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顓頊帝時代任命南正重掌管天文,北正黎掌管地理。在唐堯、虞舜的時代,又讓重、黎的後代繼續掌管天文、地理,直到夏、商時期。所以,重、黎氏世代掌管天文、地理。在周代,程伯休甫便是重、黎的後裔。當周宣王時,重、黎的後代失去了世掌天地的官守而成為司馬氏。司馬氏世代掌管周史。周惠王、周襄王在位期間,司馬氏離開周朝到了晉國,晉國中軍元帥隨會逃到了秦國,不久司馬氏一族遷入少梁。
自從司馬氏離開周朝去到晉國以後,族人便分散了。有的在衛國,有的在趙國,也有些留在秦國。在衛國的一支,名司馬喜的做過中山國的丞相。在趙國的一支,因傳授有關劍術的理論名聲顯揚,蒯聵便是這一支的後代。在秦國的名叫司馬錯,曾經和張儀爭論,秦惠王就派遣司馬錯率軍攻打蜀國,終於攻下了蜀地,隨後就鎮守蜀地。司馬錯的孫子司馬靳,奉事秦武安君白起。這時少梁已經改名叫夏陽。司馬靳和武安君活埋長平戰役中投降了的趙軍數十萬,回到秦國,靳和白起都被秦王下令自殺在杜郵,安葬在華池。司馬靳的孫子名叫司馬昌,昌是秦朝主管冶鑄鐵器的官。在秦始皇的時期,蒯聵的玄孫司馬卬,曾經擔任武信君(武臣)的部將,並帶兵攻占朝歌。諸侯爭相稱王時,項羽封司馬卬為殷王。漢王劉邦領兵攻打楚國,司馬卬歸降漢王,漢以司馬卬原有的封地殷為河內郡。司馬昌生司馬無澤,司馬無澤擔任漢長安商業區市長之職。無澤生司馬喜,司馬喜封爵五大夫。他們死後,都安葬在高門。司馬喜生司馬談,司馬談為太史公。
太史公師從唐都學習天文,從楊何學習《易》,又從黃先生學習道家理論。太史公曾在漢武帝建元至元封年間做過官。他憂慮當時學者不能通曉各家學說的要義,而所學又混亂、矛盾,於是專論陰陽、儒、墨、名、法和道德六家的要旨說:
《周易·係辭傳》說:“天下人目標一致,而謀慮卻有多種;要達到的目標相同,而所通過的途徑不一樣。”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都是想使天下太平的學派。隻是所信從的理論有分歧,有考慮得周到與不周到罷了。我曾經私下分析陰陽家的方術,發現它注重吉祥還是不吉祥的預兆,忌諱的事物太多,使人受到拘束而畏懼的事情很多;但它主張順著四季的秩序去行事,卻是不可丟失的。儒家的學說廣博,但缺乏治理天下的綱要,用力多而功效少,因此儒家學派所提倡的事很難完全照辦。但是儒家製定君、臣、父、子彼此相處的禮儀,區分夫婦、長幼之間的禮節,是不能更改的。墨家過於儉省,難以遵守。所以他們主張的事,不能完全實行;但是他們加強實業,勵行節約的主張,是不可以廢棄的。法家主張統治者施政要嚴酷而少給臣民恩惠,但是他們正定君臣上下的名分等級,是不能改變的。名家使人拘束於名而容易失去對事物真象的認識,但是他們辨證名、實關係的觀點,卻不能不認真考慮。道家使人精神專一,行動符合無形的“道”,讓萬物豐富充足。道家的學術,是依據陰陽家順守四時秩序的學說,采納儒家、墨家的長處,提取名家、法家的要點,隨著時勢的發展,順應事物的變化,樹立風俗,應用於人事,沒有不適宜的。意旨簡明,容易掌握,用力少而收到的功效多。儒家就不同了:他們認為君主應該是天下人的表率,君主提倡,臣下就附和;君主在前麵走,臣下就該緊緊跟隨。這樣一來,那麽君主勞累而臣下卻很安逸。再說大道的要旨是:舍去雄健和貪欲,不玩弄聰明和智慧,他們將這些放棄而使用智術求治。一個人的精神使用過度就會衰竭,身體太勞累就會疲憊。如果精神和身體時常不得安寧,卻想生命與天地共長久,這是沒有聽說過的。
陰陽家對於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各有一套所謂“宜”“忌”的規定,認為如果人們順守這些教令,就會昌盛發達,違反這些規定,不是死就會衰亡。未必就是這樣呢。所以說陰陽家“使人受拘束而畏懼忌諱太多”。可是陰陽家所說的春天萬物萌生、夏天成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這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如果不遵守,就無法擬定天下的綱紀。所以說:“依據四時的順序行事,是不可丟失的。”
儒家以《詩》《書》《易》《禮》《樂》《春秋》這“六藝”作理論依據,“六藝”的經文和解釋經文的傳文數以千萬計,接連幾代不能夠弄通這門學問,用盡一個人畢生的歲月也不能詳盡其中的禮儀。所以說“儒家學說廣博而缺乏要領,用力多而功效少”。至於分列君、臣、父、子間的禮儀,區分夫婦、長幼、尊卑的次序,即使是百家學說,也不能更改的。
墨家也崇尚唐堯、虞舜的道術,引述堯、舜的道德品行說是:“殿堂隻有三尺高,堂下的土階不過三級,用茅草蓋的屋頂不加修剪,用原木做的屋椽不經刮削,用陶簋盛飯吃,用土缽盛羹湯喝,用粗米做飯,野菜做羹湯。夏天穿葛布衣,冬天穿鹿皮裘。”墨家主張葬送死者用桐木做棺材,厚不過三寸,哭喪不要過於哀慟。他們傳教喪禮,一定要用這來作為萬民的標準。假使天下的人依照這個法則去辦理,那麽尊卑就難以區別了。時代不同,時勢改變,事業就不一定相同,所以說“過於儉約就難以遵從”。墨家學說的要領是強本節用,確是人們興家富足的途徑哩。這是墨家學說的長處,即使是百家的學說,都不能廢棄的。
法家不區別親近、疏遠,不區分高貴、貧賤,一律依法來決斷。這樣,愛護親屬、尊重長上的恩誼倫理就不存在了。可以用它實行一時的計策,但不可長久運用的。所以說法家“嚴酷而少恩惠”。至於法家主張使君主尊貴,使臣子卑下,明確上下名分、職守,不得相互超越,即使是百家學說,都不能改變的。
名家苛刻細察,糾纏不清,使人反省尋思,不得其旨意,專門以名稱決斷事物,而失去了人情。所以說“使人拘束於名而容易失掉對事物真象的認識”。至於掌握名稱,考察實際,交錯比較驗證以免失誤,這一點,是不可不認真考慮的。
道家主張“無為”,又說“無所不為”,他們的實際主張容易實行,但他們的文辭難以理解。道家的學術,以虛無為理論基礎,以順應自然為實踐的原則,沒有一成不變的態勢,沒有常存不變的形狀,所以能夠推究萬物的情理。不被物推著向前,不被物拋置在後,所以能夠成為萬物的主宰。立法或不立法,順應時勢而決定,製度的用與不用,也要與事物相切合。所以說“聖人不重機巧,順時、通變是原則。虛無是道的規律,順應時勢是君主的綱領”。大臣們一齊來到朝廷,君主應該使他們各人明確自己的職任。他的實際和他的名聲相符合的叫做“端”,實際和他的名聲不相應的叫做“窾”。“窾”是空的意思,空話不去聽信,奸邪就不會產生,賢才與庸才自然分清,白與黑也就對照分明,這些要領就在於肯運用罷了,有什麽事辦不成呢!這樣就符合“大道”,混混沌沌,光輝普照天下,重又回歸於無名。凡是人生命的存在是依賴精神,精神是寄托在形體上的。精神過度使用會衰竭,身體過度勞累會疲憊,精神和形體分離人就會死亡。死去的人不能再活過來,形、神分離也不能重新結合,所以聖人重視這些問題。從這一點看來,精神,是生命的根本;形體,是生命的器具。不先安定自己的精神和形體,卻說“我有能力治理天下”,可是你由什麽途徑治理天下呢!
太史公掌管天文,不治理民事。太史公有個兒子名遷。司馬遷出生在龍門,在黃河以北、龍門山以南,過著耕種牧畜的生活。年僅十歲就已經能誦讀古文經書。二十歲開始,從北方南下遊曆長江、淮河一帶,登上會稽山,探尋禹穴,窺察九疑山,又在沅水、湘水上航行。再北渡汶水、泗水,到齊、魯的大都市講學,考察孔子遺留下來的風教,在鄒縣、嶧山舉行鄉射大禮。在鄱縣、薛縣、彭城等地遭遇到一些困難,再經過梁地、楚地回到了家鄉。這時司馬遷出任作郎中,奉命出使西部征討巴、蜀以南,往南經略邛、笮、昆明等地區,有功回到朝廷匯報。
這一年,天子開始舉行漢朝的封禪大典,可是太史公因事停留在洛陽,不能參與這次典禮,因此心中憤懣,發病將死。他的兒子司馬遷恰巧在這時候結束西征的使命回來,在黃河、洛水間的地方拜見了父親。太史公緊握遷的手哭著說:“我們的祖先,本是周朝的太史。遠在上古唐堯、虞舜時,就做過南正、北正,功名顯赫,主管天文各事。後代中途衰微,祖業將會斷送在我的手中嗎?你如果能再擔任太史,那就可以上承我們祖先的事業了。現在皇上繼承漢朝千年以來的大業,在泰山舉行封典,我不能隨行,這是命運啊!是命運啊!我死以後,你一定做太史,當了太史,不能忘記我生前想要完成的論著啊!再說孝道,從侍奉雙親開始,中間表現在事奉君主,最終落實在立身成就功名。傳揚名聲於後世,用這來顯耀父母,這是孝道中最重要的。天下人稱頌讚揚周公,說他能夠論述和歌頌文王、武王的德業,宣揚周公、召公的風尚,表達太王、王季的思慮,再上推到公劉的功業,這樣來推尊始祖後稷。周幽王、周厲王以後,平治天下的王道殘缺,禮樂衰微,孔子編修舊有的典籍,振興被廢棄的禮樂,論述《詩》《書》,創作《春秋》,學者們到現在都以此為依據。從魯哀公十四年獵獲麒麟以來四百多年,諸侯相互兼並,史書散失斷絕。如今漢朝興起,海內統一,這四百多年中間,明主賢君忠臣死於道義的人士,我作為太史而沒有加以論述記載,廢棄了天下的曆史文獻,我為這件事感到惶恐不安,你要記住呀!”司馬遷低下頭流著眼淚說:“兒子雖然不聰敏,請讓我詳細論撰先人所編史料佚聞,不敢缺略。”
太史公司馬談死後三年,司馬遷擔任太史令,綴集史記以及國家藏在石室金匱的書籍。司馬遷擔任太史令五年時,正是武帝太初元年,十一月初一天明時分,節令冬至,漢朝改創曆法,實行太初曆,武帝在明堂祭祀上帝,宣布改曆,遍告群神,受命著記。
太史公司馬遷說:“我的先父說過:‘從周公去世後,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去世後到現在已經有五百年了,有人能夠繼承清明盛世,訂正《易傳》,上接《春秋》,推考《詩》《書》《禮》《樂》精義然後有所述作嗎?’他的用意就在這裏吧!用意就在這裏吧!小子怎敢辭讓呢?”
