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不少女音樂家傳記,我尤其喜歡杜普雷(jacqueline du pré)和阿格裏奇。卡拉斯生活在頂級富豪名流圈裏,像一隻光彩熠熠的鑽石胸針,總讓人感覺不太真實,她不屬於日常生活。但杜普雷和阿格裏奇身上完全沒有都會氣質,作為女神,她們連對自我都沒有足夠的關注,她們就像春天裏生長在河穀的爛漫花朵,迎著陽光歡樂搖曳,生氣勃勃。
可是一位女子一旦出了名,被推進世俗人間,普羅大眾關注的並不是她們多麽才華橫溢,事實上藝術一直都是小眾玩意,大眾基本上聽不出這位鋼琴家與那位鋼琴家之間的差異。大眾隻知道她們作為音樂家的身份,如果剛好美貌有氣質,就會被各種八卦,她的生活瑣事,她的婚姻家庭,人們把約定俗成的幸福觀和價值觀套在她們身上,哀歎她們多麽不幸,說什麽女人真不該太出色。
在我的公眾號留言裏麵,收到的問題都相當尖銳:
“為什麽杜普雷要和她的姐夫做愛?對此巴倫博伊姆怎麽看?”
“為什麽阿格裏奇和傅聰談戀愛談得好好的,又去和陳亮聲生孩子?”
我根本答不上來。也正是這些問題促使我去翻讀傳記。
先說杜普雷。
很久以前,我就看過她的傳記《她比煙花寂寞》的同名電影。看電影的時候,我也很吃驚,杜普雷居然對非常愛她的姐姐提出這種無人性的要求:她想睡姐夫。天才真是從小被慣壞了,完全不懂人倫,不顧他人感受,或是他們天性裏生殺予奪的欲望比普通人強烈?
這本書是杜普雷的姐姐寫的,從她和弟弟的角度來描寫家中這個龐然大天才。小時候,杜普雷握著大提琴一出場,就讓全場安靜下來,她可以讓這個樂器深情歌唱,上帝借著她的手拉琴,似乎都不用太勤奮。她被音樂選中了,但命運總是公平的。姐姐雖然一上台就哆嗦找不著調,但她被幸福選中了,和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音樂家過上貧窮但田園牧歌式的家庭生活。
我喜歡電影裏那個小女孩,小胖墩,身體有點不協調,總是搖搖晃晃的,喜歡放肆大笑,情感濃烈奔放,有點控製不了自己的樣子。她必須要有一個出口去表達,後來找到了大提琴。姐姐則優雅可愛,她是規則之內的人。
長大了也是如此。杜普雷金發,豐滿,像一隻誘人的野蘋果。最顯眼的是她身上有一種天才常有的不流暢不協調的東西。世上聰明人太多,可是某種巨大的純粹的天分,總是存在於一些看起來有點癡傻的人身上,他們被這天才擠壓著,看起來與周圍格格不入。
可是人呢,總是覺得得不到的東西最精彩,尤其是才華橫溢無所不能的人。當杜普雷的婚姻生活受挫之後,她回到姐姐的安樂窩,和姐夫談心,和孩子玩耍。在告別舞台之後,這樣的田園生活是她夢寐以求的,這算不得貪心,她本來就屬於鄉村,她身上最可愛的地方就是淳樸如孩童的鄉村味道。
我們忽略了姐夫第一次出現在家中的情景。杜普雷因為練琴太累,在家睡懶覺。姐夫跑到臥室,一下把她從床上扛到樓下。大概她是從那時開始被這個有力量的高大男人吸引的,他是唯一一個沒有被她的天才嚇著的人。而這個人,選擇了更溫柔美麗的姐姐,這個男人也奪走了最愛她的姐姐。在農莊的時候,她真想同時擁有他們兩人,三人一起生活,天荒地老。
