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氣士晉心安和大真人吳靈素並沒有離開那棟小樓,吳靈素雖然靠著偏門手腕撈到一個活神仙身份,但是自己有幾斤幾兩真本事,吳靈素從來都清楚,並沒有因為在太安城廝混得順風順水就忘乎所以,這倒不是吳靈素定力真的有多好,實在是家裏有那頭母老虎盯著,每次不等他誌得意滿就會被冷水澆頭,想不清醒都難,要知道皇宮裏大門上每次迎新辭舊的貼朱符籙,都出自那個娘們的手筆,他吳靈素不過是裝模作樣地掏出袖子貼上而已。此時吳靈素一想到她前不久提出的那個要求,身體就忍不住打擺子,汗流浹背。難道真要做兩姓家奴?準確說來,也不算兩姓家奴,其實姓氏相同。但是天子人家的同姓之爭,兄弟鬩牆,其血腥程度,可要比廟堂上的黨爭傾軋還要恐怖啊。若是能夠保證吳家香火富貴綿延,確保獨子吳士禎能夠世襲罔替羽衣卿相的頭銜,也就罷了,可是按照她的說法去做,到手的富貴不小,風險也更大。


    吳靈素戰戰兢兢,如果是今天之前,他還覺得離陽趙室能在他腦袋上貼上一張保命符,天高皇帝遠,何況一個遠在西北的藩王,但是當那個年輕人殺到太安城甚至直接欽天監後,吳大真人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晉心安沒有深究吳真人的失態,隻當作是假神仙遇上了真神仙,擔心吳家在離陽朝廷的地位不保而已。何況晉心安自顧不暇,懶得分神去重視一個兩代皇帝的牽線傀儡。晉心安抬頭望著牆壁上那些掛像,圖仍安好,但是許多圖中人物已經憑空消失,這對一心想要躋身陸地神仙、繼而趕在天門關閉之前證道飛升的練氣士宗師而言,是一種莫大打擊,自古以來,修道之人都認準一個死理,飛升之人得長生!但是如果連仙人都有可能身死道消,那麽自己幫著謝觀應為虎作倀,即便飛升,當真逃得過天理循環?


    朝中有人好做官,欲做仙人,何嚐不是如此?龍虎山天師府為何自大奉後,幾乎代代有人飛升,而同為祖庭的武當山卻香火凋零?如果當初呂祖沒有過天門而不入,有了呂洞玄那份“祖蔭”,是不是就截然不同?以黃滿山王重樓的高深修為,飛升豈不是唾手可得?何至於整整四百年福地一般撒出去,要做的隻有一件事,遠遠盯著那個姓徐的年輕人。


    很快,就有一個接著一個的消息傳回馬府,那個年輕藩王離開下馬嵬驛館,但不是參加朝會,而是輕車簡從去了離陽舊兵部衙門,臨門而不入。進了禮部衙門,尚書司馬樸華溜之大吉。最後到了欽天監,見了皇太後


    趙雉和九九館老板娘。


    老人每聽到一個消息就會分別點評。


    老人的精神氣很足,變得極為健談,而且思維縝密,好像要把這十年積攢在肚子裏的言語一口氣說完才肯罷休。


    “兵部老衙門啊,其實是塊風水寶地,荒廢了,可惜。”


    “文厚啊,我馬家很早就是離陽藩鎮勢力了,隻不過當年見風使舵得快,其實我最早被你太爺爺丟進兵部的時候,才十八歲,很多人都覺得你太爺爺昏了頭,把家裏獨苗放在京城,難道真不要祖宗基業了?然後等我熬了二十多年,終於熬成了兵部右侍郎,所有人都閉嘴了,有些人是死了,開不了口。有些人是失勢了,沒那臉皮跑到我跟前發牢騷。我這輩子啊,都在兵部和軍營打轉,但是碧眼兒坦坦翁那輩人都知道,我一輩子都沒上過沙場,更沒有殺過人,是不是很滑稽?這麽一號人物,結果當上了征北大將軍?”


    “我成為兵部大佬的時候,見到過很多年輕將領,有野心的,有本事的,殺人不眨眼的,都有。那時候有個姓徐的錦州蠻子,在官場上爬得尤為吃力,總是吃敗仗,好幾次兵馬都打光了,差點成了光杆。沒有人看好他,我也不看好,沒有根基,就靠拚命。文厚,你要清楚,那時候的離陽不比現在世道太平,總有打不完的仗,如今殺了百來個北莽蠻子就能當都尉,在當時,你可能殺上千個東越或者是北漢甲士都撈不到都尉,要不然好不容易當上了,明天卻成了別人的軍功,所以有一次當那個年輕人再次灰頭土臉跑到衙門,跟咱們這幫兵部老爺們要兵馬要糧草,沒人樂意搭理他,總覺得會賺不回本錢,兵部拿得出手的虎符其實就那麽十幾塊,否則就得動用見不得光的私軍,給誰不是給,憑什麽給你一個朝不保夕的年輕人?”


