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鷹。”大慶說道:“這裏怎麽有老鷹?”


    我們退到了剛才的墓室裏,火盆亮著,地上全是老鷹的屍體,老九糾正道:“這些不是普通的老鷹,它們是海冬青。”


    這裏是長白山,是滿族的聖山和起源地,滿族是以射獵著稱的民族,先民們很早就懂得捕鷹,馴化後,用來幫助獵戶捕獲獵物,俗稱放鷹。早在唐代,海東青就已是滿族先世朝奉中原王朝的名貴貢品。


    海冬青,肅慎語中叫“雄庫魯”,有“萬鷹之神”的含義,傳說中十萬隻神鷹才出一隻海冬青,是滿州族係的最高圖騰,它忠誠,為主人飛撞仇敵哪怕粉身碎骨;它剛烈,一旦被主人欺騙,將殺死主人然後自殺;它驕傲,如果任務失敗,必以死雪恥!


    現在一地的海冬青屍體,它們已經幹扁,翅膀無力地落在地上,羽毛仍在,老九恍然大悟:“這是訓鷹室,專門用來熬鷹的地方。”


    他的話音剛落,外頭的兩隻海冬青突然衝了過來,將兩隻爪子伸下來,直接抓向我們的頭頂,它們不是飛得很高的鳥麽,卻能夠自如地低空盤旋,老九反應過來,想上前將門關上,可惜因為陌生沒有在第一時間辦到,兩隻海冬青從門外飛進來,一爪子拍向老九,用力一掀,居然將老九的身子推了出去,這兩隻海冬青不過成年貓大小,爪子的力氣卻不小,老九滾在地上,用力地按住背:“格老子的,好利的爪子,好痛!”


    能讓老九叫痛,這兩隻海冬青一定不簡單,我沒有多想的餘地,那兩隻海冬青飛速地湧進來,這裏是它們的地盤,它們十分熟悉,我們實在是退無可退了,老虎和阿男都受了傷,阿清和大慶早就被嚇得失了神,也幫不上忙,“撲撲”,揮動翅膀的聲音就在頭頂響著……


    我往四周看去,這裏隻有一些碎石,眼看它們就要撲下來,我顧不得許多,撿起地上的石頭握在手心,我的動作也啟發了其他人,大家都將石頭捏在手裏,隻等著與那兩隻海冬青杠上,空氣好像凝固了,隻等被打破的一刻……


    十,九,八,七,六,我開始在心中倒數,兩隻海冬青的眼睛閃閃發亮,我在瞬間覺得它們其實是通了人性的,正在揣摩我們的心思,來決定自己的下一步行動,我們緩緩地退後,被甩到一邊的老九也踉蹌著過來,他身形不穩,力氣無全,站在我的身邊,情不自禁地說出一句:“這一回好像在劫難逃了,哪裏都是死路!”


    第189章 阿不江,女真


    身後的阿清突然叫了一聲:“我和它們拚了,媽的!”


    我暗道不妙,我們現在身處劣勢,心情和行動完全被影響了,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隻會做錯事,而且步步錯下去,我一回頭,阿清手裏的石塊已經扔過去,正好擊中其中一隻海冬青的身子,這下子大發了,那隻海冬青被刺激到了,尖嘯一聲,瘋狂地撲向我們,阿清反倒是怕了,迅速地後退,一下子絆倒在地上,就在這時,那隻被擊中的海冬青朝他撲了過去,目標明確,直指阿清的眼睛!


    我立刻撲了過去,身子高高地躍起,雙手順勢抓住那隻海冬青的雙腳,用力地往下一拉,那隻海冬青居然帶著我的身子移動了幾步才摔到地上,它還想故伎重施,我適時地避開,老九突然叫道:“當心身後!!”


    一轉身,另外一隻海冬青撲了過來,我伸出右臂擋住,尖利的爪子抓破了衣服,手臂的血也飛濺出來,好強的力道!


    我看到自己的血成為一道弧線,掃過那隻海冬青的眼睛,然後……它突然往後退,振翅在半空中飛了一圈,平穩地落到我的麵前,頭低低地垂了下去!


