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不得不再說幾句
悠悠南北朝:三國歸隋統一路 作者:陳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跋 不得不再說幾句
該說的話,按理說已經在“逐鹿中原”的最後一章中說完了。然而,這長長七十章的《縱橫十六國》之後,心裏總有種想再說幾句的衝動。後記呢,我在“淝水之戰”的後麵寫過一篇,為了避免重複,就寫篇跋吧,反正當初有一篇序章,所謂有始有終。
寫這篇文章的動機,我在以前那篇後記中已經說過,沒提到的一點是本來還有灌水的意圖。所以,開始寫的時候,並沒有想過寫多長,隻是隨心所欲的借題發揮。那段時間自己時間也比較多,看的書就多而雜,覺得整理一遍對自己或有好處。然而寫了一段,就脫離了初衷,開始認真起來。大約是“永嘉之亂”寫了一大半的時候,我漸漸有了以這種風格的文體寫四部關於十六國的文章的構想,於是開始上網、泡圖書館,找相關的資料,著實下了番功夫。但畢竟不是曆史專業出身,力不從心仍是常有的事,中間我有較長的一段時間停下來沒有寫,幾乎就想放棄。不幸中之萬幸的是,靠著網友的支持和自己的堅持,最後竟能把它完成,再回頭一看,竟然已寫過了近17萬字,多過了我的專業論文字數的總和,自己都有點詫異。
有一點想說的是,這不是一篇曆史小說(因為並不是小說,加上現在玷汙這曆史小說的不在少數,我也沒想過要與這幾個字有染),也不是史評,評雖有,卻缺乏深度。不過這不三不四的東西中的很多字句,都是在先感動自己的情況下寫下的,這是事實。
前麵曾有網友問我的參考資料,其實並沒有什麽新奇的東西,不過是正史加《通鑒》,別人用過的,我照用罷了。參考最多的正史,當然是《晉書》,除此之外,向前參考了《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向後參考的主要是《北史》、《魏書》、《南史》、《宋書》及《舊唐書》。《通鑒》敘事有時因其體裁所限略顯淩亂,但從其較強的時間性上看仍是一本相當好的參考資料,因此在事件方麵,以《通鑒》為參考最多,而人物的對白,因為正史諸書成書早於《通鑒》,應該較貼近原話,故多參考正史。今人的文章,受黃仁宇的影響挺大,雖然現在批判他的觀點也不少,其他參考的文章,多在文中有所提及,如《參合陂?慕容垂》、《元嘉三十年》、黎東方的細說係列等。網絡資源方麵,也參考了不少曆史網站的文章,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每個人一生都會有很多夢想,夢想則往往是源於興趣,實現夢想,也常常是靠著興趣。我在英語角和人聊天,別人告訴我: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我想不如改改:interest is the best guider. 這興趣能夠指引人去做很多事,直至實現夢想。曆史,便是我的興趣之一,我因此而有的夢想,也很簡單,便是可以忘記一切,遨遊於曆史海洋之中。有人說:讀過曆史,總讓人生出各種感慨,因而陷入苦悶——王侯將相,百年之後亦不過爾爾。然而,我卻以為王侯將相或許爾爾,而人的追求則始終無限;曆史能使人振奮,能讓人沉思,從自己曾經經曆或無法經曆的相似之中,去尋求人生的解答,去追求人生的希望。
能寫完這篇東西,對我而言,已是一個成功。能吸引自己去反複重讀的東西,對我來說這是為數不多的一篇,而能長到這個程度的,雖然不免又長又臭的嫌疑,對我來說也是空前的一篇。我想,把這作為一個終點,莫如把它作為另一個起點,以激勵自己走好今後的每一步。
以前湊過一首歪詩,最近身陷“縱橫”,對之稍作改動,自以為還勉強讀得通,就把它放在所有話的後麵,做個收場吧。