    “如果我沒有記錯,那天下著雨,那個當時空有一個校尉頭銜的錦州年輕人,就站在大雨庭院裏,腳底下放著裝銀子的箱子,腰杆挺直,一看就不像是個會求人的。就那點銀子?也配兵部抽調給你七八百人馬?雖說都曉得這個人不貪錢,隻要打贏仗,不管自己死多少人,第一件事情肯定是拿了財物送給兵部的大人,但是千不該萬不該,這家夥在上一場打敗仗的時候,害死了一個兵部郎中送進他軍中撈戰功的晚輩,所以啊,沒人樂意理睬他。見過打仗不要命的,就沒他那麽不要命的,次次打仗都衝在最前頭,這樣的人,誰敢全力扶持?光會打仗,不會當官,說不定那天就死了,這怎麽行。”


    “不過那天我心情不錯,因為那個兵部郎中仗著老資曆,總喜歡跟我對著幹,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惡心惡心那個兵部郎中,所以我走到那個以前從沒有直接打過交道的年輕人麵前,答應給了他一支兵馬。”


    聽到這裏,馬文厚好奇道:“是不是很快就打了場缽滿盆盈的大勝仗?”


    老人微笑搖頭道:“贏倒是贏了,而且連贏了三場,不過兵馬又給那個年輕人打光了,當然,我的本錢肯定是賺回來了。那個時候,人命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可一旦青壯披上了甲胄提起刀槍,那還是可以按人頭算錢的。馬家現在的老底子,就是那個時候一點一點積攢出來的。很多本來割據一方的武將,也都是那個時候一點一點打光家底的。”


    馬文厚無言以對。


    他們這一輩的年輕人,大多原本就不太喜歡聽老輩人嘮叨春秋戰事,小時候就聽得耳朵起繭子了,馬文厚也不例外。


    老人感慨道:“那個當時需要看你爺爺心情和臉色的錦州校尉,你一定早就猜出來了,是徐驍。後來的離陽人屠,最後的北涼王。”


    馬文厚輕輕點頭。


    這樁陳年往事,老人從來沒有跟人提起過。


    “老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對也不全對。不管怎麽說,徐驍能夠帶著一身傷病老死床榻,大概是老天爺對他那個義字當頭的回報吧。但是‘多行不仁,禍及子孫’,爺爺我是很信的,徐家又是個好例子,徐驍殺了那麽多人,你看他幾個兒女,有誰是有福氣的?大女兒很早就死了,二女兒癱瘓在輪椅上,幼子是個傻子。至於長子……這個年輕人,我想這些年過得也不算痛快。明麵上的風光,其實就那麽回事。人啊,是很奇怪的,窮人覺得有錢人日子肯定滋潤,升鬥小民覺得大權在握的大人物肯定為所欲為,對一半錯一半,打個很簡單的比分,尋常百姓給人無緣無故在大街上踹了一腳,也許罵罵咧咧幾句,憤懣幾天,這個檻也就跨過去了,但如果是你馬文厚呢?假如你給殷茂春的兒子或是顧劍棠的兒子扇了一耳光,你是不是明天明年就忘記這根刺了?不會的,這樣的不痛快,比起窮人丟了十幾兩銀子的要死要活,其實差不多了。”


    馬文厚小聲嘀咕道:“殷長庚和老顧那兒子敢扇我?我不打斷他們三條腿?”


    馬忠賢怒目相向,“多大的人了,知不知道輕重?!三十而立三十而立,你小子立個屁!”


    老人擺擺手,示意馬忠賢不要動怒,“忠賢,你別看你兒子滿嘴沒個把門的,其實焉兒壞著呢,也別覺得教訓了殷顧兩人的子孫就有錯,有錯嗎?沒有,隻要法子得當,其實是好事。這一點悟性,你馬忠賢比你兒子差了十萬八千裏。”


    馬忠賢嗯了一聲,雖然這位安東將軍在京城官場出了名桀驁不馴,但是純孝至極,對馬祿琅那是言聽計從,從來不會覺得自己翅膀硬了或者是馬祿琅老糊塗了。


    已經消瘦到皮包骨頭的老人開心笑了,顫顫巍巍伸手,輕輕捏了捏兒子的肩膀,“你比我強,真正打過仗,立過戰功,性子也單純,反而是天大的好事,最適合守成,尤其是天子腳下,聰明人誤事,自作聰明更是作死。馬家的擔子,你算是挑起來了。”


    老人轉頭凝視著十來年碌碌無為的馬文厚,“打江山是爺爺和你太爺爺這幾代人的責任,守住家業是你爹的擔子,那麽家族中興或是更上一層樓,就該輪到你了。”


    馬文厚嘴巴緊閉,不說話。


    看到兒子這副病懨懨的德性,馬忠賢立即湧起一股無名之火,剛要發飆,就給老人瞪了一眼,立即噤若寒蟬。


    老人輕聲道:“文厚啊,爺爺我呢,兒子就你爹這麽一個,但是孫子有四個,孫女也有兩個,這些年,你的三個弟弟都忙著爭寵奪權,唯獨你細心護著你的兩個妹妹,這很好。那三個沒出息的,真本事沒有,爭風吃醋的能耐倒是很夠,比娘們還娘們。把家業交給他們,撐死也就是一代人的時間,金山銀山也能給敗光。”


    老人加重語氣,重複道:“你很好!”


