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父親說出此話,又如此倚重於他,蘇秦心中一陣絞痛。莫說是與裏正攀比,即使周天子、周王後,他也早就見過了,還有周天子的兩個公主……然而,這些事情他不能講。再說,即使講出來,在這軒裏,哪一個肯信?
蘇秦所能做的隻是緩緩跪下,朝蘇虎拜上三拜:“是兒子不孝,對不起阿爹了!”
看到蘇秦與幾年前判若兩人,蘇虎更是高興。父子幾人又敘一時,蘇姚氏端來飯菜,蘇虎起身禱告幾句,撤去堂中牌位,將所供的雞、鴨取下,撕去一半,交予蘇姚氏,要她拿去偏房,由女眷們吃去。
翌日晨起,蘇秦洗漱過後,吃過早飯,走出院門。阿黑早已候著他,搖尾巴直趨過來,舔他腳麵。
蘇秦拍拍阿黑:“阿黑,隨我去趟伊裏!”
黑狗搖尾巴頭前走去。
洛陽周室仍舊采用西周時的鄉裏製,鄉下設裏,裏設裏正。
軒裏村與伊水東岸幾個村子組成一裏,名喚伊裏,裏正姓劉名權,先祖是威烈王時大夫,置田百井,為方圓十裏大戶之一。後世數代不務正業,劉家衰弱,田產減至八十井。至劉權時,精於農務,善於結交,被司農大人舉為裏正,家業再振,田產躍升至一百二十餘井。軒裏二十餘戶,除去蘇家,清一色是他家佃農。蘇家田產因是周天子親賜,他雖垂涎,卻也不敢造次。
伊裏在春秋時是個古邑,有城有壕,隻是年久失修,無人守備,變成一個土寨子了。邑中居民原有數百戶,都跟蘇家一樣是周室隸農。百年來世事變遷,周室衰落,這些隸農大多逃往他處,餘下百來戶,轉成劉家佃農。裏正劉權一家,就住在城邑中間,庭院苑林占地數十畝,在這伊水岸邊,算是豪門了。
蘇秦剛走進來,裏正家的幾條大狗見到阿黑,立時狂吠起來,嚇得阿黑夾起尾巴,緊緊貼住蘇秦。早有人報知裏正,裏正迎出,見是蘇秦,喝住狗,朝蘇秦打一揖道:“我道是誰,原是稀客來了。”
蘇秦還揖道:“蘇秦見過裏正。”
裏正不無驚異:“咦,二少爺,你不口吃了?”
蘇秦笑笑,算是回答。裏正將他讓至客堂,早有婢女沏好茶水,放於幾上。
裏正讓過茶水,笑道:“昨兒你阿爹來,將少爺的事細細說了。常言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二少爺,你能回頭,莫說你的阿爹歡喜,就是我這個當裏正的,也是打心裏高興。這不,你阿爹要換田契,劉某二話沒說,當即備下車馬,隨他前去司農府,眨眼工夫就辦妥了。蘇秦哪,你隻管好好種地,劉某向你阿爹承諾過了,隻要你的地種得好,劉某定在司農大人麵前保薦你,隻要司農大人高興,沒準兒你能覲見天子呢!”
蘇秦微微一笑:“請問裏正,像我家這樣的田產,一畝可值多少金子?”
裏正大是驚訝:“嗬,剛一分家,這就想著置地了。哈哈哈哈,有誌氣!”眼珠兒一轉,“二少爺,跟你實說吧,你家的地是上等好地,值錢著呢。你要想購置,真得花些金子!”
蘇秦又是一笑:“得花多少金子?”
裏正垂頭思忖一時,抬頭道:“這麽說吧,置田產的事,沒有定準,有旱田,有水田,有桑園,還有林子,地不同,價值也不同。似你家的地,得看地塊,具體值多少,劉某真也說不大準。”
蘇秦從袖中摸出自己那份田契,擺在幾上:“像這上麵的呢?”
裏正細細一看,讚道:“嗯,二少爺,劉某賀你了。不瞞你說,你家這一井地,就數你分的地好,上水頭不說,地力也肥,好地呀!”
蘇秦斂住笑,目光直逼裏正:“裏正大人,我問的是,它值多少金子?”
裏正怔了下,因吃不準蘇秦用意何在,隻好賠笑道:“是是是,我得細看一下才是,”拿過田契,端詳一番,“這麽說吧,旱田一畝三金,水田一畝四金,這桑田嘛,一畝少說也得二金!”
