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五手上的牙箸令旗一擊方落,不待瞽叟崩弦起令,李白已經隨口誦出了他的詩句:
緬邈青雲姿,潁川不洗耳。破家訪力士,士為知己死。一狙博浪沙,三揖圯上履。印銷六國絕,籌略漢天子——
一口氣誦到此處,看來詩作尚未完成,崔五等人已然瞠目結舌,耳不暇聞,還隻能回味句中較為明朗的意旨——不消說,以“鞋”作題,李白所指之物,便是第六句的末字“履”,所舉之人,則是輔佐劉邦成就漢室王業的留侯張良。
這是古體之詩,與先前崔五、範十三合乎時調的律體絕然不同。倒是今夕酒令令章中並未規範歌行一體不可行,而從李白起手吟作的格局與氣勢來看,似乎也無法在一首尋常的律體之中將題旨鋪排停當。尤有甚者,是崔五和範十三都對李白隨口作奔放之吟感到新奇而震驚。這個從偏僻的蜀地倏然而來的青年,似乎要經由張良的故事,表述一番頗不尋常的感慨;這得要從“潁川不洗耳”說起。
世稱張良先世為韓國的公族,張並非本姓。推溯其家世,大約已難得真相,因為秦滅韓後,張良“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博浪沙一椎誤中副車,秦皇大怒,發捕兵衛,追索遍天下。於是張良乃變更姓名,亡匿於下邳,而有了另一番奇遇。
張良原本的姓名裏貫既不可考,僅《後漢書》謂:張良之祖家或可能出於城父縣,而城父縣又隸屬潁川郡,是以李白才在第二句上運用了“潁川洗耳”的許由之事,直指張良用心天下,刻意進取,而不至於像他的鄉前輩許由那樣,徒務高隱之虛名。此下僅用五至八句,就說明了張良十多年間的出入起伏:本事自俗稱黃石公的圯上老人始,老人有心試之,言行倨傲,不以禮為,命張良替他撿鞋、穿鞋,約期三番而屢責其後至,最後終於授以太公兵法書,為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以成就帝王事業。
其中“印銷六國絕,籌略漢天子”尤其精煉,說的是被稱為“狂生”的酈食其勸劉邦封六國諸侯之後為王,授以印信,賄以方土,而謀合力攻伐項羽。可是張良以“八不可”之說告訴劉邦:時移而勢異,“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後,天下遊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墓,陛下與誰取天下乎?”這一段爭辯,本來就與趙蕤所授於李白的“身外無家,以有天下”的思想相吻合,也正是李白傾心於張良之處。
八句初成,李白自斟一觴飲了,匕首再度拔出一寸,正待往下吟去,崔五卻眸光閃爍,圈臂一揖,歎道:“李侯恕某,事有不忍不言者——留侯破家以謀天下,弟死而不葬,其情或與李侯之誌亦同?”
“崔兄知我者!”李白被說破了不葬故友的心事,淚水直欲出眶,頓首道,“唯以詩篇答君——”
他繼續吟了下去:
天子起布衣,鵬鯤傍海飛。身外無閭裏,去去何言歸?故轍安可守,放心寒複饑。病身絕穀粒,應笑臞者肥——
這隨口而占的酒令之詩進入第二章,李白借張良的行事,牽動了更多出處進退的麵向。
首句“天子起布衣”,還是引自《史記·留侯世家》。當漢六年正月,大封功臣。三月初三上巳節,劉邦在雒陽南宮,從複道中望見諸將席地而散坐於塵沙之中,竊竊私語。天子雄猜,問起張良:彼等說些什麽?張良答以:“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因此才引出“陛下起布衣,以此屬取天下”的一番話,提醒劉邦:以天子地位,分封不能僅及於蕭曹故人;誅殺亦不能僅及於生平仇怨。
李白在此謀篇的用意,是從張良改換姓名、棄擲門第,飄然遠舉,有類鵬鯤的行止說起,以“去不計歸”的行止,表現出無私於室家的決心。接著,還分別反詰了陶潛和謝靈運的詩句之意。
“故轍安可守,放心寒複饑”是針對陶淵明唱反調。在陶詩《詠貧士》中,有“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饑”的句子,所言本是指自持本分,躬耕畎畝;安貧樂道,忍度饑寒;但是李白卻逆反其說,強調不應前車後轍、墨守故業,大丈夫會須走闖天下,以“放心”論饑寒,則有安心、樂心於饑寒的誇張意味。
至於“病身絕穀粒,應笑臞者肥”,則是抽換了謝靈運的《初去郡》詩中的結語:“戰勝臞者肥,鑒止流歸停。即是羲唐化,獲我擊壤情。”這首《初去郡》,原是謝靈運在回顧自己二十多年仕宦生涯之時,懊悔名利場上的爭逐,一向違逆本心所願,因此決意辭官(“負心二十載,於今廢將迎”)。思慮經年,謝靈運終於拿定了歸去的決心,身體也漸漸寬胖起來。不過,李白在此仍然顛倒用句,故意把張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穀”的瘦,拿來調笑謝靈運的肥,也就對比出張良於功成事了之後飄然遠舉、不知所終的瀟灑。
“布衣之人,身在下陳,偶為酸語,二兄見笑了。”這首詩仍未作完,李白又破涕而笑,指著果盤,帶著幾分自嘲之意,道,“所餘一紙,上書‘莊’字,典語則為《南華》“天運”一篇所謂:‘夫跡,履之所出,而跡豈履哉?’”
接著,他誦出了這首酒令詩的第三章,轉作入聲韻為結:
一君無所鉤,六藝空陳跡。忽憶輕身人,應慚陌上客。回鞭指長安,風霧掩霄翮。誰共帝王遊,看留赤玉舄。
起手二句,呼應了酒令所約定的典語,也出於《莊子·天運》。莊子假托孔子向老子抱怨,聲稱自己窮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已經頗有時日,熟極而流,七十二賢弟子及門,論列三代先王之道,可是卻沒有一個國君能夠賞識而大用之:“一君無所鉤用!”莊子所虛構的老子則語帶詼嘲地回應孔子:沒有遇到治世的明君,堪稱是幸運的事。他所打的譬喻是:那些世人爭傳而奉行的經典——如“六經”也者,隻不過是三代先王的陳跡,後儒書之錄之而以為寶,述之載之而以為貴,殊不知這些文字就像是腳印一般,連穿在腳上的鞋尚且不能及,又如何堪稱聖人之道呢?
至此回到了首章前文,酒令之約,所“指一人”為張良——那個為圯上老人撿鞋的青年。張良在扶保漢室、大定天下之後:“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可是張良卻“願棄人間事,欲從赤鬆子遊耳。乃學辟穀、道引、輕身”,這就是“輕身人”的本義。然而,張良拂衣遠引,猶在有所締造之後;李白卻認為自己不會有那樣的機會,所謂“風霧掩霄翮”就是“布衣之人,身在下陳”的隱括之語而已。
令崔五和範十三驚訝的是,就在這首詩的末一聯上,李白自運千鈞之力,打開生麵,卻把酸語一舉而扭轉成豪語,而仍不離一個“鞋”字。
“赤玉舄”,就是赤玉做成的鞋,故事出自李白時常在詩句中引用的劉向《列仙傳·安期先生》。安期生,人又呼為安期先生,琅琊阜鄉人,賣藥於東海之濱,與他有往來者皆稱之“千歲翁”。
秦始皇東遊到琅琊時,曾經請見安期生,和他交談了三天三夜,賜以金、璧,其值數千萬。可是安期生分文不取,反而留下一雙赤玉舄和一封書信,以為答報。信上說:“後數年,求我於蓬萊山。”這就是秦始皇日後派遣徐福、盧生等人率童男童女赴海的原由。而“赤玉舄”,便成為答報帝王眷顧以及信任的象征——在李白日後所作的《古風之二十》詩裏,另有“終留赤玉舄,東上蓬萊路”一聯,顯示了李白將張良與安期生相綰結的用意,並非追求神仙,而是在輔佐聖明以達濟天下之後,一無所取、飄然遠去的行跡。
崔五還在回味著這一首在頃刻間順口吟成的聯章三疊之作,連歎服的話還不及道出,範十三卻搶過牙箸令旗,連連敲擊著幾麵,亢聲道:“違令!違令!”