    馬忠賢愣在當場。


    老人撇了撇嘴,有些冷笑,“世上有兩種人不能打交道,一種是幾近聖賢的完人,比如碧眼兒,不管你怎麽做,很難與之有私交和實惠。還有一種是沒有底線的人,不怕人的底線低,畢竟你清楚那是什麽人,小心些


    終歸能夠避禍求利,唯獨沒有底線之人,你都不知道他哪天會帶給你‘驚喜’,這種人,像上任天官趙右齡,還有現在的禮部左侍郎晉蘭亭。與之深交,遲早有一天會被他們賣得精光,你委屈,他們還洋洋得意。如果馬家是小門小戶,需要攀附高枝,自然另當別論,能夠入他們的法眼就不錯了。但是馬家雖然算不得太安城首屈一指的豪閥,前十還是勉勉強強有的,那麽就可以不用搭理這些人了,兩種人都不要接近。”


    說到這裏,老人分別對兒子和孫子語重心長說了一份忠告。


    “忠賢,不要成天想著立下赫赫戰功,尤其不要想著去廣陵道湊熱鬧。記住,一國之君,很多時候要誰死,不見得就是他本人的意願,先帝當真就不希望能夠與張巨鹿閻震春他們,一起善始善終地載入史冊?到時候,皇帝要你死,你作為臣子,找誰說理去?所以,千萬不要有大勳於國,但務必要有小恩於君。切記切記!”


    “文厚,送你一句話,是坦坦翁早年跟我說的:水深則流緩,人貴則語遲。你啊,也別再念叨那些豪言壯語了,‘不恨我不見古人,唯恨古人不見我’,‘生當封侯拜相,死當入廟陪祭’,聽著是挺解氣,其實比起坦坦翁的那句,道行差了十幾條大街啊。有些話,放在肚子裏就好,是不能說出口的。男兒的誌向抱負,不比女子懷胎才幾個月就能顯而易見了。”


    馬文厚嘿嘿笑道:“現在也不愛扯這些了,以前不是想著以後萬一哪天真的揚名立萬了,後人撰寫史書,就能直接拿出來用了嘛。”


    老人笑罵道:“兔崽子!”


    馬忠賢有些無辜,鬱悶道:“爹,怎麽連我也罵了。”


    老人有些辛苦地擠出一個笑臉,再次伸手,摸了摸馬忠賢的腦袋,“你也是兔崽子。好了,三個都罵了。”


    馬忠賢笑了,但是這個粗糲漢子眼眶中已經有些淚水。


    馬文厚始終一手扶住爺爺的手臂,一手攔在老人的後背。


    這個時候,一位年近古稀的馬家供奉高手出現在門口,語氣有些壓抑不住的顫抖,緩緩道:“徐鳳年已經在欽天監大門口殺了三十多位仙人了。一千兩百重騎軍暫時還未投入戰場。”


    征北大將軍馬祿琅的眼神有些恍惚。


    然後老人突然厲聲道:“忠賢,你趕緊入宮麵聖,就算跪斷膝蓋,也要阻攔陛下動用那支重騎軍!”


    馬忠賢下意識猛然站起身,但是當他意識到老人的命不久矣,又有些遲疑。


    老人怒斥道:“蠢貨,我這是要用整個馬家的臉麵,給陛下當一架梯子好從高處走下來!接下來陛下要任用誰擔任重騎軍的統領,誰都可以,唯獨你馬忠賢不行!唯有如此,文厚才有希望以最快速度躋身中樞。”


    馬忠賢使勁抹了抹眼睛,大踏步轉身離去。


    馬祿琅劇烈喘息,馬文厚輕柔拍打老人的後背。


    老人苦笑道:“讓我躺著吧,撐不住了,也沒必要再撐。”


    馬文厚小心翼翼讓老人躺著。


    老人握著這個嫡長孫的手,輕聲笑道:“人生七十古來稀,爺爺八十好幾的人了,你有什麽好傷心的。”


    馬文厚擠出笑臉哽咽道:“這不是嫌棄我爹嘴笨,就算罵人也罵不到點子上,爺爺有大智慧,就算不罵人,我也能聽得進去。”


    老人安靜躺在那裏,已是進氣少於出氣的慘淡光景了。


    老人平靜道:“文厚,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個說法很有意思,爺爺在七十以後就真的信了,你要是不信的話,那就一定也要活到這個歲數啊。你的心還不夠靜,要多讀書,夜深人靜的時候,還可以多去那八級台階上坐坐。”


    馬文厚抓著老人的手,使勁點點頭。


    馬祿琅緩緩閉上眼睛,“生得比你徐驍早,死得比徐驍你晚,總算贏了你一場啊。”


    當老人說完最後那句話,終於溘然長逝。


    “現在我,該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雪中悍刀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烽火戲諸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烽火戲諸侯並收藏雪中悍刀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