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鳳年跟那重新頭披巾手藏袖的陰物丹嬰同騎一馬,也談不上什麽不適應,何況心脈還被它按住,引導絮亂氣機下昆侖,這時候的徐鳳年實在是顧不上什麽別扭不別扭。


    跟白馬義從回合後,馳馬返回北涼。


    臨近邊境,徐鳳年抬起手,那頭神俊非凡的青白鸞直直墜下,停在手臂上。很快就有韻律堪稱簡潔極致的一陣馬蹄聲傳入耳中,為首一人是頭臃腫不堪的肥豬,胯下坐騎,也虧得是一頭重型汗血寶駒,這胖子竟然破天荒披了一套輕質甲胄,因為體型緣故,腰間佩刀不易察覺,實在無法想象這是一位戎馬生涯的百戰將軍,更無法想象這個死胖子曾經有過千騎開蜀的驚天壯舉。褚祿山披甲以後,這一次見著世子殿下,沒有當場滾落下馬匍匐在地,做出一番鼻涕眼淚橫流的景象,隻是在馬背上彎腰抱拳,畢恭畢敬說道:“啟稟殿下,末將已經開辟出一條清淨路徑。”


    徐鳳年皺眉道:“徐驍也來了?”


    隻帶來三百精銳騎軍的褚祿山抬頭咧嘴笑道:“大將軍一人,就已經把顧劍棠舊部的六萬兵馬嚇得屁滾尿流。”


    臉色蒼白的徐鳳年點了點頭。


    輕鬆穿過無人阻攔的邊境,徐鳳年見到一騎疾馳而來。


    一對父子,相視無言。


    行出二十裏路,徐驍終於開口問道:“傷得重不重?”


    徐鳳年搖頭道:“死不了。”


    徐驍瞪眼道:“臭小子,說什麽屁話!”


    徐鳳年回瞪了一眼。


    徐驍立馬氣焰全無,望向前方歎息道:“辛苦你了。”


    徐鳳年沒好氣道:“你不一樣說的是屁話。”


    徐驍點了點頭,又不說話了。


    黃蠻兒拖拽著那具符將金甲,步行如飛,跟在徐驍和徐鳳年身後,一直傻笑。


    袁左宗和褚祿山並駕齊驅,但兩相厭憎,隔了兩丈距離,從到頭尾都沒有任何視線交集。


    褚祿山也不去瞧袁左宗,隻是嘿嘿笑道:“袁將軍,看情形,沒怎麽出力嘛?胳膊腿腳都還在,倒是殿下受傷不輕。咋的,沒遇上值得你老人家出手的貨色?哎呦喂,楊太歲都不放眼裏了啊。”


    袁左宗不理睬祿球兒尖酸刻薄的挖苦,一個巴掌拍不響。


    可惜祿球兒從來都是那種一個人就能把巴掌拍得震天響的渾人,“我說袁將軍,別立下大功就瞧不起咱這種隻能遠遠給你搖旗呐喊的小嘍囉嘛,來,給咱說說看你老人家在鐵門關外的豐功偉績,回頭我去給你立塊碑去,要不給你建座生祠?都不是問題啊。”


    袁左宗始終不聞不看也不說不怒。


    褚祿山繼續在那叨叨叨沒完沒了,不過稍微放低了嗓音:“嘿,我還以為你會跟著陳芝豹去西蜀稱王稱霸呢,你老人家跟齊當國那憨貨一樣,太讓我失望了,你瞧瞧姚簡葉熙真那兩不記恩的白眼狼,就沒讓我失望。”


    袁左宗眯起那雙杏子眼。


    死胖子還沒過足嘴癮,扭了扭粗短脖子,還要說話,被徐鳳年回頭訓斥道:“祿球兒,回北涼喝你的綠蟻!要是不夠,喝奶喝尿,隨你!”


    褚祿山縮了縮脖子,終於繃不住,露出本來麵目,一臉諂媚道:“殿下說啥就是啥。”


    袁左宗神情平靜。


    褚祿山嘀咕道:“該反的不反,不該反的偏偏反了,狗日的。”


    袁左宗突然說道:“來的路上殿下說了,回頭拉上齊當國,一起喝酒。”


    褚祿山瞪圓眼珠子,扭頭問道:“再說一遍?!”