“汝有何說?”崔五搶著不服了。
“某以魏武與項王爭勝,固是違令;”範十三戟指一伸,衝李白笑道,“彼拾了黃石公鞋尚不以為足,更取安期生赤玉舄,亦多餘!”
三人方自歡噱,但聽間壁一聲嬌語:“總不合是妾多餘耶?”話語未落,紙屏分向左右開啟,嫋嫋亭亭走出來了新妝豔發的段七娘。
這麗人挽起椎髻,淡淡地散發著鬱金油的氣息。她還重畫了細而長的眉黛,龍消薄粉宜麵,沉香鴉黃侵發,更於雙唇當央點上了時下風行的“桃花殷”;較淺的紅脂勻上兩腮,是謂“欲醉濃”;最引人處,是兩眉之間,新點了一顆紅色的圓痣——據說這是仿天竺國女子而形成的修飾,也有個名目,叫“懶飛天”。
原先段七娘身上的素白窄袖襦和緋紅半臂、碧色短帔此時也卸了去,換成一襲圓領坦胸寬袖紗衣,外罩紫絳帔帛,襯得朱裙益見明亮。裙腳之下時隱時現的,是一雙簇新白羅襪。但見她款款行來,抬手一掠鬢角,紗袖忽落,露出了臂間無數釧環,崔五不禁“噫”了一聲,臉色霎時一沉,脫口而呼:“七娘子,這是?”
釧環掛腕,原本無足為奇,然自唐代以降,門巷人家有這規矩,一旦聲妓準備落籍,不論是擇人而適,抑或是遁入道尼之門,都要舉行一個“布環宴”,取音於“不還”。落籍之妓,要將多年來所受於恩客的手鐲擇其美而貴者,分饋於仍在門巷中討生活的姊妹、仆婦,以為彼此的祝福。
一臂掛環不計其數,自然是多年來段七娘溷遯風塵之所得,這似乎正預示著一場突如其來的“布環宴”。
段七娘且不理會崔五,直向李白道:“妾更妝如此,李郎寧無新句?”
李白終究不曉個中還有“不還”的用意,隻一派天真,應了聲“諾”,當下仔細打量了段七娘幾回,信口吟來:“羅襪淩波生網塵,那能得計訪情親。千杯綠酒何辭醉,一麵紅妝惱殺人。”
段七娘立身原處,瞥一眼茫然不知所措的崔五,高揚雙腕,抖擻起滿臂釧環,鬧得個一室琳琅,仍沒有俯身就席的意思,反倒一旋腰,衝瞽叟道:“李郎喜作樂府調,十三郎酒令詩中複有‘淩煙入閣圖’之語——此首,便來個樂府曲長孫公新曲如何?”
樂府初在漢惠帝時,任夏侯寬為樂府令,始有官名而已。至武帝而立官署,“采詩夜誦,有趙、代、秦、楚之謳”以及“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多舉司馬相如等數十人造為詩賦,略論律呂,以合八音之調,作十九章之歌”(《漢書·禮樂誌》),這是廣泛搜求、整理各地民俗曲辭之置。樂府歌詞之中,有的是取其聲曲,以為譜式,翻作新詞;也有的是保留歌詞,另鑄新聲。像是歸屬於“郊廟歌辭”、“相和歌辭”、“鐃歌曲辭”、“橫吹曲辭”者,就是既保留了曲譜、也記錄了歌辭的。此外,有辭無聲的也不少——像是許多後世擬仿之作,而且出於名公巨卿之手,樂官采而集之,以示禮敬,卻幾乎不為之編寫聲腔曲譜。
此下至於大唐,還有一種新樂府,都是當代的新歌,官司各處搜求來這些詩句,束之於署閣,也未必為之譜作聲曲,所謂聊備一格而已。段七娘所謂的“長孫公新曲”,即屬此類。
長孫公,是長孫無忌,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太宗內兄。以勳以戚,貴盛無匹,雖然在高宗即位之後,格於武氏集團的興起而漸衰其勢,到頭來還落得個奉旨自縊而死;然而開宗廟、輔儲君、攝大政,數十年呼風喚雨,當世堪稱鮮有與比肩者。他的詩作無多,流傳數首,被收入新樂府雜題的兩首極為知名,沒有立詩題,歸目於《新曲》之列:
儂阿家住朝歌下,早傳名。結伴來遊淇水上,舊長情。玉佩金鈿隨步遠,雲羅霧縠逐風輕。轉目機心懸自許,何須更待聽琴聲。
回雪淩波遊洛浦,遇陳王。婉約娉婷工語笑,侍蘭房。芙蓉綺帳還開掩,翡翠珠被爛齊光。長願今宵奉顏色,不愛吹簫逐鳳凰。
這兩首詩大體上七言六句,僅在第二、四兩句句末疊三字之聲,而得參差錯落之致。李白贈段七娘的口占之作,群妓便在瞽叟領帶之下,依著這個曲式載奏載歌起來:
羅襪淩波生網塵,生網塵。那能得計訪情親,訪情親。千杯綠酒何辭醉,一麵紅妝惱殺人——
可是,唱到這裏,長孫無忌的《新曲》原詞尚有兩句未作結。領奏的瞽叟目不能視,看不見段七娘有何指麾,隻能依照心頭默記的曲譜繼續彈下去,而段七娘似乎早有主意,也隨著曲式獨自引吭而歌,所唱的,竟然是長孫無忌原作的最後一聯,隻為了將就李白詩作的韻腳,而改動了末句的聲字;更由於忽而轉成了獨唱,其淒惻孤孑之情更甚於前:
轉目機心懸自許,何須更逐老風塵!
