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大畫家被稱為“明四家”,因為他們的大部分活動都在蘇州一帶,蘇州別名“吳門”,所以,人們又把他們稱為“吳門四家”。


    吳門四家以沈周最為年長,德高望重,而且作品也極多,所以被人們認為是四人之首。


    沈周


    沈周(1427-1509年),號啟南,別號石田,58歲後又號白石翁,人稱白石先生,蘇州人。沈周出身詩畫世家,一生吟詩作畫,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博學多才,在文學、書法、繪畫等方麵都很精通,其中繪畫的造詣最為深厚。


    沈周的繪畫,最初學其父沈恒吉,又師從杜瓊等人。早年他學王蒙的畫法,筆法細密,中年汲取黃公望及宋代諸家之長,晚年醉心於吳鎮,40歲以前的作品多為小幅,直到40歲以後,才開始使用大幅的畫卷,筆法遒勁,追求骨力。在繪畫方麵,沈周對山水和花鳥畫最為精通,也能畫人物。他的山水畫多以南方的山、水及園林為描寫題材,表現出宋代文人的閑情逸致和當時文人畫詩書畫結合的特色;也有以傳統的三遠景色表現高山流水的作品。他還能從多方麵模仿古人的畫法,並加以自己的創造,具有獨特的韻味。沈周的山水可分為粗、細兩種風貌,用筆繁細且刻畫精妙的稱為“細沈”;用筆豪放闊達且粗枝大葉的稱為“粗沈”。現在有一說認為“粗沈”是沈周“自成一格的成熟畫風”,而另一說則認為是沈周的畫學有成就之後,來求畫的人越來越多,他又從不拒絕,所以他的畫也就變得粗糙、潦草,不過美其名曰“粗沈”而已。


    沈周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傳世的繪畫作品有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仿董巨山水圖》《滄州趣圖》《卒夷圖》《墨菜圖》《臥遊圖》等,現藏於南京博物館的有《東莊圖》《牡丹》軸,現藏於遼寧博物館的有《盆菊幽賞圖》卷和《煙江疊嶂圖》卷。《煙江疊嶂圖》卷作於明正德二年(1507年),是沈周82歲的晚年作品,筆墨運用得較為隨意,表現出文人的悠閑之情。我國台灣的故宮博物館還藏有沈周的《廬山高圖》軸,其中也體現出明代文人從容、自在的審美趣味。


    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更字子畏,號桃花庵主,別號六如居士,意思為人生如幻、如夢、如泡、如影、如露、如電。他的人生經曆坎坷,博學多才,能書善畫,被譽為明中葉江南第一才子,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是我國繪畫史上傑出的大畫家。


    唐寅《孟束妓圖軸》


    唐寅出身於商人家庭,地位低下,但是他刻苦好學,11歲就初露文才,16歲中秀才,29歲獲第一名“解元”,30歲進京趕考,卻因一場科場舞弊案而被連累入獄,從此對官場產生了反感,開始終日飲酒放縱自己。在好友祝允明的勸說下才重新振作發奮,決心以詩書畫度過一生。後來又遠遊匡廬、天台、武夷等名山。晚年開始信奉佛教。


    唐寅性格放蕩不羈,但卻才華橫溢。他的詩賦超群,書法師承趙孟瞓,功力頗深,而且他的畫造詣也很深厚,能繪出具有不同韻味的山水畫,也能畫精巧細致的人物、仕女,作真實而筆法灑脫的寫意花鳥。他還能作曲,大多采用民歌的形式。唐寅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畫,他的山水畫多為高大雄偉的崇山峻嶺,以表現文人雅士在官場中的急流勇退為主要題材,這也是他自己思想變化的真實寫照;還有的以園林庭院為題材,表現文人悠閑自在的生活。唐寅的畫風更是多種多樣,他的細筆山水畫大多是受到沈周的影響,拜周臣為師後,主要是宗南宋院體派的畫法,當然具有他自己的獨特風格的作品也很多,比如《山路鬆聲圖》。唐寅晚年時的作品大多注重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對主體物、近景進行精心刻畫,而非主體、遠景則草草幾筆,體現獨特的心境。能體現唐寅畫風的山水畫作品主要有《春山伴侶圖》《落霞孤鶩圖》《葑田行犢圖》《杏花仙館圖》《水亭幽居圖》《草堂話舊圖》《東籬賞菊花圖》《雪霽看梅圖》《步溪圖》《夏雨歸牧圖》等。雖然他的山水畫成就最大,然而流傳最為廣泛的卻是他的美人仕女畫。這類畫多以神仙故事、宮妓及歌妓等為題材,有的線條細而圓滑,色彩豔麗,有的線條抑揚頓挫,富有變化,筆法運用也很自如,主要的作品有《孟蜀宮妓圖》《秋風執扇圖》等。唐寅的主要代表作還有花鳥畫《枯槎鴝鵒圖》《雨竹圖》等。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征明,後以字行,改字征仲,號稀奇山、衡山居士等。在當時他的名氣很大,號稱“文筆遍天下”。文征明出身於官宦家庭,早年也曾參加過幾次科舉考試,但均未被錄取,54歲時被推薦為翰林待詔,故又人稱“文待詔”。