與巴倫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的婚姻,金童玉女,十分般配,但看起來有點像工作聯盟關係。她愛起來就像拉琴一樣,投入全部身心,毫無保留。跟著他滿世界演出,甚至為他改變信仰,信了猶太教,這件事出現在書裏觸目驚心,讓我不可遏製地把它與她後來的早逝聯係起來,如果真有命運這回事的話。
我記得在電影中,杜普雷問巴倫,如果我不會拉琴,你還會愛我嗎?巴倫如實相告,你不會拉琴,就不是你了。確實啊,巴倫愛她的天才,那是他沒有的,相比之下,他更像個職業音樂家,有意誌、有才華、有舞台,卻沒有她那樣擊中人心的情感力量。在生活中,她那爛漫大傻妞氣質與他的社交圈格格不入,她不是那一類人,她散漫天真,不能適應與他合作的工作強度和趕時間的節奏。很快巴倫博伊姆有了一位音樂家情婦,還生了兩個孩子。這給杜普雷的傷害無法彌補,她折磨他,逃避他,讓他在她麵前受盡屈辱。
可是愛一個人愛她的才華又有什麽錯?問題是,她的才華本就是來自爛漫淳樸真實激烈的個性,他若不愛她的本質,也就不能真正愛她的才華。隻是杜普雷如此個性的人在愛情裏往往會變成無情殺手。說實話,在她的故事裏,我更同情巴倫博伊姆,他迷戀她的才華,被她狠狠傷害,杜普雷去世之後,世人問起她的事情,問那個睡姐夫的事情,他都很紳士地保持緘默。好壞都不說,就讓它過去。
作為音樂人,我不太認同這部電影,覺得它對天才有敵意,天才出離規則,超越規則,在世俗生活裏時時碰壁已經很可憐,電影為了表達自己的意圖,又會局部歪曲事實。而傳記的問題是對天才的縱容,媽媽和姐姐都沒有把她當作正常人,沒有從正常人的角度去書寫她,指引她。她愛熱鬧,需要人情溫暖,16歲開始滿世界巡演,這哪裏是小姑娘內心向往的生活。她折磨大提琴,和父母爭吵,在姐姐家任性取鬧,傷害愛人,恨透了演奏生涯。她那樣天真,不知道天才生而孤獨,她注定寂寞,比煙花寂寞。
當然電影是誇張的。如果你聽過杜普雷拉琴,就會知道她多麽愛拉琴,那等同於她的生命。
埃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是杜普雷代表作。另一位大提琴家斯塔克(jános starker)聽完之後說,像她這樣拉琴,會活不長。一語成讖,她30歲不到就因為多發性硬化症告別了舞台,隻活了42歲。她憑直覺生活和拉琴,傾盡所有。那些旋律每一句都不同,每一次運弓每一個揉弦都有情,都令人心碎,都是煙花綻放時分的亮烈。天若有情天亦老,這樣的音樂注定不可多得。煙花是人生最絢麗的瞬間,隻是它的亮烈照得後來的灰燼更加不堪與悲哀。我甚至覺得她對音樂用情如此之深,哪裏還有力氣去愛別的人和事物?
有意思的是,杜普雷的性格活潑,有點粗魯,喜歡講黃段子,大笑,扮鬼臉,讓人想起莫紮特,還有些神經質,可是音樂裏麵竟完全聽不見歡樂。她的琴音一開始就沒有來由地悲涼,好像她一開始就懂得人生悲哀的真相。這是來自大提琴的啟示麽?因為她,大提琴幾乎被定性為一件悲傷的樂器。
她的音色任性,不圓潤,不洪亮,卻是粗糲的,執意的,哀愁的,連那些快板樂章聽來也是細細碎碎的掙紮,還有那些舞曲的節奏,給她拉起來竟有些神經質。
她最擅長的是讓琴聲哭泣。德沃夏克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快板中間那一段弱奏,琴聲嗚咽,悲傷從未如此真實可觸。也難忘再現時那個主題句,她的獨奏當仁不讓,像名將在緊急關頭從戰場衝殺出來,光彩亮相,一個天才的獨奏者讓樂隊仿佛為她而存在。琴音席卷肺腑,好像你哭不出來的那一部分,言語訴不清的那一部分,全都被她表達了。
