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園林萌發於商周,成熟於唐宋,發達於明清,經曆了五個發展階段:


    商周時期,帝王粗辟原始自然山水叢林,狩獵為主,兼供遊賞,稱為苑、囿。


    春秋戰國至秦漢,帝王和貴戚富豪模擬自然美景和神話仙境,以自然環境為基礎,又大量增加人造景物,建築數量很多,鋪張華麗,講求氣派。帝王園林與宮殿結合,稱為宮苑。


    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文人參與造園,以詩畫意境作為造園主題,同時滲入了主觀的審美理想;構圖曲折委婉,講求趣味。


    清《點石齋畫報》園林布局


    兩宋至明初,以山水寫意園林為主,注重發掘自然山水中的精華,加以提煉,園景主題鮮明,富有性格。同時大量經營邑郊園林和名勝風景區,將私家園林的藝術手法運用到尺度比較大、公共性比較強的風景區中。


    明中葉至清中葉,園林數量驟增,造園成為獨立的技藝,園林成為獨立的藝術門類;私家園林(主要在江南)數量驟增,皇家園林仿效私家園林,成為私家園林的集錦。造園法則成熟,出現了許多造園理論著作和造園藝術家。


    中國古代園林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在內的兩大係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帶,後者以蘇州為代表。由於政治、經濟、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兩者在規模、布局、體量、風格、色彩等方麵有明顯差別。


    皇家園林以宏大、嚴整、堂皇、濃麗稱勝,其中尤以清代的皇家園林著稱。清代的皇家園林,在繼承了宋、遼、明代的優秀傳統基礎上,大量汲取了江南園林意趣和造園技巧,既不失北方的豪壯氣概,又體現了江南水鄉的柔美氣氛,這種兼備了南北之長的清代皇家園林,使園林藝術登上了巔峰。


    皇家園林大多利用自然山水加以改造而成,一般占地很大,少則幾百公頃,大的可到幾百裏的範圍,氣派宏偉,包羅萬象。曆史上著名的宮苑有秦朝和漢代的上林苑、漢代的甘泉苑、隋朝的洛陽西苑、唐朝的長安禁苑、宋朝的艮嶽等。現存皇家宮苑都是清代創建或改建的,著名的有北京(明清)城內的西苑(中、南、北海)、西郊三山五園中的頤和園、靜明園、圓明園(遺址)、靜宜園(遺址)、暢春園和承德避暑山莊。帝王宮苑都兼有宮殿功能,其苑景部分的主題多采集天下名勝、古代神仙傳說和名人軼事,造園手法多用集錦式,注重各個獨立景物間的呼應聯絡,講究對意境鏈的經營。


    私家園林則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寫意見長。它多是人工造的山水小園,其中的庭園隻是對宅院的園林處理。一般私家園林的規模都在1公頃上下,個別大的也可達4-5公頃。園內景物主要依靠人工營造,建築比重大,假山多,空間分隔曲折,特別注重小空間、小建築和假山水係的處理,同時講究花木配置和室內外裝飾。造園的主題因園主情趣而異,大多數是標榜退隱山林,追慕自然。曆史上著名的私家園林很多,見於記載的就不下1000餘座,其中,蘇州、揚州、南京的園林最為人所稱道。


    除此之外,中國古代園林還有寺觀園林和邑郊風景區和山林名勝兩類。


    寺觀園林一般隻是寺觀的附屬部分,手法與私家園林區別不大。但由於寺觀本身就是“出世”的所在,所以,其中園林部分的風格更加淡雅。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寺觀地處山林名勝,本身也就是一個觀賞景物,這類寺觀的庭院空間和建築處理也多使用園林手法,使整個寺廟形成一個園林環境。


    至於邑郊風景區和山林名勝,蘇州虎丘和天平山、揚州瘦西湖、南京棲霞山、昆明西山滇池、滁州琅琊山、太原晉祠、紹興蘭亭、杭州西湖等都可歸入。還有佛教四大名山以及武當山、青城山、廬山等。這類風景區尺度大,內容多,把自然的、人造的景物融為一體,既有私家園林的幽靜曲折,又是一種集錦式的園林群;既有自然美,又有園林美。


    (張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文化常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幹春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幹春鬆並收藏中國文化常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