李白這一下才恍然大悟:段七娘是在利用自己的新詩和長孫無忌近百年前的舊作,向崔五忿忿訣別。崔五對段七娘用心厚薄如何,實不能以言語自辯,此時他一語不發,卻形同默認了詞中深深的怨憾。範十三緊蹙雙眉,捉起酒盞自飲,似亦無話言可以為之調停。
段七娘一曲既罷,仿佛刻意要挑起張揚的興致,搖著雙臂,對群妓道:“我輩行歌之人,豈能讓三位郎君專美,也來行個令兒——得句者,且取一環!”隨即又轉向瞽叟:“便請琴翁起個《楊白花》罷。”
《楊白花》,詩篇之名,出於北朝民歌,後世歸之於樂府雜曲歌辭,自有故事。
北魏有一受封為仇池公的楊大眼,當世名將。其子楊白花,於《梁書》與《南史》具有傳,附於開元天子王皇後之高祖王神念傳中,由此亦可知,楊白花與王神念齊一頭地,也是北魏名將。史載楊白花“容貌瑰偉”,遇上了另一個巾幗人物北魏宣武帝之皇後胡氏。
胡充華係出名門,為當朝司徒胡國珍之女,容色美豔,行止端方,為帝所知,召入掖庭,冊封為“充華世婦”。北魏初仿漢武故事,立有舊章,非正宮之後而孕儲君者,當賜死,稱之為“去母留犢”。以此之故,嬪妃“皆願生諸王公主,不願生太子”。然而胡氏卻“不願為貪生計,貽誤宗祧”。果然一舉得男,名拓跋詡,立為太子——也就是日後的明帝;而宣武帝非但沒有賜胡氏死,反而晉封她為“充華嬪”。
不幸的是,宣武帝早死,明帝衝齡踐祚,胡氏從而先後尊立為皇太妃、皇太後,甚至得以臨朝聽政。這也與胡太後年幼時曾經出家為尼、詳內典識文字的教養有關,史稱:“太後性聰悟,多才藝”、“略得佛經大義,親覽萬機,手筆斷決”。
不過,就楊白花而言,芳年喪夫的胡太後卻有如夢魘。胡太後看上了楊白花,“逼而通之”。彼時正逢楊大眼過世,楊白花頓失所依,身為將門之子,原本就不甘心淪為後妃男寵,又畏懼日後將有不測之禍及身,索性改名楊華,率領了一支部曲,奔降於南方的梁朝。
胡太後始終不能忘情於此子,“為作《楊白花》歌辭,使宮人晝夜連臂踏蹄足歌之,聲甚淒惋”。是後,負心之人與見棄之人都死於更強大且不可逆挽的變局——胡太後被爾朱榮篡殺,投溺於河;而楊白花則在侯景之亂中受迫於妻子被俘,不得已而降賊,也遭到誅戮。
《楊白花》的流傳不隻是有一個哀豔動人的故事為底蘊,實則還有北地群舞踏歌的節奏聲腔,展現了全然有別於六朝以下節奏整秩的近體詩律。此歌開篇前兩句五言平韻,三、四句七言平韻,五、六句七言入韻,七、八句七言上聲韻,起伏迭宕,變化多端,與尋常齊言同韻的歌相較之下,顯得生麵別開,格調非凡。豈止天下士人耳熟能詳,就連酒樓歌館的聲妓也眾口紛傳,時時翻唱,處處流行——不消說,傷心人懷抱,正是四海攸同。其原詞如此: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蕩落南家。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秋去春還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裏。
陽春飛花,用以寓楊白花本來的姓名。南家,則是隱喻南方梁朝。“腳無力”說的是身為太後,不能追隨情郎行跡而遠行。“雙燕子”舊巢在梁,年年歲歲去而複來,當然也意味著守候出走之人再度歸來的深切懸望。段七娘指名奏此曲而征辭令,不言可喻,還是要以楊白花借指崔五,而以胡太後昭昭自況。
小妓們聞道有釧環可領,紛紛言笑,你一句我一句,段七娘隻不滿意,頻頻搖頭,隻搖得眸光靈動,淚珠凝集,終於深深看了崔五一眼。崔五不得已,俊秀的臉龐上擠出一絲苦笑,道:“我今歸止證遲遲,遲來心事不堪知,勉誦二句奉七娘子妝次解頤一笑罷——”接著,他借原詩格調吟了這麽兩句:
涼風八九月,白露滿空庭。
白露取“白露為霜”之句,語出《詩經·蒹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沒有道破的“所謂伊人”,自是指段七娘無疑。偏在此時,原本未曾參與行令的瞽叟也應聲接道:“某老瞀不才,敢來邀取一環!”他吟的是:
秋聲隨曲赴高閣,傷心人在亭外亭。
這兩句恰是全曲旨意所在,借轉韻點題,把前文未道出的“所謂伊人”勾勒明朗,還進一步將這傷心人之所以傷心的情由也說白了:“亭”是驛亭,長亭十裏,短亭五裏,亭外有亭,盡教離別而已。
“金陵子莫隻閑鬧笑,”段七娘也不遲疑,拔取一枚雕蟲白玉釧,俯身掛在瞽叟阮鹹的鳳尾頭上,轉向那總是行高腔、穿一席窄袖薄羅衫子、頭上簪花的小妓,道,“汝也來誦一節。”
瞽叟順著段七娘意思,撥弦將曲子領回前奏,反複數聲,給了那簪花小妓一點餘裕,小妓果然不負所期,略一思索,當場唱來,起句平起仄收、換押入聲韻字,一樣是兩句:
回鞭才指長安陌,身是長安花下客。
這簪花小妓顯然深識個中機巧,從平聲韻換押入聲韻,也就將詞中意緒,再轉向辜負了傷心人的遠行者,這人要去京師長安,而且說行即行,毫不踟躕,免不了在那繁華的帝都也要縱情聲色的。
段七娘的眼淚非但沒有落下來,反而展唇露齒而笑,笑得勉強,而說得輕柔:“小娘且伶俐呢!”隨即也發付了她一隻勾絲纏金釧;又擰轉身,看一眼那擊鼙鼓的小娘。小娘會了意,點點頭,待瞽叟的琴聲繞過一折,便按拍合板,接續前情,唱出《楊白花》最後兩句轉入上聲韻的結語:
誰似吳江一帶水,攜將明月夢魂裏。
唱罷,這小娘也不推讓,挺身高踞,牽起段七娘的手臂,自指點了一枚鑲了紅晶石的銀釧,滿臉笑悅。
李白回味著這一首即席而成的歌,反複揣摩,別有體會,自顧頻頻頷首:
涼風八九月,白露滿空庭。秋聲隨曲赴高閣,傷心人在亭外亭。回鞭才指長安陌,身是長安花下客。誰似吳江一帶水,攜將明月夢魂裏。
想到自己賦詩,一向率性適意。章句有如星飛花舞,自天外倏忽而來,轉瞬即逝,幸而以誦哦筆墨捕得,盡管過目而不忘,三複斯詠,往往於意興遄疾勃發之外,又覺得支離零落。反觀身畔的這些伶妓作歌,不過是即目會心之語,雖然看似直白淺近,然而前後追步,彼此揣摩,思理相諧,映帶成趣;總像是將自己的心意揉進他人的心意,忽而思慕,忽而嗔怨;投以悵望,報以憂懷——總之,這不是一個人能夠感悟、抒發的境界。無怪乎孔門詩教有興、觀、群、怨四題,其中興、觀與怨三者,皆明朗易懂,唯獨這“群”字——也就是吟歌之人彼此會通以情,相感以誌;非到孫楚樓,他還真不曾體會到。恰是如此親即於詩歌的唱作,他竟然深深體會到崔五所辜負的,不隻是一個女子的癡想,還有這一群伶妓仆婦的瞻顧。
然而此時的崔五卻顯得尷尬了。他知道,這些優美的詩句不僅吐露了段七娘守盼三年的悵憾,也在探詢著他此後一官羈縻之餘,還能有相思相憶之情否?崔五當然可以浮泛答應,說些此身遙迢、此心密邇的話,聊作維持;也可以坦言這長安之行,屈就一門下省的郎官,其滋味實在如同雞肋。無論怎麽敷衍,都好讓段七娘顏麵舒緩。無奈崔五爽朗伉直之人,偏不肯模棱應付,竟慨然道:
“布環之宴,豈容率爾?可憾某蔭位襲官,聽鼓應命,不能久留,唯可將事以報七娘子厚意者,敬奉數金以為贐儀乃已。”說著,從懷中摸出一紙,付予報科頭人。
李白一眼看出,那和他隨身行囊之中所攜帶的契券是相似之物。
近世士族、負販,但凡往來諸道郡江湖之間,所需盤纏,皆黃白之物,易以銅錢,為數更龐大可觀。為了不使行囊沉重惹眼,出遊或行商之人,往往借助於契券,券記注明約期,但有立據與擔保者具名,而約期已屆者,就能依約兌現。
此事此物新起於民間,初時號曰“便換”,趙璘《因話錄·卷六》有載:“有士鬻產於外,得錢數百緡,懼川途之難賫也,祈所知納於公藏,而持牒以歸,世所謂便換者,寘之衣囊。”可知此事從來久矣,而於盛唐之時已然相當普遍。又過了數十春秋,到了憲宗元和六年二月,也恰因帝國銅錢為數不足,“便換”之道大興,貨真價實的錢幣卻為天下商民囤積以居奇,流通日減。由於這個緣故,中書遂傳詔敕,一度禁斷“便換”。
朝廷卻沒有料到,一旦如此,私家囤積益甚,銅錢更不流通。紛紛擾擾了一年多,才又在元和七年五月,采戶部、度支、鹽鐵三司之奏請,改由官方獨占“便換”。而有“先令差所由招召商人,每貫(按:一貫即一千文錢)加饒官中一百文換錢,今並無人情願。伏請依元和五年例,敵貫(按:等價)與商人對換”之令——由官署統而營之,甚至免除了民間“便換”收取的一分利差,所謂“輕裝趨四方,合券乃取之”的“飛錢”到了彼時,也就應運而生了。
崔五究竟發付了段七娘多少“便換”,外人無從得知,但見報科頭人圓眼高眉,喜不自勝的模樣,想必極為可觀。然崔五神情自若,略不措意,隨即對段七娘道:“孫楚樓歌舞豔發,聲曲曼妙,冠蓋滿東南,盡得天下風致,隻今七娘子忽而布環,自茲而後,豈不令往來士子寖失所望?”
