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大約成書於公元前6世紀,一般認為,它是春秋時期一位叫老聃的隱者所作。關於老聃的資料很少,據說他曾做過朝廷中很小的文官(管理周王朝的圖書),但學問很大,孔子曾經千裏迢迢趕去向他問學。如果這記載屬實的話,這當是中國有記載以來兩位最偉大的哲學家的相會。
《老子》又稱《道德經》,隻有五千多個漢字,共81章,分為道篇和德篇兩部分。雖然簡短,但它在中國文化發展中的作用卻很大:以它為基礎,中國古代產生了與儒家並列的哲學派別道家;根據它的思想,中國古代產生了以老子為始祖的宗教派別道教,這是華夏民族本土產生的最具影響的宗教。《老子》的思想直接影響了中國人的民族特性、思維傾向和審美趣味。直到今天,《老子》還在參與塑造這個民族的思想。
《老子》在15世紀左右就開始被介紹到歐洲,它是譯本最多的中國古代哲學著作之一。
老子哲學的核心是自然無為,圍繞這一核心,老子提出了許多極富啟發意義的觀點。 反者道之動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這裏所說的“反”,有兩層含義,一是“相反”的“反”,二是“複返”的“返”。兩層意思又互相關聯,反映出老子哲學的獨特智慧。
在闡述相反相成的思想時,老子習慣采用“正言若反”的思路。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龍形玉佩 戰國
美和醜、善和惡都是相對而言的,人們說這個東西是美的,就有個醜的概念相比襯。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低、前和後等都是如此。但老子認為,我們對事物相反相成的看法,並不是世界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人所賦予的。“萬物作焉而不辭”——萬物自在生長,並沒有評說(“不辭”),萬物生長隻是自然而然,本身並沒有大和小、尊和卑的區別。
未央宮竹節重燈 西漢
在老子看來,世界的高下美醜,是人的判斷。人給世界作判斷、分高下,乃至確定世界的意義,其實是對真實世界的誤解。即如美醜而言,當天下人知道追求美的時候,就有了美醜的區分,就有了分別的見解。老子並不反對人們追求美,但他認為這種追求美的方式,並不能得到真正的美。真正的對美的欣賞,是對美和醜的超越。
由此可見,老子的意思並不是強調事物相反相成、互相轉化,那種將老子哲學等同於黑格爾辯證哲學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老子是通過對人的認識活動的分析,來否定知識判斷的意義,從而宣揚他的所謂“反”的第二層意思:往複回環的生命之道。
老子說:“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這裏的“反”,不是相反,而是“返”,是往複回環、流動不已的生命。老子哲學的最高概念“道”的根本特性就是“反”,就是歸複於自然而然、無往不複的生命流動世界。他形容“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正是這個意思。
老子的“道”是不加分別的,是一種“大製”,不同於一般知識的分辨。這個“大製”是不能分割的,所以說是“混成”,老子將這稱為“大製不割”。老子說:“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為天下穀,常德乃足,複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道”是“樸”——就是沒被打破的圓融世界,在這裏沒有知識,沒有分別,沒有爭鬥,就像清澈的溪澗和流動的山氣,空靈而涵有一切。這就是他所說的“不割”的“大製”——他所謂世界的最高存在形式。
