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夜晚,我軍攻擊汾陽外的重要據點協和堡。先以奇襲,縱深強攻,猛衝進碉堡把敵人殺死,把武器奪過來。兩個受傷的日軍做了俘虜,偽軍全部繳械。還有一支遊擊隊乘勝把偽區公所和合作社解決,二十多個偽組織人員,全部束手就擒。戰鬥一直延續到十七日早晨,勝利結束。
綜合這次戰鬥,我軍攻克汾陽敵人的外圍據點協和堡,襲擊大營盤,火燒敵機場、火車站、火柴公司,燒毀碉堡四座;俘日軍二名、偽軍三十八名,偽組織人員二十餘名,斃傷敵偽五十餘名;繳獲擲彈筒一個、輕機槍一挺、步馬槍五十餘枝、短槍三枝、子彈數千發,其他軍用品一百多個馱子。我軍陣亡排長崔永海以下三名,傷九名。
當時中外記者參觀團正好趕到這裏,他們目睹了這一次勝利的戰鬥。他們登上靠近汾陽的山上,俯視城關戰火,拍下了激戰的情景。擔任合眾社和英國《泰晤士報》、國家廣播公司駐中國記者的美國著名作家和新聞記者哈裏遜·福爾曼,在他所寫的《來自紅色中國的報告》一書中,專章記述了汾陽戰鬥,是客觀的,真實的,也是熱情讚揚的。他寫道:
我們把馬匹和行李留在後麵,加入到部隊的行列裏,夜行軍翻過山頭來到距汾陽城隻有五英裏的小村子。在暗淡的菜油燈下,羅政委說明了這次行動計劃:決定在淩晨三點鍾發起進攻,燒毀汾陽飛機場的設備,炸毀城市附近的發電廠,毀掉東門外的火柴廠和汽車站。如果日軍出城,便同他們交戰,進而把城攻下。除了這些一般的命令外,這次戰鬥的指揮員還得隨時抓住一切可能襲擊的機會。
一營日軍——大約四百人左右——駐防在城內,附近的若幹據點還有三百多日本守軍。此外,還有七百人左右的偽軍。這樣一來,這次出擊就不是打了就走的戰鬥了,它的任務是襲擊飛機場、發電廠、火柴廠、汽車站,並誘使日軍出城。八路軍準備在城外同等條件下同他們作戰。
在漆黑的夜裏爬上一條滑溜溜的石路到山頂的望地點,真使我們困苦不堪。他們說不到一英裏,但是我想他們的意思必定是指垂直的一英裏和水平的一裏格(一裏格約合三英裏)。山頂非常冷,刺骨的夜風掠過山峰吹向我們。當我們到達的時候,一小隊衛兵已經坐在那兒,披著薄薄的日本軍毯發抖。這隻是入冬剛降初雪,華北嚴冬的時候,這一地帶的雪很大。
大約在三點三十分,我們聽到了槍聲,不久看見有三處冒起火焰。戰鬥顯然進行得很順利,黎明時我們看見大片的濃煙翻騰在城牆上空,城市附近已聽不到槍聲,也沒有軍事行動的征候。
中午過後不久,消息傳來了。派去的人們僅完成了原定計劃的一部分:他們已經燒毀了飛機場的設施,並在跑道上布了地雷,以防日軍派飛機來增援。他們炸毀了發電廠,破壞了汽車站。在火柴廠,他們遭到出乎預料的強烈的抵抗。因為黎明將近,他們不得不提前停止戰鬥。白天,他們隻好任由日軍從城內射出的槍彈和炮彈的擺布,因為這裏很少有甚至沒有掩護可以利用。
但是戰鬥並沒有結束,我們的隊伍埋伏在離城一英裏的一個小村子裏,等待日軍出城。如果日軍拒不出城作戰,八路軍準備當夜再次襲擊。
將近傍晚的時候,我們視察了村裏的地道。地道大約有一英裏長,足以容納附近的婦女和兒童。日本人來“掃蕩”時,男人都上山去,準備狙擊從城內出來突擊的日軍。一星期以前,這個地道曾經使用過。這次襲擊汾陽可以說是對兩周前日軍“掃蕩”的報複。在我們來之前三四天,“掃蕩”剛剛結束。
我們爬過彎曲的山路,來到山腳下一個農家院。地道的入口就在一個荒廢的山洞裏,類似這種山洞在村裏有好幾千個。地道由許多人工洞口連通起來形成一串豎直或倒置的u字形,在裏邊自衛是容易的,隻要有一根壘球棒就夠了。向導把它的結構、曆史以及所有秘密防衛的特點詳細地告訴了我們。我注視著他胸前佩的一個徽章,“啊,這個嗎?這是汾陽日軍衛戍司令部發的良民證。”他笑了。
