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亦安扔下了口紅槍,遺憾地笑了笑:“傻女孩,這枝口紅槍本來是為你準備的,他們之所以現在還沒有動手,是因為我們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胡恩不知不覺地出現在餐廳,接上羅亦安的話說:“愛情是盲目的,因為愛情犯下的錯誤都可以原諒,這是青春的罪過。羅,別打破一個小女孩純潔的愛,她青春,她有權嚐試,不是麽?”
雲妮莎抱著她的愛人哭泣,這時刻她什麽都聽不見,隻顧哀傷。這一槍打在費迪奧的心髒,依羅亦安的身手,不可能失物,所以這位美男子當場“廢掉”。
“是的”,羅亦安附和地說:“青春真好,她有大把的時間去嚐試不同的生活,也有大把的時間改正錯誤,但我卻沒時間,我需要馬上動身。”
“飛機已經安排好了,就在樓頂”,胡恩回答。
羅亦安摘下了餐巾,溫文爾雅地問:“我需要付多少錢?”
胡恩以標準的侍者儀態,躬身回答:“承惠,先生請付200萬元……我們隻收歐元和歐元匯票。”
“這價格很合適!”羅亦安衝雲妮莎努努嘴,兩名壯漢上前攙起了她,另兩人拿出一個裹屍袋,將“廢掉”裝入袋中,用抬著烤全羊似的驕傲姿勢,邁著華麗的侍者步,莊嚴地走出餐廳,拐向屋頂的直升機。
“我們是朋友”,胡恩嚴肅地接過羅亦安的支票,說:“所以我要了一個友情價,羅,跟你合作真愉快,希望下次還有這樣的機會。”
友情價——羅亦安撇撇嘴,三天時間要價200萬歐元,這還是友情價?
直升機一路轟鳴地飛向公海,雲妮莎一直在哭,抱著“廢掉”的裹屍袋哭的癡癡呆呆。
羅亦安看著哭泣不止的雲妮莎,心中暗想:這樣也好,兩個情人總算還在一起。埋葬了“廢掉”,時間會慢慢撫平小姑娘的傷痕。當愛戀慢慢淡漠時,真想就會浮出海麵,小女孩就會慢慢了解人世間的險惡,便走向成熟。
人人都曾年輕過,我們無權指責青春。
夜漸漸深了,海麵上隻剩下直升機的轟鳴聲,莫桑比克灣的風浪聲雖大,但仍壓不住飛機的轟鳴。遠處,海麵上一閃一閃地亮起了燈光,直升機駕駛員遵照羅亦安的命令,發出了識別信號,不久,信號回複過來,正是前來接應的遊船。
飛機降落在遊船的甲板上,遊船左右船舷各停著一架水上飛機,將雲妮莎安置到其中一架飛機的機艙裏,羅亦安叮囑了駕駛員幾句,便與飛行員各自登上飛機,載著雲妮莎的飛機向北飛,直到印度。而羅亦安向西飛,直抵美洲。
也不知飛了多久,羅亦安隻記得不久前他掛上了最後一個副油箱,長時間的飛行讓他耳朵裏盡是飛機的轟鳴聲,終於,羅亦安看到了南美洲大陸,與此同時,他也收到了一個簡短的信息:“期待你的到來!”
