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張儀又出一聲長歎,“蘇兄謀事深藏不露,實令在下歎服!在下精心設局五年,自以為萬無一失,不想卻在瞬息之間為蘇兄所破。細細想來,你我之間這第一個回合,蘇兄勝得實在精彩!”
看到張儀仍在為玉蟬兒之事耿耿於懷,蘇秦又出一聲苦笑,抱拳辭別:“賢弟,鬼穀之事,俱往矣。賢弟既想分道,在下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張儀亦抱拳道:“後會有期!”
第二章孫臏龐涓聯合作戰
是年臘月,楚威王聽信上柱國昭陽之言,以宋公偃不敬天地為由(六年前的伐宋因由是宋公偃逐兄篡位),召集景氏、屈氏、昭氏、鬥氏、黃氏、項氏、蒍(wěi)氏、成氏等王親大族中諸元老、執珪及柱國大人廷議伐宋。令尹景舍等堅決反對,威王卻一意孤行,當廷頒詔,封昭陽為主將,點南陽郡守景合為副將,將兵十萬伐宋。
景合是景舍長子,自幼喜歡兵事,甚有勇力,多年來一直鎮守楚國重地方城,是楚軍中為數不多的驍將之一。此番回郢探望父尹,不想卻被點為副將,爵晉柱國。景合人生得意,出征之日,滿身披掛地前往令尹府拜別景舍。
景舍臉上卻無一絲喜氣。景合進來時,景舍坐於幾前,麵無血色,兩隻老眼淒然凝視跪在麵前的景合,全身絲紋不動,竟如死人一般。
景合怔道:“父尹,您……這是怎麽了?”
景舍仍舊死盯他看。
有頃,景舍終於活轉過來,顫抖著兩手從幾案上端起一隻酒爵:“合兒,來,這一爵算是為父與你訣別的!”
“訣別?”景合似是未聽明白,“父尹,您是說——”
“合兒,”景舍緩緩說道,“為父預感,此番征宋凶多吉少。今日出征,你我父子,怕是……相見無日了!”言訖,老淚縱橫。
兒子出征,老父卻說出這般不祥之語,景合怔了,驚愣半晌,方才顫聲問道:“父尹何說此話?”
景舍諄諄叮囑:“興不義之師,無端伐宋,未戰已自理屈。若是不出為父所料,宋必向魏求援,魏亦必使龐涓救宋。就黃池、朝歌二戰觀之,龐涓用兵,你與昭陽斷非對手!”
“這……”景合辯道,“父尹別是高看龐涓了。黃池之戰,龐涓勝在僥幸,朝歌之戰,龐涓勝在突襲。依孩兒觀之,龐涓亦非三頭六臂之人,隻要小心應對,想他——”
景舍心裏一沉,長歎一聲:“唉,合兒,為父隻能將話說至此處,信與不信,由你自己決斷。”略頓一下,搖頭又歎一聲,“老了,為父老了!”
遠處響起昭陽點兵的鼓聲。
景合稍作猶豫,叩道:“孩兒謝父尹提醒!父尹在上,請受不孝子一拜!”
景合連拜三拜,緩緩端起酒爵,一飲而下,起身退出。
景合走出廳門,正要遠去,景舍的聲音又傳出來:“合兒!”
景合頓住步子,轉身進來,望著景舍。
“為父再說一句,”景舍緩緩叮嚀,“昭氏點你為副將,未必是好意,你須小心為上!”
“合兒知了!”景合點下頭,對景舍又拜三拜,轉身大步走出。
昭陽、景合從郢都點兵五萬悄悄北上,沿淮水東下,再經壽春、下蔡北上,與應命而來的壽春、下蔡、項城等地駐軍合兵十萬,直插睢水。
景合與長子景翠,正引左軍將士穿越邊境,逼向宋之符離塞,忽然接到昭陽傳令,要部隊就地屯紮,景合入中軍議事。
景合趕至中軍,見昭陽正在吩咐隨軍使臣,安排他們將楚王的討宋檄文分送中原列國。
景合暗暗佩服昭陽。討宋檄文拖至此時發出,稱得上是記陰招兒。這邊列國剛一接到檄文,那邊已是兵臨城下,說不準已經拿下彭城了。
待眾使臣走後,昭陽望著景合,開門見山道:“景將軍,本將召你來,是要將軍去做一件大事。”
景合心頭一怔,口中卻道:“末將但聽軍令!”