    袁左宗重新如石佛禪定,一言不發。


    褚祿山抹了抹額頭滾燙汗水,“娘咧,老子比當年聽說你要點我的天燈還發慌。”


    徐驍轉頭瞥了一眼那對勢如水火多年的義子,悄悄感歎。


    徐鳳年長久吸氣卻不呼氣,然後重重吐出一口氣,轉頭問道:“死士甲,為什麽?”


    徐驍平淡道:“黃蠻兒打小不跟他二姐親近,不是沒有理由的。”


    徐鳳年嘴唇顫抖,欲言又止。


    徐驍說道:“雖然她不是我和你娘親生的,但我從沒有把她當什麽死士甲看待。我隻知道我有兩個女兒,兩兒兩女,三個孩子都長得俊俏,隨他們娘親,唯獨二女兒長得最像我徐驍,我不疼她疼誰?養兒子養女兒,是不一樣的養法,我這個當爹的也不知道到底是對是錯。真說起來,最苦的還是你,所有孩子裏,我沒有罵過誰,就隻有打過你一次,而且也就兩次三番讓你往外跑,說不準哪天我就要白發人送黑發人,你娘去得早,否則肯定抽死我。”


    “那你不攔住我姐?”


    “根本攔不住。我傳信給她說曹長卿會前去阻截,她還是去了,大雪龍騎軍內部差點鬧出嘩變。這傻閨女,真是比親生的還親生的,你說像不像我?”


    “像。對了,這些話回頭你自己跟我姐說去。”


    “哪敢啊,你小子每次也就是拿掃帚板凳攆我,那閨女真生氣的話,可是會拔劍的。”


    徐鳳年無奈道:“瞧你這堂堂北涼王的出息!”


    徐驍笑道:“你有出息就行。”


    徐鳳年輕輕晃臂,那隻相伴多年的六年鳳振翅高飛。


    徐鳳年看著天空中逐漸變成黑點的神禽,輕聲道:“真看不出來,披上甲胄,挺像將軍的。”


    徐驍也抬頭望向天空,柔聲道:“你以後也一樣的。”


    ————


    一輛美玉琳琅的豪奢馬車駛入北涼道境內驛道,都說行走江湖出門在外不露黃白,這輛馬車的主子可就真是忒不知江湖險惡了。馬夫是一名體魄健壯的中年男子,深秋蕭索涼透,仍是一襲黑色短打緊衫,渾身肌肉鼓漲,氣機卻內斂如常,呼吸吐納悠然不絕如長河,顯然已經是臻於外家高手巔峰。由此可見,馬車內的所坐的人物,跋扈得也有些道理和依仗。


    中年馬夫姓洪名驃,這一路走得那叫一個血雨腥風,從王朝東南方走到這離陽西北,一夜之間掌門或是長老變成人幹的幫派宗門不下二十個,這些人物在江湖上都有著鼎鼎大名,絕非練了幾手把式就能沽名釣譽的小魚小蝦,洪驃歎了口氣,有些騎虎難下,內心深處無奈之餘,對於身後的年輕主子更夾雜有幾分越來越濃重的敬畏,有些話他甚至已經不敢當麵去跟她說,他替她尋覓作為進補武學修為的食料,為虎作倀不假,可她這趟走入北涼,何嚐不是與虎謀皮?


    車廂內,沒有丫鬟婢女隨侍的年輕女子正在對鏡抹胭脂,一襲大袖紫裙,也虧得是她才壓得住這種純正大色,她的嘴唇原本已經有些病態的透紫,此時正在用昂貴錦盒中的桃紅胭脂壓一壓,否則就陰氣遠勝英氣了。她抿了抿嘴唇,眼眸中沒有任何情緒波動。一般女子捧鏡描眉貼花黃,何況還是長得這般沉魚落雁,總歸是件喜氣開心的事情。她隨手丟掉繞枝銅鏡和錦盒胭脂,想了想,又拿起那柄銅鏡,伸出一指,在鏡麵上橫豎勾畫,支離破碎。


    她就是徽山牯牛大崗的女主人,軒轅青鋒。車廂內堆了不下百本大多是軒轅家珍藏數百年的秘笈,她要送個某人,是跟送一堆廢銅爛鐵沒有差別的敗家送法。問題在於對方還未必肯收,這讓軒轅青鋒皺了皺眉頭,身上氣勢愈發陰鬱沉沉,像一株陰雨天氣裏的枯敗桂花樹。她根據家學所載秘術,在一年多時間裏如一隻擇人而噬的母饕餮,汲取了無數功力修為,讓她的武學境界一日千裏。下山之前,有一批徽山舊仇欺她女子當家,聯手上山尋釁,不顧有鄰居龍虎山的真人在場,她將十數人全部鉤抓成幹屍,原本關係不錯的天師府已經明言軒轅氏子弟不得踏足龍虎山半步。可她軒轅青鋒會在意這個?


