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方法:換皇帝!
中國曆史的裏兒和麵兒 作者:張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汝愚判定政局亂象非下猛藥不能治愈。他和幾位大臣密謀後,認為趙惇已經失去了在位的合法性,隻有推舉嘉王趙擴繼皇帝位,才能打破混亂,更新朝政。問題在於趙惇自己不會出來禪位給趙擴,而趙擴又不是太子,這一套程序沒法完成。趙汝愚決定以政變的方式,請出太皇太後吳氏,直接下詔宣布趙惇退位,趙擴繼位。趙汝愚的政變計劃得到了多位大臣的讚同。
發動宮廷政變離不開守衛宮廷的將領的配合。當時指揮禁軍的是殿帥郭杲。趙汝愚盡管掌握著天下兵權,也需要聯合他解決危機。但趙、郭二人彼此並不熟悉,關係更談不上親近了。趙汝愚怕郭杲到時不配合,很發愁。恰好工部尚書趙彥逾來訪。趙汝愚和他聊起時局,談到傷心處,相對而泣。趙汝愚想起平日裏趙彥逾和郭杲關係不錯,就向他透露了一點政變的意思。想不到,趙彥逾非常讚同發動政變。趙汝愚故意憂愁地說:“隻怕到時候郭杲不同意,率軍反對,怎麽辦?”趙彥逾拍拍胸膛說:“我願意去勸說他,知院大人就等著好消息吧。”他決定晚點去找郭杲,第二天再來向趙汝愚複命。趙汝愚著急地說:“此等大事既然已經說出了口,豈容有所耽擱?”的確,政變是流血殺頭的大事,哪還容得你過一天再去辦。片刻的遲誤都可能威脅身家性命。
趙彥逾馬上去辦,趙汝愚緊張得都不敢退回內宅,而是坐在大廳的屏風後,焦急地注視著大門,等待趙彥逾的身影出現。好一會兒,趙彥逾急匆匆地趕來了。看到他那興高采烈的樣子,趙汝愚明白政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至此,政變的關鍵工作隻剩下太皇太後吳氏這一關了。政變集團不僅需要吳氏的支持,還需要她按照祖製出麵垂簾聽政、廢黜皇帝、新立趙擴。但是吳氏深居慈福宮中,極少與外臣交往,怎麽才能讓她讚成並配合政變呢?趙汝愚與徐誼、葉適等人商量,判斷吳氏也對趙惇不滿,極有可能讚同外臣的安排。問題是找誰去慈福宮裏爭取吳氏?
徐誼推薦了知闔門事韓侂胄。知闔門事是宮中管理宮門的中級官員,通常是由外戚擔任。韓侂胄的母親是太皇太後吳氏的妹妹,所以擔任了此職,可以隨便出入宮廷。由他去做說客的確是再合適不過了。韓侂胄爽快地接受了外臣們的囑托。他也對趙惇的所作所為不滿,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希望建功立業,做一個有所作為的外戚。他不敢怠慢,馬上進入慈福宮,將外臣們的計劃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吳氏,勸吳氏答應。太皇太後吳氏當初答應主持趙昚喪禮就已經勉為其難了,現在聽說要她出麵“主持”廢黜皇帝的政變,一口拒絕掉:“既然皇帝不答應,這件事情還能說什麽呢?”
韓侂胄不死心,第二天又到慈福宮再次勸說姨媽吳氏。老太太還是不同意。
正當韓侂胄焦躁無奈地在慈福宮門口團團轉、無計可施的時候,重華宮提舉關禮正好經過,詢問起來。韓侂胄支支吾吾,閃爍其詞。關禮指天發誓說:“韓公盡管直言不諱,關禮如果能夠效力一定幫忙。如果力不能及,也絕不會泄露出去!”韓侂胄就把政變計劃和遇到的困難講了一遍。關禮當即表示要入宮勸說太皇太後。
關禮拜見吳氏後,二話不說,先淚流滿麵。吳氏問道:“你這是怎麽啦?”關禮哭著回答:“我是在哭現在朝廷的亂象。即使是聖人在世,也不會料到會出現如此混亂的局麵啊!”吳氏生氣地說:“這不是你們這些小臣應該知道的。”關禮力爭說:“此事天下婦孺皆知。今日宰相去位,朝廷所依賴的就隻有趙知院了。趙知院早晚也會掛冠而去,到時候朝廷可怎麽辦啊?”吳氏聞言大驚:“趙知院本是宗室同姓,怎麽會同普通大臣一樣逃跑呢?”關禮就說:“趙知院之所以沒有離開,就是因為還仰恃太皇太後您啊!如果您今日不出來主持大計,趙知院無所適從,也隻有請去了。知院一去,天下複將如何,請太皇太後三思!”
