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企業屹立於領域巔峰之位時,成功的快感已不能讓它得到滿足,它更需要一個對手來證明自身存在的價值。此時,賺再多的錢也變得毫無意義,獨孤求敗,隻能賺到寂寞。


    百度與google,與其說是棋逢對手,不如說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宿敵。在這個世界上,很難再找到像它們這樣,各個方麵無限接近於自己的對手了。同樣的矽穀創業經曆,同樣的艱辛發展曆程,同樣的技術領域,同樣的運作模式,同樣的網站風格,同樣的企業文化,就連在納斯達克創造的輝煌都如出一轍,最重要的是,兩家公司會一直堅持對收購持股計劃做最全麵的保護。


    兩家公司唯一不同的,也許隻是上市時間的差距,還有地理位置的不同,一個在美國的車庫,一個在中國北大資源賓館。


    時間飛逝,百度上市前的第三次融資,google出人意料的出現在8家風險投資公司的名單上,兩家公司的高調融合,再一次成為全世界的焦點。往昔對手,今日隊友。google入資百度,外人看來相得益彰,實際工作卻“貌合神離”。百度登陸納斯達克,拉開了中國企業衝擊美國市場的序幕,google進入中國市場,也吹起了國際大戶進攻中國網絡市場的號角。人們會高呼前往美國的百度為“華裔google”,而對隻身來到中國的google則稱其為“美籍百度”。


    引擎大戰早已打響,此番中國之戰又將出現何等盛況呢?google注資百度,讓人產生了無限聯想。究竟是百度“欲擒故縱”,還是google“醉翁之意不在酒”?


    百度接受了google的注資之後,竟意外地在一年時間內席卷了納斯達克,這不禁讓人再次產生疑問,到底是施密特重蹈雅虎覆轍徹底失敗,還是另一個驚天陰謀的開始?


    李彥宏不願透露google在此次融資中的具體注資金額,google卻自己爆料:用499萬美元得到了百度2.6%的股權。


    很多媒體都認為,這是google決意爭奪中國市場的開始。業內資深人士表示,google的注資行為,必然是為了收購,畢竟它不會笨到自己出錢去養一個“怪物”一般的對手。此前,除了雅虎和3721的先例之外,還有ebay注資易趣的事實。不過,大多數網民還是願意相信,兩家公司是為了共謀搜索大計,雙劍合璧,強強聯合。


    雅虎中國總裁周鴻禕說,在中國的互聯網市場上,尤其是搜索行業,google和雅虎中國的爭奪戰早已開始,主打品牌爭奪戰。而百度的另一大勁敵——中國搜索的總裁陳沛則認為,其實google注資百度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對國內的搜索市場來說,隻不過是兩個對手變成了一個更厲害的對手。當時,google正處於上市緘默期,並沒有對此做太多回應,直到今天,google仍然沒有對外表示過注資百度的任何想法。


    對此,李彥宏用他一貫的自信和執著堅決聲明,google並沒有得到百度的絕對控股權,百度也不會讓google擁有這樣的權利,而google方麵也從未提起過關於百度運作方麵的投資。百度更多的則是希望能借助與google的合作機會,將百度的名字推銷到海外市場,且通過技術上的學習,來促進品牌效應、增加品牌能力。


    李彥宏很早就說過:“google是一個成熟的搜索引擎,它比其他任何人都了解百度的價值。”當然,他心裏其實也很清楚,google無疑是百度最強大的競爭對手,隻是兩者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外界渲染的那樣豐富多彩,彼此隻不過是單純的企業與股東的關係。在google的產品中,也包括中文搜索,所以在行業競爭方麵,一定要將兩者分開才行。


    他還表示,身為股東的google,其實是很被動的,在很多方麵,在不暴露自己的商業計劃的同時,還要與百度做適當的交流。


    遺憾的是,李彥宏的解釋顯然無法滿足人們對“百穀之戰”的好奇心。隨後,百度用行動向所有人展現了兩家公司在合作後的精彩表現。


    google雖然沒做任何表示,但其很多動作卻明顯說明了問題。google很清楚,百度在中國國內具有超大的搜索市場份額,然而在整體技術、團隊實力、經濟實力、品牌效應等方麵,它並不能與google抗衡。甚至於,在某些方麵來看,百度與雅虎、微軟都不在一個層麵上。


    雅虎的yst技術推出在即,並且通過收購3721得到了更多的中國網絡渠道;google也在此時選擇繼續融資,其融資金額將達到27億美元,在資金、技術、實力等方麵的富足,決定了其想要大步邁進中國市場,是無法阻擋的。換言之,百度通過收購hao123提高整體實力後,雅虎、google也都在瘋狂地給自己補給養分。


    在李彥宏眼裏,google有著潛在的“暴力”行為,google不是想進入中國市場,而是想擁有中國市場。


    百度當時的實力,雖然已由創業前期轉入盈利期,但整體實力與google相比,仍然顯得單薄很多。因此,百度上市被眾多媒體描述成對戰google的唯一方式,所以,很多人在當時並不看好百度上市。


    原因很簡單,中國概念股在國際市場上屬於新鮮產物,很難得到海外投資者的青睞。更何況,2004年時,盛大融資金額從2.5億美元降低到1.5億美元;此時google即將上市,百度作為雅虎和google的競爭對手,如果選擇上市,在融資方麵將會受到很大阻礙,投資者們很難對百度建立信心。


    從另一方麵來看,百度上市的想法應是謀劃了很多年的,李彥宏利用百度上市前一年的準備時間在觀察google,並且避開了與它的直接比較,而若與google同期上市,google將會大幅度瓜分融資金額,百度很容易像盛大一樣“流血”上市。


    最終的事實證明了一切假設的荒誕性,李彥宏成功帶領百度登高而呼,且呼聲越來越高,高出了任何業內人士的早期估算,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對於google而言,想要進入中國市場,隻有兩種方式,一是收購,二是創業。google在中國市場上的運營,其實並不成功。在毫無作為的情況下,團隊不夠完善,甚至服務器都選擇放在美國。


    對此,很多人認為,google降低在中國的投入,並且避免了重複建設和設備資源浪費,是在為通過收購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做準備。同時,美國市場顯然已無法滿足google,它在美國的互聯網廣告市場已經逐漸趨於飽和狀態,不得不選擇擴展歐洲市場、亞太市場,甚至是日本市場,中國市場也是google的必然選擇。簡單點說,google如果一直在美國發展,未來的路將越來越窄。故此,想來中國,就得先和百度搞好關係。


    不得不說,google的設想很完美。首先,在技術上,兩家公司都是圍繞“競價排名搜索”在建立業務,而且百度在創立第一天就與google十分相似,若能得到百度,完全不需要做太多工作,直接改掉域名,改掉logo就可以了。這樣一來,不僅一舉多得,還能在擁有百度的流量和資源的同時,將本土市場順利攬入懷中。


    顯然,現實絕不如想象那樣簡單。其實,google也很擔心,如果收購失敗,百度在上市之後將會擴充資金空間,會對google施加更大的壓力,如此,google在中國的市場將會再次被壓縮。


    另一方麵,一旦google不通過收購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很難在短期內建立起完善的本土團隊。因此,google注資百度,也許是無奈中的唯一選擇,抱著“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態”,用“迷糊的迷蹤拳”掩飾著自己無法在中國市場上取勝的迷茫。一言以蔽之,注資百度才是google的唯一辦法。就像李彥宏所說的,google其實很被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彥宏:百度與智能時代的暢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嘯並收藏李彥宏:百度與智能時代的暢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