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了時勢權力使我又想到關於社會變遷另一問題,也就是現在我們常常聽到的社會計劃,甚至社會工程等一套說法。很明顯地,這套名字是現代的,不是鄉土社會中所熟習的。這裏其實包含著一個重要的變化,如果我們要明白時勢權力和長老權力的差別,我們還是在這方麵加以探討。人類發現社會也可以計劃,是一個重大的發現,也就是說人類已走出了鄉土性的社會了。在鄉土社會裏沒有這想法的。在鄉土社會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現代社會中欲望並不能作人們行為的指導了,發生“需要”,因之有“計劃”。從欲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一個很重要的裏程碑,讓我先把欲望和需要這兩個概念區別一下。
觀察人類行為,我們常可以看到人類並不是為行為而行為,為活動而活動的,行為或是活動都是手段,是有所為而為的。不但你自己可以默察自己,一舉一動,都有個目的,要吃飯才拿起筷子來,要肚子餓了才吃飯……總是有個“要”在領導自己的活動;你也可問別人:“為什麽你來呢?有什麽事麽?”我們也總可以從這問題上得到別人對於他們的行為的解釋。於是我們說人類行為有動機的。
說人類行為有動機的包含著兩個意思,一是人類對於自己的行為是可以控製的,要這樣做就這樣做,不要這樣做就不這樣做,也就是所謂意誌;一是人類在取舍之間有所根據,這根據就是欲望。欲望規定了人類行為的方向,就是上麵所說要這樣要那樣的“要”。這個“要”是先於行為的,要得了,也就是欲望滿足了,我們會因之覺得愉快;欲望不滿足,要而得不到,周身不舒服。在英文裏欲望和要都是want,同時want也作缺乏解。缺乏不隻是一種狀態的描寫,而是含有動的意思,這裏有股勁,由不舒服而引起的勁,它推動了人類機體有所動作,這個勁也被稱作“緊張狀態”,表示這狀態是不能持久,必須發泄的,發泄而成行為,獲得滿足。欲望—緊張—動作—滿足—愉快,那是人類行為的過程。
欲望如果要能通過意誌對行為有所控製,它必須是行為者所自覺的。自覺是說行為者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麽。在欲望一層上說這是不錯的,可是這裏卻發生了一個問題,人類依著欲望而行為,他們的行為是否必然有利於個體的健全發展,和有利於社會間各個人的融洽配合,社會的完整和持續?這問題在這裏提出來並不是想考慮性善性惡,而是從人類生存的事實上發生的。如果我們走出人類的範圍,遠遠地站著,像看其他生物一般地看人類,我們可以看見人類有著相當久的曆史了,他們做了很多事,這些事使人類能生存和綿續下去,好像個人的健全發展和社會的完整是他們的目的。但是逼近一看,拉了那些人問一問,他們卻說出了很多和這些目的毫不相關的欲望來了。你在遠處看男女相接近,生了孩子,男女合作,撫養孩子,這一套行為是社會完整所必需的,如果沒有孩子出生,沒有人領孩子,人類一個個死去,社會不是會亂了,人類不是斷絕了麽?你於是很得意去問這些人,他們卻對你說:“我們是為了愛情,我們不要孩子,孩子卻來了。”他們會笑你迂闊,天下找不到有維持人類種族的欲望的人,誰在找女朋友時想得著這種書本上的大問題?