老子在“反者道之動”的哲學中,通過“反”的兩層意思強調,人們不能為相反而成的事物表象所遮蔽,而要破除知識的妄見,契入往複回環的生命之道中,這才是發現世界意義的根本途徑。 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說:“道法自然。”“自然”是老子哲學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並非指外在的自然物,而指一種自然而然、順應世界的態度。老子強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它的“性”,有其自身運行的規律,鳥兒在天上飛,魚兒在水中遊,白雲飄蕩,花開花落,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並不依人的意誌而運作,所謂“獨立而不改”,人不要強行改變它。老子將“自然”和“人為”對立起來。“人為”是對“自然”的破壞,“人為”即“偽”,是不真實的。老子告誡人們,放下左右世界的欲望,順應自然,這樣才是解決人與世界衝突的根本途徑。
“無為”作為老子哲學的重要概念,是對“自然”的保護。沒有“無為”,也就沒有“自然”。老子說:“無為而無不為。”意思不是說什麽都不做,消極等待事情的成功。而是說,人的一切事業應該在順應自然的基礎上去做,不能強行改變自然的節奏。老子反對“人為”,並不是否定人的積極創造,而是反對破壞自然節奏的盲目的亂為。老子所提倡的創造,是契合自然精神的創造。
我們從老子的“大巧若拙”的說法中,即可看出他的自然無為思想的精髓。“大巧”,就是最高的巧。“大巧若拙”的意思是,最高的巧看起來像是不巧,最高的巧其實就是拙。“大巧”(“拙”),不是一般的技巧,一般的技巧是憑借人工可以達到的,而“大巧”是對一般技巧的超越。
郭店竹簡《老子》
老子以這最高的巧為“天巧”,它自然而然,不勞人為。從技術的角度看,它是笨拙的,沒有什麽“技術含量”;但從天然的角度看,它是最大的巧。在老子看來,技術之巧,才是真正的笨拙,耍弄小巧,最終適得其反。因為人有了弄巧的心,就會不真實,心靈不真實就不能自然而然。這樣的巧是對自然狀態的破壞,也是對人的和諧生命的破壞。
留園 華步小築
老子哲學的繼承者莊子講了一個“散木”的故事:有個木匠到齊國去,看見一棵櫟樹生長在社廟旁邊,被奉為社神。這棵樹大得難以形容,圍觀的人多極了,木匠連看都不看一眼,徑直向前走。他的徒弟卻為它神迷,看後跑著追上師傅,問道:“自跟隨師傅以來,從沒見過這樣好的大樹,而您卻看都不看,這是為什麽?”木匠說:“這是沒用的散木,因為無用,所以它才能有這麽長的壽命。”這種“散木”的智慧,就是“拙”,就是無為。它是自然的,所以能保全生命。
在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如何用更寬闊的眼光看待技術,不陷入技術至上的泥沼,道家的思想顯然對我們有啟發意義。 不爭的哲學
老子從他的自然無為哲學出發,對於人的行為方式,提出了“以柔弱勝剛強”的觀點。老子的時代充滿了連綿不絕的戰爭,思考戰爭,成為當時思想界的重要課題。反對戰爭也成為那個時代的主流思想,如提倡“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孫子思想,提倡“兼愛”而抨擊攻伐的墨子思想,提倡仁政、反對征戰的孟子思想。老子“以柔弱勝剛強”的哲學,則從一個新的角度思考戰爭形成的根由。
老子認為,戰爭是由人的欲望膨脹所引起的,為了滿足欲望而產生爭鬥,爭鬥的升級,便釀成了戰爭。正因此,老子哲學的立足點在“不爭”。老子認為,爭強好勝,是衰落的根源;而清淨無為,則可以合於自然無為的生命之道。
宋 佚名 寒山行旅圖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具有最高的善。老子以水來作比喻,突出他的“不爭”哲學思想,與惡意爭鬥的叢林法則相區別。老子說:“水善萬物而不爭。”水的最高的德行就是“不爭”。在老子看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情受欲望驅動,好高而惡下,而水卻永遠地往下流淌。水是生命之源,可以滋潤萬物,給大地帶來生命,沒有水也就沒有生命。水作出巨大的貢獻,又不計較自己的得失。水在最低、最平、最靜之處,包容天下一切,映照萬物。水選擇了一條和利欲熏心的人完全不同的道路。
個園一角
老子哲學並不是弱者的哲學,他的哲學充滿了力量感。老子認為,水在柔弱寧靜中,積聚了強大的力量,可以衝破世界上的一切障礙。他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是柔弱勝剛強的典型。水因為不爭,不為利欲所驅動,所以能無往而不勝。
老子說:“知其雄,守其雌。”意思是說,知道了剛強,卻要立足於柔順。老子並不是一個喜歡失敗的人。但他認為,要使自己變得強盛,不是靠恃強淩弱,而是要從弱處做起,像水那樣,在低處凝聚力量。放棄逞強的欲望,是獲得強盛的根本途徑。
