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書,大約成書於公元1至2世紀,又稱《本草經》。在中醫學中,“本草”這個名稱,是代表中藥的意思。這是因為雖然中藥包括植物類、動物類和礦物類藥物,可是,其中卻以草類藥方最多,它含有以草類藥治病為本的意思。“本草”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於公元前1世紀或稍前一些時候。《本草經》托名“神農”,稱之為《神農本草經》。
《本草經》所記載的藥物,植物類占大多數,有252種,動物藥有67種,礦物藥有46種,總數為365種。該書最早對藥物進行了分類,分為上品、中品、下品三類。《本草經》還簡要記載了藥物的出產地點、別名、形態、藥性和治療功能等,初步概括了藥物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如單味藥的使用,複方中的主藥與輔助藥的配合應用(主藥稱君,輔助藥稱為臣、佐、使)。提出“七情”的藥物配伍規律,即單行(單味藥能產生應有的功效)、相須(兩種性能相類的藥物同用,互相增強作用)、相使(兩種以上藥物同用,一種藥為主,其餘藥物為輔,以提高其效能)、相畏(利用藥物的互相抑製作用,減少或抑製某一藥物的毒副作用)、相惡(一種藥物減弱另一種藥物的性能)、相殺(一種藥物能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相反(兩種藥物同用可能產生毒性或副作用),指出藥物配伍“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配伍。
《本草經》提出藥物的產地不同,生藥的采集時間的不同,以及加工處理方法的不一樣。記載藥性有五味——酸、鹹、甘、苦、辛;四氣——寒、熱、溫、涼。有的藥物須曬幹,有的則須陰幹。有的適於製成藥丸,有的適於製成藥粉,有的則可製成各種劑型應用。有的藥物需用水煎,有的需用酒浸或酒炒,有的不可用酒加工。有毒性的藥物,須采取某些措施,以消除或減少其毒副作用。《本草經》對於用藥的劑量也做了說明,在應用某些有毒性的藥物治病時,提出應從小劑量開始,根據用藥後的反應,再逐漸適當地增加劑量。
總之,《神農本草經》總結了我國早期藥物學,在醫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價值。1000多年來,許多中藥學著作中的內容取材於《神農本草經》,它為中藥學的發展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蔣燕)
《本草經》所記載的藥物,植物類占大多數,有252種,動物藥有67種,礦物藥有46種,總數為365種。該書最早對藥物進行了分類,分為上品、中品、下品三類。《本草經》還簡要記載了藥物的出產地點、別名、形態、藥性和治療功能等,初步概括了藥物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如單味藥的使用,複方中的主藥與輔助藥的配合應用(主藥稱君,輔助藥稱為臣、佐、使)。提出“七情”的藥物配伍規律,即單行(單味藥能產生應有的功效)、相須(兩種性能相類的藥物同用,互相增強作用)、相使(兩種以上藥物同用,一種藥為主,其餘藥物為輔,以提高其效能)、相畏(利用藥物的互相抑製作用,減少或抑製某一藥物的毒副作用)、相惡(一種藥物減弱另一種藥物的性能)、相殺(一種藥物能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相反(兩種藥物同用可能產生毒性或副作用),指出藥物配伍“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配伍。
《本草經》提出藥物的產地不同,生藥的采集時間的不同,以及加工處理方法的不一樣。記載藥性有五味——酸、鹹、甘、苦、辛;四氣——寒、熱、溫、涼。有的藥物須曬幹,有的則須陰幹。有的適於製成藥丸,有的適於製成藥粉,有的則可製成各種劑型應用。有的藥物需用水煎,有的需用酒浸或酒炒,有的不可用酒加工。有毒性的藥物,須采取某些措施,以消除或減少其毒副作用。《本草經》對於用藥的劑量也做了說明,在應用某些有毒性的藥物治病時,提出應從小劑量開始,根據用藥後的反應,再逐漸適當地增加劑量。
總之,《神農本草經》總結了我國早期藥物學,在醫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價值。1000多年來,許多中藥學著作中的內容取材於《神農本草經》,它為中藥學的發展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