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曆史上反複出現過的場景那樣,技術的小精靈似乎又一次從瓶子中被釋放出來了。一個(或一群)身份和動機都無人知曉的人,在曆史中的一個不確定的時刻裏召喚了這隻小精靈。現在,如果我們能很好地利用它,這個小精靈或許能為我們所用,帶來另一場變革,並有可能革新經濟格局和人類社會各種事務的舊秩序。


    讓我們來解釋一下吧。


    互聯網前40年的發展曆史給我們帶來了電子郵件、萬維網、網絡公司、社交媒體、移動網絡、大數據、雲計算以及物聯網的早期生態。它極大地降低了搜索、協作和交換信息的成本。它降低了以下領域的準入門檻:新媒體、娛樂業、新式的零售業、新式的工作組織架構以及前所未有的數字化商業模式。通過傳感器技術,互聯網將智能整合到我們的錢包、衣物、汽車、建築、城市甚至是我們的身體上。互聯網已經完全滲透了我們所處的環境,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不需要像今天這樣“登陸”到互聯網上,而是會通過無處不在的(互聯網)技術去運營我們的業務及管理我們的生活(持續的在線生活)。


    可以這麽說,互聯網讓很多積極的改變成為可能——對那些有著接入互聯網條件的人而言更是如此。不過,對商業和經濟活動來說,互聯網還是存在著很大限製的。《紐約客》在1993年刊登過漫畫家彼得·施泰納的一幅漫畫,上麵寫著“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估計在今天,這句話還是非常貼切的。在互聯網上,若沒有第三方機構——如銀行或政府提供的校驗信息,我們依然無法在彼此之間確認對方的身份,也無法在彼此間建立經濟往來活動所需的信任關係。問題就出在這裏——這些中間機構恰恰利用了我們對中介的需求,為了商業目的和國家安全等理由去收集我們的數據和侵犯我們的隱私。互聯網技術改善了信息交換的效率,但即使是這樣,這些中間機構所產生的額外成本依然讓全球範圍內25億的人群難以負擔各種金融服務。互聯網曾經給很多人帶來了一個期望——建立一個由點對點協議驅動的新世界,但其帶來的經濟和政治效益已經被證明是不對稱的,權力和財富還是流向那些已經有權力和財富的人,即使他們已經沒有再積極地努力做出貢獻。資本們賺取新財富的速度,比大多數人都快。


    相對於技術對隱私所帶來的侵害,它所創造的繁榮程度並不能讓人感到滿意。不過,在這個數字化的時代,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事情,技術已經處於一切事物的中心了。技術讓人類更尊重和維護彼此的權利;同樣地,技術讓人類能夠有更多的新方式去侵害彼此的權利。在線通訊以及在線商業的爆發式增長,讓黑客們有更多的機會進行網絡上的犯罪活動。摩爾定律預測了運算能力每年的翻倍式增長,而這也讓詐騙活動和盜竊活動的活躍程度翻倍了,這個現象可用“摩爾的不法之徒定律”1來描述。至於垃圾信息傳播者、身份盜竊者、在網上“釣魚”的罪犯、間諜、僵屍網絡入侵者(被植入惡意軟件的機器組成的網絡)、黑客、網絡惡霸及數據敲詐者(那些用勒索軟件去控製他人數據以牟利的人),這些人給互聯網帶來的影響也非常大。以上提到的僅僅是冰山一角。


    尋找可信的協議


    早在1981年,一些發明家們就曾經嚐試用密碼學去解決互聯網的隱私性、安全性和包容性的問題。由於第三方機構的存在,無論這些發明家們如何嚐試重新設計互聯網的基礎流程,還是無法完全解決這些問題。在互聯網上,用信用卡進行支付是不安全的——這是因為用戶需要向第三方透露很多個人數據。另外,對小額支付而言,這個過程也會產生不菲的手續費。


    後來,一個名為戴維·查姆的天才數學家在1993年提出了ecash係統,這是一個數字化支付係統——“在技術上這是一個完美的產品,讓在互聯網上安全地、匿名地進行支付成為可能……在互聯網上,用它來進行一些價值極低的交易是非常合適的。”2它是如此完美,以至於當時的微軟和網景公司甚至有意將其作為一個功能整合到windows 95和mosaic瀏覽器中。3不過,當時的在線購物客們並不關心網絡上的隱私和安全問題。戴維·查姆的荷蘭公司digicash最終在1998年走向破產。


    在那段時間裏,戴維·查姆的一個同事尼克·紹博寫了一篇題為“上帝協議”的簡短論文,這題目是模仿諾貝爾獎得主利昂·萊德曼所創的詞語“上帝粒子”,象征了希格斯玻色子在現代物理學中的重要性。尼克·紹博在這篇文章中設想了一種無所不能、可以取代所有中間機構的技術協議,即讓“上帝”在一切的交易中扮演可信的第三方。其設想如下:“所有的參與方都會將其信息和價值輸入到上帝的手中,上帝會可靠地決定執行的結果,並將結果輸出到參與方的手中。在這個過程中,一切涉及隱私的信息都歸上帝所有,沒有參與方能窺視與自己無關的信息。”4他的想法是很大膽的——在互聯網上開展業務確實是要依靠“信仰的飛躍”。由於現有的互聯網基礎設施並不能提供必要的安全性,中間人在各種事務中就變得尤為重要了——它就如神一般的存在。加 入 會 員 微 信


    自此,十年過去了。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市場出現了大規模的災難。湊巧的是,一個(或一群)名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這時發布了一種點對點的現金係統及其基礎協議,這就是後來被稱為“比特幣”的加密貨幣。加密貨幣(數字貨幣)與傳統的法幣有所不同,因為它們不是由國家所創建的,也不是由國家所控製的。這個協議以分布式計算技術為基礎設定了一係列的規則——這讓在脫離可信第三方中介的情況下,數十億的設備能夠在彼此之間安全地交換信息。這個看似平凡無奇的舉動引發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它使以計算機為核心設備的世界感到興奮、害怕,同時,也釋放了這個世界的想象空間。它的影響擴展到了全球範圍內的商業、政府、隱私保護提倡者、社會發展活動家、媒體理論家和記者等領域和群體——這還僅僅是冰山一角。


    “他們的反應是這樣的,‘天啊,就是這個了。這就是我們一直在等待的重大突破’”,首個互聯網瀏覽器的創始人、同時也是比特幣與區塊鏈相關的風險投資活動的重磅投資者馬克·安德森如是說,“‘他把一切的問題都解決了。不管這人是誰,他應該獲得諾貝爾獎——他就是個天才’。這就是互聯網上一直被需要卻又一直沒有實現的分布式可信網絡。”5


