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春也猜出陶淵民的來意,沒有那樣的事情,陶淵民豈會登她的門,他還是與劉氏穀氏幾個有區別的,他是個真正的讀書人,是顧及臉麵的,不至於來搶她的房子。


    對這個人雨春既沒感情也沒恨意,就拿他當一個不相幹的人最好,他來求自己是沒用的,放不放陶家人自己可沒那個本事。


    雨春也明白陶淵民不見得是來求她的,誰會把一個沒錢沒勢的小丫頭放在眼裏。


    一定是來求柴老,讓永明他們幫忙。


    真是讓雨春猜對了,這就是陶淵民的意思,陶淵民想的是柴老相中了他幾個孫子裏的哪個是個可造之材,為了自己武功的傳承才留在了這裏,至於三春一個丫頭,柴老培養她幹什麽?


    柴老的惱怒也不見得是因為替三春出氣,大概是陶永福的話激惱了柴老,監獄又是人家家的,隨手就教育他們一下兒。


    陶淵民也是個重男輕女的,不然怎麽會縱容婆媳們賣女兒,看到了自己家的下場有些後悔了,從骨子裏是絕對改不了的。


    小丫兒、永久、永輝、四夏魚貫端盆端碗的走進餐廳,見了陶淵民挨個打了招呼,見了這幫孩子,陶淵民有些感慨,他從來沒注意過孩子們,半年多不見,好像都長大成人了。


    一個個禮貌規矩,比陶永福陶永年不知強了多少,這也證明他治家的失敗,孩子離了家不但沒有學壞,還都自食其力的上了學,自己還覺得孩子們離了娘不行,看來是自己多慮了,既然孩子再不用母親,休掉穀氏是對的。


    這老爺子心眼兒也夠偏的,把孩子不成器都賴到媳婦身上,他怎麽不看看自己的兒子是什麽貨色,休了穀氏要是能解決陶家的問題,他可真是大錯特錯了。


    雨春麵對陶淵民本是很生分的,雖然他是前身陶三春的爺爺,可是在她走投無路的時候,老爺子從沒施過援手。


    也隻就讓了老頭兒一句,連個爺爺也沒喊出來,雨春自來這世都沒跟陶淵民單獨說過話,隻是在劉氏、陳氏大打出手那次見過一麵,比陌生人還陌生。


    陶淵民一來,飯桌上是靜悄悄的,笑語歡聲沒了蹤影,一頓飯吃得默默的,陶淵民也覺得自己是不受歡迎的,這個人本來就是個好沉默的,跟這些孫輩也是生分的,特別是雨春看他的眼神讓他覺得更生分。


    這就是死讀書的後果,陶淵民把把不良的結局都怨上了讀書,這個人的心思也是極端的。


    悶悶的吃了一頓飯,柴老從這一頓飯裏就看透了陶家是一個沒有情義的家庭,陶淵民如果對幾個孩子有過感情聯係,憑幾個孩子的性格絕對不會和他這樣冷淡,從陶家人進監獄起,幾個月陶淵民才登門,一看這人也是個無能之輩,這樣的人不可能想讓兒孫受受教訓才來解救他們,而是他沒有一分的決斷,到現在才有所醒悟。


    一個無能的男人怎麽會不把家搞的大亂。


    待小丫兒,雨春端來了茶水,陶淵民對著柴老還是沒有抹開麵子提陶家人的事。


    雨春倒好了茶很快就回了自己的屋子,她不好奇陶淵民為陶家人說項,左右不是自己的事,陶家人就是再本事,再想賣她,他們現在也辦不到了,她有柴老的保護已經無憂無慮的了,她還考慮永明幾個的前途,就是真把陶家人判刑對永明幾個確實不好,自己不去操那個心,任憑師父處置豈不更好,師父是個有分寸的人。


    自己這個外來者隻有自己明白,在師父的眼裏,自己要是死追陶家人不放,師父也是有想法的,畢竟他不知內情,陶家人還掛著她親人的牌子,物極必反,矯枉過正的效果可是大反差的,見自己這樣識趣,師父也更會極力保護自己的,雨春想的極細,有很多事情都在人的一念之差,從同情變成憎恨是常有的事。


    陶淵民不開口,柴老是不會開口問他為什麽來的,隻裝作他是來看孫子的,默默的喝著茶,求人的人不主動還等著人家上趕著。


    最終是陶淵民開口:“我今日來,一是謝謝老先生對這些孩子教導有方,看他們都知禮懂事,不知道怎麽感謝老先生才好,幾個小子拜了老先生為師是他們幾輩子修來的福。”


    “陶先生說錯了,隻有林雨春才是我的關門弟子,那幾個小子隻是沾了雨春的光,指點他們幾招兒,他們幾個是無家可歸在雨春這裏借住的,吃喝穿用都是雨春的,這裏跟陶家沒什麽關係。”柴老這話說的真夠難聽的,你一個做爺爺的治家無方,落得孫男娣女無屋可住,無飯可吃,還腆臉活在世上,真夠臉皮厚的,那樣一個可憐的小孫女,一點兒援手都不伸,或許你還是個罪魁禍首,一個小女孩為你們陶家養著四個孩子,你不覺得羞愧嗎?


