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國情圓中秋月
傳統節日的奧妙:我們怎樣過節 作者:李漢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七夕是星節;中秋是月節,是以圓月為標誌的月節,是富有詩意的傳統節日,寄寓著華人團圓、圓滿的夢想,積澱著華人團圓的心理訴求、圓滿的精神追求。 從祭月到賞圓月
提到中秋節,就聯想到月亮。中華民族有自己獨特的月亮文化。遠古時期的先民,白天看到太陽,夜晚看到月亮,月亮與人的關係比現在密切得多。月亮崇拜很早就有,人類看著月出月落,月缺月圓,一種神秘的力量支配著大地,心生敬畏。中國講陰陽,月亮稱為太陰,與太陽分別成為陰陽兩極的代表。遠古先民感到太陽、太陰支配著我們的生活,產生崇拜。中國周朝就有祭月的儀式。《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祭月的習俗綿延不絕,現在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時候帝王祭月的場所。祭月擴至民間,有廣泛的拜月習俗。
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們對月亮神秘敬畏的心理減淡,欣賞的態度逐步加強。長期的農耕社會,使中華民族對月亮自古以來就有細致的體察、詩意的感受、哲理的感悟。你看,陽曆的15日月不必圓;而華人的農曆,每月十五總是月圓,正月十五元宵、七月十五中元、八月十五中秋,都是傳統大節。太陽總是圓的,而月亮陰晴圓缺,變化不居,華人很細致地名之為:朔——望——晦;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月牙兒、一鉤新月、一輪滿月。古時沒有日曆,有了也不普及,廣大農民以觀月象數日子。
有聯為證:
天上月圓,地下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日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唐代賞月已很興盛,李白就是最傑出的明月詩人:“床前明月光”、“舉杯邀明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我寄愁心與明月”……相傳連他妹妹都名叫李月圓,一個兒子叫明月奴,甚或他自己的生命也獻予撈月。
在欣賞中人們發現“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正在秋季三個月的正中間,從天文學上說秋分時太陽光線垂直照射到赤道上,一天的晝與夜等長。古時祭月是在秋分,但秋分多不是滿月時,而農曆八月十五是最接近秋分點的一個滿月之日,且秋高氣爽,天清雲淡,夜空如洗,月亮又大又圓又亮,於是中秋節就選擇了八月十五。
這時正是秋收季節。秋收,是一年勞動的成果,是來年生活的憑靠。麵對五穀豐登,瓜果滿枝滿架,真是,中天一輪月,秋野萬裏香,人的心情最好,“十二度圓皆好看,最團圓夜是中秋”。到唐代中秋節就正式形成了,中秋賞圓月逐漸成為全民族的習俗。近年,西安連年舉辦“祭月大典”,按照盛唐時期的祭月儀式進行,上香祭月後還有湖麵賞月、巨型月餅分嚐、荷燈祈福、大型歌舞《嫦娥奔月》表演等,讓人感受中秋華典的傳統韻味、華夏文明的魅力和風采。
中國人親近大自然,喜歡登高臨水,合稱登臨,引起了諸多思緒、詩情,出了很多好詩。賞月亦然,登高人近月,臨水月近人。相較而言,重陽節多登高,中秋賞月多臨水。古人認為“月之精生水”,水月關係至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生明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江清月近人,月亮在水麵上,好像用手可以撈到,傳說李白不就是撈月而溺水嗎?賞月勝景也多在水邊。比如西湖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北京的盧溝橋頭有乾隆的禦碑“盧溝曉月”。前些年盧溝橋下水幹涸了,現在已恢複了盧溝曉月的勝景。
中國人把賞月跟欣賞大自然的山水之興連接在一塊了,徜徉於山水和清風明月之間,這是親近自然,調節身心,陶冶人生,與自然相通相融的很好的文化傳統。“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因為愛惜花,春天起得特別早,要欣賞姹紫嫣紅;因為愛月,夜裏睡得很遲,依戀著碧空皓月。這是中國人對大自然的親近,中國人的休閑。現在旅遊業興,把傳統的山水之好跟賞月的雅興結合起來,可以開展賞月專線遊,可以評比賞月勝景(2014年就評選了十大賞月勝景),這是中秋非常好的活動。在傳統節日中,中秋節是饒有詩意的佳節。
中國人很早就觀察到月亮往往是以7和7的倍數作為一個周期的。潮汐是跟著月亮漲落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據說從正常中線的位置漲到最高的位置是7天,從中線的位置落到最低潮的位置又是7天。這是太陰的周期。太陰相對於地上的人是女性,女為陰,婦女有一些生理現象也是以7和7的倍數作為周期的。月亮跟女性的關係非常密切,不是陽剛的美而是陰柔的美,被親切地稱為月姊、月姑、月娘。
跟西方狂歡節的格調不同,中秋節的格調不是狂放火爆的,而是恬靜清雅的,抒情的。傳說唐明皇遊月宮,見城樓門匾上寫著“廣寒清虛之府”,稱月宮為“廣寒宮”,京劇《貴妃醉酒》裏,楊貴妃自比廣寒宮的嫦娥,稱月亮是“冰輪”、“玉兔”。你瞧,呈現的多是“寒”、“冰”、“玉”、“清”這樣的意境,我們要找回並學會欣賞中秋節這種美。2014年中秋中央電視台15(音樂)頻道和書畫頻道都舉辦融匯詩、書、畫、樂的“賞月雅集”,表現出這種努力。 嫦娥故事的審美選擇
中國人對月亮懷著特有的文化心理,它是構成中華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一種元素。這種元素,或說基因,在遠古的神話傳說中就已萌發。
中國節的形成和發展有這樣的規律:本來是起源於對自然,對氣候物候的一種體悟,產生了一種“節點”,發展中必不斷融入人文的內涵,注入人文情愫。這表現在兩個方麵,首先是加進了許多想象的人文故事,如月亮,它本來是自然界的一種物態,人們加進想象的人文故事,而且這故事也在文化選擇中不斷演變發展。家喻戶曉的嫦娥奔月的傳說就經曆了演變的過程:
中華民族早有“後羿射日”的神話,又與“嫦娥奔月”的神話聯係起來,產生了美妙的傳說故事。相傳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人們難耐高溫。後羿神弓,射掉了九個太陽,剩一個太陽,使溫度適宜。後羿從王母娘娘處得到一顆靈藥,據說,如果二人分享俱可長生不老;如果一人獨食即可升天成仙。後羿既舍不得拋下心愛的妻子嫦娥自己一個人上天,也不願妻子嫦娥一個人上天而把自己留在人間。所以他把靈藥帶回家後就擱起來。就是從嫦娥如何對待靈藥開始,前後產生了許多不同“版本”的差異,概括起來至少有三大類。
《全上古文》輯東漢張衡《靈憲》記載了較早的“嫦娥化蟾”的傳說:“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嫦娥遂托身於月,是為蟾蜍。”嫦娥偷吃靈藥升月變成蛤蟆,在月宮中搗藥,日子寂寞清苦。所以李商隱曾有詩感歎:“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陳陶也有詩說嫦娥:“孀居應寂寞,搗藥青冥愁。”
蟾、蟾蜍,在古代紋飾中並不少見,殷商青銅器上就有蟾蜍紋,戰國至魏晉,蟾蜍一直被認為是神物,有辟邪功能,甚至被作為幸福的象征。1972年考古出土的馬王堆漢墓一號,是漢初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夫人辛追的墓,墓葬時間略晚於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墓中有幅t形帛畫,最上端描繪的是天國的景象,其代表物:一邊是金烏代表太陽,另一邊是對月宮的描繪,在月亮上有一隻體形碩大的蟾蜍,蟾蜍口中含著一棵靈芝。月亮之下,有一美麗的女子正朝著月亮緩緩升起。可見還是以蟾蜍代表月亮。三號墓出土的同類帛畫也是以蟾蜍代表月亮。正是基於此觀念,月亮被稱為“蟾宮”。“蟾宮折桂”被用以喻稱古代士子秋試登科乃至仕途得誌。
但在後世的審美中癩蛤蟆畢竟不美,嫦娥竊藥背夫也不善,與月亮的美好形象不諧調,於是就有了為嫦娥翻案的版本:後羿功成身貴專橫無道,百姓不堪其苦,嫦娥不忍後羿擁藥長生而長期統治百姓,因而作了吞藥的自我犧牲,升月後不是變成癩蛤蟆而是變成玉兔。
這麽一來固然完善了嫦娥形象,但卻損毀了後羿形象,這樣的後羿也就不值得眷戀團圓了。於是又有第三類版本,也是六朝後最流行的版本:
後羿立下蓋世神功,不少人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趁後羿不在,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威逼嫦娥交出靈藥。危急之時嫦娥當機立斷,取出靈藥一口吞了下去。吞下藥,嫦娥身子立時飄離地麵、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她眷戀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月仙。
後羿傍晚回家,知情後悲痛欲絕。他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那晚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後羿急忙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最愛吃的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著自己的嫦娥。這天正是八月十五。
百姓聞知,也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團圓吉祥。從此,拜月的中秋節漸成民俗。
這個嫦娥奔月的故事以絢麗的色彩塑造了美和善統一的嫦娥,讓她作月亮的形象代表,這是審美提升的結果,也是文化選擇下的創造。這個嫦娥美則美矣,但升月後卻留下不能團圓的遺憾,人們讚其美麗賢淑,又憐其孤棲寂寞。李白在《古朗月行》裏就說:“陰精(指嫦娥)此淪惑,去去不足觀。”在《把酒問月》裏又好心地問:“嫦娥孤棲與誰鄰?”北宋晏殊說:“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一直到毛澤東都在說“寂寞嫦娥舒廣袖”。
與上述李白和晏殊的詩句相呼應,嫦娥有個鄰居“吳剛伐桂”:月亮裏有一棵桂花樹,桂花樹下有一個吳剛,因他在學仙時有過失,被罰到月亮上來砍桂花樹,什麽時候把桂樹砍倒了,罰期就滿了。吳剛砍一下這樹受一點傷,但馬上就愈合了,隨砍隨愈合,任憑吳剛怎麽砍,桂樹總也砍不倒,從而顯現出這棵月桂的仙氣,月亮也因此有了“桂宮”、“桂魄”的別名,“蟾宮折桂”也由此而出。桂花為中秋流丹溢香,堪稱中秋節的節花。毛澤東的詞提到的“吳剛捧出桂花酒”,也是中秋名飲。但吳剛伐桂之無盡期,恰襯托出嫦娥寂寞之無盡期。
與嫦娥為鄰的還有“玉兔搗藥”。這隻玉兔也有多種多樣的傳說故事,她也是一種月精、月魂,也被用作月亮的代稱,《貴妃醉酒》裏不就有“玉兔東升”嗎。她怎麽來的?一種故事說她咬住嫦娥的裙子,隨嫦娥升到月中。她幹嘛總在搗藥?她是代替嫦娥搗藥,是不是想再製一顆仙藥,讓後羿吃了也升到月中與嫦娥團圓?北京傳說,這位兔兒爺搗了藥,還到北京走街串巷布醫施藥,所以過中秋節時,人們有的用泥塑造出一個兔兒爺的形象,有的在月光紙上顯現兔兒爺的形象,這成了民間的一種藝術品,成了中秋節的一種節令吉祥物,成了節日的一種標誌。
嫦娥奔月表現了古人的一種夢想:人可以登月,可以飛天。前蘇聯第一次登月成功時發表的文告裏就提到中國古代嫦娥奔月的理想。我們現在一步步來實現。我們中國登月衛星就叫嫦娥一號、二號……不僅可以登月,而且可以返回,嫦娥可以回家團圓。在那邊幫助的還有玉兔號月球車。 圓月意象與團圓心理
中國人一方麵對月亮賦予了很多人文的故事,已如前述。另一方麵,中國人出於自己特有的文化心理,賦予中秋節濃重的人倫情思,寄托著團圓的心理祈願。