第六卷 隧道曆險
第142章 輻射
厄瓜多爾,在西班牙語中就是“赤道”的意思,所以厄瓜多爾也可以譯作“赤道國”。赤道橫貫厄瓜多爾國境北部,安第斯山脈縱貫厄瓜多爾中部,將這個國家分成三個部分:西部沿海、中部山地和東部。
由於安第斯山脈地存在,厄瓜多爾國內熱帶雨林與火山交互出現,地震頻繁。著名的科托帕希火山,海拔5897米,為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
1969年7月21日,一個名叫莫裏斯的阿根廷人,將一份上麵有著許多見證人、並且已獲得厄瓜多爾共和國承認的合法地契公諸社會,立刻引起轟動。因為這份地契講述了一個令世人難以置信,莫裏斯在安第斯山脈中印第安人的摩洛拿聖地(在世界遺產名錄中有記載,但不知為什麽,此處現在拒絕遊客訪問)發現了一條地下大隧道。
這條隧道在地圖上標注為“聖地亞哥大隧道”。
這個大隧道在厄瓜多爾和秘魯的地底延綿幾百公裏,特別是從洞口經過連續下垂三個75米的平台後(總深度為225米),發現一座140米x150米的中央大廳,在這個大廳內有許多具有極大文化與曆史價值的珍品,大廳中央有一把桌子,桌子的右邊放著7把椅子。在7把椅子後麵毫無規律地擺放著許多動物模型,有蜥蜴、象、獅子、猴子、豹、狼、蝸牛和螃蟹。
最令人驚異的是這些動物都是用純金做成的,在桌子的左邊擺放著金屬牌匾和金屬箔。金屬箔僅幾毫米厚,96厘米高、48厘米寬、這些金屬箔看起來很薄很脆弱,但豎起來卻不彎曲,它們像一本對開的書籍那樣擺放著,一頁連著一頁,每塊金屬箔上井井有條地排滿像用機械壓上去的文字。考古學家法蘭士估計金屬箔至少有兩三千塊,在這些金屬箔上的字體無人知曉,他認為這間金屬圖書室的創立者肯定想把一些重要的資料留傳給遙遠的未來,想讓這些資料永垂不朽。
由於這條隧道內黃金數量多得驚人,故而它又被稱為“黃金隧道”。
羅亦安一行是從秘魯方向進入安第斯山脈的,他首先見到的是臨海的懸崖石壁上那個著名的大岩畫。
“這裏,就是‘安第斯大燭台’嗎?”羅亦安觀察半晌,問隨行的薇薇安。
“是的,這裏就是‘安第斯大燭台’,它似乎是黃金隧道出口處的標示,從大燭台往東南走數公裏,就是納斯卡高原,著名的納斯卡高原”,薇薇安解釋完,又補充說:“你來得很早,我們還有時間,要不,我們往東走幾裏,看看納斯卡高原的情況?”
羅亦安歎了口氣,回頭看了看自己的隊伍,複搖頭否決了薇薇安的建議。
在納斯卡高原上,那些由許多奇怪線條組成的一眼難以望盡的鳥獸及幾何圖形,好像是巨人之手勾畫出來似的,隻能從300多米的高空才能俯視全貌。例如:一隻蒼鷹身長達900英尺,蜂鳥身長165英尺、兀鷹長達400英尺。
納期卡高原上的圖形一直是世界未解之謎,幾乎每一幅神秘的圖畫都規模宏大,而且全都是使用艱難的方法製作,以一根連綿不絕的線條,小心翼翼的描繪出一個動物的輪廓。這類似的精細手法也顯現在幾何圖形上,有些圖形采用的直線超過5英裏長,看起來如同古羅馬的公路,穿越沙漠、伸入幹涸的河床,翻越亂石,從頭到尾保持筆直。
最讓人驚異的是那些動物圖形,當時沒有飛機,不能從空中檢視創作的進度,藝術家如何完成如此龐大、如此完美的圖形?站在地麵上觀看,這些圖形隻不過是鏤刻在沙漠上的一條條雜亂無章的溝痕,隻有從數百英尺的高空俯視,才能看到它的直正形貌,而附近並沒有一座山丘可以提供這樣的觀景點。
納斯卡高原的巨畫雖然神秘,但羅亦安卻不敢拖著隊伍前去觀看。因為,他的隊伍是在太龐大了。
說羅亦安的隊伍龐大,不是在於人數,而是他的補給物資實在數量龐大。
羅亦安的整個隊伍隻有15人,都有傭兵界最精幹的人手組成,每個傭兵都有一個綽號,表明他的特長或者性格。
