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導讀那時,他們和世界都正年輕</h1>
馬世芳
男孩女孩逃離各自的家鄉,在那座世界中心之城邂逅。那時他們才二十歲,除了一身膽量別無所有。他們還太年輕,不確定自己應當長成什麽模樣,卻都堅信自己終將成為偉大的藝術家。
沿著顛沛的逐夢之路,他們相濡以沫,一起被這座城市傷害,被這座城市滋養,結識各路怪人貴人,那些名字如今看來皆閃爍如天穹星辰。他們體嚐了戀愛的甜苦,生活的逼壓,見識了廟堂之高、江湖之大,見證了彼此性靈與才華的突變茁長。到頭來,這座城不僅是當初投奔的應許之地,更是一座賜予養分的學校,讓他們終於足夠強壯、足夠成熟、足夠讓夢想成真。他們果然兌現了青春的自許,雙雙成為偉大的藝術家,躋身那些閃閃發光的名字,改變了千萬人的生命。
男孩在四十二歲盛年死於絕症,臨死交代女孩:向世人說出他們的故事。女孩足足花了二十一年才終於踐履諾言——當她完成這本回憶錄時,當年男孩拍的那幀唱片封麵上睨視著你的女孩,已經六十三歲了。
世人認識帕蒂·史密斯,多半始自1975年的《馬群》專輯。封麵那幀黑白照,瘦削的女子脂粉不施,穿著男氣的白襯衫吊帶褲,黑外套甩在肩上,一頭蓬亂的黑發,雙眼直直望向你,背景是陽光斜映的白牆。這幅圖像平靜而強悍,細膩卻挑釁,和專輯開篇名句“耶穌是為別人的罪而死,不是我的”相互映襯,平地一聲雷,從此改變了搖滾的麵貌。紐約朋克大潮從這張專輯開始延燒,繼而與大西洋彼岸的英倫朋克同黨合流,終於成為橫掃時代的燎原大火。帕蒂遂被尊為“朋克教母”——在高帽和標簽泛濫成災的流行樂壇,這是一頂“名副其實”的冠冕。
帕蒂曾自謂“恨不能生在19世紀”,她變成“朋克教母”實屬意外,她骨子裏始終是一個詩人。搖滾於她,最重要的意義便是詩的載體。她說她從不覺得自己是“搖滾明星”,寧願自視為“表演者”。她飽讀詩書,摯愛的偶像是蘭波、布萊克和波德萊爾。看看她這些年的造型,你不難發現帕蒂對那個時代的執迷:那一身裝扮,活脫脫是從漫漶的銀版相片裏走出來的19世紀頹廢派詩人。而羅伯特·梅普爾索普,始終都是最能捕捉她完美形象的那雙利眼。
羅伯特·梅普爾索普在攝影界如雷貫耳的威望,乃至於生前身後作品掀起的爭議,都已經是當代藝術的必修教材。七○年代,攝影作品的藝術地位逐漸上升,跨進了美術館的殿堂,羅伯特便是彼時崛起的新世代“巨星級”攝影家之一。他常以嚴謹的古典構圖和細膩的光影拍攝跨人種的同性戀、性虐待等題材,屢被視為驚世駭俗。即使在他死後,作品已動輒天價,相關展覽和書籍仍屢遭抵製,險被查禁。當年一連串爭議,牽扯藝術與出版自由的界線,如今都成了文化史的經典案例。
