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節
顧傾城靈異偵探事件簿 作者:顧傾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往乘客發覺這般怪異行徑的人突然壯大了隊伍,紛紛對我們側目,還有人湊上來問我們是否正在進行美發聯合會的示威活動。康柏那小子胡鬧,開玩笑說我們正準備發起一個發型毀滅大會,碰見某人發型不對眼的馬上抓來給他強製免費理發,務必要在一天之內在倫敦地鐵豎立起新時代流行發型的風尚,嚇得那人抱頭鼠竄。
我跟康文不禁相視一笑,現在我已經對這個任務不抱任何希望,心態放得相當平和。
康文卻從來不說些什麽,連盡力而為的話也不說,這樣艱難無望的任務他隻當是尋常上班。
我忍不住說:“噯,我看我們得在這裏搞點副業,或者一邊賣唱一邊找尋怪物,不然說不定會在這裏呆上半輩子,這日子可過得浪費了。”
康文笑:“那頭怪物不見得比人類有耐性。”
我一想,也真是,那怪物隨興而為,這一次在倫敦地鐵,下一次說不定就上巴黎,我就算希望在這裏呆半輩子,它可不想。
不過我卻想,假如我非得在這地下呆上半輩子,康文一定會留下來陪我。這種想法讓我的心暖洋洋的,就像攤在太陽底下的大棉被,慢慢滲透的溫暖,一點點的鬆軟,袒露在風中慵懶的飛揚。
我不禁也笑道:“我也相信它決不會比你有耐性。”
康文那麽聰明的人,自然聽得懂我在說什麽,隻微笑著低頭看我,不說什麽。
我察覺自己居然在調笑對方,臉立即熱了起來,連忙低頭看著路軌,幸好老好康文不像康柏那樣口花,隻笑不語。
地鐵過了一班又一班,風刮過一道又一道,臉上的熱度終於漸漸消減。不知怎麽的,我發現自己在發起呆來。蘇眉經常取笑我,說我年紀大了心事多,經常在發白日夢,我自己卻從不覺得,隻覺得日子過得匆忙,難有餘暇,偶爾放鬆下來的時間總是轉瞬即過,留不下痕跡。大概有大段大段的空白時間就是在發呆中度過的吧,但是我不自覺。
發呆的時候在想些什麽呢,我卻不知道。據說當人極度緊張的時候,腦裏就會突然不自覺地產生空白,什麽都不能想,我是不是就是這種狀態?但我偏偏不覺得自己緊張,完成一個緊張的委托之後,自然會放鬆,誰還會繼續緊張?
我不認為我自己會持續緊張,並且發展成自動空白的病態,要我說,那可能是一種自我催眠吧,比如說,看見白色的花朵,嗅到百合花的香氣,或者,看到色彩斑斕的大花貓……為什麽會這樣呢,發現這些事物的時候,我會發呆。
而剛才明明什麽都沒有,但我卻發現自己在發呆,看來病情更嚴重了。
明明真的什麽奇怪的事物都沒有嘛,我卻在發呆,除了,邵康文站在我身邊,距離我隻有30公分。
我很意外。
有點被自己嚇著的感覺。
我小心翼翼觀察身邊在認真看著行人的康文的側臉,他的側臉有點瘦,下齶線條卻很優美,我意外地發覺他的睫毛原來頗長,也很黑……我又開始發呆了。
什麽都不想不做,就讓時間靜靜流過,就是這樣,可以麽?
就在我神魂飄蕩的當兒,康文好像感覺到什麽,突然回過頭來。我自發呆中醒覺,連忙想把目光移開,但已經來不及了,我跟他四目交投,隻見他雙目漆黑深邃有如幽潭,我瞬間沒頂,突然感到呼吸急促臉頰潮熱。
他以目光詢問我:“?”
我的嘴張了又合,合了又張,臉熱得像火燒一般,心中奮力掙紮,拚命給自己鼓氣:顧傾城,你不能這樣沒用!你已經不是十四歲的小丫頭,你現在需要的是鎮定。
我深呼吸,強作鎮定,緩緩轉過頭去,但覺頭頸僵硬似是打了石膏。
偏偏康文見我表情奇特,一步走過來:“你怎麽啦?”伸手一探我額頭,給燙了一下,詫異道:“你著涼了?好像在發燒。”
我全身發燙,頭暈眼花,確實像是發燒症狀,四周聲音完全靜止,我隻聽到了自己汗水一粒粒的滲出皮膚砸落地麵的聲音。我汗出如漿。
就在氣氛相當微妙之時,剛下地鐵的人流突然發生一陣騷動,有事故發生了!
我連忙叫:“就在那邊!”拔腳就跑。
康文一扯我:“你身體不舒服,留在這裏等我,交給我去看吧。”
我似被燙著一般連忙摔掉他的手,順帶瞪他一眼:“誰發燒了,你才發燒了!”