中華文化是倫理型的文化,源於大自然節律的節日,人們總要充實進社會倫理的內涵。八月中秋的月亮是圓的,中華民族非常重視“圓”,兩千多年前的墨子就在世界上第一個給出“圓”的定義:“圓,一中同長也。”這個“圓”在中國人可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幾何圖形,而是積澱著許多人文意蘊。在古代中國人的想象裏,天是圓的,圓是完整的,周全的,沒有缺欠,所以叫圓滿。圓滿就是十分完整、完善、完備。天是完整無缺的,天不能漏,不能破,如果有一塊缺口,女媧就要去補天。在中國人的深層觀念裏,圓,合,和,是內在地相通相融的,屬於同一個文化心理結構。圓則合,合則圓;圓則和,和則圓。圓滿是合一和諧的。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中,月亮圓滿的時候也希望人間圓滿。圓滿體現在人間,首先就是團圓,“月滿人圓”。中秋節,天上月圓,地上人圓,花好月圓人團圓。團圓是天倫之圓,夫妻團圓、親人團圓,骨肉情深,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安享天倫之樂,這在中國人的幸福指數中占有重要位置。團圓是生活的一種願景,願意看到的生活狀態。團圓成為中華兒女追求的生命情調、生命境界。這是中華民族曆久以來養成的民族心理,這種文化心理是華人的心理特征之一。外國人望月的時候,有沒有像華人這樣想到團圓,想到故鄉、親朋?他們沒有。西方人見圓月有的會想起“狼人”、“吸血鬼”的傳說故事。這就是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差異。我們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我們中華民族對月亮曆久以來有這麽多的文化積澱,我們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接受了這種文化積澱,形成文化心理,我們看到月亮,就會想到家庭,想到故鄉,想到親友。中華的月亮文化注滿了濃濃的人倫情義。
古時沒有通訊衛星、信息衛星,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中天的皓月就可以起到中介衛星的作用,就可以引發感應、傳情遞意,心有明月一點通,不僅可以引發不同地域上的橫向感通,而且可以引發不同時間上的縱向感通。
從縱向的時間維度看,月亮縱覽古今,穿越時光通道,可以勾起往昔的回憶、故鄉的回憶。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婦孺皆能背誦,中國人從孩提時,就不僅看到月亮,而且就把歌頌月亮的詩、月亮的故事、連帶對月亮的感情,在心裏栽種得很深很深。明月、故鄉都栽在心田裏了,一輩子都忘不了。月光是輕柔的,好像一隻溫柔的手,牽引著中國的兒童,讓他跟著嫦娥姑姑一起遊月宮。月亮是朦朧的,這種朦朧美的意境,伴隨著中國的兒童,度過如夢如幻的快樂童年,涵養著中華民族的月亮情結。所以長大成人後,仍覺得“月是故鄉明”,把月亮跟故鄉,跟親情、鄉情、友情、愛情聯結起來。
從橫向的空間維度看,月光普照大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輪明月升起來了,天涯共此時,中華兒女即便遠在他鄉異域、分散在天涯海角,麵對共同的皓月,都會怦然心動,都會產生心靈感應,產生心理的共振共鳴,形成心理凝聚,“千裏共嬋娟”。這是文化積澱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這是文化認同、民族認同的深層心理元素。這樣的天涯“共”此時,是一種文化的“共”認同,民族的“共”認同,隻有有中華文化底蘊的、有中華文化心理的中華兒女,才有這種“共”,在千裏之外,麵對共同的一輪明月,共嬋娟,共思念故鄉、故人,共同對月亮傾訴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念之情,這是中華兒女共同的文化心態。這種文化心態越是遠在他鄉異國表現得越明顯。
中國人麵對中秋皓月,仿佛麵對可以傾訴衷腸的神秘密友,任何隱秘的心理訴求和期盼,都可以向她傾吐,托她傳遞(“明月千裏寄相思”),請她代表(“月亮代表我的心”),希望得到她的護佑。中秋節是中華兒女共有的精神家園,中秋月是中華兒女共同的摯友。2014年中央電視台中秋十小時直播《萬家邀明月一起過中秋》特別節目,就以“思鄉”、“念家”、“傳家”為主線,並進行“全家福”行動。互聯網上推出“中秋月亮直播活動”,在線即可觀看北京、台北、烏魯木齊、拉薩、上海、深圳兩岸六地為代表的家鄉月升空美景,吸引了數十萬網友的在線關注。
中華民族的這種團圓意識是很寶貴的。團圓是一種群體意識,中國的倫理很講究群體,講究整體性,講究對整體的義務。你看團圓,如果意識中隻是自己一個人,一個個體我在這裏自圓自足,有什麽團圓不團圓呢?團圓不是一個人,團圓是有個群體,是我跟我的親人,我的家庭,我的朋友,我周圍的人團圓。這種群體意識,造成了中國人的一種整體感、集體的觀念,一種人倫的責任感。
中秋節的主題是人月雙圓,所以叫團圓節。我們向來講天下一家,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團圓擴大到全民族的團圓,這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元素。我們講“國家”,家國一體,國是擴大了的家。國家的團圓就叫金甌無缺,金甌是圓的,沒有缺欠,代表領土完整統一。團圓,成了這種家國觀念生成的心理元素,愛家愛國的家國情懷的深層心理結構。這種深層心理結構是民族凝聚力的一種結構形態,是民族凝聚力的深層的心理依據,也是我們今天努力圓中國夢的一種精神資源。在我們中華兒女的心理深層,總覺得我們的國家需要各民族大團結,領土完整,國家統一,這才是圓團,這才是圓滿。這種大團圓心態,是我們民族的性格,民族的心理特點。連我們的戲劇,我們的文學作品,都喜歡大團圓的結局。不能把大團圓的心理狀態當作落後的、保守的意識,當作一種劣根性來批判。當然,我們肯定團圓的心理元素和結構,並非肯定一切勉強以團圓作結的作品。牽強的、落套的大團圓作品,那是它們自己創作的缺點,不能歸咎於團圓意識。我們要積極地引導好、發揮好團圓心理結構的正能量,使之成為建設和諧社會的精神資源,從而通過中秋節慶促進家庭幸福、社會和諧、民族凝聚、國家統一。 月光下的天人哲思
忙碌的人生旅途,在夜晚停下腳步,佇足休憩。寧靜而朦朧的月夜,讓人澄思靜慮,自由遐想,有“靜夜思”的特殊功效。
人們在敬畏拜月、融情賞月的同時萌發了天人之哲思。從曆史長空來看,“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月亮盈而虧,虧而複盈,永遠照耀在曆史的長空。月亮永久而人生短暫,人生能不能像月亮那樣生生不息?引發哲人對宇宙奧秘、對人生真諦的沉思,引發了內心深處對生命來源與歸宿的深思。
屈原在《天問》中發出“夜光何德,死則又育”之問。李白《把酒問月》“青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從“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寫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蘇東坡承屈原、李白,寫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中華月亮文化中的人倫情思和天人哲思熔於一爐,爐火純青。