接受上次地底探險的教訓,羅亦安這次有針對性地帶起了補給,光是照明用的可充電高能鋰電池,就做到人手一塊。此外,由於傳說中“黃金隧道”長達數百公裏,為此,整個隊伍備足了食物。至於各種地底探險所需要的輔助設備更不能少,每個隊員背得東西都壓彎了腰。
這還不夠——隊員們所攜帶的這些隨身物資隻夠應付十餘天的普通探險工作,而聖地亞哥山穀又是一個放射性汙染極為嚴重的地帶,為此,防化服等設備也必不可少。綜合算起來,需要的物資遠遠超過了人的負載能力。為此,羅亦安不得不製定了一個滾動式前進的方式。
他所帶領的這支小隊,將首先在聖地亞哥山穀建立一個前進基地,然後召喚運輸機低空潛入,將他們所需要的後續物資運載到前進基地。而後,這個小隊將輕裝前進,等掃清前方障礙後,在采用螞蟻搬家式的方式,把前進基地裏的物資挪到前方安全地帶,重建新基地。
考慮到聖地亞哥山穀的放射性汙染,薇薇安準備了三支這樣的小隊,以備輪換。她許諾每組隊員在前方待的時間不超過十天,每十天輪換一支小隊,以便防止隊員遭受過多的核輻射。
精密的行動計劃、繁雜的補給方案、惡劣的探險條件,讓這支隊伍沒有時間走彎路,羅亦安必須盡快趕到“黃金隧道”入口,以便實地觀察,修改補充他的行動計劃,所以他拒絕了薇薇安的建議。
最後瞥了一眼“安第斯大燭台”,羅亦安揮手指揮隊伍前進。
納斯卡高原,是羅亦安夢魂纏繞的地方,雖然不能目睹神秘的巨畫,但羅亦安倒想起與納斯卡高原相關的一則信息,在前往“黃金隧道”入口的旅途中,閑極無聊的他向薇薇安講起了故事。
與納斯卡高原相對,越過太平洋,在中國連雲港市西南九公裏錦屏山馬耳峰,有一個將軍崖。在將軍崖的岩壁上有四組岩畫,中國研究者稱之為天書。其中一組岩畫,有破譯者聲稱,岩畫上說的是:在巨蛇座的m5星團,獅子座的m66星係,船底座的3372星係,這三個星體上居住著與我們相同的人類。
破譯者聲稱:古代圖騰神話蛇身人麵像,獅身人麵像等等說的就是這三個星係的天外來客。其中,蛇身人麵像如中國的天神女媧、伏羲,印第安民族的天神維拉科查,中美洲的羽毛蛇神奎劄科特爾等,都是來自“巨蛇座”的外星人,埃及獅身人麵像則表述的是來自獅子座的外星人。所謂獅身、蛇身,就是我們標注外星人的出生。
當然,這都是破譯者一麵之詞,羅亦安抱著姑且聽之的想法,順嘴說說而已。
“美洲大陸一直存在一個傳說”,出於投桃報李的心理,薇薇安給羅亦安介紹起黃金隧道的傳說:“傳說美洲存在一條貫穿南北美洲的神秘通道,據說曆史上曾有人沿北美洲一端進入,曆時三年從南美洲一個小國的一個洞口鑽出。那人告訴外麵的人,隧道內部還有一個出口,通往一個叫‘黃金國’的地方,那裏遍地黃金。後來此人神秘失蹤。所以,人們認為莫裏斯發現的這條隧道就是‘黃金隧道’,但在地圖上它標注為‘聖地亞哥大隧道’……當然,這也是一麵之詞,我也是順嘴一說。”
薇薇安用羅亦安的口氣,給這段傳說加上了一個尾巴,結束了她的話。
而後隊伍陷入沉默。
這些傭兵們雖然戰鬥技巧高超,野外求生能力超強,但他們的文化水平都不高,遠遠不能與秘族精心培養的薇薇安相比,薇薇安剛才的解說讓他們長了知識,但與此同時,傳說中黃金隧道裏滿坑滿穀的金子又激發了他們貪婪的欲念,不知不覺地,整個隊伍加快了腳步。
薇薇安還有一點沒有說,據傳說:黃金隧道也是外星人在地球留下的一個基地,而聖地亞哥山穀的高輻射也來源於外星飛船放射汙染。不過,由於近幾年秘族未監控到該地異常的能量活動,未免影響軍心,薇薇安將這段傳說隱匿下來。
胡恩不知不覺地出現在餐廳,接上羅亦安的話說:“愛情是盲目的,因為愛情犯下的錯誤都可以原諒,這是青春的罪過。羅,別打破一個小女孩純潔的愛,她青春,她有權嚐試,不是麽?”
