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身子弱,照理說是偏陰一些。初三的那年,一個周末,我和班上的同學一起去紫荊山公園玩。
紫荊山就是鄭州市東玄門的所在。其實紫荊山公園也沒什麽好玩的,隻不過在那個年頭,如果不想花錢,就隻有去公園玩。大家湊在一起無非是打打鬧鬧,再照上幾張相。
上高中的那幾年,我們幾乎周周都去逛公園,什麽人民公園、紫荊山公園、碧沙崗公園、綠城廣場,反正隻要不在家呆著就行。
在公園裏溜了一圈,沒什麽意思,大家也就早早的出來了,打算討論接下來去玩什麽,無奈一摸兜,囊中都羞澀,晚飯錢也湊不夠,無奈下也隻好各回各家了。
我不想回家那麽早,騎著自行車,打算去正北邊五百米遠的新華書店看看書。
其實站在紫荊山公園門口,遠遠地就能看到花園路上新華書店樓頂的大招牌。不過三五百米的路程,按道理說在這種目標清晰的情況下,走錯路的幾率幾乎為零。
但問題偏偏就發生了,我越走越奇怪,新華書店的大招牌就在前方,卻任憑我如何努力地蹬自行車,總也到不了。
十多分鍾後,我停了下來,新華書店的招牌還在前麵,沒錯!
不過五百米的路程,騎自行車走了十分多鍾還不到,這顯然說不過去。
當我把注意力從遠處的招牌轉向四周街道的時候,我這才發現,這兒根本就不是南北走向的花園路,而是東西走向的金水路,我已經快騎出了市區了。
我再抬頭找新華書店的招牌,卻怎麽也找不到了。
其實時至今日,依然不停地有市民在紫荊山這裏迷路。而且許多都是幾乎大半輩子都住在這裏的老鄭州。
第二件事發生在一年後,也是迷路,和鄭州日報社所在的西玄門有關係。但這次更邪門。
我大姨家就在鄭州日報社再往西的一個路口,到了以後往南一拐就到了。
這條路我打小就走,是萬不該走錯的,而且這裏一馬平川,路寬人少,不像紫荊山公園那裏,岔路口多,還有立交橋。在那裏要說沒注意走錯了,倒還有情可原。
記得那是一天的中午,我騎車替老媽去給大姨送些老家人帶來的土特產。
之所以這次迷路我記得清,因為我那時剛買了塊新的卡西歐手表。從家裏出門時,看了看時間是一點整,不出意外,三十分鍾後我就能到大姨家樓下。
一路上都沒有事情發生,而且中午路上行人很少,我也騎得很快。當我走過鄭州日報社時,我特意看了看表,一點二十五分。
隻要我在下一個路口往南拐,不出五分鍾,一準能到。
許多時候,怪事就是這麽悄聲無息的來到你的身邊。
當我在下個路口南拐往前騎了將近二十分鍾後,我腳下的柏油馬路不知道從什麽事後起變成了石子路。眼前是一片一望無際的麥田。
我很迷惑,大姨家還不算是很偏,市區裏怎麽會有這麽大片的麥田?
這樣的情況下,我自然不敢往前再走了,左右觀察後,視線內隻有綠油油的小麥和一小片樹林。
好在當時是中午,我也並不怎麽害怕。無奈下,我隻有掉頭往回騎。
四十分鍾後,終於又看到了鄭州日報社的大樓。
但我卻怎麽也想不明白,我騎到田裏用了二十分鍾,但順原路返回,竟然花去了整整四十分鍾的時間。回時的路居然是去時的兩倍。
這兩件迷路的事情,直到今天我始終搞不清究竟是自己沒注意走錯了還是碰上了無法解釋的事情。
但我隻能告訴大家,我當時的神誌是絕對清醒的。
至於那始終出現在視線內的新華書店招牌和來去不等的時間,也隻能被我始終藏在心底。這種事如果被當成真說出來,是要被大家所恥笑的。
第五章 沿河夜路
鄭州市內有一條很著名的臭水溝,叫金水河。
傳說2500年前,春秋時期,如今鄭州一帶的鄭國,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子產(今鄭州管城回族區)。在他執政的26年間,勵精圖治,廉潔奉公,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
他去世時,大思想家孔子聲淚俱下地說:“子產可是古代留給我們的恩惠啊!”。
當時,老百姓為了紀念子產,紛紛拿出自己的金銀首飾為其送葬,子產的子女都不接受。
百姓便將金銀首飾投到河中,這條河也因為珠寶的絢麗光芒泛起了金色的斑斕,從此得名金水河。
雖然古老的金水河有著如此美麗的傳說,但因治理力度的問題,從解放後,金水河從未曾散發著和其名字一樣的光輝。
而沿河路,則顧名思義,是由大石橋至醫學院一段,沿著金水河邊所修建的一條路。