詞前小序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子由即蘇轍。蘇軾和蘇轍是一對情深意篤的兄弟,蘇軾每到一個地方,都有詩文寄給蘇轍。蘇軾原在杭州任通判,因為蘇轍在濟南做官,所以他特地請求北徙,來到密州,就是現在的山東諸城任職,雖然兩個地方相隔不遠,但是兄弟倆還是好久不能見麵,蘇轍在詞中是作為不能團聚的親人的代表。詞人以“大醉”的醉態思維,模糊了天人之間的界限、物我之間的界限,天上與人間、月亮與詞人,相融相通,渾然一體,構成奇思奇問,成就了冠絕群詩的中秋詞。
劈頭就發出奇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潛背景是:明月和月宮都是仙界,是亙古恒久而無需也無從紀年的。無需問而偏要扣問,這是醉了?——這是“究天人之際”的哲思。
緊接著,“我欲乘風歸去”,“歸”,我本來就應是天界的仙人,但我還不願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裏暗用嫦娥奔月的典故,反襯我還留戀人間,盡管人間有許多缺憾。
下片,緊緊扣住一個“圓”、一個“共”字發抒。月光“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猶如攝像機或探照燈,先在樓閣間搜尋作者,沒找到。放低角度鑽進窗戶搜尋,終於找到了這個因思念親人而無眠之詞人蘇軾。“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你找我幹嗎?你該不會也因情銜恨吧,怎麽總以團之月撩撥不團圓之人?——天人相應,天上月圓,人間團圓。而現在是月圓人不團圓。其間反差越大,思念之苦越深!所以,這裏對圓月的怨詞、責詞,表達的正是思親的情深、情苦。這是一種憾恨。如何排解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解鈴還需係鈴月,由圓月撩起的還得由圓月來解釋。月亮也並不總是圓的,她的陰晴圓缺,周而複始,代表著一種造化流轉的輪回,人能融入其中,也就參入日月造化之永恒,讚天地之化育。這麽一想,天人合一,人間之悲歡離合,又有什麽可歎的呢?這是天上人間共同的應然規律,自古皆然,不可超越,應當淡然處之,融入其中,共享明月之美,這是人生的一種精神寄托。而可以超越的是人的精神狀態。精神如能超越,親朋即使離而未合,也可通過共賞嬋娟而情意相通。這是更高級的神通。達此境界,健康也可以長久些,彼此都可以更長久地共賞這輪明月,共參造化、共享天人間的美好。
從月的自然規律,體悟到人的生存規律,提升為人生哲理:珍惜生命,共享美好。正如《易經·說卦傳》所說的“窮理盡性以至於命”。這首詞精致地體現了中華月亮文化的精蘊,可以作為中秋節的節歌。 全球華人共賞圓月
中秋,我們中華民族有共同的習俗,各地也有自己地方獨特的一些習俗,同中有異,異中有共同,共同的是中華文化的根。
中秋節最普遍的習俗是吃月餅,天上月圓,地上人圓,桌上餅圓,圓圓的月餅負載著人月雙圓的美意。合家團圓分食月餅,這是一種溫馨的儀式。全家多少人,月餅就分切成多少份,每人都是團圓的組成部分,都安享自己的一份。如果有人缺席,他(她)的一份就被保存起來,盼著遊子歸來享用。這裏享用的絕不僅是月餅的滋味,更重要的是親情的滋味,這種親情濃得化不開,長久地貯存在心中,而不是停留在口舌。家製月餅、分享月餅、饋贈月餅的過程,就是表達愛、傳遞愛、感受愛的過程。小小的月餅正因為承載著大大的愛的信息,所以才令人愉悅欣賞;輕輕的月餅正因為浸潤著重重的情的份量,所以才令人刻骨銘心。就是這種愛的信息,情的份量,積儲心中,才積澱成民族心理。所以,過我們傳統節日需要投入情感,有許多事兒,你注入感情以後它的意義就不一樣了,如果隻是見餅不見情,那就可能會覺得老吃月餅沒意思。如果在吃月餅的過程中,以人倫深情領悟:父親怎麽采購月餅,母親怎麽切月餅,怎麽分月餅,此中如何體現著父親母親的愛,領悟了就會動心入性。
我們看朱自清寫的《背影》,他送父親走遠了,這種背影本很平常,但這裏麵的一舉一動浸透著父親對他的深情,他看著父親的背影,體悟到父親的摯愛,油然產生兒子對父親的熱愛,這過程精致地體現了親子之愛的感悟,使這紙短短的《背影》成為傳世之作。傳統節日對人心的熏陶、陶冶,也是這樣,你必須用心去體驗,用心去感悟,這個傳統節日才有意思。
各地區、各民族過節的習俗異趣紛呈,多姿多彩,但萬變不離中華文化的基本性格,聚中華兒女的心,鑄中華兒女的魂。
中秋之夜,漢族有些地方有“摸秋”、“偷”人家瓜菜的有趣節俗,這緣自“討彩頭”的心理。土家族也有,湖南侗族則叫“偷月亮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擇自己心愛後生的園圃去采摘瓜菜,還要有意大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在海峽對岸的台灣,也有未婚少女在中秋夜偷菜的習俗,“偷著蔥,嫁好尪;偷著菜,嫁好婿”。在中秋月下,人們不僅祈福祝願,而且還要測一測自己的命運。閩南和台灣婦女有一種中秋節俗,叫“聽香”:婦女點香禮拜後,留心聽別人的談話和歌唱,以此“口彩”來占卜自己的未來。南京等地有“走月”的習俗,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都賞心悅目。台灣高山族則在日月潭邊,在中秋的銀色月光下玩起“托球舞”的遊戲。海峽兩岸各族兄弟姐妹都在共同享受共同的中秋。
三百多年前鄭成功的部隊在廈門過中秋時所盛行的一種玩會餅博狀元的遊戲,稱為“博餅”。隨著鄭成功收複台灣,三百多年來“博餅”在台灣也很流行,這是中秋月餅習俗的延展。在馬來西亞的華人,新世紀以來創造出有關月餅的好幾項“世界紀錄”:2001年的“世界最大月餅”、2002年的“最長月餅”、2003年的“最高月餅”、2004年的“最大走馬燈月餅”,到2005年適逢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他們又別出心裁耗資八萬馬幣特製一艘名為“鄭和一號”的“月餅船”,以一千八百公斤月餅食材製成,可謂壯觀。據統計,中秋節一天馬來西亞華人吃掉超過一億馬幣的月餅。一位華人議員說,論總量馬來西亞絕對吃不過中國,但講“人均”,世界絕比不過馬來西亞。我想,他們之吃月餅,也是一種文化的認同,民族的認同,表現中華兒女的情感。中華兒女在世界各地都開展不同的活動,用不同的方式過共同的中秋節,表達共同的中國心、中華情。