帕蒂和羅伯特從一開始的愛侶關係,到羅伯特“發現”自己的同性戀性向,幾經掙紮而至坦然麵對,他們始終相互陪伴,相互理解。這份生死與共的情感,即使後來兩人生活軌跡漸行漸遠,仍然緊密相係,至死不渝。或許帕蒂和羅伯特的作品都太經典,在幾代人記憶中烙下的印象太鮮明,總以為他們生來便該是那模樣,殊不知兩位藝術家的養成,充滿了意外與曲折:羅伯特起初全心投入繪畫和裝置藝術,對攝影毫無興趣。他之所以拿起相機,是為了自製拚貼材料,省下搜尋素材的工夫。帕蒂則專心致誌寫詩作畫,一心向蘭波與布萊克看齊,這個內向的女孩原本壓根兒沒想過公開表演,遑論出唱片。她之所以組團,最早隻是為了在詩歌朗誦的場合添一把電吉他,增加戲劇張力。就這樣,一樁意外連到另一樁意外,引爆了他們自己都始料未及的潛能。羅伯特變成了名滿天下的攝影大師,帕蒂則變成了“朋克教母”。
這一切都發生在六七十年代之交的紐約——他們在對的時代來到對的地方,遇見了對的人:“垮掉的一代”尚未老去,你仍能在東村和正值壯年的大詩人艾倫·金斯堡及傳奇作者威廉·巴勒斯交朋友。盡管帕蒂和羅伯特租住的房間沒有電視機,她仍有可能在1968年看過《在路上》作者凱魯亞克最後一次上電視,醉醺醺地議論嬉皮一族與“垮掉的一代”的關聯——次年他就因為酗酒嘔血而亡。安迪·沃霍爾和圍繞他身邊那群美麗而奇特的男女儼然當代藝壇的小朝廷,“馬克斯的堪薩斯城”俱樂部便是王族進出的宮殿,彼時默默無聞的“地下絲絨”樂團在那兒製造出搖撼天地的聲響。搖滾正邁入爛熟的百花齊放的黃金時期:帕蒂初抵紐約那年,正是嬉皮風潮勃發的“愛之夏”(summer of love),鮑勃·迪倫、滾石、吉姆·莫裏森風華正盛,詹妮斯·喬普林和吉米·亨德裏克斯一夕成名——兩年後,他們將和帕蒂在切爾西酒店短暫相遇。因為窮,帕蒂和羅伯特隻住得起切爾西最小的房間,但在那間“古怪、混賬的酒店”,他倆獲得了任何名校都不能給予的頂級的文化教育——切爾西烜赫照人的住客名單,就是一部當代地下文化的點將錄。如今,帕蒂和羅伯特的名字也鑲在那份後人仰望的名單之中,繼續吸引著一代代逐夢人前去朝聖。
這部書花了二十多年才終於成形,帕蒂·史密斯在這段期間經曆了許許多多的傷逝:羅伯特辭世沒幾年,音樂夥伴理查德·索爾、丈夫弗雷德·史密斯、弟弟托德相繼驟逝,當時帕蒂已經遠離樂壇多年,帶著兩個孩子過著半隱居的主婦生活。在樂壇後進邁克爾·斯泰普(rem主唱)、老友艾倫·金斯堡和偶像鮑勃·迪倫鼓勵之下,她重新站上舞台,又錄下了一張接一張震懾人心的壯美之作——上帝帶走了她最親愛的人,同時又還給這世界一位頂天立地的詩人歌手。而她必得花上這麽長的時間,才能穿越失落的傷痛,尋得合宜的敘述方式。回望所來處,《隻是孩子》也是一部獻給那些隕落星辰的傷悼之書。
2005年,法國文化部頒贈藝術文化勳章給帕蒂·史密斯,這來自蘭波與波德萊爾故鄉的禮讚,於她再合適不過。2007年,帕蒂正式列名搖滾名人堂,典禮最後群星大合唱的歌,便是她的《人民擁有力量》。近年她仍不斷巡回演出、錄音,並且持續寫作。她的一對兒女,如今都成了厲害的樂手,經常和母親同台表演。
2010年11月7日,美國國家圖書獎頒給了《隻是孩子》。在領獎台上,帕蒂·史密斯憶及她當年在斯克裏布納書店打工的日子:“我夢想能擁有一本自己的書,寫一本我能放在那架子上的書。”她眼眶泛淚地說:“拜托,不管我們科技再怎麽進步,請不要遺棄書本。在這有形的世界,沒有任何東西比書本更美麗。”
她的確寫出了一本擔得起那夢想的,美麗不可方物的書。