上大夫壺遂問我說:“從前孔子為什麽要作《春秋》呢?”太史公回答說:“我聽董仲舒先生說過:‘周朝王道衰敗廢弛,孔子擔任魯國司寇,諸侯忌恨他,大夫阻礙他。孔子知道自己的主張不被采用,先王的政道無法實行,於是就把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這二百四十二年間的曆史大事和人物,分別加以褒貶,寓於《春秋》一書中,作為天下準則。貶抑昏庸無道的天子,斥責胡作非為的諸侯,聲討害國亂政的大夫,想用這促使在上位的人,各盡力於國家大事而已。’孔子說:‘我與其另立空洞的說教,不如舉出史實和人物來,而使道理更加深刻透辟。’《春秋》這部著作,往上闡明三王的治道,往下辨別人事的紀綱,辨別嫌疑,明斷是非,論定猶豫不決的事,稱揚好人好事,貶斥壞人壞事,尊重賢才,賤視庸人,保存滅亡了的國家,繼續斷絕了的世係,補救衰敝,振興被廢置的事業,這是王道最重大的綱領嗬。《易》論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所以長於變化的道理;《禮》規範人倫,所以長於行事;《書》記述先王的政事,所以長於政論;《詩》記載山川溪穀、禽獸草木、牝牡雌雄,所以長於風土民謠;《樂》是論述音樂的經典,所以長於和諧;《春秋》辨別是非,所以長於處理人事。由此可見《禮》是用來節製人們行為的,《樂》是用來興發和諧氣息的,《書》是用來述說政事的,《詩》是用來表達情意的,《易》是用來講論變化的,《春秋》是用來談論大義的。平定亂世,使它回到太平盛世,沒有什麽著作能像《春秋》那樣切實有效。《春秋》文字數萬,其中旨意數千;二百四十年間,萬物的離散聚合都在《春秋》之中有所表現。在《春秋》一書中,被弑殺的君主有三十六人,遭滅亡的國家有五十二個,諸侯出奔逃亡不能保有自己的政權的不可盡數。考察其變亂敗亡的原因,都在於他們丟掉了根本啊。所以《易》傳說:‘失之毫厘,差以千裏。’因此《易·坤卦·文言》說:‘臣下弑君,兒子弑父,絕不是一早一晚之間造成的,它的發展浸染已經是很長久了。’所以,做國君的人不可以不知道《春秋》,否則就會前有諂諛小人而不見,後有亂臣賊子而不知。做臣子的人不可以不知《春秋》,否則在位辦事就會不知道采取適當的方法,遇到變故也不知道應變的權宜之策。做人君主、父親的不通曉《春秋》大義,必定容易蒙受罪惡的名聲。做人臣、做兒子的不通曉《春秋》大義,必定容易身陷篡位弑君的法網而被殺,留下死罪的惡名。其實他們都自以為是好事就去硬幹,隻因為不知其道義所在,結果蒙受史家貶斥的文辭而不敢推禦。如果不明白禮義的要旨,就會弄到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的地步。如果君不像君,那麽臣下就敢冒犯;臣不像臣,那麽就容易遭致殺身大禍;父不像父,那麽就會昏聵無道;子不像子,那麽就會忤逆不孝。這四種行為,是天下的大過失,拿‘天下之大過’的罪名加在他頭上,他隻得接受而不敢推禦,所以《春秋》這部經典,確是禮義的大本啊。禮的作用是禁絕壞事在沒有發生之前,法的作用是施行在壞事已經發生之後;法製懲治壞事的作用容易見到,而禮製禁絕壞事的作用則難以被人們認識。”
壺遂說:“孔子時代,上沒有聖明的君主,下得不到任用,所以他撰寫《春秋》,靠著空洞的史文來裁斷禮義,當作帝王的法典。現在先生上遇聖明的天子,下得當官任職,萬事已經具備,而且全都各得其所,井井有條,先生所論著的,想要闡明什麽呢?”太史公說:“是是,不不,不是這樣。我聽先人說過:‘伏羲最為純樸忠厚,作《易》的八卦。堯、舜的盛德,《尚書》有記載,禮樂創製在那時。商湯王、周武王功業的隆盛,詩人歌頌不絕。《春秋》揚善貶惡,推崇夏、商、周三代的盛德,讚揚周朝王室,並不僅僅諷刺譏斥而已。’漢朝建國以來,至當代英明的天子,得到祥瑞征兆,舉行封禪大典,改訂曆法,更換服飾的顏色,來承受天命,恩澤流布無邊,海外不同風俗的國家,輾轉翻譯到中國邊關來叩開塞門,請求前來拜見天子、進獻禮物者,多得說也說不盡。臣下百官盡力歌功頌德,仍然不能詳盡表達自己的心意。再說賢能的人才不被進用,這是做國君的恥辱;國君聖明而他的德業不能傳揚流布,這是有關官員的過失。況且我曾擔任史官之職,如果放棄天子聖明的大德不予記載,埋沒功臣、世家、賢能大夫們的功業不予傳述,忘卻先人的遺言,那罪過再沒有比這更大的了。我的職責是所謂綴述舊事,整理出其中世代傳承的內容,不是所謂創作呢。而您拿這來比作《春秋》,就大錯了呀。”
於是,司馬遷按次序論述和編寫那些史文。太初元年著手撰作,第七年,太史公因替李陵辯冤而遭致大禍被關進監獄。於是喟然歎息說:“這是我的罪過啊!這是我的罪過啊!身體被毀傷了,沒有用了啊!”退一步深思說:“詩》《書》之所以含意隱晦、文字簡短,是由於作者想要表達他心中的思慮。從前周文王被商紂王拘囚在羑裏,推演出《周易》;孔子被困厄在陳、蔡之間,作有《春秋》;屈原被放逐,著成《離騷》;左丘明失明,便撰有《國語》;孫子被處以臏刑,而論述《兵法》;呂不韋被流放到蜀地,留下傳世之作《呂氏春秋》;韓非被囚禁在秦國,寫有《說難》《孤憤》;《詩》三百餘篇,大都是聖人賢士抒發憤懣而創作出來的。這些人都是心中有某種鬱悶積結,不能通暢地發表出來,所以才追述往事,考慮未來。”這樣,終於編寫了陶唐以來到漢武帝獲得麒麟那一年止的曆史。從黃帝開始。
從前黃帝遵循天地的法則,顓頊、帝嚳、堯、舜四位聖人遵循先代的治道,先後相繼,各成法度;唐堯讓出帝位,虞舜覺得自己德行不堪重任而心中不樂。這些帝王的美德豐功,萬世流傳。作《五帝本紀》第一。
由於大禹治水的功業,九州得以同享安定,光耀在唐、虞時期,功德流傳到後代的子孫。夏桀荒淫驕橫,因此被流放到鳴條。作《夏本紀》第二。
契建立了商國,世代相傳直到成湯;太甲被放逐遷居到桐地,因阿衡盛德的感召而悔過圖強;武丁得到傅說輔佐,才被稱為高宗;紂王辛沉湎酒色,諸侯不再朝拜進獻,國統斷絕。作《夏本紀》第三。
棄發明種穀,傳到西伯姬昌而功德隆盛;武王伐紂,在牧野一戰亡殷,安撫天下;幽王、厲王昏暴亂行,喪失了豐、鎬二京;王室衰敗,傳到郝王,洛邑斷絕了周室宗廟的祭祀。作《周本紀》第四。
秦的祖先伯益,曾經輔佐大禹;穆公思義,悼念覆滅於筰山的師旅;可是以人殉葬,詩人作《黃鳥》之詩歌詠哀傷;傳到秦昭襄王,才奠定了秦的帝業。作《秦本紀》第五。
秦始皇即位,兼並了六國;銷毀兵器,鑄成鍾鐻,想停息幹戈兵革,上尊號稱皇帝,耀武揚威,專靠暴力;秦二世承受國運,子嬰投降做了俘虜。作《始皇本紀》第六。
秦朝喪失王道,豪傑並起造反;項梁開創反秦大業,項羽接替這個事業;殺死慶子冠軍,救了趙國,諸侯擁立他為統帥;誅滅子嬰,背叛懷王,天下認為他做得不對。作《項羽本紀》第七。
項羽殘酷暴虐,漢王建功行德;發憤於巴、蜀、漢中,率軍北還,平定三秦,誅滅項籍,奠定帝業,天下得到安寧,又改革製度,移風易俗。作《高祖本紀》第八。
惠帝早年去世,外戚諸呂當權,百姓不歡悅。呂後重用呂祿、呂產,諸侯圖謀鏟除他們;呂後殺害趙隱王劉如意、趙幽王劉友,朝中大臣恐懼,終於導致呂氏宗族覆滅之禍。作《呂太後本紀》第九。
漢朝初建,惠帝死後帝位繼承人沒有明確,諸呂被滅,大臣們迎立代王即位,天下人心歸向文帝;廢除肉刑,開拓交通,對臣民廣布恩惠,文帝死後廟號稱為太宗。作《孝文本紀》第十。
諸侯王驕橫放肆,吳王劉濞首先叛亂,朝廷發兵征討,七國叛亂分子先後伏罪,天下安定,太平富裕。作《孝景本紀》第十一。
漢朝興建傳國五代,隆盛局麵出現在漢武帝建元年間,對外排斥夷狄,對內修正法度,舉行封禪大典,修訂曆法,更換崇尚的服飾顏色。作《今上本紀》第十二。
夏、商、周三代的曆史久遠了,具體的紀年已不可推考,大體上是取材於傳世的譜書和古代文獻,以這些為依據,進而略加推算,作《三代世表》第一。
周幽王、周厲王以後,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自為政,《春秋》也有些記載不全;而譜書記載的經營方略,反映了春秋五霸更迭強盛衰敗的情況,為了考察周朝諸侯世係的先後關係,作《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春秋以後,諸侯國內大夫的家臣執政,較強的侯國更相稱王;因而到了秦王嬴政時代,終於吞並各國,沒收封地,獨攬始皇帝的尊號。作《六國年表》第三。
秦皇帝暴虐,楚人陳勝發難,項氏反秦而終於自亂,漢王便仗義征伐。八年之間,天下有三次帝位更替,事情繁雜,變故很多,所以詳著《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漢朝興起以來,直到武帝太初這一百年間,諸侯或廢或立,或被分割,或被削地,譜書記載不清楚,史官也難繼續這事,但據諸侯國存在的世代長短,或許可推知其強弱的原因。作《漢興以來諸侯年表》第五。
漢高祖創建帝業有許多開國元勳和股肱輔臣,朝廷對他們剖分符節封賜爵位,恩澤流傳到他們的後代子孫,有的忘記祖宗功德和遺訓,遭到了殺身亡國的下場。作《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漢惠帝至景帝年間,增封功臣宗屬的爵位和食邑。作《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北麵征討強悍的匈奴,南麵誅滅強勁的越人,連年征伐四方蠻夷,因武功封侯的便很多了。作《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諸侯已經強大,吳、楚等七國聯合叛亂;諸侯王子弟眾多,除嫡長子得以繼位外,其餘的沒有爵位和封邑,朝廷下令推恩行義,致使王國勢力逐漸削弱,而得到爵位、封邑的諸侯王子弟卻對朝廷感恩戴德。作《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國有賢相良將,他們是民眾的師表。看到原有的《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其中對賢能的人就記載他們的政績,不賢的人則披露他們的劣跡。據此,作《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夏、商、周三代的禮製,對典章製度的增減各有不同的情況,但是要領都在於“切近世俗人情,通於王道”,所以禮製會因為人們的樸實而為之減少繁文縟節,大體順應古今時勢的變化。作《禮書》第一。
音樂,是用來移風易俗的。從《雅》《頌》樂聲興起,人們就已經喜好鄭國、衛國的音樂,鄭、衛的音樂由來已經很久了。人們的感情受到了音樂的感召,那麽遠方異俗地域的人也會歸附。參考《樂書》以述論自古以來音樂的興盛和衰微,作《樂書》第二。
沒有兵力就不會強大,沒有德政就不會昌盛,黃帝、商湯王和周武王深明這個道理就功業興盛,夏桀王、商紂王和秦二世不明白這個道理而敗亡,人們對這難道能不慎重嗎?《司馬法》從產生以來就長久受到重視,太公、孫子、吳起和王子成甫能夠繼承《司馬法》並對《司馬法》有所發明,切合近世情況,極盡人事的變化。作《律書》第三。
樂律居於陰而可以牽製陽,曆法居於陽而可以牽製陰,律、曆交替相牽製,絲毫不容許疏忽。原有五家曆書文辭互相矛盾,隻有太初元年所論曆法較為正確。作《曆書》第四。
講述星象氣數的書,參雜著許多有關祈福、禳災和預測吉、凶之類的內容,荒誕不經;推究這些書中的文辭,考察它的應驗,卻並沒有什麽特殊和靈異可言。等到集合專家討論有關星氣的事,又用日、星運行的軌道躔度依次加以驗證。作《天官書》第五。
