官寫下莊公是病死的。而太史伯卻秉筆直書崔杼弑君。崔杼大怒揮劍殺了太史伯,按當時史官由家族世襲的慣例,招其二弟太史仲來寫。麵對死亡的威脅,太史仲仍然秉筆直書。崔杼怒不可遏,又拔劍殺死太史仲,招他倆的三弟太史叔來寫。太史叔視死如歸,平靜地說道,秉筆直書是史家的天職,與其失職,不如就義。崔杼再次怒殺之,令其四弟太史季來寫。太史季很快寫好,崔杼拿起一看,依舊是他弑君之罪。他的暴力權威壓服不了史官的正義。“秉筆直書”的史官和史書,連國君、大臣也害怕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顯現了以《春秋》為傳統的史書,能起到激濁揚清、弘揚道統的作用。可惜其戒懼作用還不夠大,至今都有人因貪小利而失大節,貪眼前而誤千秋,留下曆史穢名;更有甚者,想掩人耳目而變本加厲罪上加罪,終成曆史罪人。清明節可以強化這樣的生命意識:“留取丹心照汗青”,能夠青史留芳名就是對人生價值的最大肯定。為此,我們祖先每朝每代都修史,創造了堪稱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史係列,記錄人的懿行嘉言,留名傳後,發揚優秀精神傳統,成為“三不朽”最好的載體。這種“三不朽”的意念激勵人提升生命價值,延伸精神生命。
清明節緬懷的範圍,現已拓展到緬懷革命先烈,還可以再擴及先賢英傑,包括民族英雄、傑出曆史人物。他們是先人中的佼佼者,彰顯了生命的崇高價值,是“三不朽”的實例。愛祖國從愛家鄉開始,鄉先賢是家鄉的曆史和山川風物的靈魂,祖國的大小城鄉遍布英傑的足跡。筆者家在福州的三坊七巷,老屋周圍數百米內,不僅有民族英雄林則徐,革命烈士林覺民,而且有近現代先賢嚴複、冰心。清明時節可以組織青少年到英傑陵園、墓地、紀念碑、紀念館、故居、遺跡瞻仰,舉行入隊、入團、成年禮等儀式。這些都是非常生動具體的人生觀教育和中華文化精神熏陶,許多人的立誌就是從崇仰鄉先賢開始的,崇仰先賢提升了人們的生命品格。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古人把它置於“三不朽”的首位,就從這方麵說也是有道理的。通過清明節的緬懷,獲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傳承。 家風清明——注重人倫的文化
重視人倫情感,是中華文化對人類文明最突出的貢獻之一。著名文化學家柳詒徵在1924年說過:“西方立國在宗教,東方立國在人倫。”“立國”雲雲姑不具論,筆者這裏隻取他道出了中國的特點:特重人倫。曾經流傳這樣的幽默故事:以大象為論題令各國人作文,德國人寫“大象的思維”,法國人寫“大象的情愛”,華人則寫“大象的倫常”。一幢各族雜居的大樓失火了,某族人忙於背出錢袋,法國人立即搶救情人,華人則奮不顧身地背出老父母。這種談資是否準確姑不具論,同樣筆者這裏隻取它道出了華人的特點:特重人倫情義。
清明節就是凸顯華人人倫情懷的節日。
我們華人沒有共同信仰的宗教,而普遍有崇奉祖先和天地的敬天法祖意識。在中華文化裏,人是祖宗一代一代傳下來的,而死後如果有魂靈的話,也不離開家庭,而是世世代代地堅守住家庭,護佑著子子孫孫,至少逢年過節必回家與子孫團聚、接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傳統家庭家裏都設祖宗的牌位,讓祖宗有個位置,至少反映自己心裏有先人的位置;逢年過節要上供,至少是反映自己不忘先人。筆者到台灣看到三個親戚家裏都有祖宗牌位,令人十分感動。大陸農村家庭,過去常設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近來趨向於更新為“天地國親師”的牌位。許多家庭把先人遺像掛在家中的固定位置,代替傳統的牌位,表達敬天法祖的觀念和對先人的哀思孝心。
在舊時的傳統社會裏,現實的有限世界與虛擬的無限世界之間,需有精神溝通的平台,清明節是彰顯這種文化意識的典禮,於是種種儀式和活動,遂應需而出現。
有許多精神性的因素,相沿成習,假托“非唯物主義”甚或“非科學”的方式來表達,我們要體察其合理的內核,揚棄其不合適的方式,創新運化,而不要籠統目以“迷信”把孩子和汙水一起潑掉。
華人的基於天地人一體(天人合一)的觀念而形成的對天地的敬畏和“祖宗情結”(祖宗崇拜),構成“天地國親師”的感念,過年和清明都感念祖宗,他們不僅傳衍物質生命(人類自我生產),而且傳承精神生命祖德家風,讓血緣倫理薪火相傳。在“祖先有靈”的非科學方式裏,表達的是感恩祖先的合理內核。
“祖宗基業不可丟”,否則“愧對列祖列宗”;做得好,可以“光宗耀祖”,“告慰祖宗”。“祖國”是祖宗所在的國家,家國一體,祖宗情結是華人愛族、愛國的深層精神元素,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內在黏合劑。造成家庭文化有負麵作用的曆史環境和人為因素已基本消失,現在應當重建新型的家庭文化。