    軒轅青鋒伸出一根手指,輕柔抹勻了嘴上胭脂,嘴角翹起,掛滿譏諷意味,等我走到武道鼇頭,第一個目標的便是你們天師府那一窩的黃紫貴人!


    她掀起簾子,懶洋洋坐在客卿洪驃身後。洪驃沒有回頭,輕笑道:“到北涼境內了。”


    軒轅青鋒點了點頭,問道:“呂祖有句歪詩,得傳三清長生術,已證金剛不壞身。你說指玄境界高於金剛,是不是因為這句詩長生術在前金剛身在後的關係?”


    洪驃放聲笑道:“這種道理,家主你可就得問黃放佛了,我不太懂,這輩子隻知道埋頭練武,以前隨便得到一本秘籍就一條路走到黑,後邊到了徽山,也隻是挑了一兩本去學,也沒怎麽想去多看幾本。說到底,還是笨,死腦筋,沒的藥醫治。”


    北涼的涼風習習,秋意拂麵,軒轅青鋒心情疏淡了幾分,少了些許陰森戾氣,微笑道:“洪叔叔,黃放佛可是捅破一品境界那層窗戶紙了,你也得追上去。否則咱們徽山可真沒幾個拿得出手,好去江湖上顯擺。”


    洪驃點頭道:“家主放心,洪某不會有任何懈怠。走外家路數,開頭容易後頭吃苦,由外家轉入內家不易,不過既然家主已經給我指了條坦蕩明路,要是再達不到一品金剛境,可就真是茅坑裏的磚頭什麽用都沒有了。”


    意態慵懶的軒轅青鋒嗯了一聲。


    主仆二人沉默許久。


    軒轅青鋒冷不丁看似玩笑問道:“洪叔叔,你會不會有一天在我眾叛親離的時候背後捅刀子?”


    背對她的洪驃手中馬韁微微凝滯,然後迅速揮下,笑道:“不會。我洪驃能有今天,都是你爹軒轅敬城所賜,洪驃是不懂去講什麽仁義道德,但幫親不幫理,是打從娘胎出來就注定了的。”


    軒轅青鋒笑容古怪,語氣平靜道:“那洪叔叔留下北涼軍中。”


    洪驃強忍住轉頭的衝動,輕輕問道:“啥?”


    “洪叔叔你熟諳兵法韜略,徽山私軍騎兵都是你栽培出來的,那位北涼世子多半會接納你,一朝天子一朝臣,等他當上北涼王,總會有你出人頭地的一天,比起屈才給我這個江湖大魔頭當打手,惹得一身腥臭,可要好上千百倍。不管你認為我是出於交換目的,將你留在北涼當人質也好,還是由於信不過你,不願意將你留在身邊也罷,都沒有關係。這件事就這麽定了。”


    洪驃沉聲道:“洪某就算身在北涼,將來也一日不敢忘記自己是徽山家奴!”


    軒轅青鋒靠著車廂外邊的沉香木壁,沒有出聲。


    洪驃也沒有繼續感恩戴德。


    軒轅青鋒的視線從洪驃背後轉到驛路一邊的楊柳樹上。


    柳,諧音留。


    軒轅青鋒伸出雙指,朝路旁柳樹作勢一夾,憑空斬斷一截柳枝,馭回手中。


    洪驃的呼吸在刹那之間由急變緩。


    軒轅青鋒編製了一個柳環,戴在頭上,嫣然一笑。


    那隻等同於遺言的錦囊曾明確說過洪驃有反骨,看似憨厚,實則奸猾,需要以力壓製。軒轅青鋒並非沒有信心讓他臣服,隻是生怕自己忍不住就把這個有反骨的家夥給生吞活剝了。


    在她眼中,一個洪驃能算什麽東西。


    她發誓要以女子身份登頂武道第一人!