蘇秦點頭道:“裏正大人,謝你估值了。在下此來,是有一事煩請大人。”
裏正笑道:“這個好說,劉某既然做了這個裏正,理當為大家跑腿!”
蘇秦指著田契:“這是在下昨日分得的二十畝田產,除去五畝桑田之外,另有十畝旱田、五畝水田,照大人所說,當值五十金。在下因是急賣,隻求四十金,煩請裏正大人為在下尋個買主。”
“二少爺,”裏正大吃一驚,“這……如何使得?”
蘇秦笑道:“怎麽,裏正大人為難麽?”
裏正看看蘇秦,又看看田契,故意皺下眉頭,長歎一聲:“唉,別的倒是沒啥,隻你阿爹那裏,我不好交待。”
蘇秦拱手道:“就請裏正大人暫時保密,莫要告訴阿大。”
“好吧,劉某幫你這個忙。敢問二少爺何時用錢?”
“越快越好!”
裏正低頭思忖有頃,再次抬頭:“這麽多錢,二少爺又這麽惶急,叫劉某哪裏去尋買主?”
蘇秦想了一想:“依裏正大人之意,該如何才是?”
裏正又想一時,笑道:“這樣吧,二少爺若是急於用錢,這點田產暫且寄放劉某這裏。無論何時,二少爺若是回心轉意,隻需將本息還予劉某,十五畝良田仍是二少爺的!”
“金子呢?”
裏正輕歎一聲:“這些年收成不好,劉某家中也不寬餘,二少爺要是急用,劉某隻能臨時湊出三十金。”
“三十金就三十金!”
裏正心中竊喜,起身走進內室,不一會兒,拿出三十金擺在幾上:“二少爺點好,這是三十金,你寫個收據。這是兩個新田契,一個十五畝,押在劉某名下,另一個是五畝桑田,你也簽好,畫押,待會兒劉某到司農大人府上加過印璽,就算成了。五畝桑田的田契,劉某自會使人給你送去。”
蘇秦寫好收據,在兩塊田契上簽字畫押,收起金子,揖道:“在下謝過裏正了!五畝桑田的田契加過印璽之後,還請裏正暫時收存,一個月後,煩請裏正直接交付在下長兄蘇厲,向他說明因由。”
裏正還過一禮,點頭道:“這個好說,劉某聽公子的。”
蘇秦走出裏正家,指使阿黑回去,自己徑投洛陽,來到號稱“王城第一剪”的那家鋪子。看到又是蘇秦,那夥計坐在櫃台後麵,連身子也不欠,淡淡說道:“客官大人不會是來訂製那套士子服的吧?”
蘇秦斜他一眼,從袖中摸出八塊金子,“啪”的一聲擲在地板上:“這是八金,十日之後,我自來取!”言訖,轉過身子,大踏步走去。
那夥計眼睛大睜,正在那兒發愣,簾子掀動,掌櫃急步躥出,朝夥計大聲罵道:“你個瞎眼狼,差點誤我大生意!還不快請客官回來,不量尺寸,如何做衣?”
夥計猛醒過來,拿上皮卷尺,一溜煙兒追出店鋪,見蘇秦已經走遠,急追一陣,大聲叫道:“客官留步!”
蘇秦站住,冷冷問道:“怎麽,金子不夠嗎?”
夥計“撲通”一聲跪於地上:“夠夠夠,小人是來為客官度量尺寸的!”口中說著,兩手已飛快地為蘇秦上下度量。
正在此時,遠處飄來一陣極盡優美、淒婉的琴聲,如同仙樂似的。
蘇秦陡然心動,側耳聆聽,兩腿不由自主地循聲而去。那夥計不敢硬攔,竟是站直身子,小跑步跟在身後,在他的肩上最後比量幾下,長出一口氣,躬身打揖道:“客官慢走!”
蘇秦聽若未聞,循聲尋去。走有將近一裏,蘇秦方在王城的朱紅城牆外麵,看到老琴師兩眼緊閉,在一棵高大的梧桐樹下倚樹而坐,忘情地彈奏。琴師前麵擺著一隻殘破的飯碗,碗裏有兩塊銅幣,碗邊地上也有一塊,顯然是路人丟下時彈出來的。
陣陣朔風吹過,卷起地上的枯葉,發出沙沙聲響。琴師穿得甚是單薄,可說是衣衫襤褸,形如乞丐。此處甚是偏僻,幾乎沒有行人,那幾塊銅幣,必也是聞聲而來者施舍的。
蘇秦所能做的隻是緩緩跪下,朝蘇虎拜上三拜:“是兒子不孝,對不起阿爹了!”
