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福音傳教士經常出現在電視上,她的名字叫特麗。她看上去 50 出頭,頭發梳理得挺直僵硬,人們說她的頭發隻會被折斷,而不會被弄亂。特麗教士精力旺盛而且不拘禮節,她的傳教風格顯然是效仿早些時候的密爾頓·伯爾。從觀眾的臉部特寫鏡頭可以看出,他們幾乎一直在笑。要不是他們的樣子稍稍顯得整潔健康一些,我們很難把他們和在拉斯維加斯觀看演出的觀眾區分開來。特麗教士奉勸在座的以及那些“在家”的人通過找到耶穌改變自己的道路。為了更有效地達到目的,她向大家提供了一套“致富行動資料”,此舉有雙重目的:在走近耶穌的同時,還可以學習怎樣使銀行裏的存款數目變大。此舉使她的追隨者欣喜不已,他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仰:致富是宗教的真正目的。但是也許上帝並不同意他們的觀點,在我寫這本書的時候,特麗教士已經被迫宣布破產並暫時停止了她的傳教活動。
帕特·羅伯遜是熱門節日《700 俱樂部》的主持人,這既是一個電視節目,同時又是具有某種宗教性質的組織,你每個月隻要付 15 美元就可以加入了(當然,如果你裝了有線電視,就可以免費觀看)。羅伯遜教士比特麗教士表現得要低調一些,他謙遜、睿智,具有電視觀眾喜歡的那種冷靜的脫口秀主持人的魅力。他的感召力比特麗教士要大得多,至少從電視的角度來看是這樣。他的節目仿效《今夜娛樂》節目的模式,包括采訪、歌手訪談和成為再生基督徒的藝人的錄像。例如,夏威夷唐·何[1]合唱團的姑娘們都是再生基督徒,在錄像裏,我們看到她們既在教堂裏祈禱,又在舞台上表演(雖然不是同一時間)。這個節目還再現了曾經處於絕望邊緣的人們看了《700 俱樂部》之後重新樹立了生活的信心。這些人在精心製作的文獻電視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在其中一個節目中,我們看見一個由於焦慮精神幾近崩潰的婦女,她無法盡妻子應盡的義務,所有的電視節目和電影都讓她對世界產生恐懼。她開始成為妄想狂,認為自己親生的孩子都想謀殺她。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看見她坐在電視機前,偶爾發現了《700 俱樂部》。她對這個節目傳遞的信息產生了興趣,開始接納耶穌走進她的心靈。她被拯救了。在節目的最後,我們看見她平靜而快樂地生活著,眼睛裏洋溢著平和的光芒。所以,我們也許可以說,《700 俱樂部》兩次把她帶入了超凡的境界:第一次是把她帶到了耶穌的麵前,第二次是使她成為一個電視明星。對於那些涉世不深的人來說,到底哪一個是更高的境界他們都不清楚。
在每期《700 俱樂部》結束的時候都會播出下次節目的預告,而且這些預告的節目總是異常豐富多彩。節目最後是一句我們常聽到的話:“精彩節目不嫌多……明天同一時間《700 俱樂部》再見。”
吉米·斯瓦加特是一個有點老派的福音傳教士。雖然他的鋼琴技藝精湛,歌聲也非常動人,而且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種電視資源,但他最喜歡的還是那種激情澎湃的傳教方式。但因為要出現在電視上,他便常常用普世教會的理論來緩和自己的態度。例如,在討論“猶太人是否褻瀆神靈”這個問題時,他首先回憶了耶穌的成人儀式,強調基督徒虧欠猶太人太多,並由此得出結論,猶太人沒有褻瀆神靈。在結尾的時候,他又指出,猶太人因為失去了自己的神殿而迷失了方向。他想要告訴大家的是,猶太人是可悲的而不是可鄙的,而且他們中有很多人都是相當不錯的好人。
這是完美的電視傳道——精彩、動情,有一種讓人奇怪的寬慰,甚至猶太觀眾也會有這種感覺。電視——上帝保佑它——絕不適合傳遞赤裸裸的仇恨。一方麵,你不知道誰在看電視,所以最好不要過於挑釁;另一方麵,滿臉漲得通紅、不斷揮舞雙手的仇恨者在電視上會顯得非常愚蠢。這一點馬歇爾·麥克盧漢早就發現了,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還因此吃過虧。電視喜歡一團和氣,有時候沉默是最好的。(但也有例外,像斯瓦加特這樣的教士在談到魔鬼和現世人文主義這樣的話題時是不可能沉默的,他們攻擊敵人時總是不依不饒。也許這是因為魔鬼和現世人文主義者都不在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範圍之內,而且他們也不看電視。)
宗教組織目前擁有並管理著 35 家電視台,每家電視台都有自己的宗教節目。為了寫這個章節,我看了 42 小時的宗教節日,大多是羅伯特·舒勒、奧拉爾·羅伯茨、吉米·斯瓦加特、傑瑞·法威爾、吉姆·柏克和帕特·羅伯遜主持的節目。看 42 小時節目其實完全沒有必要,5 個小時就足夠讓我得出結論,其中的兩個結論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個結論是,在電視上,宗教和其他任何東西一樣,被明白無誤地表現為一種娛樂形式。在這裏,宗教不再是具有曆史感的深刻而神聖的人類活動,沒有儀式,沒有教義,沒有傳統,沒有神學,更重要的是,沒有精神的超脫。在這些節目中,傳教士是頭號人物,上帝隻能充當配角。