承受天命而為帝王,順應符瑞而封禪的事不輕易舉行,如果舉行封禪大典,那麽一切神靈沒有不受祭祀的。追溯祭祀名山大川諸神的典禮,作《封禪書》第六。
大禹疏通河川,九州得以安寧;到了建築宣防宮的時候,河道溝渠都加以疏通。作《河渠書》第七。
錢幣的發行,是為了暢通農、商交易;交易充分發展就出現了玩弄智巧的弊端,兼並的事越來越多,人們爭相投機牟利,舍本逐末,棄農經商。作《平準書》以觀察世事的變化,這是第八篇。
太伯想讓位給幼弟季曆,逃避到江南蠻族的集居地安身;文王、武王得以在西岐興起,發展了古公亶父的王業。闔廬殺死吳王僚奪取王位,曾經降服楚國。夫差戰勝齊國,逼殺伍子胥而以皮革袋盛屍;聽信伯亶的話去與越國親善,結果使吳國被越攻滅。為了讚揚太伯讓國的美德,作《吳世家》第一。
申、呂的後代衰弱,尚父起步時微賤,終於投歸西伯,文王、武王尊他為國師;他的功勳超過群臣,在暗中周密謀劃滅商大計;頭發斑白,受封於齊國的營丘。齊桓公不背棄柯地的盟約,在諸侯中樹立了威信,事業由此昌盛,多次會合諸侯,霸功顯赫。田常、闞止爭寵而殺死齊簡公,田氏篡奪齊國,薑姓瓦解滅亡。讚美尚父的謀略,作《齊太公世家》第二。
諸侯和部眾對周成王有的依順,有的違背,周公來安撫他們;他努力實行文教德化,天下都響應附和;輔佐和保護成王,諸侯都尊崇周天子。魯隱公、桓公之際,魯國非禮悖德的事相繼發生,這是為什麽呢?孟孫、叔孫、季孫這“三桓”爭權相互攻擊,魯國國運從此不再昌盛。讚美周公的《金鄊》策文,作《周公世家》第三。
武王滅紂以後,天下還沒有安寧,他便去世了。成王年紀幼小,管叔、蔡叔懷疑周公要篡位,淮夷也乘機叛亂。當時召公以其德高望重率先作出榜樣,使周王室團結安定,保證了周公東征的勝利,使東方一帶得到安定。燕王噲讓位給子之,導致了國家的禍亂。讚賞《甘棠》這首詩,作《燕世家》第四。
管仲、蔡叔輔佐武庚,為的是安定商朝舊地;等到周公旦攝政,管、蔡二叔不服,夥同武庚叛亂;周公殺死管叔鮮,放逐蔡叔度,周公留下忠於成王的誓言。文王的妃子太姒生了十個兒子,周朝憑借宗族繁盛而強大。表彰蔡仲替父親蔡叔懺悔過失,作《管蔡世家》第五。
先王的後代延續不絕,舜、禹的功德受到後世的悅服懷念;他們的功德美好清明,後代得以蒙受祖先的榮光。百世享受祭祀,到周朝封有陳國、杞國,後來被楚國滅掉;齊國田氏又興起,奪得了政權。舜是一位多麽偉大的人啊!作《陳杞世家》第六。
周朝收羅殷的遺民,康叔開始封在衛邑,周公用商朝亂政亡國的教訓來告誡他,寫了《酒誥》《梓材》等三篇文告。到了衛公子朔出生,衛國開始傾危不寧;衛靈公夫人南子憎惡太子蒯聵,造成莊公、出公父子名分顛倒。周朝的統治日益衰微,戰國七雄日益強大,衛國因為弱小的緣故,國君角獨在他國之後而亡。讚美《康誥》,作《衛世家》第七。
可惜箕子啊!可惜箕子啊!正直的進言不被采納,卻反而裝瘋成為奴仆。武庚死後,周朝封微子在宋國。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受傷,君子中有人稱美他講究仁義。景公有謙遜的美德,使得天星退行免禍。剔成君暴虐無道,宋國才遭到滅亡。讚美微子請教太師然後出走,作《宋世家》第八。
武王去世以後,叔虞受封於晉,在唐地建都邑。君子譏諷晉穆侯給兒子們取名不恰當,後來果真被曲沃武公所滅亡。獻公寵愛驪姬,造成了五代的禍亂。公子重耳不得誌,反而成就了霸業。六卿專權,晉國因而衰亡。讚美晉文公因功得到天子賜給圭玉和黑黍釀的香酒,作《晉世家》第九。
重黎開創功業,他弟弟吳回繼承光大;殷朝末年,鬻熊成為楚國始祖以後,就有譜牒記述世係了。周朝任用熊繹,熊渠繼承。楚莊王賢明,戰勝陳國又恢複它的國號;已經赦免鄭伯,又因華元說出宋人饑餓的實情而撤走圍宋的軍隊。懷王客死在秦國,子蘭讒害屈原;懷王喜歡阿諛奉承,聽信讒言,楚國終於被秦國吞並。讚美莊王的德義,作《楚世家》第十。
少康的兒子無餘,遠遠棄處南海,南越人剪去頭發,身上塗著花紋,常與黿魚、鱷魚等水族接近。世代守在封禺山,奉祀大禹。句踐被吳軍戰敗圍守會稽,於是重用文種、範蠡。讚美句踐身在蠻夷而能勤修德義,消滅強大的吳國又尊奉周室,作《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
鄭桓公舉國東遷,是采用了周太史伯的建議。莊公派兵侵犯周土,割取莊稼,周王和臣民都紛紛非議。祭仲被宋脅迫訂盟擁立公子突為君,鄭國長時間不能強盛。鄭國子產推行仁政,後世稱讚他為人賢明。三分晉國的韓、趙、魏不斷來犯,鄭國被韓吞並。讚美鄭厲公接納周惠王,作《鄭世家》第十二。
造父善於禦馬,隻有像驥、耳等駿馬,才能夠表現出造父的技能。趙夙事奉晉獻公,趙衰繼承先人的事業;輔佐晉文公,尊奉周天子,趙衰終於成為晉國的得力輔臣。趙襄子被智伯等圍困在晉陽城蒙受屈辱,於是與韓、魏聯兵反而滅了智氏。主父趙武靈王被臣子圍困在沙丘宮,饑餓難熬,掏雀窩抓小鳥充饑,最後活活餓死。趙幽王遷邪僻淫亂,貶斥迫害良將。表彰趙鞅討平周王室的內亂,作《趙世家》第十三。
畢萬被封在魏地,卜官預知他的後代必定昌盛。到了魏絳,殺死晉悼公弟弟楊幹的禦者以正軍法,結果連戎翟都畏懼,他與戎翟議和成功。魏文侯傾慕仁義,拜孔門高足子夏為師。魏惠王驕傲自誇,遭到了齊國、秦國的攻伐。安矨王懷疑信陵君並削奪了他的兵權,諸侯由此不再幫助魏國。秦國終於奪得魏國京都大梁,魏王假被秦兵俘虜去當了仆役。讚美魏武子輔佐晉文公創立霸業,作《魏世家》第十四。
韓厥暗中仗義相助,趙武得以複興趙氏;使斷絕了的後嗣得以繼續,廢置了的祭祀得以再興,晉人尊崇韓厥。韓昭侯名顯諸侯,是因為他重用了申不害。韓王安懷疑韓非而不能信用他,秦國攻襲韓國並滅掉了它。讚美韓厥輔佐晉君,匡正周天子的賦政,作《韓世家》第十五。
田完避難,出奔到齊國請求援助。後來,田氏暗中布施恩惠,五世相繼,齊國百姓歌頌田氏。田成子奪得了齊國政權,田和成為諸侯。齊王田建被後勝的奸言鼓動不戰而降秦,於是被秦遷到了共邑。讚美齊威王和宣王能挽救亂世而獨尊崇周朝,作《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周室已經衰落,諸侯恣意行事,仲尼痛惜禮廢樂崩,因而追修經術,以宣揚王道,匡正亂世,使它返歸太平;於是著書立說,為天下製定禮儀法度,留下“六藝”的綱紀傳給後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夏桀王、商紂王喪失王道而商湯王、周武王興起,周朝失去王道而孔子創作《春秋》。秦朝喪失為政的大道,而陳涉發動起義,諸侯跟著造反,風起雲湧,終於滅亡了秦朝統治者。天下發動的亡秦事端,是從陳涉發難開始的。作《陳涉世家》第十八。
河南宮成皋台,是薄氏興起的基地。竇姬被誤遣到了代地,因而使竇氏家族顯貴。栗姬仗恃地位尊貴而驕橫,王氏才乘機獲得了皇後的尊位。陳皇後太驕傲矜持,終於被武帝廢棄而立衛子夫為皇後。讚美衛子夫那樣的美好德行,作《外戚世家》第十九。
漢高祖施用欺詐的計謀,在陳縣逮捕了楚王韓信;越地、楚國的民俗剽悍輕狂,不易馴服,高祖就封弟弟劉交做楚王,國都建在彭城,以加強對淮水、泗水地區的統治,作為漢朝宗室的屏藩。劉戊陷於邪念,因謀反事敗而自殺;劉禮又被封為楚王,繼承了先祖的家業。讚美元王劉交輔佐高祖有功,作《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漢高祖起兵反秦,劉賈參與了這件事;後來被英布攻襲,失去了他的封國荊、吳之地。營陵侯劉澤通過田子春遊說感動了呂後,便被封為琅邪王;後來被祝午誘騙而輕信齊王,前往齊國不得歸還,就用計離開齊國西入關中,碰上迎立孝文帝立功,因而又被封為燕王。當天下沒有安定時,劉賈、劉澤以高祖宗族兄弟的身份,成為漢朝廷的藩屏輔佐。作《荊燕世家》第二十一。
天下已經平定,劉氏皇室親屬不多;悼惠王在王子中最先壯大,受封於齊,鎮守東部疆土。齊哀王擅自興兵,憤怒討伐呂氏族人,由於他的舅父駟鈞粗暴乖張,朝廷大臣不許哀王當皇帝。齊厲王親屬內部淫亂,厲王自殺的大禍是主父偃脅逼促成。讚美悼惠王劉肥成為高祖開國的股肱輔佐,作《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楚國的軍隊把我軍圍困在滎陽,楚、漢相持三年;蕭何鎮撫山西一帶,登記戶口,輸送兵員,供給糧食不斷,使百姓愛戴漢王,不樂意為楚王出力。作《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曹參與韓信聯兵平定魏地,又打敗趙軍,攻取齊地,就削弱了楚霸王的勢力。曹參接替蕭何成為漢朝相國,朝政沒有變更,百姓得以安寧。讚美曹參不誇功不逞能,作《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
在營幕之中籌謀策劃,無形之中便能克敵製勝。子房謀劃克敵製勝的大事,沒有智巧的名聲,沒有勇敢的武功,從容易處著手解決難題,從細微處入手做成大事。作《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陳平使用六個奇妙的計謀,使得諸侯歸附漢朝廷。消滅諸呂的大事,陳平是主要謀劃者,終於使國家安定。作《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諸呂互相勾通,圖謀削弱皇室,而周勃違反常義,切合權變之道。吳、楚等七國起兵叛亂,周亞夫在昌邑駐兵,來扼製齊、趙的軍隊,故意不理梁王求救。作《絳侯世家》第二十七。
吳、楚等七國叛亂,藩屏京都的,隻有梁孝王禦敵衛國;但他自恃竇太後的寵愛,自誇功勞,幾乎遭受殺身之禍。讚美他能抵抗吳、楚叛軍,作《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五宗都被封為王,皇室親屬融洽和睦,諸侯或大或小都是王室的藩屏,各得其宜,僭位越軌比擬皇上的事逐漸減少了。作《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武帝的三位皇子被封為王,皇上的策告文辭典雅,值得觀賞。作《三王世家》第三十。
後世爭權奪利,而伯夷、叔齊兄弟卻趨赴仁義;互相推讓國君的權位,後來都餓死在首陽山,天下人都稱讚他們的美德。作《伯夷列傳》第一。
晏子很儉樸,管夷吾則很奢侈;齊桓公因任用管仲而稱霸天下,齊景公因任用晏子而國家得享太平。作《管晏列傳》第二。
李耳主張無為而治,使百姓自化為善;清靜寡欲,使國民自然走上正軌。韓非揣度事物的情理,主張遵循時勢和條理治理國家。作《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自古以來的帝王都重視《司馬法》,田穰苴能對它加以闡明發揮。作《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如果不懂得信守、廉潔、仁慈、勇敢,就不能傳授兵法,講論劍術,兵法、劍術與道相符合,內可以修身,外可以應變,君子們認為這就是武德。作《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楚太子建遭遇讒言毀謗,以至禍殃連累到伍奢,伍尚營救父親,伍員逃往吳國。作《伍子胥列傳》第六。
孔子傳述文獻,弟子振興他的大業,都成為師傅,教導人們尊崇仁德,激勵人們行義。作《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商鞅離開衛國去到秦國,能闡明和施行他的治國之術,秦孝公時使秦國富強,而稱霸西戎;後世遵循他所立的法度。作《商君列傳》第八。