吳氏被深深觸動了,聯想到韓侂胄之前三番兩次勸自己出麵主持內禪,她決定配合群臣的計劃。吳氏歎氣說:“大臣們想做大事,事順則可。你傳諭韓侂胄,要好自為之,務必仔細。”吳氏決定明日上朝,配合大臣們行動。關禮趕緊傳旨韓侂胄。韓侂胄立即告訴了望眼欲穿的趙汝愚。
當時,星星已經慢慢爬上天空,臨安城中炊煙四起。趙汝愚迅速發動所有力量,完成剩餘的政變準備工作。他派人告訴殿帥郭杲和步帥閻仲,讓他們連夜召集所部兵士分別守住南北內宮,以防不測;又通過關禮布置宣讚舍人傅昌朝等摸黑趕製龍袍。至此,政變準備工作全部完成了。現在,趙汝愚反而擔心趙惇突然出現在朝堂上了。
第二天,皇室貴胄和文武百官都聚集到太上皇趙昚的靈柩前。趙惇和李鳳娘依然沒有出現,趙汝愚鬆了口氣。
事情變得非常簡單了。趙汝愚率領百官恭請太皇太後吳氏垂簾聽政。吳氏同意。趙汝愚再拜跪在地啟奏說:“皇帝疾,不能執喪,臣等乞立皇子嘉王為太子,以安人心。”剛剛垂簾的吳氏現在已經有了處理朝政的權力,批準立趙擴為太子。
趙汝愚第三步是將趙惇幾天前禦批的“曆事歲久,念欲退閑”八個字公布於眾,並上奏吳氏:“皇上決意退位,請太皇太後恩準。太子當為新皇。”吳氏說:“既有禦筆,卿當奉行。”趙汝愚說:“內禪事重,須議一指揮。”吳氏說:“好,大臣們擬訂詔書吧。”趙汝愚不慌不忙地從袖子裏抽出早已擬訂好的詔書呈上。吳氏接過來一看,詔書上寫著:“皇帝以疾,未能執喪,曾有禦筆,欲自退閑,皇子嘉王擴可繼皇帝位。尊皇帝為太上皇,皇後為太上皇後。”閱畢,吳氏說:“甚善。”趙汝愚隨即傳令將詔書內容公布天下。
至此,趙惇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廢黜,成為了太上皇。宋王朝的皇位實現了更替。
趙汝愚捧著詔書和龍袍去見皇子趙擴,迎接他登基稱帝。這時候發生了一點小狀況,也是整個政變過程中唯一的一處意外:趙擴堅決推辭,不願意當皇帝。趙汝愚等人也不答應,簇擁著趙擴來到大殿。趙擴掙紮起來,最後以至於繞著大殿的柱子逃跑。他一邊躲避,一邊大喊:“兒臣做不得,恐負不孝名。”趙汝愚在後麵邊追邊勸說:“天子當以安社稷、定國家為孝,今中外憂亂,萬一變生,置太上皇何地!”最後,又是吳氏出麵,嗬斥了趙擴這個曾孫子。趙擴才極不情願地停止了不成體統的奔跑。
眾臣將趙擴扶入素幄,披上龍袍。趙汝愚率領文武大臣,列隊再拜。趙擴正式登基,改元慶元,史稱宋寧宗。太皇太後吳氏隨即宣布撤簾歸政,結束了隻有一天時間的垂簾聽政生涯。趙擴登基後,宋朝的政治亂局迎刃而解。趙昚的喪禮由新皇帝、孫子趙擴出麵主持,朝政也得以繼續運轉。這次政變史稱“紹熙內禪”。
當趙惇在宮中聽到外朝皇帝朝會的鍾鼓聲響起,他非常清楚那不是自己吩咐下去的。到底是誰,敢大膽地動用天子禮樂呢?
不多時,有幾個大臣過來拜見趙惇。他們稱趙惇“太上皇”。趙惇這才明白:原來我已經不是皇帝了啊!這幾個大臣是遵照新皇帝趙擴的意思,“恭請”太上皇出宮。趙惇沒有反抗,也沒有大吵大鬧,隻是平淡地說了一句:“怎麽事先也不告訴我一聲啊?”