中秋節,全球華人在舉頭望月時,思念我們自己的親族,自己的祖邦,自己中華綿長的文化曆史。今人不見古時月,古月依舊照今人。月光是恒久的,中秋節也是恒久的。恒久的中秋節代代相傳。
提到中秋節,就聯想到月亮。中華民族有自己獨特的月亮文化。遠古時期的先民,白天看到太陽,夜晚看到月亮,月亮與人的關係比現在密切得多。月亮崇拜很早就有,人類看著月出月落,月缺月圓,一種神秘的力量支配著大地,心生敬畏。中國講陰陽,月亮稱為太陰,與太陽分別成為陰陽兩極的代表。遠古先民感到太陽、太陰支配著我們的生活,產生崇拜。中國周朝就有祭月的儀式。《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祭月的習俗綿延不絕,現在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時候帝王祭月的場所。祭月擴至民間,有廣泛的拜月習俗。
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們對月亮神秘敬畏的心理減淡,欣賞的態度逐步加強。長期的農耕社會,使中華民族對月亮自古以來就有細致的體察、詩意的感受、哲理的感悟。你看,陽曆的15日月不必圓;而華人的農曆,每月十五總是月圓,正月十五元宵、七月十五中元、八月十五中秋,都是傳統大節。太陽總是圓的,而月亮陰晴圓缺,變化不居,華人很細致地名之為:朔——望——晦;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月牙兒、一鉤新月、一輪滿月。古時沒有日曆,有了也不普及,廣大農民以觀月象數日子。
有聯為證:
天上月圓,地下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日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唐代賞月已很興盛,李白就是最傑出的明月詩人:“床前明月光”、“舉杯邀明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我寄愁心與明月”……相傳連他妹妹都名叫李月圓,一個兒子叫明月奴,甚或他自己的生命也獻予撈月。
在欣賞中人們發現“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正在秋季三個月的正中間,從天文學上說秋分時太陽光線垂直照射到赤道上,一天的晝與夜等長。古時祭月是在秋分,但秋分多不是滿月時,而農曆八月十五是最接近秋分點的一個滿月之日,且秋高氣爽,天清雲淡,夜空如洗,月亮又大又圓又亮,於是中秋節就選擇了八月十五。
這時正是秋收季節。秋收,是一年勞動的成果,是來年生活的憑靠。麵對五穀豐登,瓜果滿枝滿架,真是,中天一輪月,秋野萬裏香,人的心情最好,“十二度圓皆好看,最團圓夜是中秋”。到唐代中秋節就正式形成了,中秋賞圓月逐漸成為全民族的習俗。近年,西安連年舉辦“祭月大典”,按照盛唐時期的祭月儀式進行,上香祭月後還有湖麵賞月、巨型月餅分嚐、荷燈祈福、大型歌舞《嫦娥奔月》表演等,讓人感受中秋華典的傳統韻味、華夏文明的魅力和風采。
中國人親近大自然,喜歡登高臨水,合稱登臨,引起了諸多思緒、詩情,出了很多好詩。賞月亦然,登高人近月,臨水月近人。相較而言,重陽節多登高,中秋賞月多臨水。古人認為“月之精生水”,水月關係至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生明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江清月近人,月亮在水麵上,好像用手可以撈到,傳說李白不就是撈月而溺水嗎?賞月勝景也多在水邊。比如西湖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北京的盧溝橋頭有乾隆的禦碑“盧溝曉月”。前些年盧溝橋下水幹涸了,現在已恢複了盧溝曉月的勝景。
中國人把賞月跟欣賞大自然的山水之興連接在一塊了,徜徉於山水和清風明月之間,這是親近自然,調節身心,陶冶人生,與自然相通相融的很好的文化傳統。“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因為愛惜花,春天起得特別早,要欣賞姹紫嫣紅;因為愛月,夜裏睡得很遲,依戀著碧空皓月。這是中國人對大自然的親近,中國人的休閑。現在旅遊業興,把傳統的山水之好跟賞月的雅興結合起來,可以開展賞月專線遊,可以評比賞月勝景(2014年就評選了十大賞月勝景),這是中秋非常好的活動。在傳統節日中,中秋節是饒有詩意的佳節。
中國人很早就觀察到月亮往往是以7和7的倍數作為一個周期的。潮汐是跟著月亮漲落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據說從正常中線的位置漲到最高的位置是7天,從中線的位置落到最低潮的位置又是7天。這是太陰的周期。太陰相對於地上的人是女性,女為陰,婦女有一些生理現象也是以7和7的倍數作為周期的。月亮跟女性的關係非常密切,不是陽剛的美而是陰柔的美,被親切地稱為月姊、月姑、月娘。
跟西方狂歡節的格調不同,中秋節的格調不是狂放火爆的,而是恬靜清雅的,抒情的。傳說唐明皇遊月宮,見城樓門匾上寫著“廣寒清虛之府”,稱月宮為“廣寒宮”,京劇《貴妃醉酒》裏,楊貴妃自比廣寒宮的嫦娥,稱月亮是“冰輪”、“玉兔”。你瞧,呈現的多是“寒”、“冰”、“玉”、“清”這樣的意境,我們要找回並學會欣賞中秋節這種美。2014年中秋中央電視台15(音樂)頻道和書畫頻道都舉辦融匯詩、書、畫、樂的“賞月雅集”,表現出這種努力。 嫦娥故事的審美選擇
中國人對月亮懷著特有的文化心理,它是構成中華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一種元素。這種元素,或說基因,在遠古的神話傳說中就已萌發。
中國節的形成和發展有這樣的規律:本來是起源於對自然,對氣候物候的一種體悟,產生了一種“節點”,發展中必不斷融入人文的內涵,注入人文情愫。這表現在兩個方麵,首先是加進了許多想象的人文故事,如月亮,它本來是自然界的一種物態,人們加進想象的人文故事,而且這故事也在文化選擇中不斷演變發展。家喻戶曉的嫦娥奔月的傳說就經曆了演變的過程:
中華民族早有“後羿射日”的神話,又與“嫦娥奔月”的神話聯係起來,產生了美妙的傳說故事。相傳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人們難耐高溫。後羿神弓,射掉了九個太陽,剩一個太陽,使溫度適宜。後羿從王母娘娘處得到一顆靈藥,據說,如果二人分享俱可長生不老;如果一人獨食即可升天成仙。後羿既舍不得拋下心愛的妻子嫦娥自己一個人上天,也不願妻子嫦娥一個人上天而把自己留在人間。所以他把靈藥帶回家後就擱起來。就是從嫦娥如何對待靈藥開始,前後產生了許多不同“版本”的差異,概括起來至少有三大類。