天下諸侯都憂慮秦國的連橫之策,因為秦貪得無厭,而蘇秦能夠保全諸侯,約會六國合縱來抑製秦國的貪婪強橫。作《蘇秦列傳》第九。
六國已經合縱相親近,而張儀能夠闡明他的連橫主張,使合縱諸侯的陣線又被瓦解。作《張儀列傳》第十。
秦國所以能夠向東侵奪,稱雄諸侯,是由於樗裏子和甘茂的策劃。作《樗裏甘茂列傳》第十一。
席卷河山,圍攻大梁,使諸侯束手而臣服秦國的,是穰侯魏冉的功勞。作《穰侯列傳》第十二。
南麵攻下楚國的都城鄢郢,北麵摧毀趙國長平的守軍,秦軍接著包圍了趙都邯鄲,武安君白起曾是主帥;攻破楚國,滅亡趙國,是武成侯王翦的計謀。作《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涉獵儒家、墨家的遺文,闡明禮義的係統綱要,製止梁惠王唯利是圖的念頭,陳述往世的興盛衰亡。作《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
喜歡接交賓客、士人,士人們歸附薛公,替齊抵禦楚、魏。作《孟嚐君列傳》第十五。
出於權變,爭得馮亭所獻上黨之地;到楚國請救兵解除邯鄲的圍困,使趙國國君得以重新立名於諸侯。作《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
自身富貴而能夠尊重貧賤者,自己賢能而能屈就平庸者,這隻有信陵君能夠做到。作《魏公子列傳》第十七。
冒死為君,終於讓君主從強秦逃脫,使遊說的人士南向趨赴楚國的,是黃歇的忠義所感召。作《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能忍受魏齊的羞辱,卻在強秦樹產威信,取得高官,推舉賢能,辭讓相位,範雎、蔡澤二人有這樣的美德。作《範雎蔡澤列傳》第十九。
擔任主將,施展謀略,聯合五國的軍隊,替弱小的燕國報複了強大齊國的深仇,洗雪了燕國先君失國的恥辱。作《樂毅列傳》第二十。
能夠在強橫的秦王那裏陳述意見,又能委屈自己而對廉頗謙恭忍讓,來盡忠於他的國君,使將、相二人都名重於諸侯。作《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齊盡王既已丟失臨淄,逃到了莒邑,隻賴田單以即墨為基地,打敗並驅逐燕將騎劫,才保住了齊國江山。作《田單列傳》第二十二。
能夠用巧言詭辯解除被圍之城的患難,輕視爵位、利祿,而以盡其誌趣為樂。作《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
創作詩賦辭章來諷喻諫諍,用同類的事物作比喻來伸張正義,《離騷》有這樣的特色。作《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與子楚結交,使諸侯之士紛紛爭相事奉秦國。作《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
曹沫用匕首脅迫齊桓公訂盟,魯國得以收回失地,同時也使齊君在諸侯中彰明誠信;豫讓守義,為智伯報仇沒有二心。作《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能夠施展自己的謀略,順應時勢,推尊秦國,使秦得誌於海內,李斯是定策的主謀,作《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為秦國開拓疆土,增加民眾,北麵擊敗匈奴,憑借黃河修築要塞,依山傍嶺加強防守鞏固國防,建置榆中。作《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鎮守趙國,據保常山,拓廣河內,削弱楚國的勢力,彰明漢王的威信於天下。作《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
魏豹收集西河、上黨的兵力,跟隨劉邦攻打項羽到達彭城;彭越侵襲梁地,以困擾項羽。作《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黥布據淮南一帶背叛楚國歸向漢王,漢王利用他而得到楚國的大司馬周殷,終於在垓下打敗項羽。作《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楚軍把我軍困逼在京、索之間,而韓信攻取魏、趙,平定燕、齊,使漢占有了天下的三分之二,得以消滅了項羽。作《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楚、漢雙方在鞏、洛一帶對峙,而韓王韓信為漢鎮守潁川,盧綰截斷項羽軍隊的糧餉軍需。作《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
諸侯背叛楚霸王項羽,齊王獨能在城陽牽製項羽,漢王得以乘機攻入彭城。作《田儋列傳》第三十四。
攻取城鎮,在原野作戰,獲得軍功回來匯報,樊噲、酈商為漢朝立有大功,不僅僅為漢高祖執鞭策馬,馳驅疆場,而且又與漢王一道出生入死逃脫危難。作《樊酈列傳》第三十五。
漢朝初定天下,文治條理還不明確,張蒼擔任主計官,統一度量衡,編訂律曆。作《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通過說辭結交,與外國互通使節,籠絡諸侯;諸侯都來親附,歸向漢朝,成為藩屏輔臣。作《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
想要詳細了解秦末和楚、漢戰爭時期的種種事情,周緤等是親身經曆的人,經常跟隨高祖征戰,平定諸侯。作《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建議遷徙豪門強族,建都關中,與匈奴和親;明訂朝廷禮節,條列宗廟儀法。作《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
季布能變剛戾而為柔順,終於成為漢朝大臣;欒公不因屈服於威勢的脅迫而背叛死者。作《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
敢於冒犯皇上直言強諫,使皇上的言行合於義,不顧自身安危,為國家建立長遠的方略。作《袁盎朝錯列傳》第四十一。
遵守法律而不違背根本事理,稱述古代賢人,增長君主的明智。作《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
敦厚、慈愛、孝順,不善辭令,辦事敏捷,致力於恭敬謹慎,堪稱君子長者。作《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
堅守節操,懇切剛直,義氣足以稱得上清廉,行為足以激勵賢能,擔任重要職位而不能以無理使之屈服。作《田叔列傳》第四十四。
論醫術扁鵲是醫家的宗師,他的醫術非常精細明達;後世遵循他的醫道方法,不能改易,而倉公可說是接近扁鵲的醫術了。作《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劉仲被削奪王爵,他的兒子劉濞又受封為吳王,恰逢漢朝初定天下,漢朝令吳王鎮撫江、淮一帶。作《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
吳、楚等七國叛亂,宗室親屬中隻有竇嬰賢能而喜歡結交士人,士人歸心於他,他率軍在滎陽抵抗七國叛軍。作《魏其武安列傳》第四十七。
智謀足以應付近世的事變,寬厚足以深得人心。作《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
勇於抗擊敵人,仁愛士兵,號令簡要不煩瑣,部眾衷心歸向他。作《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從夏、商、周三代以來,匈奴經常成為中原的禍害;要知道或強或弱的時勢,設法戒備,相機征討,作《匈奴列傳》第五十。
拓直彎曲的邊塞,開擴黃河以南的邊地,攻破祁連山一帶的匈奴兵,廣開通往西域各國的道路,使北方匈奴披靡潰敗。作《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大臣和宗室以奢侈浪費互相炫耀比高低,隻有公孫弘以節衣縮食為大小官吏表率。作《平津侯列傳》第五十二。
漢朝平定中原以後,南越王趙佗能安集南越來保衛南方藩屬,向漢朝納貢盡職。作《南越列傳》第五十三。
吳國反叛,東甌人殺死吳王劉濞,守衛封禺山,成為漢朝的臣屬。作《東越列傳》第五十四。
燕太子丹的部眾敗散在遼東地區,衛滿招收這些逃亡的人,便聚集在海東,來安集真藩等部,保衛邊塞,成為漢朝的外臣。作《朝鮮列傳》第五十五。
唐蒙出使經略西南,與夜郎通好,而邛、笮的君長請求做漢朝的內臣,並接受朝廷派來的官吏。作《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
《子虛賦》詠事,自有寓意;《大人賦》奏上,皇帝很喜歡。雖然文辭華麗,事多誇張,但賦的宗旨都在於諷喻勸諫,歸結為主張無為而治。作《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
淮南王黥布反叛,高祖封小兒子劉長為淮南國王,以鎮守江、淮以南一帶,安撫楚地剽悍的民眾。作《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
奉行法律、遵循情理辦事的官吏,不自誇有功,不自稱賢能,百姓對他們沒有什麽稱譽,他們也沒有什麽過錯。作《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衣冠端莊,在朝廷上占有一席地位,群臣沒有誰敢對他說虛浮不實的話,汲長孺是剛直莊重的大臣;好推薦賢人,稱道長者,鄭莊是慷慨有節操的君子。作《汲鄭列傳》第六十。
從孔子去世以後,京城裏沒有誰重視學校教育,隻有武帝建元、元狩年間,文教事業燦爛輝煌。作《儒林列傳》第六十一。
民俗背棄本業,向往巧詐,作奸犯科的人,玩弄法令,善良的人不能感化這些人向善,隻有一切依法嚴酷懲治才能使他們遵守法令。作《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漢朝派使者與大夏建立交往以後,西方極遠的蠻族,都伸長脖子向著內地,想瞻仰中國的文明。作《大宛列傳》第六十三。
解救別人的危難,救濟別人的貧困,在仁的方麵有可稱道之處吧。不失信用,不背棄諾言,在義的方麵是有可取之處呢。作《遊俠列傳》第六十四。
事奉君主而能使君主耳目愉快,臉色和悅,從而得到君主的親近,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美色招人喜愛,論技能也是各有所長的。作《佞幸列傳》第六十五。
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不爭權奪利,上下沒有什麽阻礙,人們沒有誰能傷害他們,這是由於這些人善於用“道”處事。作《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齊、楚、秦、趙等國的占卜家,都因地域不同,風俗差異,占卜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要統一考察占卜家們的宗旨,作《日者列傳》第六十七。