在老子看來,柔弱不僅是獲得強盛之道,也是保全生命之道,柔弱是生命的象征。他打了一個比方:人活著的時候,他的肌體是柔弱的,到了死的時候,肌體就變僵硬了;植物也是這樣,有生命的植物,綠葉搖曳,花兒綽約,等到它枯萎,就顯得枯硬。老子用這樣的比喻說明,堅守柔弱之道,其實就是保全生命。人類能夠奉行“柔弱”之道,正是避免爭鬥的最好方式。 回到“嬰兒”狀態
在老子看來,這世界熙熙攘攘,為名為利,吵鬧不休,而他卻走著另外一條路,追求淡泊、寧靜,麵對各種誘惑,心裏不起一點波瀾。他說,他寧願做剛剛出生的嬰兒。
老子說自己願做一個嬰兒,並不是說他願意年幼無知。他說“聖人”——具有最高德行的人,個個都是嬰兒,人的修養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到嬰兒的狀態,“複歸於嬰兒”。
嬰兒的狀態,無知,無欲,純靜,真實。老子的嬰兒狀態就是擁有“童心”、“赤子之心”。嬰兒脫離母親子宮的第一聲啼哭,是那樣的清脆響亮,老子認為,這才是真實生命的呼喚。
人來到世界上,隨著身體漸漸長大,接受社會的習慣,獲得外在的知識,原來潔淨的心靈,漸漸塗上混亂的顏色,人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虛假。人被文化所熏陶的過程,其實就是漸漸失落真性的過程。
在老子看來,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對“本色”的背離。人類文化的發展,可以說是“裝飾”的過程:語言是對交流的“裝飾”,衣服是對身體的“裝飾”,房屋是對居住方式的“裝飾”,國家政治是對人類組織方式的“裝飾”,等等。
這種“裝飾”,常常引起欲望的膨脹。在欲望的驅使下,人們互相傾軋,爭奪不休,戰爭也驟然而起。老子打了一個比方說,自然之道,是損有餘而補不足;而人世正好相反,是損不足而補有餘,越是貧窮的人群,越是去掠奪他。
這種欲望的膨脹,不但破壞了外在的世界,也毒害了人的心靈。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意思是說,漂亮的顏色迷亂了人的眼睛,繁複的音樂損傷了人的耳朵,貪戀於世上的美味,最終破壞了口味,整天縱馬打獵,使人心發狂。欲望擾亂人寧靜的心靈,人們在欲望的大海中泅渡,最終會被淹沒。
《老子》又稱《道德經》,隻有五千多個漢字,共81章,分為道篇和德篇兩部分。雖然簡短,但它在中國文化發展中的作用卻很大:以它為基礎,中國古代產生了與儒家並列的哲學派別道家;根據它的思想,中國古代產生了以老子為始祖的宗教派別道教,這是華夏民族本土產生的最具影響的宗教。《老子》的思想直接影響了中國人的民族特性、思維傾向和審美趣味。直到今天,《老子》還在參與塑造這個民族的思想。
《老子》在15世紀左右就開始被介紹到歐洲,它是譯本最多的中國古代哲學著作之一。
老子哲學的核心是自然無為,圍繞這一核心,老子提出了許多極富啟發意義的觀點。 反者道之動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這裏所說的“反”,有兩層含義,一是“相反”的“反”,二是“複返”的“返”。兩層意思又互相關聯,反映出老子哲學的獨特智慧。
在闡述相反相成的思想時,老子習慣采用“正言若反”的思路。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龍形玉佩 戰國
美和醜、善和惡都是相對而言的,人們說這個東西是美的,就有個醜的概念相比襯。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低、前和後等都是如此。但老子認為,我們對事物相反相成的看法,並不是世界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人所賦予的。“萬物作焉而不辭”——萬物自在生長,並沒有評說(“不辭”),萬物生長隻是自然而然,本身並沒有大和小、尊和卑的區別。
未央宮竹節重燈 西漢
在老子看來,世界的高下美醜,是人的判斷。人給世界作判斷、分高下,乃至確定世界的意義,其實是對真實世界的誤解。即如美醜而言,當天下人知道追求美的時候,就有了美醜的區分,就有了分別的見解。老子並不反對人們追求美,但他認為這種追求美的方式,並不能得到真正的美。真正的對美的欣賞,是對美和醜的超越。