雲妮莎抱著她的愛人哭泣,這時刻她什麽都聽不見,隻顧哀傷。這一槍打在費迪奧的心髒,依羅亦安的身手,不可能失物,所以這位美男子當場“廢掉”。
“是的”,羅亦安附和地說:“青春真好,她有大把的時間去嚐試不同的生活,也有大把的時間改正錯誤,但我卻沒時間,我需要馬上動身。”
“飛機已經安排好了,就在樓頂”,胡恩回答。
羅亦安摘下了餐巾,溫文爾雅地問:“我需要付多少錢?”
胡恩以標準的侍者儀態,躬身回答:“承惠,先生請付200萬元……我們隻收歐元和歐元匯票。”
“這價格很合適!”羅亦安衝雲妮莎努努嘴,兩名壯漢上前攙起了她,另兩人拿出一個裹屍袋,將“廢掉”裝入袋中,用抬著烤全羊似的驕傲姿勢,邁著華麗的侍者步,莊嚴地走出餐廳,拐向屋頂的直升機。
“我們是朋友”,胡恩嚴肅地接過羅亦安的支票,說:“所以我要了一個友情價,羅,跟你合作真愉快,希望下次還有這樣的機會。”
友情價——羅亦安撇撇嘴,三天時間要價200萬歐元,這還是友情價?
直升機一路轟鳴地飛向公海,雲妮莎一直在哭,抱著“廢掉”的裹屍袋哭的癡癡呆呆。
羅亦安看著哭泣不止的雲妮莎,心中暗想:這樣也好,兩個情人總算還在一起。埋葬了“廢掉”,時間會慢慢撫平小姑娘的傷痕。當愛戀慢慢淡漠時,真想就會浮出海麵,小女孩就會慢慢了解人世間的險惡,便走向成熟。
人人都曾年輕過,我們無權指責青春。
夜漸漸深了,海麵上隻剩下直升機的轟鳴聲,莫桑比克灣的風浪聲雖大,但仍壓不住飛機的轟鳴。遠處,海麵上一閃一閃地亮起了燈光,直升機駕駛員遵照羅亦安的命令,發出了識別信號,不久,信號回複過來,正是前來接應的遊船。
飛機降落在遊船的甲板上,遊船左右船舷各停著一架水上飛機,將雲妮莎安置到其中一架飛機的機艙裏,羅亦安叮囑了駕駛員幾句,便與飛行員各自登上飛機,載著雲妮莎的飛機向北飛,直到印度。而羅亦安向西飛,直抵美洲。
也不知飛了多久,羅亦安隻記得不久前他掛上了最後一個副油箱,長時間的飛行讓他耳朵裏盡是飛機的轟鳴聲,終於,羅亦安看到了南美洲大陸,與此同時,他也收到了一個簡短的信息:“期待你的到來!”