別瞧這一段路雖短,就在這裏,中國的兩條大動脈隴海線和京廣線就在沿河路上的鐵路橋交匯,並分別去往不同的方向。
鐵路橋,就是北閘口。
這時,我和張山已經走到了大石橋的沿河路口,隻要順著前麵蜿蜿蜒蜒的河邊小路,不出十分鍾,我們就能到達北閘口。
“把這個葉子嚼碎了吃掉。”張山從包裏拿出一棵約兩寸高的植物,細細的杆子上隻長了兩片楓葉形的葉子。
最奇怪的就是這種植物通身紫色,兩片葉子上的脈絡則是淺綠色,看上去十分的精致。
“這是什麽?”我接過小草,先聞了聞,居然散發著一股談談的腥氣。
“判官草。據說是由怨氣所生,許多冤死的無主之魂附近,都會長這種草。聽山裏的老人說,判官隻要看見這種草,就會知道附近有冤案發生,他們便會找尋冤魂,送其投胎。後來這一點被凡人所知,許多神探都憑此探查案情。”張山一邊說,一邊不停地翻著他的背包,拿出一件又一件東西。
“你讓我吃這個幹嗎?吃了有什麽用?這是你從山裏帶來的?”我還是不解,這判官草和我有什麽關係,我又不是判官。
“有的人地方,就有判官草,隻不過這種東西通常長在暗無天日的地方,一般人發現不了。這判官草本身乃極寒之物,普通人若是吃了,輕則感冒發燒,重則可導致畏寒體虛,一下交代了都有可能。但若是給像你這種功力還不足的掌印人吃了,嘿嘿,你就能看到一些平常看不到的稀罕玩意兒。”
張山說完,咧著嘴看著我,那神色明明就是在說:“小樣,你敢吃麽?”
“看到平時看不到的東西……你是說……鬼魂?”我終於意識到了,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冷顫。
雖然我也見過趙有德的魂和魘,但畢竟那是在自己的夢裏。心理上有一定的優勢,並不是那麽害怕。
現在要我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去見鬼,我可不幹!
紫荊山就是鄭州市東玄門的所在。其實紫荊山公園也沒什麽好玩的,隻不過在那個年頭,如果不想花錢,就隻有去公園玩。大家湊在一起無非是打打鬧鬧,再照上幾張相。
上高中的那幾年,我們幾乎周周都去逛公園,什麽人民公園、紫荊山公園、碧沙崗公園、綠城廣場,反正隻要不在家呆著就行。
在公園裏溜了一圈,沒什麽意思,大家也就早早的出來了,打算討論接下來去玩什麽,無奈一摸兜,囊中都羞澀,晚飯錢也湊不夠,無奈下也隻好各回各家了。
我不想回家那麽早,騎著自行車,打算去正北邊五百米遠的新華書店看看書。
其實站在紫荊山公園門口,遠遠地就能看到花園路上新華書店樓頂的大招牌。不過三五百米的路程,按道理說在這種目標清晰的情況下,走錯路的幾率幾乎為零。
但問題偏偏就發生了,我越走越奇怪,新華書店的大招牌就在前方,卻任憑我如何努力地蹬自行車,總也到不了。
十多分鍾後,我停了下來,新華書店的招牌還在前麵,沒錯!
不過五百米的路程,騎自行車走了十分多鍾還不到,這顯然說不過去。
當我把注意力從遠處的招牌轉向四周街道的時候,我這才發現,這兒根本就不是南北走向的花園路,而是東西走向的金水路,我已經快騎出了市區了。
我再抬頭找新華書店的招牌,卻怎麽也找不到了。
其實時至今日,依然不停地有市民在紫荊山這裏迷路。而且許多都是幾乎大半輩子都住在這裏的老鄭州。
第二件事發生在一年後,也是迷路,和鄭州日報社所在的西玄門有關係。但這次更邪門。
我大姨家就在鄭州日報社再往西的一個路口,到了以後往南一拐就到了。
這條路我打小就走,是萬不該走錯的,而且這裏一馬平川,路寬人少,不像紫荊山公園那裏,岔路口多,還有立交橋。在那裏要說沒注意走錯了,倒還有情可原。
記得那是一天的中午,我騎車替老媽去給大姨送些老家人帶來的土特產。
之所以這次迷路我記得清,因為我那時剛買了塊新的卡西歐手表。從家裏出門時,看了看時間是一點整,不出意外,三十分鍾後我就能到大姨家樓下。
一路上都沒有事情發生,而且中午路上行人很少,我也騎得很快。當我走過鄭州日報社時,我特意看了看表,一點二十五分。
隻要我在下一個路口往南拐,不出五分鍾,一準能到。
許多時候,怪事就是這麽悄聲無息的來到你的身邊。
當我在下個路口南拐往前騎了將近二十分鍾後,我腳下的柏油馬路不知道從什麽事後起變成了石子路。眼前是一片一望無際的麥田。
我很迷惑,大姨家還不算是很偏,市區裏怎麽會有這麽大片的麥田?