    文征明《赤壁賦》


    文征明擅長詩文,精通書法,繪畫造詣也很深,山水、人物、花卉、蘭竹等無一不工。他的畫師法沈周,而且還兼有李唐、吳仲圭、趙孟瞓、黃公望等的筆法,畫風氣韻神采、筆墨精銳。文征明的畫既有粗筆,也有細筆,粗筆取法於沈周簡樸渾厚的畫風,細筆取法於王蒙蒼潤幽雅的格調,粗中有細,細中見粗,既有瀟灑豪爽的氣勢,又有高雅間靜的風采,墨法幹濕兼用,筆法以中側鋒交替。山水畫大多以江南風景為題材,也有許多人物畫和水墨花卉畫,筆法純熟,風格秀麗。文征明著有《莆田集》,主要的繪畫作品有《雨餘春樹圖》《影翠軒圖》《洞庭西山圖》《綠蔭清話圖》《綠蔭草堂圖軸》《鬆壑飛泉圖》《石湖詩圖》《江南春圖》《古木寒泉圖》《塞村鍾馗圖》《鬆聲一榻圖》《好雨聽泉圖》《蘭竹》《水亭詩思圖》《仿王蒙山水圖》《萬壑爭流圖》,還有文征明79歲時所作、現藏於美國克裏夫蘭美術館的《絕壑鳴琴圖》和他88歲時所作、現藏於中國曆史博物館的《真賞齋圖》等。


    文征明後代和弟子中出成就的很多,如兒子文彭、文嘉,侄子文伯仁,弟子錢穀、陸師道、陳道複、朱朗等,形成了繪畫中的“吳門畫派”。


    仇英


    仇英(1509-1551年),字實父,號十洲,太倉(今屬江蘇)人,長期住蘇州。仇英出身工匠,開始時是漆工,後來跟周臣學畫。他以賣畫為生,善於臨摹古畫,而且深知民間愛好,作品雅俗共賞,得到當時諸多文人畫家的欣賞。


    仇英曲折的生活經曆和廣泛的交遊活動造就了他繪畫風格的多樣性,同時,他雖然得益於李唐、蕭照、劉鬆年和馬遠的畫法,善於模仿前賢的畫風,但是他並不拘泥於某一宗派。他繪畫的題材也很廣泛,有曆史故事、神話傳說、人物肖像、蘇州山水、花卉、風俗等等,擅長工筆、青綠、寫意等多種畫法。其中,仇英的人物畫成就最為突出,他善於觀察生活並能捕捉到最動人的細節之處,筆下的人物生動精巧,也不失儒雅風範,明代謝肇膌在《五雜俎》中評價道:“仇實父雖以人物得名,然其意趣雅淡,不專靡麗工巧,如世所傳漢宮春,非其質也。”仇英的山水畫大多與人物活動結合在一起進行表現,或是小青綠山水畫,筆法寫實而靈動,風格秀麗清朗,或是設色山水畫,用筆精細,設色細膩講究。主要作品有《金穀園圖》《漢宮春曉圖》《右軍洗硯》《文姬歸漢圖》《桃源仙境圖》《柳塘漁艇》《孤山高士圖》《梅石撫琴圖》《上林圖》《修禊圖》《桐陰清話圖》,還有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蓮溪漁隱圖》等。


    (孫愛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文化常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幹春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幹春鬆並收藏中國文化常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