段七娘不答他,卻從袖中探出一節白皙的手臂,搖晃著無數釧環,轉向李白,笑問:“李郎可知這‘布環’二字,作麽意?”
李白笑說不知,範十三搶忙俯首低聲說解了幾句,李白還在一知半解之間,但見段七娘又指了指簪花小妓,道:“這小娘方才唱得入情入理——‘回鞭才指長安陌,身是長安花下客。’說什麽孫楚樓盡得天下風致?貴客麽,舟中馬上,來去自如,說到長安,便到長安;說去洛陽,便去洛陽;長安、洛陽花事如何,妾寧不能隨客而去,瞻仰則個耶?”
此語一出,崔五那張粉白的臉忽然透出一片陰慘慘的暗青之色。聽段七娘言下意思,似是要隨崔五一行進京了。依她剛烈果決的性情,這話可能也並非虛恫。崔五轉念忖道:自己服孝期滿,隨即攜妓進京赴任,傳揚開來,還真不是“本朝岑郎”四字之謔浪所可擔待的了。可是,不過片刻之前,他還在酒令詩中放懷高言,說什麽“寸心聊與子”,無論是“聊與子如一”或是“聊與子同歸”,說的明明是一派深情相思,眼前這女子用兵如神,忽然說要隨行,他又怎好出爾反爾,嚴詞峻拒呢?
段七娘仍一眼不看崔五,甚至連範十三也不睬,直對著李白,宛轉低喉,似有不忍表白的萬千風情,隻能隱忍著、壓抑著,道:“日來李郎也看盡芳樂苑裏丘丘壑壑的‘好因緣’,說的,還不就是妾身門巷人家這連宵達旦的綠酒紅裳,日後,少不得也就是舟前水畔、綿延崗陵的黃昏青塚。李郎且算來,其數何止盈千八百?獨不缺妾身為添一個土饅頭也。”
她這麽幽幽說來,一旁仆婦、小妓並瞽叟也越聽越信以為真,有人皺著眉、搓著手,瞠目顫唇,如臨巨變。也有人低頭附耳,嘈嘈切切地說些倉促惶急的零碎話,看來都吃驚不小。就中唯獨瞽叟老練,麵上全無憂喜之色,隻一逕摸著阮鹹前端鳳尾頭上那玉釧。
範十三知道崔五即使有義正辭嚴之語,大可以坦直相告,但是他性情平易溫和,總不忍斥責一個被自己辜負的女子,隻好壯起膽色,另開一話題,道:“我朝最重聲曲歌樂,當今聖人前些年曾經大開內教坊之門,廣引良家女弟入宮,號‘內人’、‘宮人’;七娘子藝傾江南,兼通琴瑟,並善搊彈,一旦赴京,或可入左、右教坊領銜教席。”
說時,範十三刻意強調了“良家”二字,不無反麵提醒之意;但是他所說的倒是事實。大唐宮妓,本以征選於民間樂戶、犯官女眷以及接受貢獻者居多;朝官也常以家妓女樂上獻於君王,有“良家子”之目,有別於罪犯遭到抄家而發遣者。至於所謂“內人”,初本限於十家之數,後來屢有擴充,仍以“十家”為名——鄭嵎長篇巨製《津陽門詩》有句:“上皇寬容易承事,十家三國爭光輝。繞床呼盧恣樗博,張燈達晝相謾欺。”將“十家”與虢國、韓國、秦國三夫人相提並論,可知寵眷貴幸之深了。
範十三如此說,頗有用心。風塵中人一旦布環,送別、告別之宴,就不會停歇。可能三朝五夕,也可能兼月連旬,端視妓家交遊脈絡如何。像這樣大張豔幟,除了送往迎來的人情之外,既有廣結善緣的目的,也有公告周知的動機,因為一個年華未老、色藝俱佳的妓女,還真有範十三所謂的“廣引入宮”這樣的一條前途。
開元初年,有民間吳某父女,女本為裏妓,年方九歲即入籍學藝,十三成立,吳父則寄身於門巷中幫閑。不料忽一日妓家失火,幾榻琴箏、杯盤簫鼓一空,父女二人沒了依托,隻得“歌於衢路,丐食而已”,也算運氣好,在經過某將軍府時,囀喉高歌,深為將軍愛賞,不但迎迓入宅,還納為府中樂姬。吳氏女的遭遇經人閑話閑說,傳入大內宮中,引起皇帝的好奇,遂引教坊召人故事,敕歸宜春院,號為“內人”,成了不折不扣的女官,隨身還配有魚符,聽召而直入內廷。據說直到入宮時,吳氏女還是處子之身。這在風月場上,直是前所未聞之奇遇。
當段七娘言及“隨貴客而去,瞻仰長安、洛陽花事”,而崔五苦於不能辭、亦不能不辭的兩難之間,範十三好容易打開一條蠶叢鳥徑——無論如何,“廣引入宮”這話,往好處說,是一番堂皇的前程;往無用處說,還是一聲恭維。誰知段七娘冷冷一笑,道:“妾在金陵,際會諸端府、明府、少府夥矣!豈敢奢望再往聖人麵前賣笑?”