由此可見,老子的意思並不是強調事物相反相成、互相轉化,那種將老子哲學等同於黑格爾辯證哲學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老子是通過對人的認識活動的分析,來否定知識判斷的意義,從而宣揚他的所謂“反”的第二層意思:往複回環的生命之道。
老子說:“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這裏的“反”,不是相反,而是“返”,是往複回環、流動不已的生命。老子哲學的最高概念“道”的根本特性就是“反”,就是歸複於自然而然、無往不複的生命流動世界。他形容“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正是這個意思。
老子的“道”是不加分別的,是一種“大製”,不同於一般知識的分辨。這個“大製”是不能分割的,所以說是“混成”,老子將這稱為“大製不割”。老子說:“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為天下穀,常德乃足,複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道”是“樸”——就是沒被打破的圓融世界,在這裏沒有知識,沒有分別,沒有爭鬥,就像清澈的溪澗和流動的山氣,空靈而涵有一切。這就是他所說的“不割”的“大製”——他所謂世界的最高存在形式。
老子在“反者道之動”的哲學中,通過“反”的兩層意思強調,人們不能為相反而成的事物表象所遮蔽,而要破除知識的妄見,契入往複回環的生命之道中,這才是發現世界意義的根本途徑。 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說:“道法自然。”“自然”是老子哲學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並非指外在的自然物,而指一種自然而然、順應世界的態度。老子強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它的“性”,有其自身運行的規律,鳥兒在天上飛,魚兒在水中遊,白雲飄蕩,花開花落,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並不依人的意誌而運作,所謂“獨立而不改”,人不要強行改變它。老子將“自然”和“人為”對立起來。“人為”是對“自然”的破壞,“人為”即“偽”,是不真實的。老子告誡人們,放下左右世界的欲望,順應自然,這樣才是解決人與世界衝突的根本途徑。
“無為”作為老子哲學的重要概念,是對“自然”的保護。沒有“無為”,也就沒有“自然”。老子說:“無為而無不為。”意思不是說什麽都不做,消極等待事情的成功。而是說,人的一切事業應該在順應自然的基礎上去做,不能強行改變自然的節奏。老子反對“人為”,並不是否定人的積極創造,而是反對破壞自然節奏的盲目的亂為。老子所提倡的創造,是契合自然精神的創造。
我們從老子的“大巧若拙”的說法中,即可看出他的自然無為思想的精髓。“大巧”,就是最高的巧。“大巧若拙”的意思是,最高的巧看起來像是不巧,最高的巧其實就是拙。“大巧”(“拙”),不是一般的技巧,一般的技巧是憑借人工可以達到的,而“大巧”是對一般技巧的超越。
郭店竹簡《老子》
老子以這最高的巧為“天巧”,它自然而然,不勞人為。從技術的角度看,它是笨拙的,沒有什麽“技術含量”;但從天然的角度看,它是最大的巧。在老子看來,技術之巧,才是真正的笨拙,耍弄小巧,最終適得其反。因為人有了弄巧的心,就會不真實,心靈不真實就不能自然而然。這樣的巧是對自然狀態的破壞,也是對人的和諧生命的破壞。
留園 華步小築
老子哲學的繼承者莊子講了一個“散木”的故事:有個木匠到齊國去,看見一棵櫟樹生長在社廟旁邊,被奉為社神。這棵樹大得難以形容,圍觀的人多極了,木匠連看都不看一眼,徑直向前走。他的徒弟卻為它神迷,看後跑著追上師傅,問道:“自跟隨師傅以來,從沒見過這樣好的大樹,而您卻看都不看,這是為什麽?”木匠說:“這是沒用的散木,因為無用,所以它才能有這麽長的壽命。”這種“散木”的智慧,就是“拙”,就是無為。它是自然的,所以能保全生命。
在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如何用更寬闊的眼光看待技術,不陷入技術至上的泥沼,道家的思想顯然對我們有啟發意義。 不爭的哲學
