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曹操還依稀記得自己初次來的時候所發生的事情,這個地方給曹操的第一個感覺就是人多。


    將近三十萬的百姓,集中住在這個方圓十多裏的地區,人密集得就像是一窩子的螞蟻。他們掘洞為居,生命中除了做苦工以外,似乎沒有其它目的。


    曹操心中冷笑,秦國律法嚴明,用一個蘿卜一個坑,一隻螞蟻一個洞,來形容是在合適不過了。在這種情況之下,百姓放一個屁也要先考慮是否會觸犯法紀,誰還敢胡亂犯法。這三十萬的百姓中又有幾人是真真正正犯了大秦律法的?想必大多都是由四地強行俘虜來的無辜百姓吧。


    曹操沒想過在這裏久呆,對四周的情況看的異常仔細。


    大約有兩萬多防護軍在地區外圍形成包圍圈。他們設置路障,劃定勞改犯的活動範圍,超出範圍就視為逃亡,格殺勿論。


    以曹操的眼光不難看出這些守軍竟是難得的精銳,雖然不見得比的了自己的青州兵,但也算是相當不錯的了,畢竟他們僅僅隻是防護軍而已,並非蒙氏兄弟麾下的百戰精銳。


    曹操記得史記上記載這驪山陵墓是由丞相李斯設計,大將軍章邯監工,想必這些兵都是章邯的部下吧。


    曹操當時認可點了點頭,對於章邯的才能還是有幾分認可的。可惜的是此人命中犯煞,所麵對的敵人不是霸王項羽就是淮陰侯韓信,成為了他們成名的墊腳基石。


    此外,手執皮鞭、腰跨佩刀的是監工人員,他們的職責是督工,依勤情考核勞工,按職權給予賞罰或呈報上級,但多半時間是在用鞭子打人,或是辱罵咆哮之上,在勞工的眼中,他們都是毒蛇,比任何毒蛇都要毒。


    此外還有來自各地的工藝名匠,或精土木,或精冶金,或通機關之學,或有其它一技之長。


    餘下的都是百姓,粗重、最危險的工作都是由他們擔任。他們分組住在黃土洞裏,碰到雨季,泥土鬆動,一個洞裏幾十個人被活埋乃是常事,根本不用覺得奇怪。


    曹操就是其中之一。


    那日,他分配到的被子不知有多少人蓋過,上麵各種氣味都有,體臭、汗臭、腳臭,最惡心的還是上麵的血跡,血淋淋的,可以擠出血來。據說,這張被子的上以主人因為忍受不住虐待,在山洞了割腕自殺了。


    秦兵麻木的將屍體運走,被子連洗了沒洗就分給了曹操。聞著被子上的血腥味,曹操幾欲作嘔,但毫無怨言的忍受了下來。


    因為,在曹操的心中始終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今日之苦,是為了後日之福,若這點苦都承受不住,還談什麽一統天下。


    平常,押送的兵卒來回巡視,勞改犯之間幾乎沒有機會談知心話,隻有晚飯後到天黑前這段時間,兵卒放鬆了警戒,準許他們在警戒圈內自由活動。


    這天,曹操獨自一人坐在一旁躲在角落裏,劃地為陣,以石子為兵演練陣法,將胸中所學,逐一演練,尤其是那陣仗交鋒之術更是反複演練。


    “好陣法,這位小兄弟看來並非凡人。”就在曹操沉浸其中的時候,驚奇、讚許的聲音由上方傳來。


    曹操虎軀大震,一手抹去陣圖,抬頭看著來人,一個年近四旬的男子一臉驚奇的望著自己,他長得非常普通,但卻給人一種特別精幹的味道,一身的囚服並沒有絲毫的減損他的氣度。


    “你也不一般嗎?”曹操笑了起來,見對方與自己相同,並非秦國兵將,心下也鬆了口氣,但依然保持著因有的警惕。


    自己方才演練的是較為深奧的陣仗交鋒之術,若非精通陣仗指揮之道,常人根本不可能看出其中奧秘。


    其實曹操這種身型,如此模樣很容易引人注意,也有人好奇前來一探究竟,但除了發現曹操在玩石子以外,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異常。


    久而久之,曹操也不防備,想不到今日卻引出了一個好人物。


    那人似乎有什麽傷心的往事,略一愣神,坐在一旁,長歎了口氣,默然不語。


    “閣下似乎有什麽傷心的往事?”曹操並非多事之人,但卻是一個愛才之人,雖然此刻對麵前此人多有疑心,但還是打算去了解他,看看是否能夠為己所用。


    那人猶豫了片刻,說道:“我本秦將,十餘年前戰敗,十萬大軍為趙所滅,無顏麵對始皇,躲入山林,隱姓埋名,卻不想被當做逃民,擒至此地充當勞工。”


    曹操神色一稟,沉吟片刻道:“你是桓齮將軍?”


    那人聽得“桓齮”之名,身軀大震,意外的看著曹操,又歎了口氣苦笑說道:“想不到世間還有人知道我桓齮。”語氣有些自嘲。其實,桓齮並沒有打算告訴曹操自己的一切,隻是見曹操畫地為陣,以石子為兵,來往之間攻守兼備,頗有大將之風,是為用兵之能手。以曹操如此人才,不但不能被重用,卻囚在驪山充當苦力,對於此刻的大秦失望之極,頗有感慨,遂說出自己的經曆。但關鍵的地方卻一筆隱去,不想透露自己的身份。豈料,曹操最好讀書,其中關於秦末的典籍也看了不少,對於桓齮的經曆亦頗為感慨,故而一言猜中桓齮的真實身份。


    曹操笑道:“李牧乃當世之名將,即便王翦也不能耐之如何,將軍敗於李牧之手,並非戰之過也。以始皇之能,若將軍回到秦地也斷然不會怪罪將軍。”


    桓齮年少天才,少年之時與王翦和楊端和攻趙,取鄴九城。趙王遷二年,桓齮攻取趙的平陽,武城,趙將扈輒率兵十萬赴救。桓齮在武遂破之,趙首十萬被斬。


    桓齮年青氣盛,當時之表現比之王翦並未不如,深的秦始皇信賴,委以重任。也許正因為如此,他才無法接受自己敗於李牧的事實,不敢回見秦始皇,躲入深山,隱姓埋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末魏武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豪並收藏秦末魏武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