第二個結論是,宗教之所以成為娛樂是由電視本身的傾向決定的,而不是因為這些所謂的電視傳教士存在缺陷。確實,他們中的有些人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見解狹隘還很偏執。他們自然無法和早期的福音傳教士媲美,如喬納森·愛德華茲,喬治·懷特菲爾德和查爾斯·芬尼,個個都是學識過人,精通神學,具有高超的表述能力。但是,在缺陷方麵,今天的電視傳教士和早期的福音傳教士或今天隻局限於教堂傳教的神甫們差別並不大。使這些電視傳教士成為宗教體驗的敵人的不是他們的弱點,而是他們賴以工作的媒介。
大多數美國人,包括傳教士,如果能稍加思考,就會發現並不是所有的話語形式都能夠從一種媒介轉換成另一種媒介的,如果你以為用某種形式表達出來的東西可以絲毫不損害意義地用另一種形式表達出來,那你就過於天真了。很多散文可以成功地從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但我們知道詩歌很難做到這一點,我們也許能夠大致了解一首譯詩,但其中一定有什麽東西已經喪失了,特別是賦予詩歌美感的那種東西。通過翻譯,它已經成為另一首詩歌。還有一個例子:我們也許發現送一張安慰卡給失去親人的朋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如果我們認為卡片能夠表達我們當麵哽咽著說出的話的相同意思,那就是自欺欺人了。卡片不僅改變了我們要說的話,而且還改變了賦予這些話意義的語境。同樣,如果我們相信老師傳授的知識可以用微型計算機更有效地複製出來,那麽我們也是在欺騙自己。也許有的東西是可以複製的,但我們始終要問一個問題:複製過程中會丟失什麽?答案可能是:一切賦予教育重要性的東西。
不是一切都是可以用電視表達的,或者更準確地說,電視把某種事物轉換成了另一種東西,原來的本質可能丟失,也可能被保留下來。大多數電視傳教士沒有嚴肅地思考過這個問題,他們以為,原本在教堂或帳篷裏麵對麵的傳教也可以在電視上進行,而且既不會丟失原意,也不會改變宗教經驗的性質。他們沒能認識到複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也許是因為電視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觀眾,讓他們心生傲慢而無暇顧及其他了。
比利·格雷厄姆曾經寫道:“電視是人類發明的最有力的交流工具。我的每一期黃金時段的‘特別節目’在美國和加拿大的近 300 個電視台同時播出,我一次電視直播的觀眾比耶穌一生中傳教的對象要多千百萬。”[2]對此,帕特·羅伯遜補充說:“說教會不應該利用電視是非常愚蠢的。他們的需要是一樣的,他們傳遞的信息是一樣的,但傳遞的方式可以改變……要讓教會不利用美國最具有生成力量的工具簡直愚不可及。”[3]
這樣想真是太幼稚了。如果傳遞方式改變了,傳遞的信息就極有可能也不一樣。如果信息傳遞的語境和耶穌所處的時代完全不同,那麽我們就不能指望信息的社會意義和心理意義還能保持不變。
電視本身的幾個特點以及它的周圍環境,使得真正的宗教體驗無法實現。首先,我們無法神化電視節目播出的空間。任何傳統的宗教儀式都要求,舉行儀式的地方要具有某種程度的神聖性。教堂被設計成一個舉行儀式的地方,所以幾乎所有出現在那裏的東西都具有宗教的氛圍。但是宗教儀式並不一定都要在教堂裏舉行,隻要事先進行一番淨化,幾乎所有的地方都能勝任。所謂“淨化”,就是說要去除它一切世俗的用途。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隻要在牆上放一個十字架,或在桌子上放一些蠟燭,或在醒目的地方放上一本《聖經》。通過這些,體育館、餐廳或賓館都可以被改造成朝聖的地方,都可以暫時從世俗世界中超越出來而再現為一種不屬於我們這個世界的現實。但是,為了實現這個轉換,一些行為規範是必須遵守的。例如,在這些地方不能吃東西或閑聊,必須戴上無簷便帽或在適當的時候跪下,按要求無聲地靜默。我們的行為要符合非世俗世界的規則。但在看電視宗教節目時,我們通常不會遵守這些規範。不論電視上是在播宗教節目還是在播電視劇《達拉斯》,我們都不會改變在自己的客廳、臥室或廚房裏進行的活動。我們吃東西、聊天、上廁所、做俯臥撐或做看動畫片時習慣做的任何事情。如果觀眾不能沉浸在非世俗世界的神秘氛圍中,那他也就不可能獲得一種超凡脫俗的宗教體驗。