    今天,世界各地的有識之士正在思考——嚐試理解這個僅通過智能代碼就能讓普通人去架設信任橋梁的協議及其潛在影響。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在兩個或多個參與方之間直接進行可信的交易,而這些交易會通過大規模協作進行校驗,並由集體的利己動機驅動,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由商業化的大公司去驅動。


    它或許不是萬能的,不過作為一個能讓我們進行交易的、可信賴的全球平台,我們並不能低估其影響力。現在,我們將它稱為可信的協議。


    這個協議是數量正在不斷增長的全球分布式賬本(被稱為區塊鏈)的基礎,其中比特幣是規模最大的一個。雖然這項技術是很複雜的,而“區塊鏈”這個詞也不是廣為人知,但其主要的構思是很簡單的。區塊鏈讓我們可以直接、安全地將錢發送給你,中間無須經過銀行、信用卡公司或像貝寶paypal這樣的支付公司。


    這已不僅是信息互聯網了,這還是價值互聯網和貨幣互聯網。它也是讓每個人去獲取事實真相的平台,至少對它所存儲的架構化信息來說是這樣的。在底層,它是一個開源代碼:任何人可以免費下載、運行和使用它,以開發用於管理在線交易的新工具。因此,它可能釋放出無數的新應用和新潛能。在將來,那些目前還沒有實現的潛能將有可能改變一切。


    這個世界賬本是如何運作的?


    大銀行和一些政府正在將區塊鏈作為分布式賬本實施,以改變信息存儲和交易發生的方式。它們的目標是值得稱讚的——高速度、低成本、安全性、更少的錯誤以及移除中心點攻擊和故障的可能性。這些模式並不一定內建有用於支付的加密貨幣。


    不過,最重要的、影響力最大的區塊鏈是建立在中本聰的比特幣模式之上。下麵是它們的工作方式。


    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並不是存儲在某個地方的文件裏的;它以交易的形式存儲在一個名為區塊鏈的總賬或表格中,這個區塊鏈會利用大範圍的點對點網絡資源去校驗和批準每一筆交易。區塊鏈是分布式的:它運行在由全球誌願者提供的計算機上;黑客們並不能通過入侵某個中心化的數據庫去破壞這個係統。區塊鏈是公開的:任何人都能在任何時候查看區塊鏈上的信息,因為它是在網絡上存在的,而不是像傳統係統那樣負責審計、保管記錄的中心化機構中。最後,區塊鏈是加密的:它使用了高強度的公鑰、私鑰加密算法(而不是像保險箱使用的兩把鑰匙)去維護虛擬世界的安全性。你不需要擔心塔吉特百貨、家得寶(美國家居連鎖店)或美國聯邦政府係統裏的脆弱的防火牆,也不需要擔心摩根士丹利職員可能發生的盜竊行為對係統的影響。


    在比特幣網絡中,每十分鍾內,就如網絡中的心跳節奏一樣,比特幣網絡在這個周期內發生的交易將會被確認、清算,並存儲在一個首尾相連的區塊結構上,這樣就構成了一個鏈條。每一個區塊都得對此前區塊的事實進行確認。這個架構能夠為價值交換活動加蓋永久性的時間戳,讓任何人都不能篡改這個賬本。如果你想盜竊一個比特幣,你就必須在眾目睽睽之下改寫在區塊鏈上的這個比特幣的全部曆史記錄,而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區塊鏈就是一個分布式賬本,它代表著一個網絡上的共識——每一筆曆史交易的來龍去脈都記錄得清清楚楚。相對於世界範圍的信息互聯網來說,區塊鏈就是世界範圍的價值賬本。它是一個分布式賬本,任何人都能下載這個賬本,並在自己的電腦上運行。


    一些學者認為,複式記賬法的發明讓資本主義和民族國家得以走向繁華。通過定製相應的程序,這個為經濟交易而設的新型數字賬本幾乎可用於記錄一切對人類而言有價值和重要的事物:出生證和死亡證、婚姻證書、契約和所有權憑證、教育學位、金融賬戶、醫學流程、保險償付、投票、食物溯源以及其他能用代碼去編寫和表達的事物。


    這個新型的平台能用於大部分數字記錄的實時對賬(對事實進行確認)。事實上,在不久的將來,現實世界的數十億智能設備將能夠進行重要信息的感知、響應、通訊和共享工作——從保護我們的環境,到管理我們的健康信息,它們幾乎是無所不能的。一個用於連接一切事物的物聯網,需要依賴一個能記錄一切事物的賬本(萬物賬本)。商業、貿易和經濟需要一個數字化清賬技術。


    所以,為什麽你應該關注?我們相信事實能讓我們實現自由,分布式的信任則會給各行各業的人們帶來深遠的影響。作為一個音樂愛好者,或許你想用藝術品作為謀生的手段;作為一個顧客,或許你想知道眼前的漢堡肉來自何方;作為一個移民人士,或許你已經對匯款到家鄉所涉及的高昂費用忍無可忍了;作為一個來自沙特阿拉伯的婦女,或許你想買一本時裝雜誌;作為一名救援人員,或許你需要確定某塊土地的主人,這樣你才能在地震後幫助他們重建家園;作為一個公民,或許你已經難以忍受意見領袖們缺乏透明度和問責度;作為一名社交媒體的用戶,或許你覺得你產生的所有數據對你來說應該是有價值的,而且你的隱私權是不可忽視的。即使是在本書行文之際,創新家們也正為這些方麵的需求創建基於區塊鏈的應用程序。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區塊鏈的理性繁榮