二戰之前,歐洲學者曾經探討,世界四大古文明為何隻有中國文明屹立至今?結論“可能是中國人特別重視家教”。確實,中華民族的家教文化非常發達,家訓、家誡、家規、家範、家誥、家書、弟子規、誡子書、治家格言等等,載體繁多,需用心梳理總結,這裏先講一下家譜。
國史的容量畢竟有限,於是又創造了史乘文化係列:大者有國家的正史、斷代史;中者有府、州、縣各級的地方誌書;小者到了社會的細胞家庭,有族譜、家譜,還有個人傳記、行狀、墓誌,都記錄人的懿行嘉言,留名傳後。一般人進不了國史、方誌,也可以在自己家族文化中留下道德精神,積澱成家風祖德,與血統一起傳留後代子子孫孫,綿延不斷。傳統的家譜、行第譜,經過改造是個容量很大的載體,可以滿足每家每戶的需要,可以記載每個平民百姓的懿行嘉言,使之流芳後代,成為家庭的文化傳統,借以激勵生人,教育子孫。許多老同誌寫下回憶錄,也起同樣作用。
像春節、清明節這樣的傳統節日,正是進行家庭文化建設的契機。借家譜這個載體,人們可以把個體生命置於祖輩代代相傳的生命長鏈之中,作為長鏈的一環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找到精神安頓。不忘往者,激勵生者,培養來者。紀念先人同時也是希望後人不忘自己、紀念自己,這種意念也就會激勵自己,提升生命價值,延伸精神生命。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古人把它置於“三不朽”的首位,也成為家風家教的首重。通過清明節的緬懷先人,不僅獲得生死情感的宣泄,而且促進道德生命的傳承。幾年前筆者就呼籲要借重清明等傳統節日,建設家庭文化。這不僅是傳承家風的需要,而且是中華民族重振倫理道德的需要。因為:
第一,重振倫理道德必須接地氣,貼近百姓生活。不要天馬行空,要從百姓的日用倫常抓起,重視每家每戶的家庭倫理道德建設。所以,不僅要有“頂層設計”,而且要有接地氣的“底層設計”、“分層設計”。
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係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
第二,重振倫理道德必須續根脈,繼承傳統美德。不搞移栽另種,要與傳統美德的根脈相銜接才能成活。必須激活潛藏人們心中的傳統美德的基因,喚醒傳統美德的記憶。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
主流媒體正在熱議家風,這確是個傳統人倫文化積澱在當下現實中的激活點,也是思想道德建設貼近生活貼近百姓的連接點,怪不得會引起廣泛的關注。我們可以趁勢在清明節再加一把火,讓人倫文化家庭文化建設之火燒得更旺。
對於人倫文化家族文化及其載體,過去有所顧忌,一忌封建族權作祟,二忌迷信色彩。如今,已基本鏟除封建族權的根,翻不起大浪,負麵作用已大大減弱而正麵作用可以大大發揮。清明節的種種儀式和載體,由於傳自科學不發達的時代,其中確有“非唯物”、“非科學”的載體和方式,這就需要我們“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工作。就以祭祖而言,也不是簡單地恢複原狀,而是有所揚棄有所發展。錢文忠說:
以我們吳越錢氏為例,近年已經恢複了祭祖時奉頌《錢氏家訓》的儀式。為了便於今人記誦,古老的《錢氏家訓》采用了新的形式,分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四章。“個人”章強調“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家庭”章強調“父母伯叔孝敬歡愉,妯娌弟兄和睦友愛”;“社會”章強調“信交朋友,惠普鄉鄰”;“國家”章強調“執法如山,守身如玉”等等。
家庭文化建設,近年有許多新創造。子孫共撰紀念先人的文字匯集成書,代代相傳,已有許多好事例。例如張瑞生自述其“家書”:
《懷念與感悟》是我們家自費出版的一本書,記敘了父母辛勞一生、艱苦奮鬥的故事。
成書的想法來源於一餐年夜飯。前年大年三十,看著桌上的美味佳肴,我想起早已離開人世的雙親,不由感慨萬千。我以兄長的身份站起來對弟弟們說:父親辭世整整十年,母親辭世16年,這麽長時間,一大家人平安祥和,10個孫輩有7個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我們每人寫一篇文章,記述二老當年為撫養子女所經曆的艱難困苦,讓我們的後代更好地了解農民的品德、勤勞、智慧、毅力,傳承發揚,為國效力。
與我一樣,在《懷念與感悟》成書的過程中,幾個兄弟也不知流了多少眼淚,在懷念中傷感,在感悟中升華,都更加對今天我們擁有的幸福生活充滿感激與珍惜之情。
我們一大家幾十口人回到延川縣王家河村祖墳前祭奠父母。我寫的開場白不到300字,大家聽得熱淚盈眶;大哥宣讀祭文時老淚縱橫,心髒病複發,有驚無險。四弟在介紹《懷念與感悟》成書經過時,數度哽咽。《懷念與感悟》是前人留給後人的精神遺產,我家的“家書”抵萬金啊!