    另外一隻海冬青也飛了起來,他在空中盤旋著,似乎不解眼前的這一幕,頭垂下去的那隻海冬青突然長嘯一聲,另外那隻海冬青也落下來,服貼地降落在我麵前,我詫異不已,它們怎麽會?其餘的人都已經出了一身冷汗,不用動手摸就知道,他們的額頭被打濕了,亮晶晶地,看著我麵前順從的兩隻海冬青,老九打了一個哆嗦:“怎麽回事?”


    我的腦子一蒙,這情景似曾相識,那隻雙頭蛇當初也是如此,莫名地就在我麵前變得服貼起來,現在也是如此,我仔細回想剛才的情形,想到血珠子以弧線劃過海冬青的眼睛,我的心裏一抖,渾身戰栗起來,我鬼使神差地走近兩隻海冬青,伸出一隻手:“你們兩個,從現在起會聽我的話吧?”


    其中一隻海冬青的手搭在我的掌心裏輕輕地敲了一下,然後迅速地拿下去,這情形讓大家驚訝不已,大慶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它剛才摸你了?它是不是聽得懂你說的話?”


    “雖然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好像是這麽回事。”我搖搖頭,站起來,又想到一個新的測試方法,我拍著自己的肩膀,一聲令下:“上來。”


    兩隻海冬青同時飛了起來,馬上站在我的肩膀上,一左一右,我的雙肩同時一沉,這兩隻海冬青真夠重的!可是,我笑不出來了,它們真的能夠聽從我的命令,這種情況太詭異了,假如上次唐賽兒墓室裏的雙頭蛇是有求於我們的話,現在這兩隻海冬青剛剛處於上風,完全沒有必要屈服,難道,是我的血?


    老九突然說道:“這兩隻海冬青是訓服過的,林天易,快看,它們的腳上綁著名牌。”


    我一伸手,其中一隻海冬青站在我的手心裏,老九上前撥弄了一下它腳上的名牌:“這是什麽意思?”


    這是漢字,“阿不江,是一個人名。”大慶湊過來看道:“這是我們滿洲人的古老名字,你們大概知道,滿族由女真發展而來。”


    兩千年前,滿族的先身女真生活在長白山以北,又稱黑水鞠。


    “如果是女真人的話,怎麽是漢字的名牌。”我有些不解。


    大慶說道:“滿族以前有將海冬青獻給中原皇帝的做法,如果這個阿不江是女真族人,是不是他訓的鷹,而且送給了漢人,漢人為了表示感謝,才在海冬青的腳脖上掛上他的銘牌?”


    “那他送的漢人一定是項羽了。”我一下子豁然開朗。


    信息又近了一些,這裏有虞字,有阿不江訓的海冬青,這些海冬青緣何可以活到現在?我看著腳下遍地的海冬青屍體,心中開始不安……


    遼、金、元、明、清各代均設有鷹坊,專捕取和飼養。滿族人以鷹用於狩獵,統治者則以鷹捕鵝雁,作為享樂消遣的手段。海東青的捕捉和馴服很不容易,民間常有“九死一生,難得一名鷹”說法。


    這海冬青本來是肅慎族係的最高圖騰。代表,勇敢、智慧、堅忍、正直、強大、開拓、進取、永遠向上、永不放棄的肅慎精神。海東青出自肅慎地也就是古東北,其顏色不一,以純白色、天藍色、純黑色為上品。康熙皇帝讚美海東青——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墾。海冬青是滿族的圖騰,訓鷹高手也都出自於滿族。


    訓鷹,要在鷹進食的時辰將鷹帶到空闊的地帶,解開腳扣,讓鷹自由飛翔,然後舉起平時架鷹喂食的一隻手臂,喊著口令,讓鷹飛回手臂吃食。訓練開始是在人少的地方,然後是在人多的地方,直到在任何地方隻要鷹聽見口令,就飛回主人手臂上才算大功告成。


    這隻是初步的訓鷹,鷹畢竟是野生的動物,要讓他們與主人合為一體,就必須讓它們熟悉和了解人類的世界,這稱之為“熬鷹”,這個過程一共需要八天到十五天的時間,鷹與人隨時都在一起,晚上休息的時候還要拴隻狗在旁邊,直到鷹能夠在訓鷹人的肩上、臂上安心進食甚至睡覺,那麽就等於熬出來了,但是還不夠,鷹本身的體質也是需要調整的,這就叫調膘水,“膘水”也就是鷹肚子裏的油水,鷹每天都要吃約三兩上好的新鮮牛肉,讓它吃飽,吃好,然後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就要控製鷹的食量,每天僅讓它吃八九成飽,讓鷹保持在最佳的膘水。


