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賢母


    還有兩位賢母同樣是對子女教育有方,而且她們的故事幾乎無人不知,不知道是他們兒子的功績使她們更加為人所知,還是她們本身的魅力,使得她們的兒子的聲名遠播。


    嶽飛之母(姚太夫人):鄉野賢母: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姚太夫人是南宋抗金英雄嶽飛的母親。她作為母教典範和fù女楷模,在國家危亡之際,勵子從戎,精忠報國,被傳為佳話,世尊賢母。


    公元1103年,在相州湯yīn(今屬河南)農村的一間破舊的民房裏,姚太夫人拖著疲憊的身子生下了一個男嬰。當時正逢luàn世,金人進犯中原在即,姚太夫人希望繈褓中的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一個天立地的漢子,她跟丈夫商量,想給孩子起一個能代表自己心願的名字。這時姚太夫人聽有一群大雁從天空飛過,她脫口而出:“有了。就叫嶽飛吧。”


    嶽飛出生不久,黃河決口,滾滾的黃河水衝走了嶽家所有的東西,本來就貧寒的生活更加難以為繼了。後來嶽飛隨父母離開家鄉,漂泊到河北。苦難的生活使嶽飛從沉默寡言。姚太夫人出身鄉野,識字不多,卻是一個極有主見、為人剛直、思想開明的母親。她從就對嶽飛施以嚴格的家教,教育兒子不但要學會承擔各種苦難,而且要能成為一個剛直不阿的男子。聰穎的嶽飛漸漸領會了其中的真諦。


    一次,嶽飛有幾個結拜兄弟因為沒有飯吃,要去攔路搶劫,他們來約嶽飛。嶽飛想到母親平時的教導,沒有答應,並且勸他們:“攔路搶劫,謀財害命的事兒,萬萬不能幹”眾兄弟再三勸,嶽飛也沒動心。


    嶽母從外麵回來,嶽飛一五一十地把情況告訴了母親,母親高興地:“孩子,你做得對,人窮誌不窮,咱不能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嶽飛在母親的熏陶下,格外嚴格要求自己,並學得一身好技藝。他先是隨湯陽槍手陳廣學主技,後隨同鄉人周侗學騎shè,繼又攻讀《孫子兵法》,很快成為一位文武雙全的少年,深受鄉人讚賞。


    嶽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嶽飛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


    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嶽飛再次投軍。臨行前,姚太夫人把嶽飛叫到跟前,:“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麽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姚太夫人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


    嶽飛解開上衣,lù出瘦瘦的脊背,請母親下針。姚太夫人問:“孩子,針刺是很痛的,你怕嗎?”


    嶽飛:“母親,鋼針算不了什麽,如果連針都怕,怎麽去前線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嶽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繡huā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後,嶽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sè地留在了嶽飛的後背上。母親的鼓舞jī勵著嶽飛。嶽飛投軍後,很快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嶽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讚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然而這一年,開封還是被金軍攻破。金軍俘獲了徽、欽二帝,北宋王朝滅亡。


    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趙構登基,是為高宗,遷都臨安,建立南宋。熱血沸騰的嶽飛上書高宗,要求收複失地,卻遭革職。嶽飛遂改投河北都統張所,任中軍統領,在太行山一帶抗擊金軍,屢建戰功。後複歸東京留守宗澤,以戰功轉武功郎。宗澤死後,從繼任東京留守杜充守開封。


    建炎三年,金將兀術率金軍再次南侵,杜充率軍棄開封南逃,嶽飛無奈隨之南下。是年秋,兀術繼續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蘇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戰而降。金軍得以渡過長江天險,很快就攻下臨安、越州(今紹興)、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


    嶽飛率孤軍堅持敵後作戰。他先在廣德攻擊金軍後衛,六戰六捷。又在金軍進攻常州時,率部馳援,四戰四勝。次年,嶽飛在牛頭山設伏,大破金兀術,收複建康,金軍被迫北撤。從此,嶽飛威名傳遍大江南北,聲震河朔。七月,嶽飛升任通州鎮撫使兼知泰州,擁有人馬萬餘,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驍勇的抗金勁旅“嶽家軍”。


    紹興三年,嶽飛因剿滅李成、張用等“軍賊遊寇”,得高宗獎“精忠嶽飛”的錦旗。次年四月,嶽飛揮師北上,擊破金傀儡偽齊軍,收複襄陽、信陽等六郡。嶽飛也因功升任清遠軍節度使。同年十二月,嶽飛又敗金兵於廬州(今安徽合féi),金兵被迫北還。紹興五年(1135年),嶽飛率軍鎮壓了楊麽起義軍,從中收編了五六萬精兵,使“嶽家軍”實力大增。