第六卷 隧道曆險
第142章 輻射
厄瓜多爾,在西班牙語中就是“赤道”的意思,所以厄瓜多爾也可以譯作“赤道國”。赤道橫貫厄瓜多爾國境北部,安第斯山脈縱貫厄瓜多爾中部,將這個國家分成三個部分:西部沿海、中部山地和東部。
由於安第斯山脈地存在,厄瓜多爾國內熱帶雨林與火山交互出現,地震頻繁。著名的科托帕希火山,海拔5897米,為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
1969年7月21日,一個名叫莫裏斯的阿根廷人,將一份上麵有著許多見證人、並且已獲得厄瓜多爾共和國承認的合法地契公諸社會,立刻引起轟動。因為這份地契講述了一個令世人難以置信,莫裏斯在安第斯山脈中印第安人的摩洛拿聖地(在世界遺產名錄中有記載,但不知為什麽,此處現在拒絕遊客訪問)發現了一條地下大隧道。
這條隧道在地圖上標注為“聖地亞哥大隧道”。
這個大隧道在厄瓜多爾和秘魯的地底延綿幾百公裏,特別是從洞口經過連續下垂三個75米的平台後(總深度為225米),發現一座140米x150米的中央大廳,在這個大廳內有許多具有極大文化與曆史價值的珍品,大廳中央有一把桌子,桌子的右邊放著7把椅子。在7把椅子後麵毫無規律地擺放著許多動物模型,有蜥蜴、象、獅子、猴子、豹、狼、蝸牛和螃蟹。
最令人驚異的是這些動物都是用純金做成的,在桌子的左邊擺放著金屬牌匾和金屬箔。金屬箔僅幾毫米厚,96厘米高、48厘米寬、這些金屬箔看起來很薄很脆弱,但豎起來卻不彎曲,它們像一本對開的書籍那樣擺放著,一頁連著一頁,每塊金屬箔上井井有條地排滿像用機械壓上去的文字。考古學家法蘭士估計金屬箔至少有兩三千塊,在這些金屬箔上的字體無人知曉,他認為這間金屬圖書室的創立者肯定想把一些重要的資料留傳給遙遠的未來,想讓這些資料永垂不朽。
由於這條隧道內黃金數量多得驚人,故而它又被稱為“黃金隧道”。
羅亦安一行是從秘魯方向進入安第斯山脈的,他首先見到的是臨海的懸崖石壁上那個著名的大岩畫。
“這裏,就是‘安第斯大燭台’嗎?”羅亦安觀察半晌,問隨行的薇薇安。
“是的,這裏就是‘安第斯大燭台’,它似乎是黃金隧道出口處的標示,從大燭台往東南走數公裏,就是納斯卡高原,著名的納斯卡高原”,薇薇安解釋完,又補充說:“你來得很早,我們還有時間,要不,我們往東走幾裏,看看納斯卡高原的情況?”
羅亦安歎了口氣,回頭看了看自己的隊伍,複搖頭否決了薇薇安的建議。
在納斯卡高原上,那些由許多奇怪線條組成的一眼難以望盡的鳥獸及幾何圖形,好像是巨人之手勾畫出來似的,隻能從300多米的高空才能俯視全貌。例如:一隻蒼鷹身長達900英尺,蜂鳥身長165英尺、兀鷹長達400英尺。
納期卡高原上的圖形一直是世界未解之謎,幾乎每一幅神秘的圖畫都規模宏大,而且全都是使用艱難的方法製作,以一根連綿不絕的線條,小心翼翼的描繪出一個動物的輪廓。這類似的精細手法也顯現在幾何圖形上,有些圖形采用的直線超過5英裏長,看起來如同古羅馬的公路,穿越沙漠、伸入幹涸的河床,翻越亂石,從頭到尾保持筆直。
最讓人驚異的是那些動物圖形,當時沒有飛機,不能從空中檢視創作的進度,藝術家如何完成如此龐大、如此完美的圖形?站在地麵上觀看,這些圖形隻不過是鏤刻在沙漠上的一條條雜亂無章的溝痕,隻有從數百英尺的高空俯視,才能看到它的直正形貌,而附近並沒有一座山丘可以提供這樣的觀景點。
納斯卡高原的巨畫雖然神秘,但羅亦安卻不敢拖著隊伍前去觀看。因為,他的隊伍是在太龐大了。
說羅亦安的隊伍龐大,不是在於人數,而是他的補給物資實在數量龐大。
羅亦安的整個隊伍隻有15人,都有傭兵界最精幹的人手組成,每個傭兵都有一個綽號,表明他的特長或者性格。