夏、商、周三代君王占龜的方法不同,四方蠻夷卜筮的風俗有別,但都用來占卜判斷吉凶禍福。粗略考察了占卜的大概情況,作《龜策列傳》第六十八。
一個普通的平民,不危害國家的政令,也不妨害百姓的生計,趨時貿易,增殖財富,在智慧方麵有可見之處。作《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我們漢朝繼承五帝的遺風,上接被中斷了的三代大業。周朝末年王道衰落,秦朝廢棄古文,燒毀《詩》《書》,所以造成了明堂、石室、金匱、玉版等處所藏圖書典籍的散失錯亂。這時候漢朝興起,蕭何修訂法令,韓信申明兵法,張蒼創立規章製度,叔孫通製定禮義,於是學術風氣逐漸推進,《詩》《書》等古籍也在各地斷斷續續被發現了。從曹參推薦蓋公講論黃帝、老子的學問後,而賈生、晁錯也發揚申不害、商鞅等法家的學問,公孫弘因懂得儒家學術而顯貴,一百年之間,天下已發現的遺文古事無不匯集在太史公的府第。太史公又父子相繼掌管這一要職。太史公說:“哎呀!我的先人曾經掌管這一事務,揚名於唐、虞時代,直到周朝,又職掌這一職務,所以司馬氏是世代相承主管天文星曆方麵事務的。難道能在我這一輩中止嗎?要敬記在心啊!要敬記在心啊!”我搜集天下散失的文獻,對帝王興起的事跡,追根溯源,探究始終,考察盛衰,再依據事實進行論述考訂,簡略推考三代,詳細記錄秦、漢,上記軒轅,下至現在,著十二本紀,科分條例。或同時,或異世,年代相差不易明了,作了十表。禮樂增減,律曆改易,兵法權謀,山川形勢,鬼神祭祀,天人關係,承其敝,通其變,作八書。二十八宿列星環繞著北鬥,三十根車輻環集在同一車轂,運行無窮,輔弼股肱大臣,就像星辰、輻轂相配稱,他們忠實守信、堅守臣道,以事奉皇上。作三十世家。他們仗義而行,倜儻不羈,不使自己失去時機,能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傳。總計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叫做《太史公書》。序述大略,借以拾遺補充六藝,成為一家之言,協合六經傳釋,整齊百家雜說,正本藏在名山,副本留在京師,留待後世聖人君子觀覽。第七十。
太史公說:我撰述從黃帝以來直到武帝太初年間而止的史實,一百三十篇。
(李潤英譯)
自從司馬氏離開周朝去到晉國以後,族人便分散了。有的在衛國,有的在趙國,也有些留在秦國。在衛國的一支,名司馬喜的做過中山國的丞相。在趙國的一支,因傳授有關劍術的理論名聲顯揚,蒯聵便是這一支的後代。在秦國的名叫司馬錯,曾經和張儀爭論,秦惠王就派遣司馬錯率軍攻打蜀國,終於攻下了蜀地,隨後就鎮守蜀地。司馬錯的孫子司馬靳,奉事秦武安君白起。這時少梁已經改名叫夏陽。司馬靳和武安君活埋長平戰役中投降了的趙軍數十萬,回到秦國,靳和白起都被秦王下令自殺在杜郵,安葬在華池。司馬靳的孫子名叫司馬昌,昌是秦朝主管冶鑄鐵器的官。在秦始皇的時期,蒯聵的玄孫司馬卬,曾經擔任武信君(武臣)的部將,並帶兵攻占朝歌。諸侯爭相稱王時,項羽封司馬卬為殷王。漢王劉邦領兵攻打楚國,司馬卬歸降漢王,漢以司馬卬原有的封地殷為河內郡。司馬昌生司馬無澤,司馬無澤擔任漢長安商業區市長之職。無澤生司馬喜,司馬喜封爵五大夫。他們死後,都安葬在高門。司馬喜生司馬談,司馬談為太史公。
太史公師從唐都學習天文,從楊何學習《易》,又從黃先生學習道家理論。太史公曾在漢武帝建元至元封年間做過官。他憂慮當時學者不能通曉各家學說的要義,而所學又混亂、矛盾,於是專論陰陽、儒、墨、名、法和道德六家的要旨說:
《周易·係辭傳》說:“天下人目標一致,而謀慮卻有多種;要達到的目標相同,而所通過的途徑不一樣。”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都是想使天下太平的學派。隻是所信從的理論有分歧,有考慮得周到與不周到罷了。我曾經私下分析陰陽家的方術,發現它注重吉祥還是不吉祥的預兆,忌諱的事物太多,使人受到拘束而畏懼的事情很多;但它主張順著四季的秩序去行事,卻是不可丟失的。儒家的學說廣博,但缺乏治理天下的綱要,用力多而功效少,因此儒家學派所提倡的事很難完全照辦。但是儒家製定君、臣、父、子彼此相處的禮儀,區分夫婦、長幼之間的禮節,是不能更改的。墨家過於儉省,難以遵守。所以他們主張的事,不能完全實行;但是他們加強實業,勵行節約的主張,是不可以廢棄的。法家主張統治者施政要嚴酷而少給臣民恩惠,但是他們正定君臣上下的名分等級,是不能改變的。名家使人拘束於名而容易失去對事物真象的認識,但是他們辨證名、實關係的觀點,卻不能不認真考慮。道家使人精神專一,行動符合無形的“道”,讓萬物豐富充足。道家的學術,是依據陰陽家順守四時秩序的學說,采納儒家、墨家的長處,提取名家、法家的要點,隨著時勢的發展,順應事物的變化,樹立風俗,應用於人事,沒有不適宜的。意旨簡明,容易掌握,用力少而收到的功效多。儒家就不同了:他們認為君主應該是天下人的表率,君主提倡,臣下就附和;君主在前麵走,臣下就該緊緊跟隨。這樣一來,那麽君主勞累而臣下卻很安逸。再說大道的要旨是:舍去雄健和貪欲,不玩弄聰明和智慧,他們將這些放棄而使用智術求治。一個人的精神使用過度就會衰竭,身體太勞累就會疲憊。如果精神和身體時常不得安寧,卻想生命與天地共長久,這是沒有聽說過的。
陰陽家對於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各有一套所謂“宜”“忌”的規定,認為如果人們順守這些教令,就會昌盛發達,違反這些規定,不是死就會衰亡。未必就是這樣呢。所以說陰陽家“使人受拘束而畏懼忌諱太多”。可是陰陽家所說的春天萬物萌生、夏天成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這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如果不遵守,就無法擬定天下的綱紀。所以說:“依據四時的順序行事,是不可丟失的。”
儒家以《詩》《書》《易》《禮》《樂》《春秋》這“六藝”作理論依據,“六藝”的經文和解釋經文的傳文數以千萬計,接連幾代不能夠弄通這門學問,用盡一個人畢生的歲月也不能詳盡其中的禮儀。所以說“儒家學說廣博而缺乏要領,用力多而功效少”。至於分列君、臣、父、子間的禮儀,區分夫婦、長幼、尊卑的次序,即使是百家學說,也不能更改的。
墨家也崇尚唐堯、虞舜的道術,引述堯、舜的道德品行說是:“殿堂隻有三尺高,堂下的土階不過三級,用茅草蓋的屋頂不加修剪,用原木做的屋椽不經刮削,用陶簋盛飯吃,用土缽盛羹湯喝,用粗米做飯,野菜做羹湯。夏天穿葛布衣,冬天穿鹿皮裘。”墨家主張葬送死者用桐木做棺材,厚不過三寸,哭喪不要過於哀慟。他們傳教喪禮,一定要用這來作為萬民的標準。假使天下的人依照這個法則去辦理,那麽尊卑就難以區別了。時代不同,時勢改變,事業就不一定相同,所以說“過於儉約就難以遵從”。墨家學說的要領是強本節用,確是人們興家富足的途徑哩。這是墨家學說的長處,即使是百家的學說,都不能廢棄的。
法家不區別親近、疏遠,不區分高貴、貧賤,一律依法來決斷。這樣,愛護親屬、尊重長上的恩誼倫理就不存在了。可以用它實行一時的計策,但不可長久運用的。所以說法家“嚴酷而少恩惠”。至於法家主張使君主尊貴,使臣子卑下,明確上下名分、職守,不得相互超越,即使是百家學說,都不能改變的。
名家苛刻細察,糾纏不清,使人反省尋思,不得其旨意,專門以名稱決斷事物,而失去了人情。所以說“使人拘束於名而容易失掉對事物真象的認識”。至於掌握名稱,考察實際,交錯比較驗證以免失誤,這一點,是不可不認真考慮的。
道家主張“無為”,又說“無所不為”,他們的實際主張容易實行,但他們的文辭難以理解。道家的學術,以虛無為理論基礎,以順應自然為實踐的原則,沒有一成不變的態勢,沒有常存不變的形狀,所以能夠推究萬物的情理。不被物推著向前,不被物拋置在後,所以能夠成為萬物的主宰。立法或不立法,順應時勢而決定,製度的用與不用,也要與事物相切合。所以說“聖人不重機巧,順時、通變是原則。虛無是道的規律,順應時勢是君主的綱領”。大臣們一齊來到朝廷,君主應該使他們各人明確自己的職任。他的實際和他的名聲相符合的叫做“端”,實際和他的名聲不相應的叫做“窾”。“窾”是空的意思,空話不去聽信,奸邪就不會產生,賢才與庸才自然分清,白與黑也就對照分明,這些要領就在於肯運用罷了,有什麽事辦不成呢!這樣就符合“大道”,混混沌沌,光輝普照天下,重又回歸於無名。凡是人生命的存在是依賴精神,精神是寄托在形體上的。精神過度使用會衰竭,身體過度勞累會疲憊,精神和形體分離人就會死亡。死去的人不能再活過來,形、神分離也不能重新結合,所以聖人重視這些問題。從這一點看來,精神,是生命的根本;形體,是生命的器具。不先安定自己的精神和形體,卻說“我有能力治理天下”,可是你由什麽途徑治理天下呢!
太史公掌管天文,不治理民事。太史公有個兒子名遷。司馬遷出生在龍門,在黃河以北、龍門山以南,過著耕種牧畜的生活。年僅十歲就已經能誦讀古文經書。二十歲開始,從北方南下遊曆長江、淮河一帶,登上會稽山,探尋禹穴,窺察九疑山,又在沅水、湘水上航行。再北渡汶水、泗水,到齊、魯的大都市講學,考察孔子遺留下來的風教,在鄒縣、嶧山舉行鄉射大禮。在鄱縣、薛縣、彭城等地遭遇到一些困難,再經過梁地、楚地回到了家鄉。這時司馬遷出任作郎中,奉命出使西部征討巴、蜀以南,往南經略邛、笮、昆明等地區,有功回到朝廷匯報。
這一年,天子開始舉行漢朝的封禪大典,可是太史公因事停留在洛陽,不能參與這次典禮,因此心中憤懣,發病將死。他的兒子司馬遷恰巧在這時候結束西征的使命回來,在黃河、洛水間的地方拜見了父親。太史公緊握遷的手哭著說:“我們的祖先,本是周朝的太史。遠在上古唐堯、虞舜時,就做過南正、北正,功名顯赫,主管天文各事。後代中途衰微,祖業將會斷送在我的手中嗎?你如果能再擔任太史,那就可以上承我們祖先的事業了。現在皇上繼承漢朝千年以來的大業,在泰山舉行封典,我不能隨行,這是命運啊!是命運啊!我死以後,你一定做太史,當了太史,不能忘記我生前想要完成的論著啊!再說孝道,從侍奉雙親開始,中間表現在事奉君主,最終落實在立身成就功名。傳揚名聲於後世,用這來顯耀父母,這是孝道中最重要的。天下人稱頌讚揚周公,說他能夠論述和歌頌文王、武王的德業,宣揚周公、召公的風尚,表達太王、王季的思慮,再上推到公劉的功業,這樣來推尊始祖後稷。周幽王、周厲王以後,平治天下的王道殘缺,禮樂衰微,孔子編修舊有的典籍,振興被廢棄的禮樂,論述《詩》《書》,創作《春秋》,學者們到現在都以此為依據。從魯哀公十四年獵獲麒麟以來四百多年,諸侯相互兼並,史書散失斷絕。如今漢朝興起,海內統一,這四百多年中間,明主賢君忠臣死於道義的人士,我作為太史而沒有加以論述記載,廢棄了天下的曆史文獻,我為這件事感到惶恐不安,你要記住呀!”司馬遷低下頭流著眼淚說:“兒子雖然不聰敏,請讓我詳細論撰先人所編史料佚聞,不敢缺略。”
太史公司馬談死後三年,司馬遷擔任太史令,綴集史記以及國家藏在石室金匱的書籍。司馬遷擔任太史令五年時,正是武帝太初元年,十一月初一天明時分,節令冬至,漢朝改創曆法,實行太初曆,武帝在明堂祭祀上帝,宣布改曆,遍告群神,受命著記。
太史公司馬遷說:“我的先父說過:‘從周公去世後,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去世後到現在已經有五百年了,有人能夠繼承清明盛世,訂正《易傳》,上接《春秋》,推考《詩》《書》《禮》《樂》精義然後有所述作嗎?’他的用意就在這裏吧!用意就在這裏吧!小子怎敢辭讓呢?”