    ————


    襄樊城外綿延無邊的稻田都已收割得十之**,是個頂好的豐收年,百姓們都說是托了新靖安王的福氣。


    隻不過這位靖安王趙珣在民間口碑好上加好,在青州青黨之中卻是急轉直下,都罵這位藩王忘本,過河拆橋,才由世子變藩王,胳膊肘就開始往外拐得厲害。起因是朝廷下旨各藩抽調精兵趕赴邊陲換防以及增防,就數靖安王這邊最為不遺餘力,讓本就在廟堂上說話越來越沒有分量的青黨怨聲載道,也對,這種被朝廷擺上台麵的削藩舉措,本就是出自趙珣入京時呈上的二疏十三策,如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趙珣這位破例擔任經略使的“文臣”藩王果真是夠狠,一樣做得毫不含糊,被做慣了山大王的青州將領們罵得不行。私下相聚,都說這種胸無大誌的狗屁藩王,做什麽靖福一方安定一藩的靖安王,去京城朝廷當個禮部侍郎就差不多了。


    不過看架勢,靖安王趙珣卻是樂在其中,做了許多踏踏實實讓利於民的事情,一點都不介意被青黨台柱大佬們嫌棄,因為經略使的特殊身份,沒有了諸多藩王禁錮,甚至幾次主動登門造訪青黨砥柱姓氏,吃閉門羹還不至於,但高門豪閥後頭的老頭子和青壯派,也談不上有什麽好臉色給靖安王。以往那些常年積攢出來的深厚交情,都給衝淡了,唯獨一些小字輩的,暫時在家族內說不上話的眾多角色,對趙珣還是觀感頗佳漸好。


    今天襄樊城郊一戶農家可是受寵若驚了,兩位士子模樣的公子哥竟然停馬下車,其中一位衣著華貴的士子還親自下田幫他們收割稻穀,起先當家的老農委實不敢讓那公子哥動手,生怕割傷了手,可熬不過那張笑臉懇求,也就戰戰兢兢應下了,那公子哥不愧是看著就有大學問的讀書人,學什麽都快,一畝地秋收完畢,第二畝稻田,公子哥割稻的手法就跟做慣了莊稼活的村民一樣嫻熟,老農的孫女給那公子遞過水壺時,臉紅得不行,把老農給樂得更是不行,私下玩笑了一句自己孫女,說那位士子可是富貴人家出身,瞧不上你這妮子。


    割完了金黃熟稻,那公子還幫著裝上牛車,黝黑老農都替他心疼那一身衣衫,最後看著孫女慢慢一步偷偷三回頭的俏皮模樣,笑著搖頭,滄桑老人心中感慨那公子真是好人啊。


    親自下田割稻的公子哥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擦了擦額頭汗水,幹脆脫去鞋襪,將雙腳踩在泥地上。


    身邊有一位笑意溫和的年輕讀書人,穿著樸素,跟貧寒士子無異,他因為目盲而沒有下田。


    有隱蔽於遠處的侍從想要端上一壺快馬加鞭從府邸送來的冰鎮涼酒,被錦衣華服的公子哥揮手退下。


    他笑問道:“陸詡,你說本王這算不算知道民間疾苦了?”


    目盲士子扯了扯嘴角,“若是能夠不提‘本王’二字,才算真切知道民間疾苦。”


    公子哈哈大笑,對於這種大不敬言語,根本不以為意。


    靖安王趙珣。


    曾在永子巷賭棋謀生的瞎子陸詡。


    趙珣歎了口氣,憂心忡忡道:“陸詡,青黨一事,你讓我先行喂飽小魚,長線好釣肥,再輔以文火慢燉老烏龜,我都按照你的既定策略去做了。這些都不難,畢竟都算是自家人,青黨本就大廈將傾,注定是分崩離析的結局,一群被趕出廟堂中樞的散兵遊勇,他們大多數人除了依附於我,也沒有其它選擇。不過當下咱們可是有燃眉之急,京城那一門三傑的宋家可是鐵了心要咬我,宋觀海那老兒開創心明學,得以霸占文壇二十年,我朝平定春秋以後,宋老夫子更是親筆題寫《忠臣》《佞臣》兩傳,還有編撰《九閣全書》,每月十五評點天下士子,可在皇城騎馬而行,都是天下讀書人崇拜至極的榮勳。小夫子宋至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接任國子監右祭酒,一字千金,連皇帝陛下也讚不絕口,如今科舉取士,大半讀書人可都是不得不寫那‘宋體’,獻媚於考官。宋家雛鳳宋恪禮也不辱家學門風,一舉金榜題名,位列榜眼,成為新近的黃門郎,萬一再打磨幾年外放為官,立馬摻沙子到了咱們這邊,可就徹底難纏了。宋觀海記仇父王當年當庭羞辱他是老不修,如今天天在京城挖苦我,更是不斷在朝廷上彈劾我,就算聽說他現在身體抱恙,沒幾天可活,但是有宋至求和宋恪禮在,對咱們來說是一場近乎沒個止境的惡仗啊。”