寸家祠堂“知恩報恩”匾
清明節的儀式、載體、方式方法正與時俱進地發展著,而其核心內涵和情感本體始終是緬懷和感恩。西方的感恩節宗教色彩很濃,感恩主、感恩神。中華清明節也有感恩情懷:感恩賜予我們生命的先人和居於生命鏈條上端的列祖列宗以及為民族造福的先烈先賢,感恩養育人類的天地大自然。在感恩情懷中追求生與死的精神溝通、天與人的和諧。筆者在和順的寸家祠堂看到趙樸初先生題清明的匾額就是“知恩報恩”。 政治清明——介子文化的特質
我國傳統節日,絕大部分都是感自然節律而設,孕人文精神而豐。最早的起源都是感受自然的節律,順天應時而設。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地孕育了人文精神而豐富起來。這種人文內涵常常以人物故事為載體而獲得廣泛傳播。介子推和屈原是典型:一個代表寒食清明,一個代表端午;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一個在山,一個在水;一個死於火,一個死於水。介子推跟寒食清明的關係,很值得我們了解。
相傳春秋戰國時,晉獻公和妃子驪姬為了讓小兒子奚齊繼位,就設計逼太子申生自殺。公子重耳,為避害而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隻剩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綿山地方,關於介子推的資源非常豐富,地方上比較強調介子推的忠、孝、信、義這些方麵。這些方麵固然很好,但是從介子推故事的特質來說,有兩點特別值得我們現在加以彰顯。一個是他功成不受賞。重耳在流亡危難之時,他把自己腿上肉割下來煮熟給重耳吃,救重耳一命,據傳重耳感動地說:“我定要好好報答你。”介子推坦然回答:“我不求任何報答,隻希望你日後成為一位清明的國君。”果然,當公子重耳當上了國君後,他不但不撈官撈財,相反,功成不受賞,背了老母親躲到綿山去,而且那麽堅決,你放火燒山逼我出來做官受賞,我也不出來,寧可活活被燒死。傳說就是因為紀念他,以後此日不舉火,大家都寒食,遂成寒食節。他成了功不受賞美德的一個典型。
更值得我們彰顯的是如下故事:晉文公下令舉火燒山,留一條路讓介子推出山。燒了三天三夜,終不見介子推出來。火熄後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安葬遺體時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裏好像有什麽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麵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複清明。
傳說中的介子推遺詩,出自誰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確實反映了曆代人們的普遍願望,短短八句就三囑“清明”,可以成為清明節的價值取向。猶如屈原之與端午節,端午本無“愛國”的內涵,隻因與屈原掛上鉤,而屈原按照現代的解讀是愛國詩人,於是端午節也就有了愛國的含義。介子推之與清明節何嚐不可如此?如上所述他的精神特質正在“清明”,代表了名實相副的“清明”精神。猶如端午節推重屈原一樣,清明節也應大張旗鼓地推重介子推。如果屈原定格為高潔人格和愛國精神,那麽介子推可定格為不受富貴誌在清明。政治清明,不僅是古代人的宿願,而且是當代人的訴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宣示,要“深入推進反腐倡廉製度建設”。這也應當是清明文化的內涵。 生態清明——提倡環保的文化
我國大部分地區到清明時節,就告別嚴冬,迎來生機勃發萬物生長的春天,這是農耕的重要時機,清明是提醒農民春耕春種的節氣。大量農諺在提醒甚至告誡人們:“清明下種,穀雨栽秧”;“清明不撒種,哪有五穀生”;“種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穀雨緊相連,浸種春耕莫遲延”……這表現了我國傳統節日體係的特點和優點:與大自然的節律保持一致、與生態環境保持和諧。
清明的本義就在生態“清淨明潔”。在天人和諧相應的宇宙觀裏,人們從自然萬物的孕育生長,聯係到人類族群生命的繁衍和個體人生的取向。“太和宇宙”是天人和諧的理想境界。上巳節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反映了人們欲與大自然親近、感受生命和諧的心理需求,也表現了在大自然生機勃發之際對生命化機的尊重、張揚生命活力的願望。
清明節是在精神上溝通生與死、陽與陰的一個虛擬文化平台,人們一方麵要祭奠亡人以通“陰間”,另一方麵也要迎春遊樂以順陽氣。清明、上巳兩節相鄰,清明郊外上墳後順便踏青,也就等於過了上巳節,這也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節吧。於是從唐代開始,寒食、清明便日益與上巳融合在一起了,元稹《寒食日》“今年寒食好風流,此日一家同出遊”,和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表現了這種情景。一些名畫如隋代展子虔《遊春圖》、唐代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等都描繪了春遊的盛況。這種親近自然的節俗已為現在的郊遊熱所繼承。
為了順應清明時節陽氣上升、萬物萌動之理,人們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迎春健身活動,如蕩秋千、放風箏、蹴鞠、拔河、鬥雞等等。
除民間傳說的插柳為介子推母子招魂的緣起外,古人認為柳樹得春氣之先機,陽氣最盛,“插柳”、“戴柳”可避疫驅邪,後來又發展出“插柳留春”的文化意蘊。由“插柳柳成行”的風習發展為清明節植樹的習俗。清明正值萬物複蘇、踏青郊遊的大好春光,也是春耕春種、插柳戴柳的適宜季節。很自然地,清明插柳之風發展為植樹造林之舉。孫中山先生把植樹造林當作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來推動。為紀念他,其忌日3月12日被定為植樹節。其實,孫中山的意願是將植樹節放在清明節的,在他生前有一段時間也就是這麽做的。按孫中山倡議1915年北洋政府正式頒布以清明節為植樹節。1984年北京市定的“全民義務植樹日”即在清明節前後。當時清明尚無假日,所以放在四月的第一個星期天。從2008年起由筆者首議的清明放假已被采納,四月的第一個星期天已連進清明節中,可以很方便地把植樹節、環保節落戶在清明節。2011年《殯葬綠皮書》也指出:鑒於植樹節與清明節在時間上前後相繼,在內涵上相互關聯,可以考慮將植樹節和清明節結合起來,將全民義務植樹活動與生態殯葬文化習俗嫁接整合,使植樹與清明聯姻,實現祭掃、踏青、植樹有機結合,因地製宜推廣生態葬(又叫環保葬或綠色葬)。這是當年的重要環保舉措。
