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邦,阿邦。
曹操此刻哪還不知此人是誰?
神態不由微微震動,畢竟他是學的漢朝的文化,自小是崇拜者劉邦長大的人物,此刻劉邦就在麵前,心情難免有些異樣。
細細打量,如史記中記載的一般,劉邦雖然已有四十八歲,但高鼻美須,長得確實不凡,有幾分謙厚長者的模樣。不過那對眼睛卻破壞了整個麵相,給人一種滑頭,無賴的感覺。曹操實在看不出此人有何貴不可言的麵相。
聽他如此熱情,曹操淡淡微笑:“劉將軍過獎了,曹操何德何能擔當英雄二字。”說話間,眼神不由往他後方望去,這個時候,張良應該在劉邦的軍中吧?
曆史記載,張良招募百餘少年,本欲投奔景駒、秦嘉,但途中遇上了劉邦,被劉邦封為了廄將,兩人一同來見項梁。
果然,在劉邦的身後看見了一位長得絕美的男子,比人的相貌完全可以於張彧媲美,當然要除去那被毀的半張容顏。
史書曾載張良“狀貌如婦人好女”,誠不欺我也。
見曹操目光所及,絕美男子微微一笑,點頭表示敬意。
聽曹操如此說來,劉邦一臉真誠:“曹英雄過濾了,自閣下揚名以來,以少克多,戰無不勝,誰能不知。哪像我劉邦,敗戰連連,若非項將軍仁義為懷,我劉邦早就無路可去了。”
項梁聞之,一臉的微笑。
曹操暗叫厲害,這劉邦無愧是當世權謀無雙之人,一句話既得了自己的好感又討得了項梁的歡心。
更主要的是他說道自己敗戰連連,眼中絲毫不見沮喪之意,那重重敗績似乎完全不值一哂。
劉邦的優點便在於此,若是常人,百戰百敗怕是自殺的心都有了,而劉邦以一顆堅忍不拔之心,對於失敗決不妥協,由失敗中吸取經驗,從而戰勝了霸王項羽。以性格來言,劉邦戰勝項羽並不反常。
眾人入城內說話,項梁設宴款待曹操。
眾人皆看出項梁對曹操的器重,也紛紛示好。
至於楚懷王熊心,雖高坐上首,但卻無一人理會,有如木頭人一般。隻是從他眼中的氣憤可以知道,他並非木頭人,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隻是年少,不懂得心計,對項梁的不滿現於臉上。
曹操還留意到,宴會中又一些原楚老臣也不時的對對項梁怒目而視,隻不過項梁沒有理會他們而已。
這一點,曹操搖頭而歎,這些人顯然是忠於楚國的人物,留之何用?若他是項梁早就將他們殺絕了,不留後患。
事實也證明,項梁沒有殺他們是一個天大的錯誤,不然以熊心一個十三歲的孩童,若無這些老臣的支持,後來又怎敢奪項羽的兵權。
當夜,曹操應英布之約,來到了英布的府邸。
兩人互敘舊情,別有一番感慨。
英布歎道:“不瞞孟德你說,其他我英布還是希望能於孟德一起並肩作戰。項將軍確乃人中龍鳳,但給我的感覺遠不如孟德你的指揮若定。”
曹操心念一稟,笑道:“喝多了吧,曹某哪能於項將軍相比。”
英布搖頭笑道:“左右皆是我的親信,孟德也無需如此。我實話實說而已,項將軍很出色,但卻遠不如你。其實,自從得到孟德起義的消息後,我第一個念頭便是來丹陽尋你,隻是家嶽說要看清情況,最終他選擇了項梁將軍,認為項梁將軍乃楚國名門之後,定能成就大事。”
曹操苦笑不言,無論英布話中是否屬實,但自己這平民的身份,確實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其實,曹操誤會英布了。
英布自從離開曹操以後,便在山野間落草為寇,靜觀天下之變,發覺天下的走勢同曹操說的一般無二,本就對曹操兵法所折服的他,更加敬慕了起來。
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爆發後,英布投靠了番君吳芮,並做了他的女婿。集聚數千人,舉起了反秦大旗。
番君吳芮乃是故吳之後,夫差的子孫。自幼聰慧,習得兵法。秦末年間,兵荒馬亂,散兵遊勇四處搶劫。
吳芮不忍看到鄉親受到損害,組織隊伍抗擊流寇。因為人寬厚,對於散兵遊勇,隻要不襲擾百姓,一律給予出路。在鄉親們的支持下,隊伍不斷擴大。在他十八歲時就統製兵馬一萬七千多人,分布在通向浮梁的各處要道,這支部隊軍紀嚴明,很受百姓擁戴。他藏兵於民,興農興商,自給自足。那時,秦朝疏於南方的管製,十八歲的吳芮已然是當地的無冕之王。
吳芮知秦將亡,決定遣英布支持項梁起義,英布心念曹操不從,與吳芮理論,但終究拗不過吳芮,領兵投奔了項梁。
也是因為如此,他才沒有根據曆史的動向,幫助呂臣收複陳郡。
對飲了三杯,曹操道:“其實,項梁將軍也非常人,追隨他以英兄之才一樣可以裂土封王,此話不可在於他人說了。曹某也無稱雄問鼎之意,隻不過暴秦還我家國,不可不除也。”
英布也非蠢人,知道此話傳出,項梁必不容他,將話題扯向別處。
曹操神色也頗為振奮,如果英布是項梁派來刺探的,今日自己的言語必為他所知,即便全是英布的真心之語,也是無妨。
既然他如此崇拜自己,日後若是反項羽之時,必然會投奔自己,成為自己的助臂,而非改投漢王劉邦。
與英布交好,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未完待續)
曹操此刻哪還不知此人是誰?