這本書的最後,姐姐寫道,她在杜普雷死後才知道她患有遺傳性的膀胱炎,也就是說,她在性裏麵得不到快感,反而會疼痛。是這個發現讓姐姐原諒了她。況且姐姐是如此愛她,她必須得找一個借口原諒她才行。她心甘情願。她說,每個家庭要生三個孩子,如果其中有一個天才,還有另外兩個可以幫助她。
看過杜普雷這個脆弱的天才,就會對如今依然活得很好的阿格裏奇多了一份敬意。
阿格裏奇也是天才,不用怎麽練琴,就是最頂尖的鋼琴家,她與杜普雷一樣,沒想過做明星,也不知曉自己的獨特美貌,就這麽稀裏糊塗地成了女神。
阿格裏奇的美貌與眾不同。一頭蓬亂黑發,闊袖黑袍,身材高大,氣場強大,臉上的神情竟有些羞澀,眼神非常溫柔,好像並未意識到自己的氣場強大。而她的氣場總是要以某種方式流露的,那就是在她彈琴的時候,或許因此,她必須彈琴。在舞台上,阿格裏奇擺弄起鋼琴就像大師作法,吸引了所有目光,她為演奏而生。事實上,她每次上台前都怕得要死,差不多都是被人轟上舞台。而她一旦投入演奏,就會渾然沉入自己營造的音樂美夢中。
阿格裏奇的傳記叫作《童子與魔法》,標題來自拉威爾的同名歌舞劇,用來形容她非常貼切。魔法指她擁有擺弄鋼琴的魔法,童子指她永葆一顆童心,少女時異常早熟,後來竟不再老去。
看過一部關於阿格裏奇的紀錄片,是她與第二任丈夫、法國指揮家迪圖瓦(charles dutoit)一起錄製的,記錄了兩人生命裏的兩段時間,一段是相戀時的青年時代,另一段彼此都已白發蒼蒼,已離婚,但還會一起演出。青年時代的阿格裏奇帶點夢幻氣質,美貌中有些拘謹和迷惘,像個活在自我世界裏的文藝青年,看起來都不怎麽會生活,連哄孩子等家務事都是由迪圖瓦負責。他倆在一起的狀態竟有些尷尬,處在愛情中的男女大概沒法暢快交流;到了晚年,兩人並排坐著麵對記者,迪圖瓦更成熟睿智了,阿格裏奇依舊我行我素,一個人在一邊喝水點煙,時不時揶揄他幾句,兩人的合作也更輕鬆愉快了,她彈完了,看看發福的指揮,對他做個鬼臉,煞是可愛。
讀過阿格裏奇的傳記《童子與魔法》的人,都會對她的燦爛情史又驚又羨。而更讓我驚訝的是,原來她在60多歲的時候生過一場大病,得了肺癌。所幸她擁有著拉丁美洲人強悍的體質,還有美國提供的最好醫療條件,讓她逃過了這場劫數。如今她長發斑白,依舊和朋友們一起開重奏音樂會。她比杜普雷幸運,但也真該戒掉日夜顛倒的壞習慣。
關於她那些燦爛情史,我讀了半天,發現作者有點搗糨糊,把她的男朋友們、柏拉圖戀情、有好感的朋友們統統混為一談。裏麵有古爾達(friedrich gulda)、米凱蘭傑利(arturo benedetti michngeli)、霍洛維茨、阿什肯納什(stefan askenase)、傅聰、陳亮聲、迪圖瓦、麥斯基(mischa maisky)、克萊默(gidon kremer),甚至包括波格雷裏奇和基辛(evgeny kissin)。阿格裏奇生活在頂級音樂家圈子裏,和大師並肩,被男神簇擁,她豪爽、美麗、愛交朋友,自然成了男神收割機。從傅聰的言談就可以看出他是多麽喜歡她:“她這人真好,太可愛了,赤子之心啊!她已經不是個女孩子,而是60歲的老太太了,可對我來講,她永遠是個女孩子!”除了傅聰、大提琴家麥斯基,她的朋友裏麵還有更多被她關照和提拔的音樂家們,她交朋友從不功利,人人都愛阿格裏奇。20世紀的音樂大師們都心甘情願做她的人生背景。
