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撤離長城防線


    張學良下野後,先到意大利,後到英、法考察。何應欽代行張學良的副司令職務,並帶來國民黨嫡係部隊兩個主力師,名曰“支援”,實際逼迫東北軍撤離長城防線。


    我接任六四七團團長,此時十六旅已改番號為一一六師,部隊隨即開赴唐山附近的稻地鎮。在稻地鎮略作休整,即奉何應欽令移防易縣一帶。在部隊乘火車移防之前,繆流要我先由唐山到北平見何應欽,報告一一六師移動情況,並請示部隊移防易縣後防地的部署。見何應欽是在他的辦公室,北平鐵獅子胡同海陸軍部,確定了一一六師防地除易縣外,還有淶水、涿縣和高碑店等地。當時,六四七團內官兵對蔣介石停止熱河抗戰,強迫東北軍撤退的倒行逆施極為憤慨。


    由於蔣介石采取不抵抗主義,東北軍中就有人醞釀兵變。當時有的團已有少數共產黨員,在團裏宣傳抗日。不久發生廊坊兵變,失敗後團長杜長齡(在日本留學時入黨)跑到新疆,後來被盛世才殺害。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思就是在這個時候入黨的,他參加了廊坊兵變。


    六四七團於一九三三年三月底移駐到易縣縣城及附近農村,當時騎兵二師黃顯聲部駐在易縣西陵、良各莊一帶,離我團部隻有十五裏。我和黃顯聲是老同事,常有來往。在東北軍的將領中,黃顯聲是最早而且堅決實行武裝抗日的。他是遼寧鳳城人,一八九六年生。曾在丹東讀中學,畢業後入北京大學補習班,因參加五四運動被迫退學,回到沈陽,一九二一年考入東北講武堂三期炮科。翌年結業後,先後任東北軍營長、旅長,因治軍嚴謹,膽識過人,深受張學良的信任,一九三○年被委任為遼寧省警務處長兼沈陽公安局長。時因日本滿鐵軍警不斷滋事,黃顯聲為維護民族利益與之針鋒相對,進行鬥爭。日本侵略者對黃顯聲非常痛恨,後來占領沈陽首先抄了黃顯聲的家。


    “九一八”事變前,黃顯聲曾有戒備,並經張學良同意,將沈陽庫存二十餘萬支舊槍盡數發到各縣公安部隊,為後來組織民眾抗日武裝創造了條件。“九一八”事變時,黃顯聲命令所屬公安部隊抵抗,看到大勢已去,才令其撤至錦州,他自己最後化裝離開沈陽。此後,他積極組織抗日武裝活動,成立東北民眾抗日義勇軍,不僅直接給敵人以重大殺傷,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者侵華的囂張氣焰,而且也極大地鼓舞了廣大民眾的抗日熱情,推動了抗日運動的發展。義勇軍實際上已成為日軍西進入關的首要障礙,在一定程度上起著延緩日軍侵華軍事進程的作用。這是黃顯聲不可磨滅的曆史功績。


    一九三二年秋,即將入關的黃顯聲部隊在張家口改編為騎兵第二旅,不久又擴編為騎兵第二師,初駐北平西苑,後又調防易縣良各莊一帶。一九三三年長城抗戰開始不久,黃顯聲便毅然率領騎兵二師出關抗日,進駐白馬關後,又令先頭部隊挺進熱河隆化一帶與日軍周旋。正在這時,蔣介石命令關麟征的二十五師尾隨而至,抄了騎二師的後路。在尚未與日軍交手之前反而先置於國民黨軍隊的威脅之下,這使黃顯聲極為憤慨。在被迫後撤的同時,黃顯聲果斷地命令部隊:“保持作戰戒備,他們要打,我們就堅決還擊。他們不打,就快速通過。”騎兵第二師在國民黨二十五師的槍口下撤了回來。如果不是二十五師橫加阻攔,騎二師在前線是會大有作為的。


    在易縣駐防時,騎兵二師已有黨員和進步學生當兵,進行抗日救亡活動,都是中共北方局軍委派到該師工作的。此外還有黨的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又有北方局五十三軍工委會成員劉瀾波、孫誌遠等在該師領導地下黨的工作。我在那裏結識了劉瀾波、孫誌遠,此後,經常來往,互相商討在六四七團內如何開展抗日救亡活動。


