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是星期六,天空湛藍。下午,龍應台出現在台北火車站,背一個鹹菜綠雙肩背包。她穿得像一個大學生:白襯衣束進牛仔褲,白色運動鞋,短發被一頂鹹菜綠燈芯絨帽壓著。她跟隨80位藝大的學生起舞,伸臂,扭胯,跑動,有點笨拙,但充滿活力。


    龍應台生於1952年。朋友們說,很少有人在這個年齡還能保有一團真氣,一身熱氣。


    許多鏡頭對著她。其中一台攝像機後麵站著黑衣墨鏡的大導演王童,他會將由此展開的一係列活動拍攝成紀錄片。


    許多話筒伸向她。“我是身體很笨的人……”她一邊用紙巾拭汗,一邊微笑著解釋這個名為“藝術席卷空間”的活動。


    星期四晚上10點,她來彩排過。麵對汗津津的舞蹈係學生,她用悅耳的聲音說:“我要告訴你們的是,這不僅僅是練舞室裏的舞蹈,還是空間的釋放。這個城市裏的人很忙,心裏積壓了很多東西,他們經過這裏,看到你們,被邀請一起跳舞,也許心裏會有些小小的幸福感。”一雙雙年輕的、幹淨的眼睛注視著她。


    再早幾天的星期一上午,她在14樓的小辦公室裏開會,同下屬敲定“釋放”的每一個細節。白襯衣、黑馬夾,最普通的短發樣式。


    一個流傳頗廣的故事:13年前,龍應台從德國初回台灣地區,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有一天,她踅進一家設計感頗強的美發沙龍,小妹一聲“局長我是你的讀者吔”,聽得她暈陶陶:台灣文化有希望。於是被設計,又燙又剪,弄成一個“戴安娜王妃頭”。她掏出七百多元(新台幣)結賬,赫然發現看錯一個零,這“王妃頭”價值七千七百大元。她掏幹淨口袋,在發廊員工一字排開的“歡迎再來”裏落荒而逃,回去就問同事“台北物價怎麽這麽高”,被告知挨宰,“王妃頭”實在是“冤大頭”。


    處理公務時的龍應台表現得思路清晰,心細如發。她的指間夾一支筆,不時在空中點劃,如同樂隊指揮手中的小棒。她常常用“等一下”“你的意思是”“請不要忘記”來起承轉合,是高度靈敏的傾聽者和反應者;她的想象力和控製力甚至延伸到現場在電視畫麵中的樣子。


    在她右側的牆上,懸掛《中國時報》創辦人餘紀忠先生90歲時的手澤:“取舍由時行藏在我,跨代淩霄一羽毛。”會議室兩麵書架上,是台灣各區、縣、鎮的地方誌,《二二八事件辭典》之類的台灣史,以及琦君、賴和、張我軍、李喬、周夢蝶等上一輩文學家的作品。有幾層架上,是她的十幾種著作,從《目送》《親愛的安德烈》到《大江大海》,她自己掏錢買來贈送往來賓客的。她在扉頁上的簽名,像一條不羈的龍。


    空間釋放的創意來自龍應台的歐洲經驗。她從youtube上找來幾段放給同仁看——在西班牙的中央市場,歌劇家扮演的賣菜人突然開唱,市場陡然生色;在丹麥的車站,旅客愉快地被卷入突如其來的舞陣,肢體蘇醒。龍的一位同仁也親曆過在紐約梅西百貨買鞋,櫃台旁冷不丁有人開唱音樂劇的“文化”。


    “文化就是生活。”龍應台對我說。這些觀念即使在“文化部”,也需要慢慢培養。


    可彼岸的文化與此在的生活匹配嗎?在這個女性都會拖著長音嗲嗲說“是——”、開計程車的男性習慣被稱“先生”而非“師傅”的地方,路人忽遇邀舞是什麽反應?機要秘書鄧宗德告訴我,成人通常會害羞,若是一對小情侶,女的開跳,男的會跟隨。兩天裏,我看到廣場上不少用餐者舉起手機錄影;看到流浪漢光腳坐著,忽然就拍起了巴掌;看到身材滾圓的中年婦女被音樂和節拍領著,從身體到容顏都動了起來;也看到許多人,瞄一眼,匆匆而過。


    就在幾天前,車站廣場大廳裏拉起紅線,阻止休息日到此集聚的外勞(外國勞工,台北有許多菲律賓、馬來西亞籍務工者)進入。通常他們把這裏當作台北的草坪,假日裏三五席地而坐,說說閑話。我看到電視裏有個女的憤憤不平:我們也不願來這裏“占用公共空間”,“有礙觀瞻”,但休息天我們想出去的話,還能去哪裏?這件事被視為侵害了外勞的人權,遭到輿論廣泛批評。龍應台“敏感於人權”,與“交通部長”商議後,特別在議事會上強調邀請外勞參與“釋放”。但不知什麽緣故,頭一場隻見舞者,不見弱者。第二天,即使溫和派報紙也表達了“一個車站,兩種標準”的婉轉批評,暗暗指向車站管理部門,這不是龍應台希望看到的。部門之間的溝通合作,本部門的上令下達,各個細密的齒輪在龐大的官僚機器裏如何艱難咬合、負重運作,13年前她就有領教。如今,由局長而“部長”,意味著機器更龐大,齒輪更多,咬合更複雜,政治的因素更強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說不出的慌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宗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宗陶並收藏那些說不出的慌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