馬世芳
男孩女孩逃離各自的家鄉,在那座世界中心之城邂逅。那時他們才二十歲,除了一身膽量別無所有。他們還太年輕,不確定自己應當長成什麽模樣,卻都堅信自己終將成為偉大的藝術家。
沿著顛沛的逐夢之路,他們相濡以沫,一起被這座城市傷害,被這座城市滋養,結識各路怪人貴人,那些名字如今看來皆閃爍如天穹星辰。他們體嚐了戀愛的甜苦,生活的逼壓,見識了廟堂之高、江湖之大,見證了彼此性靈與才華的突變茁長。到頭來,這座城不僅是當初投奔的應許之地,更是一座賜予養分的學校,讓他們終於足夠強壯、足夠成熟、足夠讓夢想成真。他們果然兌現了青春的自許,雙雙成為偉大的藝術家,躋身那些閃閃發光的名字,改變了千萬人的生命。
男孩在四十二歲盛年死於絕症,臨死交代女孩:向世人說出他們的故事。女孩足足花了二十一年才終於踐履諾言——當她完成這本回憶錄時,當年男孩拍的那幀唱片封麵上睨視著你的女孩,已經六十三歲了。
世人認識帕蒂·史密斯,多半始自1975年的《馬群》專輯。封麵那幀黑白照,瘦削的女子脂粉不施,穿著男氣的白襯衫吊帶褲,黑外套甩在肩上,一頭蓬亂的黑發,雙眼直直望向你,背景是陽光斜映的白牆。這幅圖像平靜而強悍,細膩卻挑釁,和專輯開篇名句“耶穌是為別人的罪而死,不是我的”相互映襯,平地一聲雷,從此改變了搖滾的麵貌。紐約朋克大潮從這張專輯開始延燒,繼而與大西洋彼岸的英倫朋克同黨合流,終於成為橫掃時代的燎原大火。帕蒂遂被尊為“朋克教母”——在高帽和標簽泛濫成災的流行樂壇,這是一頂“名副其實”的冠冕。
帕蒂曾自謂“恨不能生在19世紀”,她變成“朋克教母”實屬意外,她骨子裏始終是一個詩人。搖滾於她,最重要的意義便是詩的載體。她說她從不覺得自己是“搖滾明星”,寧願自視為“表演者”。她飽讀詩書,摯愛的偶像是蘭波、布萊克和波德萊爾。看看她這些年的造型,你不難發現帕蒂對那個時代的執迷:那一身裝扮,活脫脫是從漫漶的銀版相片裏走出來的19世紀頹廢派詩人。而羅伯特·梅普爾索普,始終都是最能捕捉她完美形象的那雙利眼。
羅伯特·梅普爾索普在攝影界如雷貫耳的威望,乃至於生前身後作品掀起的爭議,都已經是當代藝術的必修教材。七○年代,攝影作品的藝術地位逐漸上升,跨進了美術館的殿堂,羅伯特便是彼時崛起的新世代“巨星級”攝影家之一。他常以嚴謹的古典構圖和細膩的光影拍攝跨人種的同性戀、性虐待等題材,屢被視為驚世駭俗。即使在他死後,作品已動輒天價,相關展覽和書籍仍屢遭抵製,險被查禁。當年一連串爭議,牽扯藝術與出版自由的界線,如今都成了文化史的經典案例。
帕蒂和羅伯特從一開始的愛侶關係,到羅伯特“發現”自己的同性戀性向,幾經掙紮而至坦然麵對,他們始終相互陪伴,相互理解。這份生死與共的情感,即使後來兩人生活軌跡漸行漸遠,仍然緊密相係,至死不渝。或許帕蒂和羅伯特的作品都太經典,在幾代人記憶中烙下的印象太鮮明,總以為他們生來便該是那模樣,殊不知兩位藝術家的養成,充滿了意外與曲折:羅伯特起初全心投入繪畫和裝置藝術,對攝影毫無興趣。他之所以拿起相機,是為了自製拚貼材料,省下搜尋素材的工夫。帕蒂則專心致誌寫詩作畫,一心向蘭波與布萊克看齊,這個內向的女孩原本壓根兒沒想過公開表演,遑論出唱片。她之所以組團,最早隻是為了在詩歌朗誦的場合添一把電吉他,增加戲劇張力。就這樣,一樁意外連到另一樁意外,引爆了他們自己都始料未及的潛能。羅伯特變成了名滿天下的攝影大師,帕蒂則變成了“朋克教母”。