上大夫壺遂問我說:“從前孔子為什麽要作《春秋》呢?”太史公回答說:“我聽董仲舒先生說過:‘周朝王道衰敗廢弛,孔子擔任魯國司寇,諸侯忌恨他,大夫阻礙他。孔子知道自己的主張不被采用,先王的政道無法實行,於是就把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這二百四十二年間的曆史大事和人物,分別加以褒貶,寓於《春秋》一書中,作為天下準則。貶抑昏庸無道的天子,斥責胡作非為的諸侯,聲討害國亂政的大夫,想用這促使在上位的人,各盡力於國家大事而已。’孔子說:‘我與其另立空洞的說教,不如舉出史實和人物來,而使道理更加深刻透辟。’《春秋》這部著作,往上闡明三王的治道,往下辨別人事的紀綱,辨別嫌疑,明斷是非,論定猶豫不決的事,稱揚好人好事,貶斥壞人壞事,尊重賢才,賤視庸人,保存滅亡了的國家,繼續斷絕了的世係,補救衰敝,振興被廢置的事業,這是王道最重大的綱領嗬。《易》論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所以長於變化的道理;《禮》規範人倫,所以長於行事;《書》記述先王的政事,所以長於政論;《詩》記載山川溪穀、禽獸草木、牝牡雌雄,所以長於風土民謠;《樂》是論述音樂的經典,所以長於和諧;《春秋》辨別是非,所以長於處理人事。由此可見《禮》是用來節製人們行為的,《樂》是用來興發和諧氣息的,《書》是用來述說政事的,《詩》是用來表達情意的,《易》是用來講論變化的,《春秋》是用來談論大義的。平定亂世,使它回到太平盛世,沒有什麽著作能像《春秋》那樣切實有效。《春秋》文字數萬,其中旨意數千;二百四十年間,萬物的離散聚合都在《春秋》之中有所表現。在《春秋》一書中,被弑殺的君主有三十六人,遭滅亡的國家有五十二個,諸侯出奔逃亡不能保有自己的政權的不可盡數。考察其變亂敗亡的原因,都在於他們丟掉了根本啊。所以《易》傳說:‘失之毫厘,差以千裏。’因此《易·坤卦·文言》說:‘臣下弑君,兒子弑父,絕不是一早一晚之間造成的,它的發展浸染已經是很長久了。’所以,做國君的人不可以不知道《春秋》,否則就會前有諂諛小人而不見,後有亂臣賊子而不知。做臣子的人不可以不知《春秋》,否則在位辦事就會不知道采取適當的方法,遇到變故也不知道應變的權宜之策。做人君主、父親的不通曉《春秋》大義,必定容易蒙受罪惡的名聲。做人臣、做兒子的不通曉《春秋》大義,必定容易身陷篡位弑君的法網而被殺,留下死罪的惡名。其實他們都自以為是好事就去硬幹,隻因為不知其道義所在,結果蒙受史家貶斥的文辭而不敢推禦。如果不明白禮義的要旨,就會弄到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的地步。如果君不像君,那麽臣下就敢冒犯;臣不像臣,那麽就容易遭致殺身大禍;父不像父,那麽就會昏聵無道;子不像子,那麽就會忤逆不孝。這四種行為,是天下的大過失,拿‘天下之大過’的罪名加在他頭上,他隻得接受而不敢推禦,所以《春秋》這部經典,確是禮義的大本啊。禮的作用是禁絕壞事在沒有發生之前,法的作用是施行在壞事已經發生之後;法製懲治壞事的作用容易見到,而禮製禁絕壞事的作用則難以被人們認識。”
壺遂說:“孔子時代,上沒有聖明的君主,下得不到任用,所以他撰寫《春秋》,靠著空洞的史文來裁斷禮義,當作帝王的法典。現在先生上遇聖明的天子,下得當官任職,萬事已經具備,而且全都各得其所,井井有條,先生所論著的,想要闡明什麽呢?”太史公說:“是是,不不,不是這樣。我聽先人說過:‘伏羲最為純樸忠厚,作《易》的八卦。堯、舜的盛德,《尚書》有記載,禮樂創製在那時。商湯王、周武王功業的隆盛,詩人歌頌不絕。《春秋》揚善貶惡,推崇夏、商、周三代的盛德,讚揚周朝王室,並不僅僅諷刺譏斥而已。’漢朝建國以來,至當代英明的天子,得到祥瑞征兆,舉行封禪大典,改訂曆法,更換服飾的顏色,來承受天命,恩澤流布無邊,海外不同風俗的國家,輾轉翻譯到中國邊關來叩開塞門,請求前來拜見天子、進獻禮物者,多得說也說不盡。臣下百官盡力歌功頌德,仍然不能詳盡表達自己的心意。再說賢能的人才不被進用,這是做國君的恥辱;國君聖明而他的德業不能傳揚流布,這是有關官員的過失。況且我曾擔任史官之職,如果放棄天子聖明的大德不予記載,埋沒功臣、世家、賢能大夫們的功業不予傳述,忘卻先人的遺言,那罪過再沒有比這更大的了。我的職責是所謂綴述舊事,整理出其中世代傳承的內容,不是所謂創作呢。而您拿這來比作《春秋》,就大錯了呀。”
於是,司馬遷按次序論述和編寫那些史文。太初元年著手撰作,第七年,太史公因替李陵辯冤而遭致大禍被關進監獄。於是喟然歎息說:“這是我的罪過啊!這是我的罪過啊!身體被毀傷了,沒有用了啊!”退一步深思說:“詩》《書》之所以含意隱晦、文字簡短,是由於作者想要表達他心中的思慮。從前周文王被商紂王拘囚在羑裏,推演出《周易》;孔子被困厄在陳、蔡之間,作有《春秋》;屈原被放逐,著成《離騷》;左丘明失明,便撰有《國語》;孫子被處以臏刑,而論述《兵法》;呂不韋被流放到蜀地,留下傳世之作《呂氏春秋》;韓非被囚禁在秦國,寫有《說難》《孤憤》;《詩》三百餘篇,大都是聖人賢士抒發憤懣而創作出來的。這些人都是心中有某種鬱悶積結,不能通暢地發表出來,所以才追述往事,考慮未來。”這樣,終於編寫了陶唐以來到漢武帝獲得麒麟那一年止的曆史。從黃帝開始。
從前黃帝遵循天地的法則,顓頊、帝嚳、堯、舜四位聖人遵循先代的治道,先後相繼,各成法度;唐堯讓出帝位,虞舜覺得自己德行不堪重任而心中不樂。這些帝王的美德豐功,萬世流傳。作《五帝本紀》第一。
由於大禹治水的功業,九州得以同享安定,光耀在唐、虞時期,功德流傳到後代的子孫。夏桀荒淫驕橫,因此被流放到鳴條。作《夏本紀》第二。
契建立了商國,世代相傳直到成湯;太甲被放逐遷居到桐地,因阿衡盛德的感召而悔過圖強;武丁得到傅說輔佐,才被稱為高宗;紂王辛沉湎酒色,諸侯不再朝拜進獻,國統斷絕。作《夏本紀》第三。
棄發明種穀,傳到西伯姬昌而功德隆盛;武王伐紂,在牧野一戰亡殷,安撫天下;幽王、厲王昏暴亂行,喪失了豐、鎬二京;王室衰敗,傳到郝王,洛邑斷絕了周室宗廟的祭祀。作《周本紀》第四。
秦的祖先伯益,曾經輔佐大禹;穆公思義,悼念覆滅於筰山的師旅;可是以人殉葬,詩人作《黃鳥》之詩歌詠哀傷;傳到秦昭襄王,才奠定了秦的帝業。作《秦本紀》第五。
秦始皇即位,兼並了六國;銷毀兵器,鑄成鍾鐻,想停息幹戈兵革,上尊號稱皇帝,耀武揚威,專靠暴力;秦二世承受國運,子嬰投降做了俘虜。作《始皇本紀》第六。
秦朝喪失王道,豪傑並起造反;項梁開創反秦大業,項羽接替這個事業;殺死慶子冠軍,救了趙國,諸侯擁立他為統帥;誅滅子嬰,背叛懷王,天下認為他做得不對。作《項羽本紀》第七。
項羽殘酷暴虐,漢王建功行德;發憤於巴、蜀、漢中,率軍北還,平定三秦,誅滅項籍,奠定帝業,天下得到安寧,又改革製度,移風易俗。作《高祖本紀》第八。
惠帝早年去世,外戚諸呂當權,百姓不歡悅。呂後重用呂祿、呂產,諸侯圖謀鏟除他們;呂後殺害趙隱王劉如意、趙幽王劉友,朝中大臣恐懼,終於導致呂氏宗族覆滅之禍。作《呂太後本紀》第九。
漢朝初建,惠帝死後帝位繼承人沒有明確,諸呂被滅,大臣們迎立代王即位,天下人心歸向文帝;廢除肉刑,開拓交通,對臣民廣布恩惠,文帝死後廟號稱為太宗。作《孝文本紀》第十。
諸侯王驕橫放肆,吳王劉濞首先叛亂,朝廷發兵征討,七國叛亂分子先後伏罪,天下安定,太平富裕。作《孝景本紀》第十一。
漢朝興建傳國五代,隆盛局麵出現在漢武帝建元年間,對外排斥夷狄,對內修正法度,舉行封禪大典,修訂曆法,更換崇尚的服飾顏色。作《今上本紀》第十二。
夏、商、周三代的曆史久遠了,具體的紀年已不可推考,大體上是取材於傳世的譜書和古代文獻,以這些為依據,進而略加推算,作《三代世表》第一。
周幽王、周厲王以後,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自為政,《春秋》也有些記載不全;而譜書記載的經營方略,反映了春秋五霸更迭強盛衰敗的情況,為了考察周朝諸侯世係的先後關係,作《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春秋以後,諸侯國內大夫的家臣執政,較強的侯國更相稱王;因而到了秦王嬴政時代,終於吞並各國,沒收封地,獨攬始皇帝的尊號。作《六國年表》第三。
秦皇帝暴虐,楚人陳勝發難,項氏反秦而終於自亂,漢王便仗義征伐。八年之間,天下有三次帝位更替,事情繁雜,變故很多,所以詳著《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漢朝興起以來,直到武帝太初這一百年間,諸侯或廢或立,或被分割,或被削地,譜書記載不清楚,史官也難繼續這事,但據諸侯國存在的世代長短,或許可推知其強弱的原因。作《漢興以來諸侯年表》第五。
漢高祖創建帝業有許多開國元勳和股肱輔臣,朝廷對他們剖分符節封賜爵位,恩澤流傳到他們的後代子孫,有的忘記祖宗功德和遺訓,遭到了殺身亡國的下場。作《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漢惠帝至景帝年間,增封功臣宗屬的爵位和食邑。作《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北麵征討強悍的匈奴,南麵誅滅強勁的越人,連年征伐四方蠻夷,因武功封侯的便很多了。作《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諸侯已經強大,吳、楚等七國聯合叛亂;諸侯王子弟眾多,除嫡長子得以繼位外,其餘的沒有爵位和封邑,朝廷下令推恩行義,致使王國勢力逐漸削弱,而得到爵位、封邑的諸侯王子弟卻對朝廷感恩戴德。作《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國有賢相良將,他們是民眾的師表。看到原有的《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其中對賢能的人就記載他們的政績,不賢的人則披露他們的劣跡。據此,作《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夏、商、周三代的禮製,對典章製度的增減各有不同的情況,但是要領都在於“切近世俗人情,通於王道”,所以禮製會因為人們的樸實而為之減少繁文縟節,大體順應古今時勢的變化。作《禮書》第一。
音樂,是用來移風易俗的。從《雅》《頌》樂聲興起,人們就已經喜好鄭國、衛國的音樂,鄭、衛的音樂由來已經很久了。人們的感情受到了音樂的感召,那麽遠方異俗地域的人也會歸附。參考《樂書》以述論自古以來音樂的興盛和衰微,作《樂書》第二。
沒有兵力就不會強大,沒有德政就不會昌盛,黃帝、商湯王和周武王深明這個道理就功業興盛,夏桀王、商紂王和秦二世不明白這個道理而敗亡,人們對這難道能不慎重嗎?《司馬法》從產生以來就長久受到重視,太公、孫子、吳起和王子成甫能夠繼承《司馬法》並對《司馬法》有所發明,切合近世情況,極盡人事的變化。作《律書》第三。
樂律居於陰而可以牽製陽,曆法居於陽而可以牽製陰,律、曆交替相牽製,絲毫不容許疏忽。原有五家曆書文辭互相矛盾,隻有太初元年所論曆法較為正確。作《曆書》第四。
講述星象氣數的書,參雜著許多有關祈福、禳災和預測吉、凶之類的內容,荒誕不經;推究這些書中的文辭,考察它的應驗,卻並沒有什麽特殊和靈異可言。等到集合專家討論有關星氣的事,又用日、星運行的軌道躔度依次加以驗證。作《天官書》第五。
承受天命而為帝王,順應符瑞而封禪的事不輕易舉行,如果舉行封禪大典,那麽一切神靈沒有不受祭祀的。追溯祭祀名山大川諸神的典禮,作《封禪書》第六。
大禹疏通河川,九州得以安寧;到了建築宣防宮的時候,河道溝渠都加以疏通。作《河渠書》第七。
錢幣的發行,是為了暢通農、商交易;交易充分發展就出現了玩弄智巧的弊端,兼並的事越來越多,人們爭相投機牟利,舍本逐末,棄農經商。作《平準書》以觀察世事的變化,這是第八篇。
太伯想讓位給幼弟季曆,逃避到江南蠻族的集居地安身;文王、武王得以在西岐興起,發展了古公亶父的王業。闔廬殺死吳王僚奪取王位,曾經降服楚國。夫差戰勝齊國,逼殺伍子胥而以皮革袋盛屍;聽信伯亶的話去與越國親善,結果使吳國被越攻滅。為了讚揚太伯讓國的美德,作《吳世家》第一。