綠色殯葬就是環保的表現。前國家主席李先念,遺囑自己逝後實行樹葬。後來很多人仿效,將親人的骨灰撒在樹下,或者擇址撒下骨灰再種上一棵樹,在樹旁立標誌紀念已故親人。當人們發現,在清明播下的希望種子,幾度春秋後,鬱鬱蔥蔥的滿目綠意彌漫過來時,會感到生命之樹長青,那就是留住了春天,也留住了生命。
在樹葬帶動下,一些地方的幹部和群眾紛紛興起綠色祭掃行動。如黑龍江不少農場自1999年起每到清明節,人們就會手拎鐵鍬、水桶,帶上樹苗、花籽到山上的墓地,栽種一株“萬年青”和撒些花籽代替焚燒紙錢,用四季常青的鬆柏和五顏六色的鮮花陪伴和祭奠已故的親人。
人類隻有一個地球。保護生態環境,是當今人類共同麵臨的嚴重問題。任重道遠,路途艱難,我們至今沒有從“人類中心論”中走出來,生態環境正在加速惡化。走出人類困境,需要中華智慧“天人合一”觀念,需要在清明節提倡生態環保。
於今,如2014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所言:“霧霾天氣範圍擴大,環境汙染矛盾突出……必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向汙染宣戰”,“各級政府和全社會都要進一步積極行動起來”。我們的清明節俗應當由“插柳留春”、“植樹擴春”,發展為“環保護春”,讓清明節成為生態環保節,努力實現生態的“清淨明潔”。
當越來越多的人在清明時節參與植樹、環保活動時,植樹留春、環保護春的新節俗也就形成了。
啊,清明節,你是思親報本惜春正命的節日。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一邊悲悼已故的生命,一邊喜迎新生的生命。且故且新。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邊淚下雨紛紛,一邊花開燦灼灼。且哭且歌。
啊,清明節,你是交織著哀思與生意的節日。
在氣候意義上清明節才是名副其實的春節,把春天的三個大節日都融匯在一起了。
首先是清明,它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在立春後15天、冬至後107天或108天。二十四節氣是考察太陽視運動而定的,與陽曆的關係相對穩定,所以每年清明總在陽曆4月4日或5日。因“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淨明潔(或作‘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其次,寒食節是在冬至後105天,總在清明前二、三天,其時要禁火,隻能冷食,故謂之寒食。火對於遠古人類極其重要,遂有火崇拜,至今我國西南一些少數民族還有隆重的火把節,奧林匹克運動還有火炬傳遞,我們還說“薪火相傳”。鑽木取火伴隨人類很長時間,古代先民因季節不同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例如“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換季改火時要禁火寒食,遂成禮俗。此俗漢之後雖有稍歇,至唐而盛極,因與清明相連而相融。據《唐會要》記載:“開元二十四年(736)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寒食、清明連起來放假,而且具有法定節日的色彩。大曆十二年(777)進一步詔令:“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再次,上巳節是農曆三月三,至今三月三仍是西南許多少數民族的隆重節日,有的就叫它“迎春節”或“祭祖節”。寒食節跟火的關係很密切,上巳節則跟水的關係很密切。很有名的“曲水流觴”源出於水上祭祀。沐浴踏春也是重要習俗,蟄伏一冬之後與大自然擁抱,投入江河洗濯沐浴,孔子和他的弟子都把這看作最快樂的事情。到唐代盛極,杜甫的《麗人行》一開頭就寫:“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當時的曲江池畔仕女雲集熱鬧非常。三月三鄰近清明,也就是在唐代,已完成了與清明、寒食的融合。王維的詩《寒食城東即事》說:“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連詩題,寒食、清明、上巳都融匯一起了。
清明節的內容非常豐富,可以聽到“清明四重奏”:生命清明、家風清明、政治清明、生態清明。而其核心內涵和情感本體是緬懷先人和已故親人,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和人倫情懷的典型表現。它的價值取向是提升生命意義,文化功能是凝聚族群、和諧天人。 生命清明——提升生命的文化
從《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章”可證,至遲在戰國時已有在墓地祭奠先人的習俗。唐代起,百姓越來越多在寒食時節祭墓。白居易《寒食野望吟》“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說明墓祭已是清明寒食共通的習俗了。到晚唐、宋代以後,禁火冷食之俗轉衰,“寒食”之名也漸衰,“清明”之稱逐漸取代之,與此同時,墓祭也成了主要節俗。
人從哪裏來又到哪裏去?這是人類永恒的懸疑,這是潛藏心底的人性本能的叩問。清明時節站在已逝親人墓前或骨灰盒前時,這問題就油然浮現:原先那麽親近的活潑潑的生命到哪兒去了?撫摸親人墓碑、骨灰盒,猶如撫摸親人軀體、靈魂,一麵感受“生死兩茫茫”的悲愴,感念生我育我的恩澤,在生死的感悟中,靈魂震顫,受到洗禮和淨化,同時讓人們停下行色匆匆的人生腳步,佇立麵對死亡,思考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清明節沒有元宵節的喧鬧,沒有端午節的紅火,清明節需要沉下心來,從清明節這本書中傾心領悟生命的意蘊和真諦。自己紀念先人,也希望後人紀念自己。當自己的生命畫上句號後,留下什麽值得後人紀念?