    柴老想什麽陶淵民雖然不知道,聽了柴老這幾句話,讓他也是無地自容,臉頓時成了紅布,幾次欲張口都說不出話來。


    明明誰都知道的柴老是雨春的師父,陶淵民隻字不提雨春,更叫柴老不悅,陶淵民根本沒把雨春放在心裏一點兒,重男輕女的的態度是明顯的,雨春是柴老最看中的,若不是雨春,柴老豈會落在這裏教永明他們。


    陶淵民在鄭祥武來問拜師的事時,已經知道了雨春是柴老的徒弟,他今天的說法,也是他的心理,事實上他是不願雨春長什麽本事,一個丫頭多大的能耐,也是帶到別人家的,多大的財富也應該歸娘家,這個大新房子他也想過,雨春嫁出去,一定要歸幾個孫子的,除了娘家願意給的嫁妝,其餘的不管有多少是應歸娘家的,不但古人是這樣的想法,現代人也是一樣的,這就是重男輕女的傳統,財產都是兒子的,女兒是應該淨身出戶的。


    陶淵民沒有再說什麽,直接提起倆兒子和孫子,不提媳婦的事。


    柴老覺得這人就是一個理不開的,以為救回兒子就家和萬事興了。


    不尋找兒子的毛病,一味都推到媳婦身上,一個家都治理不好的人還想讀書當官,這樣的人當道,天下的百姓何其悲哀。


    陶淵民說的是:“三個女人已經被休,都是他們一心賣女兒帶壞了我的兒子,被判的該是他們,她們在獄裏待多久都是活該,父親坐牢對永明他們的名聲也是有損的。”


    “你的想法都是女人的錯,男人幹什麽都是應該的,拿了賣女兒賣孫女的銀子逛妓院娶妓女也是女人讓他們幹的?”柴老直指要害,說的陶淵民的頭都耷拉下來,好半天也沒抬頭。


    見陶淵民不語,柴老繼續:”一個男人讀書不成就該想點兒營生,聽說老先生讀書讀了四五十年,家裏的產業撫養兒女都是你老妻一人擔當,你的兒子陶思國卻趕不上你的,不但違背了讀書人的信條還敗壞了門風,逛妓院喝花酒對兒女不聞不問,做父親的責任一點兒沒盡到,做丈夫的責任他也沒盡,穀氏一人拉吧孩子,兒子多沒錢娶媳婦,她想外快是免不了的,她們賣女兒你並未加以阻攔,現在一味的推卸責任你不覺得有一點愧疚?”


    陶淵民被柴老損的無地自容,一句話也應對不了,柴老還沒說完呢。


    “你這個休妻的想法很不錯,你們家的女人也實在太猖狂了,賣一個兩個,還賣起來沒完了,休了她們好好受受教訓讓她們也知道知道錯在哪裏,一點兒悔過之心都不會生出的女人是要不得的,那就是世上最狠最不知禮的潑婦,是不配做這些孩子的母親的,影響孩子的前途是肯定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這個文人不會不懂。”


    陶淵民聽著兒子有了希望,不禁心裏一鬆,這就是人的偏心,隻顧兒子,連老婆都不要了,也都是女人的悲哀。


    “還有我現在隻答應放了幾個女人,休棄後任她們自找去處,我不希望穀氏和這幾個兒子攙和,男的還得再圈圈性子,受的教訓不深你是管不了的。”柴老就這樣的結論,你陶淵民願意與不願意都是由不了你的。


    陶淵民白高興了一會兒,此刻又成了泄氣的皮球,他想放出來的沒放出,不想要的結果卻得到了。


    柴老再不理他,自顧自的回了書房。


    陶淵民僵在這裏,找雨春恐怕是不行的,又見不到永明他們的影子,幾個孩子大晚上去了哪裏?


    小丫過來看看他還沒走,被人涼在了餐廳,小丫兒給他倒了一杯茶,陶淵民見小丫兒是個生臉,想問一問永明在哪:“小姑娘,見你麵生,你是誰家的孩子。”


    小丫兒思量著自己怎麽回答,自己現在已經不是刑家人,在這裏說奴婢不是奴婢,說家人不是家人的,算個什麽身份呢?


    見小丫兒遲遲疑疑的,陶淵民奇怪,怎麽連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


    小丫兒想好了說辭:“陶爺爺,我是前幾個月雨春救活的小丫兒。”她不想提邢武義。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園五兄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椿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椿芽並收藏田園五兄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