    陸詡興許是因為眼睛瞎了的緣故,聽人說話時,顯得格外專注。


    他是溫吞的性子,別人說話時從不打斷,自然更不會有半句迂闊言談,安靜等待靖安王倒完了苦水,也沒有妄下定論,隻是平靜問道:“靖安王可知宋觀海在殿上有過忠臣良臣一說?”


    趙珣受陸詡感染,加上本身並不毛躁,此時已是平心靜氣許多,點頭道:“當然知曉,在春秋前後當過三姓家奴的宋觀海為了給自己洗出個清白,跟先皇講過忠臣與良臣之區別,良臣是為一己之私,不懼刀斧加身,為名垂青史而讓帝王蒙受史書罵名。而忠臣則是勤勤懇懇輔佐君王皇圖大業的同時,自己同樣收獲好名聲,子孫薪火相傳,福祿無疆。宋觀海那老家夥當然是以錚錚忠臣自居,二十年中諷諫直諫死諫無數次,連皇後都數次親自為他向陛下求情,這才逃過牢獄之災。這一點,我倒是的確打心眼佩服宋老夫子。”


    陸詡嘴角勾起一抹譏誚,搖頭緩緩道:“不過是一介縱橫家的長短學說而已,忽而用儒,忽而轉黃老,再而崇法,無操守可言,當不起夫子二字。陛下曾說過宋夫子疏慢通達,但朕覺其嫵媚。世人都以為是稱讚,但深究一番,這可不是什麽好話。或者說是一句有很大餘地的蓋棺之論。”


    趙珣一愣之後,舒心大笑,拍手道:“新鮮新鮮,陸詡你這個說法大快人心。我都想要喝酒了!”


    陸詡仍是古井不波的心境,淡笑道:“上次讓婢女讀你送來的京城秘信,其中一件小道消息寫得模棱兩可,傳言宋觀海諫諍皇帝的奏章,都偷存有副本,但是至今忍住沒有交給史官。這可是又想當忠臣又當良臣的人心不足。”


    趙珣皺眉道:“這件事情真假還不好說,就算退一步說,宋觀海真存有奏章秘錄,隻要不交給史官,咱們能拿這個做什麽手腳?要是哪天帶進棺材,就更是沒戲了。宋老夫子可是板上釘釘可以死後讓陛下撰寫碑文的。”


    陸詡語氣平緩說道:“以宋觀海的性格,肯定是真有其事。至於是否在死後交給史官,顧慮子孫福澤,哪怕他年老昏聵,他兒子宋至求也會攔下。但是……”


    趙珣急不可耐道:“快說快說。”


    原本沒有賣關子企圖的陸詡停頓了一下。


    趙珣趕忙笑著作揖致歉,“是我心急了。”


    陸詡說道:“人近暮年,尤其是自知在世時日,一些個沒有遠慮更無近憂的權勢人物,往往就會有一些可大可小的昏招。就算有宋至求有意縫縫補補,但也不是滴水不漏,隻需等宋觀海去世後,趁熱打鐵,動用在宋府上潛伏的諜子,故意向京城某一股宋家敵對勢力泄露此事。若是沒有安插死士諜子也無妨,空穴來風的流言蜚語一樣穩妥,京城從不缺捕風捉影的小人。但有一點極其重要,消息傳遞要快,以要最快速度傳入皇帝耳中,決不能給宋家銷毀奏章副本的空閑。若是被迅速毀去,再想扳倒宋觀海,就隻能讓靖安王府牽頭,授意一人集合三百四十二本奏章,鼓吹散布於京城,隻是如此一來,你就要難免牽扯其中,並不明智。咱們不能輕視陛下眼線的耳目之靈光,以及那些官場老人的敏銳嗅覺。還有,請靖安王你牢記宋觀海畢竟是大皇子和四皇子的授業恩師,雖說你在京城跟他們都有過一麵之緣,看似相互觀感不俗,其實僅以眼下來說,弊遠遠大於利。如果這件宋門禍事無須靖安王你親自出馬,不存在任何蛛絲馬跡的話,到時候便可以自汙名聲,假傳奏章副本外泄,因你而起。如此一來,你就可以徹底摘出京城官場,暫時遠離兩位皇子。而且不用擔心皇帝陛下會對你起疑心,他畢竟不是那類無知庸君,反而隻會對你加重信賴。這對襄樊和你這位經略使而言,才是正途。”


    靖安王趙珣細細咀嚼,頻頻點頭。


    但趙珣隨即問道:“這件小事,真能推倒宋家?”