“今夜人定時分,你引軍三萬,沿城父(地名)西插,秘密屯於陘山要塞。此地離陘山五百餘裏,晝伏夜行,三日後當至。”
聞聽此言,景合心中暗喜。隻要不與昭陽在一起,父親的擔憂就可避免。再說,宛城、方城、陘山一帶,原本就是他的地盤,他去陘山,正是如龍歸淵。
想至此處,景合忙道:“末將得令!”
昭陽陡然問道:“將軍可知此行使命?”
景合沉思有頃,抬眼望著昭陽:“防備魏人襲我陘山、方城。”
昭陽連連搖頭,斂神正色:“不是防備,是進擊。本將早已盤算好了,此番伐宋,龐涓必將出兵援助。待龐涓兵出大梁,將軍要做的隻有一件事——長驅直入,直搗大梁。龐涓聞訊,必緊急回撤。將軍一經探實,即可撤離大梁,沿睢水東進,在襄陵、承匡一線布陣候他。本將亦從彭城撤回,你我合擊龐涓於睢陽、襄陵一線,活擒龐涓!”
如此部署,的確是合擊龐涓的絕妙策劃。但對景合來說,無疑是場滅頂之災,因為他的數萬人馬幾乎全在魏境作戰,假定真的能夠堵住龐涓,那麽,前有龐涓,後有前來救援的大梁魏軍,前後夾擊,風險幾乎在他一人身上。想起景舍臨別之言,景合心中不免一顫,但於此時,他也不便說出什麽,隻得沉臉應道:“末將遵命!隻是……如此遠途奔襲,末將僅有三萬部卒……”
“景將軍放心,本將已經安排妥當。陘山守軍八千全部予你。這且不說,本將已密令城父、苦縣、長平、陳、上蔡、方城、葉城等地各調兩千精銳前去陘山。待你到時,另有三萬人馬候你調用。”
聽到昭陽交予自己兵馬六萬,景合心中略有所安,點頭應道:“末將謹聽將軍之命!”
“記住,”昭陽沉聲叮囑,“龐涓用兵奇詭,將軍此行務必小心,切勿暴露行蹤。無論何人,泄密者斬!”
“末將得令!”
一騎飛馳入逢澤之畔的魏軍轅門。衛士驗過令牌,揮手放行。
騎手在大帳前下馬,急急步入帳中,見龐涓獨坐案前,趨前幾步,跪地叩道:“報大將軍,陘山細作密報!”雙手呈上密報,轉身退出。
龐涓展開密報,細讀有頃,陡吃一驚,急步走到大沙盤前,兩道目光如炬般射向彭城、陘山。龐涓取出兩支箭頭,將一支寫著“昭陽”的插於睢水,箭頭指向宋國東部重鎮彭城,將另一支寫著“景合”的插於陘山,箭頭直指大梁。
龐涓盯住沙盤又是一番沉思,目光移向海邊,聚焦於越國陪都琅琊和齊國南長城一線。上麵早有兩支箭牌,一支寫著“無疆”,插於琅琊,箭頭指向齊都臨淄,另一支寫著“田忌”,插於齊國南長城,箭頭指向琅琊。
龐涓的目光輪換投向上述幾處地方,眉頭一會兒收緊,一會兒舒展,然後再次收緊,正對沙盤並膝坐下,雙目閉合,漸入定境。
中軍參軍走入,張口欲報,猛然看到龐涓正在凝神苦思,硬生生地將吐到喉嚨口的“報”字吞回,悄悄溜出大帳,守在帳門之外。
約有半個時辰,龐涓睜開眼睛,緩緩起身,再次盯向沙盤,臉上浮出微笑,小心翼翼地將沙盤罩上,踱回幾案前麵。
守於帳外的參軍看到,不失時機地急走進來:“報,宮中來人,傳大將軍覲見!”
龐涓精神抖擻,略一點頭:“備車!”