    毫無疑問地,區塊鏈對每一個機構來說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這也是很多聰明的、有影響力的人都對此技術感到興奮的原因之一。本·羅斯基(benwsky)還辭去了他在紐約金融服務局的負責人職位,專門創建了一個關於這個領域的顧問公司。他告訴我們:“在五到十年內,金融係統或將麵臨重大變革,而我想參與到這個改變當中。”6布萊思·馬斯特斯在她20多歲的時候就成了摩根大通的董事總經理,現在,她也成立了一個專注於區塊鏈技術的初創企業,期望促進產業的轉型。《彭博市場》的2015年10月刊將她放在封麵並配上“這一切都與區塊鏈有關”的標題。另外,《經濟學人》2015年10月刊的封麵文章《信任的機器》如是說——“比特幣背後的技術有可能改變經濟運行的方式”。7對《經濟學人》來說,區塊鏈技術是“一個如實記錄事實的大型鏈條”。世界各地的銀行紛紛組織一流的團隊去調查這其中可能存在的機會,這些團隊裏麵還有不少的傑出技術人員。銀行家們喜歡安全性、零摩擦及即時交易的概念,但他們中的一些人在開放性、去中心化及新式貨幣的概念麵前退縮了。金融服務產業已經重新打造並私有化了區塊鏈技術,將其稱為分布式賬本技術,以期將比特幣的優點(安全性、速度、成本方麵)與一個需要銀行或金融機構授權的完全封閉係統結合起來。對它們而言,區塊鏈是一個比它們現有方案更可靠的數據庫,區塊鏈是一種讓關鍵利益相關者(買家、賣家、托管人及監管者)保持共享及不可擦除記錄的數據庫,它能夠降低成本、降低結算風險及消除故障中心點。


    針對區塊鏈方麵初創企業的投資額正在增加,這有點像90年代的互聯網公司的投資熱潮那樣。現在,風投資本展現出來的熱情讓20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公司投資者也相形見絀。在2014到2015年,就有超過10億美元的風投資本湧入到區塊鏈生態係統中,其增長速度差不多每年翻一倍。8“我們很有信心,”馬克·安德森在《華盛頓郵報》對其進行的一篇采訪報道中指出,“在20年後,我們就會像討論今天的互聯網那樣去討論區塊鏈技術。”9


    監管者們對這個領域的關注也很快地提上了他們的議事日程,他們紛紛成立各種專項工作組,以探索這個領域是否有可行的立法方案。俄羅斯政府已經禁止使用比特幣了,而阿根廷這樣的民主化政府亦是如此(一些人認為,鑒於貨幣危機在阿根廷頻繁發生,該國政府簡單地禁止比特幣的行為並不明智)。而在西方,一些更為謹慎的政府正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源,試圖去理解這項技術能如何改變央行的角色和貨幣的本質,而其對政府的運作以及民主本質的改變亦在考量當中。加拿大央行的副行長卡羅琳·威爾金斯認為各地銀行行長們應該考慮將整個國家的貨幣係統轉移到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係統之上。英國央行的首席經濟學家安德魯·霍爾丹編寫了一份建立英國的數字貨幣的提議。10


    這是一個熱鬧的時期——確切地說,這裏麵也有不少機會主義者、投機者甚至是罪犯參與進來了。大多數人對數字貨幣的初始印象是來自於mt.gox比特幣交易所的破產事件或羅斯·威廉·烏爾布裏希的定罪——後者是在線黑市“絲綢之路”網站的創始人,該網站在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查封前一直在協助非法藥品、兒童色情和武器的交易,其支付係統就是利用了比特幣的區塊鏈。比特幣的價格一直在劇烈地波動,而比特幣的集中程度也是非常高的。一份在2013年進行的調查報告表明過半數的比特幣集中在937人手上,不過今天這個數據一直在變化。11


    那麽,這樣一個曾經與色情和龐氏騙局相關聯的技術,如何能給各行各業帶來有用的東西呢?首先,除非你是一個交易者,否則你要關注的並不應該是比特幣這個依然有投機性的資產。這本書介紹的事物是比資產更有意義的,是關於其底層技術平台的用途與潛力。


    這並不是說比特幣或加密貨幣是不重要的,雖然有些人正極力將它們的項目與過去的這些涉及醜聞的事情保持距離。這些貨幣對區塊鏈革命是非常重要的,這在點對點的價值交換(特別是金錢)中處於頭等地位。


    在數字化時代達成信任


    在商業領域中,信任是對另一方遵循“誠信四原則”去處理事務的期望。這四條原則是:誠實、考慮對方利益、承擔責任及透明性。12


    誠實並不隻是一個道德上的問題,現在,它已經是一個經濟問題了。若要在雇員、合作夥伴、顧客、股東以及公眾之間建立信任關係,組織就必需誠實、準確、完整地將信息與各方交流。組織不應該通過忽略某種事實的方式撒謊,或通過增加事情的複雜程度以達到混淆細節的目的。


    在商業領域,考慮對方利益通常是指交易方會誠心誠意地進行價值的交換或讓渡,而信任關係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對各方利益、需求及感受的考慮上,需要在彼此間心存善意。


    承擔責任意味著對利益相關方做出明確的承諾,並嚴格恪守該承諾。個人和機構必需展示出他們有信守承諾並承擔違約責任的決心,若他們自己能提供相關的證明,或第三方機構的專家能負責對其履約能力進行驗證,那就更好了。個人和機構不應該逃避或推卸自身的責任。


    透明性意味著以公開透明的方式運作。若外界有“他們在隱藏什麽事情”的想法時,這就表明該組織運作的透明度不高,最終可能會失去外界的信任。當然了,各公司的商業秘密和其他專利信息應當受到保護,但當涉及一些與顧客、股東、雇員和其他利益相關方時,還是有必要建立一個積極的、開放的溝通渠道,才能獲取對方的信任。通俗點說,公司應當開誠布公,才能在未來走向成功。


    在商界或其他機構中,一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似乎已經出現了。公共關係公司埃德爾曼的《全球信任度》調查指出,在機構(特別是公司)中的信任度已經倒退到2008年經濟危機時的低潮。埃德爾曼的調查指出,即使是過去被視為固若金湯的技術性產業(目前還是最受信任的商業領域),在全球的多數國家中也出現了信任程度的倒退,這樣的情況以前並沒有出現過。在全球範圍內,公司高管和政府官員們繼續被評為最不值得信任的信息來源,其可信任程度遠落後於學者或產業專家們。13類似的還有蓋洛普民意測試中心在2015年進行的一份調查報告,表明在美國人對機構的信任程度的對比中,商業機構處於15類被調查機構的倒數第2名,僅有不足20%的受訪者表明他們對商業機構有相當或足夠的信任。在這個排行榜中,美國的國會是最後一名。14


    在區塊鏈出現之前,商業領域的信任關係通常要依賴於正直、誠信的個人、中介機構或其他組織才能建立起來。我們通常對自己的交易對手了解不足,更不用說考察他們是否誠實可靠了。正因為如此,在網上交易中,我們逐漸地對第三方形成了依賴性,讓他們負責給陌生人提供擔保,並由他們負責維護與網上交易相關的交易記錄、執行商業邏輯和交易邏輯。這些強大的中介機構——銀行、政府、paypal、維薩(visa)、優步(uber)、蘋果、穀歌及其他數字化的巨頭占據了其中一大塊的價值。