康文大概從來沒見我這樣對他凶過,登時一愣。我裝作生氣掩飾自己的尷尬,但借著這句凶話,臉上的熱度倒是一下子降了下來。
我們一起衝向事故的源頭,一名金發女子倒臥在鐵軌上,下半身卡在地鐵車頭底下,血肉模糊。
擦身而過的乘客紛紛議論,都說倫敦地鐵最近事故頻發,看來自殺率又再上升;還有人說這個地鐵站特別邪門,應該請通靈者前來研究。
我和康文帶著的監察儀器並未出現異常變化,我們再一次錯失了凶手。
然而,這日發生的事故並不隻一宗,隔了兩個小時,淩老頭手下所守的海德公園站發生了第二宗墮軌意外。
“亂套了,這真是個瘋狂的世界!”陳濤揪著頭發說。
羅熊貓正經地說:“我們列出的公式出了問題。”
“嗨嗨,這怪物怎麽說都是一種生物,而且很有可能是有智能的,那麽它臨時改變主意作出點異常行為也不行麽?”這樣發言的是康柏。
其實這樣說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麽怪物的行為規律根本就無跡可循,我們的搜尋行動隻能繼續如盲頭蒼蠅般開展。
康文這時沉聲說:“這次兩位犧牲者都是女的,會不會其中真的有一位是自殺的呢?”
康文說得很對,我們受到任務影響,心中早已先入為主,在今日內發生什麽意外都直接歸入寄生物名下,先自搞得自己陣腳大亂。
陳濤聽到這麽一說,即時精神一振:“沒錯,或許其中有一位是自己自殺的。”難為他這樣一個平時頭腦清晰口齒伶俐的科學家驚喜之下也說出了“自己自殺”這樣滑稽的詞語來。
然而我們這時又犯了一個錯誤,過於相信自己的權威,以及對寄生物的危害仍然先入為主,我們完全忽略了還有其他可能性的存在。
淩老頭兒卻比我們頭腦清醒,他透露給我們的消息來自警方,事實令到我們目瞪口呆。
真相是,事故發生時,至少有五名以上的目擊者是目睹一位年輕男子迅速走近女死者,在列車飛馳而來的一瞬間,將她推下鐵軌。
也就是說,警方得出的結論是,這日內發生的兩宗事故都是謀殺,而且根據目擊者的口供,凶手很可能是同一個男人。
警方已經根據目擊者的口供描述描繪出嫌疑人的圖像,張貼在各地鐵站口。
我們站在那張疑犯圖像前研究良久。這個男人年齡在三十歲上下,身高大約五尺十寸左右,膚色像是亞洲人,臉色蒼白,黑色髦發,穿深藍色格子襯衫和灰色布褲,看上去是個憂鬱略帶神經質的年輕人。
我問兩位科學家:“有沒有可能這個男人就是寄生物的宿主,寄生物控製他來謀殺別人?”
兩位科學家考慮良久,慎重地答我:“很有可能。”
事情過於離奇,已經無法以什麽常規規則去歸納形容。凡事都無法得出結論,凡事皆有可能。
我跟康文不禁相視一笑,現在我已經對這個任務不抱任何希望,心態放得相當平和。
康文卻從來不說些什麽,連盡力而為的話也不說,這樣艱難無望的任務他隻當是尋常上班。
我忍不住說:“噯,我看我們得在這裏搞點副業,或者一邊賣唱一邊找尋怪物,不然說不定會在這裏呆上半輩子,這日子可過得浪費了。”
康文笑:“那頭怪物不見得比人類有耐性。”
我一想,也真是,那怪物隨興而為,這一次在倫敦地鐵,下一次說不定就上巴黎,我就算希望在這裏呆半輩子,它可不想。
不過我卻想,假如我非得在這地下呆上半輩子,康文一定會留下來陪我。這種想法讓我的心暖洋洋的,就像攤在太陽底下的大棉被,慢慢滲透的溫暖,一點點的鬆軟,袒露在風中慵懶的飛揚。
我不禁也笑道:“我也相信它決不會比你有耐性。”
康文那麽聰明的人,自然聽得懂我在說什麽,隻微笑著低頭看我,不說什麽。
我察覺自己居然在調笑對方,臉立即熱了起來,連忙低頭看著路軌,幸好老好康文不像康柏那樣口花,隻笑不語。
地鐵過了一班又一班,風刮過一道又一道,臉上的熱度終於漸漸消減。不知怎麽的,我發現自己在發起呆來。蘇眉經常取笑我,說我年紀大了心事多,經常在發白日夢,我自己卻從不覺得,隻覺得日子過得匆忙,難有餘暇,偶爾放鬆下來的時間總是轉瞬即過,留不下痕跡。大概有大段大段的空白時間就是在發呆中度過的吧,但是我不自覺。
發呆的時候在想些什麽呢,我卻不知道。據說當人極度緊張的時候,腦裏就會突然不自覺地產生空白,什麽都不能想,我是不是就是這種狀態?但我偏偏不覺得自己緊張,完成一個緊張的委托之後,自然會放鬆,誰還會繼續緊張?