同樣地,你在遠處看,每天人都在吃澱粉、脂肪,吃維他命a、維他命c,一篇很長的單子,你又回去在實驗室研究了一下,發現一點不錯,澱粉供給熱料,維他命a給人這個那個,——合於營養,用以維持生命。但是你去找一個不住在現代都市的鄉下老問他,為什麽吃辣子、大蒜,他會回答你:“這才好吃,下飯的呀。”
愛情,好吃,是欲望,那是自覺的。直接決定我們行為的確是這些欲望。這些欲望所引導出來的行為是不是總和人類生存的條件相合的呢?這問題曾引起過很多學者的討究。我們如果從上麵這段話看去,不免覺得人類的欲望確乎有點微妙,他們盡管要這個要那個,結果卻常常正合於他們生存的條件。欲望是什麽呢?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礎的特性。這裏似乎有一種巧妙的安排,為了種族綿續,人會有兩性之愛;為了營養,人會有五味之好。因之,在十九世紀發生了一種理論說,每個人隻要能“自私”,那就是充分地滿足我們本性裏帶來的欲望,社會就會形成一個最好、最融洽的秩序。亞當斯密說,“冥冥中那隻看不見的手”會安排個社會秩序給每個為自己打算的人們去好好生活的。
這種理論所根據的其實並非現代社會而是鄉土社會,因為在鄉土社會中,這種理論多少是可以說正確的,正確的原因並不是真是有個“冥冥中”的那隻手,而是在鄉土社會中個人的欲望常是合於人類生存條件的。兩者所以合,那是因為欲望並非生物事實,而是文化事實。我說它是文化事實,意思是人造下來教人這樣想的。譬如說,北方人有吃大蒜的欲望,並不是遺傳的,而是從小養成的。所謂“自私”,為自己打算,怎樣打算法卻還是由社會上學來的。問題不是在要的本身,而是在要什麽的內容。這內容是文化所決定的。
為生計奔波的人力車夫
我說欲望是文化事實,這句話並沒有保證說一切文化事實都是合於人類生存條件的。文化中有很多與人類生存條件無關甚至有害的。就是以吃一項來說,如果文化所允許我們入口的東西樣樣都是合於營養原則的,我們也不至有所謂毒物一類的東西了。就是不談毒物,普通的食品,還是可以助證“病從口入”的說法。再說得遠一些,我常覺得把“生存”作為人類最終的價值是不太確切的。人類如果和其他動植物有些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在我看來,就在人在生存之外找到了若幹價值標準,所謂真善美之類。我也常喜歡以“人是生物中唯一能自殺的種類”來說明人之異於禽獸的“幾希”。——但是,人類主觀上盡管有比生存更重要的價值,文化盡管有一部分可以無關及無益於人類的生存,這些不合於生存的條件的文化以及接受不合於生存條件的文化的人,卻在時間裏被淘汰了。他們不存在了。淘汰作用的力量並不限於文化之內,也有在文化之外的,是自然的力量。這力量並不關心於價值問題;美醜,善惡,真偽,對它是無關的,它隻列下若幹條件,不合則去,合則留。我們可以覺得病西施是美,但是自然卻並不因她美而保留她,病的還是要死的,康健才是生存的條件。自然不禁止人自殺,但是沒有力量可以使自殺了的還能存在。
西部地區的老嫗
於是另外一種說法發生了。孫末楠在他的名著folk ways開章明義就說:“人類先有行為,後有思想。決定行為的是從試驗與錯誤的公式中累積出來的經驗,思想隻有保留這些經驗的作用,自覺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
在一個鄉土社會中,這也是正確的,那是因為鄉土社會是個傳統社會,傳統就是經驗的累積,能累積就是說經得起自然選擇的,各種“錯誤”——不合於生存條件的行為——被淘汰之後留下的那一套生活方式。不論行為者對於這套方式怎樣說法,它們必然是有助於生存的。
在這裏更可以提到的是,在鄉土社會中有很多行為我們自以為是用來達到某種欲望或目的,而在客觀的檢討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行為卻在滿足主觀上並沒有自覺的需要,而且行為和所說的目的之間毫無實在的關聯。巫術是這種行為最明顯的例子。譬如驅鬼,實際上卻是驅除了心理上的恐懼。鬼有沒有是不緊要的,恐懼卻得驅除。
在鄉土社會中欲望經了文化的陶冶可以作為行為的指導,結果是印合於生存的條件。但是這種印合並不是自覺的,並不是計劃的,鄉土文化中微妙的配搭可以說是天工,而非人力,雖則文化是人為的。這種不自覺的印合,有它的弊病,那就是如果環境變了,人並不能作主動的有計劃的適應,隻能如孫末楠所說的盲目地經過錯誤與試驗的公式來找新的辦法。鄉土社會環境不很變,因之文化變遷的速率也慢,人們有時間可以從容地做盲目的試驗,錯誤所引起的損失不會是致命的。在工業革命的早期,思想家還可以把社會秩序交給“冥冥中那隻看不見的手”,其實一直到目前,像美國那樣發達的文化裏,那樣複雜的社會裏,居然還有這樣大的勢力在反對計劃經濟。但是這時候要維持鄉土社會中所養成的精神是有危險的了。出起亂子來,卻非同小可了。