還有一點,電視屏幕本身也有著很明顯的現世主義傾向。屏幕上充滿了世俗的記憶,電視廣告和娛樂節目已經在這裏深深紮根,要想把它改造成一個神聖的地方顯然是很困難的。而且,觀眾隨時都會意識到,隻要輕輕按一下遙控器,宗教節目就會馬上變成完全不同的世俗節目——曲棍球比賽、廣告、卡通片。不僅如此,在大多數宗教節目的前後,我們都可以看到廣告、流行節目的宣傳以及各種各樣其他世俗的形象和話語,所以屏幕本身就傳遞了娛樂不斷的信息。不論是曆史還是電視的現實情況,都證明反省或精神超脫是不適合電視屏幕的。電視屏幕希望你記住的是,它的圖像是你娛樂的源泉。
電視傳教士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的,他們知道他們的節目不能代表商業廣播之外的另一片天空,而隻能充當這個統一體裏的一個部分。確實,很多宗教節目都不是按照傳統在星期天播出的。有些受人歡迎的傳教士非常願意和世俗節目“齊頭並進”,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可以使他們的節目更具吸引力。錢不是問題,這些宗教節目得到的讚助高達上百萬,據估計,電子教堂的總收入每年超過 5 億美元。
我提到這些數據是想解釋,為什麽這些傳教士能夠支付得起相當於商業節目的高額製作成本。這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大多數的宗教節目裏都有水汽衝天的噴泉、色彩絢麗的花朵、訓練有素的唱詩班和精心設計的布景,完全是一些著名商業節目的再現。很多時候,他們的節目要到擁有迷人奇異景色的地方進行“外景拍攝”。
此外,宗教節目還有眾多俊男靚女的捧場,他們既出現在節目中,也出現在觀眾裏。羅伯特·舒勒特別偏愛名人,尤其是電影明星,而他們也對他表現出無限忠誠。舒勒不僅讓名人出現在他的節目中,還讓他們出現在他的廣告裏來吸引觀眾。我想我可以很公平地說,吸引觀眾是這些節目的主要目的,就像《達拉斯》這樣的電視劇一樣。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運用了最先進的市場推廣手段,如派發免費小冊子,《聖經》和禮物,傑瑞·法威爾送出的是“耶穌至上”的別針。傳教士們對自己如何控製傳教內容以提高收視率毫不否認。如果你想從這些電視傳教士那裏知道富人死後進入天堂會遇到什麽困難,那你一定得等上很長時間。全國宗教節目主持人協會的執行主席總結了電視傳教士的不成文規則:“隻有給觀眾他們想要的東西,你才可以得到市場占有率。”
我相信,你會注意到,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宗教信條。不論是釋迦牟尼、摩西、耶穌還是穆罕默德、路德,從來沒有哪個偉大的宗教領袖會給人們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給的是人們應該具備的東西。但是,電視隻能給予觀眾他們想要的,電視是“客戶友好”型的,要關掉它實在太容易了。隻有在呈現動感的視覺形象時,電視才能對觀眾產生最大的吸引力。它不適合複雜的語言或苛刻的要求。所以,電視上的傳教完全不同於聖山上的傳道。宗教節目充滿了喝彩聲,它們慶祝富有,讓節目中的演員成為名人。雖然這些節目傳遞的信息瑣碎無聊,但它們仍然會有很高的收視率,或者,也許正是因為它們傳遞的信息瑣碎無聊,它們才會擁有很高的收視率。
如果我說基督教是一種苛刻而嚴肅的宗教,我相信我沒有說錯。但是,當它被表現得輕鬆愉快時,它就變成了一種完全不同的宗教。
當然,肯定會有人反對“電視使宗教墮落”這種說法,其中一個理由是,宗教和圖像從來都是緊密相聯的。除了貴格會[4]其他幾個禁欲的教派,很多宗教都努力通過藝術、音樂、神像和令人敬畏的儀式來表現自己的吸引力。宗教的美感是它吸引人們的重要原因。對於天主教和猶太教來說,這一點尤其明顯:在鑲嵌著美麗彩色玻璃的教堂裏,教徒們可以聽到縈繞人心的曲調,看到華美的長袍、披肩和神奇的帽子,他們享受聖餅和美酒,聆聽古老語言神秘的節奏。這些宗教儀式中的飾物與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鮮花、噴泉和布景是不同的,因為前者是宗教本身曆史和教義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徒對它們應該表現出恰如其分的敬畏。猶太教徒禱告時不會因為戴無簷便帽在電視上好看而戴上它;天主教徒不會為了給聖壇增添光彩而點上蠟燭;猶太教、基督教和長老派的拉比、教士們不會在傳教時停下來問電影明星是不是虔誠的教徒。我們在真正的宗教中看到的圖像是以施展魔力為目的的,而不是為了娛樂。這當中的區別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通過賦予事物魔力,我們可以獲得神性,而通過娛樂,我們走得離神越來越遠。