    陸詡聞著秋收稻田獨有的鄉土清香氣息,臉上終於洋溢起一點笑意漣漪:“官場上做戲,不能做得過火。跟燉老鴨湯是一個道理,慢燉出味兒,但太久了,也就沒味了。宋家治學有道,為官則遠遜張首輔桓祭酒等人,比起西楚遺老孫太師更是差了太多。還有,自古著文立意要求大,切入口則要求小。見微知著,別小看這種小事,真正讓宋家從榮轉衰的,恰恰就是這類小事。榮極人臣,向來福禍相依。宋觀海不是徐驍也不是顧劍棠,更不是看似跋扈乖僻其實底蘊無比雄厚的張巨鹿,富貴才三代的宋家失之根基輕浮,看似滿門榮耀,加上宋觀海結怨太多文壇巨擘,想要保住晚節,很難。宋至求的國子監右祭酒,宋恪禮的小黃門,一旦大禍臨頭,那些自稱宋門走狗的門生,大多會急匆匆回家提筆倒戈一擊,不願落井下石都算風骨奇佳了。靖安王你可以選擇在宋觀海死後有所動作,也可以在宋觀海重病時作出動靜,若是後者,大概可以活活氣死和嚇死這位老夫子吧。”


    趙珣向後倒去,直直躺在田埂上,翹起二郎腿,眯眼望向天空,“那宋至求和宋恪禮會如何?”


    陸詡答複道:“看他們如何應對,負荊請罪,不認老子認朝廷,還有希望東山再起。若是孝字當頭,甚至有一點點奢望忠孝兩全,就是死在潦倒中。”


    趙珣無言以對。


    陸詡也寂靜無聲,抓起一把泥土。


    趙珣突然坐起身,笑問道:“你這些門道都是怎麽學來的?”


    陸詡自嘲道:“眼瞎了,無事可做,就隻能瞎琢磨一些事情。”


    趙珣伸了個懶腰,“你說那老鴨煲,真的好吃?回頭讓府上下人幫你做兩盅?”


    陸詡點頭道:“不扣俸祿就行。”


    記下煲湯這件事的趙珣拍拍屁股起身,陸詡輕輕放下手上那一抔土,跟著站起身後輕聲說道:“那女子來曆不明,還希望靖安王不要沾染太多,動心不動情即可。”


    趙珣厲聲道:“放肆!”


    陸詡笑而不語。


    僵持不下。


    趙珣臉色猛然轉變,握住陸詡手臂,無比誠懇說道:“我一直在等你這句話!我深知襄樊上下,唯有你是真心待我,趙珣豈會不知?陸詡,還希望你以後能在我走彎路的時候,請你直言不諱。”


    “我隻是個無法科舉無法擔任朝官的瞎子,隻要靖安王肯告知我,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嘿,那床笫之事,要不要聽上一聽?我趙珣可是連這個都可以與你說上一說的!”


    “非禮勿聽。”


    “別啊!陸詡啊陸詡,其它事情都是你教我,我今日一定要扳回一局,好好跟你說道說道這男女之事!”


    “非禮勿聽。”


    ……


    陸詡除了老靖安王趙衡在世時,輾轉各個衙門擔任一些無關輕重的小官小吏,等到趙珣世襲罔替之後,就一直住在王府中,也出人意料地沒有擔任任何官職,隻算是幕僚清客一肩挑。但王府上下,沒有誰膽敢怠慢了這位藩王跟前的第一紅人,哪怕是兩代人都在王府上擔任管事的大管家,遇上瞎子陸詡,也一樣噓寒問暖,生怕出了丁點兒紕漏。而陸詡也的確好說話,偶爾得閑,就能跟府上下人仆役不露痕跡地打成一片,給人說書說狐仙誌怪,幫人算命看手相,書寫春聯也是有求必應,真真正正是個無欲無求的散仙人物,再小肚雞腸的難弄人物,也都憎惡不起來,誰吃飽了撐著跟一個不會跟你搶什麽東西卻能隨時幫襯你一把的和善人物過意不去?