趙惇無可奈何地收拾起行囊,搬出皇宮。李鳳娘也隨丈夫搬出皇宮,成為太上皇後。繼位前,趙惇對皇位充滿了期待,甚至有些急不可耐。但在位的五年間,他毫無作為,沒有從皇位中得到絲毫的享受或是快慰,隻有無聊的辛苦和疲倦。當車駕緩緩離開皇宮的那一刻,趙惇有了父親趙昚當年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趙惇過了六年單調的太上皇生活後,鬱鬱而終,史稱宋光宗。
宋光宗趙惇是古代唯一的因為不孝而失去合法性,被大臣們廢黜的皇帝。 <hr/>
發動宮廷政變離不開守衛宮廷的將領的配合。當時指揮禁軍的是殿帥郭杲。趙汝愚盡管掌握著天下兵權,也需要聯合他解決危機。但趙、郭二人彼此並不熟悉,關係更談不上親近了。趙汝愚怕郭杲到時不配合,很發愁。恰好工部尚書趙彥逾來訪。趙汝愚和他聊起時局,談到傷心處,相對而泣。趙汝愚想起平日裏趙彥逾和郭杲關係不錯,就向他透露了一點政變的意思。想不到,趙彥逾非常讚同發動政變。趙汝愚故意憂愁地說:“隻怕到時候郭杲不同意,率軍反對,怎麽辦?”趙彥逾拍拍胸膛說:“我願意去勸說他,知院大人就等著好消息吧。”他決定晚點去找郭杲,第二天再來向趙汝愚複命。趙汝愚著急地說:“此等大事既然已經說出了口,豈容有所耽擱?”的確,政變是流血殺頭的大事,哪還容得你過一天再去辦。片刻的遲誤都可能威脅身家性命。
趙彥逾馬上去辦,趙汝愚緊張得都不敢退回內宅,而是坐在大廳的屏風後,焦急地注視著大門,等待趙彥逾的身影出現。好一會兒,趙彥逾急匆匆地趕來了。看到他那興高采烈的樣子,趙汝愚明白政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至此,政變的關鍵工作隻剩下太皇太後吳氏這一關了。政變集團不僅需要吳氏的支持,還需要她按照祖製出麵垂簾聽政、廢黜皇帝、新立趙擴。但是吳氏深居慈福宮中,極少與外臣交往,怎麽才能讓她讚成並配合政變呢?趙汝愚與徐誼、葉適等人商量,判斷吳氏也對趙惇不滿,極有可能讚同外臣的安排。問題是找誰去慈福宮裏爭取吳氏?
徐誼推薦了知闔門事韓侂胄。知闔門事是宮中管理宮門的中級官員,通常是由外戚擔任。韓侂胄的母親是太皇太後吳氏的妹妹,所以擔任了此職,可以隨便出入宮廷。由他去做說客的確是再合適不過了。韓侂胄爽快地接受了外臣們的囑托。他也對趙惇的所作所為不滿,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希望建功立業,做一個有所作為的外戚。他不敢怠慢,馬上進入慈福宮,將外臣們的計劃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吳氏,勸吳氏答應。太皇太後吳氏當初答應主持趙昚喪禮就已經勉為其難了,現在聽說要她出麵“主持”廢黜皇帝的政變,一口拒絕掉:“既然皇帝不答應,這件事情還能說什麽呢?”
韓侂胄不死心,第二天又到慈福宮再次勸說姨媽吳氏。老太太還是不同意。
正當韓侂胄焦躁無奈地在慈福宮門口團團轉、無計可施的時候,重華宮提舉關禮正好經過,詢問起來。韓侂胄支支吾吾,閃爍其詞。關禮指天發誓說:“韓公盡管直言不諱,關禮如果能夠效力一定幫忙。如果力不能及,也絕不會泄露出去!”韓侂胄就把政變計劃和遇到的困難講了一遍。關禮當即表示要入宮勸說太皇太後。
關禮拜見吳氏後,二話不說,先淚流滿麵。吳氏問道:“你這是怎麽啦?”關禮哭著回答:“我是在哭現在朝廷的亂象。即使是聖人在世,也不會料到會出現如此混亂的局麵啊!”吳氏生氣地說:“這不是你們這些小臣應該知道的。”關禮力爭說:“此事天下婦孺皆知。今日宰相去位,朝廷所依賴的就隻有趙知院了。趙知院早晚也會掛冠而去,到時候朝廷可怎麽辦啊?”吳氏聞言大驚:“趙知院本是宗室同姓,怎麽會同普通大臣一樣逃跑呢?”關禮就說:“趙知院之所以沒有離開,就是因為還仰恃太皇太後您啊!如果您今日不出來主持大計,趙知院無所適從,也隻有請去了。知院一去,天下複將如何,請太皇太後三思!”
