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矛盾的美國
希拉裏傳:我想成為那個冠軍 作者:韓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矛盾的美國和美國人
美國是一個很難了解的國家,你無法從紀念碑上、曆史書上找到完整的答案。這是一個沒有曆史負擔,行事風格無法從曆史尋跡,卻又讓人眼前為之一亮的國家。從美國出現在國際舞台上以來,其產生的影響力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難以匹敵的。從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的發表,到如今的21世紀初,近兩個半世紀以來,美國都是自相矛盾的。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表現,包括一些積極的和負麵的事件,這些使全世界有責任感的人在為之振奮的同時,又產生了深深的焦慮和擔憂。美國建國二百年的短短曆史已經證明,它是個尚武且善戰的國家。
不可否認的是,就是這樣一個矛盾綜合體的美國,引領著整個世界的未來。當第一屆掌舵人華盛頓兩屆任期結束後,自願放棄權力不再續任,隱退於弗農山莊園時,美國已經領先於世界。華盛頓主動放棄權力的行為,就是在告訴世界,美國是與眾不同的。美國為世界的獨裁者樹立了一個最好的榜樣,美國的國土不會再出現獨裁,美國從那一刻開始,站在世界前列。
矛盾的國土同樣孕育著矛盾的美國人。曾有人說過,美國人是矛盾的,工作、生活是矛盾的,甚至連呼吸都是矛盾的。美國人相信自己是天生的創造者,能動手開創任何非凡的技術,他們創造出代步的四輪汽車,照明的電燈,通信的手機。他們在汽車上度過了很多的時間,然而他們中的許多人,竟然不知道當發動機不工作時應該往油箱裏麵看一看。若沒有電,他們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便不知該如何開展,不知道在斷電時該找出熔斷的保險絲並把它換掉。丟失了手機,他們就不知道該如何正常地與人溝通。在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環境中,他們卻擁有無與倫比的優越感——自己是先驅們的發揚者並繼承了自給自足以及照顧自己的能力,就人與自然而論,尤其是如此。
更為離譜的是,標榜天生的創造者的美國人,在重要的飲食方麵卻是最缺乏創造的。美國人喜歡吃牛排及各種牛肉,在一個大都市的一萬個人之中,也未必有一個人知道該如何宰殺一頭牛,並將其切成便於烹食的牛排,更不用說如何去剔除肉中的骨頭了。美國人很理解生活要接近自然,然而能夠為人們種植糧食、提供食品的農民卻越來越少。隻要能支付得起,他們就會光顧各種各樣的速食店,吃速食食品,吃冷凍盒裝便餐,這也是使德國人發明的漢堡,在美國發揚光大並走向世界,意大利人發明的比薩,從美國走向世界。美國人吃飯的最大特點,就是喜歡用手拿著吃,刀叉等工具在歐洲很受歡迎,在美國卻並不常見。事實上,真相就是,要說創造力,沒有哪個國家能跟美國比,然而論起一些基本常識,美國卻要遜色不少。
美國這個自相矛盾的國家特點,也在潛意識中影響著希拉裏的人生世界。
希拉裏的出生
1947年前後,世界上發生了幾件大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聯合國成立,美蘇之間冷戰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整個世界呈現出新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國效力的軍人開始返鄉,因戰爭中斷的家庭生活得以繼續,嬰兒出生潮隨即出現。當時,整個世界的人們,經受了長時間的戰爭折磨,特別渴望和平。尤其是美國,作為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成員,將全世界從法西斯主義中拯救出來,又致力於和平發展,協助遭受戰爭摧殘的歐洲與日本重建家園。
