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樗裏兄吉言!”
毗人一則細皮嫩肉,二則提著公孫衍的兩大捆竹簡,三則徒步行走許多路程,回到宮中時已是氣喘籲籲。喘過一陣,毗人見氣出得略略平些,這才召過兩個太監,讓他們一人抱上一捆,徑直走進禦書房裏。
魏惠王正在閱讀奏章,見毗人弄回兩大捆竹簡,莫名其妙地望著他。
毗人將竹簡在房中擺好,揮身讓二太監退去,轉過身來,跪地叩道:“老奴奉旨探訪公孫衍,特此複旨。”
魏惠王卻不看他,隻將目光落在兩捆竹簡上:“此是何物?”
毗人起身,拿過一捆,走到惠王跟前,攤在幾案上:“陛下,這是公孫衍近日所寫的《興魏十策》,老奴見了,特意借回一些,供陛下參閱。”
“你可看過?”
“老奴粗粗瀏覽一些,未看真切,還待陛下審評。”
魏惠王剛看兩行,即被吸引住了,旋即正襟危坐,埋頭細讀。
毗人悄悄退出,守在殿門外麵。
魏惠王一氣讀到日落時分,仍是手不釋卷。見天色漸晚,毗人點上油燈,輕聲說道:“陛下,該用膳了,餘下的明日再看不遲。”
魏惠王真也看累了,揉揉眼睛,伸個懶腰,抬頭對毗人伸拇指道:“毗人哪,你幹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寡人要記你一功。”
毗人心裏一熱,淚水流出,跪地叩首,哽咽道:“陛下——”
“咦,”魏惠王奇道,“寡人這要賞你,你哭個什麽?”
毗人忙拿袖子抹去淚水,改作笑臉,依舊哽咽道:“老奴一高興,竟……竟就失態了。”
“唉,”魏惠王頗是感慨,長歎一聲,“寡人為許多人記過功,也賞過許多人,唯獨沒有賞你,實在是寡人之錯啊!說實在的,你的功勞比任何人都大,若是沒有你,寡人就是一個聾子,一個瞎子。這樣大的功,寡人早該賞你才是。”
“陛下,”毗人泣下如雨,再次叩首,“老奴並非為此高興。”
“這……”魏惠王大是驚奇,“你不為此高興,又是為何高興呢?”
“老奴是為陛下高興。國有能臣,陛下得之,老奴喜不自禁呐!”
“唉,”魏惠王又是一番感慨,“是寡人低瞧你了。來,坐在寡人身邊。”
毗人走過去,親昵地坐在魏惠王身邊。
魏惠王輕輕撫弄他的長發,大是歎喟:“你現在這樣,又讓寡人憶起從前了。還記得你剛入宮時的模樣嗎?那時節,六宮失色,所有美人兒都讓你比下去了。”
“奴才記著呢,”毗人偎得越發緊了,“那是陛下錯愛。”
“以前是錯愛,眼下卻是真愛了。”魏惠王像拍美人一樣拍著毗人,“寡人得你,就如得此寶書。毗人,明日再去,將另外五策也拿過來,寡人這要閉門謝客,讀它三日三夜。”
“陛下,”毗人仰起頭,“得寶書不如得人。陛下若有此心,奴才明日將那公孫衍請入宮中就是。”
惠王連連搖頭。
“陛下?”
“毗人呐,”魏惠王看向書簡,“不讀完公孫愛卿的書,見愛卿之後,寡人就不知該說什麽,該問什麽。想想看,寡人剛一張口,公孫愛卿就會說,‘陛下,這一點微臣已經寫在書上了,您沒看到嗎?’寡人作何回答?你這不是讓寡人在臣子麵前丟醜嗎?”
“陛下,”毗人偎依在惠王懷裏,輕歎一聲,“奴才知了。”
清晨,太子宮中的後花園裏無一絲兒風。
蓮池裏,一泓清水如明鏡一般,零零星星地點綴幾葉睡蓮。惠施凝視清水中匆匆掠過的雲影,慨然長歎一聲,脫口吟道:
〖不動之水動兮,亂世流年!
不惑之人惑兮,萬事蹉跎!〗
漸走漸近的太子申聽得真切,脫口而出:“好句子!”
聽到聲音,惠施轉過身來,長揖:“惠施見過殿下。”
“嘖嘖嘖,”太子申讚道,“好一個‘不動之水動兮’,‘不惑之人惑兮’,楚辭楚韻到了先生口中,當真就是千古佳句啊!”