這一切都發生在六七十年代之交的紐約——他們在對的時代來到對的地方,遇見了對的人:“垮掉的一代”尚未老去,你仍能在東村和正值壯年的大詩人艾倫·金斯堡及傳奇作者威廉·巴勒斯交朋友。盡管帕蒂和羅伯特租住的房間沒有電視機,她仍有可能在1968年看過《在路上》作者凱魯亞克最後一次上電視,醉醺醺地議論嬉皮一族與“垮掉的一代”的關聯——次年他就因為酗酒嘔血而亡。安迪·沃霍爾和圍繞他身邊那群美麗而奇特的男女儼然當代藝壇的小朝廷,“馬克斯的堪薩斯城”俱樂部便是王族進出的宮殿,彼時默默無聞的“地下絲絨”樂團在那兒製造出搖撼天地的聲響。搖滾正邁入爛熟的百花齊放的黃金時期:帕蒂初抵紐約那年,正是嬉皮風潮勃發的“愛之夏”(summer of love),鮑勃·迪倫、滾石、吉姆·莫裏森風華正盛,詹妮斯·喬普林和吉米·亨德裏克斯一夕成名——兩年後,他們將和帕蒂在切爾西酒店短暫相遇。因為窮,帕蒂和羅伯特隻住得起切爾西最小的房間,但在那間“古怪、混賬的酒店”,他倆獲得了任何名校都不能給予的頂級的文化教育——切爾西烜赫照人的住客名單,就是一部當代地下文化的點將錄。如今,帕蒂和羅伯特的名字也鑲在那份後人仰望的名單之中,繼續吸引著一代代逐夢人前去朝聖。
這部書花了二十多年才終於成形,帕蒂·史密斯在這段期間經曆了許許多多的傷逝:羅伯特辭世沒幾年,音樂夥伴理查德·索爾、丈夫弗雷德·史密斯、弟弟托德相繼驟逝,當時帕蒂已經遠離樂壇多年,帶著兩個孩子過著半隱居的主婦生活。在樂壇後進邁克爾·斯泰普(rem主唱)、老友艾倫·金斯堡和偶像鮑勃·迪倫鼓勵之下,她重新站上舞台,又錄下了一張接一張震懾人心的壯美之作——上帝帶走了她最親愛的人,同時又還給這世界一位頂天立地的詩人歌手。而她必得花上這麽長的時間,才能穿越失落的傷痛,尋得合宜的敘述方式。回望所來處,《隻是孩子》也是一部獻給那些隕落星辰的傷悼之書。
2005年,法國文化部頒贈藝術文化勳章給帕蒂·史密斯,這來自蘭波與波德萊爾故鄉的禮讚,於她再合適不過。2007年,帕蒂正式列名搖滾名人堂,典禮最後群星大合唱的歌,便是她的《人民擁有力量》。近年她仍不斷巡回演出、錄音,並且持續寫作。她的一對兒女,如今都成了厲害的樂手,經常和母親同台表演。
2010年11月7日,美國國家圖書獎頒給了《隻是孩子》。在領獎台上,帕蒂·史密斯憶及她當年在斯克裏布納書店打工的日子:“我夢想能擁有一本自己的書,寫一本我能放在那架子上的書。”她眼眶泛淚地說:“拜托,不管我們科技再怎麽進步,請不要遺棄書本。在這有形的世界,沒有任何東西比書本更美麗。”
她的確寫出了一本擔得起那夢想的,美麗不可方物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