此時,崔五、範十三和李白麵麵相覷,竟然無一詞得以答之。這是段七娘的告別之語。而這三位郎君也都明白,今夜,終將是個不歡而散之局。
緬邈青雲姿,潁川不洗耳。破家訪力士,士為知己死。一狙博浪沙,三揖圯上履。印銷六國絕,籌略漢天子——
一口氣誦到此處,看來詩作尚未完成,崔五等人已然瞠目結舌,耳不暇聞,還隻能回味句中較為明朗的意旨——不消說,以“鞋”作題,李白所指之物,便是第六句的末字“履”,所舉之人,則是輔佐劉邦成就漢室王業的留侯張良。
這是古體之詩,與先前崔五、範十三合乎時調的律體絕然不同。倒是今夕酒令令章中並未規範歌行一體不可行,而從李白起手吟作的格局與氣勢來看,似乎也無法在一首尋常的律體之中將題旨鋪排停當。尤有甚者,是崔五和範十三都對李白隨口作奔放之吟感到新奇而震驚。這個從偏僻的蜀地倏然而來的青年,似乎要經由張良的故事,表述一番頗不尋常的感慨;這得要從“潁川不洗耳”說起。
世稱張良先世為韓國的公族,張並非本姓。推溯其家世,大約已難得真相,因為秦滅韓後,張良“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博浪沙一椎誤中副車,秦皇大怒,發捕兵衛,追索遍天下。於是張良乃變更姓名,亡匿於下邳,而有了另一番奇遇。
張良原本的姓名裏貫既不可考,僅《後漢書》謂:張良之祖家或可能出於城父縣,而城父縣又隸屬潁川郡,是以李白才在第二句上運用了“潁川洗耳”的許由之事,直指張良用心天下,刻意進取,而不至於像他的鄉前輩許由那樣,徒務高隱之虛名。此下僅用五至八句,就說明了張良十多年間的出入起伏:本事自俗稱黃石公的圯上老人始,老人有心試之,言行倨傲,不以禮為,命張良替他撿鞋、穿鞋,約期三番而屢責其後至,最後終於授以太公兵法書,為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以成就帝王事業。
其中“印銷六國絕,籌略漢天子”尤其精煉,說的是被稱為“狂生”的酈食其勸劉邦封六國諸侯之後為王,授以印信,賄以方土,而謀合力攻伐項羽。可是張良以“八不可”之說告訴劉邦:時移而勢異,“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後,天下遊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墓,陛下與誰取天下乎?”這一段爭辯,本來就與趙蕤所授於李白的“身外無家,以有天下”的思想相吻合,也正是李白傾心於張良之處。
八句初成,李白自斟一觴飲了,匕首再度拔出一寸,正待往下吟去,崔五卻眸光閃爍,圈臂一揖,歎道:“李侯恕某,事有不忍不言者——留侯破家以謀天下,弟死而不葬,其情或與李侯之誌亦同?”
“崔兄知我者!”李白被說破了不葬故友的心事,淚水直欲出眶,頓首道,“唯以詩篇答君——”
他繼續吟了下去:
天子起布衣,鵬鯤傍海飛。身外無閭裏,去去何言歸?故轍安可守,放心寒複饑。病身絕穀粒,應笑臞者肥——
這隨口而占的酒令之詩進入第二章,李白借張良的行事,牽動了更多出處進退的麵向。
首句“天子起布衣”,還是引自《史記·留侯世家》。當漢六年正月,大封功臣。三月初三上巳節,劉邦在雒陽南宮,從複道中望見諸將席地而散坐於塵沙之中,竊竊私語。天子雄猜,問起張良:彼等說些什麽?張良答以:“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因此才引出“陛下起布衣,以此屬取天下”的一番話,提醒劉邦:以天子地位,分封不能僅及於蕭曹故人;誅殺亦不能僅及於生平仇怨。
李白在此謀篇的用意,是從張良改換姓名、棄擲門第,飄然遠舉,有類鵬鯤的行止說起,以“去不計歸”的行止,表現出無私於室家的決心。接著,還分別反詰了陶潛和謝靈運的詩句之意。
“故轍安可守,放心寒複饑”是針對陶淵明唱反調。在陶詩《詠貧士》中,有“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饑”的句子,所言本是指自持本分,躬耕畎畝;安貧樂道,忍度饑寒;但是李白卻逆反其說,強調不應前車後轍、墨守故業,大丈夫會須走闖天下,以“放心”論饑寒,則有安心、樂心於饑寒的誇張意味。
至於“病身絕穀粒,應笑臞者肥”,則是抽換了謝靈運的《初去郡》詩中的結語:“戰勝臞者肥,鑒止流歸停。即是羲唐化,獲我擊壤情。”這首《初去郡》,原是謝靈運在回顧自己二十多年仕宦生涯之時,懊悔名利場上的爭逐,一向違逆本心所願,因此決意辭官(“負心二十載,於今廢將迎”)。思慮經年,謝靈運終於拿定了歸去的決心,身體也漸漸寬胖起來。不過,李白在此仍然顛倒用句,故意把張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穀”的瘦,拿來調笑謝靈運的肥,也就對比出張良於功成事了之後飄然遠舉、不知所終的瀟灑。
“布衣之人,身在下陳,偶為酸語,二兄見笑了。”這首詩仍未作完,李白又破涕而笑,指著果盤,帶著幾分自嘲之意,道,“所餘一紙,上書‘莊’字,典語則為《南華》“天運”一篇所謂:‘夫跡,履之所出,而跡豈履哉?’”
接著,他誦出了這首酒令詩的第三章,轉作入聲韻為結:
一君無所鉤,六藝空陳跡。忽憶輕身人,應慚陌上客。回鞭指長安,風霧掩霄翮。誰共帝王遊,看留赤玉舄。
起手二句,呼應了酒令所約定的典語,也出於《莊子·天運》。莊子假托孔子向老子抱怨,聲稱自己窮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已經頗有時日,熟極而流,七十二賢弟子及門,論列三代先王之道,可是卻沒有一個國君能夠賞識而大用之:“一君無所鉤用!”莊子所虛構的老子則語帶詼嘲地回應孔子:沒有遇到治世的明君,堪稱是幸運的事。他所打的譬喻是:那些世人爭傳而奉行的經典——如“六經”也者,隻不過是三代先王的陳跡,後儒書之錄之而以為寶,述之載之而以為貴,殊不知這些文字就像是腳印一般,連穿在腳上的鞋尚且不能及,又如何堪稱聖人之道呢?
至此回到了首章前文,酒令之約,所“指一人”為張良——那個為圯上老人撿鞋的青年。張良在扶保漢室、大定天下之後:“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可是張良卻“願棄人間事,欲從赤鬆子遊耳。乃學辟穀、道引、輕身”,這就是“輕身人”的本義。然而,張良拂衣遠引,猶在有所締造之後;李白卻認為自己不會有那樣的機會,所謂“風霧掩霄翮”就是“布衣之人,身在下陳”的隱括之語而已。
令崔五和範十三驚訝的是,就在這首詩的末一聯上,李白自運千鈞之力,打開生麵,卻把酸語一舉而扭轉成豪語,而仍不離一個“鞋”字。
“赤玉舄”,就是赤玉做成的鞋,故事出自李白時常在詩句中引用的劉向《列仙傳·安期先生》。安期生,人又呼為安期先生,琅琊阜鄉人,賣藥於東海之濱,與他有往來者皆稱之“千歲翁”。
秦始皇東遊到琅琊時,曾經請見安期生,和他交談了三天三夜,賜以金、璧,其值數千萬。可是安期生分文不取,反而留下一雙赤玉舄和一封書信,以為答報。信上說:“後數年,求我於蓬萊山。”這就是秦始皇日後派遣徐福、盧生等人率童男童女赴海的原由。而“赤玉舄”,便成為答報帝王眷顧以及信任的象征——在李白日後所作的《古風之二十》詩裏,另有“終留赤玉舄,東上蓬萊路”一聯,顯示了李白將張良與安期生相綰結的用意,並非追求神仙,而是在輔佐聖明以達濟天下之後,一無所取、飄然遠去的行跡。
崔五還在回味著這一首在頃刻間順口吟成的聯章三疊之作,連歎服的話還不及道出,範十三卻搶過牙箸令旗,連連敲擊著幾麵,亢聲道:“違令!違令!”