“何來千古佳句,”惠施苦笑一聲,“望水興歎而已。想我惠施已是不惑之人,迄今仍如一片浮雲掠水,劃波無痕,由不得傷感呐!”
“先生怎能自比一片浮雲呢?先生便作這水中之鯤,也是該當的。”
“唉,”惠施再出一聲長歎,“殿下有所不知,縱使水中之鯤,若無北冥之水供其遨遊,也隻能屈死於河湖之中矣。”
“先生勿憂,北冥之水近在眼前了。”
“殿下,”惠施略略一怔,“此言何解?”
“魏申已將先生薦予父王,先生大名,父王早已知之,說要尋個時機向先生討教。昨晚魏申再與父王共進晚膳,問及此事,父王約定先生今日午後進宮,父王在禦花園的涼亭裏恭請先生品茶。”
“今日午後?幾時?”
“申時。父王喜歡在此時辰召見臣下。父王博聞強記,熟知天下學問,相信能夠成為先生的知音。”
惠施深揖一禮:“草民謝殿下舉薦。”
太子申還過禮,隨口又道:“魏申還有一事求教先生。”
“草民願效微勞。”
“近日安邑城中沸沸揚揚,說河西大戰之時,公孫衍早已看出公孫鞅的謀劃,但身為上將軍的公子卬根本不聽他和龍將軍忠言勸告,一意孤行,輕敵冒進,最終招致河西慘敗。公孫衍率軍夜襲敵營,斬首萬餘,公子卬卻將此功貪為己有,而將戰敗汙水全部潑在龍將軍頭上。”
惠施微微點頭:“還有嗎?”
“唉,”太子申歎道,“這事兒已夠大了。先生,您說魏申該怎麽辦呢?若是捅上去,在公子卬是彌天大罪,在魏申就是滅親。公子卬與魏申乃一父所生,父王又將如何處置親子?若是瞞而不報,八萬將士死得不明不白,河西七百裏丟得無聲無息。更加可怕的是未來!公子卬如此膽大妄為,顛倒黑白,如果繼續執掌兵權,上下將士必將離心離德,朝局亦將清濁不分。再有大戰,悲劇豈不重演?”
毗人一則細皮嫩肉,二則提著公孫衍的兩大捆竹簡,三則徒步行走許多路程,回到宮中時已是氣喘籲籲。喘過一陣,毗人見氣出得略略平些,這才召過兩個太監,讓他們一人抱上一捆,徑直走進禦書房裏。
魏惠王正在閱讀奏章,見毗人弄回兩大捆竹簡,莫名其妙地望著他。
毗人將竹簡在房中擺好,揮身讓二太監退去,轉過身來,跪地叩道:“老奴奉旨探訪公孫衍,特此複旨。”
魏惠王卻不看他,隻將目光落在兩捆竹簡上:“此是何物?”
毗人起身,拿過一捆,走到惠王跟前,攤在幾案上:“陛下,這是公孫衍近日所寫的《興魏十策》,老奴見了,特意借回一些,供陛下參閱。”
“你可看過?”
“老奴粗粗瀏覽一些,未看真切,還待陛下審評。”
魏惠王剛看兩行,即被吸引住了,旋即正襟危坐,埋頭細讀。
毗人悄悄退出,守在殿門外麵。
魏惠王一氣讀到日落時分,仍是手不釋卷。見天色漸晚,毗人點上油燈,輕聲說道:“陛下,該用膳了,餘下的明日再看不遲。”
魏惠王真也看累了,揉揉眼睛,伸個懶腰,抬頭對毗人伸拇指道:“毗人哪,你幹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寡人要記你一功。”
毗人心裏一熱,淚水流出,跪地叩首,哽咽道:“陛下——”
“咦,”魏惠王奇道,“寡人這要賞你,你哭個什麽?”
毗人忙拿袖子抹去淚水,改作笑臉,依舊哽咽道:“老奴一高興,竟……竟就失態了。”
“唉,”魏惠王頗是感慨,長歎一聲,“寡人為許多人記過功,也賞過許多人,唯獨沒有賞你,實在是寡人之錯啊!說實在的,你的功勞比任何人都大,若是沒有你,寡人就是一個聾子,一個瞎子。這樣大的功,寡人早該賞你才是。”
“陛下,”毗人泣下如雨,再次叩首,“老奴並非為此高興。”
“這……”魏惠王大是驚奇,“你不為此高興,又是為何高興呢?”