    在區塊鏈這個新興的領域中,信任關係的建立是基於網絡甚至是網絡上的某些對象。密碼學安全公司wisekey的卡洛斯·莫雷拉稱,新型技術的出現實質上是分配信任的元素,這樣的信任甚至能分配給實物。“如果有這樣的一個物體,不論它是一個傳感器、通訊塔、燈泡還是心髒監測儀,隻要它的工作狀況不能被信任,或沒有付相關的服務費,它發出的請求就會自動被其他物體拒絕。”15賬本自身就是信任關係的根本依據。16


    需要說明的是,這裏的“信任”是與買賣商品和服務、信息的可信性及保護相關的信任,而非在所有商業事務中的信用。不過,在本書中你會讀到一個搭載可信信息的全球賬本如何能將正直性植入到我們的機構中,並創造一個更安全、更可信的世界。股東和民眾將會期望所有上市公司和由納稅人養活的機構至少將它們的金庫放到去區塊鏈上運行。這樣的話,通過增加了的透明度,投資者們將能看到某個公司的ceo是否應得到巨額的獎金,而選民們將可以看到他們選出來的代表們是否能妥善處理財政款項。由區塊鏈驅動的智能合約將會要求對手方遵守他們的承諾。


    互聯網的回歸


    互聯網的早期就如年少時的天行者盧克(《星球大戰》中的一個角色)一樣,人們相信即使是來自艱苦的沙漠星球的兒童都能推翻一個邪惡的帝國,並通過建立一個互聯網公司去開創新的文明體係。那顯然是很幼稚的,不過很多人(包括一些現在的人)希望互聯網展現出像萬維網那樣的影響,能夠逆轉某些產業領域的既定格局。在這個格局中,少數人掌握多數的權力,外來的人很難往這個權力架構上攀登,更莫談推倒它了。與傳統的中心化的舊媒體不一樣的是,新式媒體是以分布式、中立的形式存在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積極的參與者,而不僅僅是被動的接受者。互聯網上的低成本、大範圍的點對點通信手段能弱化來自階級的影響,有機會讓發展中國家的民眾融入全球經濟中。在這種模式下,某個人的價值和聲譽來源於其做出的貢獻,而不是他的身份或社會地位。如果你在印度努力工作,加上你本身是很聰明的話,這些長處都會給你塑造良好的聲譽。世界將會變得更扁平化,更符合能者居之的理想,更靈活及更有流動性。更重要的是,技術將能夠造福於所有人,而不隻是為了少數人的財富增長服務。


    以上提到的這些構想,其中的一部分已經實現了。維基百科、linux開源操作係統或銀河動物園(gxy zoo)天文學星係圖像分類項目都是大規模協作的例子。外包行業和聯網的商業模式讓發展中國家的民眾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全球經濟中。今天,20億的人在進行平等的協作。我們都能享受獲取資訊的新方式,這是前所未有的。


    不過,帝國們進行了反擊,這似乎是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跡象了。集中在商界和政界的力量根據自己的需要,改寫了互聯網最初的民主架構的理想。


    現在,大型機構已經控製並建立了這種新型的生產和社交工具,這包括其底層基礎設施;其巨量的、增長中的數據集;其正日漸用於商業和日常管理的算法;其海量的應用程序(apps);以及日漸呈現出來的驚人能力,機器學習及自動駕駛汽車等。從美國矽穀到華爾街,到上海,再到韓國首爾,新式的貴族們正利用其既有優勢,運用這種前所未有的非凡的技術、其設計目標就是讓人們成為高度活躍的經濟主體,從而創造出驚人的財富,並鞏固其對經濟和社會的力量及影響。


    早期的數字化先行者們曾警示過將會發生的一些令人擔憂的陰暗麵,而現狀與他們曾經發出的警示已經相差無幾了。17在大多數發達國家裏,盡管其國內生產總值有所增長,但就業機會的增長速度一直不如人意。這個世界的財富一直在增長,而社會不公平的程度也隨之增加。強大的技術公司已經不再重視過去的那種開放、分布式、平等和帶來機會的網絡,而是將重心轉移到了線上的封閉式係統或專有的、隻讀的應用程序,這與其他事情一起,就將對話的渠道切斷了。企業的力量已經將這些美好的點對點、民主化和開放的技術作為無節製地獲取利益的手段。


    這樣的結果是,經濟的力量變得更銳利、更集中及根深蒂固。互聯網原本的構想是將數據更廣泛地、更民主地分發出去,但現在大多數的數據已經被少數的實體收集、利用起來,而且這些實體還利用這些數據去控製和積累更多的權力,這對大眾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你積累了足夠的知識及隨之而來的權力,你就可以通過產出更多的專有知識去鞏固你的地位。無論如何,特權的重要性已經擊敗了貢獻和實效——不管這些特權是怎麽來的。


    還有,強大的“數字巨無霸”,如亞馬遜、蘋果和臉書(facebook),曾幾何時它們也是互聯網的初創企業,現在正在私有的數據池裏收集民眾和機構產生的數據,並沒有將它共享到網絡上。當他們為顧客創造帶來很大價值的同時,也使得數據成為一種新型的資產,甚至比以前的資產都更有價值。這種趨勢也侵害了我們傳統的個人隱私和自主權的價值觀。


    各國的政府使用互聯網去改善運作和服務的效率,不過它們也在部署各種技術去監視甚至是控製民眾。在很多民主國家,政府使用信息與通信技術去監視公民、改變公眾意見、推動其狹隘利益、破壞權利和自由,最終目的是保留權力。


    當然了,實際的情況也不完全符合某些人提出的“萬維網已死”的觀點。萬維網對數字世界的未來是極端重要的,我們所有人應當行動起來捍衛其發展。另一方麵,在如萬維網聯盟這樣的機構裏,他們的成員也在積極抗爭,以讓互聯網變得更公開、中立及不斷進化。


    現在,區塊鏈技術提供了一些全新的可能性,甚至有機會改變上述趨勢。這個真正的點對點運作的平台,讓我們在本書裏討論的很多令人興奮的事情成為可能。我們可以掌控自己的身份和個人數據。我們可以進行交易,在無須強大的中介機構充當金錢和信息的仲裁者的情況下創造和交換價值。數十億被排除在經濟體係外的人很快有望加入全球經濟體係。我們可以保護自己的隱私,並使用自己的信息謀求自身利益。我們可以保證新事物的創造者能夠得到來自他們知識產權的補償。我們或許不需要通過重新分配財富的方式去解決日益惡化的社會不平等問題,而是通過在一開始就改變財富分配和創造的方式去實現。這樣,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無論他們是農民還是音樂家,都可以更全麵地、更優先地享有他們所創造的財富。這似乎是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若要打個比方的話,比起上帝來說,這更像是《星球大戰》裏的尤達大師的角色。不過,這個新式的協議,讓一個急需可信協作關係的世界看到了曙光,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你的個人化身及身份的黑盒子