《全上古文》輯東漢張衡《靈憲》記載了較早的“嫦娥化蟾”的傳說:“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嫦娥遂托身於月,是為蟾蜍。”嫦娥偷吃靈藥升月變成蛤蟆,在月宮中搗藥,日子寂寞清苦。所以李商隱曾有詩感歎:“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陳陶也有詩說嫦娥:“孀居應寂寞,搗藥青冥愁。”
蟾、蟾蜍,在古代紋飾中並不少見,殷商青銅器上就有蟾蜍紋,戰國至魏晉,蟾蜍一直被認為是神物,有辟邪功能,甚至被作為幸福的象征。1972年考古出土的馬王堆漢墓一號,是漢初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夫人辛追的墓,墓葬時間略晚於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墓中有幅t形帛畫,最上端描繪的是天國的景象,其代表物:一邊是金烏代表太陽,另一邊是對月宮的描繪,在月亮上有一隻體形碩大的蟾蜍,蟾蜍口中含著一棵靈芝。月亮之下,有一美麗的女子正朝著月亮緩緩升起。可見還是以蟾蜍代表月亮。三號墓出土的同類帛畫也是以蟾蜍代表月亮。正是基於此觀念,月亮被稱為“蟾宮”。“蟾宮折桂”被用以喻稱古代士子秋試登科乃至仕途得誌。
但在後世的審美中癩蛤蟆畢竟不美,嫦娥竊藥背夫也不善,與月亮的美好形象不諧調,於是就有了為嫦娥翻案的版本:後羿功成身貴專橫無道,百姓不堪其苦,嫦娥不忍後羿擁藥長生而長期統治百姓,因而作了吞藥的自我犧牲,升月後不是變成癩蛤蟆而是變成玉兔。
這麽一來固然完善了嫦娥形象,但卻損毀了後羿形象,這樣的後羿也就不值得眷戀團圓了。於是又有第三類版本,也是六朝後最流行的版本:
後羿立下蓋世神功,不少人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趁後羿不在,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威逼嫦娥交出靈藥。危急之時嫦娥當機立斷,取出靈藥一口吞了下去。吞下藥,嫦娥身子立時飄離地麵、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她眷戀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月仙。
後羿傍晚回家,知情後悲痛欲絕。他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那晚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後羿急忙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最愛吃的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著自己的嫦娥。這天正是八月十五。
百姓聞知,也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團圓吉祥。從此,拜月的中秋節漸成民俗。
這個嫦娥奔月的故事以絢麗的色彩塑造了美和善統一的嫦娥,讓她作月亮的形象代表,這是審美提升的結果,也是文化選擇下的創造。這個嫦娥美則美矣,但升月後卻留下不能團圓的遺憾,人們讚其美麗賢淑,又憐其孤棲寂寞。李白在《古朗月行》裏就說:“陰精(指嫦娥)此淪惑,去去不足觀。”在《把酒問月》裏又好心地問:“嫦娥孤棲與誰鄰?”北宋晏殊說:“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一直到毛澤東都在說“寂寞嫦娥舒廣袖”。
與上述李白和晏殊的詩句相呼應,嫦娥有個鄰居“吳剛伐桂”:月亮裏有一棵桂花樹,桂花樹下有一個吳剛,因他在學仙時有過失,被罰到月亮上來砍桂花樹,什麽時候把桂樹砍倒了,罰期就滿了。吳剛砍一下這樹受一點傷,但馬上就愈合了,隨砍隨愈合,任憑吳剛怎麽砍,桂樹總也砍不倒,從而顯現出這棵月桂的仙氣,月亮也因此有了“桂宮”、“桂魄”的別名,“蟾宮折桂”也由此而出。桂花為中秋流丹溢香,堪稱中秋節的節花。毛澤東的詞提到的“吳剛捧出桂花酒”,也是中秋名飲。但吳剛伐桂之無盡期,恰襯托出嫦娥寂寞之無盡期。
與嫦娥為鄰的還有“玉兔搗藥”。這隻玉兔也有多種多樣的傳說故事,她也是一種月精、月魂,也被用作月亮的代稱,《貴妃醉酒》裏不就有“玉兔東升”嗎。她怎麽來的?一種故事說她咬住嫦娥的裙子,隨嫦娥升到月中。她幹嘛總在搗藥?她是代替嫦娥搗藥,是不是想再製一顆仙藥,讓後羿吃了也升到月中與嫦娥團圓?北京傳說,這位兔兒爺搗了藥,還到北京走街串巷布醫施藥,所以過中秋節時,人們有的用泥塑造出一個兔兒爺的形象,有的在月光紙上顯現兔兒爺的形象,這成了民間的一種藝術品,成了中秋節的一種節令吉祥物,成了節日的一種標誌。
嫦娥奔月表現了古人的一種夢想:人可以登月,可以飛天。前蘇聯第一次登月成功時發表的文告裏就提到中國古代嫦娥奔月的理想。我們現在一步步來實現。我們中國登月衛星就叫嫦娥一號、二號……不僅可以登月,而且可以返回,嫦娥可以回家團圓。在那邊幫助的還有玉兔號月球車。 圓月意象與團圓心理
中國人一方麵對月亮賦予了很多人文的故事,已如前述。另一方麵,中國人出於自己特有的文化心理,賦予中秋節濃重的人倫情思,寄托著團圓的心理祈願。
中華文化是倫理型的文化,源於大自然節律的節日,人們總要充實進社會倫理的內涵。八月中秋的月亮是圓的,中華民族非常重視“圓”,兩千多年前的墨子就在世界上第一個給出“圓”的定義:“圓,一中同長也。”這個“圓”在中國人可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幾何圖形,而是積澱著許多人文意蘊。在古代中國人的想象裏,天是圓的,圓是完整的,周全的,沒有缺欠,所以叫圓滿。圓滿就是十分完整、完善、完備。天是完整無缺的,天不能漏,不能破,如果有一塊缺口,女媧就要去補天。在中國人的深層觀念裏,圓,合,和,是內在地相通相融的,屬於同一個文化心理結構。圓則合,合則圓;圓則和,和則圓。圓滿是合一和諧的。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中,月亮圓滿的時候也希望人間圓滿。圓滿體現在人間,首先就是團圓,“月滿人圓”。中秋節,天上月圓,地上人圓,花好月圓人團圓。