電視上的大多數宗教節目都是“原教旨主義”的倡導者,它們明確鄙視儀式和神學,它們推崇的是同《聖經》、也就是上帝的直接交流。我不想讓自己陷入我不擅長的神學爭論中,但我還是可以公正地說,在電視上,上帝是一個身份不明的次要角色。雖然他的聖名被一再提起,但傳教士有血有肉的形象帶給我們一個明白無誤的信息:值得我們崇拜的是眼前的他,而不是那個看不見的他。我不是說傳教士存心想這樣做,而是說電視上彩色的特寫鏡頭威力太大。畢竟,電視上的形象比金牛犢[5]的魅力要大得多。我懷疑(雖然我沒有確鑿的證據),天主教反對富爾頓·希恩主教上電視(幾年以前)就是因為怕觀眾們錯把對上帝的崇拜獻給了希恩主教,他具有穿透力的目光、令人敬畏的鬥篷和神聖莊嚴的話調實在是像極了上帝。
電視最大的長處是它讓具體的形象進入我們的心裏,而不是讓抽象的概念留在在我們腦中。正因為這樣,所以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把一檔關於宇宙的節目命名為《沃爾特·克朗凱特的宇宙》。如果你認為宇宙不需要沃爾特·克朗凱特[6]為它增添光彩,那你就錯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知道沃爾特·克朗凱特在電視上比在銀河係更有魅力。而吉米·斯瓦加特則比上帝更有魅力,因為上帝隻存在於我們心裏,而斯瓦加特一直在那裏,你可以看得見他,你可以敬仰他、膜拜他。正因為這樣,所以他能成為電視明星,比利·格雷厄姆能成為名人,奧拉爾·羅伯茨可以擁有自己的大學,羅伯特·舒勒可以擁有水晶教堂。如果我沒有弄錯,有一個詞可以用來形容這一切,那就是“褻瀆神靈”。
但歸根到底,不管人們對電視宗教有多少批評,有一個事實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電視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這就驗證了我前麵引用過的比利·格雷厄姆和帕特·羅伯遜的話:廣大民眾需要它。漢娜·阿倫特[7]對這句話作了我所知道的最好回答,她在反思了大眾文化的產物後,寫了這樣一段話: <blockquote>
這種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狀況可以被稱為“大眾文化”,它的倡導者既不是大眾也不是藝人,而是那些試圖用曾經是文化中真實可信的東西來娛樂大眾的人,或是那些試圖證明《哈姆雷特》和《窈窕淑女》一樣有趣、一樣具有教育意義的人。大眾教育的危險在於它可能真的變成一種娛樂。有很多過去的偉大作家經過了幾個世紀的銷聲匿跡,如今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但我們不知道,他們作品的娛樂版還能否留在人們心裏。 </blockquote>
如果我們用“宗教”代替上文中的《哈姆雷特》,用“偉大的宗教傳統”代替“過去的偉大作家”,那麽這段引文就可以成為對於電視宗教的精辟評論。毫無疑問,宗教可以被改造成具有娛樂性的東西,問題是,通過這樣的改造,我們是不是把這種“文化中真實可信的東西”毀滅了呢?宗教在運用了電視資源後日漸攀升的受歡迎程度,會不會讓更多的傳統宗教理念變成瘋狂而瑣屑的表演?我前麵提到,奧康納紅衣主教為了得到觀眾歡心進行了令人尷尬的努力,某教區的神甫則嚐試把搖滾音樂和傳教結合起來。我還知道有一個猶太教的拉比非常鄭重地向教會提議,邀請帕瓦羅蒂在贖罪日演唱悔罪祈禱曲,他相信這樣一定會讓教堂空前爆滿。誰會懷疑這一點呢?但正如漢娜·阿倫特說的,這是一個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作為附屬於全國基督教教堂委員會的神學、教育和電子媒介協會成員,我完全能夠理解“官方”新教教派對把新教改造成一種適合電視播出的宗教所表現出來的擔憂。在我們的委員會裏大家達成一種共識:真正的危險不在於宗教已經成為電視節目的內容,而在於電視節目可能會成為宗教的內容。
[1] 唐·何(don ho),夏威夷著名歌星、娛樂界名人。
[2] 格雷厄姆,《電視傳教的未來》,《收視指南》第 31 期,1983,第 5—8 頁。關於格雷厄姆風格的詳細分析,請參見麥克·瑞爾的《大眾中介文化》。要想了解對他有趣而尖刻的分析,參見羅蘭·巴特的作品。在《艾菲爾鐵塔和其他神話》中,巴特說:“如果上帝真的通過格雷厄姆博士的嘴巴說話,那上帝就是一個笨蛋。”
[3] 引自羅伯特·阿拜爾曼和金伯利·紐恩道夫所著的《廣播中的宗教》,第 2 頁。
[4] 貴格會(quaker):“公誼會”的別稱。“貴格”是 quaker的音譯,意為“顫抖者”。
[5] 古代以色列人崇拜的偶像。