“汝有何說?”崔五搶著不服了。
“某以魏武與項王爭勝,固是違令;”範十三戟指一伸,衝李白笑道,“彼拾了黃石公鞋尚不以為足,更取安期生赤玉舄,亦多餘!”
三人方自歡噱,但聽間壁一聲嬌語:“總不合是妾多餘耶?”話語未落,紙屏分向左右開啟,嫋嫋亭亭走出來了新妝豔發的段七娘。
這麗人挽起椎髻,淡淡地散發著鬱金油的氣息。她還重畫了細而長的眉黛,龍消薄粉宜麵,沉香鴉黃侵發,更於雙唇當央點上了時下風行的“桃花殷”;較淺的紅脂勻上兩腮,是謂“欲醉濃”;最引人處,是兩眉之間,新點了一顆紅色的圓痣——據說這是仿天竺國女子而形成的修飾,也有個名目,叫“懶飛天”。
原先段七娘身上的素白窄袖襦和緋紅半臂、碧色短帔此時也卸了去,換成一襲圓領坦胸寬袖紗衣,外罩紫絳帔帛,襯得朱裙益見明亮。裙腳之下時隱時現的,是一雙簇新白羅襪。但見她款款行來,抬手一掠鬢角,紗袖忽落,露出了臂間無數釧環,崔五不禁“噫”了一聲,臉色霎時一沉,脫口而呼:“七娘子,這是?”
釧環掛腕,原本無足為奇,然自唐代以降,門巷人家有這規矩,一旦聲妓準備落籍,不論是擇人而適,抑或是遁入道尼之門,都要舉行一個“布環宴”,取音於“不還”。落籍之妓,要將多年來所受於恩客的手鐲擇其美而貴者,分饋於仍在門巷中討生活的姊妹、仆婦,以為彼此的祝福。
一臂掛環不計其數,自然是多年來段七娘溷遯風塵之所得,這似乎正預示著一場突如其來的“布環宴”。
段七娘且不理會崔五,直向李白道:“妾更妝如此,李郎寧無新句?”
李白終究不曉個中還有“不還”的用意,隻一派天真,應了聲“諾”,當下仔細打量了段七娘幾回,信口吟來:“羅襪淩波生網塵,那能得計訪情親。千杯綠酒何辭醉,一麵紅妝惱殺人。”
段七娘立身原處,瞥一眼茫然不知所措的崔五,高揚雙腕,抖擻起滿臂釧環,鬧得個一室琳琅,仍沒有俯身就席的意思,反倒一旋腰,衝瞽叟道:“李郎喜作樂府調,十三郎酒令詩中複有‘淩煙入閣圖’之語——此首,便來個樂府曲長孫公新曲如何?”
樂府初在漢惠帝時,任夏侯寬為樂府令,始有官名而已。至武帝而立官署,“采詩夜誦,有趙、代、秦、楚之謳”以及“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多舉司馬相如等數十人造為詩賦,略論律呂,以合八音之調,作十九章之歌”(《漢書·禮樂誌》),這是廣泛搜求、整理各地民俗曲辭之置。樂府歌詞之中,有的是取其聲曲,以為譜式,翻作新詞;也有的是保留歌詞,另鑄新聲。像是歸屬於“郊廟歌辭”、“相和歌辭”、“鐃歌曲辭”、“橫吹曲辭”者,就是既保留了曲譜、也記錄了歌辭的。此外,有辭無聲的也不少——像是許多後世擬仿之作,而且出於名公巨卿之手,樂官采而集之,以示禮敬,卻幾乎不為之編寫聲腔曲譜。
此下至於大唐,還有一種新樂府,都是當代的新歌,官司各處搜求來這些詩句,束之於署閣,也未必為之譜作聲曲,所謂聊備一格而已。段七娘所謂的“長孫公新曲”,即屬此類。
長孫公,是長孫無忌,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太宗內兄。以勳以戚,貴盛無匹,雖然在高宗即位之後,格於武氏集團的興起而漸衰其勢,到頭來還落得個奉旨自縊而死;然而開宗廟、輔儲君、攝大政,數十年呼風喚雨,當世堪稱鮮有與比肩者。他的詩作無多,流傳數首,被收入新樂府雜題的兩首極為知名,沒有立詩題,歸目於《新曲》之列:
儂阿家住朝歌下,早傳名。結伴來遊淇水上,舊長情。玉佩金鈿隨步遠,雲羅霧縠逐風輕。轉目機心懸自許,何須更待聽琴聲。
回雪淩波遊洛浦,遇陳王。婉約娉婷工語笑,侍蘭房。芙蓉綺帳還開掩,翡翠珠被爛齊光。長願今宵奉顏色,不愛吹簫逐鳳凰。
這兩首詩大體上七言六句,僅在第二、四兩句句末疊三字之聲,而得參差錯落之致。李白贈段七娘的口占之作,群妓便在瞽叟領帶之下,依著這個曲式載奏載歌起來:
羅襪淩波生網塵,生網塵。那能得計訪情親,訪情親。千杯綠酒何辭醉,一麵紅妝惱殺人——
可是,唱到這裏,長孫無忌的《新曲》原詞尚有兩句未作結。領奏的瞽叟目不能視,看不見段七娘有何指麾,隻能依照心頭默記的曲譜繼續彈下去,而段七娘似乎早有主意,也隨著曲式獨自引吭而歌,所唱的,竟然是長孫無忌原作的最後一聯,隻為了將就李白詩作的韻腳,而改動了末句的聲字;更由於忽而轉成了獨唱,其淒惻孤孑之情更甚於前:
轉目機心懸自許,何須更逐老風塵!