    早在一九三○年,我隨東北軍進關,駐防南苑時,就聽說一○五師師長劉多荃有個堂弟叫劉瀾波在北京大學讀書,是共產黨員,但是沒見過麵。在易縣駐防時,我風聞有些共產黨員在騎兵二師中工作。就在這時突然從那兒派到我團三營一個叫易人的,他用伍元錢買通了營部一個勤務兵,請客吃飯,策動兵變,被營長譚啟發查獲,解到團部。剛開始訊問他的來曆,易人就直言不諱地說:“我是黃顯聲部派來的。”我聽了心中一震:黃顯聲是我最熟悉的朋友,在張學良那裏,他曾任中校副官,我是少校副官,他接任過我的職,我也接過他的職……又感到有些氣惱:易人這家夥,怎麽能這樣沒有骨氣。於是中止訊問,找平日往還甚密的師部軍法處於處長商量怎樣處置。我想:若送到師部去,師長繆流很反動,那裏還有國民黨政訓處的人,恐遭不測,同時會給黃顯聲帶來很大麻煩。於處長出主意說,把他送交縣政府,告訴縣長:這個人不必審問,也不要報到師部,押他幾天,等風聲過去,再作處理。這時,在騎兵二師師部擔任少校書記官的劉瀾波來到我團,問我:“這件事你看怎麽辦?”我對他說:“你們要派人來,先告訴我一聲,我們好給以保護。我也在到處找共產黨,在熱河時我就找共產黨,要抗日不找共產黨怎麽行?況且我原來也認識一些共產黨員。”隨後我們又策馬同行趕到西陵,在鬆柏掩映的趙公祠內和黃顯聲、孫誌遠談了近一天。我講:“派人事先不說一聲,出了事弄得我很被動,以後派人直接給我派好了。”當時我父親正好從家鄉來看我,住在團部,易人和我是鄉親,相距五裏地,又是親戚屯,於是便由我父親把易人保釋回家。單純主張士兵嘩變是當時白區工作中“左”傾思想的反映,這件事事前沒經過劉瀾波同誌,但是捅了婁子,還得由他出麵來解決。他善於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處理一些棘手的問題。


    劉瀾波是一位職業革命家。一九○四年生,遼寧鳳城人。少年時就讀於鳳城、沈陽等地。一九二○年,考入天津南開中學。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考入北京大學政治係。一九二八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一九三○年,他在大學臨近畢業時,因積極參加政治活動,遭到反動政府的逮捕。釋放後,經劉多荃介紹,劉瀾波到山西省政府主席商務處任秘書。“九一八”事變後,劉瀾波經同鄉遼寧省政府秘書、黃顯聲的叔父黃恒浩介紹,結識了黃顯聲,於是隨黃顯聲到錦州。他協助黃顯聲部在短短的兩三個月中,組織起了二十餘路民眾抗日義勇軍,並先後鎮壓了受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直接扶植支持的淩印清、張學成兩支聲勢頗大的漢奸隊伍。十一月中旬,日本關東軍準備向遼西發起進攻,這時劉瀾波一方麵隨黃顯聲到大淩河一帶檢查布防,一方麵協助黃顯聲調集各地義勇軍埋伏於新民縣西部青崗子一帶阻擊西侵日軍。二十七日,日軍先頭部隊進入伏擊區,遭到了義勇軍的猛烈痛擊,戰鬥持續六小時,日軍始終未能得逞。後來,錦州失陷,劉瀾波隨黃顯聲部撤入關內。一九三二年秋,騎兵總隊改編為騎兵第二師,駐防平西一帶。劉瀾波向中共北方局匯報了黃顯聲等東北軍部隊的情況,北方局即派他回到騎兵第二師,以黃顯聲的秘書身份為掩護,深入開展黨在東北軍騎二師等部隊的兵運工作。


    劉瀾波同誌是東北軍黨的工作的主要創始者,為黨為人民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是個有理想,有遠見,胸襟開闊的人;是個有骨氣,有血性,疾惡如仇的人;是個為革命事業盡瘁而後已的好同誌。“文革”中因受四人幫迫害,長期拘禁,重病纏身,恢複工作後,住在醫院仍堅持不懈,主持水電部工作。在他生前,我對他說,既然功成身退,便可了無牽掛,專心著史,趕緊把東北軍黨史的有關情況寫下來,或口述錄音後找人整理。他也有這種想法,希望把東北軍黨的工作很好地總結一下,向黨作個交代,但一直沒有抽出時間來組織這項工作,直到病重時,他才囑人寫信給黨中央,建議成立“東北軍黨史組”。黨史組成立後的第三天,他就與世長辭了。這是他生前的一大心事。作為東北軍工作委員會的書記,應該說他對東北軍黨史知情最多,但他並沒來得及把這些珍貴材料留存下來,這是很大的憾事,黨史研究工作的重大損失。


    做黨的秘密工作,是要冒生命危險的,因為隨時都有可能被抓捕,甚至被殺害。蔣介石歧視、消滅雜牌軍,尤其對東北軍內共產黨的活動特別注意。當時張學良有位秘書潘冬舟據說是共產黨員,被蔣介石的特務發覺後,蔣介石來電指名要把潘冬舟送交他處理。就當時張學良回國後的處境,在特務直接監視下,一經發現就難逃脫,但該人如落蔣介石手可能擴大事態,關係更加複雜。為了應付蔣介石,張學良遂忍痛處決了潘冬舟。之後回電答複蔣介石說:“這個人我一經發現,就已槍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呂正操回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呂正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呂正操並收藏呂正操回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