清明節就試圖來處理生與死的聯係、連接、溝通,接觸到對人的終極關懷,是集中體現中華民族的生命精神、最富有生命意識的中華傳統節日。
在中華文化裏,“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是上帝造人,人是娘生父母養的,是祖宗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所以華人特別感恩父母和祖先,所謂“慎終追遠”的“追遠”,就是一代一代追尋上去,追本溯源,尋根問祖,認祖歸宗。這就是尋根意識,敬祖意識,“祖宗崇拜”。在紀念祖先時,古與今,陰與陽,祖先與子孫,精神相融貫,加深了代與代之間相生相養的倫理親情。
中國人不把生命看做孤立的個體,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長鏈,個體生命上承列祖列宗,下接子子孫孫。子子孫孫無窮盡也,所以愚公從不感到生命渺小短促。“萬古人心生意在,又隨桃李一番新。”往前看,我們是由祖先傳遞下來的;往後看,我們的精神傳遞給了子孫。這樣我們的有限生命就變成了無限中的一個環節,隻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完成了生命長鏈中一個環節的作用。而子子孫孫則要“慎終追遠”,“追遠”,就是感念生命長鏈上端的先人。清明節正是“春生”的生命季節,所以要舉行儀式感念賜予生命的先人(和已故親人)。不僅是血脈相傳,而且是精神相承。
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幹儒家思想,是入世的,它總是把人們對彼岸世界的祈求,引導到對此岸世界的經營。把對“天國”、“冥界”的期待,引向現實人生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營造自己身邊和現實社會的人倫和諧。
物質生命有限而無法久存,精神生命卻無限而可以久傳。死後傳留物質不如傳留精神。前者易腐,後者恒久。生命之火如何延續?我們的祖先講究“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什麽樣人生的精神能夠流芳千古永垂不朽?古人的回答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了中華民族的人生價值取向。“汗青”就是史書,青史留名就是對人生價值的最大肯定。古代沒有發達的新聞輿論載體和傳播手段,史書成為社會公論的載體和傳播媒體。孟子說“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史官成為社會公論的主持人、公義的維護者。《左傳》記載:春秋時期,齊國權臣崔杼設計殺死齊莊公,自封為相國,他怕史官記下自己的弑君罪名,特地要史官寫下莊公是病死的。而太史伯卻秉筆直書崔杼弑君。崔杼大怒揮劍殺了太史伯,按當時史官由家族世襲的慣例,招其二弟太史仲來寫。麵對死亡的威脅,太史仲仍然秉筆直書。崔杼怒不可遏,又拔劍殺死太史仲,招他倆的三弟太史叔來寫。太史叔視死如歸,平靜地說道,秉筆直書是史家的天職,與其失職,不如就義。崔杼再次怒殺之,令其四弟太史季來寫。太史季很快寫好,崔杼拿起一看,依舊是他弑君之罪。他的暴力權威壓服不了史官的正義。“秉筆直書”的史官和史書,連國君、大臣也害怕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顯現了以《春秋》為傳統的史書,能起到激濁揚清、弘揚道統的作用。可惜其戒懼作用還不夠大,至今都有人因貪小利而失大節,貪眼前而誤千秋,留下曆史穢名;更有甚者,想掩人耳目而變本加厲罪上加罪,終成曆史罪人。清明節可以強化這樣的生命意識:“留取丹心照汗青”,能夠青史留芳名就是對人生價值的最大肯定。為此,我們祖先每朝每代都修史,創造了堪稱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史係列,記錄人的懿行嘉言,留名傳後,發揚優秀精神傳統,成為“三不朽”最好的載體。這種“三不朽”的意念激勵人提升生命價值,延伸精神生命。
清明節緬懷的範圍,現已拓展到緬懷革命先烈,還可以再擴及先賢英傑,包括民族英雄、傑出曆史人物。他們是先人中的佼佼者,彰顯了生命的崇高價值,是“三不朽”的實例。愛祖國從愛家鄉開始,鄉先賢是家鄉的曆史和山川風物的靈魂,祖國的大小城鄉遍布英傑的足跡。筆者家在福州的三坊七巷,老屋周圍數百米內,不僅有民族英雄林則徐,革命烈士林覺民,而且有近現代先賢嚴複、冰心。清明時節可以組織青少年到英傑陵園、墓地、紀念碑、紀念館、故居、遺跡瞻仰,舉行入隊、入團、成年禮等儀式。這些都是非常生動具體的人生觀教育和中華文化精神熏陶,許多人的立誌就是從崇仰鄉先賢開始的,崇仰先賢提升了人們的生命品格。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古人把它置於“三不朽”的首位,就從這方麵說也是有道理的。通過清明節的緬懷,獲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傳承。 家風清明——注重人倫的文化