[6] 沃爾特·克朗凱特(waltercronkite, 1916—),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台特派記者。1962—1981 年任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沃爾特·克朗凱特晚間新聞》總編輯。
[7] 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 1906—1975),猶太裔美國政治學家和哲學家。著有《極權主義的起源》等書。
帕特·羅伯遜是熱門節日《700 俱樂部》的主持人,這既是一個電視節目,同時又是具有某種宗教性質的組織,你每個月隻要付 15 美元就可以加入了(當然,如果你裝了有線電視,就可以免費觀看)。羅伯遜教士比特麗教士表現得要低調一些,他謙遜、睿智,具有電視觀眾喜歡的那種冷靜的脫口秀主持人的魅力。他的感召力比特麗教士要大得多,至少從電視的角度來看是這樣。他的節目仿效《今夜娛樂》節目的模式,包括采訪、歌手訪談和成為再生基督徒的藝人的錄像。例如,夏威夷唐·何[1]合唱團的姑娘們都是再生基督徒,在錄像裏,我們看到她們既在教堂裏祈禱,又在舞台上表演(雖然不是同一時間)。這個節目還再現了曾經處於絕望邊緣的人們看了《700 俱樂部》之後重新樹立了生活的信心。這些人在精心製作的文獻電視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在其中一個節目中,我們看見一個由於焦慮精神幾近崩潰的婦女,她無法盡妻子應盡的義務,所有的電視節目和電影都讓她對世界產生恐懼。她開始成為妄想狂,認為自己親生的孩子都想謀殺她。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看見她坐在電視機前,偶爾發現了《700 俱樂部》。她對這個節目傳遞的信息產生了興趣,開始接納耶穌走進她的心靈。她被拯救了。在節目的最後,我們看見她平靜而快樂地生活著,眼睛裏洋溢著平和的光芒。所以,我們也許可以說,《700 俱樂部》兩次把她帶入了超凡的境界:第一次是把她帶到了耶穌的麵前,第二次是使她成為一個電視明星。對於那些涉世不深的人來說,到底哪一個是更高的境界他們都不清楚。
在每期《700 俱樂部》結束的時候都會播出下次節目的預告,而且這些預告的節目總是異常豐富多彩。節目最後是一句我們常聽到的話:“精彩節目不嫌多……明天同一時間《700 俱樂部》再見。”
吉米·斯瓦加特是一個有點老派的福音傳教士。雖然他的鋼琴技藝精湛,歌聲也非常動人,而且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種電視資源,但他最喜歡的還是那種激情澎湃的傳教方式。但因為要出現在電視上,他便常常用普世教會的理論來緩和自己的態度。例如,在討論“猶太人是否褻瀆神靈”這個問題時,他首先回憶了耶穌的成人儀式,強調基督徒虧欠猶太人太多,並由此得出結論,猶太人沒有褻瀆神靈。在結尾的時候,他又指出,猶太人因為失去了自己的神殿而迷失了方向。他想要告訴大家的是,猶太人是可悲的而不是可鄙的,而且他們中有很多人都是相當不錯的好人。
這是完美的電視傳道——精彩、動情,有一種讓人奇怪的寬慰,甚至猶太觀眾也會有這種感覺。電視——上帝保佑它——絕不適合傳遞赤裸裸的仇恨。一方麵,你不知道誰在看電視,所以最好不要過於挑釁;另一方麵,滿臉漲得通紅、不斷揮舞雙手的仇恨者在電視上會顯得非常愚蠢。這一點馬歇爾·麥克盧漢早就發現了,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還因此吃過虧。電視喜歡一團和氣,有時候沉默是最好的。(但也有例外,像斯瓦加特這樣的教士在談到魔鬼和現世人文主義這樣的話題時是不可能沉默的,他們攻擊敵人時總是不依不饒。也許這是因為魔鬼和現世人文主義者都不在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範圍之內,而且他們也不看電視。)
宗教組織目前擁有並管理著 35 家電視台,每家電視台都有自己的宗教節目。為了寫這個章節,我看了 42 小時的宗教節日,大多是羅伯特·舒勒、奧拉爾·羅伯茨、吉米·斯瓦加特、傑瑞·法威爾、吉姆·柏克和帕特·羅伯遜主持的節目。看 42 小時節目其實完全沒有必要,5 個小時就足夠讓我得出結論,其中的兩個結論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個結論是,在電視上,宗教和其他任何東西一樣,被明白無誤地表現為一種娛樂形式。在這裏,宗教不再是具有曆史感的深刻而神聖的人類活動,沒有儀式,沒有教義,沒有傳統,沒有神學,更重要的是,沒有精神的超脫。在這些節目中,傳教士是頭號人物,上帝隻能充當配角。