大概真正的愛情和陪伴一生的那種感情不可混為一談。真正的愛情是一種人的激情燃燒,人們出離正常秩序,也借此認識自我。然而這種愛不長久,短暫就是它的真相。而那種陪伴一生的愛裏麵,有依賴、親情、經濟關係、生活習慣,其中百態可以讓你發現人性的複雜幽微超乎想象。阿格裏奇這樣真實執拗的人,勇敢麵對愛的燃燒,也淡然麵對它不可挽回的流逝。她像某些男性一樣,勇敢麵對愛情,不斷借愛情點燃靈感,體驗生命力的盡情揮灑。
我甚至覺得,這種勇猛的個性也是她的天才的一部分。
人們說,性格決定命運,其實性格也決定了人的一大半天賦。音樂家無法突破自我,有時候在於性格的拘謹保守。正如保羅·亨利·朗格所說,人要突破性格,需要神力。如果命運給你考驗,給你顛沛流離,難說會讓你更自由更有勇氣,激發驚人的反彈力。
我喜歡看阿格裏奇彈琴超過了聽她彈琴,她彈得手法利落,看著特別過癮,琴音裏麵也可以聽出她的個性,時而隨意,時而剛烈,直接飽滿,不矯飾。據說她都不怎麽練琴,而技術於她真不是問題,聽她彈那部最難的鋼琴曲《夜之幽靈》就會知道。
我最喜歡聽她彈拉威爾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與迪圖瓦合作的版本。這首曲子裏麵有不少類似爵士樂的段落,她彈來竟一點也不爵士,她把拉威爾冷峻的鋼琴織體彈出粗獷而盛大的原始味道,讓人想起來,爵士樂原本來自黑人的民間音樂,來自古老生活中的痛苦。她應該是憑直覺彈成那樣的,卻讓人發現,在這一首混搭的樂曲中,銜接起法國音樂與美洲爵士風格的,正是音樂中貼近土地的質樸而飽滿的情感。無論是哪個民族,在土地上流浪的經曆是相同的,生離與死別的痛苦是相同的,對土地的深情與感激也是相同的,藝術大概也是憑借著這樣相同的情感,穿越了曆史與未來。
最後,想起來,在她們的成才中,還有一位非常關鍵的人物,就是她們的媽媽。杜普雷有一位鋼琴家媽媽,徹底為她奉獻人生,保護她的天才;而阿格裏奇有一位超級強勢的媽媽,為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她贏得各種機會。成為音樂家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音樂與親情,都是一種緣分。
可是一位女子一旦出了名,被推進世俗人間,普羅大眾關注的並不是她們多麽才華橫溢,事實上藝術一直都是小眾玩意,大眾基本上聽不出這位鋼琴家與那位鋼琴家之間的差異。大眾隻知道她們作為音樂家的身份,如果剛好美貌有氣質,就會被各種八卦,她的生活瑣事,她的婚姻家庭,人們把約定俗成的幸福觀和價值觀套在她們身上,哀歎她們多麽不幸,說什麽女人真不該太出色。
在我的公眾號留言裏麵,收到的問題都相當尖銳:
“為什麽杜普雷要和她的姐夫做愛?對此巴倫博伊姆怎麽看?”
“為什麽阿格裏奇和傅聰談戀愛談得好好的,又去和陳亮聲生孩子?”
我根本答不上來。也正是這些問題促使我去翻讀傳記。
先說杜普雷。
很久以前,我就看過她的傳記《她比煙花寂寞》的同名電影。看電影的時候,我也很吃驚,杜普雷居然對非常愛她的姐姐提出這種無人性的要求:她想睡姐夫。天才真是從小被慣壞了,完全不懂人倫,不顧他人感受,或是他們天性裏生殺予奪的欲望比普通人強烈?
