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西藏的風帶走的是歲月,留下的,卻是讓人難以釋懷的經典。時光簡短,過隙而逝。青澀匆忙的時光,給我們打下了滄桑的烙印。生活在這個世界,總是要麵對許多的悲歡離合,也許是親身經曆,或許隻是一介旁觀者。命運的坎坷,給我們的,不僅是對於生命無常的感歎,更多的卻是對生命的敬畏。


    姍姍來遲的春天,在拉薩留下了腳印,枯黃的低窪上,萌發了一層薄薄的綠絨。萬物在蓄勢待發了一個嚴冬之後,恣意地爆發了。可是就在這生命之息充盈的季節裏,倉央嘉措的故事,卻像緊繃得斷了線的風箏,雲高風疾,不知會飄落在哪裏。曾經幫著他的那棵驚世大樹,在政局的狂風驟雨中轟然倒塌。桑結嘉措曾經是拉薩不可一世的主,如今卻化成了塵土。至於他一手控製的六世達賴,他再也管不著了。倉央嘉措並不是一個容易記仇的人。所有的怨恨,隨著桑結嘉措的死,化作了一襲悲涼的感傷。帶著一夜夢醒後的慍惱,倉央嘉措竟在寂寞的夜裏,發現自己心裏尚留有對桑結嘉措的思念。


    嚴格地說,桑結嘉措更像是倉央嘉措的老師。在相處的八年中,桑結嘉措雖然對倉央嘉措有諸多約束,但他對倉央嘉措的學業,卻極為上心。在他的管束之下,倉央嘉措學習了各種教派的經典,從一個初入佛門的小喇嘛,成長為了精通五明的高僧。後來的傳召大會,不再是因為他的學識不夠,而無法邀請他了,而是為他的安全考慮,而不得讓他出席。


    在這一點上,倉央嘉措從心裏感謝桑結嘉措。每一次聽到桑結嘉措精辟的佛理分析,他就有些入迷。雖然後來,他為桑結嘉措的自私和約束生過他的氣,不再專注聽他的講課。但這些學習,仍使他獲益匪淺。


    突然,他想起了還沒有成為活佛時,在貢巴寺的藏經閣中,曾看過桑結嘉措寫的書。那時,他的書有關於星相曆學的《白琉璃》,有關於五世達賴的《土古拉》第一卷。那時,倉央嘉措就被其精深的學問和精彩的文筆所吸引,他對這位在世的大師,有著無比的尊敬。


    後來,他知道桑結嘉措還寫了很多書,《五世達賴靈塔記》、《五世達賴詩箋》、關於醫學的《藍琉璃》、關於寺廟的《黃琉璃》。他記得桑結嘉措對他說過,知識是沒有窮盡的,隻要認真鑽研,可以從任何一個方麵得出學問,而他將再寫曆史和法典的文章,以流傳後世。


    倉央嘉措心想,桑結嘉措真是一個能沉下心來做學問的人。一個事物繁忙的第巴,有時間來寫這麽多的著作,在他看來,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不是他野心擾起的衝動,他該在以後的日子,寫下更多的琉璃篇章。那將是一件多好的事。


    可這樣的美事,卻永不可能發生了。桑結嘉措的心,更多地向往權力,而非學問,即便本身學識淵博,也難逃今日的命運。


    倉央嘉措在心中歎息了一聲。一個優秀的學者,就這樣,以野心家的身份消失了。在他的身後,隻留下了罵名,又有誰知道他的學識呢?知道的人,此時仍被囚禁在布達拉宮。他的境況,沒有因束縛者的消失而消失,反而會因他的消失而更加不堪。但心中掛著他的好的,卻是這個被桑結嘉措傷害至深的人。


    黑暗中,倉央嘉措叫來了侍者,讓他將桑結嘉措寫的書都拿來。侍者帶來了一堆書,倉央嘉措在檢視中,竟發現了一本寫自己的書。他好奇地拿起這本書,桑結嘉措的筆跡清晰可見。


    他翻看著這一頁頁的往事,除了基本的出生和父母信息等,是正確的,他看到的,仿佛是他人的故事。桑結嘉措將幼年的倉央嘉措,神化成了有特異功能的神童。和現世的倉央嘉措相比,這樣的誇張、附會,更像是一種諷刺。他清楚地知道,他不過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他卻缺少了普通人應有的權利,成了一隻任人宰割的羔羊。