第二個結論是,宗教之所以成為娛樂是由電視本身的傾向決定的,而不是因為這些所謂的電視傳教士存在缺陷。確實,他們中的有些人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見解狹隘還很偏執。他們自然無法和早期的福音傳教士媲美,如喬納森·愛德華茲,喬治·懷特菲爾德和查爾斯·芬尼,個個都是學識過人,精通神學,具有高超的表述能力。但是,在缺陷方麵,今天的電視傳教士和早期的福音傳教士或今天隻局限於教堂傳教的神甫們差別並不大。使這些電視傳教士成為宗教體驗的敵人的不是他們的弱點,而是他們賴以工作的媒介。
大多數美國人,包括傳教士,如果能稍加思考,就會發現並不是所有的話語形式都能夠從一種媒介轉換成另一種媒介的,如果你以為用某種形式表達出來的東西可以絲毫不損害意義地用另一種形式表達出來,那你就過於天真了。很多散文可以成功地從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但我們知道詩歌很難做到這一點,我們也許能夠大致了解一首譯詩,但其中一定有什麽東西已經喪失了,特別是賦予詩歌美感的那種東西。通過翻譯,它已經成為另一首詩歌。還有一個例子:我們也許發現送一張安慰卡給失去親人的朋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如果我們認為卡片能夠表達我們當麵哽咽著說出的話的相同意思,那就是自欺欺人了。卡片不僅改變了我們要說的話,而且還改變了賦予這些話意義的語境。同樣,如果我們相信老師傳授的知識可以用微型計算機更有效地複製出來,那麽我們也是在欺騙自己。也許有的東西是可以複製的,但我們始終要問一個問題:複製過程中會丟失什麽?答案可能是:一切賦予教育重要性的東西。
不是一切都是可以用電視表達的,或者更準確地說,電視把某種事物轉換成了另一種東西,原來的本質可能丟失,也可能被保留下來。大多數電視傳教士沒有嚴肅地思考過這個問題,他們以為,原本在教堂或帳篷裏麵對麵的傳教也可以在電視上進行,而且既不會丟失原意,也不會改變宗教經驗的性質。他們沒能認識到複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也許是因為電視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觀眾,讓他們心生傲慢而無暇顧及其他了。
比利·格雷厄姆曾經寫道:“電視是人類發明的最有力的交流工具。我的每一期黃金時段的‘特別節目’在美國和加拿大的近 300 個電視台同時播出,我一次電視直播的觀眾比耶穌一生中傳教的對象要多千百萬。”[2]對此,帕特·羅伯遜補充說:“說教會不應該利用電視是非常愚蠢的。他們的需要是一樣的,他們傳遞的信息是一樣的,但傳遞的方式可以改變……要讓教會不利用美國最具有生成力量的工具簡直愚不可及。”[3]
這樣想真是太幼稚了。如果傳遞方式改變了,傳遞的信息就極有可能也不一樣。如果信息傳遞的語境和耶穌所處的時代完全不同,那麽我們就不能指望信息的社會意義和心理意義還能保持不變。
電視本身的幾個特點以及它的周圍環境,使得真正的宗教體驗無法實現。首先,我們無法神化電視節目播出的空間。任何傳統的宗教儀式都要求,舉行儀式的地方要具有某種程度的神聖性。教堂被設計成一個舉行儀式的地方,所以幾乎所有出現在那裏的東西都具有宗教的氛圍。但是宗教儀式並不一定都要在教堂裏舉行,隻要事先進行一番淨化,幾乎所有的地方都能勝任。所謂“淨化”,就是說要去除它一切世俗的用途。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隻要在牆上放一個十字架,或在桌子上放一些蠟燭,或在醒目的地方放上一本《聖經》。通過這些,體育館、餐廳或賓館都可以被改造成朝聖的地方,都可以暫時從世俗世界中超越出來而再現為一種不屬於我們這個世界的現實。但是,為了實現這個轉換,一些行為規範是必須遵守的。例如,在這些地方不能吃東西或閑聊,必須戴上無簷便帽或在適當的時候跪下,按要求無聲地靜默。我們的行為要符合非世俗世界的規則。但在看電視宗教節目時,我們通常不會遵守這些規範。不論電視上是在播宗教節目還是在播電視劇《達拉斯》,我們都不會改變在自己的客廳、臥室或廚房裏進行的活動。我們吃東西、聊天、上廁所、做俯臥撐或做看動畫片時習慣做的任何事情。如果觀眾不能沉浸在非世俗世界的神秘氛圍中,那他也就不可能獲得一種超凡脫俗的宗教體驗。
還有一點,電視屏幕本身也有著很明顯的現世主義傾向。屏幕上充滿了世俗的記憶,電視廣告和娛樂節目已經在這裏深深紮根,要想把它改造成一個神聖的地方顯然是很困難的。而且,觀眾隨時都會意識到,隻要輕輕按一下遙控器,宗教節目就會馬上變成完全不同的世俗節目——曲棍球比賽、廣告、卡通片。不僅如此,在大多數宗教節目的前後,我們都可以看到廣告、流行節目的宣傳以及各種各樣其他世俗的形象和話語,所以屏幕本身就傳遞了娛樂不斷的信息。不論是曆史還是電視的現實情況,都證明反省或精神超脫是不適合電視屏幕的。電視屏幕希望你記住的是,它的圖像是你娛樂的源泉。