這本書是杜普雷的姐姐寫的,從她和弟弟的角度來描寫家中這個龐然大天才。小時候,杜普雷握著大提琴一出場,就讓全場安靜下來,她可以讓這個樂器深情歌唱,上帝借著她的手拉琴,似乎都不用太勤奮。她被音樂選中了,但命運總是公平的。姐姐雖然一上台就哆嗦找不著調,但她被幸福選中了,和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音樂家過上貧窮但田園牧歌式的家庭生活。
我喜歡電影裏那個小女孩,小胖墩,身體有點不協調,總是搖搖晃晃的,喜歡放肆大笑,情感濃烈奔放,有點控製不了自己的樣子。她必須要有一個出口去表達,後來找到了大提琴。姐姐則優雅可愛,她是規則之內的人。
長大了也是如此。杜普雷金發,豐滿,像一隻誘人的野蘋果。最顯眼的是她身上有一種天才常有的不流暢不協調的東西。世上聰明人太多,可是某種巨大的純粹的天分,總是存在於一些看起來有點癡傻的人身上,他們被這天才擠壓著,看起來與周圍格格不入。
可是人呢,總是覺得得不到的東西最精彩,尤其是才華橫溢無所不能的人。當杜普雷的婚姻生活受挫之後,她回到姐姐的安樂窩,和姐夫談心,和孩子玩耍。在告別舞台之後,這樣的田園生活是她夢寐以求的,這算不得貪心,她本來就屬於鄉村,她身上最可愛的地方就是淳樸如孩童的鄉村味道。
我們忽略了姐夫第一次出現在家中的情景。杜普雷因為練琴太累,在家睡懶覺。姐夫跑到臥室,一下把她從床上扛到樓下。大概她是從那時開始被這個有力量的高大男人吸引的,他是唯一一個沒有被她的天才嚇著的人。而這個人,選擇了更溫柔美麗的姐姐,這個男人也奪走了最愛她的姐姐。在農莊的時候,她真想同時擁有他們兩人,三人一起生活,天荒地老。
與巴倫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的婚姻,金童玉女,十分般配,但看起來有點像工作聯盟關係。她愛起來就像拉琴一樣,投入全部身心,毫無保留。跟著他滿世界演出,甚至為他改變信仰,信了猶太教,這件事出現在書裏觸目驚心,讓我不可遏製地把它與她後來的早逝聯係起來,如果真有命運這回事的話。
我記得在電影中,杜普雷問巴倫,如果我不會拉琴,你還會愛我嗎?巴倫如實相告,你不會拉琴,就不是你了。確實啊,巴倫愛她的天才,那是他沒有的,相比之下,他更像個職業音樂家,有意誌、有才華、有舞台,卻沒有她那樣擊中人心的情感力量。在生活中,她那爛漫大傻妞氣質與他的社交圈格格不入,她不是那一類人,她散漫天真,不能適應與他合作的工作強度和趕時間的節奏。很快巴倫博伊姆有了一位音樂家情婦,還生了兩個孩子。這給杜普雷的傷害無法彌補,她折磨他,逃避他,讓他在她麵前受盡屈辱。
可是愛一個人愛她的才華又有什麽錯?問題是,她的才華本就是來自爛漫淳樸真實激烈的個性,他若不愛她的本質,也就不能真正愛她的才華。隻是杜普雷如此個性的人在愛情裏往往會變成無情殺手。說實話,在她的故事裏,我更同情巴倫博伊姆,他迷戀她的才華,被她狠狠傷害,杜普雷去世之後,世人問起她的事情,問那個睡姐夫的事情,他都很紳士地保持緘默。好壞都不說,就讓它過去。
作為音樂人,我不太認同這部電影,覺得它對天才有敵意,天才出離規則,超越規則,在世俗生活裏時時碰壁已經很可憐,電影為了表達自己的意圖,又會局部歪曲事實。而傳記的問題是對天才的縱容,媽媽和姐姐都沒有把她當作正常人,沒有從正常人的角度去書寫她,指引她。她愛熱鬧,需要人情溫暖,16歲開始滿世界巡演,這哪裏是小姑娘內心向往的生活。她折磨大提琴,和父母爭吵,在姐姐家任性取鬧,傷害愛人,恨透了演奏生涯。她那樣天真,不知道天才生而孤獨,她注定寂寞,比煙花寂寞。
當然電影是誇張的。如果你聽過杜普雷拉琴,就會知道她多麽愛拉琴,那等同於她的生命。
埃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是杜普雷代表作。另一位大提琴家斯塔克(jános starker)聽完之後說,像她這樣拉琴,會活不長。一語成讖,她30歲不到就因為多發性硬化症告別了舞台,隻活了42歲。她憑直覺生活和拉琴,傾盡所有。那些旋律每一句都不同,每一次運弓每一個揉弦都有情,都令人心碎,都是煙花綻放時分的亮烈。天若有情天亦老,這樣的音樂注定不可多得。煙花是人生最絢麗的瞬間,隻是它的亮烈照得後來的灰燼更加不堪與悲哀。我甚至覺得她對音樂用情如此之深,哪裏還有力氣去愛別的人和事物?