神態不由微微震動,畢竟他是學的漢朝的文化,自小是崇拜者劉邦長大的人物,此刻劉邦就在麵前,心情難免有些異樣。
細細打量,如史記中記載的一般,劉邦雖然已有四十八歲,但高鼻美須,長得確實不凡,有幾分謙厚長者的模樣。不過那對眼睛卻破壞了整個麵相,給人一種滑頭,無賴的感覺。曹操實在看不出此人有何貴不可言的麵相。
聽他如此熱情,曹操淡淡微笑:“劉將軍過獎了,曹操何德何能擔當英雄二字。”說話間,眼神不由往他後方望去,這個時候,張良應該在劉邦的軍中吧?
曆史記載,張良招募百餘少年,本欲投奔景駒、秦嘉,但途中遇上了劉邦,被劉邦封為了廄將,兩人一同來見項梁。
果然,在劉邦的身後看見了一位長得絕美的男子,比人的相貌完全可以於張彧媲美,當然要除去那被毀的半張容顏。
史書曾載張良“狀貌如婦人好女”,誠不欺我也。
見曹操目光所及,絕美男子微微一笑,點頭表示敬意。
聽曹操如此說來,劉邦一臉真誠:“曹英雄過濾了,自閣下揚名以來,以少克多,戰無不勝,誰能不知。哪像我劉邦,敗戰連連,若非項將軍仁義為懷,我劉邦早就無路可去了。”
項梁聞之,一臉的微笑。
曹操暗叫厲害,這劉邦無愧是當世權謀無雙之人,一句話既得了自己的好感又討得了項梁的歡心。
更主要的是他說道自己敗戰連連,眼中絲毫不見沮喪之意,那重重敗績似乎完全不值一哂。
劉邦的優點便在於此,若是常人,百戰百敗怕是自殺的心都有了,而劉邦以一顆堅忍不拔之心,對於失敗決不妥協,由失敗中吸取經驗,從而戰勝了霸王項羽。以性格來言,劉邦戰勝項羽並不反常。
眾人入城內說話,項梁設宴款待曹操。
眾人皆看出項梁對曹操的器重,也紛紛示好。
至於楚懷王熊心,雖高坐上首,但卻無一人理會,有如木頭人一般。隻是從他眼中的氣憤可以知道,他並非木頭人,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隻是年少,不懂得心計,對項梁的不滿現於臉上。
曹操還留意到,宴會中又一些原楚老臣也不時的對對項梁怒目而視,隻不過項梁沒有理會他們而已。
這一點,曹操搖頭而歎,這些人顯然是忠於楚國的人物,留之何用?若他是項梁早就將他們殺絕了,不留後患。
事實也證明,項梁沒有殺他們是一個天大的錯誤,不然以熊心一個十三歲的孩童,若無這些老臣的支持,後來又怎敢奪項羽的兵權。
當夜,曹操應英布之約,來到了英布的府邸。
兩人互敘舊情,別有一番感慨。
英布歎道:“不瞞孟德你說,其他我英布還是希望能於孟德一起並肩作戰。項將軍確乃人中龍鳳,但給我的感覺遠不如孟德你的指揮若定。”
曹操心念一稟,笑道:“喝多了吧,曹某哪能於項將軍相比。”
英布搖頭笑道:“左右皆是我的親信,孟德也無需如此。我實話實說而已,項將軍很出色,但卻遠不如你。其實,自從得到孟德起義的消息後,我第一個念頭便是來丹陽尋你,隻是家嶽說要看清情況,最終他選擇了項梁將軍,認為項梁將軍乃楚國名門之後,定能成就大事。”
曹操苦笑不言,無論英布話中是否屬實,但自己這平民的身份,確實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其實,曹操誤會英布了。
英布自從離開曹操以後,便在山野間落草為寇,靜觀天下之變,發覺天下的走勢同曹操說的一般無二,本就對曹操兵法所折服的他,更加敬慕了起來。
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爆發後,英布投靠了番君吳芮,並做了他的女婿。集聚數千人,舉起了反秦大旗。
番君吳芮乃是故吳之後,夫差的子孫。自幼聰慧,習得兵法。秦末年間,兵荒馬亂,散兵遊勇四處搶劫。
吳芮不忍看到鄉親受到損害,組織隊伍抗擊流寇。因為人寬厚,對於散兵遊勇,隻要不襲擾百姓,一律給予出路。在鄉親們的支持下,隊伍不斷擴大。在他十八歲時就統製兵馬一萬七千多人,分布在通向浮梁的各處要道,這支部隊軍紀嚴明,很受百姓擁戴。他藏兵於民,興農興商,自給自足。那時,秦朝疏於南方的管製,十八歲的吳芮已然是當地的無冕之王。
吳芮知秦將亡,決定遣英布支持項梁起義,英布心念曹操不從,與吳芮理論,但終究拗不過吳芮,領兵投奔了項梁。
也是因為如此,他才沒有根據曆史的動向,幫助呂臣收複陳郡。
對飲了三杯,曹操道:“其實,項梁將軍也非常人,追隨他以英兄之才一樣可以裂土封王,此話不可在於他人說了。曹某也無稱雄問鼎之意,隻不過暴秦還我家國,不可不除也。”
英布也非蠢人,知道此話傳出,項梁必不容他,將話題扯向別處。
曹操神色也頗為振奮,如果英布是項梁派來刺探的,今日自己的言語必為他所知,即便全是英布的真心之語,也是無妨。
既然他如此崇拜自己,日後若是反項羽之時,必然會投奔自己,成為自己的助臂,而非改投漢王劉邦。
與英布交好,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