團圓是天倫之圓,夫妻團圓、親人團圓,骨肉情深,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安享天倫之樂,這在中國人的幸福指數中占有重要位置。團圓是生活的一種願景,願意看到的生活狀態。團圓成為中華兒女追求的生命情調、生命境界。這是中華民族曆久以來養成的民族心理,這種文化心理是華人的心理特征之一。外國人望月的時候,有沒有像華人這樣想到團圓,想到故鄉、親朋?他們沒有。西方人見圓月有的會想起“狼人”、“吸血鬼”的傳說故事。這就是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差異。我們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我們中華民族對月亮曆久以來有這麽多的文化積澱,我們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接受了這種文化積澱,形成文化心理,我們看到月亮,就會想到家庭,想到故鄉,想到親友。中華的月亮文化注滿了濃濃的人倫情義。
古時沒有通訊衛星、信息衛星,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中天的皓月就可以起到中介衛星的作用,就可以引發感應、傳情遞意,心有明月一點通,不僅可以引發不同地域上的橫向感通,而且可以引發不同時間上的縱向感通。
從縱向的時間維度看,月亮縱覽古今,穿越時光通道,可以勾起往昔的回憶、故鄉的回憶。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婦孺皆能背誦,中國人從孩提時,就不僅看到月亮,而且就把歌頌月亮的詩、月亮的故事、連帶對月亮的感情,在心裏栽種得很深很深。明月、故鄉都栽在心田裏了,一輩子都忘不了。月光是輕柔的,好像一隻溫柔的手,牽引著中國的兒童,讓他跟著嫦娥姑姑一起遊月宮。月亮是朦朧的,這種朦朧美的意境,伴隨著中國的兒童,度過如夢如幻的快樂童年,涵養著中華民族的月亮情結。所以長大成人後,仍覺得“月是故鄉明”,把月亮跟故鄉,跟親情、鄉情、友情、愛情聯結起來。
從橫向的空間維度看,月光普照大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輪明月升起來了,天涯共此時,中華兒女即便遠在他鄉異域、分散在天涯海角,麵對共同的皓月,都會怦然心動,都會產生心靈感應,產生心理的共振共鳴,形成心理凝聚,“千裏共嬋娟”。這是文化積澱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這是文化認同、民族認同的深層心理元素。這樣的天涯“共”此時,是一種文化的“共”認同,民族的“共”認同,隻有有中華文化底蘊的、有中華文化心理的中華兒女,才有這種“共”,在千裏之外,麵對共同的一輪明月,共嬋娟,共思念故鄉、故人,共同對月亮傾訴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念之情,這是中華兒女共同的文化心態。這種文化心態越是遠在他鄉異國表現得越明顯。
中國人麵對中秋皓月,仿佛麵對可以傾訴衷腸的神秘密友,任何隱秘的心理訴求和期盼,都可以向她傾吐,托她傳遞(“明月千裏寄相思”),請她代表(“月亮代表我的心”),希望得到她的護佑。中秋節是中華兒女共有的精神家園,中秋月是中華兒女共同的摯友。2014年中央電視台中秋十小時直播《萬家邀明月一起過中秋》特別節目,就以“思鄉”、“念家”、“傳家”為主線,並進行“全家福”行動。互聯網上推出“中秋月亮直播活動”,在線即可觀看北京、台北、烏魯木齊、拉薩、上海、深圳兩岸六地為代表的家鄉月升空美景,吸引了數十萬網友的在線關注。
中華民族的這種團圓意識是很寶貴的。團圓是一種群體意識,中國的倫理很講究群體,講究整體性,講究對整體的義務。你看團圓,如果意識中隻是自己一個人,一個個體我在這裏自圓自足,有什麽團圓不團圓呢?團圓不是一個人,團圓是有個群體,是我跟我的親人,我的家庭,我的朋友,我周圍的人團圓。這種群體意識,造成了中國人的一種整體感、集體的觀念,一種人倫的責任感。
中秋節的主題是人月雙圓,所以叫團圓節。我們向來講天下一家,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團圓擴大到全民族的團圓,這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元素。我們講“國家”,家國一體,國是擴大了的家。國家的團圓就叫金甌無缺,金甌是圓的,沒有缺欠,代表領土完整統一。團圓,成了這種家國觀念生成的心理元素,愛家愛國的家國情懷的深層心理結構。這種深層心理結構是民族凝聚力的一種結構形態,是民族凝聚力的深層的心理依據,也是我們今天努力圓中國夢的一種精神資源。在我們中華兒女的心理深層,總覺得我們的國家需要各民族大團結,領土完整,國家統一,這才是圓團,這才是圓滿。這種大團圓心態,是我們民族的性格,民族的心理特點。連我們的戲劇,我們的文學作品,都喜歡大團圓的結局。不能把大團圓的心理狀態當作落後的、保守的意識,當作一種劣根性來批判。當然,我們肯定團圓的心理元素和結構,並非肯定一切勉強以團圓作結的作品。牽強的、落套的大團圓作品,那是它們自己創作的缺點,不能歸咎於團圓意識。我們要積極地引導好、發揮好團圓心理結構的正能量,使之成為建設和諧社會的精神資源,從而通過中秋節慶促進家庭幸福、社會和諧、民族凝聚、國家統一。 月光下的天人哲思
忙碌的人生旅途,在夜晚停下腳步,佇足休憩。寧靜而朦朧的月夜,讓人澄思靜慮,自由遐想,有“靜夜思”的特殊功效。
人們在敬畏拜月、融情賞月的同時萌發了天人之哲思。從曆史長空來看,“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月亮盈而虧,虧而複盈,永遠照耀在曆史的長空。月亮永久而人生短暫,人生能不能像月亮那樣生生不息?引發哲人對宇宙奧秘、對人生真諦的沉思,引發了內心深處對生命來源與歸宿的深思。
屈原在《天問》中發出“夜光何德,死則又育”之問。李白《把酒問月》“青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從“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寫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蘇東坡承屈原、李白,寫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中華月亮文化中的人倫情思和天人哲思熔於一爐,爐火純青。