綜合這次戰鬥,我軍攻克汾陽敵人的外圍據點協和堡,襲擊大營盤,火燒敵機場、火車站、火柴公司,燒毀碉堡四座;俘日軍二名、偽軍三十八名,偽組織人員二十餘名,斃傷敵偽五十餘名;繳獲擲彈筒一個、輕機槍一挺、步馬槍五十餘枝、短槍三枝、子彈數千發,其他軍用品一百多個馱子。我軍陣亡排長崔永海以下三名,傷九名。
當時中外記者參觀團正好趕到這裏,他們目睹了這一次勝利的戰鬥。他們登上靠近汾陽的山上,俯視城關戰火,拍下了激戰的情景。擔任合眾社和英國《泰晤士報》、國家廣播公司駐中國記者的美國著名作家和新聞記者哈裏遜·福爾曼,在他所寫的《來自紅色中國的報告》一書中,專章記述了汾陽戰鬥,是客觀的,真實的,也是熱情讚揚的。他寫道:
我們把馬匹和行李留在後麵,加入到部隊的行列裏,夜行軍翻過山頭來到距汾陽城隻有五英裏的小村子。在暗淡的菜油燈下,羅政委說明了這次行動計劃:決定在淩晨三點鍾發起進攻,燒毀汾陽飛機場的設備,炸毀城市附近的發電廠,毀掉東門外的火柴廠和汽車站。如果日軍出城,便同他們交戰,進而把城攻下。除了這些一般的命令外,這次戰鬥的指揮員還得隨時抓住一切可能襲擊的機會。
一營日軍——大約四百人左右——駐防在城內,附近的若幹據點還有三百多日本守軍。此外,還有七百人左右的偽軍。這樣一來,這次出擊就不是打了就走的戰鬥了,它的任務是襲擊飛機場、發電廠、火柴廠、汽車站,並誘使日軍出城。八路軍準備在城外同等條件下同他們作戰。
在漆黑的夜裏爬上一條滑溜溜的石路到山頂的望地點,真使我們困苦不堪。他們說不到一英裏,但是我想他們的意思必定是指垂直的一英裏和水平的一裏格(一裏格約合三英裏)。山頂非常冷,刺骨的夜風掠過山峰吹向我們。當我們到達的時候,一小隊衛兵已經坐在那兒,披著薄薄的日本軍毯發抖。這隻是入冬剛降初雪,華北嚴冬的時候,這一地帶的雪很大。
大約在三點三十分,我們聽到了槍聲,不久看見有三處冒起火焰。戰鬥顯然進行得很順利,黎明時我們看見大片的濃煙翻騰在城牆上空,城市附近已聽不到槍聲,也沒有軍事行動的征候。
中午過後不久,消息傳來了。派去的人們僅完成了原定計劃的一部分:他們已經燒毀了飛機場的設施,並在跑道上布了地雷,以防日軍派飛機來增援。他們炸毀了發電廠,破壞了汽車站。在火柴廠,他們遭到出乎預料的強烈的抵抗。因為黎明將近,他們不得不提前停止戰鬥。白天,他們隻好任由日軍從城內射出的槍彈和炮彈的擺布,因為這裏很少有甚至沒有掩護可以利用。
但是戰鬥並沒有結束,我們的隊伍埋伏在離城一英裏的一個小村子裏,等待日軍出城。如果日軍拒不出城作戰,八路軍準備當夜再次襲擊。
將近傍晚的時候,我們視察了村裏的地道。地道大約有一英裏長,足以容納附近的婦女和兒童。日本人來“掃蕩”時,男人都上山去,準備狙擊從城內出來突擊的日軍。一星期以前,這個地道曾經使用過。這次襲擊汾陽可以說是對兩周前日軍“掃蕩”的報複。在我們來之前三四天,“掃蕩”剛剛結束。
我們爬過彎曲的山路,來到山腳下一個農家院。地道的入口就在一個荒廢的山洞裏,類似這種山洞在村裏有好幾千個。地道由許多人工洞口連通起來形成一串豎直或倒置的u字形,在裏邊自衛是容易的,隻要有一根壘球棒就夠了。向導把它的結構、曆史以及所有秘密防衛的特點詳細地告訴了我們。我注視著他胸前佩的一個徽章,“啊,這個嗎?這是汾陽日軍衛戍司令部發的良民證。”他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