盡管美國與蘇聯、東歐之間展開了冷戰,不過當時整個世界的格局,和平依舊是主旋律。同時,美國在整個世界中處於超級大國的地位,強大的武力支持,發達的經濟支柱,還有美國的價值觀念和隨處可見的機會——隻要努力打拚,金錢、地位的擁有都不再是難題,包括隨之而來的新房子、新校舍、街區公園和舒適、安全的社區環境。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的種族問題也隨之出現。在美國這個遍地是機會的社會麵前,社會不平等與不公正的問題,愈來愈凸顯,成為所有美國人麵臨的一個大問題。
就是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1947年10月26日,希拉裏出生了。她的父親休·羅德姆曾是一位海外服役的軍人,二戰結束後,返回家中,開始正常的生活。他們一家住在位於美國中西部的伊利諾伊州的一個安靜的小鎮上,這個小鎮的名字叫帕克裏奇。母親是美國傳統的家庭主婦,父親經營著一個小型的印染廠,和美國其他的傳統家庭相比,沒有什麽兩樣。
然而,由於父親特殊的軍人身份,希拉裏的童年家庭生活又與別人有所不同。可以說,圍繞著父親休·羅德姆建立的家庭,是一個矛盾的家庭。
休·羅德姆是一個不苟言笑、嚴厲苛刻的人,甚至有些憤世嫉俗,他對於家庭成員的管理方式,是詆毀多於鼓勵,甚至包括自己的妻子,也就是希拉裏的母親。從這個家庭組建起來的那一刻起,就打上了休·羅德姆的烙印:競爭意識強,鬥誌旺盛的軍人標簽。
羅德姆家族
希拉裏的祖父母是威爾士移民,一家人住在斯克蘭頓,是賓夕法尼亞州東北部有名的工礦業城市。祖父為人和藹、善良、勤勞,有很好的教養,每天穿西服和吊帶褲,喜歡炫耀配著鏈子的金表。在希拉裏的記憶中,祖父是很勤勞的,每次到伊利諾伊州看望他們時,都會脫下外套,卷起袖子,幫助打理家務。對於祖母的印象,希拉裏則比較模糊,因為在希拉裏五歲時,祖母就已經過世了。
祖父母育有三個兒子,分別為威拉德、休以及拉塞爾。威拉德遺傳了父親的性格,為人善良、和藹,一生致力於公共事業,沒有結婚。母親去世後,他一直默默地堅持照顧著父親,這一堅持就是13年,一直到1965年父親去世。在這13年當中,他全身心地履行著這份責任。
拉塞爾是個內科醫生,一直被父親視為膝下麟兒、掌上虎子,是引以為傲的對象。可這個被視為膝下麟兒的拉塞爾,卻患上了抑鬱症,並經常有自殺的舉動,這一行為令全家人苦不堪言。後來,經過治療的拉塞爾,搬到了芝加哥市中心一套破敗的、沒有電梯的公寓,在一家酒吧做招待員,依靠微薄的收入,勉強糊口。在這種節衣縮食的生活中,他開始酗酒,陷入了更加嚴重的抑鬱之中。1962年,他不幸葬身於一場大火。
至於外祖母,卻給希拉裏留下很深的印象。外祖父在1947年過世了,也就是希拉裏出生的那一年。她的外祖母黛拉,性格軟弱,是一個追求理想化的人,整天泡在肥皂劇中。在希拉裏十歲的時候,因為父母比較忙,黛拉負責幫忙照看孩子們。有一天,希拉裏在學校操場上玩耍,一不小心被操場上的大門撞到眼睛,頓時鮮血直流。希拉裏疼得大哭不止,不過她並沒有手足無措,而是趕忙跑回家尋求外婆的幫助。當外婆見到滿臉是血的希拉裏時,頓時嚇暈了過去。無奈的希拉裏,轉而求助隔壁的鄰居。在鄰居的幫助下,希拉裏的傷口止住了血。更奇葩的是,當外婆蘇醒過來後,反而責怪希拉裏嚇壞了她,還說幸好暈倒時沒有摔傷。
希拉裏的父母