    紹興六年,嶽飛再次出師北伐,攻占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但嶽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嶽飛壯誌未酬,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jī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狀誌饑餐胡虜ròu,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紹興七年,升為太尉的嶽飛屢次建議高宗興師北伐,以盡快收複中原,但高宗瞻前顧後,畏葸不前,最後拒絕了嶽飛的提議。紹興九年,貪生怕死的高宗和秦檜決定與金議和,向金稱臣納貢。嶽飛知情後不勝憤懣,立即上表要求‘解罷兵務,退處林泉‘,以示抗議,可高宗和秦檜根本不把嶽飛的上奏放在眼裏。


    第二年,兀術撕毀和約,再次大舉南侵。高宗無奈之下隻好派嶽飛出兵反擊。


    嶽飛苦戰沙場,相繼收複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大破金軍精銳鐵騎兵鐵浮圖和拐子馬,乘勝攻下朱仙鎮,四十五裏外的開封城也指日可待。處於下風的兀術見勢不妙,被迫退守開封,致使金軍士氣低落。兀術不得不發出“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哀歎。


    在朱仙鎮,嶽飛厲兵秣馬,聯絡河北義軍,積極準備渡過黃河收複失地,直搗黃龍府。這時高宗和秦檜卻一心求和,連發十二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嶽飛退兵。嶽飛難忍內心的悲憤,撫mō著背上的“精忠報國”幾個字,仰天長歎:“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複”


    嶽飛誓死保國的情懷遭到抵製,壯誌難酬,再想到臨行前母親的諄諄教導,竟哭著回到了臨安。


    嶽飛回臨安後,馬上被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紹興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檜繼續派人向金求和,金兀術要求“必先殺嶽飛,方可議和”。秦檜以謀反罪,將嶽飛打入了大牢。紹興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僅39歲的嶽飛被秦檜毒死於臨安風bō亭,其子嶽雲及部將張憲也相繼被害。寧宗時,嶽飛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嶽飛善於謀略,治軍嚴明,其軍以“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著稱。在其戎馬生涯中,他親自參與指揮了一百二十六仗,未嚐一敗,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嶽飛無專門軍事著作遺留,其軍事思想與治軍方略,散見於書啟、奏章、詩詞等。後人將嶽飛的文章、詩詞編成《嶽武穆遺文》,又名《嶽忠武王文集》。


    晚年姚太夫人隨嶽飛軍中奉養,紹興六年chūn病逝鄂州,宋高宗賜葬於此。因這裏三麵環山,一麵開闊,形似臥虎,因此名之“臥虎tiǎn尾”。


    孟母:居必擇鄉。攝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師。——王符。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位傑出大師。後人習慣把他與孔子並列而稱“孔孟”。


    孟子自幼喪父,家境貧寒,但他的學術能在流派紛呈的戰國時期獨樹一幟,與他有一位傑出母親是分不開的。


    古人雲: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意思是,君子要選擇有利於自己成長的環境居住,要選擇可以使自己進步的人交往。出身微寒,識字不多的孟母正是這樣一個有心人。孟母喪夫後,便與年紀尚的孟軻相依為命。當時他們居住在一個偏僻的村落裏,旁邊住了不少沒有教養的惡少。


    這些惡少們不但有偷jīmō狗的行為,而且見孟家孤兒寡母,便常常向孟家扔磚頭,nòng得jī犬不寧。孟母非常擔心孟軻會跟著這群孩子學壞,心裏很不安。由於孟家緊鄰一塊墓地,幾乎每天都會有送葬的人群披麻戴孝啼哭著從門前經過,久而久之,孟軻和鄰家孩子也跟著模仿。孟母感到這樣的環境對孟軻的身心帶來不好的影響,便決定搬遷。


    孟母帶著孟軻來到魯國的都城。孟母想,繁華的都城既可以使自己找到一份活計養家糊口,又可以使孟軻接受一種先進的文化,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他們在都城熱鬧的街市選擇了一間破舊但價格便宜的房子住了下來。孟母白天做活掙錢,年幼的孟軻便和附近的孩子玩耍。可是細心的孟母發現這裏兩家鄰居一個是打鐵的,一個是殺豬的,無聊而又好奇的孟軻不是學生意人的吆喝叫賣就是模仿殺豬的動作或者學豬叫。此時的孟母又開始犯愁了。


    有一天,孟軻看見鄰居家在殺豬,就問母親:“東家殺豬做什麽用呢?”


    孟母信口答道:“要讓你吃ròu。”


    “是這樣嗎?”