社會變動得快,原來的文化並不能有效地帶來生活上的滿足時,人類不能不推求行為和目的之間的關係了。這時發現了欲望並不是最後的動機,而是為了達到生存條件所造下的動機。於是人開始注意到生存條件的本身了——在社會學裏發生了一個新的概念,“功能”。功能是從客觀地位去看一項行為對於個人生存和社會完整上所發生的作用。功能並不一定是行為者所自覺的,而是分析的結果,是營養而不是味覺。這裏我們把生存的條件變成了自覺,自覺的生存條件是“需要”,用以別於“欲望”。現代社會裏的人開始為了營養選擇他們的食料,這是理性的時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關係去計劃他的行為,所以也可以說是科學化的。
在現代社會裏知識即是權力,因為在這種社會裏生活的人要依他們的需要去作計劃。從知識裏得來的權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稱的時勢權力;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為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賴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各人依著欲望去活動就得了。
觀察人類行為,我們常可以看到人類並不是為行為而行為,為活動而活動的,行為或是活動都是手段,是有所為而為的。不但你自己可以默察自己,一舉一動,都有個目的,要吃飯才拿起筷子來,要肚子餓了才吃飯……總是有個“要”在領導自己的活動;你也可問別人:“為什麽你來呢?有什麽事麽?”我們也總可以從這問題上得到別人對於他們的行為的解釋。於是我們說人類行為有動機的。
說人類行為有動機的包含著兩個意思,一是人類對於自己的行為是可以控製的,要這樣做就這樣做,不要這樣做就不這樣做,也就是所謂意誌;一是人類在取舍之間有所根據,這根據就是欲望。欲望規定了人類行為的方向,就是上麵所說要這樣要那樣的“要”。這個“要”是先於行為的,要得了,也就是欲望滿足了,我們會因之覺得愉快;欲望不滿足,要而得不到,周身不舒服。在英文裏欲望和要都是want,同時want也作缺乏解。缺乏不隻是一種狀態的描寫,而是含有動的意思,這裏有股勁,由不舒服而引起的勁,它推動了人類機體有所動作,這個勁也被稱作“緊張狀態”,表示這狀態是不能持久,必須發泄的,發泄而成行為,獲得滿足。欲望—緊張—動作—滿足—愉快,那是人類行為的過程。
欲望如果要能通過意誌對行為有所控製,它必須是行為者所自覺的。自覺是說行為者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麽。在欲望一層上說這是不錯的,可是這裏卻發生了一個問題,人類依著欲望而行為,他們的行為是否必然有利於個體的健全發展,和有利於社會間各個人的融洽配合,社會的完整和持續?這問題在這裏提出來並不是想考慮性善性惡,而是從人類生存的事實上發生的。如果我們走出人類的範圍,遠遠地站著,像看其他生物一般地看人類,我們可以看見人類有著相當久的曆史了,他們做了很多事,這些事使人類能生存和綿續下去,好像個人的健全發展和社會的完整是他們的目的。但是逼近一看,拉了那些人問一問,他們卻說出了很多和這些目的毫不相關的欲望來了。你在遠處看男女相接近,生了孩子,男女合作,撫養孩子,這一套行為是社會完整所必需的,如果沒有孩子出生,沒有人領孩子,人類一個個死去,社會不是會亂了,人類不是斷絕了麽?你於是很得意去問這些人,他們卻對你說:“我們是為了愛情,我們不要孩子,孩子卻來了。”他們會笑你迂闊,天下找不到有維持人類種族的欲望的人,誰在找女朋友時想得著這種書本上的大問題?
同樣地,你在遠處看,每天人都在吃澱粉、脂肪,吃維他命a、維他命c,一篇很長的單子,你又回去在實驗室研究了一下,發現一點不錯,澱粉供給熱料,維他命a給人這個那個,——合於營養,用以維持生命。但是你去找一個不住在現代都市的鄉下老問他,為什麽吃辣子、大蒜,他會回答你:“這才好吃,下飯的呀。”
愛情,好吃,是欲望,那是自覺的。直接決定我們行為的確是這些欲望。這些欲望所引導出來的行為是不是總和人類生存的條件相合的呢?這問題曾引起過很多學者的討究。我們如果從上麵這段話看去,不免覺得人類的欲望確乎有點微妙,他們盡管要這個要那個,結果卻常常正合於他們生存的條件。欲望是什麽呢?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礎的特性。這裏似乎有一種巧妙的安排,為了種族綿續,人會有兩性之愛;為了營養,人會有五味之好。因之,在十九世紀發生了一種理論說,每個人隻要能“自私”,那就是充分地滿足我們本性裏帶來的欲望,社會就會形成一個最好、最融洽的秩序。亞當斯密說,“冥冥中那隻看不見的手”會安排個社會秩序給每個為自己打算的人們去好好生活的。