    訓好鷹之後,就要開始放鷹了,架鷹者站在高處觀望,讓人用棒敲打樹叢將野物轟出,這叫趕仗,發現有獵物跑或飛出,鷹會立即尖叫著俯衝下去捕獲獵物,架鷹者要盡快趕到取下獵物,隻給鷹吃點動物內髒,不可喂飽,等到了次年的早春,就要將鷹喂飽,讓鷹回歸大自然繁殖後代。


    現在有疑點的是,這些海冬青怎麽會活這麽久?假如阿不江是女真族的訓鷹師,這些鷹的命還真硬啊,都比得上青棺裏爬出來的小蛛了……


    但是異象越多,越說明這裏不一般,剛才的地方如果是曾老板私藏在長白山裏的大本營,他是早知道背後的玄機,還是同樣蒙在鼓裏,一味尋找碎玉?


    這個地方難道是?我“咕咚”一聲咽下口水,短短的時間內,大家的戰力大減,肚子餓,真的好餓,真想把皮帶解下來,看看它是不是真的能吃!


    阿清走到我的身邊,喃喃道:“剛才多謝了。”


    “不客氣,阿男和老虎都受傷了,我們要保住自己的體力才行。”我一屁股坐在地上,海冬青的屍體遍布四周,四處飄浮著死意:“想想要怎麽辦吧,這裏也隻是訓鷹室而已。”


    “至少它們聽你的話,算是武器。”老九突然說道:“林天易,隻要你利用好它們,它們就是我們的王牌,一切都靠你了。”


    我聞言打了一個哆嗦:“我們要靠兩隻海冬青出去,還要和曾老板五個人鬥,你覺得可能嗎?”


    老九的雙眼通紅,上次臉上被蝙蝠弄傷後留下了一個疤痕,他的手摸著那裏,聲音陰沉:“我們現在沒有任何有用的武器,這兩隻海冬青的能耐你見識過了,必須利用起來,林天易,我們的命都在這兩隻海冬青手裏。”


    話題越來越沉重,大家稀稀落落地坐在那裏,老虎的頭皮已經不流血了,血凝固在頭頂,樣子可笑,我卻笑不出來:“不知道七姐和蒙洛怎麽樣了。”


    “我不擔心七姐。”鐵手說道:“以她的計謀才能,絕不會上那個姓曾的當,可惡,他到底是什麽人?”


    大慶長歎了一口氣:“他第一次來小鎮的時候,說是來收舊貨的,就住在我的店裏,而且他還帶來了大興的信。”


    “你剛才怎麽不說?”我惱怒道:“關於這個姓曾的,還有大興,所有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我們,尤其最近發生的事情,所有細節,這對我們有用!”


    指不定哪一句話裏就可以找到新的東西。


    我在前麵就說過了,古玩店老板會到鄉下或山裏收一些舊貨,山裏人家對於祖傳的東西就算不珍惜,也會隨手放在家裏,不會隨便丟棄,所以在鄉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對於古玩店老板來收舊貨,大慶一開始就深信不疑,因為姓曾的並不是頭一個。


    接下來的事情讓大慶意外是姓曾的帶來了大興親筆寫的信,大慶與大興是堂兄弟,並沒有到熟悉對方筆跡的程度,大慶自然是半信半疑,可是這個家夥不僅能夠說出大興的全名,還知道大興得了奇怪的病,知道大興父母的名字,大慶打消了疑慮,以東北人的熱情接待了姓曾的,那顆關乎全鎮安危的珠子就放在大慶店後的一間小屋子裏,祖宗牌位的後麵,大慶是在姓曾的走了之後才發現珠子不見的……


    第190章 君入甕,機會


    這中間有一點令我懷疑,姓曾的是怎麽知道珠子放在老祖宗牌位後麵的?我問大慶珠子的位置幾人知道,他指天發誓隻有自己家的人才知道,大興都不知情,這就讓人奇怪了,我隻懷疑一點,已經出走的大興早就知道這一點了,在與姓曾的同流合汙之後把這一點當成了籌碼,在現在派上了用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盜墓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流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流年並收藏我的盜墓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