我不認為我自己會持續緊張,並且發展成自動空白的病態,要我說,那可能是一種自我催眠吧,比如說,看見白色的花朵,嗅到百合花的香氣,或者,看到色彩斑斕的大花貓……為什麽會這樣呢,發現這些事物的時候,我會發呆。
而剛才明明什麽都沒有,但我卻發現自己在發呆,看來病情更嚴重了。
明明真的什麽奇怪的事物都沒有嘛,我卻在發呆,除了,邵康文站在我身邊,距離我隻有30公分。
我很意外。
有點被自己嚇著的感覺。
我小心翼翼觀察身邊在認真看著行人的康文的側臉,他的側臉有點瘦,下齶線條卻很優美,我意外地發覺他的睫毛原來頗長,也很黑……我又開始發呆了。
什麽都不想不做,就讓時間靜靜流過,就是這樣,可以麽?
就在我神魂飄蕩的當兒,康文好像感覺到什麽,突然回過頭來。我自發呆中醒覺,連忙想把目光移開,但已經來不及了,我跟他四目交投,隻見他雙目漆黑深邃有如幽潭,我瞬間沒頂,突然感到呼吸急促臉頰潮熱。
他以目光詢問我:“?”
我的嘴張了又合,合了又張,臉熱得像火燒一般,心中奮力掙紮,拚命給自己鼓氣:顧傾城,你不能這樣沒用!你已經不是十四歲的小丫頭,你現在需要的是鎮定。
我深呼吸,強作鎮定,緩緩轉過頭去,但覺頭頸僵硬似是打了石膏。
偏偏康文見我表情奇特,一步走過來:“你怎麽啦?”伸手一探我額頭,給燙了一下,詫異道:“你著涼了?好像在發燒。”
我全身發燙,頭暈眼花,確實像是發燒症狀,四周聲音完全靜止,我隻聽到了自己汗水一粒粒的滲出皮膚砸落地麵的聲音。我汗出如漿。
就在氣氛相當微妙之時,剛下地鐵的人流突然發生一陣騷動,有事故發生了!
我連忙叫:“就在那邊!”拔腳就跑。
康文一扯我:“你身體不舒服,留在這裏等我,交給我去看吧。”
我似被燙著一般連忙摔掉他的手,順帶瞪他一眼:“誰發燒了,你才發燒了!”
康文大概從來沒見我這樣對他凶過,登時一愣。我裝作生氣掩飾自己的尷尬,但借著這句凶話,臉上的熱度倒是一下子降了下來。
我們一起衝向事故的源頭,一名金發女子倒臥在鐵軌上,下半身卡在地鐵車頭底下,血肉模糊。
擦身而過的乘客紛紛議論,都說倫敦地鐵最近事故頻發,看來自殺率又再上升;還有人說這個地鐵站特別邪門,應該請通靈者前來研究。
我和康文帶著的監察儀器並未出現異常變化,我們再一次錯失了凶手。
然而,這日發生的事故並不隻一宗,隔了兩個小時,淩老頭手下所守的海德公園站發生了第二宗墮軌意外。
“亂套了,這真是個瘋狂的世界!”陳濤揪著頭發說。
羅熊貓正經地說:“我們列出的公式出了問題。”
“嗨嗨,這怪物怎麽說都是一種生物,而且很有可能是有智能的,那麽它臨時改變主意作出點異常行為也不行麽?”這樣發言的是康柏。
其實這樣說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麽怪物的行為規律根本就無跡可循,我們的搜尋行動隻能繼續如盲頭蒼蠅般開展。
康文這時沉聲說:“這次兩位犧牲者都是女的,會不會其中真的有一位是自殺的呢?”
康文說得很對,我們受到任務影響,心中早已先入為主,在今日內發生什麽意外都直接歸入寄生物名下,先自搞得自己陣腳大亂。
陳濤聽到這麽一說,即時精神一振:“沒錯,或許其中有一位是自己自殺的。”難為他這樣一個平時頭腦清晰口齒伶俐的科學家驚喜之下也說出了“自己自殺”這樣滑稽的詞語來。
然而我們這時又犯了一個錯誤,過於相信自己的權威,以及對寄生物的危害仍然先入為主,我們完全忽略了還有其他可能性的存在。
淩老頭兒卻比我們頭腦清醒,他透露給我們的消息來自警方,事實令到我們目瞪口呆。
真相是,事故發生時,至少有五名以上的目擊者是目睹一位年輕男子迅速走近女死者,在列車飛馳而來的一瞬間,將她推下鐵軌。
也就是說,警方得出的結論是,這日內發生的兩宗事故都是謀殺,而且根據目擊者的口供,凶手很可能是同一個男人。
警方已經根據目擊者的口供描述描繪出嫌疑人的圖像,張貼在各地鐵站口。
我們站在那張疑犯圖像前研究良久。這個男人年齡在三十歲上下,身高大約五尺十寸左右,膚色像是亞洲人,臉色蒼白,黑色髦發,穿深藍色格子襯衫和灰色布褲,看上去是個憂鬱略帶神經質的年輕人。
我問兩位科學家:“有沒有可能這個男人就是寄生物的宿主,寄生物控製他來謀殺別人?”
兩位科學家考慮良久,慎重地答我:“很有可能。”
事情過於離奇,已經無法以什麽常規規則去歸納形容。凡事都無法得出結論,凡事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