    在曆史進程中,每一種新式的媒體都讓人們跨越了時間、空間甚至是軀體的局限性。這樣的能力最終讓我們重新審視存在主義者們對身份的觀點:我們是誰?作為人類,意味著什麽?我們如何能對自身進行概念化?就如馬歇爾·麥克盧漢觀察到的結果那樣,媒介最終會逐漸成為信使。人們塑造媒體,並被媒體反過來塑造自身。我們的大腦、機構和社會都在適應這個趨勢。


    “今天你需要一個授權機構給你提供一個身份認證工具,如銀行卡、飛行常客卡或信用卡。” 18wisekey的卡洛斯·莫雷拉說。在出生時,你的父母會給你起名字,而在政府注冊的產科醫生或助產士會給你接生並記錄你的腳印、重量和身高,雙方對時間、日期和出生地進行確認並在出生證明上簽字。現在,他們可以在區塊鏈上登記這個證書,並將其與出生公告和大學基金關聯起來。你的朋友和親戚可以將比特幣發送到你的賬戶上,以資助你的高等教育。這樣,你的數據流就開始運行了。


    在互聯網的早期,湯姆·彼得斯寫道,“你就是你自己的項目”。19他的意思是,工作和職位已經不再是定義我們的唯一要素。現在若要找一句類似的話,那就是“你就是你自己的數據”。不過這其中的問題正如卡洛斯·莫雷拉說的那樣——“現在,身份是你的,但你的身份在世界中的活動所產生的數據卻是由他人所掌管的。”20大多數的公司和機構眼中,你就是一堆數據——這些數據來自你在互聯網上的活動蹤跡。它們收集你的數據並將其變為一個“虛擬的你”,並通過這個虛擬的身份給你提供很多難以想象的便利。21不過,這樣的便利是要付出代價的,那就是隱私權。我並不讚同那種“隱私權已經沒希望了,別執著了”的思想。22隱私權是自由社會的基石。


    “人們將身份看得太簡單了”,23安全專家安德烈亞斯·安東諾普洛斯如是說。我們用“身份”這詞去描述自我、這個自我在世界中的映射以及這個自我或其映射所帶來的屬性。這些信息或許會來源於自然界、國家或私營機構。我們或許會有一個或多個角色,及隨之帶來的一係列指標。想象一下你的上一份工作——你角色的變換是由於工作需要做出的改變,還是由於你的職位的變化?


    想象一下,如果這個“虛擬的你”能真正地被你掌管,那麽世界會變成怎麽樣?這是你的個人化身,它“生活”在你的身份所構成的黑盒子裏,你可以從你的數據流中獲得經濟利益,當有人申請對你的數據進行訪問時,你可以決定向對方公開特定的數據。你的駕駛執照為什麽要包含除了“你已經通過駕駛考試並且有能力開車”以外的信息呢?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個互聯網的新時代,你的個人化身能夠管理和保護你的黑盒子裏麵的內容。這個可靠的軟件仆人會根據具體的情況向對方公布必需的細節或金額,同時妥善地處理在網絡活動中所產生的各種遺留信息,以保護你的隱私權。


    這聽上去可能像《黑客帝國》或《阿凡達》這類電影裏描繪的科幻故事。不過,今天的區塊鏈技術讓它有機會成為現實。以太坊生態圈區塊鏈公司共識係統?(consensus systems)的首席執行官約瑟夫·盧賓將這個概念稱為在區塊鏈上的“永久數字id和角色”。“在與大學的朋友互動的過程中,我展示出來的自己與我在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演講時是不一樣的”,他說,“在這個在線數字經濟裏,我會在擁有不同身份的平台展示出我各方麵的特質,並與這個世界進行互動。”約瑟夫·盧賓希望擁有一個‘典型的身份’——這個版本的他會繳稅、申請貸款及購買保險。“我或許會有一個業務上的身份以及一個家庭裏的身份,以與我的‘典型的身份’相關的事務隔絕開來。我或許會有一個遊戲玩家的身份,這我是不希望與我的業務身份聯係在一起的。我甚至可能會有一個暗網上的身份,永遠不會跟其他的身份聯係在一起。”24


    你的黑盒子可能會包含以下的一些信息:政府頒發的身份id、社保號碼、醫療信息、服務賬號、金融賬號、文憑、執業證書、出生證明、其他證書以及一些你並不希望公布但想要產生經濟價值的個人信息,如性取向或身體狀況等,這些都可以用於民意調查或研究性學習。你可以根據特定的目的,在某個特定的時間段將這些數據公布給特定的機構。你可以將你身份屬性的一個子集發送給你的眼科醫生,以及一個不同的子集發送給你希望進行投資的對衝基金裏。你的化身可以替你回答“是與否”的問題,而不需要公布你的實際身份,這些問題可能包括:“你的年齡是21歲還是更21歲以上?你在過去三年內每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嗎?你的身高重量指數在正常範圍內嗎?”25


    在現實世界中,你的聲譽是本地化的,你的本地商店的店主、你的雇主以及在一個宴會上碰到的朋友都對你有特定的看法。在數字經濟裏,你的化身中不同身份的聲譽是“便攜”的。這樣的便攜性將會把世界各地的人們帶入數字經濟裏。在非洲,擁有一個數字錢包和化身的人將可以建立自己的聲譽,而這樣的聲譽往往是在如貸款創業這樣的事情上是必需的。“看,這些人都認識我並給我作擔保。在財政能力上我是可以被信任的。我是全球數字經濟的一個自治的公民。”


    身份隻是其中的小部分。其他部分是一個身份雲,這個身份雲是由那些鬆散或緊密地與你的身份聯係起來的信息組成的。如果我們嚐試將這些信息記錄到區塊鏈這個不可篡改的賬本上,我們就無法理解社交互動的精髓,也會失去“遺忘”這份禮物。人們永遠都不應該由自己狀態最差的那個時候定義。