重視人倫情感,是中華文化對人類文明最突出的貢獻之一。著名文化學家柳詒徵在1924年說過:“西方立國在宗教,東方立國在人倫。”“立國”雲雲姑不具論,筆者這裏隻取他道出了中國的特點:特重人倫。曾經流傳這樣的幽默故事:以大象為論題令各國人作文,德國人寫“大象的思維”,法國人寫“大象的情愛”,華人則寫“大象的倫常”。一幢各族雜居的大樓失火了,某族人忙於背出錢袋,法國人立即搶救情人,華人則奮不顧身地背出老父母。這種談資是否準確姑不具論,同樣筆者這裏隻取它道出了華人的特點:特重人倫情義。
清明節就是凸顯華人人倫情懷的節日。
我們華人沒有共同信仰的宗教,而普遍有崇奉祖先和天地的敬天法祖意識。在中華文化裏,人是祖宗一代一代傳下來的,而死後如果有魂靈的話,也不離開家庭,而是世世代代地堅守住家庭,護佑著子子孫孫,至少逢年過節必回家與子孫團聚、接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傳統家庭家裏都設祖宗的牌位,讓祖宗有個位置,至少反映自己心裏有先人的位置;逢年過節要上供,至少是反映自己不忘先人。筆者到台灣看到三個親戚家裏都有祖宗牌位,令人十分感動。大陸農村家庭,過去常設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近來趨向於更新為“天地國親師”的牌位。許多家庭把先人遺像掛在家中的固定位置,代替傳統的牌位,表達敬天法祖的觀念和對先人的哀思孝心。
在舊時的傳統社會裏,現實的有限世界與虛擬的無限世界之間,需有精神溝通的平台,清明節是彰顯這種文化意識的典禮,於是種種儀式和活動,遂應需而出現。
有許多精神性的因素,相沿成習,假托“非唯物主義”甚或“非科學”的方式來表達,我們要體察其合理的內核,揚棄其不合適的方式,創新運化,而不要籠統目以“迷信”把孩子和汙水一起潑掉。
華人的基於天地人一體(天人合一)的觀念而形成的對天地的敬畏和“祖宗情結”(祖宗崇拜),構成“天地國親師”的感念,過年和清明都感念祖宗,他們不僅傳衍物質生命(人類自我生產),而且傳承精神生命祖德家風,讓血緣倫理薪火相傳。在“祖先有靈”的非科學方式裏,表達的是感恩祖先的合理內核。
“祖宗基業不可丟”,否則“愧對列祖列宗”;做得好,可以“光宗耀祖”,“告慰祖宗”。“祖國”是祖宗所在的國家,家國一體,祖宗情結是華人愛族、愛國的深層精神元素,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內在黏合劑。造成家庭文化有負麵作用的曆史環境和人為因素已基本消失,現在應當重建新型的家庭文化。
二戰之前,歐洲學者曾經探討,世界四大古文明為何隻有中國文明屹立至今?結論“可能是中國人特別重視家教”。確實,中華民族的家教文化非常發達,家訓、家誡、家規、家範、家誥、家書、弟子規、誡子書、治家格言等等,載體繁多,需用心梳理總結,這裏先講一下家譜。
國史的容量畢竟有限,於是又創造了史乘文化係列:大者有國家的正史、斷代史;中者有府、州、縣各級的地方誌書;小者到了社會的細胞家庭,有族譜、家譜,還有個人傳記、行狀、墓誌,都記錄人的懿行嘉言,留名傳後。一般人進不了國史、方誌,也可以在自己家族文化中留下道德精神,積澱成家風祖德,與血統一起傳留後代子子孫孫,綿延不斷。傳統的家譜、行第譜,經過改造是個容量很大的載體,可以滿足每家每戶的需要,可以記載每個平民百姓的懿行嘉言,使之流芳後代,成為家庭的文化傳統,借以激勵生人,教育子孫。許多老同誌寫下回憶錄,也起同樣作用。
像春節、清明節這樣的傳統節日,正是進行家庭文化建設的契機。借家譜這個載體,人們可以把個體生命置於祖輩代代相傳的生命長鏈之中,作為長鏈的一環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找到精神安頓。不忘往者,激勵生者,培養來者。紀念先人同時也是希望後人不忘自己、紀念自己,這種意念也就會激勵自己,提升生命價值,延伸精神生命。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古人把它置於“三不朽”的首位,也成為家風家教的首重。通過清明節的緬懷先人,不僅獲得生死情感的宣泄,而且促進道德生命的傳承。幾年前筆者就呼籲要借重清明等傳統節日,建設家庭文化。這不僅是傳承家風的需要,而且是中華民族重振倫理道德的需要。因為:
第一,重振倫理道德必須接地氣,貼近百姓生活。不要天馬行空,要從百姓的日用倫常抓起,重視每家每戶的家庭倫理道德建設。所以,不僅要有“頂層設計”,而且要有接地氣的“底層設計”、“分層設計”。
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係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
第二,重振倫理道德必須續根脈,繼承傳統美德。不搞移栽另種,要與傳統美德的根脈相銜接才能成活。必須激活潛藏人們心中的傳統美德的基因,喚醒傳統美德的記憶。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
主流媒體正在熱議家風,這確是個傳統人倫文化積澱在當下現實中的激活點,也是思想道德建設貼近生活貼近百姓的連接點,怪不得會引起廣泛的關注。我們可以趁勢在清明節再加一把火,讓人倫文化家庭文化建設之火燒得更旺。