特殊的家族環境,並沒有給希拉裏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因素。童年的希拉裏生活在安靜的小鎮帕克裏奇,居住的環境很有詩意。恬靜的小院,整齊又幹淨,門廊前搭起了遮陽棚,正對著一片坡度平緩的草坪。希拉裏的母親多蘿西個性獨立,性格溫和,童年生活的顛沛流離以及曾經被拋棄和虐待的經曆,並沒有讓她變得軟弱,反倒使她擁有令人吃驚的“自我修複”能力,從未感歎上帝的不公,凡事自主獨立,性格溫順又不失冷靜。
軍人出身的父親,與自主獨立的母親組成的家庭,跟這個小鎮安靜祥和的環境格格不入,就像動物園中不合群的猩猩一樣,一家人很少跟鄰居們交往,也缺少關係親密的朋友。
在希拉裏關於童年有限的記憶中,從來沒有得到父親哪怕是一句的表揚,包括她的兩個弟弟在內。恰恰相反的是,父親總是不分場合、毫不留情地對孩子們冷嘲熱諷,蓄意貶低他們,希拉裏和兩個弟弟不得不默默忍受父親經常製造的讓他們感覺到難堪不已的場麵。更可憐的是,母親不能替孩子們解圍,不然同樣會換來父親的冷嘲熱諷,甚至是侮辱和謾罵,因而她隻能選擇忍氣吞聲。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父親蓄意製造的緊張和壓抑的氛圍中,仍然成功地培養出了孩子們濃厚的家庭觀念,建立起一家人互愛互助的好習慣。這與常規相悖的特點對希拉裏的性格具有重大的意義。
原來,嚴厲苛刻的父親與自主獨立的母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形成了足夠的默契,他們在一手打造的環境中,不斷地向孩子們灌輸自己的精神遺產——隻要堅守紀律、勤奮勇敢,嚴肅活潑,就能夠實現任何夢想。
休·羅德姆在家中具有絕對的權威,這種權威時常令希拉裏及兩個弟弟不快樂。不過,他唯一令他們信賴的地方就是他堅信,不能因為希拉裏是個女孩子就限製她掌控家中局勢和話語權的權利。
事實最終證明,他們的教育理念很是成功,在他們唯一的女兒希拉裏身上,取得了非比尋常的效果。希拉裏具備了堅定的信念和強烈的目標感,憑借著這種素質,她走出了伊利諾伊州,走進了美國白宮,走上了更廣闊的世界舞台。
美國是一個很難了解的國家,你無法從紀念碑上、曆史書上找到完整的答案。這是一個沒有曆史負擔,行事風格無法從曆史尋跡,卻又讓人眼前為之一亮的國家。從美國出現在國際舞台上以來,其產生的影響力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難以匹敵的。從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的發表,到如今的21世紀初,近兩個半世紀以來,美國都是自相矛盾的。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表現,包括一些積極的和負麵的事件,這些使全世界有責任感的人在為之振奮的同時,又產生了深深的焦慮和擔憂。美國建國二百年的短短曆史已經證明,它是個尚武且善戰的國家。
不可否認的是,就是這樣一個矛盾綜合體的美國,引領著整個世界的未來。當第一屆掌舵人華盛頓兩屆任期結束後,自願放棄權力不再續任,隱退於弗農山莊園時,美國已經領先於世界。華盛頓主動放棄權力的行為,就是在告訴世界,美國是與眾不同的。美國為世界的獨裁者樹立了一個最好的榜樣,美國的國土不會再出現獨裁,美國從那一刻開始,站在世界前列。
矛盾的國土同樣孕育著矛盾的美國人。曾有人說過,美國人是矛盾的,工作、生活是矛盾的,甚至連呼吸都是矛盾的。美國人相信自己是天生的創造者,能動手開創任何非凡的技術,他們創造出代步的四輪汽車,照明的電燈,通信的手機。他們在汽車上度過了很多的時間,然而他們中的許多人,竟然不知道當發動機不工作時應該往油箱裏麵看一看。若沒有電,他們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便不知該如何開展,不知道在斷電時該找出熔斷的保險絲並把它換掉。丟失了手機,他們就不知道該如何正常地與人溝通。在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環境中,他們卻擁有無與倫比的優越感——自己是先驅們的發揚者並繼承了自給自足以及照顧自己的能力,就人與自然而論,尤其是如此。