    走向繁華的目標


    這個可信的協議驅動了數十個項目,在這本書中你將會了解到它們的故事。繁榮首先是關於一個人的生存標準。若要實現繁榮,人們必需有手段、工具及機會去創造物質財富及在經濟上興旺發達。不過對我們來說它包括了更多——人的安全性、安全的環境、健康、教育、環境的可持續性、改變和控製自身命運及參與到經濟和社會中的機會。為了實現繁榮,一個人至少需要能夠接觸到一些基本形式的金融服務以存儲和創造更多的價值,另外還要有通信及交易工具以接入到全球經濟當中,最後是土地所有權及其他合法持有資產的安全性、保護及執行措施。26這些以及更多的特性就是區塊鏈所展示出來的潛力。這些故事能讓你感受到一種未來——為每一個人帶來繁榮,而不隻是給富人和強權者帶來更多的金錢和權力;你甚至能感受到一個我們能擁有自己的數據並保護隱私權和個人安全的世界;那是一個開放的世界,每一個人都可以為我們的技術基礎設施貢獻力量,而不是由被圍牆包圍起來的大公司給我們提供私有的應用程序;那是一個當前的數十億被排擠在主流經濟秩序之外的人群能夠參與到全球經濟並分享其成果的世界。下麵,我們就來給你描繪一下這個世界。


    <h4>創建一個真正的點對點共享經濟</h4>


    當專家們討論“共享經濟”的例子時,通常會談到airbnb(空中食宿)、uber(優步)、lyft(打車應用“來福車”)、taskribbit(勞務平台“跑腿兔”)以及其他的一些平台。這是一個很好的概念——體係中的每一個參與者創造並分享價值。不過這些商業模式其實跟“共享”的關係不是太大。事實上,這些商業模式之所以走向成功,恰恰是因為它們並不進行共享——它們是聚合的模式,這是一個聚合經濟。airbnb這個市值250億美元的矽穀寵兒專門將空閑的房間資源聚合起來。其他的一些業務模式通過它們的中心化、私有的平台將閑置的汽車、設備以及雜務工人聚合起來,並將這些資源轉賣出去。在這個過程中,它們為了商業目的進行數據的收集。這些公司在十年前並沒有出現的原因是當時並沒有技術上的先決條件,如無處不在的智能手機、完整的gps功能以及複雜的支付係統。現在,通過區塊鏈技術,就有了徹底改造這些產業的技術條件了。今天的曾經的巨型“顛覆者”快要被顛覆了。


    想象一下如果不使用中心化的平台,而是用去分布式技術實現的bairbnb(區塊鏈版本的airbnb),這樣實質上就會是一個由其成員共有的協作組織。當有潛在的租客希望租一個房間時,這個bairbnb軟件就會在區塊鏈上搜索所有的房源,並將符合租客要求的房源過濾後顯示出來。由於這個網絡會在區塊鏈上存儲交易的記錄,這樣一個好評就會提高房源提供者的聲譽度並塑造他們的身份。這樣,就不需要由一個中介機構去負責這個事情了。以太坊區塊鏈的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因稱:“大多數技術都是趨向於將自動化的技術應用在邊緣的地方去做一些煩瑣的任務,而區塊鏈是在中心實現自動化的。區塊鏈不會讓出租車司機失業,而是會讓uber失業並讓出租車司機直接為顧客服務。”27


    <h4>以高速、包容的目標重構金融體係</h4>


    金融服務產業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動力,但它現在已經存在著不少問題了。其中的一個問題是,這可能是世界上中心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產業,而且技術變革在其中的進展非常緩慢。由銀行等機構組成的舊式金融秩序像一座座城堡一樣,不遺餘力地維護壟斷的體係並給顛覆性的創新設下障礙。這個金融體係同時也是運行在已經過時的技術上,而且是被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監管規則所治理的。它裏麵充滿了相互矛盾的事情,發展狀態也不平衡,使得其有時運行得很緩慢,經常出現安全性問題,其運作過程對很多利益相關的人來說也非常不透明的。


    分布式賬本技術可以將很多金融服務從舊式機構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培育出競爭對手及創新成果,這對終端用戶來說是很有好處的。雖然很多人已經能連接上互聯網了,但是數十億人還是被排除在主流的經濟體係之外,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金融機構並不將銀行業務這樣的服務提供給他們,是因為他們對銀行來說是一類無法營利及高風險的顧客。通過區塊鏈技術,這些人不僅能被連接起來,更重要的是能被包容到金融活動裏麵,能夠進行購買、借貸及出售等活動,因此也有了一個創造繁華生活的機會。


    現有的機構可以將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自身的轉型——如果它們能找到一個領導者去做的話。這項技術有希望為這個產業帶來變革,讓其發展得更好——從銀行到證券交易所、保險公司到會計事務所、經紀商、小微貸款提供商、信用卡網絡、房地產經紀以及金融產業的其他機構。當每一個人都共享同樣的分布式賬本時,交易結算可以即時完成,而不需要等待幾天,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執行結果。數十億的人將會受益於這項技術,這樣的轉型將會解放世界各地的企業家,為他們的事業提供動力。


    <h4>在全球範圍內保護經濟權利</h4>


    財產權與我們的資本主義民主製度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傑弗遜在《獨立宣言》的初稿中將生命、自由和對財產權的追求列入了人類不可剝奪的權利中,而不是後續版本中改寫成的“對幸福的追求”。28這些有雄心壯誌的原則為我們今天在發達世界裏享有的現代經濟和社會秩序奠定了基礎,但直到今天世界上很多人還沒法享受到這些權利。這個世界雖然在生命權和自由權的保護問題上有了一些進步,但世界上的大部分財產持有者的房產或土地可能會被腐敗的政府官員們肆意地剝奪——這個過程隻需按下中心化的政府產權數據庫裏的一個軟件按鈕即可實現。如果沒有財產所有權的證明方式,土地所有者不能得到貸款、申請建築許可證或出售該財產,而且這些財產隨時可以被剝奪。這都是通往繁華的障礙。


    著名的秘魯經濟學家、自由民主學院主席及世界領先的經濟學者赫爾南多·德·索托表示,世界上多達50億的人口並不能完全地參與到全球化所創造的價值中,因為他們對土地的所有權得不到保證。他認為區塊鏈能夠改變這個現狀。“區塊鏈的中心思想是商品的所有權可以被交易——不管它們是金融、實體或智力資產。其目標不僅僅是記錄這個地塊,還記錄所涉及的所有權,這樣權利的所有人就不能被侵犯了。”29統一的財產權有可能為全球正義、經濟增長、繁榮及和平的新議程奠定基礎。在這個新的範式裏,權利的保護並不是通過槍械來實現的——而是通過技術。“區塊鏈是為一個由現實(而不是虛幻)事物所支配的世界而設的。我認為那是很有意義的。”30赫爾南多·德·索托說道。這是一項去中心化的技術,其中沒有中心化的機構去控製它,每一個人都知道其中在發生的事情,它裏麵的記錄會被永久保存起來。