電視傳教士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的,他們知道他們的節目不能代表商業廣播之外的另一片天空,而隻能充當這個統一體裏的一個部分。確實,很多宗教節目都不是按照傳統在星期天播出的。有些受人歡迎的傳教士非常願意和世俗節目“齊頭並進”,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可以使他們的節目更具吸引力。錢不是問題,這些宗教節目得到的讚助高達上百萬,據估計,電子教堂的總收入每年超過 5 億美元。
我提到這些數據是想解釋,為什麽這些傳教士能夠支付得起相當於商業節目的高額製作成本。這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大多數的宗教節目裏都有水汽衝天的噴泉、色彩絢麗的花朵、訓練有素的唱詩班和精心設計的布景,完全是一些著名商業節目的再現。很多時候,他們的節目要到擁有迷人奇異景色的地方進行“外景拍攝”。
此外,宗教節目還有眾多俊男靚女的捧場,他們既出現在節目中,也出現在觀眾裏。羅伯特·舒勒特別偏愛名人,尤其是電影明星,而他們也對他表現出無限忠誠。舒勒不僅讓名人出現在他的節目中,還讓他們出現在他的廣告裏來吸引觀眾。我想我可以很公平地說,吸引觀眾是這些節目的主要目的,就像《達拉斯》這樣的電視劇一樣。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運用了最先進的市場推廣手段,如派發免費小冊子,《聖經》和禮物,傑瑞·法威爾送出的是“耶穌至上”的別針。傳教士們對自己如何控製傳教內容以提高收視率毫不否認。如果你想從這些電視傳教士那裏知道富人死後進入天堂會遇到什麽困難,那你一定得等上很長時間。全國宗教節目主持人協會的執行主席總結了電視傳教士的不成文規則:“隻有給觀眾他們想要的東西,你才可以得到市場占有率。”
我相信,你會注意到,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宗教信條。不論是釋迦牟尼、摩西、耶穌還是穆罕默德、路德,從來沒有哪個偉大的宗教領袖會給人們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給的是人們應該具備的東西。但是,電視隻能給予觀眾他們想要的,電視是“客戶友好”型的,要關掉它實在太容易了。隻有在呈現動感的視覺形象時,電視才能對觀眾產生最大的吸引力。它不適合複雜的語言或苛刻的要求。所以,電視上的傳教完全不同於聖山上的傳道。宗教節目充滿了喝彩聲,它們慶祝富有,讓節目中的演員成為名人。雖然這些節目傳遞的信息瑣碎無聊,但它們仍然會有很高的收視率,或者,也許正是因為它們傳遞的信息瑣碎無聊,它們才會擁有很高的收視率。
如果我說基督教是一種苛刻而嚴肅的宗教,我相信我沒有說錯。但是,當它被表現得輕鬆愉快時,它就變成了一種完全不同的宗教。
當然,肯定會有人反對“電視使宗教墮落”這種說法,其中一個理由是,宗教和圖像從來都是緊密相聯的。除了貴格會[4]其他幾個禁欲的教派,很多宗教都努力通過藝術、音樂、神像和令人敬畏的儀式來表現自己的吸引力。宗教的美感是它吸引人們的重要原因。對於天主教和猶太教來說,這一點尤其明顯:在鑲嵌著美麗彩色玻璃的教堂裏,教徒們可以聽到縈繞人心的曲調,看到華美的長袍、披肩和神奇的帽子,他們享受聖餅和美酒,聆聽古老語言神秘的節奏。這些宗教儀式中的飾物與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鮮花、噴泉和布景是不同的,因為前者是宗教本身曆史和教義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徒對它們應該表現出恰如其分的敬畏。猶太教徒禱告時不會因為戴無簷便帽在電視上好看而戴上它;天主教徒不會為了給聖壇增添光彩而點上蠟燭;猶太教、基督教和長老派的拉比、教士們不會在傳教時停下來問電影明星是不是虔誠的教徒。我們在真正的宗教中看到的圖像是以施展魔力為目的的,而不是為了娛樂。這當中的區別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通過賦予事物魔力,我們可以獲得神性,而通過娛樂,我們走得離神越來越遠。
電視上的大多數宗教節目都是“原教旨主義”的倡導者,它們明確鄙視儀式和神學,它們推崇的是同《聖經》、也就是上帝的直接交流。我不想讓自己陷入我不擅長的神學爭論中,但我還是可以公正地說,在電視上,上帝是一個身份不明的次要角色。雖然他的聖名被一再提起,但傳教士有血有肉的形象帶給我們一個明白無誤的信息:值得我們崇拜的是眼前的他,而不是那個看不見的他。我不是說傳教士存心想這樣做,而是說電視上彩色的特寫鏡頭威力太大。畢竟,電視上的形象比金牛犢[5]的魅力要大得多。我懷疑(雖然我沒有確鑿的證據),天主教反對富爾頓·希恩主教上電視(幾年以前)就是因為怕觀眾們錯把對上帝的崇拜獻給了希恩主教,他具有穿透力的目光、令人敬畏的鬥篷和神聖莊嚴的話調實在是像極了上帝。