魏宮禦書房裏,魏惠王端坐幾前,惠施、太子申、朱威、孫臏、白虎侍坐。惠王將楚王的伐宋檄文與宋公偃的求救檄文一並遞予太子申,太子申緩緩展開,翻看一下,傳給惠施。惠施似已知道,看也沒看,轉手遞給朱威。朱威細細讀過,傳示孫臏、白虎。看到眾人均已傳看完畢,毗人過來,從白虎手中接過兩道檄文,雙手呈予惠王。
看到張儀仍在為玉蟬兒之事耿耿於懷,蘇秦又出一聲苦笑,抱拳辭別:“賢弟,鬼穀之事,俱往矣。賢弟既想分道,在下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張儀亦抱拳道:“後會有期!”
第二章孫臏龐涓聯合作戰
是年臘月,楚威王聽信上柱國昭陽之言,以宋公偃不敬天地為由(六年前的伐宋因由是宋公偃逐兄篡位),召集景氏、屈氏、昭氏、鬥氏、黃氏、項氏、蒍(wěi)氏、成氏等王親大族中諸元老、執珪及柱國大人廷議伐宋。令尹景舍等堅決反對,威王卻一意孤行,當廷頒詔,封昭陽為主將,點南陽郡守景合為副將,將兵十萬伐宋。
景合是景舍長子,自幼喜歡兵事,甚有勇力,多年來一直鎮守楚國重地方城,是楚軍中為數不多的驍將之一。此番回郢探望父尹,不想卻被點為副將,爵晉柱國。景合人生得意,出征之日,滿身披掛地前往令尹府拜別景舍。
景舍臉上卻無一絲喜氣。景合進來時,景舍坐於幾前,麵無血色,兩隻老眼淒然凝視跪在麵前的景合,全身絲紋不動,竟如死人一般。
景合怔道:“父尹,您……這是怎麽了?”
景舍仍舊死盯他看。
有頃,景舍終於活轉過來,顫抖著兩手從幾案上端起一隻酒爵:“合兒,來,這一爵算是為父與你訣別的!”
“訣別?”景合似是未聽明白,“父尹,您是說——”
“合兒,”景舍緩緩說道,“為父預感,此番征宋凶多吉少。今日出征,你我父子,怕是……相見無日了!”言訖,老淚縱橫。
兒子出征,老父卻說出這般不祥之語,景合怔了,驚愣半晌,方才顫聲問道:“父尹何說此話?”
景舍諄諄叮囑:“興不義之師,無端伐宋,未戰已自理屈。若是不出為父所料,宋必向魏求援,魏亦必使龐涓救宋。就黃池、朝歌二戰觀之,龐涓用兵,你與昭陽斷非對手!”
“這……”景合辯道,“父尹別是高看龐涓了。黃池之戰,龐涓勝在僥幸,朝歌之戰,龐涓勝在突襲。依孩兒觀之,龐涓亦非三頭六臂之人,隻要小心應對,想他——”
景舍心裏一沉,長歎一聲:“唉,合兒,為父隻能將話說至此處,信與不信,由你自己決斷。”略頓一下,搖頭又歎一聲,“老了,為父老了!”
遠處響起昭陽點兵的鼓聲。
景合稍作猶豫,叩道:“孩兒謝父尹提醒!父尹在上,請受不孝子一拜!”
景合連拜三拜,緩緩端起酒爵,一飲而下,起身退出。
景合走出廳門,正要遠去,景舍的聲音又傳出來:“合兒!”
景合頓住步子,轉身進來,望著景舍。
“為父再說一句,”景舍緩緩叮嚀,“昭氏點你為副將,未必是好意,你須小心為上!”
“合兒知了!”景合點下頭,對景舍又拜三拜,轉身大步走出。
昭陽、景合從郢都點兵五萬悄悄北上,沿淮水東下,再經壽春、下蔡北上,與應命而來的壽春、下蔡、項城等地駐軍合兵十萬,直插睢水。
景合與長子景翠,正引左軍將士穿越邊境,逼向宋之符離塞,忽然接到昭陽傳令,要部隊就地屯紮,景合入中軍議事。
景合趕至中軍,見昭陽正在吩咐隨軍使臣,安排他們將楚王的討宋檄文分送中原列國。
景合暗暗佩服昭陽。討宋檄文拖至此時發出,稱得上是記陰招兒。這邊列國剛一接到檄文,那邊已是兵臨城下,說不準已經拿下彭城了。
待眾使臣走後,昭陽望著景合,開門見山道:“景將軍,本將召你來,是要將軍去做一件大事。”
景合心頭一怔,口中卻道:“末將但聽軍令!”