    <h4>終結匯款的高費用</h4>


    每一份評估加密貨幣相關收益的報告、文章或書籍都討論過在匯款業務上的應用,這是有正當理由的。在進入發展中世界的資金流中,最多的一部分並不是來自外國援助或國外直接投資,而是其身處海外的國民給他們的貧窮國家寄回去的匯款。這個過程需要時間、耐心,有時還需要每星期跑到同樣的電匯辦事處的勇氣(可能坐落在治安不良的地區),每次都要填寫同樣的文件及支付同樣的7%的費用。其實,有更好的途徑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去中心化匯兌公司abra(後文統稱“abra”)和其他的一些公司正在使用區塊鏈來搭建一個支付網絡。abra的目標是讓其每個用戶都成為一個出納員,資金從離開一個國家和到達另一個國家的整個過程隻需要幾個小時,在以前這是需要一個星期的;在費用方麵,這種方案隻需要2%而不是以前的7%甚至更高的費用。abra希望它的支付網絡的節點能夠超過世界上所有的實體atm(自動提款機)數量的總和。西聯匯款花了150年的時間才在世界範圍內達到了50萬名代理人,而abra將會在第一年擁有同樣數量的出納員。


    <h4>消除對外援助中官僚主義和腐敗</h4>


    區塊鏈能解決外國援助項目上的問題嗎?2010年的海地地震是有史以來最致命的自然災害之一,約有10萬~30萬的人口遇難。海地政府後來被證明是一個累贅——全球的社區給紅十字會捐獻了超過5億美元的資金,而一份事後的調查報告表明,這些資金有不少是被濫用的,一部分甚至直接消失了。


    區塊鏈可以在外國援助分發的過程中移除不必要的中間人的角色。其次,區塊鏈作為一個不可篡改的資金流向管理賬本,讓機構具有更多的可追責性。你可以在智能手機上跟蹤你給紅十字會捐贈的每一筆錢(從其起點到終端受益的人);也可以將資金放在托管賬號上,在紅十字會完成每一個標誌性任務後釋放相應數額的資金。


    <h4>讓價值的創造者先受益</h4>


    在第一代的互聯網上,很多知識產權的所有人並沒有得到適當的補償。第一個例子是音樂家和作曲家與唱片公司簽約了,而這些唱片公司並沒有想象到互聯網對這個產業帶來的衝擊。他們並沒有擁抱這個數字時代,也沒有重新構造其商業模式,逐漸地就將控製權讓給了有創新性的在線內容分發商。


    我們來看一下主流唱片公司對在1999年創立的點對點音樂文件分享平台napster的反應。音樂產業裏麵的在位者們聯手起訴這個新企業、其創始人及其18000位用戶,在2001年7月徹底瓦解了這個平台。napster的一份相關紀錄片的導演亞曆克斯· 溫特對《衛報》說,“在大規模的文化轉型的事情上,我並不喜歡黑白分明的想法,而在napster這事上,在‘我可以分享我購買的一切東西’的立場和‘即使你隻分享你已經購買的文件,你也是一名罪犯’的觀點間之間存在著不少的灰色地帶”31。


    我們同意這個觀點。與顧客共同創造價值通常是一個更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而不是去起訴他們。這個事件給音樂產業帶來了不少的關注,揭露出其過時的營銷實踐、內容分發的低效率以及被一些人認為是“反音樂家”的政策。


    從那時起,情況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直到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英國創作歌手伊摩琴·希普、大提琴家佐伊·基廷及區塊鏈開發者、企業家們在引領實現區塊鏈上的新型音樂生態係統。這項技術有可能顛覆每一個與文化相關的產業,而它所帶來的希望是創作者可以根據自己創造的價值得到補償。


    <h4>重構作為資本主義引擎的公司架構</h4>


    為身份、信任、聲譽和交易管理而設的全球性的點對點平台的興起,讓我們終於有機會重建公司的深層架構,這個機構會為創新、共享價值的創建甚至是為大多數人享有的繁榮而服務,而不是隻為少數的有錢人服務。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建造一個收入或影響力較小的小型機構。相反,我們說的是建造21世紀的公司,其中的一些可能是大型的創富創造者,在它們各自的市場都可能會很強大。我們確實認為企業將會更像網絡,而不是工業時代的垂直化層級機構。這樣的話,就有機會更民主地分發(而不是重新分發)財富。


    我們也會帶你預覽一下智能合約、新型自主經濟代理媒介及被稱為分布式自主企業的神奇世界,在其中智能化的軟件會對很多方麵的資源和權限進行管理和控製,甚至取代公司。智能合約讓基於新型商業模式或應用區塊鏈技術改造的現存商業模式基礎上的開放式網絡化企業成為可能。


    <h4>讓物體活動起來並讓它們工作</h4>


    技術專家和科幻作家們長期期盼著由聯網的傳感器構成的無縫全球網絡可以捕捉世界上的每一場事件、行動和產生的改變。區塊鏈技術可以讓事物進行協作,進行能源、事件、金錢這些價值單位的交換,並根據共享的需求和供應信息去重新配置供應鏈和生產流程。我們可以為智能設備添加元數據,並為它們編程,使得它們能夠根據其他物件的元數據進行相互的識別,並根據預先定義好的情況展開行動或做出反應,這個過程無須擔心由錯誤或篡改帶來的風險。


    隨著物理世界的複蘇,從在澳大利亞內陸需要電力耕作的小型農民,到世界各地能參與到一個分布式的區塊鏈能源網絡的房產所有者,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走向繁榮。