有意思的是,杜普雷的性格活潑,有點粗魯,喜歡講黃段子,大笑,扮鬼臉,讓人想起莫紮特,還有些神經質,可是音樂裏麵竟完全聽不見歡樂。她的琴音一開始就沒有來由地悲涼,好像她一開始就懂得人生悲哀的真相。這是來自大提琴的啟示麽?因為她,大提琴幾乎被定性為一件悲傷的樂器。
她的音色任性,不圓潤,不洪亮,卻是粗糲的,執意的,哀愁的,連那些快板樂章聽來也是細細碎碎的掙紮,還有那些舞曲的節奏,給她拉起來竟有些神經質。
她最擅長的是讓琴聲哭泣。德沃夏克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快板中間那一段弱奏,琴聲嗚咽,悲傷從未如此真實可觸。也難忘再現時那個主題句,她的獨奏當仁不讓,像名將在緊急關頭從戰場衝殺出來,光彩亮相,一個天才的獨奏者讓樂隊仿佛為她而存在。琴音席卷肺腑,好像你哭不出來的那一部分,言語訴不清的那一部分,全都被她表達了。
這本書的最後,姐姐寫道,她在杜普雷死後才知道她患有遺傳性的膀胱炎,也就是說,她在性裏麵得不到快感,反而會疼痛。是這個發現讓姐姐原諒了她。況且姐姐是如此愛她,她必須得找一個借口原諒她才行。她心甘情願。她說,每個家庭要生三個孩子,如果其中有一個天才,還有另外兩個可以幫助她。
看過杜普雷這個脆弱的天才,就會對如今依然活得很好的阿格裏奇多了一份敬意。
阿格裏奇也是天才,不用怎麽練琴,就是最頂尖的鋼琴家,她與杜普雷一樣,沒想過做明星,也不知曉自己的獨特美貌,就這麽稀裏糊塗地成了女神。
阿格裏奇的美貌與眾不同。一頭蓬亂黑發,闊袖黑袍,身材高大,氣場強大,臉上的神情竟有些羞澀,眼神非常溫柔,好像並未意識到自己的氣場強大。而她的氣場總是要以某種方式流露的,那就是在她彈琴的時候,或許因此,她必須彈琴。在舞台上,阿格裏奇擺弄起鋼琴就像大師作法,吸引了所有目光,她為演奏而生。事實上,她每次上台前都怕得要死,差不多都是被人轟上舞台。而她一旦投入演奏,就會渾然沉入自己營造的音樂美夢中。
阿格裏奇的傳記叫作《童子與魔法》,標題來自拉威爾的同名歌舞劇,用來形容她非常貼切。魔法指她擁有擺弄鋼琴的魔法,童子指她永葆一顆童心,少女時異常早熟,後來竟不再老去。
看過一部關於阿格裏奇的紀錄片,是她與第二任丈夫、法國指揮家迪圖瓦(charles dutoit)一起錄製的,記錄了兩人生命裏的兩段時間,一段是相戀時的青年時代,另一段彼此都已白發蒼蒼,已離婚,但還會一起演出。青年時代的阿格裏奇帶點夢幻氣質,美貌中有些拘謹和迷惘,像個活在自我世界裏的文藝青年,看起來都不怎麽會生活,連哄孩子等家務事都是由迪圖瓦負責。他倆在一起的狀態竟有些尷尬,處在愛情中的男女大概沒法暢快交流;到了晚年,兩人並排坐著麵對記者,迪圖瓦更成熟睿智了,阿格裏奇依舊我行我素,一個人在一邊喝水點煙,時不時揶揄他幾句,兩人的合作也更輕鬆愉快了,她彈完了,看看發福的指揮,對他做個鬼臉,煞是可愛。
讀過阿格裏奇的傳記《童子與魔法》的人,都會對她的燦爛情史又驚又羨。而更讓我驚訝的是,原來她在60多歲的時候生過一場大病,得了肺癌。所幸她擁有著拉丁美洲人強悍的體質,還有美國提供的最好醫療條件,讓她逃過了這場劫數。如今她長發斑白,依舊和朋友們一起開重奏音樂會。她比杜普雷幸運,但也真該戒掉日夜顛倒的壞習慣。