    倉央嘉措將書放到一邊,這樣的書,不看也罷。他也明白,作為一個活佛,五世達賴的轉世,在世人的眼中,他不可以是一個平庸的人。他必須有天賦的神異。


    其實很多活佛的誕生,都伴隨著各種靈異的現象。或者是彩虹當空,或者是天放光芒,或者是海螺聲響徹山穀,或者是祥雲當空。現在的人,很難分辨這樣的靈異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但在藏民的眼中,吉祥的現象,一定跟出生人的福氣有關。甚至有些在吉祥之日出生的孩子,雖並沒有被認作是誰的活佛轉世,也會被附近的寺廟認為是靈童,而接到寺中供奉。


    這些孩子,在藏民的眼中,是幸運的。他們代表著上天的眷顧,代表著世間的希望。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這樣的經曆,亦是幸福的,他能得到好的生活和照顧,擁有學識,將來會受人尊重。但是倉央嘉措不同,他不是那些自小就被認作靈異的孩子,他習慣了世俗的生活,他的活佛生涯,隻能成為一個悲劇。


    看著桌上那本他的傳記,他覺得無比滑稽。這就是世人眼中的達賴,他們想要的達賴,他們想告訴後世的“真相”。桑結嘉措,不過是做了他該做的潤色,一種幾句具有顛覆意義的潤色。可事實上,他和他們想象的那麽不同,他的人生就是世俗的悲喜。


    他愛他的父母,他們給了他生命、聰慧以及堅強。他們讓他學會了愛這個世界,把愛當做對待這世間的法器。所以,在父親去世後,他繼續愛自己的母親;在離開母親後,他去愛知識;在母親去世後,他去愛和母親一般良善的姑娘;在成為活佛後,他在心中愛佛;在權力的失落後,他去愛世間的自由;在遭到欺騙與無心後,他學會去愛心與心的交際;在痛失所愛後,他學會了去愛世人。


    他回顧自己的人生坎坷,他的心有著傷害帶來的處處硬痂,但今日的他,卻對這一切釋然了。或許,要真正有所領悟,必須經曆坎坷的心路,方能真正感受到世間疾苦和佛祖苦心。現在,他已經明了了世人的苦,他已經從這苦中超脫了,於這世界,他已無喜無憂。他在乎的,隻是這世間的人,能無恙地生活。


    他想,這應該就是他的一生了吧。未來,他可以做的,就是為世間祈福。


    不求回報,是佛教的舍棄。但在倉央嘉措來說,這卻是無奈之舉。在他的心底某處,還有那溫柔的身影。他記得於瓊卓嘎給他的所有溫馨,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次回應,都深入他的心。她是他在這世上最大的愛,她給予的回饋,美過了那些膜拜他的世人。


    在寂靜的歲月,他會思念她。他望著南方的山巒,祈禱著她能平安幸福。這遙遙的寄望,使心底充盈,可它,亦暗藏一絲淒涼。要續這情,便隻有等來世了。


    人們對於愛情,總願意賦予它最完美的理想。西藏人把一生相守的聖山聖湖,當做了絕世的情侶,高原上的山湖們,都被賦予了人格化的浪漫。像納木錯和念青唐古拉山,就是出名的一對。


    納木錯是中國的第二大鹹水湖,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它在藏語的意思為“天湖”。而念唐古拉山是青藏高原的主要山脈之一,高大的山脈,顯示著世人無法征服的威嚴。相傳,納木錯是帝釋天的女兒,嫁給了念青唐古拉。念青唐古拉山是在北方諸多神靈中地位最高的,他擁有遼闊的北方疆域和豐富的財寶。於是,他們成了生生世世相守、忠貞不渝的模範夫妻,羨煞旁人的神仙眷侶。


    然而故事真正完整的版本,並非如此。傳說中,兩位神仙並非是舉案齊眉、琴瑟和鳴。作為丈夫的念青唐古拉山,對妻子並不溫柔體貼。多情的納木錯,也常常背著丈夫跟小山偷情。


    美好的心願,總是被殘酷的現實打敗。倉央嘉措的愛情,也被現實弄得支離破碎。於是,倉央嘉措隻能把對愛情的希望,寄予來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謝國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謝國琴並收藏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