“老奴是為陛下高興。國有能臣,陛下得之,老奴喜不自禁呐!”
“唉,”魏惠王又是一番感慨,“是寡人低瞧你了。來,坐在寡人身邊。”
毗人走過去,親昵地坐在魏惠王身邊。
魏惠王輕輕撫弄他的長發,大是歎喟:“你現在這樣,又讓寡人憶起從前了。還記得你剛入宮時的模樣嗎?那時節,六宮失色,所有美人兒都讓你比下去了。”
“奴才記著呢,”毗人偎得越發緊了,“那是陛下錯愛。”
“以前是錯愛,眼下卻是真愛了。”魏惠王像拍美人一樣拍著毗人,“寡人得你,就如得此寶書。毗人,明日再去,將另外五策也拿過來,寡人這要閉門謝客,讀它三日三夜。”
“陛下,”毗人仰起頭,“得寶書不如得人。陛下若有此心,奴才明日將那公孫衍請入宮中就是。”
惠王連連搖頭。
“陛下?”
“毗人呐,”魏惠王看向書簡,“不讀完公孫愛卿的書,見愛卿之後,寡人就不知該說什麽,該問什麽。想想看,寡人剛一張口,公孫愛卿就會說,‘陛下,這一點微臣已經寫在書上了,您沒看到嗎?’寡人作何回答?你這不是讓寡人在臣子麵前丟醜嗎?”
“陛下,”毗人偎依在惠王懷裏,輕歎一聲,“奴才知了。”
清晨,太子宮中的後花園裏無一絲兒風。
蓮池裏,一泓清水如明鏡一般,零零星星地點綴幾葉睡蓮。惠施凝視清水中匆匆掠過的雲影,慨然長歎一聲,脫口吟道:
〖不動之水動兮,亂世流年!
不惑之人惑兮,萬事蹉跎!〗
漸走漸近的太子申聽得真切,脫口而出:“好句子!”
聽到聲音,惠施轉過身來,長揖:“惠施見過殿下。”
“嘖嘖嘖,”太子申讚道,“好一個‘不動之水動兮’,‘不惑之人惑兮’,楚辭楚韻到了先生口中,當真就是千古佳句啊!”
“何來千古佳句,”惠施苦笑一聲,“望水興歎而已。想我惠施已是不惑之人,迄今仍如一片浮雲掠水,劃波無痕,由不得傷感呐!”
“先生怎能自比一片浮雲呢?先生便作這水中之鯤,也是該當的。”
“唉,”惠施再出一聲長歎,“殿下有所不知,縱使水中之鯤,若無北冥之水供其遨遊,也隻能屈死於河湖之中矣。”
“先生勿憂,北冥之水近在眼前了。”
“殿下,”惠施略略一怔,“此言何解?”
“魏申已將先生薦予父王,先生大名,父王早已知之,說要尋個時機向先生討教。昨晚魏申再與父王共進晚膳,問及此事,父王約定先生今日午後進宮,父王在禦花園的涼亭裏恭請先生品茶。”
“今日午後?幾時?”
“申時。父王喜歡在此時辰召見臣下。父王博聞強記,熟知天下學問,相信能夠成為先生的知音。”
惠施深揖一禮:“草民謝殿下舉薦。”
太子申還過禮,隨口又道:“魏申還有一事求教先生。”
“草民願效微勞。”
“近日安邑城中沸沸揚揚,說河西大戰之時,公孫衍早已看出公孫鞅的謀劃,但身為上將軍的公子卬根本不聽他和龍將軍忠言勸告,一意孤行,輕敵冒進,最終招致河西慘敗。公孫衍率軍夜襲敵營,斬首萬餘,公子卬卻將此功貪為己有,而將戰敗汙水全部潑在龍將軍頭上。”
惠施微微點頭:“還有嗎?”
“唉,”太子申歎道,“這事兒已夠大了。先生,您說魏申該怎麽辦呢?若是捅上去,在公子卬是彌天大罪,在魏申就是滅親。公子卬與魏申乃一父所生,父王又將如何處置親子?若是瞞而不報,八萬將士死得不明不白,河西七百裏丟得無聲無息。更加可怕的是未來!公子卬如此膽大妄為,顛倒黑白,如果繼續執掌兵權,上下將士必將離心離德,朝局亦將清濁不分。再有大戰,悲劇豈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