這種理論所根據的其實並非現代社會而是鄉土社會,因為在鄉土社會中,這種理論多少是可以說正確的,正確的原因並不是真是有個“冥冥中”的那隻手,而是在鄉土社會中個人的欲望常是合於人類生存條件的。兩者所以合,那是因為欲望並非生物事實,而是文化事實。我說它是文化事實,意思是人造下來教人這樣想的。譬如說,北方人有吃大蒜的欲望,並不是遺傳的,而是從小養成的。所謂“自私”,為自己打算,怎樣打算法卻還是由社會上學來的。問題不是在要的本身,而是在要什麽的內容。這內容是文化所決定的。
為生計奔波的人力車夫
我說欲望是文化事實,這句話並沒有保證說一切文化事實都是合於人類生存條件的。文化中有很多與人類生存條件無關甚至有害的。就是以吃一項來說,如果文化所允許我們入口的東西樣樣都是合於營養原則的,我們也不至有所謂毒物一類的東西了。就是不談毒物,普通的食品,還是可以助證“病從口入”的說法。再說得遠一些,我常覺得把“生存”作為人類最終的價值是不太確切的。人類如果和其他動植物有些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在我看來,就在人在生存之外找到了若幹價值標準,所謂真善美之類。我也常喜歡以“人是生物中唯一能自殺的種類”來說明人之異於禽獸的“幾希”。——但是,人類主觀上盡管有比生存更重要的價值,文化盡管有一部分可以無關及無益於人類的生存,這些不合於生存的條件的文化以及接受不合於生存條件的文化的人,卻在時間裏被淘汰了。他們不存在了。淘汰作用的力量並不限於文化之內,也有在文化之外的,是自然的力量。這力量並不關心於價值問題;美醜,善惡,真偽,對它是無關的,它隻列下若幹條件,不合則去,合則留。我們可以覺得病西施是美,但是自然卻並不因她美而保留她,病的還是要死的,康健才是生存的條件。自然不禁止人自殺,但是沒有力量可以使自殺了的還能存在。
西部地區的老嫗
於是另外一種說法發生了。孫末楠在他的名著folk ways開章明義就說:“人類先有行為,後有思想。決定行為的是從試驗與錯誤的公式中累積出來的經驗,思想隻有保留這些經驗的作用,自覺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
在一個鄉土社會中,這也是正確的,那是因為鄉土社會是個傳統社會,傳統就是經驗的累積,能累積就是說經得起自然選擇的,各種“錯誤”——不合於生存條件的行為——被淘汰之後留下的那一套生活方式。不論行為者對於這套方式怎樣說法,它們必然是有助於生存的。
在這裏更可以提到的是,在鄉土社會中有很多行為我們自以為是用來達到某種欲望或目的,而在客觀的檢討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行為卻在滿足主觀上並沒有自覺的需要,而且行為和所說的目的之間毫無實在的關聯。巫術是這種行為最明顯的例子。譬如驅鬼,實際上卻是驅除了心理上的恐懼。鬼有沒有是不緊要的,恐懼卻得驅除。
在鄉土社會中欲望經了文化的陶冶可以作為行為的指導,結果是印合於生存的條件。但是這種印合並不是自覺的,並不是計劃的,鄉土文化中微妙的配搭可以說是天工,而非人力,雖則文化是人為的。這種不自覺的印合,有它的弊病,那就是如果環境變了,人並不能作主動的有計劃的適應,隻能如孫末楠所說的盲目地經過錯誤與試驗的公式來找新的辦法。鄉土社會環境不很變,因之文化變遷的速率也慢,人們有時間可以從容地做盲目的試驗,錯誤所引起的損失不會是致命的。在工業革命的早期,思想家還可以把社會秩序交給“冥冥中那隻看不見的手”,其實一直到目前,像美國那樣發達的文化裏,那樣複雜的社會裏,居然還有這樣大的勢力在反對計劃經濟。但是這時候要維持鄉土社會中所養成的精神是有危險的了。出起亂子來,卻非同小可了。
社會變動得快,原來的文化並不能有效地帶來生活上的滿足時,人類不能不推求行為和目的之間的關係了。這時發現了欲望並不是最後的動機,而是為了達到生存條件所造下的動機。於是人開始注意到生存條件的本身了——在社會學裏發生了一個新的概念,“功能”。功能是從客觀地位去看一項行為對於個人生存和社會完整上所發生的作用。功能並不一定是行為者所自覺的,而是分析的結果,是營養而不是味覺。這裏我們把生存的條件變成了自覺,自覺的生存條件是“需要”,用以別於“欲望”。現代社會裏的人開始為了營養選擇他們的食料,這是理性的時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關係去計劃他的行為,所以也可以說是科學化的。
在現代社會裏知識即是權力,因為在這種社會裏生活的人要依他們的需要去作計劃。從知識裏得來的權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稱的時勢權力;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為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賴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各人依著欲望去活動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