李白這一下才恍然大悟:段七娘是在利用自己的新詩和長孫無忌近百年前的舊作,向崔五忿忿訣別。崔五對段七娘用心厚薄如何,實不能以言語自辯,此時他一語不發,卻形同默認了詞中深深的怨憾。範十三緊蹙雙眉,捉起酒盞自飲,似亦無話言可以為之調停。
段七娘一曲既罷,仿佛刻意要挑起張揚的興致,搖著雙臂,對群妓道:“我輩行歌之人,豈能讓三位郎君專美,也來行個令兒——得句者,且取一環!”隨即又轉向瞽叟:“便請琴翁起個《楊白花》罷。”
《楊白花》,詩篇之名,出於北朝民歌,後世歸之於樂府雜曲歌辭,自有故事。
北魏有一受封為仇池公的楊大眼,當世名將。其子楊白花,於《梁書》與《南史》具有傳,附於開元天子王皇後之高祖王神念傳中,由此亦可知,楊白花與王神念齊一頭地,也是北魏名將。史載楊白花“容貌瑰偉”,遇上了另一個巾幗人物北魏宣武帝之皇後胡氏。
胡充華係出名門,為當朝司徒胡國珍之女,容色美豔,行止端方,為帝所知,召入掖庭,冊封為“充華世婦”。北魏初仿漢武故事,立有舊章,非正宮之後而孕儲君者,當賜死,稱之為“去母留犢”。以此之故,嬪妃“皆願生諸王公主,不願生太子”。然而胡氏卻“不願為貪生計,貽誤宗祧”。果然一舉得男,名拓跋詡,立為太子——也就是日後的明帝;而宣武帝非但沒有賜胡氏死,反而晉封她為“充華嬪”。
不幸的是,宣武帝早死,明帝衝齡踐祚,胡氏從而先後尊立為皇太妃、皇太後,甚至得以臨朝聽政。這也與胡太後年幼時曾經出家為尼、詳內典識文字的教養有關,史稱:“太後性聰悟,多才藝”、“略得佛經大義,親覽萬機,手筆斷決”。
不過,就楊白花而言,芳年喪夫的胡太後卻有如夢魘。胡太後看上了楊白花,“逼而通之”。彼時正逢楊大眼過世,楊白花頓失所依,身為將門之子,原本就不甘心淪為後妃男寵,又畏懼日後將有不測之禍及身,索性改名楊華,率領了一支部曲,奔降於南方的梁朝。
胡太後始終不能忘情於此子,“為作《楊白花》歌辭,使宮人晝夜連臂踏蹄足歌之,聲甚淒惋”。是後,負心之人與見棄之人都死於更強大且不可逆挽的變局——胡太後被爾朱榮篡殺,投溺於河;而楊白花則在侯景之亂中受迫於妻子被俘,不得已而降賊,也遭到誅戮。
《楊白花》的流傳不隻是有一個哀豔動人的故事為底蘊,實則還有北地群舞踏歌的節奏聲腔,展現了全然有別於六朝以下節奏整秩的近體詩律。此歌開篇前兩句五言平韻,三、四句七言平韻,五、六句七言入韻,七、八句七言上聲韻,起伏迭宕,變化多端,與尋常齊言同韻的歌相較之下,顯得生麵別開,格調非凡。豈止天下士人耳熟能詳,就連酒樓歌館的聲妓也眾口紛傳,時時翻唱,處處流行——不消說,傷心人懷抱,正是四海攸同。其原詞如此: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蕩落南家。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秋去春還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裏。
陽春飛花,用以寓楊白花本來的姓名。南家,則是隱喻南方梁朝。“腳無力”說的是身為太後,不能追隨情郎行跡而遠行。“雙燕子”舊巢在梁,年年歲歲去而複來,當然也意味著守候出走之人再度歸來的深切懸望。段七娘指名奏此曲而征辭令,不言可喻,還是要以楊白花借指崔五,而以胡太後昭昭自況。
小妓們聞道有釧環可領,紛紛言笑,你一句我一句,段七娘隻不滿意,頻頻搖頭,隻搖得眸光靈動,淚珠凝集,終於深深看了崔五一眼。崔五不得已,俊秀的臉龐上擠出一絲苦笑,道:“我今歸止證遲遲,遲來心事不堪知,勉誦二句奉七娘子妝次解頤一笑罷——”接著,他借原詩格調吟了這麽兩句:
涼風八九月,白露滿空庭。
白露取“白露為霜”之句,語出《詩經·蒹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沒有道破的“所謂伊人”,自是指段七娘無疑。偏在此時,原本未曾參與行令的瞽叟也應聲接道:“某老瞀不才,敢來邀取一環!”他吟的是:
秋聲隨曲赴高閣,傷心人在亭外亭。
這兩句恰是全曲旨意所在,借轉韻點題,把前文未道出的“所謂伊人”勾勒明朗,還進一步將這傷心人之所以傷心的情由也說白了:“亭”是驛亭,長亭十裏,短亭五裏,亭外有亭,盡教離別而已。
“金陵子莫隻閑鬧笑,”段七娘也不遲疑,拔取一枚雕蟲白玉釧,俯身掛在瞽叟阮鹹的鳳尾頭上,轉向那總是行高腔、穿一席窄袖薄羅衫子、頭上簪花的小妓,道,“汝也來誦一節。”
瞽叟順著段七娘意思,撥弦將曲子領回前奏,反複數聲,給了那簪花小妓一點餘裕,小妓果然不負所期,略一思索,當場唱來,起句平起仄收、換押入聲韻字,一樣是兩句:
回鞭才指長安陌,身是長安花下客。
這簪花小妓顯然深識個中機巧,從平聲韻換押入聲韻,也就將詞中意緒,再轉向辜負了傷心人的遠行者,這人要去京師長安,而且說行即行,毫不踟躕,免不了在那繁華的帝都也要縱情聲色的。
段七娘的眼淚非但沒有落下來,反而展唇露齒而笑,笑得勉強,而說得輕柔:“小娘且伶俐呢!”隨即也發付了她一隻勾絲纏金釧;又擰轉身,看一眼那擊鼙鼓的小娘。小娘會了意,點點頭,待瞽叟的琴聲繞過一折,便按拍合板,接續前情,唱出《楊白花》最後兩句轉入上聲韻的結語:
誰似吳江一帶水,攜將明月夢魂裏。
唱罷,這小娘也不推讓,挺身高踞,牽起段七娘的手臂,自指點了一枚鑲了紅晶石的銀釧,滿臉笑悅。
李白回味著這一首即席而成的歌,反複揣摩,別有體會,自顧頻頻頷首:
涼風八九月,白露滿空庭。秋聲隨曲赴高閣,傷心人在亭外亭。回鞭才指長安陌,身是長安花下客。誰似吳江一帶水,攜將明月夢魂裏。
想到自己賦詩,一向率性適意。章句有如星飛花舞,自天外倏忽而來,轉瞬即逝,幸而以誦哦筆墨捕得,盡管過目而不忘,三複斯詠,往往於意興遄疾勃發之外,又覺得支離零落。反觀身畔的這些伶妓作歌,不過是即目會心之語,雖然看似直白淺近,然而前後追步,彼此揣摩,思理相諧,映帶成趣;總像是將自己的心意揉進他人的心意,忽而思慕,忽而嗔怨;投以悵望,報以憂懷——總之,這不是一個人能夠感悟、抒發的境界。無怪乎孔門詩教有興、觀、群、怨四題,其中興、觀與怨三者,皆明朗易懂,唯獨這“群”字——也就是吟歌之人彼此會通以情,相感以誌;非到孫楚樓,他還真不曾體會到。恰是如此親即於詩歌的唱作,他竟然深深體會到崔五所辜負的,不隻是一個女子的癡想,還有這一群伶妓仆婦的瞻顧。
然而此時的崔五卻顯得尷尬了。他知道,這些優美的詩句不僅吐露了段七娘守盼三年的悵憾,也在探詢著他此後一官羈縻之餘,還能有相思相憶之情否?崔五當然可以浮泛答應,說些此身遙迢、此心密邇的話,聊作維持;也可以坦言這長安之行,屈就一門下省的郎官,其滋味實在如同雞肋。無論怎麽敷衍,都好讓段七娘顏麵舒緩。無奈崔五爽朗伉直之人,偏不肯模棱應付,竟慨然道:
“布環之宴,豈容率爾?可憾某蔭位襲官,聽鼓應命,不能久留,唯可將事以報七娘子厚意者,敬奉數金以為贐儀乃已。”說著,從懷中摸出一紙,付予報科頭人。
李白一眼看出,那和他隨身行囊之中所攜帶的契券是相似之物。
近世士族、負販,但凡往來諸道郡江湖之間,所需盤纏,皆黃白之物,易以銅錢,為數更龐大可觀。為了不使行囊沉重惹眼,出遊或行商之人,往往借助於契券,券記注明約期,但有立據與擔保者具名,而約期已屆者,就能依約兌現。
此事此物新起於民間,初時號曰“便換”,趙璘《因話錄·卷六》有載:“有士鬻產於外,得錢數百緡,懼川途之難賫也,祈所知納於公藏,而持牒以歸,世所謂便換者,寘之衣囊。”可知此事從來久矣,而於盛唐之時已然相當普遍。又過了數十春秋,到了憲宗元和六年二月,也恰因帝國銅錢為數不足,“便換”之道大興,貨真價實的錢幣卻為天下商民囤積以居奇,流通日減。由於這個緣故,中書遂傳詔敕,一度禁斷“便換”。
朝廷卻沒有料到,一旦如此,私家囤積益甚,銅錢更不流通。紛紛擾擾了一年多,才又在元和七年五月,采戶部、度支、鹽鐵三司之奏請,改由官方獨占“便換”。而有“先令差所由招召商人,每貫(按:一貫即一千文錢)加饒官中一百文換錢,今並無人情願。伏請依元和五年例,敵貫(按:等價)與商人對換”之令——由官署統而營之,甚至免除了民間“便換”收取的一分利差,所謂“輕裝趨四方,合券乃取之”的“飛錢”到了彼時,也就應運而生了。
崔五究竟發付了段七娘多少“便換”,外人無從得知,但見報科頭人圓眼高眉,喜不自勝的模樣,想必極為可觀。然崔五神情自若,略不措意,隨即對段七娘道:“孫楚樓歌舞豔發,聲曲曼妙,冠蓋滿東南,盡得天下風致,隻今七娘子忽而布環,自茲而後,豈不令往來士子寖失所望?”