關於她那些燦爛情史,我讀了半天,發現作者有點搗糨糊,把她的男朋友們、柏拉圖戀情、有好感的朋友們統統混為一談。裏麵有古爾達(friedrich gulda)、米凱蘭傑利(arturo benedetti michngeli)、霍洛維茨、阿什肯納什(stefan askenase)、傅聰、陳亮聲、迪圖瓦、麥斯基(mischa maisky)、克萊默(gidon kremer),甚至包括波格雷裏奇和基辛(evgeny kissin)。阿格裏奇生活在頂級音樂家圈子裏,和大師並肩,被男神簇擁,她豪爽、美麗、愛交朋友,自然成了男神收割機。從傅聰的言談就可以看出他是多麽喜歡她:“她這人真好,太可愛了,赤子之心啊!她已經不是個女孩子,而是60歲的老太太了,可對我來講,她永遠是個女孩子!”除了傅聰、大提琴家麥斯基,她的朋友裏麵還有更多被她關照和提拔的音樂家們,她交朋友從不功利,人人都愛阿格裏奇。20世紀的音樂大師們都心甘情願做她的人生背景。
大概真正的愛情和陪伴一生的那種感情不可混為一談。真正的愛情是一種人的激情燃燒,人們出離正常秩序,也借此認識自我。然而這種愛不長久,短暫就是它的真相。而那種陪伴一生的愛裏麵,有依賴、親情、經濟關係、生活習慣,其中百態可以讓你發現人性的複雜幽微超乎想象。阿格裏奇這樣真實執拗的人,勇敢麵對愛的燃燒,也淡然麵對它不可挽回的流逝。她像某些男性一樣,勇敢麵對愛情,不斷借愛情點燃靈感,體驗生命力的盡情揮灑。
我甚至覺得,這種勇猛的個性也是她的天才的一部分。
人們說,性格決定命運,其實性格也決定了人的一大半天賦。音樂家無法突破自我,有時候在於性格的拘謹保守。正如保羅·亨利·朗格所說,人要突破性格,需要神力。如果命運給你考驗,給你顛沛流離,難說會讓你更自由更有勇氣,激發驚人的反彈力。
我喜歡看阿格裏奇彈琴超過了聽她彈琴,她彈得手法利落,看著特別過癮,琴音裏麵也可以聽出她的個性,時而隨意,時而剛烈,直接飽滿,不矯飾。據說她都不怎麽練琴,而技術於她真不是問題,聽她彈那部最難的鋼琴曲《夜之幽靈》就會知道。
我最喜歡聽她彈拉威爾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與迪圖瓦合作的版本。這首曲子裏麵有不少類似爵士樂的段落,她彈來竟一點也不爵士,她把拉威爾冷峻的鋼琴織體彈出粗獷而盛大的原始味道,讓人想起來,爵士樂原本來自黑人的民間音樂,來自古老生活中的痛苦。她應該是憑直覺彈成那樣的,卻讓人發現,在這一首混搭的樂曲中,銜接起法國音樂與美洲爵士風格的,正是音樂中貼近土地的質樸而飽滿的情感。無論是哪個民族,在土地上流浪的經曆是相同的,生離與死別的痛苦是相同的,對土地的深情與感激也是相同的,藝術大概也是憑借著這樣相同的情感,穿越了曆史與未來。
最後,想起來,在她們的成才中,還有一位非常關鍵的人物,就是她們的媽媽。杜普雷有一位鋼琴家媽媽,徹底為她奉獻人生,保護她的天才;而阿格裏奇有一位超級強勢的媽媽,為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她贏得各種機會。成為音樂家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音樂與親情,都是一種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