    其實孟家貧窮,從來沒有買過ròu吃。但孟母自悔失言,為教育孩子守信不自欺,還是向鄰家買了ròu讓孩子吃。


    不久胡人聽魯國富庶,便來到魯國都城謀些生路。胡人生性野蠻,在huā光了身上的積蓄後便幹起打家劫舍的勾當來,而孟家附近由於是下等平民聚集地,形勢最為húnluàn,不幾月已有數人喪命。


    一天,孟軻在附近和鄰居夥伴遊玩,突見一大漢持鐵鑿站立在前,麵目猙獰。夥伴見此一哄而散,孟軻因懷中藏有三文錢,心中頗為忐忑,被大漢一把抓住,後背還被鐵鑿打了一下,可機敏的孟軻還是逃出了魔掌,自此幾日不敢出門。


    當時魯國處於戰國列強包圍之中,軍力微弱,齊楚常有吞並之意。於是魯國有大夫建議,效仿管仲治齊,男者為商,女者為娼,國富兵自強所以當時魯國正是全民經商的時候,集市如牛máo,競爭jī烈。孟家居住地的商販們為了爭地盤,常常糾紛不斷,打殺之聲不絕於耳。


    有一天,孟母做活歸來,突見孟軻渾身是血,倒在家門口,大驚失sè原來當天集市上有人打架,孟軻像往常一樣擠在旁邊看熱鬧,一秤砣突然飛至,恰好砸在孟軻頭上,讓他掛了huā。孟母決定不惜一切代價為兒子找一個好環境。於是他們遷到都城的一個靠近書院的地方居住。


    在新的居住地,孟軻每天都能看到一群群安靜的書生們從門前經過,他們服飾整潔,談吐溫柔,舉止文雅,而書院的琅琅讀書聲則傳達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文化信息。在耳濡目染中,孟軻對讀書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孟軻便與夥伴們學著擺設祭壇,打躬作揖,進退如儀,為後來的詩書禮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一切都被孟母看在眼裏。孟母認定,這就是她要找的適合孟軻成長的居住地。


    這家書院是國家開設的大學,學生多為貴族子弟。孟母雖然家境貧寒,但人窮誌不短,她盼著孟軻能讀書做學問,將來好出人頭地。於是孟母找到學校老師,請求學校接受孟軻入學。


    孟軻入了學,學業也算進步很快,但他自恃聰明,漸漸對學業馬虎起來。有一次,孟軻認為學得差不多了,就中途輟學,回到家裏,看見母親正專心致誌地織布。孟母起身問道:“你學得怎麽樣了?”


    孟軻回答:“學得差不多了。”


    孟母回頭拿起一把剪刀,把織機上織了一半的布齊刷刷地剪斷。


    孟軻睜大眼睛,不解地問:“母親,為什麽要把織好的布剪掉?”


    母親語重心長地教導他:“你今日學業半途而廢,就像我剪斷這織了一半的布一樣。”孟軻幡然悔悟。從此拜子思為師,旦夕勤學不息,終成大器。


    孟母望子成龍,教育有方,於細微處從做起,給孩子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重在德育,動情曉理。因而,“孟母買ròu”、“孟母斷織”、“孟母三遷”的佳話,多年來屢被人們引為教子良方。


    王凡由於土娃的不停催促,吵著要王凡幫忙,隻好是和他一起走一趟了。


    土娃躲躲閃閃地藏在王凡身後,似乎前麵有什麽可怕的東西似的。王凡笑著一拍他的腦袋,“怕什麽,不就是去看你媽媽嘛,又不是去拿你喂老虎”


    可是土娃不管王凡怎麽,隻管是推搡著王凡向前,而自己躲在後麵。


    “樹根哥在家嗎?”王凡在門口喊道。


    “阿凡你來了,快進來坐吧”樹根媳fù聞聲走了出來,一眼就看到了王凡,熱情地招呼道:“你樹根哥到村口擺龍門陣去了,你找他有事?”


    “沒有,我是來找嫂子你的。”王凡笑著道。


    “我?你找我有什麽事?”樹根媳fù有些疑huò,接著她看到了躲在王凡身後的土娃,立即怒吼道:“你這個兔崽子,舍得回來了嗎?下次看你還敢偷錢”


    王凡連忙勸住了她,“嫂子,我找你就是為了土娃這件事情。他的那十塊錢,的確是我給他的。”接著,王凡就把當天的事情了一遍。


    “真的嗎?阿凡,你可別幫這個兔崽子求情。”樹根媳fù還是有些不相信。


    王凡哭笑不得,“嫂子,我騙你幹嘛這真是我給的,當時還有幾個村裏的孩看著呢,不信你去問一下他們。你怕是冤枉了土娃了”


    這下樹根媳fù終於是相信了,一把扯過土娃,mō了mō他的腦袋,笑了笑道:“這個兔崽子,怎麽當時沒和老娘清楚呢要不然我也不會打得你這麽狠呀”


    土娃都快要哭出來了,不是被他娘感動的,而是自己感到了委屈。誰當時自己沒有辯解呀,可是根本不聽,能怨自己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寶葫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悲痛麽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悲痛麽名並收藏黑寶葫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