這樣的情況下,我自然不敢往前再走了,左右觀察後,視線內隻有綠油油的小麥和一小片樹林。
好在當時是中午,我也並不怎麽害怕。無奈下,我隻有掉頭往回騎。
四十分鍾後,終於又看到了鄭州日報社的大樓。
但我卻怎麽也想不明白,我騎到田裏用了二十分鍾,但順原路返回,竟然花去了整整四十分鍾的時間。回時的路居然是去時的兩倍。
這兩件迷路的事情,直到今天我始終搞不清究竟是自己沒注意走錯了還是碰上了無法解釋的事情。
但我隻能告訴大家,我當時的神誌是絕對清醒的。
至於那始終出現在視線內的新華書店招牌和來去不等的時間,也隻能被我始終藏在心底。這種事如果被當成真說出來,是要被大家所恥笑的。
第五章 沿河夜路
鄭州市內有一條很著名的臭水溝,叫金水河。
傳說2500年前,春秋時期,如今鄭州一帶的鄭國,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子產(今鄭州管城回族區)。在他執政的26年間,勵精圖治,廉潔奉公,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
他去世時,大思想家孔子聲淚俱下地說:“子產可是古代留給我們的恩惠啊!”。
當時,老百姓為了紀念子產,紛紛拿出自己的金銀首飾為其送葬,子產的子女都不接受。
百姓便將金銀首飾投到河中,這條河也因為珠寶的絢麗光芒泛起了金色的斑斕,從此得名金水河。
雖然古老的金水河有著如此美麗的傳說,但因治理力度的問題,從解放後,金水河從未曾散發著和其名字一樣的光輝。
而沿河路,則顧名思義,是由大石橋至醫學院一段,沿著金水河邊所修建的一條路。
別瞧這一段路雖短,就在這裏,中國的兩條大動脈隴海線和京廣線就在沿河路上的鐵路橋交匯,並分別去往不同的方向。
鐵路橋,就是北閘口。
這時,我和張山已經走到了大石橋的沿河路口,隻要順著前麵蜿蜿蜒蜒的河邊小路,不出十分鍾,我們就能到達北閘口。
“把這個葉子嚼碎了吃掉。”張山從包裏拿出一棵約兩寸高的植物,細細的杆子上隻長了兩片楓葉形的葉子。
最奇怪的就是這種植物通身紫色,兩片葉子上的脈絡則是淺綠色,看上去十分的精致。
“這是什麽?”我接過小草,先聞了聞,居然散發著一股談談的腥氣。
“判官草。據說是由怨氣所生,許多冤死的無主之魂附近,都會長這種草。聽山裏的老人說,判官隻要看見這種草,就會知道附近有冤案發生,他們便會找尋冤魂,送其投胎。後來這一點被凡人所知,許多神探都憑此探查案情。”張山一邊說,一邊不停地翻著他的背包,拿出一件又一件東西。
“你讓我吃這個幹嗎?吃了有什麽用?這是你從山裏帶來的?”我還是不解,這判官草和我有什麽關係,我又不是判官。
“有的人地方,就有判官草,隻不過這種東西通常長在暗無天日的地方,一般人發現不了。這判官草本身乃極寒之物,普通人若是吃了,輕則感冒發燒,重則可導致畏寒體虛,一下交代了都有可能。但若是給像你這種功力還不足的掌印人吃了,嘿嘿,你就能看到一些平常看不到的稀罕玩意兒。”
張山說完,咧著嘴看著我,那神色明明就是在說:“小樣,你敢吃麽?”
“看到平時看不到的東西……你是說……鬼魂?”我終於意識到了,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冷顫。
雖然我也見過趙有德的魂和魘,但畢竟那是在自己的夢裏。心理上有一定的優勢,並不是那麽害怕。
現在要我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去見鬼,我可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