對於人倫文化家族文化及其載體,過去有所顧忌,一忌封建族權作祟,二忌迷信色彩。如今,已基本鏟除封建族權的根,翻不起大浪,負麵作用已大大減弱而正麵作用可以大大發揮。清明節的種種儀式和載體,由於傳自科學不發達的時代,其中確有“非唯物”、“非科學”的載體和方式,這就需要我們“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工作。就以祭祖而言,也不是簡單地恢複原狀,而是有所揚棄有所發展。錢文忠說:
以我們吳越錢氏為例,近年已經恢複了祭祖時奉頌《錢氏家訓》的儀式。為了便於今人記誦,古老的《錢氏家訓》采用了新的形式,分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四章。“個人”章強調“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家庭”章強調“父母伯叔孝敬歡愉,妯娌弟兄和睦友愛”;“社會”章強調“信交朋友,惠普鄉鄰”;“國家”章強調“執法如山,守身如玉”等等。
家庭文化建設,近年有許多新創造。子孫共撰紀念先人的文字匯集成書,代代相傳,已有許多好事例。例如張瑞生自述其“家書”:
《懷念與感悟》是我們家自費出版的一本書,記敘了父母辛勞一生、艱苦奮鬥的故事。
成書的想法來源於一餐年夜飯。前年大年三十,看著桌上的美味佳肴,我想起早已離開人世的雙親,不由感慨萬千。我以兄長的身份站起來對弟弟們說:父親辭世整整十年,母親辭世16年,這麽長時間,一大家人平安祥和,10個孫輩有7個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我們每人寫一篇文章,記述二老當年為撫養子女所經曆的艱難困苦,讓我們的後代更好地了解農民的品德、勤勞、智慧、毅力,傳承發揚,為國效力。
與我一樣,在《懷念與感悟》成書的過程中,幾個兄弟也不知流了多少眼淚,在懷念中傷感,在感悟中升華,都更加對今天我們擁有的幸福生活充滿感激與珍惜之情。
我們一大家幾十口人回到延川縣王家河村祖墳前祭奠父母。我寫的開場白不到300字,大家聽得熱淚盈眶;大哥宣讀祭文時老淚縱橫,心髒病複發,有驚無險。四弟在介紹《懷念與感悟》成書經過時,數度哽咽。《懷念與感悟》是前人留給後人的精神遺產,我家的“家書”抵萬金啊!
寸家祠堂“知恩報恩”匾
清明節的儀式、載體、方式方法正與時俱進地發展著,而其核心內涵和情感本體始終是緬懷和感恩。西方的感恩節宗教色彩很濃,感恩主、感恩神。中華清明節也有感恩情懷:感恩賜予我們生命的先人和居於生命鏈條上端的列祖列宗以及為民族造福的先烈先賢,感恩養育人類的天地大自然。在感恩情懷中追求生與死的精神溝通、天與人的和諧。筆者在和順的寸家祠堂看到趙樸初先生題清明的匾額就是“知恩報恩”。 政治清明——介子文化的特質
我國傳統節日,絕大部分都是感自然節律而設,孕人文精神而豐。最早的起源都是感受自然的節律,順天應時而設。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地孕育了人文精神而豐富起來。這種人文內涵常常以人物故事為載體而獲得廣泛傳播。介子推和屈原是典型:一個代表寒食清明,一個代表端午;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一個在山,一個在水;一個死於火,一個死於水。介子推跟寒食清明的關係,很值得我們了解。
相傳春秋戰國時,晉獻公和妃子驪姬為了讓小兒子奚齊繼位,就設計逼太子申生自殺。公子重耳,為避害而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隻剩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綿山地方,關於介子推的資源非常豐富,地方上比較強調介子推的忠、孝、信、義這些方麵。這些方麵固然很好,但是從介子推故事的特質來說,有兩點特別值得我們現在加以彰顯。一個是他功成不受賞。重耳在流亡危難之時,他把自己腿上肉割下來煮熟給重耳吃,救重耳一命,據傳重耳感動地說:“我定要好好報答你。”介子推坦然回答:“我不求任何報答,隻希望你日後成為一位清明的國君。”果然,當公子重耳當上了國君後,他不但不撈官撈財,相反,功成不受賞,背了老母親躲到綿山去,而且那麽堅決,你放火燒山逼我出來做官受賞,我也不出來,寧可活活被燒死。傳說就是因為紀念他,以後此日不舉火,大家都寒食,遂成寒食節。他成了功不受賞美德的一個典型。
更值得我們彰顯的是如下故事:晉文公下令舉火燒山,留一條路讓介子推出山。燒了三天三夜,終不見介子推出來。火熄後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安葬遺體時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裏好像有什麽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麵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複清明。
傳說中的介子推遺詩,出自誰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確實反映了曆代人們的普遍願望,短短八句就三囑“清明”,可以成為清明節的價值取向。猶如屈原之與端午節,端午本無“愛國”的內涵,隻因與屈原掛上鉤,而屈原按照現代的解讀是愛國詩人,於是端午節也就有了愛國的含義。介子推之與清明節何嚐不可如此?如上所述他的精神特質正在“清明”,代表了名實相副的“清明”精神。猶如端午節推重屈原一樣,清明節也應大張旗鼓地推重介子推。如果屈原定格為高潔人格和愛國精神,那麽介子推可定格為不受富貴誌在清明。政治清明,不僅是古代人的宿願,而且是當代人的訴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宣示,要“深入推進反腐倡廉製度建設”。這也應當是清明文化的內涵。 生態清明——提倡環保的文化