接受上次地底探險的教訓,羅亦安這次有針對性地帶起了補給,光是照明用的可充電高能鋰電池,就做到人手一塊。此外,由於傳說中“黃金隧道”長達數百公裏,為此,整個隊伍備足了食物。至於各種地底探險所需要的輔助設備更不能少,每個隊員背得東西都壓彎了腰。
這還不夠——隊員們所攜帶的這些隨身物資隻夠應付十餘天的普通探險工作,而聖地亞哥山穀又是一個放射性汙染極為嚴重的地帶,為此,防化服等設備也必不可少。綜合算起來,需要的物資遠遠超過了人的負載能力。為此,羅亦安不得不製定了一個滾動式前進的方式。
他所帶領的這支小隊,將首先在聖地亞哥山穀建立一個前進基地,然後召喚運輸機低空潛入,將他們所需要的後續物資運載到前進基地。而後,這個小隊將輕裝前進,等掃清前方障礙後,在采用螞蟻搬家式的方式,把前進基地裏的物資挪到前方安全地帶,重建新基地。
考慮到聖地亞哥山穀的放射性汙染,薇薇安準備了三支這樣的小隊,以備輪換。她許諾每組隊員在前方待的時間不超過十天,每十天輪換一支小隊,以便防止隊員遭受過多的核輻射。
精密的行動計劃、繁雜的補給方案、惡劣的探險條件,讓這支隊伍沒有時間走彎路,羅亦安必須盡快趕到“黃金隧道”入口,以便實地觀察,修改補充他的行動計劃,所以他拒絕了薇薇安的建議。
最後瞥了一眼“安第斯大燭台”,羅亦安揮手指揮隊伍前進。
納斯卡高原,是羅亦安夢魂纏繞的地方,雖然不能目睹神秘的巨畫,但羅亦安倒想起與納斯卡高原相關的一則信息,在前往“黃金隧道”入口的旅途中,閑極無聊的他向薇薇安講起了故事。
與納斯卡高原相對,越過太平洋,在中國連雲港市西南九公裏錦屏山馬耳峰,有一個將軍崖。在將軍崖的岩壁上有四組岩畫,中國研究者稱之為天書。其中一組岩畫,有破譯者聲稱,岩畫上說的是:在巨蛇座的m5星團,獅子座的m66星係,船底座的3372星係,這三個星體上居住著與我們相同的人類。
破譯者聲稱:古代圖騰神話蛇身人麵像,獅身人麵像等等說的就是這三個星係的天外來客。其中,蛇身人麵像如中國的天神女媧、伏羲,印第安民族的天神維拉科查,中美洲的羽毛蛇神奎劄科特爾等,都是來自“巨蛇座”的外星人,埃及獅身人麵像則表述的是來自獅子座的外星人。所謂獅身、蛇身,就是我們標注外星人的出生。
當然,這都是破譯者一麵之詞,羅亦安抱著姑且聽之的想法,順嘴說說而已。
“美洲大陸一直存在一個傳說”,出於投桃報李的心理,薇薇安給羅亦安介紹起黃金隧道的傳說:“傳說美洲存在一條貫穿南北美洲的神秘通道,據說曆史上曾有人沿北美洲一端進入,曆時三年從南美洲一個小國的一個洞口鑽出。那人告訴外麵的人,隧道內部還有一個出口,通往一個叫‘黃金國’的地方,那裏遍地黃金。後來此人神秘失蹤。所以,人們認為莫裏斯發現的這條隧道就是‘黃金隧道’,但在地圖上它標注為‘聖地亞哥大隧道’……當然,這也是一麵之詞,我也是順嘴一說。”
薇薇安用羅亦安的口氣,給這段傳說加上了一個尾巴,結束了她的話。
而後隊伍陷入沉默。
這些傭兵們雖然戰鬥技巧高超,野外求生能力超強,但他們的文化水平都不高,遠遠不能與秘族精心培養的薇薇安相比,薇薇安剛才的解說讓他們長了知識,但與此同時,傳說中黃金隧道裏滿坑滿穀的金子又激發了他們貪婪的欲念,不知不覺地,整個隊伍加快了腳步。
薇薇安還有一點沒有說,據傳說:黃金隧道也是外星人在地球留下的一個基地,而聖地亞哥山穀的高輻射也來源於外星飛船放射汙染。不過,由於近幾年秘族未監控到該地異常的能量活動,未免影響軍心,薇薇安將這段傳說隱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