段七娘不答他,卻從袖中探出一節白皙的手臂,搖晃著無數釧環,轉向李白,笑問:“李郎可知這‘布環’二字,作麽意?”
李白笑說不知,範十三搶忙俯首低聲說解了幾句,李白還在一知半解之間,但見段七娘又指了指簪花小妓,道:“這小娘方才唱得入情入理——‘回鞭才指長安陌,身是長安花下客。’說什麽孫楚樓盡得天下風致?貴客麽,舟中馬上,來去自如,說到長安,便到長安;說去洛陽,便去洛陽;長安、洛陽花事如何,妾寧不能隨客而去,瞻仰則個耶?”
此語一出,崔五那張粉白的臉忽然透出一片陰慘慘的暗青之色。聽段七娘言下意思,似是要隨崔五一行進京了。依她剛烈果決的性情,這話可能也並非虛恫。崔五轉念忖道:自己服孝期滿,隨即攜妓進京赴任,傳揚開來,還真不是“本朝岑郎”四字之謔浪所可擔待的了。可是,不過片刻之前,他還在酒令詩中放懷高言,說什麽“寸心聊與子”,無論是“聊與子如一”或是“聊與子同歸”,說的明明是一派深情相思,眼前這女子用兵如神,忽然說要隨行,他又怎好出爾反爾,嚴詞峻拒呢?
段七娘仍一眼不看崔五,甚至連範十三也不睬,直對著李白,宛轉低喉,似有不忍表白的萬千風情,隻能隱忍著、壓抑著,道:“日來李郎也看盡芳樂苑裏丘丘壑壑的‘好因緣’,說的,還不就是妾身門巷人家這連宵達旦的綠酒紅裳,日後,少不得也就是舟前水畔、綿延崗陵的黃昏青塚。李郎且算來,其數何止盈千八百?獨不缺妾身為添一個土饅頭也。”
她這麽幽幽說來,一旁仆婦、小妓並瞽叟也越聽越信以為真,有人皺著眉、搓著手,瞠目顫唇,如臨巨變。也有人低頭附耳,嘈嘈切切地說些倉促惶急的零碎話,看來都吃驚不小。就中唯獨瞽叟老練,麵上全無憂喜之色,隻一逕摸著阮鹹前端鳳尾頭上那玉釧。
範十三知道崔五即使有義正辭嚴之語,大可以坦直相告,但是他性情平易溫和,總不忍斥責一個被自己辜負的女子,隻好壯起膽色,另開一話題,道:“我朝最重聲曲歌樂,當今聖人前些年曾經大開內教坊之門,廣引良家女弟入宮,號‘內人’、‘宮人’;七娘子藝傾江南,兼通琴瑟,並善搊彈,一旦赴京,或可入左、右教坊領銜教席。”
說時,範十三刻意強調了“良家”二字,不無反麵提醒之意;但是他所說的倒是事實。大唐宮妓,本以征選於民間樂戶、犯官女眷以及接受貢獻者居多;朝官也常以家妓女樂上獻於君王,有“良家子”之目,有別於罪犯遭到抄家而發遣者。至於所謂“內人”,初本限於十家之數,後來屢有擴充,仍以“十家”為名——鄭嵎長篇巨製《津陽門詩》有句:“上皇寬容易承事,十家三國爭光輝。繞床呼盧恣樗博,張燈達晝相謾欺。”將“十家”與虢國、韓國、秦國三夫人相提並論,可知寵眷貴幸之深了。
範十三如此說,頗有用心。風塵中人一旦布環,送別、告別之宴,就不會停歇。可能三朝五夕,也可能兼月連旬,端視妓家交遊脈絡如何。像這樣大張豔幟,除了送往迎來的人情之外,既有廣結善緣的目的,也有公告周知的動機,因為一個年華未老、色藝俱佳的妓女,還真有範十三所謂的“廣引入宮”這樣的一條前途。
開元初年,有民間吳某父女,女本為裏妓,年方九歲即入籍學藝,十三成立,吳父則寄身於門巷中幫閑。不料忽一日妓家失火,幾榻琴箏、杯盤簫鼓一空,父女二人沒了依托,隻得“歌於衢路,丐食而已”,也算運氣好,在經過某將軍府時,囀喉高歌,深為將軍愛賞,不但迎迓入宅,還納為府中樂姬。吳氏女的遭遇經人閑話閑說,傳入大內宮中,引起皇帝的好奇,遂引教坊召人故事,敕歸宜春院,號為“內人”,成了不折不扣的女官,隨身還配有魚符,聽召而直入內廷。據說直到入宮時,吳氏女還是處子之身。這在風月場上,直是前所未聞之奇遇。
當段七娘言及“隨貴客而去,瞻仰長安、洛陽花事”,而崔五苦於不能辭、亦不能不辭的兩難之間,範十三好容易打開一條蠶叢鳥徑——無論如何,“廣引入宮”這話,往好處說,是一番堂皇的前程;往無用處說,還是一聲恭維。誰知段七娘冷冷一笑,道:“妾在金陵,際會諸端府、明府、少府夥矣!豈敢奢望再往聖人麵前賣笑?”
此時,崔五、範十三和李白麵麵相覷,竟然無一詞得以答之。這是段七娘的告別之語。而這三位郎君也都明白,今夜,終將是個不歡而散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