江水滔滔入海流,
生生滅滅似孤舟。
斜陽草樹今猶在,
煮酒英雄莫論愁。
2001年3月於求是園
該說的話,按理說已經在“逐鹿中原”的最後一章中說完了。然而,這長長七十章的《縱橫十六國》之後,心裏總有種想再說幾句的衝動。後記呢,我在“淝水之戰”的後麵寫過一篇,為了避免重複,就寫篇跋吧,反正當初有一篇序章,所謂有始有終。
寫這篇文章的動機,我在以前那篇後記中已經說過,沒提到的一點是本來還有灌水的意圖。所以,開始寫的時候,並沒有想過寫多長,隻是隨心所欲的借題發揮。那段時間自己時間也比較多,看的書就多而雜,覺得整理一遍對自己或有好處。然而寫了一段,就脫離了初衷,開始認真起來。大約是“永嘉之亂”寫了一大半的時候,我漸漸有了以這種風格的文體寫四部關於十六國的文章的構想,於是開始上網、泡圖書館,找相關的資料,著實下了番功夫。但畢竟不是曆史專業出身,力不從心仍是常有的事,中間我有較長的一段時間停下來沒有寫,幾乎就想放棄。不幸中之萬幸的是,靠著網友的支持和自己的堅持,最後竟能把它完成,再回頭一看,竟然已寫過了近17萬字,多過了我的專業論文字數的總和,自己都有點詫異。
有一點想說的是,這不是一篇曆史小說(因為並不是小說,加上現在玷汙這曆史小說的不在少數,我也沒想過要與這幾個字有染),也不是史評,評雖有,卻缺乏深度。不過這不三不四的東西中的很多字句,都是在先感動自己的情況下寫下的,這是事實。
前麵曾有網友問我的參考資料,其實並沒有什麽新奇的東西,不過是正史加《通鑒》,別人用過的,我照用罷了。參考最多的正史,當然是《晉書》,除此之外,向前參考了《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向後參考的主要是《北史》、《魏書》、《南史》、《宋書》及《舊唐書》。《通鑒》敘事有時因其體裁所限略顯淩亂,但從其較強的時間性上看仍是一本相當好的參考資料,因此在事件方麵,以《通鑒》為參考最多,而人物的對白,因為正史諸書成書早於《通鑒》,應該較貼近原話,故多參考正史。今人的文章,受黃仁宇的影響挺大,雖然現在批判他的觀點也不少,其他參考的文章,多在文中有所提及,如《參合陂?慕容垂》、《元嘉三十年》、黎東方的細說係列等。網絡資源方麵,也參考了不少曆史網站的文章,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每個人一生都會有很多夢想,夢想則往往是源於興趣,實現夢想,也常常是靠著興趣。我在英語角和人聊天,別人告訴我: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我想不如改改:interest is the best guider. 這興趣能夠指引人去做很多事,直至實現夢想。曆史,便是我的興趣之一,我因此而有的夢想,也很簡單,便是可以忘記一切,遨遊於曆史海洋之中。有人說:讀過曆史,總讓人生出各種感慨,因而陷入苦悶——王侯將相,百年之後亦不過爾爾。然而,我卻以為王侯將相或許爾爾,而人的追求則始終無限;曆史能使人振奮,能讓人沉思,從自己曾經經曆或無法經曆的相似之中,去尋求人生的解答,去追求人生的希望。
能寫完這篇東西,對我而言,已是一個成功。能吸引自己去反複重讀的東西,對我來說這是為數不多的一篇,而能長到這個程度的,雖然不免又長又臭的嫌疑,對我來說也是空前的一篇。我想,把這作為一個終點,莫如把它作為另一個起點,以激勵自己走好今後的每一步。
以前湊過一首歪詩,最近身陷“縱橫”,對之稍作改動,自以為還勉強讀得通,就把它放在所有話的後麵,做個收場吧。
江水滔滔入海流,
生生滅滅似孤舟。
斜陽草樹今猶在,
煮酒英雄莫論愁。
2001年3月於求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