“今夜人定時分,你引軍三萬,沿城父(地名)西插,秘密屯於陘山要塞。此地離陘山五百餘裏,晝伏夜行,三日後當至。”
聞聽此言,景合心中暗喜。隻要不與昭陽在一起,父親的擔憂就可避免。再說,宛城、方城、陘山一帶,原本就是他的地盤,他去陘山,正是如龍歸淵。
想至此處,景合忙道:“末將得令!”
昭陽陡然問道:“將軍可知此行使命?”
景合沉思有頃,抬眼望著昭陽:“防備魏人襲我陘山、方城。”
昭陽連連搖頭,斂神正色:“不是防備,是進擊。本將早已盤算好了,此番伐宋,龐涓必將出兵援助。待龐涓兵出大梁,將軍要做的隻有一件事——長驅直入,直搗大梁。龐涓聞訊,必緊急回撤。將軍一經探實,即可撤離大梁,沿睢水東進,在襄陵、承匡一線布陣候他。本將亦從彭城撤回,你我合擊龐涓於睢陽、襄陵一線,活擒龐涓!”
如此部署,的確是合擊龐涓的絕妙策劃。但對景合來說,無疑是場滅頂之災,因為他的數萬人馬幾乎全在魏境作戰,假定真的能夠堵住龐涓,那麽,前有龐涓,後有前來救援的大梁魏軍,前後夾擊,風險幾乎在他一人身上。想起景舍臨別之言,景合心中不免一顫,但於此時,他也不便說出什麽,隻得沉臉應道:“末將遵命!隻是……如此遠途奔襲,末將僅有三萬部卒……”
“景將軍放心,本將已經安排妥當。陘山守軍八千全部予你。這且不說,本將已密令城父、苦縣、長平、陳、上蔡、方城、葉城等地各調兩千精銳前去陘山。待你到時,另有三萬人馬候你調用。”
聽到昭陽交予自己兵馬六萬,景合心中略有所安,點頭應道:“末將謹聽將軍之命!”
“記住,”昭陽沉聲叮囑,“龐涓用兵奇詭,將軍此行務必小心,切勿暴露行蹤。無論何人,泄密者斬!”
“末將得令!”
一騎飛馳入逢澤之畔的魏軍轅門。衛士驗過令牌,揮手放行。
騎手在大帳前下馬,急急步入帳中,見龐涓獨坐案前,趨前幾步,跪地叩道:“報大將軍,陘山細作密報!”雙手呈上密報,轉身退出。
龐涓展開密報,細讀有頃,陡吃一驚,急步走到大沙盤前,兩道目光如炬般射向彭城、陘山。龐涓取出兩支箭頭,將一支寫著“昭陽”的插於睢水,箭頭指向宋國東部重鎮彭城,將另一支寫著“景合”的插於陘山,箭頭直指大梁。
龐涓盯住沙盤又是一番沉思,目光移向海邊,聚焦於越國陪都琅琊和齊國南長城一線。上麵早有兩支箭牌,一支寫著“無疆”,插於琅琊,箭頭指向齊都臨淄,另一支寫著“田忌”,插於齊國南長城,箭頭指向琅琊。
龐涓的目光輪換投向上述幾處地方,眉頭一會兒收緊,一會兒舒展,然後再次收緊,正對沙盤並膝坐下,雙目閉合,漸入定境。
中軍參軍走入,張口欲報,猛然看到龐涓正在凝神苦思,硬生生地將吐到喉嚨口的“報”字吞回,悄悄溜出大帳,守在帳門之外。
約有半個時辰,龐涓睜開眼睛,緩緩起身,再次盯向沙盤,臉上浮出微笑,小心翼翼地將沙盤罩上,踱回幾案前麵。
守於帳外的參軍看到,不失時機地急走進來:“報,宮中來人,傳大將軍覲見!”
龐涓精神抖擻,略一點頭:“備車!”
魏宮禦書房裏,魏惠王端坐幾前,惠施、太子申、朱威、孫臏、白虎侍坐。惠王將楚王的伐宋檄文與宋公偃的求救檄文一並遞予太子申,太子申緩緩展開,翻看一下,傳給惠施。惠施似已知道,看也沒看,轉手遞給朱威。朱威細細讀過,傳示孫臏、白虎。看到眾人均已傳看完畢,毗人過來,從白虎手中接過兩道檄文,雙手呈予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