更為離譜的是,標榜天生的創造者的美國人,在重要的飲食方麵卻是最缺乏創造的。美國人喜歡吃牛排及各種牛肉,在一個大都市的一萬個人之中,也未必有一個人知道該如何宰殺一頭牛,並將其切成便於烹食的牛排,更不用說如何去剔除肉中的骨頭了。美國人很理解生活要接近自然,然而能夠為人們種植糧食、提供食品的農民卻越來越少。隻要能支付得起,他們就會光顧各種各樣的速食店,吃速食食品,吃冷凍盒裝便餐,這也是使德國人發明的漢堡,在美國發揚光大並走向世界,意大利人發明的比薩,從美國走向世界。美國人吃飯的最大特點,就是喜歡用手拿著吃,刀叉等工具在歐洲很受歡迎,在美國卻並不常見。事實上,真相就是,要說創造力,沒有哪個國家能跟美國比,然而論起一些基本常識,美國卻要遜色不少。
美國這個自相矛盾的國家特點,也在潛意識中影響著希拉裏的人生世界。
希拉裏的出生
1947年前後,世界上發生了幾件大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聯合國成立,美蘇之間冷戰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整個世界呈現出新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國效力的軍人開始返鄉,因戰爭中斷的家庭生活得以繼續,嬰兒出生潮隨即出現。當時,整個世界的人們,經受了長時間的戰爭折磨,特別渴望和平。尤其是美國,作為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成員,將全世界從法西斯主義中拯救出來,又致力於和平發展,協助遭受戰爭摧殘的歐洲與日本重建家園。
盡管美國與蘇聯、東歐之間展開了冷戰,不過當時整個世界的格局,和平依舊是主旋律。同時,美國在整個世界中處於超級大國的地位,強大的武力支持,發達的經濟支柱,還有美國的價值觀念和隨處可見的機會——隻要努力打拚,金錢、地位的擁有都不再是難題,包括隨之而來的新房子、新校舍、街區公園和舒適、安全的社區環境。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的種族問題也隨之出現。在美國這個遍地是機會的社會麵前,社會不平等與不公正的問題,愈來愈凸顯,成為所有美國人麵臨的一個大問題。
就是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1947年10月26日,希拉裏出生了。她的父親休·羅德姆曾是一位海外服役的軍人,二戰結束後,返回家中,開始正常的生活。他們一家住在位於美國中西部的伊利諾伊州的一個安靜的小鎮上,這個小鎮的名字叫帕克裏奇。母親是美國傳統的家庭主婦,父親經營著一個小型的印染廠,和美國其他的傳統家庭相比,沒有什麽兩樣。
然而,由於父親特殊的軍人身份,希拉裏的童年家庭生活又與別人有所不同。可以說,圍繞著父親休·羅德姆建立的家庭,是一個矛盾的家庭。
休·羅德姆是一個不苟言笑、嚴厲苛刻的人,甚至有些憤世嫉俗,他對於家庭成員的管理方式,是詆毀多於鼓勵,甚至包括自己的妻子,也就是希拉裏的母親。從這個家庭組建起來的那一刻起,就打上了休·羅德姆的烙印:競爭意識強,鬥誌旺盛的軍人標簽。
羅德姆家族