老子從他的自然無為哲學出發,對於人的行為方式,提出了“以柔弱勝剛強”的觀點。老子的時代充滿了連綿不絕的戰爭,思考戰爭,成為當時思想界的重要課題。反對戰爭也成為那個時代的主流思想,如提倡“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孫子思想,提倡“兼愛”而抨擊攻伐的墨子思想,提倡仁政、反對征戰的孟子思想。老子“以柔弱勝剛強”的哲學,則從一個新的角度思考戰爭形成的根由。
老子認為,戰爭是由人的欲望膨脹所引起的,為了滿足欲望而產生爭鬥,爭鬥的升級,便釀成了戰爭。正因此,老子哲學的立足點在“不爭”。老子認為,爭強好勝,是衰落的根源;而清淨無為,則可以合於自然無為的生命之道。
宋 佚名 寒山行旅圖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具有最高的善。老子以水來作比喻,突出他的“不爭”哲學思想,與惡意爭鬥的叢林法則相區別。老子說:“水善萬物而不爭。”水的最高的德行就是“不爭”。在老子看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情受欲望驅動,好高而惡下,而水卻永遠地往下流淌。水是生命之源,可以滋潤萬物,給大地帶來生命,沒有水也就沒有生命。水作出巨大的貢獻,又不計較自己的得失。水在最低、最平、最靜之處,包容天下一切,映照萬物。水選擇了一條和利欲熏心的人完全不同的道路。
個園一角
老子哲學並不是弱者的哲學,他的哲學充滿了力量感。老子認為,水在柔弱寧靜中,積聚了強大的力量,可以衝破世界上的一切障礙。他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是柔弱勝剛強的典型。水因為不爭,不為利欲所驅動,所以能無往而不勝。
老子說:“知其雄,守其雌。”意思是說,知道了剛強,卻要立足於柔順。老子並不是一個喜歡失敗的人。但他認為,要使自己變得強盛,不是靠恃強淩弱,而是要從弱處做起,像水那樣,在低處凝聚力量。放棄逞強的欲望,是獲得強盛的根本途徑。
在老子看來,柔弱不僅是獲得強盛之道,也是保全生命之道,柔弱是生命的象征。他打了一個比方:人活著的時候,他的肌體是柔弱的,到了死的時候,肌體就變僵硬了;植物也是這樣,有生命的植物,綠葉搖曳,花兒綽約,等到它枯萎,就顯得枯硬。老子用這樣的比喻說明,堅守柔弱之道,其實就是保全生命。人類能夠奉行“柔弱”之道,正是避免爭鬥的最好方式。 回到“嬰兒”狀態
在老子看來,這世界熙熙攘攘,為名為利,吵鬧不休,而他卻走著另外一條路,追求淡泊、寧靜,麵對各種誘惑,心裏不起一點波瀾。他說,他寧願做剛剛出生的嬰兒。
老子說自己願做一個嬰兒,並不是說他願意年幼無知。他說“聖人”——具有最高德行的人,個個都是嬰兒,人的修養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到嬰兒的狀態,“複歸於嬰兒”。
嬰兒的狀態,無知,無欲,純靜,真實。老子的嬰兒狀態就是擁有“童心”、“赤子之心”。嬰兒脫離母親子宮的第一聲啼哭,是那樣的清脆響亮,老子認為,這才是真實生命的呼喚。
人來到世界上,隨著身體漸漸長大,接受社會的習慣,獲得外在的知識,原來潔淨的心靈,漸漸塗上混亂的顏色,人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虛假。人被文化所熏陶的過程,其實就是漸漸失落真性的過程。
在老子看來,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對“本色”的背離。人類文化的發展,可以說是“裝飾”的過程:語言是對交流的“裝飾”,衣服是對身體的“裝飾”,房屋是對居住方式的“裝飾”,國家政治是對人類組織方式的“裝飾”,等等。
這種“裝飾”,常常引起欲望的膨脹。在欲望的驅使下,人們互相傾軋,爭奪不休,戰爭也驟然而起。老子打了一個比方說,自然之道,是損有餘而補不足;而人世正好相反,是損不足而補有餘,越是貧窮的人群,越是去掠奪他。
這種欲望的膨脹,不但破壞了外在的世界,也毒害了人的心靈。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意思是說,漂亮的顏色迷亂了人的眼睛,繁複的音樂損傷了人的耳朵,貪戀於世上的美味,最終破壞了口味,整天縱馬打獵,使人心發狂。欲望擾亂人寧靜的心靈,人們在欲望的大海中泅渡,最終會被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