申、呂的後代衰弱,尚父起步時微賤,終於投歸西伯,文王、武王尊他為國師;他的功勳超過群臣,在暗中周密謀劃滅商大計;頭發斑白,受封於齊國的營丘。齊桓公不背棄柯地的盟約,在諸侯中樹立了威信,事業由此昌盛,多次會合諸侯,霸功顯赫。田常、闞止爭寵而殺死齊簡公,田氏篡奪齊國,薑姓瓦解滅亡。讚美尚父的謀略,作《齊太公世家》第二。
諸侯和部眾對周成王有的依順,有的違背,周公來安撫他們;他努力實行文教德化,天下都響應附和;輔佐和保護成王,諸侯都尊崇周天子。魯隱公、桓公之際,魯國非禮悖德的事相繼發生,這是為什麽呢?孟孫、叔孫、季孫這“三桓”爭權相互攻擊,魯國國運從此不再昌盛。讚美周公的《金鄊》策文,作《周公世家》第三。
武王滅紂以後,天下還沒有安寧,他便去世了。成王年紀幼小,管叔、蔡叔懷疑周公要篡位,淮夷也乘機叛亂。當時召公以其德高望重率先作出榜樣,使周王室團結安定,保證了周公東征的勝利,使東方一帶得到安定。燕王噲讓位給子之,導致了國家的禍亂。讚賞《甘棠》這首詩,作《燕世家》第四。
管仲、蔡叔輔佐武庚,為的是安定商朝舊地;等到周公旦攝政,管、蔡二叔不服,夥同武庚叛亂;周公殺死管叔鮮,放逐蔡叔度,周公留下忠於成王的誓言。文王的妃子太姒生了十個兒子,周朝憑借宗族繁盛而強大。表彰蔡仲替父親蔡叔懺悔過失,作《管蔡世家》第五。
先王的後代延續不絕,舜、禹的功德受到後世的悅服懷念;他們的功德美好清明,後代得以蒙受祖先的榮光。百世享受祭祀,到周朝封有陳國、杞國,後來被楚國滅掉;齊國田氏又興起,奪得了政權。舜是一位多麽偉大的人啊!作《陳杞世家》第六。
周朝收羅殷的遺民,康叔開始封在衛邑,周公用商朝亂政亡國的教訓來告誡他,寫了《酒誥》《梓材》等三篇文告。到了衛公子朔出生,衛國開始傾危不寧;衛靈公夫人南子憎惡太子蒯聵,造成莊公、出公父子名分顛倒。周朝的統治日益衰微,戰國七雄日益強大,衛國因為弱小的緣故,國君角獨在他國之後而亡。讚美《康誥》,作《衛世家》第七。
可惜箕子啊!可惜箕子啊!正直的進言不被采納,卻反而裝瘋成為奴仆。武庚死後,周朝封微子在宋國。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受傷,君子中有人稱美他講究仁義。景公有謙遜的美德,使得天星退行免禍。剔成君暴虐無道,宋國才遭到滅亡。讚美微子請教太師然後出走,作《宋世家》第八。
武王去世以後,叔虞受封於晉,在唐地建都邑。君子譏諷晉穆侯給兒子們取名不恰當,後來果真被曲沃武公所滅亡。獻公寵愛驪姬,造成了五代的禍亂。公子重耳不得誌,反而成就了霸業。六卿專權,晉國因而衰亡。讚美晉文公因功得到天子賜給圭玉和黑黍釀的香酒,作《晉世家》第九。
重黎開創功業,他弟弟吳回繼承光大;殷朝末年,鬻熊成為楚國始祖以後,就有譜牒記述世係了。周朝任用熊繹,熊渠繼承。楚莊王賢明,戰勝陳國又恢複它的國號;已經赦免鄭伯,又因華元說出宋人饑餓的實情而撤走圍宋的軍隊。懷王客死在秦國,子蘭讒害屈原;懷王喜歡阿諛奉承,聽信讒言,楚國終於被秦國吞並。讚美莊王的德義,作《楚世家》第十。
少康的兒子無餘,遠遠棄處南海,南越人剪去頭發,身上塗著花紋,常與黿魚、鱷魚等水族接近。世代守在封禺山,奉祀大禹。句踐被吳軍戰敗圍守會稽,於是重用文種、範蠡。讚美句踐身在蠻夷而能勤修德義,消滅強大的吳國又尊奉周室,作《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
鄭桓公舉國東遷,是采用了周太史伯的建議。莊公派兵侵犯周土,割取莊稼,周王和臣民都紛紛非議。祭仲被宋脅迫訂盟擁立公子突為君,鄭國長時間不能強盛。鄭國子產推行仁政,後世稱讚他為人賢明。三分晉國的韓、趙、魏不斷來犯,鄭國被韓吞並。讚美鄭厲公接納周惠王,作《鄭世家》第十二。
造父善於禦馬,隻有像驥、耳等駿馬,才能夠表現出造父的技能。趙夙事奉晉獻公,趙衰繼承先人的事業;輔佐晉文公,尊奉周天子,趙衰終於成為晉國的得力輔臣。趙襄子被智伯等圍困在晉陽城蒙受屈辱,於是與韓、魏聯兵反而滅了智氏。主父趙武靈王被臣子圍困在沙丘宮,饑餓難熬,掏雀窩抓小鳥充饑,最後活活餓死。趙幽王遷邪僻淫亂,貶斥迫害良將。表彰趙鞅討平周王室的內亂,作《趙世家》第十三。
畢萬被封在魏地,卜官預知他的後代必定昌盛。到了魏絳,殺死晉悼公弟弟楊幹的禦者以正軍法,結果連戎翟都畏懼,他與戎翟議和成功。魏文侯傾慕仁義,拜孔門高足子夏為師。魏惠王驕傲自誇,遭到了齊國、秦國的攻伐。安矨王懷疑信陵君並削奪了他的兵權,諸侯由此不再幫助魏國。秦國終於奪得魏國京都大梁,魏王假被秦兵俘虜去當了仆役。讚美魏武子輔佐晉文公創立霸業,作《魏世家》第十四。
韓厥暗中仗義相助,趙武得以複興趙氏;使斷絕了的後嗣得以繼續,廢置了的祭祀得以再興,晉人尊崇韓厥。韓昭侯名顯諸侯,是因為他重用了申不害。韓王安懷疑韓非而不能信用他,秦國攻襲韓國並滅掉了它。讚美韓厥輔佐晉君,匡正周天子的賦政,作《韓世家》第十五。
田完避難,出奔到齊國請求援助。後來,田氏暗中布施恩惠,五世相繼,齊國百姓歌頌田氏。田成子奪得了齊國政權,田和成為諸侯。齊王田建被後勝的奸言鼓動不戰而降秦,於是被秦遷到了共邑。讚美齊威王和宣王能挽救亂世而獨尊崇周朝,作《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周室已經衰落,諸侯恣意行事,仲尼痛惜禮廢樂崩,因而追修經術,以宣揚王道,匡正亂世,使它返歸太平;於是著書立說,為天下製定禮儀法度,留下“六藝”的綱紀傳給後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夏桀王、商紂王喪失王道而商湯王、周武王興起,周朝失去王道而孔子創作《春秋》。秦朝喪失為政的大道,而陳涉發動起義,諸侯跟著造反,風起雲湧,終於滅亡了秦朝統治者。天下發動的亡秦事端,是從陳涉發難開始的。作《陳涉世家》第十八。
河南宮成皋台,是薄氏興起的基地。竇姬被誤遣到了代地,因而使竇氏家族顯貴。栗姬仗恃地位尊貴而驕橫,王氏才乘機獲得了皇後的尊位。陳皇後太驕傲矜持,終於被武帝廢棄而立衛子夫為皇後。讚美衛子夫那樣的美好德行,作《外戚世家》第十九。
漢高祖施用欺詐的計謀,在陳縣逮捕了楚王韓信;越地、楚國的民俗剽悍輕狂,不易馴服,高祖就封弟弟劉交做楚王,國都建在彭城,以加強對淮水、泗水地區的統治,作為漢朝宗室的屏藩。劉戊陷於邪念,因謀反事敗而自殺;劉禮又被封為楚王,繼承了先祖的家業。讚美元王劉交輔佐高祖有功,作《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漢高祖起兵反秦,劉賈參與了這件事;後來被英布攻襲,失去了他的封國荊、吳之地。營陵侯劉澤通過田子春遊說感動了呂後,便被封為琅邪王;後來被祝午誘騙而輕信齊王,前往齊國不得歸還,就用計離開齊國西入關中,碰上迎立孝文帝立功,因而又被封為燕王。當天下沒有安定時,劉賈、劉澤以高祖宗族兄弟的身份,成為漢朝廷的藩屏輔佐。作《荊燕世家》第二十一。
天下已經平定,劉氏皇室親屬不多;悼惠王在王子中最先壯大,受封於齊,鎮守東部疆土。齊哀王擅自興兵,憤怒討伐呂氏族人,由於他的舅父駟鈞粗暴乖張,朝廷大臣不許哀王當皇帝。齊厲王親屬內部淫亂,厲王自殺的大禍是主父偃脅逼促成。讚美悼惠王劉肥成為高祖開國的股肱輔佐,作《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楚國的軍隊把我軍圍困在滎陽,楚、漢相持三年;蕭何鎮撫山西一帶,登記戶口,輸送兵員,供給糧食不斷,使百姓愛戴漢王,不樂意為楚王出力。作《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曹參與韓信聯兵平定魏地,又打敗趙軍,攻取齊地,就削弱了楚霸王的勢力。曹參接替蕭何成為漢朝相國,朝政沒有變更,百姓得以安寧。讚美曹參不誇功不逞能,作《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
在營幕之中籌謀策劃,無形之中便能克敵製勝。子房謀劃克敵製勝的大事,沒有智巧的名聲,沒有勇敢的武功,從容易處著手解決難題,從細微處入手做成大事。作《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陳平使用六個奇妙的計謀,使得諸侯歸附漢朝廷。消滅諸呂的大事,陳平是主要謀劃者,終於使國家安定。作《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諸呂互相勾通,圖謀削弱皇室,而周勃違反常義,切合權變之道。吳、楚等七國起兵叛亂,周亞夫在昌邑駐兵,來扼製齊、趙的軍隊,故意不理梁王求救。作《絳侯世家》第二十七。
吳、楚等七國叛亂,藩屏京都的,隻有梁孝王禦敵衛國;但他自恃竇太後的寵愛,自誇功勞,幾乎遭受殺身之禍。讚美他能抵抗吳、楚叛軍,作《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五宗都被封為王,皇室親屬融洽和睦,諸侯或大或小都是王室的藩屏,各得其宜,僭位越軌比擬皇上的事逐漸減少了。作《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武帝的三位皇子被封為王,皇上的策告文辭典雅,值得觀賞。作《三王世家》第三十。
後世爭權奪利,而伯夷、叔齊兄弟卻趨赴仁義;互相推讓國君的權位,後來都餓死在首陽山,天下人都稱讚他們的美德。作《伯夷列傳》第一。
晏子很儉樸,管夷吾則很奢侈;齊桓公因任用管仲而稱霸天下,齊景公因任用晏子而國家得享太平。作《管晏列傳》第二。
李耳主張無為而治,使百姓自化為善;清靜寡欲,使國民自然走上正軌。韓非揣度事物的情理,主張遵循時勢和條理治理國家。作《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自古以來的帝王都重視《司馬法》,田穰苴能對它加以闡明發揮。作《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如果不懂得信守、廉潔、仁慈、勇敢,就不能傳授兵法,講論劍術,兵法、劍術與道相符合,內可以修身,外可以應變,君子們認為這就是武德。作《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楚太子建遭遇讒言毀謗,以至禍殃連累到伍奢,伍尚營救父親,伍員逃往吳國。作《伍子胥列傳》第六。
孔子傳述文獻,弟子振興他的大業,都成為師傅,教導人們尊崇仁德,激勵人們行義。作《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商鞅離開衛國去到秦國,能闡明和施行他的治國之術,秦孝公時使秦國富強,而稱霸西戎;後世遵循他所立的法度。作《商君列傳》第八。
天下諸侯都憂慮秦國的連橫之策,因為秦貪得無厭,而蘇秦能夠保全諸侯,約會六國合縱來抑製秦國的貪婪強橫。作《蘇秦列傳》第九。
六國已經合縱相親近,而張儀能夠闡明他的連橫主張,使合縱諸侯的陣線又被瓦解。作《張儀列傳》第十。
秦國所以能夠向東侵奪,稱雄諸侯,是由於樗裏子和甘茂的策劃。作《樗裏甘茂列傳》第十一。
席卷河山,圍攻大梁,使諸侯束手而臣服秦國的,是穰侯魏冉的功勞。作《穰侯列傳》第十二。
南麵攻下楚國的都城鄢郢,北麵摧毀趙國長平的守軍,秦軍接著包圍了趙都邯鄲,武安君白起曾是主帥;攻破楚國,滅亡趙國,是武成侯王翦的計謀。作《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涉獵儒家、墨家的遺文,闡明禮義的係統綱要,製止梁惠王唯利是圖的念頭,陳述往世的興盛衰亡。作《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
喜歡接交賓客、士人,士人們歸附薛公,替齊抵禦楚、魏。作《孟嚐君列傳》第十五。
出於權變,爭得馮亭所獻上黨之地;到楚國請救兵解除邯鄲的圍困,使趙國國君得以重新立名於諸侯。作《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
自身富貴而能夠尊重貧賤者,自己賢能而能屈就平庸者,這隻有信陵君能夠做到。作《魏公子列傳》第十七。