    <h4>培育區塊鏈企業家</h4>


    企業家精神對一個蒸蒸日上的經濟體係和一個繁榮的社會是至關重要的。互聯網原本應該解放企業家們,為他們提供大公司才有的工具和能力,而無須擔心隨之而來的陳舊文化、僵化的流程及固定的負擔。不過,互聯網公司及其創造出來的億萬富翁的耀目成就掩蓋了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在過去的三十年間,很多發達經濟體中的企業家精神以及新企業的嚐試一直在衰退32。在發展中世界裏,互聯網並沒有為那些受死氣沉沉的政府官僚主義影響的準企業家們降低門檻。互聯網也沒有改變數十億人無法獲取金融服務的現狀——而這些服務對創業者來說是必需的。當然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成為企業家的使命,不過即使是對那些想獲取一份體麵工資的普通人來說,這些金融服務和工具的缺失及政府的繁文縟節使得實現這一點也不容易。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不過區塊鏈可以在很多重要的方麵實現更高的全球繁榮的程度。對那些生活在發展中世界的普通人來說,若他們希望有一個可靠的價值儲存方式及與他們所在社區之外的人做生意的話,現在他們隻需要有一個聯網的設備就可以了。接入到全球經濟中,意味著更容易獲得新的信用、資金、供應商、合作夥伴和投資機會的來源。哪怕你的才能或資源價值再小,也能通過區塊鏈實現其經濟價值。


    <h4>實現為人民所有並為人民服務的政府</h4>


    你也要準備好政府及治理領域的大變革。區塊鏈技術已經可能重塑政府運行的方式,並使其變得更高效,成本更低。它也為民主製度自身的改變創造出新的機會——政府如何能夠更開放、擺脫說客的控製及以正直的價值觀念行事。從投票、獲取社會服務、解決社會的一些大難題及讓選出來的代表們對其競選諾言負責等事項,我們可以看一下區塊鏈技術能如何改變作為公民及參與到政治體係中的意義。


    新平台的前景與隱患


    若這個“裸露”的城市裏有600萬的人33,那麽這項技術實現其潛力的道路上就有600萬個障礙。另外,也有人對此技術持負麵態度。一些人稱這項技術還沒到大規模使用的程度;一些人稱這項技術很難使用,而殺手級的應用還在萌芽階段。其他的一些觀點還批評了達成網絡共識所需的巨額能耗——當數以千計甚至數以百萬計互相連接的區塊鏈每天在處理數十億的交易時,會是什麽情況?到時候網絡中會有足夠的激勵機製讓人們參與進來並長期遵守規則嗎?他們會不會嚐試攫取網絡的控製權?區塊鏈技術會導致大量的失業嗎?


    這些問題應該由領導者和治理者而不是由技術來回答。互聯網的第一個紀元得以蓬勃發展,是因為它的核心利益相關方——政府、民間社會組織、開發者和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的視野及共同利益。在本書中,我們將會進一步討論這個新的分布式範式的領導者們將需要如何參與進來,並釋放一係列的經濟及製度上的創新力量,以確保這項技術能實現其潛力。我們邀請你成為其中的領導者之一。


    這本書源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的一個400萬美元的全球解決方案網絡(global solutionsworks)項目,它的資金主要是由大型的技術公司及洛克菲勒基金會、史考爾基金會、美國國務院及加拿大工業部(一個致力於尋求解決全球問題和治理方案的新機構)提供的。我們都參與到了這個項目當中。唐塔普斯科特創建了這個項目;亞曆克斯領導了加密貨幣方麵的項目。在2014年,我們發起了一個研究區塊鏈革命及其對商業和社會影響的一年期項目,並將其成果歸納到這本書中。在這個項目裏,我們深入思考了這個新平台能帶來的好處及其風險。


    如果商業機構、政府和民間團體創新家能夠正確實現這項技術,我們就能舍棄一個主要由不斷降低的搜索、協調、數據收集和決策製定的成本所驅動的互聯網——根本目的是監視、中介互聯網上的信息和交易並實現經濟利益,升級到一個由不斷降低的交易、監管、執行社會和商業協議的成本所驅動的互聯網,其根本目的是保護所有交易及價值創造、分發過程的正直性、安全性和隱私性。這是策略上的180度大轉彎。這樣的結果可以是一個真正具有分布性的、包容性的、授權性的機構所構成的經濟體係——最終就是合理的。通過對我們在網絡上可以做到的事情、如何去做、誰能參與這些問題做出根本性的改變,這個新平台甚至能夠移除應對令人煩惱的社會和經濟挑戰所需的技術性先決條件。


    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地處理這項技術,區塊鏈這個擁有前景的技術將會受到限製甚至被摧毀。在更差的情況下,它還可能成為強大的機構們用於鞏固其財富的工具,或者當這個平台受到黑客攻擊時,則可能會成為某種新的監視型社會所用的平台。與此緊密相關係的技術有分布式軟件、密碼學、自主運作的代理人甚至是人工智能,這些技術都有可能失去控製並反過來對付人類。


    這項技術被延遲、拖延或無法充分利用的可能性是有的。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特別是比特幣,其影響力已經很大了,但我們並不會預測這項技術到底會不會成功,也不會預測它走向成功需要的時間有多長。34預測總是一件有風險的事。就如技術理論家戴維·蒂科爾所說:“我們中的很多人在預測互聯網所帶來的影響時實在做得很差。isis那樣類型的不良現象也是被我們忽略的事情之一,而一些極度樂觀的預測最後被證明是錯誤的。”他說,“如果區塊鏈像互聯網那樣巨型和普遍,我們對其優點和缺點的預測水平可能也會跟當初預測互聯網的時候一樣差。”35


    我們不再預測區塊鏈的未來,而是積極擁抱區塊鏈的未來。我們認為它應該成功,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實現一個繁華的紀元。我們相信經濟運行的最佳狀態是它為每一個人運行,而這個新的平台是包容的引擎。它極大地降低了像匯款這樣的資金傳遞活動的成本。它極大地降低了擁有一個銀行賬號、獲得信用記錄和投資的門檻。而且,它提倡企業家精神及積極參與到全球貿易中。它催生了分布式資本主義而不是一個將資源和資本重新分發的資本主義。


    每一個人應該停止與之抗爭,並采取正確的步驟參與進來。我們應該利用區塊鏈這項技術為大多數人謀福祉,而不隻是為了少數人的眼前利益。


    今天,我們都對這個新一代的互聯網的潛力感到興奮無比。我們對正在出現的大量創新成果及其實現繁榮及更美好世界的潛力充滿了熱情。這本書是我們告訴你該如何對這個下一代的潮流產生興趣及進行理解,並采取行動以確保其潛力能實現。


    因此,坐下來並繼續讀下去吧。我們正處於人類曆史的關鍵節點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區塊鏈革命:比特幣底層技術如何改變貨幣、商業和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塔普斯科特 / 亞力克斯·塔普斯科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塔普斯科特 / 亞力克斯·塔普斯科特並收藏區塊鏈革命:比特幣底層技術如何改變貨幣、商業和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