看到蘇秦與幾年前判若兩人,蘇虎更是高興。父子幾人又敘一時,蘇姚氏端來飯菜,蘇虎起身禱告幾句,撤去堂中牌位,將所供的雞、鴨取下,撕去一半,交予蘇姚氏,要她拿去偏房,由女眷們吃去。
翌日晨起,蘇秦洗漱過後,吃過早飯,走出院門。阿黑早已候著他,搖尾巴直趨過來,舔他腳麵。
蘇秦拍拍阿黑:“阿黑,隨我去趟伊裏!”
黑狗搖尾巴頭前走去。
洛陽周室仍舊采用西周時的鄉裏製,鄉下設裏,裏設裏正。
軒裏村與伊水東岸幾個村子組成一裏,名喚伊裏,裏正姓劉名權,先祖是威烈王時大夫,置田百井,為方圓十裏大戶之一。後世數代不務正業,劉家衰弱,田產減至八十井。至劉權時,精於農務,善於結交,被司農大人舉為裏正,家業再振,田產躍升至一百二十餘井。軒裏二十餘戶,除去蘇家,清一色是他家佃農。蘇家田產因是周天子親賜,他雖垂涎,卻也不敢造次。
伊裏在春秋時是個古邑,有城有壕,隻是年久失修,無人守備,變成一個土寨子了。邑中居民原有數百戶,都跟蘇家一樣是周室隸農。百年來世事變遷,周室衰落,這些隸農大多逃往他處,餘下百來戶,轉成劉家佃農。裏正劉權一家,就住在城邑中間,庭院苑林占地數十畝,在這伊水岸邊,算是豪門了。
蘇秦剛走進來,裏正家的幾條大狗見到阿黑,立時狂吠起來,嚇得阿黑夾起尾巴,緊緊貼住蘇秦。早有人報知裏正,裏正迎出,見是蘇秦,喝住狗,朝蘇秦打一揖道:“我道是誰,原是稀客來了。”
蘇秦還揖道:“蘇秦見過裏正。”
裏正不無驚異:“咦,二少爺,你不口吃了?”
蘇秦笑笑,算是回答。裏正將他讓至客堂,早有婢女沏好茶水,放於幾上。
裏正讓過茶水,笑道:“昨兒你阿爹來,將少爺的事細細說了。常言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二少爺,你能回頭,莫說你的阿爹歡喜,就是我這個當裏正的,也是打心裏高興。這不,你阿爹要換田契,劉某二話沒說,當即備下車馬,隨他前去司農府,眨眼工夫就辦妥了。蘇秦哪,你隻管好好種地,劉某向你阿爹承諾過了,隻要你的地種得好,劉某定在司農大人麵前保薦你,隻要司農大人高興,沒準兒你能覲見天子呢!”
蘇秦微微一笑:“請問裏正,像我家這樣的田產,一畝可值多少金子?”
裏正大是驚訝:“嗬,剛一分家,這就想著置地了。哈哈哈哈,有誌氣!”眼珠兒一轉,“二少爺,跟你實說吧,你家的地是上等好地,值錢著呢。你要想購置,真得花些金子!”
蘇秦又是一笑:“得花多少金子?”
裏正垂頭思忖一時,抬頭道:“這麽說吧,置田產的事,沒有定準,有旱田,有水田,有桑園,還有林子,地不同,價值也不同。似你家的地,得看地塊,具體值多少,劉某真也說不大準。”
蘇秦從袖中摸出自己那份田契,擺在幾上:“像這上麵的呢?”
裏正細細一看,讚道:“嗯,二少爺,劉某賀你了。不瞞你說,你家這一井地,就數你分的地好,上水頭不說,地力也肥,好地呀!”
蘇秦斂住笑,目光直逼裏正:“裏正大人,我問的是,它值多少金子?”
裏正怔了下,因吃不準蘇秦用意何在,隻好賠笑道:“是是是,我得細看一下才是,”拿過田契,端詳一番,“這麽說吧,旱田一畝三金,水田一畝四金,這桑田嘛,一畝少說也得二金!”