吳氏被深深觸動了,聯想到韓侂胄之前三番兩次勸自己出麵主持內禪,她決定配合群臣的計劃。吳氏歎氣說:“大臣們想做大事,事順則可。你傳諭韓侂胄,要好自為之,務必仔細。”吳氏決定明日上朝,配合大臣們行動。關禮趕緊傳旨韓侂胄。韓侂胄立即告訴了望眼欲穿的趙汝愚。
當時,星星已經慢慢爬上天空,臨安城中炊煙四起。趙汝愚迅速發動所有力量,完成剩餘的政變準備工作。他派人告訴殿帥郭杲和步帥閻仲,讓他們連夜召集所部兵士分別守住南北內宮,以防不測;又通過關禮布置宣讚舍人傅昌朝等摸黑趕製龍袍。至此,政變準備工作全部完成了。現在,趙汝愚反而擔心趙惇突然出現在朝堂上了。
第二天,皇室貴胄和文武百官都聚集到太上皇趙昚的靈柩前。趙惇和李鳳娘依然沒有出現,趙汝愚鬆了口氣。
事情變得非常簡單了。趙汝愚率領百官恭請太皇太後吳氏垂簾聽政。吳氏同意。趙汝愚再拜跪在地啟奏說:“皇帝疾,不能執喪,臣等乞立皇子嘉王為太子,以安人心。”剛剛垂簾的吳氏現在已經有了處理朝政的權力,批準立趙擴為太子。
趙汝愚第三步是將趙惇幾天前禦批的“曆事歲久,念欲退閑”八個字公布於眾,並上奏吳氏:“皇上決意退位,請太皇太後恩準。太子當為新皇。”吳氏說:“既有禦筆,卿當奉行。”趙汝愚說:“內禪事重,須議一指揮。”吳氏說:“好,大臣們擬訂詔書吧。”趙汝愚不慌不忙地從袖子裏抽出早已擬訂好的詔書呈上。吳氏接過來一看,詔書上寫著:“皇帝以疾,未能執喪,曾有禦筆,欲自退閑,皇子嘉王擴可繼皇帝位。尊皇帝為太上皇,皇後為太上皇後。”閱畢,吳氏說:“甚善。”趙汝愚隨即傳令將詔書內容公布天下。
至此,趙惇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廢黜,成為了太上皇。宋王朝的皇位實現了更替。
趙汝愚捧著詔書和龍袍去見皇子趙擴,迎接他登基稱帝。這時候發生了一點小狀況,也是整個政變過程中唯一的一處意外:趙擴堅決推辭,不願意當皇帝。趙汝愚等人也不答應,簇擁著趙擴來到大殿。趙擴掙紮起來,最後以至於繞著大殿的柱子逃跑。他一邊躲避,一邊大喊:“兒臣做不得,恐負不孝名。”趙汝愚在後麵邊追邊勸說:“天子當以安社稷、定國家為孝,今中外憂亂,萬一變生,置太上皇何地!”最後,又是吳氏出麵,嗬斥了趙擴這個曾孫子。趙擴才極不情願地停止了不成體統的奔跑。
眾臣將趙擴扶入素幄,披上龍袍。趙汝愚率領文武大臣,列隊再拜。趙擴正式登基,改元慶元,史稱宋寧宗。太皇太後吳氏隨即宣布撤簾歸政,結束了隻有一天時間的垂簾聽政生涯。趙擴登基後,宋朝的政治亂局迎刃而解。趙昚的喪禮由新皇帝、孫子趙擴出麵主持,朝政也得以繼續運轉。這次政變史稱“紹熙內禪”。
當趙惇在宮中聽到外朝皇帝朝會的鍾鼓聲響起,他非常清楚那不是自己吩咐下去的。到底是誰,敢大膽地動用天子禮樂呢?
不多時,有幾個大臣過來拜見趙惇。他們稱趙惇“太上皇”。趙惇這才明白:原來我已經不是皇帝了啊!這幾個大臣是遵照新皇帝趙擴的意思,“恭請”太上皇出宮。趙惇沒有反抗,也沒有大吵大鬧,隻是平淡地說了一句:“怎麽事先也不告訴我一聲啊?”
趙惇無可奈何地收拾起行囊,搬出皇宮。李鳳娘也隨丈夫搬出皇宮,成為太上皇後。繼位前,趙惇對皇位充滿了期待,甚至有些急不可耐。但在位的五年間,他毫無作為,沒有從皇位中得到絲毫的享受或是快慰,隻有無聊的辛苦和疲倦。當車駕緩緩離開皇宮的那一刻,趙惇有了父親趙昚當年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趙惇過了六年單調的太上皇生活後,鬱鬱而終,史稱宋光宗。
宋光宗趙惇是古代唯一的因為不孝而失去合法性,被大臣們廢黜的皇帝。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