希拉裏的祖父母是威爾士移民,一家人住在斯克蘭頓,是賓夕法尼亞州東北部有名的工礦業城市。祖父為人和藹、善良、勤勞,有很好的教養,每天穿西服和吊帶褲,喜歡炫耀配著鏈子的金表。在希拉裏的記憶中,祖父是很勤勞的,每次到伊利諾伊州看望他們時,都會脫下外套,卷起袖子,幫助打理家務。對於祖母的印象,希拉裏則比較模糊,因為在希拉裏五歲時,祖母就已經過世了。
祖父母育有三個兒子,分別為威拉德、休以及拉塞爾。威拉德遺傳了父親的性格,為人善良、和藹,一生致力於公共事業,沒有結婚。母親去世後,他一直默默地堅持照顧著父親,這一堅持就是13年,一直到1965年父親去世。在這13年當中,他全身心地履行著這份責任。
拉塞爾是個內科醫生,一直被父親視為膝下麟兒、掌上虎子,是引以為傲的對象。可這個被視為膝下麟兒的拉塞爾,卻患上了抑鬱症,並經常有自殺的舉動,這一行為令全家人苦不堪言。後來,經過治療的拉塞爾,搬到了芝加哥市中心一套破敗的、沒有電梯的公寓,在一家酒吧做招待員,依靠微薄的收入,勉強糊口。在這種節衣縮食的生活中,他開始酗酒,陷入了更加嚴重的抑鬱之中。1962年,他不幸葬身於一場大火。
至於外祖母,卻給希拉裏留下很深的印象。外祖父在1947年過世了,也就是希拉裏出生的那一年。她的外祖母黛拉,性格軟弱,是一個追求理想化的人,整天泡在肥皂劇中。在希拉裏十歲的時候,因為父母比較忙,黛拉負責幫忙照看孩子們。有一天,希拉裏在學校操場上玩耍,一不小心被操場上的大門撞到眼睛,頓時鮮血直流。希拉裏疼得大哭不止,不過她並沒有手足無措,而是趕忙跑回家尋求外婆的幫助。當外婆見到滿臉是血的希拉裏時,頓時嚇暈了過去。無奈的希拉裏,轉而求助隔壁的鄰居。在鄰居的幫助下,希拉裏的傷口止住了血。更奇葩的是,當外婆蘇醒過來後,反而責怪希拉裏嚇壞了她,還說幸好暈倒時沒有摔傷。
希拉裏的父母
特殊的家族環境,並沒有給希拉裏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因素。童年的希拉裏生活在安靜的小鎮帕克裏奇,居住的環境很有詩意。恬靜的小院,整齊又幹淨,門廊前搭起了遮陽棚,正對著一片坡度平緩的草坪。希拉裏的母親多蘿西個性獨立,性格溫和,童年生活的顛沛流離以及曾經被拋棄和虐待的經曆,並沒有讓她變得軟弱,反倒使她擁有令人吃驚的“自我修複”能力,從未感歎上帝的不公,凡事自主獨立,性格溫順又不失冷靜。
軍人出身的父親,與自主獨立的母親組成的家庭,跟這個小鎮安靜祥和的環境格格不入,就像動物園中不合群的猩猩一樣,一家人很少跟鄰居們交往,也缺少關係親密的朋友。
在希拉裏關於童年有限的記憶中,從來沒有得到父親哪怕是一句的表揚,包括她的兩個弟弟在內。恰恰相反的是,父親總是不分場合、毫不留情地對孩子們冷嘲熱諷,蓄意貶低他們,希拉裏和兩個弟弟不得不默默忍受父親經常製造的讓他們感覺到難堪不已的場麵。更可憐的是,母親不能替孩子們解圍,不然同樣會換來父親的冷嘲熱諷,甚至是侮辱和謾罵,因而她隻能選擇忍氣吞聲。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父親蓄意製造的緊張和壓抑的氛圍中,仍然成功地培養出了孩子們濃厚的家庭觀念,建立起一家人互愛互助的好習慣。這與常規相悖的特點對希拉裏的性格具有重大的意義。
原來,嚴厲苛刻的父親與自主獨立的母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形成了足夠的默契,他們在一手打造的環境中,不斷地向孩子們灌輸自己的精神遺產——隻要堅守紀律、勤奮勇敢,嚴肅活潑,就能夠實現任何夢想。
休·羅德姆在家中具有絕對的權威,這種權威時常令希拉裏及兩個弟弟不快樂。不過,他唯一令他們信賴的地方就是他堅信,不能因為希拉裏是個女孩子就限製她掌控家中局勢和話語權的權利。
事實最終證明,他們的教育理念很是成功,在他們唯一的女兒希拉裏身上,取得了非比尋常的效果。希拉裏具備了堅定的信念和強烈的目標感,憑借著這種素質,她走出了伊利諾伊州,走進了美國白宮,走上了更廣闊的世界舞台。