    陸詡的住處僻靜優雅,雖說獨門獨院,地方卻也著實算不得如何氣派,院子裏除了幾名負責打掃雜事的女婢,也就一個喚作杏花的貼身婢女,伺候這個與世無爭的年輕瞎子。


    夜深人靜。


    陸詡坐在書房,照顧杏花,他特意點上了兩盞油燈,至於是不是那上品鬆脂油水貴如金,陸詡不至於去計較這種事情。


    陸詡目前在做一件眼瞎之前便在做的事情,自嘲為狗尾續貂。那就是收集二十三史以及天下諸州以及郡縣誌書,曆朝各代名公文集章奏文冊,不論國典朝章,還是官方記載民隱秘錄,有得即錄,除了靖安王藏書,還請趙珣暗中收購,耗費金銀幾許,陸詡依舊不去計較。陸詡讓丫鬟杏花每日誦讀文字,並且幫忙手錄勾勒地理圖誌的輪廓,他則親筆以蠅頭小楷在書頁初稿中做細致的眉批夾注,至今已經完成十餘卷帙,盛放於書房角落的一隻竹筐,暫命書名為《春秋州郡利病藥方書》,有意自貶為一個隻懂得頭疼治頭的末流郎中,為天下州郡把脈治病,至於是否能對症下藥,就由以後翻閱此書之人去決定。說是兵家典籍,不準確。說是簡單的地理圖誌,也不對。趙珣曾經來到書房,隨手翻過,並無精讀的興致,隻是將寫這本書當做閑暇差事的陸詡也不去強求。


    陸詡擱筆歇息,轉了轉手腕,杏花詢問要不要揉肩敲背,仍是不習慣被人殷勤侍候的陸詡搖了搖頭。


    杏花是靖安王府上的精銳死士,從趙衡傳到了趙珣手上。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護人和殺人也肯定更精通。她可以為了護衛陸詡坦然赴死,也可以因為趙珣一句話而不眨眼地殺掉他陸詡。陸詡眼瞎,可心知肚明,而且也不會因此對她或是靖安王生出芥蒂。


    既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又說防人之心不可無。反正天底下的道理都給說光了,但道理太多,也就其實等於沒說。


    陸詡一直在鑽研如何細致權衡人心,最終得出的結論也無非是婦人孺子皆知權衡利害,可就怕那鬥大砣小。想來想去,隻是想出了一個陸詡自認為很蠢的辦法,就是以棋子顆數多寡來計算人心之厚薄。


    陸詡聽著燈花燃燒時嗤嗤作響的細微聲音,笑道:“杏花,世間聲音無數,你最喜歡哪一種?”


    杏花相貌平平,不過聲音清脆,極為悅耳,身段也婀娜動人,因為要讀書以及偶爾的代筆,她就坐在陸詡旁邊的椅子上,微笑道:“公子,奴婢不知。不過公子若是給出一些選擇,奴婢可以作答。”


    陸詡輕輕點頭,略作思量,娓娓道來:“泉聲,琴聲,鬆濤聲,竹嘯聲,山禽聲,芭蕉雨聲,落葉聲,稚子讀書聲,名妓歌曲聲,少女挑擔賣花聲。”


    杏花掩嘴笑道:“奴婢肯定選賣花聲呀。”


    陸詡啞然失笑,“忘了你叫杏花。不過我告訴你,前朝有一位被稱作詩家天子的大文豪,說法便是與你一樣,也說那千百種天地清籟,就數市井深巷的賣花聲為第一,最是能斷人肝腸。”


    杏花疑惑問道:“公子,這是為何?”


    陸詡在她麵前,大概是處處有求於人,也就不吝言笑了,“這些年我也一直在想原因,什麽時候想通了再告訴你一聲。”


    跟陸詡朝夕相處,杏花也隨意了許多,打趣道:“也有公子不明白的事情啊?”


    “有很多。”


    曾被靖安王當麵譽為“不輸元本溪”的目盲寒士說完以後,重新提筆,伏案書寫《藥方》。


    此王是趙衡,而非趙珣。


    陸詡至今也不明白那位讓趙衡臨死仍有怨念的元本溪是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雪中悍刀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烽火戲諸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烽火戲諸侯並收藏雪中悍刀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