我國大部分地區到清明時節,就告別嚴冬,迎來生機勃發萬物生長的春天,這是農耕的重要時機,清明是提醒農民春耕春種的節氣。大量農諺在提醒甚至告誡人們:“清明下種,穀雨栽秧”;“清明不撒種,哪有五穀生”;“種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穀雨緊相連,浸種春耕莫遲延”……這表現了我國傳統節日體係的特點和優點:與大自然的節律保持一致、與生態環境保持和諧。
清明的本義就在生態“清淨明潔”。在天人和諧相應的宇宙觀裏,人們從自然萬物的孕育生長,聯係到人類族群生命的繁衍和個體人生的取向。“太和宇宙”是天人和諧的理想境界。上巳節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反映了人們欲與大自然親近、感受生命和諧的心理需求,也表現了在大自然生機勃發之際對生命化機的尊重、張揚生命活力的願望。
清明節是在精神上溝通生與死、陽與陰的一個虛擬文化平台,人們一方麵要祭奠亡人以通“陰間”,另一方麵也要迎春遊樂以順陽氣。清明、上巳兩節相鄰,清明郊外上墳後順便踏青,也就等於過了上巳節,這也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節吧。於是從唐代開始,寒食、清明便日益與上巳融合在一起了,元稹《寒食日》“今年寒食好風流,此日一家同出遊”,和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表現了這種情景。一些名畫如隋代展子虔《遊春圖》、唐代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等都描繪了春遊的盛況。這種親近自然的節俗已為現在的郊遊熱所繼承。
為了順應清明時節陽氣上升、萬物萌動之理,人們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迎春健身活動,如蕩秋千、放風箏、蹴鞠、拔河、鬥雞等等。
除民間傳說的插柳為介子推母子招魂的緣起外,古人認為柳樹得春氣之先機,陽氣最盛,“插柳”、“戴柳”可避疫驅邪,後來又發展出“插柳留春”的文化意蘊。由“插柳柳成行”的風習發展為清明節植樹的習俗。清明正值萬物複蘇、踏青郊遊的大好春光,也是春耕春種、插柳戴柳的適宜季節。很自然地,清明插柳之風發展為植樹造林之舉。孫中山先生把植樹造林當作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來推動。為紀念他,其忌日3月12日被定為植樹節。其實,孫中山的意願是將植樹節放在清明節的,在他生前有一段時間也就是這麽做的。按孫中山倡議1915年北洋政府正式頒布以清明節為植樹節。1984年北京市定的“全民義務植樹日”即在清明節前後。當時清明尚無假日,所以放在四月的第一個星期天。從2008年起由筆者首議的清明放假已被采納,四月的第一個星期天已連進清明節中,可以很方便地把植樹節、環保節落戶在清明節。2011年《殯葬綠皮書》也指出:鑒於植樹節與清明節在時間上前後相繼,在內涵上相互關聯,可以考慮將植樹節和清明節結合起來,將全民義務植樹活動與生態殯葬文化習俗嫁接整合,使植樹與清明聯姻,實現祭掃、踏青、植樹有機結合,因地製宜推廣生態葬(又叫環保葬或綠色葬)。這是當年的重要環保舉措。
綠色殯葬就是環保的表現。前國家主席李先念,遺囑自己逝後實行樹葬。後來很多人仿效,將親人的骨灰撒在樹下,或者擇址撒下骨灰再種上一棵樹,在樹旁立標誌紀念已故親人。當人們發現,在清明播下的希望種子,幾度春秋後,鬱鬱蔥蔥的滿目綠意彌漫過來時,會感到生命之樹長青,那就是留住了春天,也留住了生命。
在樹葬帶動下,一些地方的幹部和群眾紛紛興起綠色祭掃行動。如黑龍江不少農場自1999年起每到清明節,人們就會手拎鐵鍬、水桶,帶上樹苗、花籽到山上的墓地,栽種一株“萬年青”和撒些花籽代替焚燒紙錢,用四季常青的鬆柏和五顏六色的鮮花陪伴和祭奠已故的親人。
人類隻有一個地球。保護生態環境,是當今人類共同麵臨的嚴重問題。任重道遠,路途艱難,我們至今沒有從“人類中心論”中走出來,生態環境正在加速惡化。走出人類困境,需要中華智慧“天人合一”觀念,需要在清明節提倡生態環保。
於今,如2014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所言:“霧霾天氣範圍擴大,環境汙染矛盾突出……必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向汙染宣戰”,“各級政府和全社會都要進一步積極行動起來”。我們的清明節俗應當由“插柳留春”、“植樹擴春”,發展為“環保護春”,讓清明節成為生態環保節,努力實現生態的“清淨明潔”。
當越來越多的人在清明時節參與植樹、環保活動時,植樹留春、環保護春的新節俗也就形成了。
啊,清明節,你是思親報本惜春正命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