蘇秦點頭道:“裏正大人,謝你估值了。在下此來,是有一事煩請大人。”
裏正笑道:“這個好說,劉某既然做了這個裏正,理當為大家跑腿!”
蘇秦指著田契:“這是在下昨日分得的二十畝田產,除去五畝桑田之外,另有十畝旱田、五畝水田,照大人所說,當值五十金。在下因是急賣,隻求四十金,煩請裏正大人為在下尋個買主。”
“二少爺,”裏正大吃一驚,“這……如何使得?”
蘇秦笑道:“怎麽,裏正大人為難麽?”
裏正看看蘇秦,又看看田契,故意皺下眉頭,長歎一聲:“唉,別的倒是沒啥,隻你阿爹那裏,我不好交待。”
蘇秦拱手道:“就請裏正大人暫時保密,莫要告訴阿大。”
“好吧,劉某幫你這個忙。敢問二少爺何時用錢?”
“越快越好!”
裏正低頭思忖有頃,再次抬頭:“這麽多錢,二少爺又這麽惶急,叫劉某哪裏去尋買主?”
蘇秦想了一想:“依裏正大人之意,該如何才是?”
裏正又想一時,笑道:“這樣吧,二少爺若是急於用錢,這點田產暫且寄放劉某這裏。無論何時,二少爺若是回心轉意,隻需將本息還予劉某,十五畝良田仍是二少爺的!”
“金子呢?”
裏正輕歎一聲:“這些年收成不好,劉某家中也不寬餘,二少爺要是急用,劉某隻能臨時湊出三十金。”
“三十金就三十金!”
裏正心中竊喜,起身走進內室,不一會兒,拿出三十金擺在幾上:“二少爺點好,這是三十金,你寫個收據。這是兩個新田契,一個十五畝,押在劉某名下,另一個是五畝桑田,你也簽好,畫押,待會兒劉某到司農大人府上加過印璽,就算成了。五畝桑田的田契,劉某自會使人給你送去。”
蘇秦寫好收據,在兩塊田契上簽字畫押,收起金子,揖道:“在下謝過裏正了!五畝桑田的田契加過印璽之後,還請裏正暫時收存,一個月後,煩請裏正直接交付在下長兄蘇厲,向他說明因由。”
裏正還過一禮,點頭道:“這個好說,劉某聽公子的。”
蘇秦走出裏正家,指使阿黑回去,自己徑投洛陽,來到號稱“王城第一剪”的那家鋪子。看到又是蘇秦,那夥計坐在櫃台後麵,連身子也不欠,淡淡說道:“客官大人不會是來訂製那套士子服的吧?”
蘇秦斜他一眼,從袖中摸出八塊金子,“啪”的一聲擲在地板上:“這是八金,十日之後,我自來取!”言訖,轉過身子,大踏步走去。
那夥計眼睛大睜,正在那兒發愣,簾子掀動,掌櫃急步躥出,朝夥計大聲罵道:“你個瞎眼狼,差點誤我大生意!還不快請客官回來,不量尺寸,如何做衣?”
夥計猛醒過來,拿上皮卷尺,一溜煙兒追出店鋪,見蘇秦已經走遠,急追一陣,大聲叫道:“客官留步!”
蘇秦站住,冷冷問道:“怎麽,金子不夠嗎?”
夥計“撲通”一聲跪於地上:“夠夠夠,小人是來為客官度量尺寸的!”口中說著,兩手已飛快地為蘇秦上下度量。
正在此時,遠處飄來一陣極盡優美、淒婉的琴聲,如同仙樂似的。
蘇秦陡然心動,側耳聆聽,兩腿不由自主地循聲而去。那夥計不敢硬攔,竟是站直身子,小跑步跟在身後,在他的肩上最後比量幾下,長出一口氣,躬身打揖道:“客官慢走!”
蘇秦聽若未聞,循聲尋去。走有將近一裏,蘇秦方在王城的朱紅城牆外麵,看到老琴師兩眼緊閉,在一棵高大的梧桐樹下倚樹而坐,忘情地彈奏。琴師前麵擺著一隻殘破的飯碗,碗裏有兩塊銅幣,碗邊地上也有一塊,顯然是路人丟下時彈出來的。
陣陣朔風吹過,卷起地上的枯葉,發出沙沙聲響。琴師穿得甚是單薄,可說是衣衫襤褸,形如乞丐。此處甚是偏僻,幾乎沒有行人,那幾塊銅幣,必也是聞聲而來者施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