冒死為君,終於讓君主從強秦逃脫,使遊說的人士南向趨赴楚國的,是黃歇的忠義所感召。作《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能忍受魏齊的羞辱,卻在強秦樹產威信,取得高官,推舉賢能,辭讓相位,範雎、蔡澤二人有這樣的美德。作《範雎蔡澤列傳》第十九。
擔任主將,施展謀略,聯合五國的軍隊,替弱小的燕國報複了強大齊國的深仇,洗雪了燕國先君失國的恥辱。作《樂毅列傳》第二十。
能夠在強橫的秦王那裏陳述意見,又能委屈自己而對廉頗謙恭忍讓,來盡忠於他的國君,使將、相二人都名重於諸侯。作《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齊盡王既已丟失臨淄,逃到了莒邑,隻賴田單以即墨為基地,打敗並驅逐燕將騎劫,才保住了齊國江山。作《田單列傳》第二十二。
能夠用巧言詭辯解除被圍之城的患難,輕視爵位、利祿,而以盡其誌趣為樂。作《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
創作詩賦辭章來諷喻諫諍,用同類的事物作比喻來伸張正義,《離騷》有這樣的特色。作《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與子楚結交,使諸侯之士紛紛爭相事奉秦國。作《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
曹沫用匕首脅迫齊桓公訂盟,魯國得以收回失地,同時也使齊君在諸侯中彰明誠信;豫讓守義,為智伯報仇沒有二心。作《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能夠施展自己的謀略,順應時勢,推尊秦國,使秦得誌於海內,李斯是定策的主謀,作《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為秦國開拓疆土,增加民眾,北麵擊敗匈奴,憑借黃河修築要塞,依山傍嶺加強防守鞏固國防,建置榆中。作《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鎮守趙國,據保常山,拓廣河內,削弱楚國的勢力,彰明漢王的威信於天下。作《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
魏豹收集西河、上黨的兵力,跟隨劉邦攻打項羽到達彭城;彭越侵襲梁地,以困擾項羽。作《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黥布據淮南一帶背叛楚國歸向漢王,漢王利用他而得到楚國的大司馬周殷,終於在垓下打敗項羽。作《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楚軍把我軍困逼在京、索之間,而韓信攻取魏、趙,平定燕、齊,使漢占有了天下的三分之二,得以消滅了項羽。作《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楚、漢雙方在鞏、洛一帶對峙,而韓王韓信為漢鎮守潁川,盧綰截斷項羽軍隊的糧餉軍需。作《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
諸侯背叛楚霸王項羽,齊王獨能在城陽牽製項羽,漢王得以乘機攻入彭城。作《田儋列傳》第三十四。
攻取城鎮,在原野作戰,獲得軍功回來匯報,樊噲、酈商為漢朝立有大功,不僅僅為漢高祖執鞭策馬,馳驅疆場,而且又與漢王一道出生入死逃脫危難。作《樊酈列傳》第三十五。
漢朝初定天下,文治條理還不明確,張蒼擔任主計官,統一度量衡,編訂律曆。作《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通過說辭結交,與外國互通使節,籠絡諸侯;諸侯都來親附,歸向漢朝,成為藩屏輔臣。作《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
想要詳細了解秦末和楚、漢戰爭時期的種種事情,周緤等是親身經曆的人,經常跟隨高祖征戰,平定諸侯。作《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建議遷徙豪門強族,建都關中,與匈奴和親;明訂朝廷禮節,條列宗廟儀法。作《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
季布能變剛戾而為柔順,終於成為漢朝大臣;欒公不因屈服於威勢的脅迫而背叛死者。作《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
敢於冒犯皇上直言強諫,使皇上的言行合於義,不顧自身安危,為國家建立長遠的方略。作《袁盎朝錯列傳》第四十一。
遵守法律而不違背根本事理,稱述古代賢人,增長君主的明智。作《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
敦厚、慈愛、孝順,不善辭令,辦事敏捷,致力於恭敬謹慎,堪稱君子長者。作《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
堅守節操,懇切剛直,義氣足以稱得上清廉,行為足以激勵賢能,擔任重要職位而不能以無理使之屈服。作《田叔列傳》第四十四。
論醫術扁鵲是醫家的宗師,他的醫術非常精細明達;後世遵循他的醫道方法,不能改易,而倉公可說是接近扁鵲的醫術了。作《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劉仲被削奪王爵,他的兒子劉濞又受封為吳王,恰逢漢朝初定天下,漢朝令吳王鎮撫江、淮一帶。作《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
吳、楚等七國叛亂,宗室親屬中隻有竇嬰賢能而喜歡結交士人,士人歸心於他,他率軍在滎陽抵抗七國叛軍。作《魏其武安列傳》第四十七。
智謀足以應付近世的事變,寬厚足以深得人心。作《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
勇於抗擊敵人,仁愛士兵,號令簡要不煩瑣,部眾衷心歸向他。作《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從夏、商、周三代以來,匈奴經常成為中原的禍害;要知道或強或弱的時勢,設法戒備,相機征討,作《匈奴列傳》第五十。
拓直彎曲的邊塞,開擴黃河以南的邊地,攻破祁連山一帶的匈奴兵,廣開通往西域各國的道路,使北方匈奴披靡潰敗。作《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大臣和宗室以奢侈浪費互相炫耀比高低,隻有公孫弘以節衣縮食為大小官吏表率。作《平津侯列傳》第五十二。
漢朝平定中原以後,南越王趙佗能安集南越來保衛南方藩屬,向漢朝納貢盡職。作《南越列傳》第五十三。
吳國反叛,東甌人殺死吳王劉濞,守衛封禺山,成為漢朝的臣屬。作《東越列傳》第五十四。
燕太子丹的部眾敗散在遼東地區,衛滿招收這些逃亡的人,便聚集在海東,來安集真藩等部,保衛邊塞,成為漢朝的外臣。作《朝鮮列傳》第五十五。
唐蒙出使經略西南,與夜郎通好,而邛、笮的君長請求做漢朝的內臣,並接受朝廷派來的官吏。作《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
《子虛賦》詠事,自有寓意;《大人賦》奏上,皇帝很喜歡。雖然文辭華麗,事多誇張,但賦的宗旨都在於諷喻勸諫,歸結為主張無為而治。作《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
淮南王黥布反叛,高祖封小兒子劉長為淮南國王,以鎮守江、淮以南一帶,安撫楚地剽悍的民眾。作《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
奉行法律、遵循情理辦事的官吏,不自誇有功,不自稱賢能,百姓對他們沒有什麽稱譽,他們也沒有什麽過錯。作《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衣冠端莊,在朝廷上占有一席地位,群臣沒有誰敢對他說虛浮不實的話,汲長孺是剛直莊重的大臣;好推薦賢人,稱道長者,鄭莊是慷慨有節操的君子。作《汲鄭列傳》第六十。
從孔子去世以後,京城裏沒有誰重視學校教育,隻有武帝建元、元狩年間,文教事業燦爛輝煌。作《儒林列傳》第六十一。
民俗背棄本業,向往巧詐,作奸犯科的人,玩弄法令,善良的人不能感化這些人向善,隻有一切依法嚴酷懲治才能使他們遵守法令。作《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漢朝派使者與大夏建立交往以後,西方極遠的蠻族,都伸長脖子向著內地,想瞻仰中國的文明。作《大宛列傳》第六十三。
解救別人的危難,救濟別人的貧困,在仁的方麵有可稱道之處吧。不失信用,不背棄諾言,在義的方麵是有可取之處呢。作《遊俠列傳》第六十四。
事奉君主而能使君主耳目愉快,臉色和悅,從而得到君主的親近,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美色招人喜愛,論技能也是各有所長的。作《佞幸列傳》第六十五。
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不爭權奪利,上下沒有什麽阻礙,人們沒有誰能傷害他們,這是由於這些人善於用“道”處事。作《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齊、楚、秦、趙等國的占卜家,都因地域不同,風俗差異,占卜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要統一考察占卜家們的宗旨,作《日者列傳》第六十七。
夏、商、周三代君王占龜的方法不同,四方蠻夷卜筮的風俗有別,但都用來占卜判斷吉凶禍福。粗略考察了占卜的大概情況,作《龜策列傳》第六十八。
一個普通的平民,不危害國家的政令,也不妨害百姓的生計,趨時貿易,增殖財富,在智慧方麵有可見之處。作《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我們漢朝繼承五帝的遺風,上接被中斷了的三代大業。周朝末年王道衰落,秦朝廢棄古文,燒毀《詩》《書》,所以造成了明堂、石室、金匱、玉版等處所藏圖書典籍的散失錯亂。這時候漢朝興起,蕭何修訂法令,韓信申明兵法,張蒼創立規章製度,叔孫通製定禮義,於是學術風氣逐漸推進,《詩》《書》等古籍也在各地斷斷續續被發現了。從曹參推薦蓋公講論黃帝、老子的學問後,而賈生、晁錯也發揚申不害、商鞅等法家的學問,公孫弘因懂得儒家學術而顯貴,一百年之間,天下已發現的遺文古事無不匯集在太史公的府第。太史公又父子相繼掌管這一要職。太史公說:“哎呀!我的先人曾經掌管這一事務,揚名於唐、虞時代,直到周朝,又職掌這一職務,所以司馬氏是世代相承主管天文星曆方麵事務的。難道能在我這一輩中止嗎?要敬記在心啊!要敬記在心啊!”我搜集天下散失的文獻,對帝王興起的事跡,追根溯源,探究始終,考察盛衰,再依據事實進行論述考訂,簡略推考三代,詳細記錄秦、漢,上記軒轅,下至現在,著十二本紀,科分條例。或同時,或異世,年代相差不易明了,作了十表。禮樂增減,律曆改易,兵法權謀,山川形勢,鬼神祭祀,天人關係,承其敝,通其變,作八書。二十八宿列星環繞著北鬥,三十根車輻環集在同一車轂,運行無窮,輔弼股肱大臣,就像星辰、輻轂相配稱,他們忠實守信、堅守臣道,以事奉皇上。作三十世家。他們仗義而行,倜儻不羈,不使自己失去時機,能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傳。總計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叫做《太史公書》。序述大略,借以拾遺補充六藝,成為一家之言,協合六經傳釋,整齊百家雜說,正本藏在名山,副本留在京師,留待後世聖人君子觀覽。第七十。
太史公說:我撰述從黃帝以來直到武帝太初年間而止的史實,一百三十篇。
(李潤英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