詞前小序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子由即蘇轍。蘇軾和蘇轍是一對情深意篤的兄弟,蘇軾每到一個地方,都有詩文寄給蘇轍。蘇軾原在杭州任通判,因為蘇轍在濟南做官,所以他特地請求北徙,來到密州,就是現在的山東諸城任職,雖然兩個地方相隔不遠,但是兄弟倆還是好久不能見麵,蘇轍在詞中是作為不能團聚的親人的代表。詞人以“大醉”的醉態思維,模糊了天人之間的界限、物我之間的界限,天上與人間、月亮與詞人,相融相通,渾然一體,構成奇思奇問,成就了冠絕群詩的中秋詞。
劈頭就發出奇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潛背景是:明月和月宮都是仙界,是亙古恒久而無需也無從紀年的。無需問而偏要扣問,這是醉了?——這是“究天人之際”的哲思。
緊接著,“我欲乘風歸去”,“歸”,我本來就應是天界的仙人,但我還不願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裏暗用嫦娥奔月的典故,反襯我還留戀人間,盡管人間有許多缺憾。
下片,緊緊扣住一個“圓”、一個“共”字發抒。月光“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猶如攝像機或探照燈,先在樓閣間搜尋作者,沒找到。放低角度鑽進窗戶搜尋,終於找到了這個因思念親人而無眠之詞人蘇軾。“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你找我幹嗎?你該不會也因情銜恨吧,怎麽總以團之月撩撥不團圓之人?——天人相應,天上月圓,人間團圓。而現在是月圓人不團圓。其間反差越大,思念之苦越深!所以,這裏對圓月的怨詞、責詞,表達的正是思親的情深、情苦。這是一種憾恨。如何排解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解鈴還需係鈴月,由圓月撩起的還得由圓月來解釋。月亮也並不總是圓的,她的陰晴圓缺,周而複始,代表著一種造化流轉的輪回,人能融入其中,也就參入日月造化之永恒,讚天地之化育。這麽一想,天人合一,人間之悲歡離合,又有什麽可歎的呢?這是天上人間共同的應然規律,自古皆然,不可超越,應當淡然處之,融入其中,共享明月之美,這是人生的一種精神寄托。而可以超越的是人的精神狀態。精神如能超越,親朋即使離而未合,也可通過共賞嬋娟而情意相通。這是更高級的神通。達此境界,健康也可以長久些,彼此都可以更長久地共賞這輪明月,共參造化、共享天人間的美好。
從月的自然規律,體悟到人的生存規律,提升為人生哲理:珍惜生命,共享美好。正如《易經·說卦傳》所說的“窮理盡性以至於命”。這首詞精致地體現了中華月亮文化的精蘊,可以作為中秋節的節歌。 全球華人共賞圓月
中秋,我們中華民族有共同的習俗,各地也有自己地方獨特的一些習俗,同中有異,異中有共同,共同的是中華文化的根。
中秋節最普遍的習俗是吃月餅,天上月圓,地上人圓,桌上餅圓,圓圓的月餅負載著人月雙圓的美意。合家團圓分食月餅,這是一種溫馨的儀式。全家多少人,月餅就分切成多少份,每人都是團圓的組成部分,都安享自己的一份。如果有人缺席,他(她)的一份就被保存起來,盼著遊子歸來享用。這裏享用的絕不僅是月餅的滋味,更重要的是親情的滋味,這種親情濃得化不開,長久地貯存在心中,而不是停留在口舌。家製月餅、分享月餅、饋贈月餅的過程,就是表達愛、傳遞愛、感受愛的過程。小小的月餅正因為承載著大大的愛的信息,所以才令人愉悅欣賞;輕輕的月餅正因為浸潤著重重的情的份量,所以才令人刻骨銘心。就是這種愛的信息,情的份量,積儲心中,才積澱成民族心理。所以,過我們傳統節日需要投入情感,有許多事兒,你注入感情以後它的意義就不一樣了,如果隻是見餅不見情,那就可能會覺得老吃月餅沒意思。如果在吃月餅的過程中,以人倫深情領悟:父親怎麽采購月餅,母親怎麽切月餅,怎麽分月餅,此中如何體現著父親母親的愛,領悟了就會動心入性。
我們看朱自清寫的《背影》,他送父親走遠了,這種背影本很平常,但這裏麵的一舉一動浸透著父親對他的深情,他看著父親的背影,體悟到父親的摯愛,油然產生兒子對父親的熱愛,這過程精致地體現了親子之愛的感悟,使這紙短短的《背影》成為傳世之作。傳統節日對人心的熏陶、陶冶,也是這樣,你必須用心去體驗,用心去感悟,這個傳統節日才有意思。
各地區、各民族過節的習俗異趣紛呈,多姿多彩,但萬變不離中華文化的基本性格,聚中華兒女的心,鑄中華兒女的魂。
中秋之夜,漢族有些地方有“摸秋”、“偷”人家瓜菜的有趣節俗,這緣自“討彩頭”的心理。土家族也有,湖南侗族則叫“偷月亮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擇自己心愛後生的園圃去采摘瓜菜,還要有意大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在海峽對岸的台灣,也有未婚少女在中秋夜偷菜的習俗,“偷著蔥,嫁好尪;偷著菜,嫁好婿”。在中秋月下,人們不僅祈福祝願,而且還要測一測自己的命運。閩南和台灣婦女有一種中秋節俗,叫“聽香”:婦女點香禮拜後,留心聽別人的談話和歌唱,以此“口彩”來占卜自己的未來。南京等地有“走月”的習俗,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都賞心悅目。台灣高山族則在日月潭邊,在中秋的銀色月光下玩起“托球舞”的遊戲。海峽兩岸各族兄弟姐妹都在共同享受共同的中秋。
三百多年前鄭成功的部隊在廈門過中秋時所盛行的一種玩會餅博狀元的遊戲,稱為“博餅”。隨著鄭成功收複台灣,三百多年來“博餅”在台灣也很流行,這是中秋月餅習俗的延展。在馬來西亞的華人,新世紀以來創造出有關月餅的好幾項“世界紀錄”:2001年的“世界最大月餅”、2002年的“最長月餅”、2003年的“最高月餅”、2004年的“最大走馬燈月餅”,到2005年適逢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他們又別出心裁耗資八萬馬幣特製一艘名為“鄭和一號”的“月餅船”,以一千八百公斤月餅食材製成,可謂壯觀。據統計,中秋節一天馬來西亞華人吃掉超過一億馬幣的月餅。一位華人議員說,論總量馬來西亞絕對吃不過中國,但講“人均”,世界絕比不過馬來西亞。我想,他們之吃月餅,也是一種文化的認同,民族的認同,表現中華兒女的情感。中華兒女在世界各地都開展不同的活動,用不同的方式過共同的中秋節,表達共同的中國心、中華情。
中秋節,全球華人在舉頭望月時,思念我們自己的親族,自己的祖邦,自己中華綿長的文化曆史。今人不見古時月,古月依舊照今人。月光是恒久的,中秋節也是恒久的。恒久的中秋節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