電視最大的長處是它讓具體的形象進入我們的心裏,而不是讓抽象的概念留在在我們腦中。正因為這樣,所以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把一檔關於宇宙的節目命名為《沃爾特·克朗凱特的宇宙》。如果你認為宇宙不需要沃爾特·克朗凱特[6]為它增添光彩,那你就錯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知道沃爾特·克朗凱特在電視上比在銀河係更有魅力。而吉米·斯瓦加特則比上帝更有魅力,因為上帝隻存在於我們心裏,而斯瓦加特一直在那裏,你可以看得見他,你可以敬仰他、膜拜他。正因為這樣,所以他能成為電視明星,比利·格雷厄姆能成為名人,奧拉爾·羅伯茨可以擁有自己的大學,羅伯特·舒勒可以擁有水晶教堂。如果我沒有弄錯,有一個詞可以用來形容這一切,那就是“褻瀆神靈”。
但歸根到底,不管人們對電視宗教有多少批評,有一個事實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電視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這就驗證了我前麵引用過的比利·格雷厄姆和帕特·羅伯遜的話:廣大民眾需要它。漢娜·阿倫特[7]對這句話作了我所知道的最好回答,她在反思了大眾文化的產物後,寫了這樣一段話: <blockquote>
這種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狀況可以被稱為“大眾文化”,它的倡導者既不是大眾也不是藝人,而是那些試圖用曾經是文化中真實可信的東西來娛樂大眾的人,或是那些試圖證明《哈姆雷特》和《窈窕淑女》一樣有趣、一樣具有教育意義的人。大眾教育的危險在於它可能真的變成一種娛樂。有很多過去的偉大作家經過了幾個世紀的銷聲匿跡,如今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但我們不知道,他們作品的娛樂版還能否留在人們心裏。 </blockquote>
如果我們用“宗教”代替上文中的《哈姆雷特》,用“偉大的宗教傳統”代替“過去的偉大作家”,那麽這段引文就可以成為對於電視宗教的精辟評論。毫無疑問,宗教可以被改造成具有娛樂性的東西,問題是,通過這樣的改造,我們是不是把這種“文化中真實可信的東西”毀滅了呢?宗教在運用了電視資源後日漸攀升的受歡迎程度,會不會讓更多的傳統宗教理念變成瘋狂而瑣屑的表演?我前麵提到,奧康納紅衣主教為了得到觀眾歡心進行了令人尷尬的努力,某教區的神甫則嚐試把搖滾音樂和傳教結合起來。我還知道有一個猶太教的拉比非常鄭重地向教會提議,邀請帕瓦羅蒂在贖罪日演唱悔罪祈禱曲,他相信這樣一定會讓教堂空前爆滿。誰會懷疑這一點呢?但正如漢娜·阿倫特說的,這是一個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作為附屬於全國基督教教堂委員會的神學、教育和電子媒介協會成員,我完全能夠理解“官方”新教教派對把新教改造成一種適合電視播出的宗教所表現出來的擔憂。在我們的委員會裏大家達成一種共識:真正的危險不在於宗教已經成為電視節目的內容,而在於電視節目可能會成為宗教的內容。
[1] 唐·何(don ho),夏威夷著名歌星、娛樂界名人。
[2] 格雷厄姆,《電視傳教的未來》,《收視指南》第 31 期,1983,第 5—8 頁。關於格雷厄姆風格的詳細分析,請參見麥克·瑞爾的《大眾中介文化》。要想了解對他有趣而尖刻的分析,參見羅蘭·巴特的作品。在《艾菲爾鐵塔和其他神話》中,巴特說:“如果上帝真的通過格雷厄姆博士的嘴巴說話,那上帝就是一個笨蛋。”
[3] 引自羅伯特·阿拜爾曼和金伯利·紐恩道夫所著的《廣播中的宗教》,第 2 頁。
[4] 貴格會(quaker):“公誼會”的別稱。“貴格”是 quaker的音譯,意為“顫抖者”。
[5] 古代以色列人崇拜的偶像。
[6] 沃爾特·克朗凱特(waltercronkite, 1916—),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台特派記者。1962—1981 年任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沃爾特·克朗凱特晚間新聞》總編輯。
[7] 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 1906—1975),猶太裔美國政治學家和哲學家。著有《極權主義的起源》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